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08-18

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共10篇)

篇1: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防专业队伍是人民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将对人防专业队伍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为了切实提高人防专业队伍的实际水平与专业保障能力,尽量减少战争损失,我们应当大力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建设,落实人防专业队伍的各种保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人防专业训练。采取多方法,多途径,全面提高人防专业队伍的基本素质。

一、人防专业队伍的地位与特点

人防专业队伍是国防动员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历次战斗中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现代战争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深化,军队高技术兵器不断更新,赋予人防专业队伍在现代战争中新的特征,他不再是过去战争中单一的抢险救灾、消防医疗工作。而是如何严密组织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防空,这是摆在我们人防部门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数量众多,设备先进,分布面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在消防、治安、电力、电信、供水、医疗、环保、防疫等部门组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这些单位在城市中不但是各地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是城市人民防空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目前城市普遍防护较弱的情况下,一旦战争爆发,把城市人防专业队伍动员和装备起来,是一支庞大的力量。如果组织训练的好,城市人防专业队伍是一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战争中城市强有力的施救队伍。

2.情况熟悉,作用广泛,便于展开。人防专业队伍不仅数量多,设备好,分布广,而且具有人员熟,社情熟,地形熟,专业熟,能充分发挥其特点。城市作为国家重要防务区域,不管形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防护的职责不会改变,人防专业力量也必不可少。因此,战时人防专业队伍可以起着宣传作用,应急作用,执勤作用,侦察作用,运输作用。在城市便于展开。

3.机动性大,应急性强,保障性好。人民防空专业队伍除了情况熟,作用广外,在城市中关键是机动性大,应急性强和保障性好。现代战争条件下,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不断发展,战场上传统时空观会受到极大冲击,除了战争的突然性,快速性进一步增大外,战争的机动性和应急性也大大增强。北约对南联盟作战中就提出了“全空线”、“零伤亡”的口号,这也是未来战争的一种模式。

二、人防专业队伍的编成与管理

现代战争,由于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上的运用,它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技术密集性。人防专业队伍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编成和管理,素质需要不断提高。

1.认真调查,平战结合,组织编成。要充分有效地发挥人防专业队伍在现代战争的作用,就要立足一个早字,平时早调查摸底,及时地搞好各专业队伍预编工作,开展一定的训练和演练。这样一旦需要就能在战争爆发时专业队伍能够及时地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城市的各种救护工作,保障完成战争爆发时城市施救工作的展开,粉碎敌人的攻击,搞好空袭后的消防、救护,稳定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拟制调查表,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调查,进行必要的调查业务培训,明确调查内容,统一调查方法和要求。通过调查,摸清本地区专业人员中的数量,年龄结构,专业技术情况,为战时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依据,逐一建立档案。

2.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密切协同。人防专业队伍组织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难度较大,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广,他是地方行政机构的多方合作体。必须依据《人民防空法》规定,充分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形成周密的工作计划。拟制有关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大纲,组织编成的军事计划。编造专业人员的数质量情况表,确定各类专业人员的编成。对专业人员进行

政审,积极做好宣传、社情调查和安全保密工作,搞好各时期的工作保障。

3.认清作用,突击重点,加强管理。人防专业队伍在组织上属非常备性的武装集团,其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管理和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地方各组织中呈相对弱化趋势,要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管理,必须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组织领导。城市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涉及到各行各业,规模大、专业多、经费物质保障难。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组织领导,在未来战争中才能完成城市防空袭任务。选配专业管理干部,明确组织关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

三、人防专业队伍的装备与训练

人防专业队伍既是城市防空袭的重要力量,就要对其实施装备和训练,才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作用。现代战争,将高技术广泛应用作战全过程,不但破坏杀伤力强,消耗大,而且战法新颖,手段多样,人防专业队伍要立足于现代战争中发挥其作用,就要实施装备,加强专业训练质量的提高,一旦爆发战争,一声令下就能投入抢险,救灾等工作。

1.完善建制,区别性质,视情装备。人防专业队伍分布面广,种类繁多,不可能将所有的专业队伍都装备起来,应当有所区别,视情装备。首先完善其建制,将纳入人防专业队伍的单位做到“五定”。即“定人员,定编制,定干部,定经费,定任务”。定人员,就是根据平战的需要,保证各专业队的人员附合本城市防空的要求。定编制,就是对各类专业队伍编制成班、排,连或小分队,分队,大队等;定干部就是各专业队平时或战时配有专门的管理干部,建立管理和指挥关系,实行统一管理指挥。定经费,就是根据各分队所担负的任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规律,尽可能地制定出平时训练演练的标准。定任务就是明确各专业队平时或战时各自的性质和所担负的任务。

2.内容选优,突击重点,加强训练。人防专业队伍训练,由于众多的原因,长期以来,训练多松散状态,处于低层次循环,因此应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专业训练,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必须组合训练内容,突出训练重点,在训练科目上,以人员疏散,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疫为主要训练内容,使之互为基础,互相贯穿,互为应用地构成一个基础训练格局。同时进行分步细训,分类指导,互相交叉,逐步提高。在重点上,突出专业分队快速反应训练,人防专业队伍无论是平时或战时,都要求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专业人员的快速集结,快速执行任务,快速指挥,快速防护,快速保障。

