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2024-08-19

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精选14篇)

篇1: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1.玩玩手指,创造出各种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说出其意义。

2.愿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能较完整地叙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学习安静倾听、轮流讲述。

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1)钱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

(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

(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钱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6)有没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请两名幼儿一起表演。)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小组讨论)。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有人说现在的公开课简直就是一个个“活秀”——“秀”老师的水平,“秀”幼儿的表现,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很少有可能存在的。我们处在一线的教师关注和渴求的是实际教学的有效性,看了钱老师的《手指编故事》活动,我似乎找到了有效教学的钥匙,那就是:简单、自然、真实。

一、简单:一双手。一张嘴

当钱老师走进我班教室时,我几乎不敢相信,因为,钱老师是空着手来的。往常看到的开课老师都是大包、小包好多教学具。我有点不放心,还是问了一句:“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她回答我:“不用了,谢谢!”

钱老师什么都没带,却用一双手、一张嘴,吸引了孩子,同时,还让孩子们也自觉地动起了手,张开了嘴。

原来,简单也有这么大的魔力。

我知道.准备虽然简单,但“竹”早已在心中扎根。简简单单的“一双手,一张嘴”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随便在什么时候.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胸有成竹”地组织好活动。

二、自然:朴实的美

在《手指编故事》活动中没有刻意的环境渲染,一切都自然而然。当别的老师为能成功地上好课,而在想方设法控制幼儿人数时,钱老师却说:“没关系,让他们都参加吧!”当我准备让调皮的孩子分开坐.以免影响活动的进行时,钱老师说:“没事,我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朴实的话语,自然的心境,显示出了一种有别于娇媚名花的无名小花的朴实美。

篇2: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活动目标:

1.玩玩手指,创造出各种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说出其意义。

2.愿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能较完整地叙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学习安静倾听、轮流讲述。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1.玩手指.进入活动。

(1)钱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

(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

(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钱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6)有没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请两名幼儿一起表演。)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小组讨论)。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活动评析有人说现在的公开课简直就是一个个“活动秀”――“秀”老师的水平,“秀”幼儿的表现,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很少有可能存在的。我们处在一线的教师关注和渴求的是实际教学的有效性,看了钱老师的《手指编故事》活动,我似乎找到了有效教学的钥匙,那就是:简单、自然、真实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兴趣和自主性,更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把控能力,要充分发挥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说、想说、能倾听。将手指游戏运用到讲述活动中也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产生兴趣,活动内容也较为丰富,符合教师和幼儿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但是活动中由于自己对活动过程有遗忘,导致目标三没有达成,因此在活动之前应该多准备充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篇3: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关键词:主题背景,故事编讲,语言素养

“语言”是一种符号, 是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言语”, 就是说的话, 是以声音形式呈现的, 是实现交际意图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的职业语言。因此, 本人这次的研究内容是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开展中的教师语言素养, 而不是教师言语素养。

那么, 什么是语言素养呢?教师的语言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等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在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素养一般体现在营造氛围、激励和启发、梳理经验、总结提升等方面。教师必须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素养做好以上这几点, 才能让幼儿有激情地参与活动, 并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故事编讲, 最重要的是能从教师的总结语中学习如何以表演的形式更好地展现自己所编讲的故事内容。

接下来, 我就以几个实例粗浅地谈谈教师语言素养如何作用于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的开展。

一、教师富含情感和意境的语言能营造氛围, 充分激发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 同人心交流的艺术。”因此, 教师要学习电视台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适当的时候要来点煽情。进入幼儿的情感世界, 以幼儿之心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是煽情得以成功的保证。除了要具有表述丰富情感的能力外, 还要学会描述优美的意境, 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描述意境, 首先用词要贴切, 这里的贴切, 不仅指用词准确, 还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词汇背景和生活积累, 要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有了情感和意境的结合, 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 参与活动的兴趣就会充分地被调动起来。

