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政策及解读

2024-08-12

营改增政策及解读(精选6篇)

篇1:营改增政策及解读

《营改增最新政策》全面解读

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哪些新的措施和改革内容?

答: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基本内容是实行“双扩”。

一是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4个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自此,现行营 业税纳税人全部改征增值税。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

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继上一轮增值税转型改革 将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纳入抵扣范围之后,本次改革又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无论是制造业、商业等原增值税纳税人,还是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都可抵扣新增不动产 所含增值税。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抓紧起草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办法,将 于近期发布。

二、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意义?

答: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前期试点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覆盖面更广,意义更大。

一 是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将 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是财税领域打出“降成 本”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创造了更加公平、中性 的税收环境,有效释放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活力,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总理提出的要求?

答: 营改增试点从制度上基本消除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重复征税的问题,有效减轻企业税负。从前期试点情况看,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累计实现减税6412 亿元,无论是试点纳税人还是原增值税纳税人,都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减税,这充分证明营改增的制度框架体现了总体减税的要求。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并承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 要着力点。当前实体经济较为困难,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在设计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时,按照改革和稳增长两兼顾、两促进的原则,作出妥善安排。一是 一次性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试点范围;二是将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全部纳入抵扣范围。同时,明确新增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 策原则上予以延续,对老合同、老项目以及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确保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总体上实现所有行业全面减税、绝大部分企业税负有不同程度降 低的政策效果。

四、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对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纳税人税负有何影响?

答: 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后,各类企业购买或租入上述项目所支付的增 值税都可以抵扣。特别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减税规模较大、受益面较广,通过外购、租入、自建等方式新增不动产的企业都将因此获益,前期试点纳税人总体 税负会因此下降。同时,原增值税纳税人可抵扣项目范围较前期试点进一步扩大,总体税负也会相应下降。

五、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增值税立法有何考虑?

答: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实现向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转型。我们将密切跟踪试点情况,及时总 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和全国人大部署,抓紧启动增值税立法程序,尽快将增值税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

六、全面推开营改增在税务登记方面如何处理?

答:(一)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试点纳税人接到主管国税机关下达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确认通知》后,应于2016年3月31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确认回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确认调查表》。

(二)未接到确认通知书但属于试点范围的纳税人,应于2016年4月28日前到主管国税机关办理确认手续。逾期未确认的,主管国税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为了简化优化办税流程,尚未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试点纳税人,可在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确认前,自行向工商部门申请转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七、如何进行纳税人类别资格确认?

答:(一)试点纳税人接到主管国税机关下达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缴纳营业税期间营业收入确认通知》后,应于2016年4月20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营业收入确认回执》,并按规定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或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登记手续。

试点实施前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并兼营应税行为的试点纳税人,无需重新做一般纳税人登记。

(二)试点实施前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或未接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缴纳营业税期间营业收入确认通知》,需要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试点纳税人, 可以自2016年4月1日后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

八、相关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备案管理须注意什么?

答:(一)试点实施后,继续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试点纳税人,应于2016年4月28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增值税退(免)税资格备案手续。

(二)试点实施后,可以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试点纳税人,应于2016年4月28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差额征税备案手续。

(三)试点实施后,试点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 可以于2016年4月28日前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但一经选择, 36个月内不得变更。

九、试点纳税人发票管理应了解事项?

答:(一)自2016年5月1日起,试点纳税人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应使用国税机关发放或监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二)自2016年4月1日起。试点纳税人可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办理票种核定、税控设备发行、发票领购等事项,但在2016年5月1日前不得开具。

十、试点纳税人应注意相关申报征收事宜。

答:(一)自2016年5月1日起,试点纳税人在国税机关缴纳或解缴税款,但所属期为2016年4月(含本数,下同)之前的税款仍在地税缴纳。试点纳税人自2016年6月份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缴纳2016年5月份之后的增值税。

(二)对2016年5月1日前主管地税机关核定征收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个体工商户,主管国税机关在2016年5月1日后可继续按照主管地税机关2016年核定执行 的营业额作为不含税销售额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但兼营2016年5月1日前已属国税机关管征的应税项目的,应于2016年5月20日前重新核定应纳税额。其 余试点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起实行查账征收。试点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原则上实行按季申报,如有需要,可向主管国税机关另行申请按月申报。

(三)试点纳税人应于2016年4月28日前按主管国税机关要求签订税库银扣款协议,以确保税款及时入库;但试点纳税人原为国地税共管户的,其已经签订的税库银扣款协议依然有效。

十一、试点纳税人涉税其他事项应如何应对?

