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2024-08-16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精选9篇)

篇1: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XX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黄良义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和监管网络建设,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XX年组建开始,积极争取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相关部门的配合,遵循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指导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农村食品药品网络建设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一、继续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城乡差别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继续存在。农村食品药品供应水平、监管水平与城市的差距客观存在,因此必须长期坚持把农村“两网”建设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我们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两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加强农村“两网”建设,将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历史性任务,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将农村“两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搞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须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两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制约因素多,仅靠药监部门自身努力难以凑效。因此,必须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并转化为党政领导的科学决策,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强化责任,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把“两网”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搞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优势。据调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人口,各级政府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过大量的硬件软件投入,这是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可充分利用的资源。由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卫生防疫和业务关系,它将成为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纽带。因此,充分运用这种纽带作用,引导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在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下促进药品供应与监督网络的形成,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最基层,从而彻底消除监管死角。所以说,依托乡镇卫生院搭建好“两网”建设的平台,对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搞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须综合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行政调控手段。对经过招标已确立的药品配送企 业,要保证其在辖区内的独立经营资格,并通过适当的行政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当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和药品零售网点进入药品配送网络。在促进城乡同质同价的前提下,各有关单位不得无故拒绝配送企业和更改采购渠道,对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要严查不贷。同时,为防止垄断,集中配送实行动态管理,打破“终身制”,配送企业必须面对各方监督和竞争压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要通过“评议”或“招标”,对配送企业的药品质量、配送服务、药品价格等进行监督评议,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取消配送资格。这样,综合运用市场竞争和行政调控手段,既可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覆盖乡村,又可防止非规范企业垄断经营。

搞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须坚持监管网络与供应网络建设齐头并进。要正确认清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辩证关系,在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区、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畅通投诉和舆论监督反映渠道,实现对药品质量群防群控的同时,又要切实增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只有在加强药品监督网络建设的同时尽快引导医药企业把规范的药品供应网络构建起来,才能真正使假劣药品在农村失去市场,才能逐步解决农村用质优价廉药难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农村药品市场秩序整顿成果。

二、探索建立具有政府职能性质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

XX年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了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思路。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在各镇、街道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镇、街道分管领导任主任、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部门负责人任协管员,协助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对辖区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监督,并在各行政村、社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聘请各村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主任兼信息员,负责食品药品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报送。

新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将食品安全监管纳入网络范围,拓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工作平台和内容,既加强了农村药品的监管,又有利于农村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二是强化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并与即将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为今后农村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发展和监管机构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三是把农村的监管真正落到了实处。由于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对辖区内的各种生产经营、风士人情、流动人口等情况十分熟悉,并长期驻在辖区内,能够及时掌握可能引起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变化的有关信息,对农村的食品药品监管真正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全覆盖;四是整合了行政管理资源,形成了食品药品监督、农业、工商、质监、卫生、教育、畜牧 等部门共同建设一个农村基层监管网络的合力,多网合一,一网多用,起到了力量和效率成倍增长的作用。在人员配置、资金使用、信息共享及对农村基层协管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方面,多网合一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

篇2: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 作者:贾育强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69

更新时间:2006-4-4

建立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每个共产党员都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就必须要求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技能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在各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党员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确保党员理论学习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根据公司党员队伍党员人数多、年龄差距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建立长效的党员学习机制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在激发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使之“学有激情、学有热情、学有动力、学有所得”,才能激发我厂广大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把学习转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下面,我就如何建立我厂长效的党员学习机制,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学。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学习,是企业不断拓宽思路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导工作能否创新、工作有无活力的基石。为此,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学习,才能在本部门、乃至全厂兴起一种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而带动全员积极参与学习业务技能的积极性,提高部门的整体队伍文化素质和工作效率。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则令也不行。”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党员的言行,只要领导干部有实际行动,就会影响和带动党员队伍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2005年是我厂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工程的关键之年。在历史5个多月的学习活动中,广大党员能够一如既往的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动力的来自不仅是自身思想认识和觉悟,更重要的就是因为领导干部能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用那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与支部党员共同学习,在影响着广大党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使得我厂先进性教育硕果累累。我厂领导干部柳双成、江栓丑由于工作原因,在外出差时间相对较多,为了不影响工作,也不耽误学习,他们在外出差时随身携带学习教材,自觉加强自身学习,就很好地起到了领导以身作则学习的榜样。公司财务资产部主任许耀龙同志,针对公司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实际,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的同时,积极主动帮助部门人员学习财务相关知识,通过采取领导带头钻研学习业务的行动,极大地增强了部门员工自觉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