例如, “花婆婆”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是以故事作为导入,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仅是导入部分, 整个活动都是以故事为主线, 幼儿一直在故事的美丽意境中了解四季常见的花卉, 分辨它们不同的名称与特征, 并且知道有很多事都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花婆婆”这个故事非常美, 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遵守与爷爷的约定, 长大后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故事一开始, 是爱丽丝和爷爷住在海边的一幢房子里, 房子的四周开满鲜花。教师用优美、温柔的声音配上委婉的语调, 加上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和音乐的渲染讲述故事的开头。“从前有个小姑娘, 她叫爱丽丝, 她和爷爷住在海边的一幢房子里, 屋子外面开满了蓝色、紫色和粉色的花。每天晚上, 爱丽丝都会坐在爷爷的腿上听爷爷讲在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每次故事讲完, 爱丽丝就会对爷爷说:‘爷爷, 我长大后要像您一样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长大后我要像您一样住在海边。’爷爷笑着说:‘很好, 但是你别忘记做第三件事哦。’爱丽丝好奇地问:‘什么事呀?’爷爷说:‘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教师的深情讲述带着幼儿一下子进入到爱丽丝的世界, 大家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表情, 以及多媒体课件的音乐感染, 感受着爱丽丝和爷爷海边的家在鲜花的包围下是那么的美, 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舒适、惬意。于是, 幼儿被这个故事地吸引住, 和教师一起进入活动中。

又如, 在“花婆婆”这个活动的第三环节的最后, 教师带着幼儿回归故事, 感受一件美好的事。当幼儿在前面几个环节中思考、讨论过后, 教师又用优美的声音讲述故事的结尾:“现在爱丽丝的花房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 真是太美了!不过, 她不只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下了花的种子, 她还走遍各个地方, 一边走, 一边撒, 这里一点, 那里一点, 于是, 全世界都留下了爱丽丝撒的花种。到了第二年春天, 所有的花都开了, 全世界都飘满了花香!是啊, 世界真的变得更美丽了!现在, 她老了, 头发都花白了, 但是她仍然在种花, 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花婆婆’。花婆婆还给孩子们讲故事, 讲发生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故事。”

教师富含感情的讲述把幼儿又带回了爱丽丝美丽的世界, 大家在教师的带领下感受着爱丽丝用自己的力量把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在教师语言的渲染下, 幼儿仿佛看到了那开满鲜花的美丽世界。

因此, 故事编讲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含情感, 一定要能充分描述意境。大气磅礴之时, 要有急风暴雨、大浪排空之势;柔美静谧之时, 要有婉约宁静、温柔甜美之情;悲痛欲绝之时, 要有如泣如诉、悲情交加之怨;心花怒放之时, 要有喜气洋洋、舞之蹈之之态。这样, 才能充分激发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启发和激励的语言能给予幼儿自信, 充分打开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幼儿的思路

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教师启发性的语言使幼儿产生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为此,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因此, 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 储有丰富的资料,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根据需要, 呼之即出、信手拈来。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是拓展幼儿思路的一股巨大力量, 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是给予幼儿自信的强大后盾。

例如, “花婆婆”中, 活动的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做什么事, 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听到这个问题, 很多幼儿首先会举手说:“种花。”而“种花”这个想法正是故事中爱丽丝用的方法, 幼儿的这个回答只是单纯地借鉴了故事中的内容, 幼儿并没有因为教师的提问而打开思路。于是, 在第二次教学实践中, 我们把问题改为“除了种花, 你觉得还有什么事情也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这回, 没有一个孩子说:“种花”, 而是自己开动脑筋, 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种很多草和树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有的孩子说:“保护环境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有的孩子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此时, 教师用了一句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孩子的想法:“你们的想法真特别!还有没有更特别的想法?”于是更多不同的想法不断从幼儿的脑中涌现出来。可见, 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问让幼儿的思路打开了, 而教师激励性的语言给幼儿的思路添加了催化剂, 大家的自信心大增,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三、教师点评性的语言能有效地梳理经验, 有效地总结并提升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幼儿呈现故事编讲内容的经验

在主题背景下故事编讲活动中, 我们通常建议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自己故事编讲的内容, 而教师要灵活地应对来自幼儿的各种表现, 并做出有效的回应, 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也是青年教师难以灵活掌握的教学技能。那么, 在活动中到底怎样点评幼儿的表现并加以有效的总结和提升呢?

1. 要考虑点评的策略:

有表扬、设疑、追问等。表扬, 就是对幼儿的表演做出认同、肯定, 并加以发扬光大, 使幼儿受到鼓励,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设疑, 就是把问题抛给其他幼儿, 让其他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点评。追问, 就是通过提问让表演的幼儿自己梳理相关经验, 以点带面, 起到辐射作用。

2. 教师的点评要对幼儿的回答做出梳理, 要对幼儿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升。

根据故事编讲活动中以表演的形式呈现故事编讲的内容, 教师要从表演的声音 (包括音量、语气、语态) 、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点评。在声音方面, 音量要大, 要用角色的语气和语态来表现;在表情方面, 表演者要根据故事情节配合声音做出丰富的面部表情;在动作方面, 表演者要有丰富的肢体动作。这样的点评, 就是给下面的其他幼儿做良好的示范和提点, 在他们表达表现时就会做得更好。

