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2024-08-13

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精选8篇)

篇1: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

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文结合考纲,浅谈高三生物科的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一、未雨绸缪,合理有序

一进入高三阶段,老师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对照考试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

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学习、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

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记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

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

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

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

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

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

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绿色奥运、奶粉事件等)。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

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防腐杀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失水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判断细胞的年龄(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若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

综上所述,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篇2: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一进入高三阶段,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说明,明确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对照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

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三轮复习侧重于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

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

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

(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

(3)工农业生产、人类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绿色奥运、奶粉事件等)。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

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防腐杀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失水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判断细胞的年龄(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若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

篇3: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本文试图从对2008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第Ⅱ卷生物试卷的能力要求分析出发, 通过笔者在高考阅卷中对学生答题情况的综合分析, 剖析学生在实现这些能力要求方面出现差距的原因, 通过对学生常见错误的分析, 针对暴露出的共性问题, 提出复习策略。

浙江省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第Ⅱ卷 (非选择题) 的30题和31题均为生物学的内容。其中30题的第Ⅰ题以高中生物学中“植物的矿质营养”为知识载体, 借助曲线图, 考查学生对植物的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等基础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图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准确运用所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表达的能力;30题的第Ⅱ题以高中生物学中“动物的神经调节”为知识载体, 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的方式及特点等基础知识, 考查对兴奋的传递与兴奋的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审题、分析模式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准确答题的能力;第31题检测了对高中生物学中“遗传学”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考查学生根据题目给定的植物体的基因、表现型等已知条件,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杂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及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种杂交情况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和紧扣题意答题的能力。这两道大题开放性适中, 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是否能用恰当的词语和生物学专业术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推断表述出来。

然而, 在阅卷过程中, 根据笔者对考生答题情况的综合分析, 发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知识性错误, 理解能力不到位;审题不清, 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答题不规范, 表达能力较弱。因此笔者认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强调规范应该是近期备考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夯实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目前的高考理综生物试卷中, 基础题与中等难度的题目占了大半, 而且问题大多是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设计的。不管高考试题难度如何调整,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占主要地位。虽然由于题量的限制, 有些知识点在高考中不会直接涉及, 但中学生物学科知识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物学教学的本质, 就是在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 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 使学生体验整个生物学知识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完整性, 切不可一鳞半爪、随意取舍。例如2008年理综生物第Ⅱ卷的两大题涉及的知识点就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 将学科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 并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只有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 构建细密的知识网络, 将每个模块中描述事实性知识的术语、数字和符号, 概念的定义、原理的要点、规律的基本论点、模型的要素、生理过程的内涵和外延等内容熟记于心, 答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因此, 复习过程中, 要注重基础, 明确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层次, 注意引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 在认真看书的同时, 逐一理清各个知识点, 解析各个知识点的层次, 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同时还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 引导学生利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采用核心辐射法、图文结合法、穿线成珠法、归类比较法、列表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形成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中心, 以单元知识为框架, 建立生物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构建学科内的知识网络。还可以适当拓展和引申基础知识, 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信息加以整合, 把握相关知识的交叉结点, 构建其关系网络, 以便深入领会知识, 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提升实战能力。否则, 高考答题时就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如2008年卷的30题第Ⅰ小题答卷中, 很多考生没有准确掌握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而错答为“渗透作用”;不知道缺乏某元素时老叶先出现病症, 说明该元素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而错答为“不能”被再度利用;没有准确掌握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是成熟区, 而错答为“分生区”或“根尖”。第Ⅱ小题对兴奋传递和兴奋传导这两个知识点掌握不准确, 出现错答;许多同学对于神经调节中的“电位差”“电流”“兴奋”“刺激”等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答题中出现有“环形电流”“生物电流”“内正外负的局部电流”“局部兴奋电流”“局部正电流”“局部双向电流”“局部反向电流”“正负电流”等错误。31题中, 有些考生基础知识掌握薄弱, 没有掌握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错答为:“不一定, 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不一定, 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一定,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能, 如果三种表现型的基因都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能, 因为种皮是由母本决定的, 因此均为紫苗紧穗白种皮”;“能, 因为该植物属于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 ”;“能, F1为AaBbDd, 产生的配子为A、a、B、b、D、d, 经自由组合后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品种”;“不能, 种皮是细胞质遗传, 与母本相同, F1子代的种皮表现型全为黄种皮, 不可能有白种皮”;“不能, 种皮的颜色是由F1植株决定的, 都为黄种皮, 所以不会含有白种皮”;“能, 自交后代有1/16是绿苗松穗白种皮”;“不能,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 但种皮的表现型与母本相同”;“不能, F1自交后代有27种表现型, 但由于种皮的性状遗传自母本, 产生的种子种皮为黄色” (上述两类错误非常多) 。有的将“子代”错误地理解为父本和母本各自自交的后代。有些同学没有准确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规律的计算, 将“9∶3∶3∶1”的比例错误计算成“4∶2∶2∶1”“2∶2∶1∶1”“1∶1∶1∶1”“3∶3∶1∶1”等。