答:(一)试点纳税人可以通过福建省国家税务局门户网站、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热线12366或福建省国家税 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福建国税”了解和咨询“营改增”试点改革相关政策规定,反映或投诉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

(二)试点纳税人应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纳税辅导培训,调整与试点改革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前做好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备案管理和发票领取、印制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三)试点纳税人应按主管国税机关要求办理涉税事项。

篇2:营改增政策及解读

2016年5月1日即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生活服务业营改增你知道该如何办税吗?它的具体营改增试点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呢?下面小编奉上2016年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政策解读及办税指南。

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生活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在境内销售提供生活服务是指生活服务的销售方或者购买方在境内。

征税范围

1、生活服务的征税范围,依照试点实施办法附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注释》执行。

2、生活服务税目注释

(一)生活服务税目

生活服务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

1、文化体育服务。

文化体育服务,包括文化服务和体育服务。

(1)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文化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文艺创作、文艺表演、文化比赛,图书馆的图书和资料借阅,档案馆的档案管理,文物及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举办宗教活动、科技活动、文化活动,提供游览场所。

(2)体育服务,是指组织举办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活动,以及提供体育训练、体育指导、体育管理的业务活动。

2、教育医疗服务。

教育医疗服务,包括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

(1)教育服务,是指提供学历教育服务、非学历教育服务、教育辅助服务的业务活动。

学历教育服务,是指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或者认可的招生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并颁发相应学历证书的业务活动。包括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非学历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各类培训、演讲、讲座、报告会等。

教育辅助服务,包括教育测评、考试、招生等服务。

(2)医疗服务,是指提供医学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防疫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

3、旅游娱乐服务。

旅游娱乐服务,包括旅游服务和娱乐服务。

(1)旅游服务,是指根据旅游者的要求,组织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商务等服务的业务活动。

(2)娱乐服务,是指为娱乐活动同时提供场所和服务的业务。

具体包括:歌厅、舞厅、夜总会、酒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包括射击、狩猎、跑马、游戏机、蹦极、卡丁车、热气球、动力伞、射箭、飞镖)。

4、餐饮住宿服务。

餐饮住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

(1)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同时提供饮食和饮食场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饮食消费服务的业务活动。

(2)住宿服务,是指提供住宿场所及配套服务等的活动。包括宾馆、旅馆、旅社、度假村和其他经营性住宿场所提供的住宿服务。

5、居民日常服务。

居民日常服务,是指主要为满足居民个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服务,包括市容市政管理、家政、婚庆、养老、殡葬、照料和护理、救助救济、美容美发、按摩、桑拿、氧吧、足疗、沐浴、洗染、摄影扩印等服务。

6、其他生活服务。

其他生活服务,是指除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居民日常服务之外的生活服务。

(二)现代服务税目中部分涉及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经营活动

1、鉴证咨询服务税目。

鉴证咨询服务,包括认证服务、鉴证服务和咨询服务。从税目注释的规定看,鉴证咨询服务不仅包括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鉴证咨询服务,也涉及为居民生活提供鉴证咨询服务(如健康咨询)。

2、商务辅助服务税目。

商务辅助服务包括企业管理服务、经纪代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安全保护服务。从税目注释的规定看,商务辅助服务涉及的项目不仅包括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也涉及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如经纪代理税目中的房地产中介、职业中介和婚姻中介,安全保护服务中的住宅保安等)。

税率和征收率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人提供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含本数)的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适用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以及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生活服务,征收率为3%。

境内的购买方为境外单位和个人扣缴增值税的,按照适用税率扣缴增值税。

计税方法

1、基本规定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2、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3、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