3.严格标准,强化质量,提高保障。现代战争溶技术、体力、心理战于一体,对人防专业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人防专业人员还是城市居民都表现出一种极高的心理承受力。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人防专业队伍是难以完成任务。因此,就必须严格人防专业队伍的训练标准,强化其训练质量。

《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过:“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优势”。现代战争从表现上看,战争的双方兵力相见,在战场斗智斗勇,而在其背后,更本质的是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外交力量竞赛,军事实力大小受制于综合国力。现代战争集中使用大量技术装备,对抗程度高,城市破坏力大,人防专业队伍的人力物力的需求比以往战争大幅度增长,因此,还必须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

篇2: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人防信息化是一种模式和标准,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人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受到许多客观制约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区基本建成了警报控制发放系统和对省办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欠账多,发展还很不平衡,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没有科学、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与人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差距很大,还远远满足不了高技术条件下城市防空组织指挥的需要。

人防通信系统建设是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通信系统作为平台,信息化就没有舞台。从现代战争的特点来看,城市通信枢纽是空袭的重点,炸掉了一个城市的通信枢纽就等于炸断了城市的神经,如果不及时组织修复就会造成城市瘫痪。

当然,人防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国家信息化建设而自成体系,也不可能超越当地的经济条件,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有清晰的建设思路,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要有符合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实际需要的建设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变“建为看”为“建为用”,才符合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人防信息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防指挥所为中心,以地方电信资源为平台,以人才的培养使用为主体,重点建设地方通信系统遭敌空袭无法利用时仍有一定保障能力的通信要素。在发展规划上,突出固定的,重视移动的,发展独立的,抓好结合的。在建设思路上,做到野固结合、军地结合、有线无线结合。在建设目标上,按照“统一规划、着眼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式要兼容,接口要标准,性能要优良,使用要方便。

二、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人防信息化建设必须统一规划,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分级实施,注重实用。从我区的建设情况来看,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人口多、地域广阔、战时通信压力大、要求高的实际出发,突出计算机网络系统、广域网与局域网相结合的人防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地、县视频会议系统,有条件的乡镇也可建立,实施直观、高效、指挥员面对面的指挥。也可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避免指挥员因参加会议往返浪费时间,提高指挥效率。

(二)警报通信系统。建立地、县均可控制的警报发放系统,既可集中控制,也可分区域控制,采用有线、微波和人工等多种控制方式。警报器的安装要固定、移动、车载、地下升降结合,居民小区配发一定数量的手摇式警报器,提高持续报警能力。

(三)无线电短波通信系统。建立地、县、乡镇三级无线短波通信专网,平时完成主干,战时根据应急预案的通信保障计划配置或征集。

(四)集群通信系统。建立野战集群通信网,重点保障各人防专业队的组织指挥,解决应急情况下对专业队的指挥和调度。

(五)空情接收处理系统。建立地、县空情接收处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发布空情动态,为防空准备赢得时间。

(六)信息安全系统。人防信息系统的通信末端和系统软件,根据需要加装保密机、防火墙、防毒、防黑客软件或实施物理隔离,确保信息保密和安全。

三、欠发达地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标准和水平,主要取决于人防办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认识问题解决了,信息化建设才能摆到重要位置,才能积极主动争取党政军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既考虑眼前利益又能谋划长远发展,才能真抓实干、不等不靠。根据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防空袭斗争的要求,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理念。一是提高信息在未来人民防空袭斗争中对指挥作用的认识。防空袭斗争各阶段的情况处置主要靠信息,如果信息少而不全,或不及时、不准确,指挥活动也就少了,或者瘫痪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就增大了。二是提高对加快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我区对人防信息化建设投入为零的现状。根据现代战争特点,空袭将实施精确打击,打击的重点是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军事战略目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目标等,不以直接杀伤平民为主。因此,人员掩蔽工程建设要坚持以“结建”人防工程为主、自建为辅的原则,有计划地优先安排信息化建设项目,使人防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三是提高选拔培养人防信息化人才的认识。多年来,我区人防办受编制、体制、行业和进人渠道的限制,导致现有人员老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知识更新难、人员交流难等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因此,要面对现实,走自己用人、选人和培养人才的路子。在选用人上首先考虑和强调人防所需专业知识,争取人才,聘用人才。在培养人才上要以专业对口为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提高人防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领导专业性强、人员专业精的人才型队伍。

(二)制定规划,真抓实干。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涉及军地有关部门和人防自身指挥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警报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是人防部门的高技术平战结合工程。目前,我区人防办指挥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警报系统建设的速度、标准、水平,与上级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要求差距很大,互联互通、多网合一还没有解决。因此,要为立足高起点,制定高标准,科学规划,加快速度,保证质量,分步实施。

(三)构建平台,保障互联。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要从基础抓起,建设与我区任务相适应的基本指挥所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今年我区拟投资修建海东地区应急指挥中心,构建信息化平台,完善指挥自动化系统,为互联互通、平战兼容打牢基础。一是突出有线通信互联,实现人防网、公网和军网合一(三网合一),以人防为中心互联互通。二是突出有线与无线互联,通过转接设备实现有线无线互联互通。三是突出计算机网联接,在人防办建立局域网,通过“三网合一”与政府网联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办公与指挥自动化的需要。

