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2024-08-07

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共10篇)

篇1: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课堂导学1】

一、氨

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

操作及现象: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

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

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

氨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3.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气体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Cl===NH4Cl。

4.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

【归纳总结1】

1.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

(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NH4+。

(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氨水的性质

(1)氨溶于水,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2O△=====NH3↑+H2O。

(2)氨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3·H2O?NH4++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

【课堂导学2】

二、铵盐及氨气的制取

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4HCO3、(NH4)2SO4、NH4NO3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是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

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H2O+CO2↑。

(2)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NH4NO3△=====NH3↑+NaNO3+H2O。

【归纳总结2】

1.铵盐的检验方法(有两种)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2.实验室制取氨气

(1)试剂的选择:考虑操作方便、安全,铵盐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为后者易潮解,成本高。

(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来检验产生的氨气。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CaCl2(因为可生成CaCl2·8NH3)干燥氨气。

(3)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

篇2: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一 浓硫酸的特性

【课堂导学1】

一、浓硫酸的特性

1.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增大,变化的原因是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若将一瓶浓盐酸(或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或浓硝酸)易挥发,溶质减少。

2.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归纳总结1】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生成水分子。

(3)强氧化性

①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的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为SO2。

②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

③浓硫酸可将碳、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成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课堂导学2】

二、硝酸的氧化性

1.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分析判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浓硝酸与铜反应,被还原为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稀硝酸与铜反应,被还原为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硝酸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浓硝酸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C+4HNO3(浓)△=====CO2↑+4NO2↑+2H2O。

(2)浓硝酸将硫氧化成硫酸:S+6HNO3(浓)===H2SO4+6NO2↑+2H2O。

【归纳总结2】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等)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容器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篇3:高中化学方程式规律总结

一、找到化学方程式的通性,进行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记一个会一类

例如:1.强碱弱酸盐,其共性是能与相对强酸反应生成对应弱酸和相对强酸的盐.如Na2CO3、Na Al O2、Na2Si O3、Na2Si O3、Na2S等.

2.强酸弱碱盐,能与相对强碱反应生成对应的弱碱和强酸盐,如Al Cl3、Fe Cl3、Fe Cl2、Cu Cl2、MgCl2、NH4Cl等.

3.碱性氧化物,通性能与强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如Fe2O3、Al2O3、Fe O、MgO、Cu O等.

酸性氧化物,通性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如CO2、SO2、Si O2等.

4.金属单质(如Fe、Mg、Al)易与强酸酸反应生成对应盐,非金属单质(如Cl2、S、Si)易与强碱反应生成对应盐.

二、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化合价升降规律独立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但规律性比较强,也就是化合价有升就有降.利用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可独立书写对应化学方程式.

常见氧化剂及产物:Cl2(Cl-)、O2(H2O)、Br2(Br-)、HNO3(NO)、H2O2(H2O)、Fe3+(Fe2+)、MnO-4(Mn2+)

常见还原剂及产物:Cu(Cu2+)、H2S、S2-(S)、SO2、SO2-3(SO2-4)、I-(I2)、Fe2+(Fe3+)

以上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交叉组合,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只配平化合价变化的原子),不足的原子用H2O、H+、OH-、等微粒补充完整.这样学会了自己书写方程式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例如稀HNO3与SO2的反应:

(1)按化合价及上述规律写出主要产物

(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3)用溶液中的微粒补平其他原子,观察后面氧原子多,溶液显酸性则前面加H2O后面加H+:

三、把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层层过滤,选出最难记,最易忘记,或规律性不强的进行重点记忆,专门训练,做到有的放失

高中的化学方程式多而杂,如果从头到尾进行记忆,往往印象不深,真正记住的也很少.于是笔者主张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一月左右)就利用默写的方法从头到尾按不同元素化合物分类进行默写,能够默写下来的说明自己已经住了,然后把没能够写下来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重新整理,作为自己下一段时间的复习重点,再过一段时间重新默写进行过滤筛选.经过这种层层过滤的方法,抓住了那些最难记忆的,最容易混淆的化学方程式,加深了对化学方程式及化学性质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习效率.