(一)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二)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的确定

1、基本规定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收费,但不包括以下项目:

(一)代为收取并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以委托方名义开具发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项。

2、具体方法

(一)经纪代理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委托方收取并代为支付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向委托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试点纳税人,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试点纳税人按照上述规定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价款,应当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有效凭证。否则,不得扣除。

3、试点前后业务处理

试点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因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足以抵减允许扣除项目金额,截至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尚未扣除的部分,不得在计算试点纳税人增值税应税销售额时抵减,应当向原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退还营业税。

4、视同提供生活服务的处理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价格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或者发生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生活服务而无销售额的(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二)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三)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免税、减税。

5、视同销售的处理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价格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或者发生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不动

产而无销售额的(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二)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三)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免税、减税。

纳税地点

属于固定业户的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属于固定业户的试点纳税人,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但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范围内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扣缴的税款。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生活服务完成的当天。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1、增值税抵扣凭证

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和完税凭证。

纳税人凭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下同)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买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购进农产品,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抵扣进项税额的除外。

3、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四)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五)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六)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条第(四)项、第(五)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

只有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生活服务单位才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税收优惠

1、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二)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

(三)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

(四)婚姻介绍服务。

(五)殡葬服务。

(六)残疾人员本人为社会提供的服务。

(七)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八)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

(九)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

(十)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十一)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在自己的场所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取得的第一道门票收入。

(十二)寺院、宫观、清真寺和教堂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十三)行政单位之外的其他单位收取的符合《试点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上述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十四)2017年12月31日前,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级及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

(十五)政府举办的从事学历教育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全部归该学校所有的收入。

(十六)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从事《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注释》中“现代服务”(不含融资租赁服务、广告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不含文化体育服务、其他生活服务和桑拿、氧吧)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十七)家政服务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

(十八)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发行收入。

(十九)随军家属就业。

1.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随军家属必须占企业总人数的60%(含)以上,并有军(含)以上政治和后勤机关出具的证明。

2.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自办理税务登记事项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

随军家属必须有师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可以表明其身份的证明。

按照上述规定,每一名随军家属可以享受一次免税政策。

(二十)军队转业干部就业。

1.从事个体经营的军队转业干部,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

2.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含)以上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

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必须持有师以上部队颁发的转业证件。

增值税减税政策

(一)城镇退役士兵就业。

1.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限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可上浮5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3.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为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纳税人在2016年12月31日未享受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二)失业人员就业。

1.对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2015年1月27日前取得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限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2015年1月27日前取得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最高可上浮3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3.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为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纳税人在2016年12月31日未享受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篇3:营改增政策及解读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该文件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对不动产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除外情形,下同)的规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其进项税额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分期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②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的(包括非正常损失,改变用途,专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应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③取得时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其用途改变为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时,可在改变用途下月抵扣该不动产相应的进项税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以下简称“15号公告”)规定:取得符合可抵扣进项税额条件的不动产,后改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用途项目,应在用途改变当期按如下公式确定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其中,不动产净值率=(不动产净值÷不动产原值)×100%。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小于或等于该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将该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大于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首先将该不动产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差额则从其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减。对取得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改变为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用途,应按“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计算其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从用途改变次月起按不动产分期抵扣进项税额规定进行抵扣。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中不动产净值、原值均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确定的金额。

二、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固定资产原值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 4)规定,“固定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值,除发生“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外,不得调整其原值。不动产固定资产用途发生改变,其已抵扣进项税额转为不得抵扣或不能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转为可抵扣,显然,该类业务不属于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中需调整原始价值的情形。因此,笔者以为,不动产用途发生改变时,在会计处理上,原值不作调整,仅需通过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调整予以反映即可,其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新部门、新用途等)(按原值计量);贷:固定资产——××(原部门、原用途等)(按原值计量)。