因此, 现阶段高考复习中, 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 可用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来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复习中还要重点突出主干内容, 抓好学科内综合, 特别是那些反映学科主干知识内容、反映学科思想的内容以及能够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二、注重综合, 培养多种能力

以基础知识为载体, 坚持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的总体要求, 因此复习中还应重视研究考试说明, 着重对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几个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形成与体现其他能力的基础, 体现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对现实中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等方面。复习教学中在落实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中要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验思想和原理的学习, 重视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思路, 有意训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谨性, 培养分析问题和依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从知识内容看, 试题涉及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和生理知识, 实验目的, 器材操作, 方法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实验设计和结果的预测等多方面;从认识水平看, 包括理解、综合运用等层次。因此, 复习时不仅要重视“考试说明”内所列的实验,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每个实验的目的、方法、原理和步骤, 并能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说明, 对实验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使实验知识系统化, 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的观念, 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内容及解答思路, 不断总结实验方法。通过练习, 充分挖掘可能的实验因素, 根据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探讨和积累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从容应对理综考试中实验内容的考查。复习中还要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考试说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有体现, 因此要重视培养审题能力和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及答题要求的能力, 养成认真审题、重点捕捉题干重要信息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在答题时, 常常由于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 而出现审题不清、答题失分的遗憾。

如2008年生物卷30题第Ⅰ小题 (1) 要求通过观察曲线图, 结合题中已给定的A、B曲线的含义, 对能否只依据B曲线来确定幼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做出判断和相应的解释。很多同学审题不清, 没有看清A、B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 导致张冠李戴, 甚至不知A、B曲线的含义, 而导致答题失误;有些同学看不懂曲线图中A、B曲线变化的含义, 没有提取出相应的信息, 不会分析其原因。常见错误有:“能, 因为在20~60cm部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的幅度要小, 偏差较小”;“能, 因为在20~60cm部位, 吸收量大致相同”;“不能, 因为B曲线在20~60cm部位有一定的波动, 无法准确确定”;“不能, 因为不能进行对比, 无法得出结论”;“不能, 幼根吸收的元素一部分用于积累, 一部分用于输出”等。第Ⅱ小题中, 在回答最后一问时, 很多学生出现了思维定势, 用已有的知识去回答问题, 大部分同学都答为“左肌肉”, 而忽略了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若能从题干中获取“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 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刺激 (1) 可引起右肌肉收缩, 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这样的信息, 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就能正确答题。