四、人防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平战结合。人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庞大工程,除了突出战备效益之外,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结合平时人防知识宣传教育发挥其作用,在抢险救灾和应付突发事件时,要主动承担保障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来显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争得社会的认可,赢得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要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人防信息化设备设施技术含量高,对环境的要求高,一些设备安装在地下指挥所,一定要加强维护,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演示轻使用的现象,指定专人定期通风、除湿、加电、试通,防止因维护不当使建成的系统不能满足实用、实战要求。

(三)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高技术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使用,下大力解决信息化设施因编制等原因没有专人维护、使用、长期不用或不按要求操作等突出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积极争取编制内专业人才,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篇3:人防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1 土建工程

顶棚宜设计中间向两侧找坡, 根据跨度不同选取坡度为2%~6%, 有利于顶棚渗漏排水。找坡后亦能满足工艺管线安装要求, 因室内边跨管道较少。防水规范又要求边跨的店铺天棚不得高于门楣500mm。因此两侧墙最多可降低600mm;既节省了资金。有利于顶盖找坡排水;相应也减少了漏水。

室内地面以设计成纵向坡度0.3%, 排向积水坑位置。横向坡度0.2%两侧排向中间。有了坡度便于排水, 如有下卧段, 应设计成坡道, 不宜设计成台阶的形式。如有送风机、排水机、变电机、控制柜室等设备间都应缩至保证使用的最小尺寸;包括门的开启方向, 墙垛的大小。人防商业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楼梯设计应考虑运货坡道, 如有条件应考虑运货电梯;电梯间高度宜设计成2.7米以上, 装修后净空不小于2.5米, 以防运货时装坏灯具和天棚。

楼梯媛台处应考虑安装保温自由门的开启宽度, 在自由门开启宽度内有台阶, 以防下楼梯伤人, 双向开启时均不得妨碍人流通行。

楼梯间下部储藏室高度也应考虑在2米以上, 方便将来使用。

台阶和楼梯口以及风道口、电缆井等出地面高度应高于本地区历年最高积水高度200mm以上, 防止雨水和下水道堵塞倒灌, 还要考虑整个区域的海拔标高和积水的不利因素。

楼梯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主人流入口应设较宽楼梯或电梯。

出口处外部台阶宜设计大块石头台阶, 沉降后便于处理, 出口处雨水积水坑的水腻子和刮泥板间隙都要小于10mm, 防止夹住高跟鞋, 造成损失或伤人。

外墙不得钉钉和钻孔;尽量在天棚和竹子处处理。

外面抹灰, 最好做主动防水, 施工条件不允许, 被动防水的水泥砂浆也必须做好, 并且基层一定清理干净;第一遍有高度后, 方可抹第二遍。

风道口砖墙应留有密封严密有小门, 方便检查和冬季保暖;减少钢筋砼冷桥。

2 暖通工程

供热一般采用电热的方法, 一般采用热风幕, 挡住口部冷风。埋深较深的人防, 一般不考虑采暖, 因有地热和人体散热, 埋深较浅应考虑加一些其他采暖方式。

夏天采用中央空调进冷风, 向室内送新鲜空气。冬天考虑采暖, 为使热量少散失, 一般只开排风换气和热风幕。

空调的选用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制冷系统多选用制冷机和空调机组的中央空调方式。冷却系统多选用冷却塔冷却, 冷却塔积水盘应选用深一些的, 积水盘宜加防护网。

送风机、排风机应选用噪音小于60分贝, 并采用软接头和消音处理, 逆风口宜加风向来调节风量, 变压器产生的冬天应利用起来, 夏天排除室外。

由于排风、排烟道共用, 按消防要求, 在排烟问选用上一定要考虑有关闭功能。

3 给排水工程

给排水一般只供给卫生间和防水处使用。

卫生间应设在排风口处, 便于通风。卫生间、积水坑、化粪池等向外排水管路应增加蝶阀和逆止阀, 大于时关闭;防止倒灌。蝶阀和逆止阀上部应增加泄水问, 防水冬天存水冻坏管线。水泵宜设计一备一用。卫生间大便器水箱宜设计为手动, 防止水垢集聚使水冲失灵, 难于修复。排水宜设计成每个防水区自成系统, 严格按0.3%的坡度施工并在每个楼梯间下设积水坑。

楼梯间雨水槽排水管出口水管应高于常年地表积水水位。雨水槽外排水管应暗敷, 最好不要在槽内设泵, 双跑楼梯雨水槽流水孔应在侧面留孔, 直接引进积水坑, 方便雨水槽清淤泥, 防止淤泥进排水管。

地漏影院用活盖、小孔、和地面相平的, 便于打扫和排水, 防止夹坏高跟鞋。

4 消防工程

防火分区应设计双向开启的防火逃生门。

消防系统可分四分部分:中央消防控制室警报、自动排烟、送风部分;室外消防部分;室内喷淋部;室内消火栓部分。

疏散指示标志应全部有发光指示, 在墙上设置电光源标志不应大于20米, 蓄光标志不应大于5米。考虑火灾发生时烟大, 疏散指示标志应尽量靠近地面。

5 装修工程

装修效果图确定后;应认真考虑空间够不够, 特别是风道交叉口处, 占据空间较大, 应采取相应措施。排烟风道尽量设置防烟分区中部为好, 两侧多留空间其他管线。

装修的筒灯每平方米应在15w以上, 色温应选冷色或中间色为宜。

装修口部位应和路面道牙子平行, 不要影响街面整体视觉效果。

篇4:加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民防空体系防护能力,加强组织领导,更新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准确选择并突破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关键环节,制定出适合我市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计划和方案,是加快人防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一、 加强和完善人防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