篇4:高一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银离子的检验: Cl - + Ag + = AgCl ↓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 2Mg + CO2 2MgO + C

第三章:

一、钠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 O2 Na2O2

2、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3、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2Na2O+O22Na2O2

4、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 2Li2O

5、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NaOH+ H2 ↑

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Na2O 、Na2O2的相关反应:

1、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 :Na2O+H2O=2NaOH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可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H2O = 4Na++4OH -+O2↑

3、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的反应Na2O + CO2 = Na2CO3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供氧剂),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Na2O + SO2 = Na2SO3 Na2O2 + SO2 = Na2SO4

6、Na2O +2HCl = 2NaCl + H2O

7、2Na2O2 +4 HCl = 4 NaCl + 2 H2O + O2 ↑

NaHCO3与Na2CO3

1、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CO2 ↑

2、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3、若是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

4、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继续通入过量CO2 :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3

总反应方程式:NaOH + CO2 = NaHCO3

6、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 CO32- + 2H+ =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 H2O +CO2↑

7、(1)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Ca(OH)2反应:

Na2CO3 +Ca(OH)2 = CaCO3↓+2 NaOH

NaHCO3 +Ca(OH)2(多)= CaCO3↓+ NaOH +H2O

2NaHCO3 +Ca(OH)2(少)= CaCO3↓+ Na2CO3 +2H2O

8、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CaCl2反应:

Na2CO3 +CaCl2 = CaCO3↓+2 Na Cl

NaHCO3溶液与CaCl2 不反应;

Al

1、铝与氯气反应:2Al + 3Cl2 2AlCl3

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6H+ = 2Al3+ +3H2↑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4、4Al + 3O2 2Al2O3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2Al2O3 4Al + 3O2↑

5、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2O3 2Fe + Al2O3

6、不稳定性:2Al(OH)3 Al2O3 + 3H2O

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实验室制备Al(OH)3】

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Al3+ + 3 NH3·H2O = Al(OH)3↓+ 3NH4+

8、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CO2

2NaAlO2 +CO2 +3H2O = 2Al(OH)3↓+ Na2CO3

2AlO2- +CO2 +3H2O = 2Al(OH)3↓+ CO32-

9、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 + 2NaOH 2NaAlO2 +H2O Al2O3 + 2OH - = 2AlO2- + H2O

10、氧化铝溶于盐酸:

Al2O3 + 6HCl = 2AlCl3 + 3 H2O Al2O3 + 6H+ = 2Al3+ +3 H2O

11、Al(OH)3溶液中加盐酸: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12、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 + NaOH NaAlO2 +2 H2O Al(OH)3 + OH- = AlO2- +2 H2O

13、铝盐、偏铝酸盐反应生成Al(OH)3 3AlO2- +Al3+ + 6H2O = 4 Al(OH)3↓

Fe

1、铁与硫加热反应 Fe + S FeS

2、铁与氧气加热反应 3Fe+2O2 Fe3O4

3. 铁在氯气中加热反应 2Fe+3Cl2 2FeCl3

4、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 : 3Fe + 4H2O(g) Fe3O4 + 4H2

5、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2H+ = Fe2+ + H2↑

6.铁的氧化物FeO 、Fe2O3 、Fe3O4溶于盐酸中:

1)FeO + 2HCl = FeCl2 + H2O

FeO + 2H+ = Fe2+ + H2O

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6H+ = 2Fe3+ + 3H2O

3) Fe3O4 + 8HCl = FeCl2 +2FeCl3 +4H2O

Fe3O4 + 8H+ =Fe2+ +2Fe3+ +4 H2O

7.Fe(OH)2 、Fe(OH)3 的制备:

1)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Fe2+ + 2OH - = Fe(OH)2 ↓

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

2)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Fe3+ + 3OH - = Fe(OH)3 ↓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3)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

4)不稳定性:2Fe(OH)3 Fe2O3 + 3H2O

8.Fe2+ 、Fe3+ 之间的转化:

1)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或者加氯水)

2FeCl2 + Cl2 = 2FeCl3

2 Fe2+ + Cl2 = 2 Fe3+ + 2Cl-

2)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

2Fe3+ + Fe = 3Fe2+

3)用KSCN检验Fe3+的存在:离子方程式:

Fe3++3SCN-= Fe (SCN)3 (血红色)

4)印刷电路板:2FeCl3 + Cu = 2FeCl2 +CuCl2

第四章:

(1)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 + 2C Si + 2CO↑(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