一是要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领导干部是贯彻党委各项工作指示的执行者,要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主动地加强学习,提升领悟能力。而且在理论上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才能用充沛的知识、宽阔的思路带领本部门职工创一流工作。

二是要带头查结症。领导干部要每季度组织支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查找自己学习中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自我批评,敢于剖析自身学习上存在问题的根源。同时要善于用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面“镜子”,积极征求党员对自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改进,提升工作创新力。

二、措施得力促进学。

要建立党员长效学习机制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学习制度和有力的保障措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措施,让每个党员明确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让党员明确要学些什么,要怎么去学。规范的制度、得力的措施,最终还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督促党员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我厂2005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所以能按时完成学习内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厂党委始终狠抓“五项制度”不放松,用严格的制度执行力度有力的督促了学习。

一是形式多样引导学。党员的学习自觉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建立“三定”的学习形式,引导党员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是定时间。每月要确定一个党员集中学习日,学习活动以交流和讨论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党员自觉学习的意识;其次要定内容。每月学习日之前,可以通过党小组所反馈的情况,针对共性问题,在集中学习日上安排学习内容集中讨论学习,并根据难点问题做好辅导准备;其三是定方式。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收到的实效就不一样。学习方式可根据情况,采用领导干部宣讲、邀本厂请业务骨干讲解等方式进行学习。

二是公开点评督促学。定期把党员学习时的心得和经验收集起来,并邀请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评判,对单位每位党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在下次集中学习日上进行公开点评,使之党员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三、建立制度促进学。

要让党员学习有激情,就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激励制度和措施促进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党员知道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要把好“源头”关。把好新党员发展的“源头”关,是从源头抓学习,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考察培养积极分子时就要从实际出发,把积极分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纳入考察的范围之内,通过培养,提高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潜力和综合素质,使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成为本部门、本专业学习带头人。

二是要把党员学习纳入年终考评范围。支部要将党员的平时岗位业务学习成果与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把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并把党员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年终评先活动挂钩等等。

三是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党员凡通过努力自学成材或在本职岗位上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应该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要通过舆论宣传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如可树立“党员学习标兵”、“党员学习示范岗”等活动。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党员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应付学变为刻苦学;由茫然学变为计划学;由临时学变为经常学。

四、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实效性。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认识和增强学习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被学者更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拓宽思路的有力措施。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可以打破枯燥、沉闷的局面,活跃学习气氛,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对党员的吸引力,而且能够有效预防不求实效的学习模式。为了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公司党总支部党员干部纪委书记唐建国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在全党大兴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一内容,给全体党员进行了专题辅导,辅导会上唐书记用通俗的语言结合我厂和公司的形势,就如在工作大兴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行了引导发言,通过辅导,使广大党员明确了在具体工作中怎样贯彻求真务实精神的途径。

一是引导党员注重自觉学习是关键。自学是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最便捷的形式。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是对党员干部心理素质的考验。毕竟党员集体学习受教育的时间、内容有限。为此,只有党员自身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在自学上下工夫。

二是抓好集体学习,提供解决难点问题的平台。集体学习是党员进行解决在自学中遇到难题的有力平台。同时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加深学习的印象。这种学习形式可以支部组织学习,观看录相,邀请专业技术骨干结合我厂实际,通俗、客观的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同时学习还要注重“静”、“动”结合,才能使学习有趣味性,变“压力”为动力。例如:我厂在2005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既采用在学习阶段观看录像、学习辅导等这种“静态”的学习形式,也采取了“动态”学习的方式。为了增强广大党员的感性认识,2005年我厂分别组织党员到“小平故居”和哈达铺红军纪念馆参观学习,就是要通过党员亲身感受先辈艰苦的生活环境,不断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

三要取长补短相互学。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党员要树立 “不耻下问”思想观念,遇到问题主动请教、互相探讨、相互交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五、学以致用促进学。

党员学习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注重与本职岗位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查找不足,及时弥补在本职岗位上所缺知识,在学习后就有实用,就能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达到促进工作,提高效率的目的。