指挥控制手段是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为适应人民防空平时和战时的需要,应突出基本指挥所建设,把思想统一到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系统集成上,依托现有设备,运用综合集成手段,将情报、指控、通信、警报、监视、显控等系统互相合成、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强化指挥控制系统和指挥末端信息要素集成,达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目的,提高侦查监视、信息处理、指挥控制、体系管理能力,为指挥者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指挥平台。同时,要以指挥自动化为中枢,以系统集成为目的,一方面应着眼人防信息集成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指挥网络体系,依托市政府网、人防专网和相关职能部门如军队、公安、城建、规划、水利、消防、交通、地震、环保等专业信息网,逐步改进成纵向贯通、横向并联、相互兼容、功能互补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人防资源的优化整合,保证与相关部门之间数据的实时充分共享,并通过各项法规、标准、制度、代码等的统一,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实时传递,满足平时防灾应急救援和战时防空袭组织指挥的需要,为信息传递和网上协同指挥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尽快研制开发统一的共用信息系统平台,推广先进、可靠、易用、便于维护、运行高效的人防应用软件,依托通用化、标准化信息网络和软件系统,采取模块化设计、构件化组合,标准化改造,动态化生成方式,将情报、指控、通信、警报、监视、显控等分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信息管理机制,包括网络管理、设备维护管理、信息维护、动态变更、安全保密制度等,做好数据备份、信息对接、信息共享工作,通过信息整合 、单元合成、要素集成,系统融合,为战时防空和平时灾害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保障。

二、加快和完善人防指挥信息网络建设

人民防空信息网络是人防信息化的主体要素,是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加快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人防专用数据网为骨干,短波、超短波、移动通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人防信息传输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以数字通信为核心的扁平网状通信网络体系,提高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兼容性、时效性和保密性,是推动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

(一)加强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人防卫星、短波、超短波、光纤、电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构建手段多样、业务综合、六网合一的信息传输支撑平台。一是要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定计划,统一技术体制和设备型号的要求,全面开展卫星地面站建设,不断提升卫星通信覆盖和人防业务应用和资源调配能力。二是要继续完善省(自治区)和市人民防空专用无线通信网,组建市与旗、县、区的短波无线通信网。要依托现有基础,按照统一的技术体制和装备标准升级改造兼容的短波电台,增加机动车载电台的数量,配备兼多网功能的电台。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超短波通信台站布局,提升设备性能,增强超短波通信保障能力。四是要不断加强城市人防有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建设,提高有线通信能力,利用地方电信部门的主干光缆,形成市人防与市党、政、军机关的光纤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人民防空信息传输要求的SDH宽带传输网,进行联合指挥。组建市人防与旗、县、区人防互联、互通的人防综合信息网,实现市和旗、县、区人防办进行网上指挥作业,文电互传。五是突出有线与无线互联,通过有线与无线转接设备,实现有线与无线的互联、互通。六是移动指挥平台作为固定指挥所的延伸,以其灵活、机动、适应性、抗毁能力强和便于现场指挥而越来越受重视。移动指挥平台应具有可升级性和扩容性,系统整体功能布局、抗毁、抗干扰以及温差对系统的影响都是系统集成必须考虑的。人防移动车载平台集宽带传输、卫星通信、短波、超短波通信、现场无线联络,有线接入、程控交换、计算机局域网,现场图传、车载报警、显控等功能于一体,能与其他信息系统相配合、相联接,移动指挥平台的应用,将及大地提升人防机动指挥和应急保障能力,必将对城市防空、防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升空情情报获取与处理能力

空情是人防部门最关注的信息之一,提高空情接收处理能力,实现雷达空情,作战综合,上级通告,下级报告,公共媒体等多元信息接收、存储、综合和分发等功能,为指挥员决策分析、定下决心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情报支撑。

(三)完善人防远程监控系统

提升重点目标监视能力,实现与其他部门人民防空监控信息共享。对重要经济目标,主要人防工程、疏散基地、大型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实时监视,为指挥员分析、决策和处置情况提供支持,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较好的实现了可视化指挥和战场信息的可视化反馈。我们要按照实战和应急要求,增设监控地点,使指挥员实时了解战时防空、平时防灾情况,实施可视化指挥。

(四)提升人防警报报知能力

加强人防警报网络系统接收和发送警报信号问题研究。增加语音配合报警功能很有必要,这样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便于现场群众有秩序、有组织的行动,并且在平时进行应急救援或警报试鸣演习时起到宣传作用,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警报信号的识别能力。建立固定与机动、地上与地下、有线与无线、人防警报与各类媒体相结合的警报报知系统,不断拓展警报报知范围,提高警报抗毁、抗干扰能力。

三、注重综合集成,推动人防信息化建设步伐

在全面构建信息化体系时,系统集成应从多个层面去考虑,一是通过系统与系统的对接实现人防指挥所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渠道畅通的目的。二是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要素整合,方便协同指挥。三是通过系统与系统的融合,把已建成的和拟建的系统尽可能地通过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芯片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联接到一起形成数据链,由小系统到大系统,逐级逐类综合集成,最终形成体系防护能力,实现信息的快速可靠传递,保证稳定指挥。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解决人防警报信息来源、接口标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分发和执行等问题。