(二)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增值税会计处理

不动产用途改变导致与其相关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允许抵扣时,15号公告要求企业建立不动产台账对其进行记录与管理。由于台账不属于会计核算中的账簿系统,而是企业为加强管理、更加详细地了解某方面的信息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账簿。不动产用途改变涉及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允许抵扣事项。由于不动产及其进项税额涉及金额一般都较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大。因此,笔者以为,对该类业务仅通过相关台账进行记录是不够的,还应设置专门科目对本类业务涉及的进项税额进行核算,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会计信息。

1. 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增值税业务分析。

笔者以为,根据15号公告,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涉及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或可抵扣进项税额将影响企业后续期间与该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损益计算。具体分析如下:对取得包含可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时,其账面原值中不含可抵扣进项税额,之后用途改变,成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项目,根据15号公告,此时需按相关公式确定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此时,如果等价重置与其用途和功能相同的不动产,由于该不动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重置该不动产原始价值中应包含该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在折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很明显,后续期间原不动产固定资产折旧额小于重置不动产固定资产折旧额,该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使后续期间与其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损益增加。同理,当取得的不动产属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用途时,其原值中包含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在用途改变为可抵扣进项税额项目时,该笔可抵扣进项税额会使后续期间与其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费用减少。

2. 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

如前文所述,不动产用途改变不属于CAS 4中规定的需调整其账面原值的业务,那么如何核算不动产因用途改变,其不得抵扣或可抵扣进项税额对后续期间该不动产折旧的影响呢?笔者以为,可以借鉴“递延收益”科目设置及核算方法,对该类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1)已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用途改变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项目。对该类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根据15号公告,在用途改变当期,按相关计算公式确定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至于该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不动产后续期间折旧费用的(增加)影响,笔者以为可设置“递延费用”科目用以归集和分摊。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用于核算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该固定资产后续期间折旧费用的(增加)影响总额。

根据15号公告,在用途改变当期,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小于或等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以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扣减该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对该部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将其归集记入“递延费用”科目借方,其会计分录为:借:递延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大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该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首先扣减已抵扣进项税额,超过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差额部分,则扣减该不动产待抵扣进项税额,这类情况同样需将全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归集到“递延费用”科目借方,其会计分录为:借:递延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待抵扣进项税额。

在后续期间,不动产固定资产分期计提折旧时,将其用途改变当期归集的“递延费用”(借方),采用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同的方法分期进行摊销,用以调整各期折旧额,此时,通过“递延费用”科目贷方核算,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贷:递延费用。该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不动产因用途改变,尚未摊销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该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调整额。

(2)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用途改变为可抵扣进项税额项目。15号公告规定,在本类情形下应按相关公式计算与该不动产相关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从改变用途次月开始按规定分期抵扣(当月抵扣进项税额为其可抵扣额的60%,以此起算第13个月再抵扣剩余的40%)。不动产用途发生改变,其可抵扣进项税额对后续期间固定资产折旧损益的(减少)影响,笔者以为可以通过“递延收益”科目进行归集和摊销。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不动产用途改变,符合可抵扣进项税额条件的次月,根据计算确定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归集计入本科目贷方,其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贷:递延收益。

后续期间(包含改变用途下期),计提该固定资产折旧时,分期摊销“递延收益”,调整各期折旧额,其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收益;贷:生产成本等。该科目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不动产因用途改变,尚未摊销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对该固定资产折旧的减少调整额。

(三)不动产用途改变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

1. 递延收益、递延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

本文提出“递延收益”科目,是基于“营改增”文件规定不动产用途改变,使其进项税由不得抵扣转为可抵扣进项税额,用以核算该可抵扣进项税额对不动产后续期间折旧的(减少)调整。其性质为负债,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收入,在后续摊销期间,用以抵减各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根据“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金额”计算递延收益的计税基础。

目前,税法并未对本文讨论的“递延收益未来期间调减不动产固定资产各期折旧损益”是否允许扣除进行规定,根据“税法没有明确规定时遵循财会处理”原则,应以财务会计规定为依据,即该“递延收益”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金额为零,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同样,本文“递延费用”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没有该科目,税法亦无对于此类递延费用业务的规定。因此,笔者分析后认为,参照“递延收益”科目,“递延费用”计税基础同样等于其账面价值。可见,本文不动产用途改变使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允许抵扣,属于“营改增”新业务,由于目前企业所得税法尚未对此类业务作出规定,只能暂按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处理,因此,本文引入的“递延收益”、“递延费用”均不存在递延所得税差异问题。