3. 对幼儿的表现加以肯定和鼓励, 作为教师, 我们要肯定所有的幼儿, 给予每个幼儿表现的自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 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教师对幼儿可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示肯定和赞赏。教师要真正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那只有深入幼儿中间, 发自内心地尊重, 去理解和接纳幼儿。接纳幼儿的年龄特点, 接纳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 接纳幼儿的不同见解, 接纳幼儿的失误与错误。只有充分了解幼儿, 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 才能发现幼儿的需要, 满足幼儿的需求, 从而做出有效的回应。

例如,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这个活动过程中, 第一次教学实践时, 幼儿分组讨论完毕后, 师幼共同对各组编的故事进行分享交流, 每一组表演完, 教师几乎都没做点评, 只是在幼儿表演完说:“你们的表演真精彩, 同学们, 你们说说鸟儿还有哪些有趣的本领?你们可以把鸟儿的本领画下来, 编出更好听的故事, 好吗?”这样的回应没有有针对性的表扬、没有追问、没有为幼儿做出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导致整个分享交流的环节枯燥、乏味, 失去教育意义, 而幼儿也没有得到故事编讲的方式方法的经验, 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于是在跟进活动中, 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 仔细聆听幼儿现场的表演, 琢磨每一组表演的优点, 将优点用语言提炼出来和幼儿分享:“这组同学的声音真响亮!让我们听得清清楚楚。”“这对演员的动作真丰富!把鸟儿筑巢的样子表演得活灵活现的!”经过教师有针对的点评, 在跟进活动的现场, 每一组的幼儿都在上一组的表演上有所进步。教师对每一组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地赞扬时, 每一个幼儿都受到了鼓舞, 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小小的不足而气馁, 反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让他们对故事编讲和合作表演更加有兴趣。可见, 教师点评性的语言对幼儿在故事编讲活动中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教师的点评可以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

篇4: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教育家曾讲过:“幼年播下什么样的种子,老年将会收到什么样的果实。”针对目前社会中成年人忙忙碌碌,奋斗进取,忙于事业,而没有時间回家看望父母却忽略双亲的内心渴望的现象,和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缺乏持之以恒和奋斗的培养与态度,父母亲又将希望寄予孩子身上,孩子将来也许会让“自己”的父母在年老时倍感孤独的现象,所以我要为我所保育、教育下的幼儿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乐观、奋斗、永不放弃、勿忘父母、感恩,并希望这颗种子能在幼儿的成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开动脑筋,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做了才会有希望,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由本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轻音乐钢琴曲《记忆》;自创绘本《小黑小白的世界》;普通的小书一本;多媒体设备,课件PPT;小蚂蚁小黑、小白,蚂蚁妈妈的头饰若干。

2.经验准备

知道小蚂蚁很小,很不起眼(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父母是爱我们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大书小书,引起幼儿对大书——自创绘本《小黑小白的世界》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请看看老师的手里有什么?小朋友们看的大书多还是小书多?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本大书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

二、进入活动

1.让幼儿先观察一下这本书的封面有什么(好奇的眼睛),大胆讲一讲,教师再加以小结。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上的东西进行编故事,注意书中的悬念,引起幼儿的想象,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并能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的想法给予肯定。

3.教师与幼儿编完故事后,问幼儿问题。

(1)到最后“小黑”和“小白”为什么看到了山羊的一家而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2)“小黑”和“小白”为什么看到了那么多的美景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3)如果“小黑”和“小白”老是光想而不去做,能看到那么多的美景吗?(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4)我们的小朋友如果有了理想,想要把理想变成现实,应怎样做呀?如果小朋友们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应怎样做?(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让幼儿看多媒体图片(全家福、父母与孩子幸福的时刻)。问幼儿,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快乐、幸福、爱等)注意教师使用开放式的语言去引导幼儿。

师: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爱”小朋友们吗?怎么“爱”的?那你们又是怎样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的?

师:小朋友们将来长大有本领了,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很爱你们,如果你们不回来看他们,他们会很孤独、很伤心、很难过的。小朋友们,你们想让你们爸爸妈妈孤独、伤心、难过吗?