一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党员实行结对帮教。党员在自己学好的同时,要经常主动去帮助别人搞好学习,让党员学习的范围广,程度深,达到提高整个党员队伍素质的目的。为了促进公司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党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公司党总支就针对运输公司党小组党员年龄差距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合理安排帮教活动,达到了运输党小组所有党员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得提高。

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各个支部每季度可组织集体调研活动,搞清党员自己的工作需要些什么知识,查找自身知识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在认真总结后,有针对、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学习,以促进自己的工作。

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每个党员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积极开展为民便民利民活动。如公司党总支部在我厂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特有精神,结合党员义务奉献日活动,就针对我厂生活区42个单元防盗门多年未能及时保养和清洗的情况,展开了一场环境卫生“大会战”,通过公司党员的共同努力,经过2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小区42个单元防盗焕然一新,赢得了全厂职工和家属一致好评。通过开展此项义务奉献活动,促使了党员学用相结合。

篇3: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使用机制, 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农村基层干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应着眼于提高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农村干部选择任用和管理制度, 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干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1.要解决好选人问题, 建立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用机制。

要进一步巩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成果, 推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在选人标准上, 要注意发现和培育具有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人才, 特别是要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 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成其事, 不出事的人选进农村基层领导班子中来, 在选拔方式上, 采取从本村能人中选, 从先进村中或经济强村中聘, 从本村在外工作或务工经商的能人中回请, 从优秀县级机关中下派或面向社会公开选拔, 面向大中专毕业生招录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班子后继乏人, 活力不足和党员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

2.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班子运行机制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要切实学习一些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 要结合当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特点, 积极探索实施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方式方法, 进—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 要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事权范围, 积极推行目标责任, 年终考评和离任审计等制度, 不断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3.建立务实管用的教育培训机制。

农村干部的素质能力, 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继续抓好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试点,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学组织管理机制, 实现“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式”的教育培训, 可以收到“农民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效果, 我们要突出党的基本理论、 政策法规、市场经济、领导方式等内容的学习, 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 采取集中办班, 分散自学, 实践锻炼, 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 把知识讲授, 现场观摩, 亲身实践结合起来, 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我们的农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 十分辛苦。必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真正重视, 真情关怀, 真心爱护”的要求, 确实建立起农村干部激励引导机制, 我们要在政治上关怀农村基层干部。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提拔使用, 要选树典型, 表彰先进, 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上要加强服务指导支持干部, 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生活上要关心干部、解决困难, 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 真干事、干实事、不出事。拓宽视野选拔干部, 广辟途径培养干部, 满腔热情爱护干部, 严格要求管理干部,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二、围绕“提高党员素质”的要求, 不断加强农村党员的素质建设, 建立健全让农村党员永葆先进的培养管理机制

在广大的农村, 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我们要善始善终的抓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 提高广大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领, 努力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排头兵。

1.要坚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突出位置。

在强化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教育的同时, 结合现代农民素质建设, 认真抓好对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科技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训, 使他们不断提高科学发展, 为民富民的本领, 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 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不断提高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的本领。

2.提高农村党员素质, 首先要严把进入关。

要重点培养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热心为农民服务、群众诚信高的优秀农村青年, 确立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 严格落实“两推—公示”、“票决制”等制度。进—步扩大党内民主, 接受群众监督, 健全完善党委预审审批、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 与发展党员谈话制度, 进一步审查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 现实表现及发展工作程序, 防止出现“关系党员”, “人情党员”, 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力量保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 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3.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

各级党组织必须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 以岗定责, 责任到人”的原则,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兼顾党员自身的特点, 设立诸如政策宣传、村务监督等不同岗位, 通过申报选岗, 民主推荐、支部定岗等环节使每个党员都找到合适的岗位, 激发和调动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以他们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围绕“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要求建立健全永葆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管理的民主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 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实践表明, 在干部的人选问题上群众最有发言权, 实行公开直选制度, 是让广大党员群众, 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广大农民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 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1.让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决策,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村级决策水平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逐步健全民主议事制度, 逐步规范村级的决策范围、程序方法, 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重要事项的决策, 对关系村集体项目发包公益事业等依法召开村民大会, 让党员群众说话, 由党员群众决定, 充分行使党员群众参与的权利, 保证决策体现群众意愿, 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在南京推进的“公推直选”试点就是党内民主的一种方式, 有助于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岗位上去。这项试点值得推广。此外, 党内民主还包括重要政策的制定须得到党员认可等。

2.管理民主是加快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随着广大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 要不断完善自治制度, 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农村民主管理渠道, 要依法建制, 以制治村, 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渠道。针对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甚至引发不稳定的现象, 往往是村务不公开, 管理不民主所致。因此要真正做到真公开、实公开, 政务、财务、事务全方位公开, 设立“群众意见箱”, “回音壁”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 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 还干部一个真相。在广大的农村基层工作中, 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使民主、公开在农村真正贯彻落实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9.