2. 不动产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除固定资产发生改扩建应根据改扩建业务重新确定的成本作为其新的计税基础外,……初始取得固定资产时,一般以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其计税基础。”因此,本文不动产用途改变并不调整该不动产的计税基础。可见,根据本文会计处理设计,用途改变导致其进项税额调整,并不影响该不动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确定,仍以初始取得该固定资产时的账面原值和计税基础为基准,确定后续各期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以此确定各期的递延所得税和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三、案例解析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非房地产开发企业),2016年6月购置一栋五层精装酒店,用于对外提供租住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已通过认证,购置价款为5000万元、增值税为550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当月即投入使用。预计该酒店折旧年限20年,不考虑残值,采取平均年限法折旧。经营1年后(2017年6月),因酒店业绩欠佳,企业股东会决议将该酒店改为公司管理层、科研专家及杰出员工等个人奖励住房,但产权不发生转移。假设所得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与企业会计一致。

1.不动产取得当期会计处理。

本例中,取得该经营用不动产的时间为全面“营改增”后,根据相关规定,该不动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且应分期抵扣,即取得当月(2016年6月)抵扣进项税额330万元(550×60%),以此起算,第13个月(2017年6月)再抵扣剩余可抵扣进项税额220万元(550×40%)。初始取得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以不含税价款5000万元入账;对其分期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可抵扣部分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科目,待抵扣部分则记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综上,取得该不动产固定资产时,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酒店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30、——待抵扣进项税额220;贷:银行存款5550。可见,该不动产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万元,在后续期间,均应以此原值为基准计提折旧。

2.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增值税会计处理。

2017年6月,该不动产由经营用途改为个人奖励住房,属“营改增”文件规定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情况,根据15号公告的规定,在其用途改变当期,按相关公式确定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为522.5万元[(5000-5000÷20)÷5000×550],对该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首先扣减初始取得不动产时已抵扣的进项税额330万元,剩余部分192.5万元(522.5-330),则从其待抵扣进项税额220万元(550×60%)中扣减,由此,剩余待抵扣进项税额为27.5万元(220-192.5)。根据本文上述的科目设置与核算方法,该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其会计分录为:①借:固定资产——特定职工公寓5000;贷:固定资产——酒店5000。②借:递延费用522.5;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30、——待抵扣进项税额192.5。

截至2017年6月,该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该固定资产累计计提折旧为250万元(5000÷20),账面价值为4750万元(5000-250)。在后续期间,根据该固定资产在新用途下的使用方式、使用情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实现方式等,重新预计其折旧年限、净残值等,选择相应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但是其折旧基数仍然是以其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为基准确定,并未因为其用途改变而变化。

3.不动产用途改变后续期间会计处理。

假设该不动产固定资产后续折旧年限、净残值均未发生变化,以2017年7~12月(半年)为例,该期间计提折旧共125万元(5000÷20÷2),根据配比原则,“递延费用”应同步摊销,以调整该期间固定资产折旧损益,其金额为13.75万元(522.5÷19÷2)(从该不动产用途改变起算,其剩余折旧期为19年),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为:①借:管理费用125;贷:累计折旧125。②借:管理费用13.75;贷:递延费用13.75。

4.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所得税会计处理。

如前文所述,不动产用途改变,其不得抵扣(或可抵扣)进项税额并不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本例中,该固定资产仍按初始取得原值及累计折旧额确定账面价值,同理,亦以取得不动产时计税基础减去累计折旧额确定其计税基础。本例假设两者在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净残值方面一致,因此,在改变用途当期,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均为4750万元(5000-250),不存在递延所得税。同样,对于“递延费用”,因所得税法尚未对此进行规定,暂按会计制度确定计税基础,因此在不动产用途改变当期,“递延费用”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同,均为522.5万元,不存在递延所得税。