三、幼儿扮演

组织幼儿戴上小蚂蚁“小黑”“小白”“蚂蚁妈妈”的头饰,请小蚂蚁“小黑”“小白”告诉“蚂蚁妈妈”自己想告诉“妈妈”的话。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一听,抱一抱、亲一亲自己的爸爸妈妈。

【活动注意事项与活动反思】

本活动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精神,在本活动中我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成为主导者。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获得知识,懂得独立思考,学会明辨是非,知道本绘本讲了什么故事,并结合我创作的绘本画面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流畅的把故事讲完,从而为幼儿幼小稚嫩的心灵中种下一颗“自强与奋斗”“爱与感恩”的种子,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在本活动中,我使用的是开放式语言,避免使用封闭式语言限制幼儿的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注意本活动各个环节中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灵活性。我认为这不仅是一节简单的语言活动,更是一节综合性课程和爱的教育。

本活动是我借我园大一的班的幼儿组织了一次公开观摩活动。说实话,刚开始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借班组织活动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幸好,我设计的活动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活动很顺利地进行着。在活动节将结束时,我悄悄地把原先预设的活动延伸改了一下,我把原先预设的“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一听,抱一抱、亲一亲自己的爸爸妈妈。”改为“请小朋友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亲人和小伙伴们听一听,抱一抱自己的亲人。”

篇5:中班《手指讲故事》教案

1.猜猜讲讲变化的手指造型,喜欢玩手指游戏。

2.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故事情节。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1.玩手指,进入活动。

(1)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

(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

(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旁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让我真的是非常意外,当里全部50多个小朋友除了一个刘淇小朋友偶尔有小动作,别的朋友都是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学,做,没有人在自己玩或者干别的。

当时讲完课评课时领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篇6:中班语言故事教案

其一: 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对所有东西都感到好奇和神秘。此时他们的感官发展需要得到大量的刺激,并且对故事及其里面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形象都有极大的兴趣,这也是他们获得生活经验,常识经验,教育经验的有效途径。在这一年龄阶段,大量的环境刺激和感官刺激有利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且可以引起他们的极大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其二:处于中班阶段的幼儿,阅读的同时喜欢倾听,并能将听到的内容与画面对应起来。但是由于中班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性思维阶段,在倾听时更多关注的是画面中明显的图案(如主要角色和背景等),对图的理解与对故事所表达的内在情节的感受与理解还不能同步进行。因此,我想通过集体性的倾听并配阅读活动解决这个的问题。我选择了《聪明的小鸭子》这个较合适的故事来达到引起孩子们兴趣和积极思考并且体会外部事物的一些能力和感受,以。此来为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活动名称:《聪明的小鸭子》

内容:有一天,小鸭到河边去玩:跟小鱼比赛游泳、跟小蝴蝶玩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这时,来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饿得快要死了,看见眼前有这么一只白白胖胖的小鸭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它突然来劲了,飞快地跑过去抓住鸭子的尾巴。“狐狸大哥,你能不能放我一条生路?”小鸭哀求道。

狐狸狡猾地笑了笑,“不可能!我都快饿死了!怎么可能放你走呢!”

小鸭子说:“我一向最崇拜你们狐狸家族了!能成为你的救命食物是我的荣幸啊!能让我在临死之前学学您的叫声吗?”

狐狸想了想,得意地看了一眼小鸭,说:“那好吧!就给你个机会!” 小鸭子连声谢过“嘎嘎嘎”地叫了起来。狐狸可笑歪嘴了:“哈哈,还是鸭叫!” 小鸭谦虚地请求再试试,狐狸答应了。

“嘎嘎嘎嘎……”小鸭叫得可起劲了!狐狸呢,笑得抱着肚子满地打滚!这时,小鸭趁机跳进河里,游到对岸去了。

等狐狸回过神来,小鸭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讲解和幼儿倾听阅读与观察课件(老师手绘的图片)弄清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让幼儿在倾听故事的同时能按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记忆故事主要内容的有意性。

2,激发幼儿感情,让幼儿犹如身临其境,体会小鸭子的那份睿智和勇敢,激发他们的学习之情,并且发展他们内在品质----勇敢。

3,对文学作品有兴趣,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4,幼儿通过丰富的材料和情景的接触,发展他们的想象,创造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小鸭子形象,鼓励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重点: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让幼儿体会小鸭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活动材料准备:

1.透明胶,粘贴性图钉,小黑板。2.多媒体课件

3.老师手绘图三张。4.玩具小鸭子一只。活动过程:

1,导入:通过老师在前面丰富的情绪表情和肢体语言引导孩子唱数鸭子这首儿歌,然后将道具玩具小鸭子有情景性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由此导入老师今天讲课的主题《聪明的小鸭子》,这样把孩子们兴趣调动起来。有利后面孩子们认真倾听并跟随老师的思路。

2,老师讲解一段,引出主人公小鸭子在河边快乐的玩耍,此时配合课件与老师手绘图片,教师边讲边引导孩子们观察课件和图片,并指导孩子们发挥想象,途中解决孩子们关于图片与课件问题和对故事的看法。