(2)硅单质与氢氟酸、Si +4HF = SiF4 ↑+ 2H2↑

(3)硅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Si及其化合物:

(一)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2OH - = SiO32- + H2O

(2)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CaSiO3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 H2O

(二)硅酸(H2SiO3)

(1)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2)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胶体)

(3)硅酸受热分解:H2SiO3 SiO2 + H2O

(4)工业制玻璃原理: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

篇5:高一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7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8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9加热小苏打:

10苏打和盐酸反应:

11小苏打和盐酸反应:氧化铝和盐酸反应: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铝和氨水反应:

15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加热氢氧化铝:氧化亚铁和盐酸反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铁和氧气,水反应:加热氢氧化铁:刻蚀玻璃:

2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硅酸分解:制取硅酸(写两个):

(原理:强酸制弱酸)实验室制取氯气:氯气与溴化钠反应:氯气与碘化钾反应:氢气与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氯气溶于水:次氯酸的分解:

12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1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14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

15氯气与消石灰反应:

16硫与氧气反应:

17二氧化硫溶于水:

1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19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

20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21三氧化硫溶于水:

22三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

23三氧化硫氢氧化钙反应:

24证明二氧化硫加氯气后漂白性是否变强:

25氮与氧气反应:

26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27二氧化氮溶于水:

28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反应:

30制取硝酸;

31氮气与氢气反应:

32氨溶于水:

33氨水分解:

34氨与盐酸反应:

35加热氯化铵:

36加热碳酸氢铵:

37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38氨被氧化:

39实验室制取氨:

40浓硫酸与铜反应:

41浓硫酸与碳反应:

42浓硝酸与铜反应:

篇6: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氯化铝与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3OH-=Al(OH)3↓

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4OH-=[Al(OH)4]-

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与酸的反应:[Al(OH)4]-+H+=H2O+Al(OH)3↓

金属铝与碱的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四羟基合铝酸钠)

实验室制氢氧化铝:AlCl3+3NH3·H2O=Al(OH)3↓+3NH4Cl(白色沉淀)

氢氧化铝溶于强酸中:Al(OH)3+3H+=Al3++3H2O

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中:

Al(OH)3+OH-=[Al(OH)4]- (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氧化铝溶于强酸:

Al2O3+6H+=2Al3++3H2O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溶于强碱:Al2O3+2OH-+3H2O=2[Al(OH)4]-

碱式碳酸铜的制取:2Cu+O2+H2O+CO2=Cu2(OH)2CO3 (绿色)

铜与氧气的反应:Cu+O2=2CuO Δ

铜与硫粉的反应:2Cu+S=Cu2S Δ

4CuO=2Cu2O+O2↑ 高温 (黑色物质变为红色物质)

实验室制取氯气: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Δ (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篇7: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碳族元素方程式: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 + O2 == SiO2↑(加热)

SiO2 + 2C == Si + 2CO↑(高温)SiO2 + CaO == CaSiO3(高温)

C +2Cl2 == CCl4(加热)C + Si == SiC(高温)

2H2SO4(浓)+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SiO2 + 4HF == SiF4 + H2O 制磨砂玻璃

NaCO3 + SiO2 == Na2SiO3 + CO2↑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此二者需高温,为制造玻璃的步骤

金刚石、晶体硅:原子晶体 石墨:混合晶体

别称总结

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漂白粉Ca(ClO)2

碱石灰CaO、NaOH的混合物 石膏CaSO4“2H2O 生石膏2CaSO4”H2O

高岭石Al2(Si2O5)(OH)4 石英SiO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 盐氧化物:CO、NO等

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 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 按强弱分

质 弱碱:NH3•H2O、Fe(OH)3

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 外观 均

一、透明 均

一、透明 不均

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物理方法

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化学方法

①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胶体)+3HCl

②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胶体的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 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

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l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O42->NO3->Cl-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 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 明矾、溶液净水④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⑨ 硅胶的制备: 含水4%的 叫硅胶

⑩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四、离子反应

1、电离(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HCl = H+ + Cl-HNO3 = H+ + 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

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6、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时微粒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导电性 强 弱

物质类别实例 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三步:删(途径)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2.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3.氧化物在反应物中、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4.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5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