需要说明的是,2017年7月该不动产用途改变,由于该业务涉及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较大,将对该固定资产后续期间折旧损益产生影响,因此,应在2017年资产负债表附注中对该事项进项披露,并说明其会计处理方法及对后续期间折旧损益的影响。

摘要:不动产用途改变涉及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财税[2016]36号文件等“营改增”方面的文件对其操作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规定。本文通过设置专门会计科目,探讨不动产用途改变形成的不得抵扣(或可抵扣)进项税额对该固定资产后续期间折旧损益影响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处理该类业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动产,进项税额,递延费用,递延收益

参考文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2016-03-23.

篇4:“营改增”政策解读

1.税率。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2.计税方式。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

3.计税依据。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

4.服务贸易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口在国内环节征收增值税,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制度。

《试点方案》明确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

1.税收收入归属。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按现行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

2.税收优惠政策过渡。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但对于通过改革能够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予以取消。试点期间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过渡政策。

3.跨地区税种协调。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纳税地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4.增值税抵扣政策的衔接。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1〕111号)制定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试点实施办法》明确税率和征收率。

增值税税率: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增值税征收率为3%。

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一、混业经营、油气田企业、销售额、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计税方法、跨年度租赁、非固定业户等试点纳税人有关政策;二、符合以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境内代理人和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均在试点地区、以接受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试点地区情形的扣缴义务人有关政策;三、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等原增值税纳税人有关政策。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平稳过渡的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免征增值税项目:(一)个人转让著作权。(二)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三)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洒农药服务。(四)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五)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六)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注册在上海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七)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八)台湾航空公司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九)美国ABS船级社在非营利宗旨不变、中国船级社在美国享受同等免税待遇的前提下,在中国境内提供的船检服务。(十)随军家属就业。(十一)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十二)城镇退役士兵就业。(十三)失业人员就业。

二、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项目:(一)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二)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照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三)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四)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三、2011年12月31日(含)前,如果试点纳税人已经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了营业税税收优惠,在剩余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内,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有关增值税优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3号)明确零税率应税服务的范围:

(一)国际运输服务1.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货物出境;2.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货物入境;3.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货物。

(二)向境外单位提供研发服务、设计服务。

nlc202309030908

《办法》又明确:零税率应税服务的退税率为其在境内提供对应服务的增值税税率。

《办法》所称免抵退税办法是指,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零税率应税服务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额=当期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零税率应税服务退税率

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为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

(二)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如同时有货物出口的,可结合现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公式一并计算免抵退税。

《关于调整本市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沪财税〔2011〕114号)将本市增值税起征点调整为:

1.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0元;

2.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20000元;

3.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500元。

《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沪财税〔2012〕5号)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的方式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其中包括:

1、明确财政扶持对象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后,按照新税制(即试点政策)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即原营业税政策)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

2、设立财政扶持资金

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设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资金按现行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分别负担。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篇5:营改增政策及解读

一、增值税纳税人

自2013年8月1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以下称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以下称试点纳税人)。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应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二、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受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分类管理模式,以应税服务销售额(指不含税销售额,即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以下无特指,均按此口径)的大小和会计核算健全程度的不同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

(一)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500万元)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注: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提供的应税服务累计销售额,含减、免税销售额。按“差额征税”方式确定销售额的增值税纳税人,其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500万元)的纳税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以及新开业的增值税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试点实施前,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连续12个月)的应税服务营业额合计÷(1+3%)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一般纳税人的特殊规定:①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②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应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范围 一、一般规定

(一)应税服务的征收范围

交通运输业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包括研发和 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

(二)应为有偿提供应税服务

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三)应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

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是指应税服务提供方或者接受方在境内。对应税服务境内外的界定,沿用了原来营业税境内外划分的基本原则。

二、特殊规定

为了体现税收制度设计的完整性及堵塞征管漏洞,将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行为视同提供应税服务,与有偿提供应税服务同等对待,体现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同时,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服务排除在视同提供应税服务之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不征收增值税的服务

(一)不在《应税服务范围注释》范围内的服务;