3,故事继续进行,故事进行到高潮,小鸭子告别伙伴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饥饿的狐狸,此时小鸭子面临危险。这时,老师要仔细观察孩子们并且与他们互动。积极的引导孩子们正确帮助小鸭子脱险的方法。(此时,注意要正确的对待孩子们的见解,不能盲目和直接的给予否定,要正确引导并且不要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被否定。)

4,继续的配以课件和图片,有一定顺序和情景性的展示,要充分的利用孩子们对小鸭子的同情以此激发孩子们动脑筋和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充分的体验此时的情绪情感,做到能理解这种感情和站在自己以外的角度思考问题。

5,故事接近尾声,最后老师结合道具和课件等讲述完故事,也向孩子们展示了小鸭子通过聪明的头脑脱离了危险,在情感上给了孩子们一个交代。在认知上也给了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的引导。活动结束:

故事讲完,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延伸进行角色扮演,并且也可以与孩子们对狐狸的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

篇7:中班语言故事教案

1、愿意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在团体面前敢于表达并能较完整清楚的说出自我的见解。

2、能耐心倾听他人讲话,在倾听中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

3、体验语言交流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供给休闲藤椅、圆桌、花瓶等,营造超级访问现场直播的氛围。

2、幼儿积累了丰富的观看动画片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演播现场”,向幼儿介绍“演播现场和观众”,让幼儿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

2、教师吸引幼儿进入超级访问节目的主角中,鼓励幼儿大胆的与他人交流分享自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3、邀请小嘉宾到台上理解采访。

教师随机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自我的想法,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

4、教师与幼儿一齐讨论最近播出的动画片。

(1)出示最近播出的三部动画片的卡通图片,请幼儿猜出他们的名字。

(2)请幼儿自由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你为什么喜欢看这部动画片”?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嘉宾席上代表自我队谈一谈、说一说,台下各队幼儿能够补充。

(4)现场提问。

篇8:中班语言故事教案

1、能恬静倾听故事,愿意大胆模仿故事中主角的对话。

2、能根据故事资料发挥想象,大胆表达。

3、丰富词汇:慢慢地、漫天飞舞。

重点:幼儿能基本进行各动物间的对话。

难点:幼儿能大胆投入扮演。

【活动准备】

小猫、小狗、母鸡头饰各一个、故事PPT课件、下雪flash。

【活动过程】

一、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1、师提问:“小朋友们,此刻是什么季节”(冬天)

“今日冬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齐来听吧!”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提问:“小朋友们,这个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小猫和小狗它们在说什么那么天上下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看天上下的是什么呢”

3、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二、出示故事挂图,师讲述故事。

1、在讲到小狗时,依次找到小狗、小猫、母鸡和小朋友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师重点解释“慢慢地、漫天飞舞”。

3、出示下雪的flash,让幼儿感受下雪时的情景。

三、请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当出现主角时停下来让幼儿进行模仿对话。

2、故事讲完后,请幼儿想象飘落下来的雪花还像什么(碎纸片、棉花等)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雪花飘落时的样貌。

四、教师、幼儿分主角扮演对话。

1、教师旁白,请若干幼儿分主角扮演对话。

2、师评价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观察一下雪的形态,将观察后的发现告诉家长,由家长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

故事:美丽的雪花PPT

下了一天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小猫到小狗家找它玩堆雪人。“小狗小狗快出来,我们一齐去堆雪人吧。”这时候天上慢慢的开始下雪了。

小猫说:“咦,小狗你看,从天上慢慢地掉下来的是什么呀”

小狗说:“是糖吧。”小猫说:“我想是应当是盐。”

小狗说:“那我们一齐来尝尝吧。”

小猫和小狗伸手接了一些雪花,放在嘴里尝了尝。

“咦,怎样冷冷的,没有味道呢”“我们去问问母鸡妈妈吧!”

小猫和小狗一齐来到母鸡妈妈家,母鸡妈妈正在准备午饭呢。

“母鸡妈妈,母鸡妈妈,外面下的是什么呀”“呵呵,傻孩子,那是雪啊!”“雪,什么是雪啊”“天气很冷,地上的水就升到天上变成了水汽,当它们碰到了冷空气,就又变成雨和雪下到地上啦。你看,此刻的雪就是到天上旅行过的水哦,此刻的雪就是水慢慢的从天上下下来的哦。所以它是没有味道的。”

小猫说:“哦,原先是这样,这雪下的可真漂亮呀!”