31题中, 题干中已给出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问的是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植株的情况, 很多同学没有认真读出此信息, 依然错答为“不能, 因为种皮的性状是由母本决定的”;“不能, 因为F1所结种子是杂合子”;“F1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与母本相同, 难以确定”;“全为黄种皮, 由于是由母本细胞核发育而来的”。题干中已给出纯合的父本、母本杂交得到F1, 有些同学审题不清, 依然错答为“不是, 纯种自交后代一定是纯种”;“不一定, 不知道子代是否为纯种”;“否, 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传粉, 因此双亲都可自交, 于是F1个体的基因型便有aaBBdd、AAbbDD两种, 不全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题干要求“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 而有的学生审题不清, 答成苗色和种皮颜色, 或者画蛇添足, 在两对性状前面添加苗色这一对性状, 把“紧穗黄种皮”写成“紫苗紧穗黄种皮”。题干要求“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部分学生仍然回答为“基因型及其比例”, 还有的同学表达为“B_D_∶B_dd∶bbD_∶bbdd=9∶3∶3∶1”。

因此, 近期复习中, 要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注意多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复习中应让学生适当接触新情景的习题, 用以训练思维和开阔视野,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还要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 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获取信息, 理解题意, 做出正确判断。

三、强调规范, 加强答题训练

复习中要着意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正确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 加强规范、严谨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高三复习中的持久战。从2008年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答题随意、语言抽象、模棱两可、拖泥带水、层次感不强、条理不清等问题。由于答题的不规范导致失分的现象比较严重, 如错别字频现、字迹模糊不清、答题位置错误 (小题内部答错位置、大题之间答错位置) 、表现型及其比例前后不能对应、出现了很多专业术语的错误等等。

如30题的第Ⅱ小题中, “局部”错写为“句布”或“局布”、“刺激”错写为“刺击”、“肌肉”错写为“肌内”;31题中, “生物性状”错写为“生物形状”、“性状分离”错写为“形状分离”、“基因型、表现型”错写成“基因形、表现形”、“杂合体”错写成“杂和体”;“紧穗”错写成“紧惠”“紫穗”;“母本”写成“母亲”或者“二本”“三本”等。还有部分同学将基因型字母写错, 有的把D、d错写成C、c, 有的d与b写错, 如“aaBBdd”错写成“aaBBbb”, 还有的d与a看不清, 如“AabbDd”错写成“AabbDa”。有的同学用杂交符号表示, 但亲本、雌、雄符号写错等。这些都暴露出学生在平时训练中的不规范和不严谨。

篇4:2012届高考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关键词:生物;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65-01

2012年高考是四川地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旧课程进行新旧更替的关键性考试,在这种新形势的挑战下,备战复习时要整体把握,有目标、有计划、更要有方法,才能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一、明确目标,提高复习针对性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会产生极大的驱动力,高考考纲(考试说明)为复习指明了方向。不要错误的认为钻研考纲是老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考纲。四川地区2012届高考必然在新旧教材更替过程中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把握新旧教材的变化。此外,可找近几年的成套高考试题进行试练,感悟高考,进一步明确高考主要考查的知识,考查的能力,从什么角度怎样考查。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高考方向和动态,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高考的要求,取得高考的最后胜利。

二、制定计划,有序复习

复习应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复习计划。缺乏计划,复习就会杂乱无章,失去内在的联系,系统性不强,致使复习效率不高。学生在复习前先整体规划和安排复习时间,可分为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和综合能力训练等阶段。根据高考考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计划;根据老师复习教学计划确定复习进度;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符合自身实际。砍柴不费磨刀之功,详尽合理的复习计划,会使我们的复习规范有序进行,系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反之,如果无计划,即使你付出再多的泪水与汗水,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方法恰当,提高复习效率

好的方法会使我们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还要结合自己复习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符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

1.电影回放法:生物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很多,同学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遗忘,怎样才能克服这个问题呢?每天抽取一点时间,尝试回忆前面已经复习过的内容,把回想不起来或不完整的内容加以重点巩固,持之以恒。

2.错题分析法:收集练习训练的典型错题,并对错题进行分析。首要分析自己在解题时出错的原因;其次要对错题进行全面解析;最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只有找准错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能力。