二是人防信息网络系统,是城市人民防空防灾指挥信息传递的通信平台,要更新观念,着眼发展,应尽可能按信息化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实现人防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实现人防指挥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人防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使之具有互联、互通能力;做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规范,统一操作平台,实现人防信息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

要相应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人防信息化的高科技含量,实现人防信息技术的优化重组和系统整合。

二是利用社会完善的基础设施,搭建人防信息化网络平台。以完善的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依托电信、金融、铁路、交通等电子信息系统,依靠军用信息网技术力量,打造高效畅通的人防信息化网络平台。

三是提高人防整体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指控、情报、通信、警报、监视、显控等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加快各要素的综合集成。

篇5: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纵观我校近50余年的办学历程,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称晋升步入正规化以来,科研作为硬指标便于申报者之间互相比较,相对而言教学是软指标,在职称晋升中的作用渐被忽视。虽然在近几年的职称晋升中,提出了教学考核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否真正起到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用尚值得商榷。笔者就我校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分类考核

目前的教师队伍虽然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和科研为主型等等,但在具体管理和考核中,并没有制定明确而严格的各类人员管理和考核办法,这一现象表现在职称晋升中更为明显。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不应是简单的几个名词,而应赋予实质性的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在管理方面,首先可以从学校、学院推荐、资助的科研、教学项目申报着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教师就不能申报需要学校、学院推荐、资助的科研项目;科研教学型和科研为主型教师就不能申报需要学校、学院推荐、资助的教学项目,不能申报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在考核方面,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教师应重点考核学生评教结果、教学工作量、教改项目、教改论文、教学成果的完成情况;科研教学型和科研为主型教师应重点考核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科研论文、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的完成情况。实际上,我校从国外回来的教师很多,去国外学习过的教师更多。国外在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和提高

我校目前的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占绝对比例,他们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外文水平高,掌握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相当一部分人已立足于世界科研的制高点,是我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从事专业课教学为主型或教学科研型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缺乏作为教师的系统训练,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或由于长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或室内实验,对专业的实际生产缺乏了解(海归教师缺乏对国内农业生产实际的了解);或长期埋身于实验室潜心钻研,忽视了口头交流和表达能力的锻炼等等。以我院植保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一些青年教师带学生到田间后,许多病虫害自己都不认识,如何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使他们在专业课教学的评教过程中处于劣势,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势在必行。

三、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教学经验的积累

在现行教师上岗制度的管理下,能进入教师队伍的人都具备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但各人的教学效果差异很大。这固然与教师的文凭、天赋和专业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绝对没有必然的关系。古人将教师称之为“教书匠”,何谓“匠”呢?一为有专门手艺的人,二为在某个方面成就很高、修养很深的人,也就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熟练技巧和专业知识的人。其中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而熟练技巧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靠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教学经验的积累。如我校第一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王乃信教授,自1964年大学毕业任教,常年立足于三尺讲台,在长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目前,专业课教学中,教学任务少,教师人数多,蜻蜓点水,都做一点。每个学期的教学工

作刚刚进入状态,就该结课考试了。这样既不利于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重奖教学成果、学生评教优秀教师和校级优秀教师

篇6:对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班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各项措施的最终落实者,班组建设工作也是配合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三抓一创”就是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我们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须在基层班组尽快得到贯彻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此时更是凸现了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

性和迫切性。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在班组建设工作中巩固已有的成果,促使更多的班组拓展自身的潜能,创出自己的特色。我有以下思考:

一、班组建设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班组工作切实得到了加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班组建设提升水平参差不齐:班组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拓展;班组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组织的要求还不适应;人才竞争的舞台不够活跃;需要更强的凝聚力促使班组人心思齐,人心思进。

二、班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几方面工作。

1、班组需要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电力建设企业也属于技术型企业,各种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不断更新,要求班组成员的知识水平同步提升,现实中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有一些员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多年来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没有提高,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尽快地学习知识、储备知识和更新知识已成为班

组建设的当务之急。

2、班组需要激发每个成员的活力。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班组将重心放在安全生产上,强调集体目标,忽视个人取向。缺乏激励机制,致使班组成员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班组整体缺乏活力。没有形成“我在班组更杰出,班组因我更精彩”的有效机制。通过“季度之星”的评比,使每位员工都有了动力,突出表现个人,从而带动班组每个员工的活力。

3、班组需要加强团队精神。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需要有凝聚力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有些班组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而,班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口服心不服,面和心不和”的现象。不能真正在思想上把班组成员团结起来,在情感上把班组成员

凝聚起来。

三、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1、积极创建学习型班组,提升班组战斗力。

一个有战斗力的班组,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班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面对技

术上的困难,能拿下活的,大多是一些学习氛围比较好的班组。

在每次重要施工前,班长、技术员都要组织大家召开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一定要逐个交代清楚。班组成员从学历层次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技校生、大学生。交底会上两部分人员的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班组的工作能力从整体上得到

很大提高。班组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学习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创建

学习型班组的工作中很具有借鉴意义。

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班组活力。

近几年来,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各个工种的技术比武在基层班组得到大力推行,这为基层班组的生产人员提供了展现个人工作能力的多种途径。但是,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激励的力度还不够。现在月度绩效考核在考评条件中把在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各个工种的技术比武中获得的成绩作为加分激励条件。新的制度激发出新的效果,班组中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技能、学业务的多了,参加技术革新、比武的人多了,取得优秀业绩的人也多了。班组内部个人的活力被激发了出来。