母鸡妈妈说:“是呀,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就像穿了一件白袍子。”

篇9:中班语言教案:爱的故事

活动要求:

通过真实的“爱的故事”的分享交流,体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活动流程:

情境讨论(初步感受父母的爱)——交流体验(被爱的感受)——师生互动(激发幼儿爱的愿望)

材料与环境创设:

经验准备:听爸爸、妈妈讲小宝宝的故事;物质准备:创设分享交流的环境,提供幼儿表证的实物及背景音乐。

活动指导:

一、情境讨论

1.边听边回忆小朋友想念陈老师时,录下的感人的话。

提问:这些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2.教师讲述《陈老师爱宝宝》的故事。

插问:

(1)宝宝这么小,为什么就说他“做夜班?”

(2)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到底爱不爱宝宝?你们是怎么着出来的?

3.小结: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都是爱宝宝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种各样的。

二、交流体验

1.启发幼儿自述故事。

刚才你们都说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是很爱宝宝的,你们的眼睛也很亮,你们也有许多爸爸、妈妈爱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帮助幼儿理解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脚肿了,妈妈哭了”。

插问: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坏习惯,猜猜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②妈妈为什么会哭?③夏一帆的妈妈爱不爱他?(幼儿小结)

(2)倪品故事——“我的肚脐”。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很爱他的?

(3)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欢到铁轨上去兜一圈”。

插问:

①爸爸是怎么做的?②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去公园、超市玩,而带她去看铁轨呢?③说明沈佳依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师生共同小结)

(4)朱健宁的故事——“杯子宝宝,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问:

①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时,心里怎么想?②爸爸、妈妈心急了,是不是就不爱孩子了?为什么?(幼儿结合自身经验重点讨论)③现在宁宁扔杯子的坏习惯有没有改掉呢?是怎么会改掉的?④宁宁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幼儿小结)

3.总结归纳

老师听了你们的.故事,真感动。你们的爸爸、妈妈确实是很爱你们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妈妈,用了不同的爱孩子的方法。你们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妈妈的爱都被你们发现了,以后老师还跟小朋友一起学学怎么样来爱爸爸、妈妈,好吗?

三、师生互动(激发爱的愿望)

你们看谁来了?(音乐响起)

1.陈老师以爱的神态抱着宝宝步人孩子们中间,让幼儿感受母亲爱孩子的情感。

2.师生交流:

(1)小朋友你们想我吗?我的宝宝可爱吗?

(2)老师,这么小的宝宝你是怎么爱他的?

篇10:《春天的故事》中班语言教案

⑴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讲述简单的角色和情节。

⑵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讲述的能力。

图片一张、黑板架及磁性板、磁铁、小动物指偶。

⑴ 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

⑵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⑶ 教师示范讲述。

⑴ 边看图边思考

⑵ 请一幼儿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

⑶ 评价幼儿的讲述,启发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

⑷ 两人一组互相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⑸ 请几名讲得较好的幼儿用小动物指偶边演边讲给大家听。

⑴ 讲画贴在教室一角,幼儿可在游戏时间内自由地进行讲述。

⑵ 每位幼儿都可画一幅背景画,根据所讲的故事情节添画上动物与人物,带回家讲给父母听,并共同修改故事,把故事编得更好。

活动三:森林里的动物

目的:⑴ 听听音乐,想象出春天里动物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并用绘画表现故事的情节。

⑵ 指导幼儿掌握编故事的基本方法。

准备:⑴ 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讲有关动物的故事。

⑵ 绘画准备:掌握各种动物的基本画法。

过程:

1、引出话题: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暖和的春天又到了,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听听谁来了?

⑴ 优美、轻快的乐曲:鸟、兔子、小鱼、小猴子。

⑵ 沉重、笨拙的乐曲:鸭、大象、熊、熊猫、鹅。

⑶ 凶狠、恐怖的乐曲:狼、狮子、老虎。

2、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会用语言表述

这么多动物都来了,可真热闹呀!那他们来到哪?想干什么?

图1:有山、有水、有树。水中有荷花,是一幅夏天的图景。

图2:草地上有座小房子,有棵果树,天上有太阳。方法:由远至近,由整体到局部。拓色:将水粉用水粉笔涂在玻璃板上,然后用铅画纸覆盖在玻璃板上拓色。

3、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故事情节

⑴ 在背景图上添画上各种小动物。

⑵ 根据自己的画面编讲故事:

要点: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主要活动。

4、播放音乐,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其余幼儿听后进行评讲。

5、活动延伸

⑴ 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幼儿戴上头饰,继续自由创编并表演故事。

篇11: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一、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幼儿了解一些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1、引导幼儿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净化空气的初浅知识,激发环保意识。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大森林与城市的背景图。

2、插入教具一套。

四、设计思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也有必要尽早让幼儿——21世纪的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故事“空气变新鲜了”通过形象地描述了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由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一系列的不舒服,从而让幼儿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更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纲要》中也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五、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完整欣赏故事——>迁移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城市背景图)有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小猴非常开心,它为什么很开心?)