3.定时训练法: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是制约综合科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复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找几套高考模拟试题进行定时定量训练,掌握合理的答题方法技巧和时间分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理科综合的总成绩。

4.命题讨论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同学们根据考纲和高考动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高考命题讨论,尝试命制成套高考模拟试题。进一步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四、回归教材,扎实双基

自四川地区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以来,考查知识的角度不断变换,试题越来越新颖,灵活度不断增强,不断强化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是围绕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开的。要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就必须要回归教材,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生物学现象、过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采取滚动式复习,每天熟读、细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进行填空式整理,加深记忆;读教材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理解这些基本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五、注重实验,提高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实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在2012届高考试题中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验题目必然成为首选题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学科素养。

教材中实验很多,零散分布于各章节中,复习时要结合考纲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有实验进行归类复习,找出同类实验的共同特点和规律。验证、探究性实验的开放性较大,在高考题目中出现的几率最大,应着重把握。可通过重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或观看媒体视频,落实实验操作,感知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科素养。

六、加强训练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篇5:高考生物备考复习策略精选

要认真研读新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淘高考将为大家定时整理重要参考资料及高考信息。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

二:精设专题

在专题的设置上,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要贯穿“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的线索,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设置八大专题,即生命的基础、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育种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实验专题。

三:精编习题

一方面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另一方面要制定组编习题的细目表,防止遗漏相关的知识点。每套习题的组编都要力求落实“三量”,即思考量、习题量、图表量,抓好“三点”,即易错点、重点和盲点,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我们共设置了六个题型专项,即易错题再回首专项、图表题专项、高考题专项、各地试题集锦专项、新增知识盘点专项、课本小资料课后题专项等。

四:精心管理

要针对生物学科偏科生进行跟踪管理,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及时关注和鼓励他们,主动找他们交流谈心,成绩捆绑,适时表扬,不断强化目标意识,为其提出明确要求和方向,不让一个学生因偏科而影响发展。

篇6: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在高三这个阶段,心理暗示比什么都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知道自己所处于什么情形下,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怎么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考获得高分的开始。

2、学习计划

每个高三学生最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列出每天学习的科目和学习时间,并做好落实工作。每科的计划要兼顾到学习的吸收、复习、练习、归纳、预习五大环节,连各科学习期间的休息时间以及睡觉和起床都可以列出来。订好计划后,不要随便就作出改变,坚持才能使你成功。

3、限时训练

做练习的时候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完之后再去对答案,看自己完成练习的准确度。快速发现自己还有哪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修改和矫正。如果准确率低于70%就说明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充分,要继续加强训练。

4、习惯养成

要养成做笔记、做标注、做错题这三个良好习惯,要清楚答案的从何而来,并做到把每一个错题都学会如何改正或指出错误的原因。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能最大限度地去避免失误。

篇7: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作者简介:文宗,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成都七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直达彼岸的捷径,也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但高考复习有章可循,选择合适的复习程序和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任教经验,对如何做好2012年高考生物复习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2011年四川省高考

生物试题的特点分析说起

试题命制立足于教材,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高中教材中生物学科的专业名词、专有术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更注重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没有出现难、深、偏、怪的现象。应该说考生入手容易,但想要获得高分则有一定的难度。

(一)紧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突出核心知识

试题重点考查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主干知识,在命题素材的取舍上,有意识选取了近几年四川卷涉及较少的内容,如神经传导和传递机制、染色体结构变异等,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知识覆盖面,实现主干知识的全面覆盖。

(二)重视能力――实验能力考查,拓展命题类型

选择题部分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前3题注重对知识记忆的考查,4、5两个试题则要求学生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较好的体现了选拔功能。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实验题的考查与实际生活贴近,同时又很好地和高中生物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思维。有关动物生理(30题Ⅱ)、遗传试题(31题Ⅱ)往往是考生较为“恐惧”的,但考生只要冷静思考,还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此类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