篇4: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关键词:反“四风”;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狠抓“四风”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本文立足分析“四风”的表现形式,从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的意义和途径提出笔者初浅之见。

1 “四风”的表现形式

“四风”是群众深恶痛疾,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党和政府与群众“隔心墙”的不正之风,“四风”表现不一,究其思想根源,是对价值观的错位,生活中的世界观出现偏差,“总开关”有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形式主义主要是表里不一,没有实效,虚荣名利,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轻实质重表面、轻结局重流程、轻实际重记忆,形式主义基于表面风光为准则,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价值标准是形式主义,不追求质量和效率,珍惜人力物力,而是在无用消耗,不计成本。

官僚主义关键的体现是不切现实、远离大众,居高临下、无视现实,自负、自我。享乐主义首要的体现是精神懒惰、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追名逐利、贪图享乐,摆谱、玩风盛行。享乐主义推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导致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追求物质享受,纵情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主要表现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2 建立长效机制的概念和意义

机构是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预期起到辅助系统的功能。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更加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运行推送系统“动力源”,也有自己的利益和积极推动和监督系统运行的组织和个人。有机制和系统之间的联系,也有差别,其机制是不等同于系統时,系统只是外在表现机制。

长效机制,即长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机构系统预定的功能。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必须改变,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长久有效地反对“四风”的关键所在。

3 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的途径

3.1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风气很重要,好风气就像好空气一样,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拥有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犹如“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党员干部们将会渐渐被影响,见贤思齐,秉公用权、心底无私将会慢慢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就不会受到自周围而来的明枪暗箭。党员干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嘉言懿行,就是好的政治生态的基石,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牢固树立非义不取的名利观,做到不为物所役、不为欲所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追求为人民谋福祉的大自由。二是牢固树立健康文明的交往观。领导干部要在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三是牢固树立实干立身的进步观。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平常之心看待个人进步,以进取之心对待个人奉献,真正靠实干实绩求得个人成长进步。

3.2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为“四风”整治提供制度保障。

①制度设计要科学规范。制度要具备“三性”:一是体系性,即制度体系严密不松散; 二是操作性,即内容举措具体不抽象;三是指向性,即行为界定清晰而不含糊,具备“三性”制度才容易形成执行力。

②制度运行要认真有效。首先领导人员能否带头执行、率先垂范,如果领导人员破制度习以为常,用权力踩踏制度,那么制度就不可能形成执行力,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其次要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作风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③强化财务制度改革。专门针对四风问题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一是强化预算编制改革,不断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监管;二是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监督资金链的详细状况与使用方向,规范收支行为,加强财务审计,减少领导干部铺张浪费现象。

3.3 设立完整的“四风”惩戒零容忍体系

不论“四风”问题大小,对其一律零容忍,设置起从通报批评、问责、组织处理、到党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的惩处链条。必须要开放信访通道,接受“四风”举报,增加线索来源,发现“四风”案件有案必查,严厉惩处。

3.4 建立监督立体化机制

①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监督作用。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人大机关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机关资金监督等相对独立权,善于发现突出问题。

②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从群众、舆论、媒体、网络等方面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网上及网下的网络报道、信访接待,调查,反馈机制,加强收集和判断民意的网络;实名举报人保护和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加强社会监督。

③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检查。

3.5 健全完善干部作风考评机制

篇5:加强作风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作风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中国煤炭新闻网