(二)、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

1、师讲述第一、二段。提问:(1)、小猴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辅:小猴在大森林里从来不生这种病)(2)、医生说最好的药是什么?

2、继续讲述。提问:(1)、小猴会想什么办法让城市里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气?(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么样让城里的空气也变新鲜?(启发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辅:大烟囱冒烟怎么办?汽车后面排出的尾气有毒怎么办?城里的人还是这么拥挤怎么办?)

(三)、完整讲述: 师:城里的人到底怎样让空气变新鲜呢?让我们来完整听一遍。

(四)、迁移: 师:大家让城里的空气变得清清的、香香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生活愉快,身体一定也

会更好。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找找,看看哪些地方还可以添些什么?怎样使我们幼儿园的空气更新鲜、更美丽。

评析: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空气变新鲜了”这个故事。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整个活动,以小猴生病为线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深深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从而一起为净化城市出谋划策。于是,“种树、种花、改制摩托车”等方法应蕴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们的美好设想和愿望。有人说,环保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较难渗入,而本活动,老师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幼儿真正的言行。

附故事:故事:空气变新鲜了有一只小猴从森林来到了大城市。“哇,城市真美呀。”小猴高兴地大叫起来。他看见大城市“嘀嘀嘀……”马路上开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人们穿着各种漂亮的衣服来来往往,一座座高楼大厦真漂亮,商店里还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城市真好!小猴决定在大城市住下来。可是在城里住了一文档仅供参考

段时间,小猴觉得身体很不舒服。鼻子痒痒的,嗓子干干的,呼吸也很困难。于是,小猴去医院看病,“哇,看病的人这么多。”医生说:“你们都是得了空气污染过敏症,最好的办法是呼吸新鲜空气。”小猴灵机一动,“我回老家去。”回到森林老家,小猴就觉得森林里的空气甜甜的、香香的,真的和城市不一样。没过几天,小猴的病就好了。小猴想:要是城里和自己生一样病的朋友们也能吸到新鲜空气,那该多好啊。对,我把空气带到城里去。小猴在城里开了一家空气供应站,病人一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病就马上好了。于是,这些病人一起商量,要把我们大城市的空气也变得象森林里那么新鲜。他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在空地上种上了许多绿草、红花、大树,还通过先进技术让城市的烟囱不再冒黑烟,让各种车辆排出的尾气不再污染空气。人们知道了不随便乱仍垃圾,要保护绿化爱护环境,终于大城市的空气也变得甜甜的,香香的。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篇12:《猪的故事》中班语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倾听问题,观看视频,有意识地在画面中寻找答案。

2、大胆想象,猜测事件情节,用相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感觉作品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角色,了解小猪的.愿望

1、出示PPT--这是关于谁的故事?

2、观看片头--小猪遇上了什么事?

3、出示故事名字,猜测--这个关于小猪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二、观看视频,猜测小猪的经历

1、第一次猜测

猜测--小猪想吃高高在上的饼干,你觉得它会怎么做?

看视频第二段,验证猜想

2、第二次猜测

出示三种工具--小猪借助的三种工具,你觉得哪一种可能会成功?

看视频第三段,验证猜测。

3、看视频,记方法

看视频第四段--数一数,小猪又想了几个办法。

三、揭晓结局,联想小猪的将来

1、简单回顾--最后,小猪又想了一个办法,这是它想出的第几个办法了?

2、边看,边猜测--你能猜到小猪打算干什么?

你猜它有没有可能吃到饼干?

篇13: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1、培养幼儿的爱心,体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乐趣。

2、学会儿歌《你我来做好朋友》。

3、欣赏故事《爱心小兔》,从而知道自己与好朋友的区别。

【活动准备】

1、黑板,写上儿歌《你我来做好朋友》。

2、故事里的情节画,几个小动物,几份礼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爱心小兔》。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很奇怪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那就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清楚啦,故事的名字叫做《爱心小兔》。(出示第一幅图片)