一、高2011级理科考生

应考薄弱环节探究

[广大考生常见的失分情况]

审题不清,信息获取能力欠缺

混淆概念,二次整合能力欠缺

规范意识差,书写随意

思维定势,应变能力或创新思维欠缺

[阅卷场上什么样的答卷容易得高分]

简明扼要,紧扣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

答出技巧,让人满意,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

重在理解,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可靠保证

答题条理化、尊重考卷、用词规范、解答清晰

同学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态度、总体成绩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课后的复习消化不及时,时间分配利用不尽合理。考试时挑题(挑物理)、选题做(选物理),因做题速度和效率方面的不理想,对做生物部分的试题仍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生物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网络不完整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常见的生物学专有名词写错。

(二)能力缺陷

1理解能力不强。有些考生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生物学概念的内涵理解有偏差。

2.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较差。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是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教学论文 )是生物科高考大纲里的最高能力要求。

4.书面表达能力低下,思维的严谨度不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5.实验与探究能力较薄弱。

(三)应试能力不高

考试心理对考生的临场表现具有潜在的影响。考生常见的应试问题有:

1.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经常无谓失分。

2.审题不细,大意失分。审题时把关健词遗漏掉,或者是看不清题干的主要目的。

三、2012年高考生物

复习建议

(一)依据教材,学习考纲,指导复习

广大教师和同学要根据2012年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以及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明确和确定考试复习范围。

高度重视教材,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材是考纲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命题的题目来源。生物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搞清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二)科学规划,调整复习进程

[复习进度]

1.-轮复习2月底结束(按照教学计划在市调研测试前后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

2.二轮复习4月底结束(按计划在二模前完成第二轮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

3.三轮复习即综合模拟训练5月底结束。

一轮复习做到“全面、系统、扎实、灵活’,抓纲扣本,节节过关;二轮复习查漏补缺,系统提升;三轮复习强化综合,在回归基础和教材的同时,注意以典型试题为引导,强化学科思维训练,再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综合归纳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重点]

1.强化全面复习,不放过任何知识点,但也要注意主干知识点

第一层面:新陈代谢、遗传(含减数分裂)变异与进化、基因工程、生命活动的调节(重中之重、比例很大、难度体现)

第二层面:免疫(含稳态)、生物与环境、细胞(每年必考、比例居中、难度不大)

2.注意信息不同呈现形式之间转换能力的培养

重视坐标曲线和图形、表格的分析处理,尤其重视培养学生从图表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图―文、图―数、数―图、数―文间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明确遗传学考查特点,加强对遗传学的针对性复习与训练

载体:大多数是遗传育种

知识:主要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与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合。概率计算仍然不复杂,出现机率较大。

能力: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启示:题型训练要全面,方法要讲透。

[复习讲评]

要注重三个字:揭(示)、拔(高)、变(化)。

总之,二轮、三轮复习抓“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复习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必要的且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如①概念图的构建和运用;②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运用;③进行图文(或文图)转换,加强理解;④加强知识归类和规律的总结。

[复习效率]

1.课堂效率的提高

认真听讲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认真听讲应做到: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讲;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记下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努力追求课堂上的更高层次:听懂→记住→理解→反思→运用。

2.课后效率的提高

课后效率的提高应做到:解决课堂上记录下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回归教材;有针对性地限时完成练习;必要时问老师或同学。

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应该花大力气重点解决基础问题,然后再适当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较早进入综合提高的复习阶段。(见图一)

(三)细化考点,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可对照《教学要求》,把《考试大纲》考点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细化,力求在复习教学中把“网“建得完整。

(四)持之以恒,致力能力培养

《考试大纲》中对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要选择适当、适量的生物试题,训练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要注意学会搜集、整理和解读信息,接受逻辑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建立模型等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杜绝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复习方法,自己亲自操作实验,根据所学知识适当拓展实验,设计实验等,以提高自己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应试能力低的情况,大家平时要对自己进行规范的培训,特别是对生物学专有名词的错别字不能姑息或马虎过关,使自己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正确表述生物学术语的习惯。对于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进行限时训练、进行考试心理辅导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注意实验考查的特点,重视课本实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1.实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实验题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题材和知识:载体