高一化学方程式分章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篇8:我的三色六一方程式作文

“我的六一……三色六一……”我躺在床上,不断地哼着一首不成调的原创歌曲。我的思绪随着歌曲的旋律,回到了去年,那个三色六一……

喜气洋洋×火辣劲爆=红色六一

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打开家门。“我回来……”“了”字还没出口,便被一声响亮的炮声吓得缩回了嘴里。家里这是怎么搞的!跟大过年……不,比过年还喜庆!墙壁、沙发、吊灯、门框……到处都装饰得红红火火的。爸爸妈妈则坐在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我。两个人从手里各拿出一条对联,拼在一起。我无可奈何地看着那两行字:“祝嘉宜同学”,“儿童节快乐!”喂,我已经不是儿童了好不好……

妈妈煮了一桌子美味佳肴,甚至还买了“肯德基”新出的“嫩牛五方”。看着从未见过的美食,我兴致大发,拿起其中一个,一口咬下“嫩牛五方”厚实的面皮,一股热流从我的嘴中蔓延开来。“啊!好辣!我的嘴巴啊!”

惊险刺激×兴奋心情=黄色六一

午餐后,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宣布:“南于今天足六一儿童节,是儿童的节日。下午,由我带嘉宜同学去游乐场!”我喜出望外。

半小时后,游乐场。我和妈妈玩着游乐项日.“过山车”、“海盗船”……一个个惊险刺激的游戏令我兴奋不已。

我和妈妈坐在“云霄飞车”上,不断地尖叫着,享受着这种美好的时光,好开心!

惨遭“抛弃”×独自在家=蓝色六一

我拉着妈妈的手腕,指着一个大大的转盘,说:“妈妈,我们去玩那个项目吧!”妈妈刚要应允,就被一声电话铃声打断。我期待着妈妈结束通话后与我一起玩转盘的样子,可却事与愿违。

妈妈一放下手机,立刻抓住我的手,拉着我边跑回车旁,边说:“嘉宜,妈妈接到了一个紧急的任务,要马上回公司。我把你载回家,你在家待着,等我回来!”“那转盘……”“下次,下次一定带你来玩!”

我一个人坐在家中的电脑桌前,手指无力地敲打着键盘,趴在桌上,盯着屏幕上移动的鼠标指针。我又被妈妈放在家里了,妈妈还真是忙。可今天,不是六一儿童节吗?不是我的节日吗?

篇9:化学有机物方程式总结

官能团 原子:—X 原子团(基):—OH、—CHO(醛基)、—COOH(羧基)、C6H5— 等 化学键:C=C 、— C ≡ C —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CH4 + Cl2

②燃烧 光 光 CH3Cl + HCl ,CHCH2Cl2 + HCl ,……。 3Cl + Cl2点燃 CO2 + 2H2O

C + 2H2 CH4 + 2O2CH4 ③热裂解 高温 隔绝空气

(2)烯烃: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 A) 官能团: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2、H2、HX、H2O等)

CH2=CH2 + Br2CH2=CH2 + HXCCl4 催化剂 BrCH2CH2Br CH3CH2X

催化剂 CH2—CH2n CH2=CH2 + H2O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3CH2OH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nCH2=CH2

点燃 ③燃烧 CH2=CH2 + 3O2(3)炔烃: 2CO2 + 2H2O

A) 官能团:—C≡C— ;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

篇10:高考化学常见离子反应方程式总结

1.钠与水的反应 2Na+ 2H2O = 2Na+ + 2OH-+ H2↑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CO32-+ 2H+= H2O + CO2↑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CO3-+ OH-= H2O + CO32-4.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32-+ H2O+ CO2 = 2HCO3-5.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HCO3-+ H+ =H2O + CO2↑ 6. Na2O2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O2↑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7.少量CO2与NaOH反应 CO2+ 2OH— = CO32— + H2O 8.过量CO2与NaOH反应 CO2+ OH— = HCO3—

9.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aCO3 + 2H+ = Ca2++ CO2↑+H2O