3、选配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组长培育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兵再好,没有良将调度组织,还是散兵游勇。班长是一个班组的灵魂,除了对班组长的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更应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情感

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团队精神,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以团队和谐为保证,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团队精神,做到在制度范围内实现沟通、理解、关爱。一是情理交融塑和谐。制度严与人情暖情理交融。二是温暖人心创和谐。大力倡导基层班组坚持“三关心”,即关心有家庭困难的员工、关心有情绪的员工、关心新来的员工。三是关爱生命保和谐。公司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定期免费为员工进行一次体检,为员工“送健康”、“送快乐”。四是关注个体促和谐。“尊重员工每一项提议、理解员工每种需求、激活员工每份潜力、助推员工每一次进步”。基层班组形成了“团队讲

齐心、工作讲热心、互助讲爱心、处事讲公心”的和谐氛围。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建设至关重要。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的班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有活力、高素质的生产班组,才能使班组建设水平

篇7: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64-02

高校生物专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校生物专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专业理念日益明确,专业特色日趋鲜明,教育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发展性的问题,使实践教学的质量还难以保证。在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显得差距更大。实践教学是高校生物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物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从上述四个方面,不断强化高校生物专业的实践教学。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

高校生物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是以应用为主旨、着重突出实践特征的教学。在适应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实施方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

首先,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要突出实践特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目标分解。即对特定工作岗位的知识和实践技能结构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确立适合理论教学并具有高校生物专业教育特色的以开拓技能为主体、以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全面实施以应用为主旨的包涵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为此,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职业技能要求与职业素质要求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及相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其次,在整体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贯彻“大实践”教育理念――“从做中学”。“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关于知与行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在整体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中,不仅要体现“从做中学”的实践观念,而且要赋予其更宽泛的外延,贯彻“大实践”教育理念。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具体的显性实践教学,而且存在着隐性的实践教学。所谓隐性的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等思维训练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获得职业技能可持续提升的能力。它具有隐蔽性、渐进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时常被忽视。“从做中学”即是从这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构建的实践渗透型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培训实习为重要载体,把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和具体实践中强化职业素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

再次,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实施方案,应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保证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的。制度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性。制度规范、标准管理也成为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制度保障,为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实践教学文件是规范教学过程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则。要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应该而且必须有完备和科学的实践教学文件来规范和指导实践教学。

首先,在实践教学文件中,应明确高校生物专业教育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双轨”并重,必须坚持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双纲”并举。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一般不得低于教学活动总时数的40%;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运行实施计划;实训必须有相应的教材或指导书,并满足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等。

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上,应把高校生物专业的课程内实训、综合性实践训练、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外实践等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统一规范,统一要求,使实践教学的内容力求精简、高效和完整。

再次,在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上,应统一领导,层层负责,明确教务处及系的工作职责,规范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工作,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三、强化实践教学的监控和考核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类型。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要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有组织、有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监控和考核体系。

首先,明确高校生物专业教育敦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即适应社会、体现特色、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其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强化院系两级管理,分层控制,科学调度,有效协调,积极反馈。再次,完善实践教学质量和监控的运行方式,科学把握六个主要的`工作环节――目标的确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统计与测量、评价、反馈、调控等。这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实践教学的考核。从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来看,实践教学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进行统一考核,它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成绩。由于对社会实践的过程学校还缺乏必要的指导,因而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对成绩管理规定作适当调整。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进行考核。它操作起来相对简便自由,但会存在考核不规范、不严格的问题,造成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学校难以整体把握。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必须把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使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更公正、更合理、更有效。

从实践教学的考核对象而言,实践教学考核又可分为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即根据实践数学成果来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它简便易行,直截了当,但往往难以体现实践教学的育人目标,甚至可能导致考核失真。过程考核就是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准备、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全过程进行考查和评价。过程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但考核过程较为复杂,指标体系不尽完善,同样会导致考核失真。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还应坚持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的统一。

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中,在强调教师考核的基础上,也应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指导学生参与评价与自我评价,全面考核,相互评价,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从而改进实践教学。

四、加大投入,完善实践教学基础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篇8: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 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校外实习基地完全是实际的生产, 直接跟生产效益挂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明白自己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以及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性质, 可以达到让学生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效果, 也可以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 对于光伏专业,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1]。

2 光伏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

对于光伏专业校外实习, 主要企业生产和学生求知欲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没有专门的企业内部实习指导老师。到工厂实习, 学生还是抱着学习的姿态, 希望跟在学校一样, 有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生产等。同时企业需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时间紧, 任务重, 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这样学生就只能是在旁边自己看, 遇到问题, 也难以及时有人进行解答, 遇到生产任务重, 需要学生帮忙做些诸如打扫之类的事情, 学生都不大愿意放下身段去做, 从而给生产者没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达不到师傅带徒弟的感觉。

2.2 实习岗位单一, 内容缺乏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 生产安全和企业效益是其最重要的问题。光伏产业链较长, 包括单晶硅、多晶硅提纯、硅片加工、太阳电池制备、组件封装, 以及末端的系统安装应用。但到实习基地时,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习生的管理, 每个学生只是安排在某一个固定的岗位实习, 且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 也不可能到各个岗位进行轮岗, 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