“大灰狼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都收到了请贴。”出示第二幅图片,森林里闹开了,有的急,有的愁,给大灰狼的礼物可不太好送,它可凶了,那小动物们到底要送什么呢?请小朋友认真听了,小动物们在一起悄悄地商量,小狗说,送骨头吧;小羊说,还是送蛋糕吧;小象说,什么也不送„„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聪明的小猴说:“送一只兔子吧(第三幅图片)。什么?小动物们都大叫起来,送小兔,你疯吧,它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小猴笑着说,别着急,这是一只爱心小兔。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把礼物送给大灰狼的?(出示第四幅图片)

第二天,大灰狼一起床,打开门一看,一个漂亮的礼物盒放在门口,大灰狼咧开嘴笑了,它赶快打开盒子,啊,一只白白胖胖的兔子,胸前还挂着一块牌子“爱心小兔”(出示第五幅图片),什么爱心不爱心的,还是当我的点心吧,大灰狼嘀咕着把小兔抱回了山洞,放在餐桌上,张开大嘴,正想朝小兔咬去(出示第六幅图画),“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兔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啊?”“大灰狼哥哥好!”大灰狼一听愣住了,谁会叫我哥哥?大灰狼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是我,大灰狼哥哥,我是爱心兔子!”大灰狼又仔细地看了看小兔,这才发现不是一只真小兔,而是一只会说话的玩具兔子,多可爱的爱心小兔,它叫我大灰狼哥哥呢,大灰狼看着看着,它一下抱起了爱心小兔,边哭边说:“谢谢你,爱心小兔,从来没有谁会说我好,没有人喜欢我。”(出示第七幅图片)

爱心小兔可关心人啦,看见山羊公公背了一大捆青草,爱心小兔就说山羊公公,累了吧(第八幅图片),大灰狼听见了,赶快帮忙山羊公公把青草背回家,看见小鸡摔坏了眼,小兔说别哭,别哭,我给你吹一吹,大灰狼听见了,赶快帮小山鸡包扎好伤口(第九幅图片)。渐渐地,动物们都说,大灰狼也有爱心了。(第十幅图片)

一年过去了,大灰狼的生日又到了,这一天,大灰狼没有发喜贴,只有爱心小兔和它在一起,山洞里很安静(第十一幅图片)。小朋友如果是你们,第二年你们还会送礼物给大灰狼吗?小朋友(jy135幼儿教育)想不想扮小动物送礼物给大灰狼啊?请小朋友扮小动物送礼物给大灰狼,小动物们都很愿意和这个有爱心的大灰狼做好朋友,那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啊?

二、谈话活动。

大灰狼有许多的好朋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吧,请2个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优点。

三、学儿歌《你我来做好朋友》。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现在来学一首朋友之间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你我来做好朋友》。

两个拇指弯弯腰,让幼儿做出弯腰的动作,见面连声说你好,小朋友见而怎么打招呼,怎么问好的?做出动作,老师自己一边读一边做动作,2个食指碰一碰,变只小鸟叽叽叽,两只小指钩一钩,你我来做好朋友。

老师用儿歌编了一套手指操,小朋友想不想看啊?老师重头到尾一边做动作一边读,看完老师做手指操了,小朋友想不想学啊?老师与幼儿一起来边读边做,会做,会读了吗?请小朋友自己来一次。

篇14:中班语言教案-手指编故事

言教案

1、在想想、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感受故事中小熊的心情,知道关心同伴和接受同伴的爱都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提问:1)小熊对月亮说了哪些话?小熊说这句话的时候,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2)你们想不想学学故事里小熊和月亮说的话?我们分弟弟组和妹妹组,分别扮演小熊和月亮,一起对话吧

3)现在你们知道月亮和小熊的生日是哪天了吗?他们都想得到什么礼物呢?小熊到底有没有送给月亮帽子呢?我们接着看。

4、【小熊回到家,就把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上街去,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提问:帽子是买到了,可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怎样才能给月亮戴上帽子呢?谁有办法?

小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5、【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好让月亮戴上】

提问:你觉得月亮能戴上帽子吗?为什么?我们和小熊一起来静静的等一等。

6、【然后他在树下等着……“戴起来刚刚好耶!”】

提问:1)你们看,小熊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熊睡觉的时候……他带起来也刚刚好耶!】

提问:小熊得到了月亮送来的帽子,他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们学学小熊高兴的样子。

8、【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走了,他在后面追着,但是,帽子却飞走了。】

提问:1)你们看呀,帽子飞走了,小熊呆呆的站在河边,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熊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9、【那天晚上……“生日快乐”】

提问:小熊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现在我们妹妹做小熊,弟弟做月亮,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虽然他们把帽子弄丢了,可是他们互相还是喜欢着对方,他们真幸福。

上一篇:航天飞机下一篇:个人信用贷款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