10.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 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CO2↑+H2O 11.碳酸氢钙与过量NaOH溶液应 Ca2+ + 2HCO3-+ 2OH-= CaCO3↓+ CO32-+ 2H2O 12.碳酸氢钙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Ca2+ + HCO3-+ OH-= CaCO3↓+ H2O 13.碳酸氢铵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NH4+ +HCO3-+2OH-NH3↑+ CO32-+ 2H2O 14.实验室制氯气 4H++2Cl-+MnO2 Mn2+ + Cl2↑+ 2H2O 15.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Cl2 + 2OH-= Cl-+ ClO-+ H2O 16.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H+ + Cl-+ HClO 17.NaBr溶液与Cl2反应 2Br—+ Cl2 = 2Cl— + Br2 18.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H2↑+Cl2↑+2OH— 19.SO2与氯水的反应 2H2O+ Cl2 + SO2 = 4H+ + SO42-+ 2Cl-20.SO32—的检验(与稀硫酸反应)2H++ SO32-=2H2O + SO2↑ 21.Cu与浓硫酸的反应 Cu +2H2SO4(浓)CuSO4 +SO2↑+2H2O 22.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2H++SO42-+Ba2++2OH--= BaSO4↓+ 2H2O 23.烧碱与石英的反应 SiO2 + 2OH-= SiO32-+ H2O 24.水玻璃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SiO32-+ H2O+2H+ = H4SiO4↓ 25.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2NO3-+ NO 26.铵根离子的检验 NH4+ + OH—= NH3↑ + H2O 27.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 + SO2 = 2NH4++ SO32-+ H2O或2NH3 + H2O +SO2 = 2NH4+ + SO32-28.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

NH3·H2O + SO2 = NH4++ HSO3-或NH3 + H2O + SO2= NH4+ + HSO3-29.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Cu + 4H+ + 2NO3-= Cu2+ + 2NO2↑+ 2H2O 30.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 31.醋酸钠水解 CH3COO-+ H2O CH3COOH + OH-

32.氯化铵水解 NH4+ + H2O NH3.H2O+ H+ 33.碳酸钠水解 CO32-+ H2O HCO3-+OH-34.明矾水解 Al3+ + 3H2O Al(OH)3 +3H+ 35.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 =Fe2++ H2↑ 36.铝与盐酸反应 2Al + 6H+ = 2Al3++ 3H2↑

37.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 + 2OH-+ 2H2O= 2AlO2-+ 3H2↑ 38.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 + CO2 2MgO + C 39.铝热反应 2Al + Fe2O3 2Fe+Al2O3

40.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 Al2O3 + 6H+= 2Al3+ + 3H2O 41.氧化铝与烧碱的反应 Al2O3 + 2OH-=2AlO2-+ H2O 42.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 Al(OH)3 + 3H+ = Al3++ 3H2O 43.氢氧化铝与烧碱的反应 Al(OH)3 + OH-=AlO2-+ 2H2O

44.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45.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 Al3+ +3AlO2-+ 6H2O = 4Al(OH)3↓ 46.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AlO2-+ H+ +H2O = Al(OH)3↓

47.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AlO2-+ CO2+ 2H2O = Al(OH)3↓+ HCO3-48.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CO2+ H2O + HCO3-49.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 2Fe3+ + Fe = 3Fe2+ 50.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 2Fe3+ + Cu =2Fe2++ Cu2+ 51.氯化铁溶液与氢硫酸反应 2Fe3+ + H2S = 2Fe2++ S↓+ 2H+ 52.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 2Fe2+ + Cl2 = 2Fe3++ 2Cl-

53.溴化亚铁溶液与过量氯水反应 2Fe2+ + 4Br-+ 3Cl2= 2Fe3+ + 6Cl-+ 2Br2 54.溴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氯水反应 2Fe2+ + Cl2 = 2Fe3++ 2Cl-55.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Al3+ + 3HCO3-= Al(OH)3↓+ 3CO2↑ 56.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呈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57.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

H++SO42-+Ba2++OH-=BaSO4↓+H2O 58.明矾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Al3++ 2SO42-+ 2Ba2+ + 4OH-=2BaSO4↓+AlO2-+2H2O 59.明矾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呈中性

2Al3+ + 3SO42-+ 3Ba2+ + 6OH-= 3BaSO4↓+ 2Al(OH)3↓ 60.碳酸氢镁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

Mg2+ + 2HCO3-+ 2Ca2++ 4OH-= Mg(OH)2↓+ 2CaCO3↓+ 2H2O 61.氢钙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

Ca2+ + HCO3-+ OH-= CaCO3↓+ H2O 62.等浓度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

上一篇:夜间施工措施费下一篇: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