(二)下列情形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

1.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

2.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本次增值税改革试点首次提出“非营业活动”的概念,将非营业活动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非营业活动,是指:

1.非企业性单位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收取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活动。

2.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3.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员工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4.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注:在员工的具体把握上,必须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在应税服务的税率设定上,按照完善税制和结构性减税的总体要求,尽可能考虑了试点应税服务范围的自身特点,新增了两档税率。同时,为支持我国服务业出口,提高我国 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一、增值税税率(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方法)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三)提供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税率为零应税服务。

二、征收率

增值税征收率为3%。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小规模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提供以下特定应税服务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1.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

2.动漫企业。

3.以试点实施之前购进或者自制的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与营业税不同,增值税应税服务的计税依据——销售额,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即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注: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⑴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⑵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⑶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一)一般计税方法下,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二)简易计税方法下,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一)增值税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将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价款为销售额,不得扣除折扣额。

(二)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价格明显偏高或者偏低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1.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同类应税服务的平均价格确定;

2.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同类应税服务的平均价格确定;

3.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三)销售额扣除的规定

1.允许扣除的项目

①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确定销售额时,其扣除的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中,不包括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价款。

②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也允许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

③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其支付给 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允许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得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

允许扣除价款的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规定。

2.扣除凭证管理的要求

增值税纳税人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应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凭证。否则,不得扣除。上述凭证是指:

①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②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③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④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3.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的处理

①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提供应税服务中止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

②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因发生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发生服务中止或者折让的当期销售额中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交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提供应税服务因发生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的确定,参照上述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

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跨期业务特殊规定

(一)增值税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因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足以抵减允许扣除项目金额,截至2013年7月31日(含)前尚未扣除的部分,不得抵减试点纳税人2013年8月1日(含)后的销售额,应当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退还营业税。

(二)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2013年7月31日(含)前已缴纳营业税,2013年8月1日(含)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营业税。

(三)试点纳税人2013年7月31日(含)前提供的应税服务,因税收检查等原因需要补缴税款的,应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补缴营业税。四、一般计税方法的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即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的计税方法,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一)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二)进项税额的计算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1.纳税人可以取得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①从货物(包括机器设备)销售方、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农产品销售发 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本条所称买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④接受铁路运输服务,按照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运输费用金额,是指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从本地区2013年8月1日(含)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但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除外。

⑤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应税服务,代扣代缴增值税而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并同时应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一般规定

①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 中抵扣。纳税人凭通用缴款书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②用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发生转移用途后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自用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注: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除外)、销售不动产以及不动产在建工程。

③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业服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非正常损失包括货物丢失、被盗、发生霉烂变质等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包括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这些非正常损失是由纳税人自身原因导致征 税对象实体的灭失,为保证税负公平,其损失不应有国家承担,因而纳税人无权要求抵扣进项税额。

④专门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⑤交际应酬消费。

交际应酬消费不属于生产经营中的生产性投入和支出,是一种生活性消费活动,且交际应酬消费和个人消费难以划分清晰,征管中不易掌握界限,容易导致纳税人偷避税行为,因此,为了加强征管,引导消费行为,对交际应酬消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以公平税负。

如业务招待中所耗用的各类礼品,包括烟、酒、服装,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4.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的处理

一般纳税人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提供应税服务中止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5.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免征增值税项目进项税额的划分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当期全部营业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五、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额的计算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税额:

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六、混业经营

(一)兼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

试点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1.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14

2.兼有不同征收率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征收率;

3.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二)兼营非应税劳务

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项目(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税服务的销售额。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提供租赁服务并收取预收款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约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发生增值税代扣代缴情形的,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纳税地点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非固定业户应当向应税服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按照以上原则,其他个人因未办理税务登记,应作为非固定业户处理,应当向应税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外省市其它个人在本省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应在本省缴纳增值税。

纳税期限

应税服务的增值税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试点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试点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一般情况下为1个月。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 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试点纳税人。

试点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遇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1日;在每月1日至15日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参照执行。