2007-5-15 16:56:29

简讯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决策水平,提高宏观把握全局的能力。当前,主要是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热忱为基层服务、为发展服务,增强做大做强意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要找准并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职工群众对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要对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集中排查整改领导干部、领导人员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全面提质、提速、提效。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要深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决策和服务体系,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理顺管理职能,消除职责不清 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要规范从业行为,着力建立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要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要全面推行和完善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依法办事制度,落实厂务公开。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要畅通监督渠道,着力建立群众监督平台。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增强监督的实效。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承诺公示制度,公开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评价和预警机制,形成作风建设监督网络,关注热点,预警示警,增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要加大查处和考评力度,着力增强作风建设的震摄力。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职,主动跟进,果断“亮剑”,严厉惩治。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决不姑息迁就,决不搞“下不为例”。特别是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要从严从快查处,并进行公开曝光。

篇6: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近年来,我市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城乡一体化等工作,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通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的开展,以及部分村卫生保洁管理长效机制和保洁队伍的建立和正常运转,农村环境已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覆盖面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脏乱差”现象。为此,我市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量。我市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农工部、城建局、土地局、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和14个乡镇(办)党委书记任组员,并下设办公室,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以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使全社会都来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精心组织安排,开展集中整治。围绕环境卫生整治这一重点,近年来,我市多次开展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成功创建了陕西省卫生城市。

4、加强长效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对环境卫生进行突击性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关键是更要立足长远,贵在坚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用制度来加以保障。为此,我市专门出台了《兴平市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及要求的通知》(兴农工发〔2008〕08号)等政策性文件,加大对已建文明生态村长效管理的考核力度,确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尚未真正到位。收获季节,农民焚烧农作物秸杆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病死的小动物抛入河中;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对整治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环境卫生的情况。全民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意识也不强,参与管理的部门不多,而且存在各管各的现象。

2、经费捉襟见肘,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当前我市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乡镇(办)一级环卫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村级投入不均,富裕村环卫经费相对有所保障,而困难村基本上一筹莫展,处于自生自灭的局面。大量的生产垃圾需要进行收、运、销处理,这使得环卫经费压力日益增大。乡、村环卫经费,与我市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村级环卫经费投入成两级分化,即使是富裕村环卫经费投入也仅仅是相对多些,所取得的环卫成效并不乐观,穷村更不必言说了。

3、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缺乏长运规划。全市农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滞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编制一个全市农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目前,尽管几年前就已经形成农民新村规划,但行动迟缓,实施难度大。农村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环卫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环卫工作无法按照统筹工作要求落实环卫基础设施的定点工作,更无从解决相应的资金、用地等问题。

4、统一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自扫门前雪就能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当前,全市农村环境整治是以乡镇(办)为单位,乡镇(办)又以村为单位,实行属地负责管理。虽然明确了责任,但又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以邻为壑的局面,将自己的垃圾污染转嫁给他人。全市环卫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体系还不完整,缺乏中转站、处理场等项目的建设及资源共享的整体规划。不少乡镇(办)环卫管理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环卫工作缺少规划和经费,导致指导、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到村,责任难以落实。同时,由于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一些地方的环卫保洁和垃圾收运是随整治任务的突击需要,呈时有时无的脱节状态。一些地方的垃圾尚未实现集中处置。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乡镇(办)政府为业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卫意识。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和农民的习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村党支部、村委会长期的宣传引导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经常性地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增强环境卫生意识,使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村容整洁,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增强农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营造一种热爱村庄、建设村庄、美化家园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宣传,进一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角色、主体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和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不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将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纳入市(乡)财政预算,对村级卫生整治实行以奖代补。发挥社会力量积极统筹环境卫生管理资金,采取村办企业、群众基础好的村可实行一事一议,市、乡财政、村经济等每年积少成多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筹措资金,配备垃圾箱、掩埋点等必需的硬件应及时配套,陈旧的应及时更换,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质量。

3、重视网络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组织网络,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治的关键。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农村工作全局的重要任务,纳入乡镇(办)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爱卫组织网络,在乡镇(办)建立专门班子的同时,在各村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监督员队伍,并重视镇、村两级保洁队伍的建设,对保洁员实行补贴,每人每月补贴100-500元不等。形成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次,方方面面。各部门之间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部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搞好服务。市国土资源、城建、城管等市级职能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加大力度,坚决制止在村庄规划点外翻建、扩建住房和各户建房地坪标高不一,加强工作巡查和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要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布局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对违法违章建筑在集中清理整治后,把拆违还耕、拆违还绿、拆违治脏、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拆一片、清一片、管一片。考虑到村级集体经济的承受力,市里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村庄整治效果好的村一定的经费补助。市爱卫办重点指导村庄、家园、道路卫生保健工作;市水利局重点指导河道清洁;市环保局重点管理监督企业生产垃圾和村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处置;市农林局重点指导和规范清洁田园、畜禽粪便治理、沼气池建设和绿化家园。并实行部门挂钩联系镇村工作制度。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建设生态型新农村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篇7: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本讲认为传统文化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A.厚德载物 B.以德示范社会 C.以德凝聚人心 D.以德昭示后人