2.3 校企双方合作深度不够

对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种认识的误区, 认为实习基地只是为学生生产实习而建的。这就造成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不够, 平常缺乏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科学研究。校企双方对合作的领域和实习基地发展的方向缺乏研究和探讨, 使双方在生产技术、设备资源、工程经验、科研成果和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2]。

3 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为了让校外实习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3.1 高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 高校可以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选派优秀教师到光伏企业进行培训。这样,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双师型教师可以把自己在企业的学习体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有个提前了解的过程。当学生去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时, 没有完全的陌生感与不适应感,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了解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 都可以依靠实习指导老师来迅速完成[3]。

3.2 实习岗位多样化, 实习内容创新

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希望能了解光伏产业链的各个工序流程, 这样才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 如果企业内部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对分组学生定期进行轮岗, 在每个岗位呆一段时间, 这样更好地掌握整个光伏产业链。

3.3 目前的实习基地一般都是属于产学合作, 在研合作方面较少。

对于企业来说, 科研投入一般不会很多, 生产才是主要的。在科研上,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 积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企业的一些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而企业可以利用学校人才的优势, 进行一些项目合作, 对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这一系列深层次的合作, 才能建立稳定高效的实习基地[4]。

4 结语

当前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诸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习岗位多样化、实习内容丰富化, 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摘要: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是学生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障。当前本校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习岗位多样化、校企产学研合作等方式, 提高光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光伏

参考文献

[1]郭连贵, 张洪涛, 周青, 等.光伏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6) :31-34.

[2]巴素英, 周士杰.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 4 (4) :53-56.

[3]兰伟, 牛玉君.材料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 2009 (4) :63-65.

篇9: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职业院校校内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1.重形式,轻内涵

目前,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大多局限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层面上。在实训基地的筹建阶段,决策者往往会积极争取较大的投入,尽最大努力把硬件设施按最新技术水平配备齐全;而在实训基地建成之后,往往忽视了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致使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实训基地受课堂局限性大,开拓空间不足

有些人认为,实训基地建设只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课堂服务的。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职业院校应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实践性教学应成为教学的主导方向。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学校过多地运用教学性实训项目和验证性实验,用实践去验证理论,而注重生产性的实训项目,使得实训基地开拓空间狭窄,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3.实训目标单一,滞后于社会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很明显特点就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但在学校实训基地的实际运行中,实训项目的内容却长时间得不到更新,从而导致实训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当前的新技术,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实训目标的单一,使得校内实训仅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因素都会对毕业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1.实施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实实训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校内实训可以某个实训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由指导教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讲解,不单独安排时间讲授。根据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特点,软件实训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搭建开发环境、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模块设计、编码、测试和制作说明书、软件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以上内容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计算机软件课程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丰富的实训内容,对学生整体专业水准的提高尤为重要。

2.以实训考核提高整体实训水平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训教学的目的所在。学校除了要提高专业实训教师的个人授课能力和完善软件实训方案之外,还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以便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有效评价。通过阶段性考核,使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最终的实训任务。

为了营造仿真工作氛围,更准确地对学生实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量化,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推出优秀学生和进行学期表彰的形式对学生实训的质量和表现进行评价。实训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相关任务的质量,每节课推选出一名学生,在课程结束前给其他学生做演示。以此延续到学期末,根据学生获得优秀学生次数的多少将学生实训的成果按照质量从高到低分为3个档次,分别是较好、一般和不合格,分别给予100 实训元到 60实训元不等的虚拟货币加以鼓励。

3.以多目标的实践教学完善实训效果

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多目标实践教学。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可以采用一定的实训策略。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项目组,最终的实训成果评比以项目组为单位。再如,在实训的过程中,由 2至 3个项目组开发同一个项目,在阶段性考核时对他们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比较,并且将其成果进行公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从侧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不断更新项目,动态推进实训成效

校内实训基地所使用的软件项目要始终与社会需求同步,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实训作用。在实训开始前,应认真准备实训方案,并对其进行严格审核。具体过程描述如下:首先,由实训教师在实训开始前 2个月向教研主任或教学校长提交一份详细的实训方案,包括实训计划和实训大纲。然后,由教研室主任或教学校长组织人员对实训方案进行审核,审核方案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如果实训方案中所涉及的技术过于滞后,则将审查修改意见反馈给实训教师,要求按照相关要求修改实训方案,使其与社会需求同步。最后,实训教师按照反馈意见修改完实训方案后,再重复先前的审核过程,确保技术的常新性,从而全面推动实训成效。

校内实训基地作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该将实践教学贯穿于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成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搭建好这座连结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推动学生实现由理论知识学习到适应实际社会需求的有效过渡,使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日趋完美,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篇10:对建设和谐军营的几点思考

刘永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作为军队来讲,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和谐的军营,为军事斗争准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一、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强化“军无纪不立”的观念,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提高部队正规化水平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基础上的法治社会。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严格用条令条例管控部队、正规秩序、解决矛盾。一是要抓住落实法规制度这个根本途径。要坚决克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文代法的现象,坚持不懈地用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始终做到自觉遵守不随意变通、全面落实不任意取舍、长期落实不有始无终;要切实纠正依法治军等同于禁住管严的做法,处理好禁与导的关系,既强调令行禁止、严格管理,又注重教育疏导,确保官兵在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自觉;要强化法规制度的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条令学习月”活动和“学法规、知法规、用法规”活动,形成人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大力整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切实形成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服役的良性运行机制。二是要抓住从严治官这个突破口。领导干部要自觉从严律己,凡是明