篇6:营改增政策对会展业的影响及应对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是会展行业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会展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展企业借助政策出台的东风,抓住发展机遇,改变企业发展模式,促进会展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一、引言

会展是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活动的统称,是许多人在一定地域空间定期举行的群体性活动,会展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一次会展活动的举办对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都会产生影响,会展业对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广告印刷业、租赁业等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就业岗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为了加快税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营改增政策,打通会展产业链抵扣环节,避免重复征税,表1为营改增政策历程:

从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初期,会议展览服务就被纳入试点范围,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缴纳增值税,即由原来的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直至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政策已全面展开,营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营改增政策对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对会展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营改增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

营改增政策出台前会展业按应纳税所得额的5%缴纳营业税,改革后在原先17%、13%的税率基础上新增11%、6%两档税率,具体核算如下:

营改增后会展业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含本数)的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6%;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当然销售额没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只要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成为一般纳税人,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会展业增值税纳税人适用税率为6%,如上表所示,实际税率增长0.66%,但上述实际利率5.66%没有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抵减项目,营改增全面试行,打通会展产业链抵扣链条,实际可抵扣项目增多,当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达到销售额的0.66%时,税负水平保持不变,当比例占到0.66%以上时,会展行业税负水平下降。会展业中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几乎涉及到营改增的所有行业,对于会展行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如购进的交通运输劳务、租赁业、广告印刷服务、邮电通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会展业中涉及到的各行业税率如下表所示:

会展企业购入上述服务就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缴纳增值税时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此处应注意的是此次改革中生活服务业中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的接受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由于此类服务容易被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因此未被纳入抵扣范围。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服务、住宿服务虽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但用于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样的规定也是和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八项规定、2013年9月颁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遥相呼应,会展行业尤其是会议业更容易滋生腐败,该项规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社会经济。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讲,由原来的营业税率为5%降低为增值税率3%,名义税率下降2%,实际税率下降2.1%,税收负担明显下降。

(二)营改增政策有利于促进会展业转型升级

会展行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但在发达国家会展业已发展较为成熟,从发达国家的会展业发展经验来看,会展产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会展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专门的会展服务公司,营改增后相关企业如果只依靠自身资源、利用所谓的经验,对会展公司来说是致命的,一来缺乏创新意识,二来不够专业,最主要的是营改增后对于会展业中的一般纳税人而言,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将服务进行外包,有利于集约资源、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营改增政策有利于规范会展行业税收秩序

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涉及到的行业多种多样,从展览、会议、大型活动的初期策划、中期宣传、现场举办到后期评估,涉及到广告印刷业、租赁业、建筑业、仓储业、通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等,上下游之间产业联系较为紧密,营改增之前会展产业链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链未能有效衔接,餐饮业、旅游业等均按营业税来征税,相关会展企业不能从其供应商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有利于会展企业从供应商角度优化合作伙伴,减轻会展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实际税负,避免重复征税。从企业角度来看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立足自身利益最大化,加强对上游供应商的纳税监督,因为会展企业从上游供应商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会展企业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降低成本,上游供应商开出发票意味着有相应收入,要缴纳一定的税费,换句话说,上游企业的逃税会减少下游企业可抵扣的税,所以会展企业有动力获得合法合理的进项税,自发的形成一种纳税监督机制,规范会展业的纳税秩序。

三、会展企业如何迎接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

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对会展企业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会展企业总体税收负担下降,但同时会展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会展公司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营改增最新政策,公司长期以来的供应商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危机,同时会展公司将会更趋向于会展服务外包。

(一)加强对会展公司财务人员营改增政策的培训

会展公司财务人员在税收这方面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税收政策时常发生变动,这就要求会展公司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支出,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学习。此外,由于会展行业涉及较多行业,财务处理较为复杂,这对会展公司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须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后,对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业务素质做出了要求,会展产业的供应商如广告公司、展台搭建公司、会展场馆、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与会展公司的税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这些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营改增的规定对相应的应税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减轻会展企业的相应税收负担,同时也可以稳定彼此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共赢。

(三)会展服务外包

上一篇:又到清明为题作文600字下一篇:无房权证房屋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