落脚点:测试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数―文、图―数、数―图转换能力。

2.实验题材重视回归教材

①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础实验(选择、填空都有可能);

②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素材;

③与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紧密结合;

④对考试大纲的忠实。《考试大纲》:‘能独立完成教材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启示:基础知识要夯实,能力训练要强化。第一、注重基础;第二、适当拓展;第三、注重应用;第四、重视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

3.解答实验设计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的思考分析简单流程(见下页图二),通过这个流程让自己在后面的复习和练习中按要求分析、作答;强化自己在新情景下灵活运用课本实验原理、现象的实验探究能力,强化答题方法和套路。

(六)重在养成,强化学法指导

学生要制订个性化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要掌握如何看书、如何审题、如何规范作答等学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1.“审题”能力

“审题”决定学生的发挥。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咬文嚼字、识图懂表,这种对题目的敏感性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同时,学生要有目的地分析题干、划重点,培养自己识别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准确判断题目考查内容的能力。

2.答题速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进行选择题的限时专题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增强选择题的答题能力,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非选择题常采用“限时训练、反馈答案、变式练习、查漏补缺”的训练环节。在反馈答案时,要注重从答题规范、信息提取方面进行深度解答,这样不仅使大家知道各知识点的本意,还要让大家知道其内涵和外延。变式练习则起到巩固、深化专题知识点的作用。因此,既训练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又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轮专题复习时结合考点知识,教师一般会选取近年来各地高考题对大家进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加强阅读和理解、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老师课堂限时训练与讲评反馈中,学生对一定情境下相关信息的处理、理解、分析,以及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阅读能力

二轮、三轮复习抓”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复习完成后最主要的安排之一回归课本,步骤有。引导通读斗找画要点斗完成学案斗提出问题斗强化巩固“。

生物学科的内容、知识点较其他学科相对零碎,有许多识记、背诵的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因此,采用填空识记的形式引导通读课本。将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按专题编印回归课本的填空练习学案,空出部分内容让学生填空,识记基础的书本知识。在阅读完成填空的时候,要求学生边看书,边把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专有名词、生理作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性术语等要求学生用笔圈画下来,即找画要点。最后具体完成填空练习。书本上的小字部分,课外读,旁栏小资料,虽然这些内容不是考纲所规定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会成为出题的题干背景或素材。因此在查找书本时候,也要求学生注意阅读。对于课本上的每幅图,每张表,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并且能正确绘制过程图,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等等。

建议部分能力强的学生根据看书的内容,对自己感觉尚不能很好理解或运用的知识内容,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适当通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题目强化巩固。

(七)精选题目,提高训练效率

1.设置不同层次的复习题

第一是知识再现题,巩固已有知识;第二是变式训练题,培养大家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自己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第三是新情境训练题,它能促使大家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的问题。

2.布置适度练习

3.做好典型例题分析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讨论,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力求解题步骤正确、答案要点齐全。

4.建立错题集

搜集自己在历次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比如是解题方法上的、知识点缺漏的或者是习惯性的错误等等,及时纠正补漏。

(八)培养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和方法

1.学科间团结合作的指导思想

理综考试是三个学科的组合,学科间知识体系是独立的,但作为考生,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由三个学科构成的试题,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学生做题时是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还是从他的优势科目先入手呢?各个学科所分配的时间又将如何侧重?是完成一个科目的试题后再完成第二个学科的题目,还是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不断切换?等等上述问题都必须经过实践,经过比较,才能得出答案。

因此,作为理综的任一组成科目,大家要关注自己的理综整体学习情况,能够做到“既不纠缠,又不轻易放弃“每一道题,在调配好答题时间的前提下,尽力作答,有所取舍。当然,我们还是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集中回答一学科的题目,避免思维的跳跃转换。