令禁止的,坚决不能违犯;凡是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部属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部队做好表率。要努力提高依法治军能力。各级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通过勤奋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要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实施集中,科学组织实施,不断积累依法治军的经验;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带兵治军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依法治军的能力和水平。党委要加大对干部的监管力度。要强化组织功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领导干部的言行置于组织的监督之中;要坚持走制度化管理的路子,一丝不苟地抓好干部的考核、讲评等制度。三是要抓住规范“四个秩序”这个重点。要正规战备秩序。根据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部队的具体任务和官兵的现实思想反映,进行经常性战备教育,增强战备观念,熟悉战备方案。要正规训练秩序。围绕提升“打赢”能力,严格按纲施训,使训练步骤规范化、训练内容系统化、训练管理制度化,不断提高训练水平。要正规工作秩序。搞好上下结合,按照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运转,使部队工作井然有序。要正规生活秩序。严格实行一日生活条令化,使部队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局面。

二、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强化“兵为军之本”的观念,从维护基层官兵利益入手密切内部关系

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官兵利益,密切内部关系,形成上下之间同心同德,官兵之间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一是要完善公平公正机制。严格落实基层事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在干部职务提升、骨干选配、入党考学、选取士官、技术培训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上,要严格实行政策规定、标准条件、名额分配、办事程序、选拔结果“五公开”,自觉做到感情服从政策、面子服从制度、关系服从程序,不搞“暗箱操作”,以此赢得官兵的信任。二是要浓厚民主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官兵呼声,改进工作方法;要形成“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民主氛围,各级干部要勇于接受批评,善于听取士兵的意见,对于持不同意见者不打击报复,不给“小鞋穿”;要按照《纲要》规定,定期搞好基层与机关的“双向”讲评;要重视工作总结中发扬民主环节的落实,对官兵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有一个“时间表”,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要满足官兵学习成才需要。搞好硬件建设,在场所、设施、器材和图书、光盘等学习资料上给予保障;要加强宣传文化信息网络的建设,为官兵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学习的平台;要扎实开展“创建学型军营,争当知识型军人”活动,引导广大官兵增强学习成才的紧迫感,鼓励官兵踊跃参加函授学习、成人自考和学历升级考试,立足本职自学成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浓厚靠素质立身、靠能力竞争、靠实绩进步的氛围,提高大家学习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剂改善伙食,解决好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的吃水、洗澡、看病难等问题,满足官兵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要开展好文化活动,搞好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文体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加大文体骨干的培养力度,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要注重帮助官兵解决现实问题,把战士中存在的家庭贫困问题、涉法问题、伤残问题、婚恋问题当成大事抓,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尽力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暖兵心、合兵意,凝军心,形成上下同心干事业、和谐一致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强化“育人德为先”的观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官兵道德水平

高尚的军人道德是履行打赢使命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空降兵不仅要注重发挥法规的约束功能,更要注重发挥道德的调节力量。一是要加强以战斗精神为核心的武德培养。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是军人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是军人最大的武德。要培育听党指挥、爱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紧紧围绕铸牢“军魂”,着力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基本问题,自觉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影响,大力锻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的坚定政治品格。要培育当先锋、打头阵的昂扬锐气。教育官兵认清党和人民对军队寄予的厚望,不断强化“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观念,确保在未来作战中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要培育不畏强敌、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深入开展“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主题教育,着力解决好敢不敢打、能不能胜、怕不怕死等根本问题;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强化官兵英勇善战、勇于牺牲的军人价值观;广泛开展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活动,大讲我军战史、大讲战斗故事,形成学传统、讲传统、弘扬传统的浓厚氛围,激发官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二是要加强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德培养。要以“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日常道德养成,引导官兵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少数官兵中存在的不正当消费、不正当内部关系,不正当交往等问题抓起,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帮助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纯洁的人际观、健康的娱乐观和正确的婚恋观;要搞好诚信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社会、同志之间的关系,“对党表忠心、对社会献爱心、对战友讲诚心”,做到诚实守

信、人格健全、品格高尚;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活动,引导官兵弘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夫妻互敬、关爱子女的家庭美德;要针对少数官兵在网上发布垃圾信息、散播不良言论、滥用黑客手段、浏览不健康网页等不良行为,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培树“文明上网”的良好“网德”。三是要加强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官德培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弃谋私之念,常去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时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要恪尽职守,不贪不污,严格约束行为管住小节,把好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要自觉接受组织和广大官兵的监督,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同志,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防止权力的非正常延伸;要保持平常心,牢记职责做工作,盯着问题做工作,舍小利顾大义;要增强亲和力,不摆“官架”,不耍“官威”,扎扎实实深入基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保持良好的本色和作风,并以此带动部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建设和谐军营,必须强化“保障工程”的观念,站在全局的高度,抓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工作是部队经常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是全面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设和谐空降兵离不开安全稳定,如果部队事故案件频发,必然会带来工作秩序被打乱,部队内部之间、军政军民之间关系紧张等不和谐因素,破坏军地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当前,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安全观”。要从国家需要安全稳定,人民盼望安全稳定、部队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上级高度关注安全稳定的四个层面上,提升抓安全稳定工作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机关要清醒的看到,如果部队发生严重失泄密、亡人事故、武器装备丢失被盗等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英语考试作文的套句下一篇:材料设备参考品牌库管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