2.答好生物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技巧

解题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过程,蕴含着一定的思路。答题思路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①审题:即辨别试题指向,这需要考生从大量的题目信息中,捕捉相关学科信息,其中需要运用的几种技巧:抓关键词,多角度思考,对信息进行转换。

②抓住要点,准确与所学知识挂钩:准确领会题意,弄清命题意图,从知识网络中提取相关知识点,联想迁移,作出合理判断。

③用全用准有用信息,思考推理,得出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需要灵活运用对比、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同时要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积极推理,勇于发现。答案的表述必须清晰、严谨、简洁、规范,力求达到“学过就应该会,会就应做对,做对要得满分”的效果。

篇8: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生物学高考复习备考的基本环节:

单元过关——专题训练——综合测试——查漏补缺——心理辅导

1、单元过关。

单元过关是生物学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的第一个环节。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达到: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把握主干知识, 明晰基本知识点, 掌握知识点, 明确重难点, 关注知识热点。做到“走得进去, 爬得出来”。这是一个把书读“薄”的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备考, 是一个扎扎实实巩固知识,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阶段。要在全面复习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 把握主干知识, 明晰基本知识点, 使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化。构建各单元章节的知识网络。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全书的知识网络。只有形成了知识网络, 才能真正理解知识, 才能“信手拈来”。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 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地培养和提高能力。

构建知识的网络, 要在把握好主干知识的同时, 掌握好重点知识。对重点知识, 在内涵上发掘要深, 在外延上联系要广。要精选能够较好体现学生“双基”的题目。通过对双基题目的训练和测试, 帮助学生深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逐步熟练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应用。

对知识热点, 要给予适度的关注, 如克隆、人类基因组和干细胞等问题。我认为, 遗传、变异、生态环境等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永远是生物学的知识热点。

2、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是在学生构建了单元知识网络, 基础相当扎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通过生物学科内的综合, 从多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组合, 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专题训练包括内容专题和形式专题。所谓内容专题, 就是依据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 对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提出来的一些专题, 如细胞分裂与遗传专题, 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专题, 生物学实验专题, 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与现代生物科技热点专题等。所谓形式专题, 就是依据高考题型设计的一些专题。如读图题专题、实验专题、资料分析题专题等。要通过每个专题的训练,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 这个阶段特别要加强学生对解答读图题和资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培养。在类试题通常是由某个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或现代科技、现代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某个事实为命题材料, 用图表、数据或文字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都是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这类题目不但要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 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3、综合测试。

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度的训练和测试, 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速度和准确度,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考查并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以适应高考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 要安排适度的综合测试或模拟考试, 以练活学生的思维, 练熟学生的解题技巧, 全面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培养他们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

4、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 引导和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的空白点和克服能力的缺陷点。

查漏补缺必需要有针对性。要在认真把握教学大纲、高考考试大纲、教材和认真分析历年来高考试题基础上, 结合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的薄若环节, 编写出与高考试题相近的试题让学生练习, 从而发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之处, 使查漏补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5、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 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以自信、高昂、饱满、积极的情绪状态完成好高考行为。

心理辅导包括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集体心理辅导包括情绪辅导和解题技巧的辅导。情绪辅导指的是:要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实力, 但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解题技巧的辅导:教育学生解题先认真检查有没有拿齐试卷, 然后认真阅读试卷要求, 以防答题不符合试卷的要求;做题时要先易后难;选择题不留空白, 填空题尽量不留空白;答完题后要反复检查, 不到时间不交卷。个别心理辅导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 主要包括对尖子生的辅导和差生的辅导。

实施生物学高考复习备考的基本环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要科学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二是教师要认真筛选试题和资料;三是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四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一篇:清正廉洁演讲稿范文下一篇:五下美术《风筝风筝天上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