2.本讲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时,没有提到()。

A.一个领导核心 B.两个先锋队 C.三个代表 D.四个现代化

3.本讲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优势在于()。

A.广泛的群众基础 B.广泛的代表性 C.党员发挥的作用

D.与农民的亲密联盟

4.本讲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

A.手术刀 B.显微镜 C.望远镜 D.放大镜

5.2000年英国《时代周刊》评价千年伟人,认为千年思想家排在第一位的是()。

A.列宁 B.马克思 C.尼采 D.恩格斯

6.我党有()项权利,()项义务。

A.9 9 B.9 8 C.8 8 D.8 9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党员作风建设上提出来四个方面的要求,包括()。

A.要联系群众 B.要强化阶级斗争 C.要求真务实 D.要艰苦奋斗

2.本讲提到,根据2008年中组部的汇报材料,党员的状况包括()。

A.学历上大专以上比例不到40% B.机关里面党员比例较小 C.年轻的党员比例很大 D.男女党员比例均衡

3.本讲认为,应该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

A.做业务的骨干 B.做技术的标兵 C.做学术的模范 D.提高自身修养

4.本讲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理论的重要性()。

A.可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现代社会 B.可以辩护现实 C.可以批判其他理论 D.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三、判断(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好党员民主,充分赋予他们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

正确 错误

2.本讲认为,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宁可选有德无才的人。

正确 错误

3.党章规定,在党内选举中,预备党员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正确 错误

4.党内民主是一件大事,各级领导干部应充分赋予党员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

正确 错误

5.本讲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篇8: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汨罗二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制定完善“两个方案”, 着力抓好“三个重点”, 充分运用“四种机制”。

一、制定完善“两个方案”——使教师工作考核制度有据可依

1. 制定了与时俱进的教职工目标管理方案

学校针对目标管理方案, 共作了四次创新修订。2008年对原有方案再次进行创新修订,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与时俱进, 二是融入校本研究新成果。

例如, 考评二级目标“德育为首、面向全体”, 原有方案在考评过程中缺失考评标准, 单凭有无违纪违规事实给分, 往往流于形式, 年终清一色满分。教职工也对“德育为首、面向全体”只有思想道德层面的理解, 而无行为操作的实践参照标准。学校为将“德育工作首位”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时时处处的日常行为, 经过三年时间酝酿, 最终创造性地制订出《汨罗市二中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价——“五好一高”标准》 (“五好一高”即“理念导向好”“平等关爱好”“表率熏陶好”“依法依规好”“共同成长好”“信度效度高”) 。这个标准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以先进的理念办学, 依法依规办学, 更体现了学校在德育研究领域的校本研究新成果, 既让教师有章可循, 也让目标考评有据可依。

2. 优化了紧贴实情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主要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三个年级使用学校同一个评价方案, 不能兼顾各年级教情、学情的差异;二是方案一经职代会通过则多年不变, 不能很快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弊端破坏了方案的信度和效度, 对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挫伤。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2010年汨罗二中在这方面作了有效尝试。即学校制定大方案评价到年级, 年级制定细则评价到备课组, 学校大方案每三年在职代会上修订一次, 年级细则于每个学年初修订。这个办法实施后, 教职工对评价结果的认同率达100%, 极大地消除了方案的负面因素, 广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着力抓好“三个重

点”——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和谐发展

1. 牢牢抓住新课改契机, 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 教育资源、教育观念以及课堂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老师们以加强教育科研为突破口,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一是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学校利用寒暑假期间, 有计划地派遣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新课程培训, 要求外派教师返校后上好汇报课, 并介绍心得体会和经验。在校内, 充分发挥课改意识强、课改水平高、课堂教学好的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培训力度, 继续扎实抓好教师的全员培训, 以课堂教学研讨、讲座与交流为主要形式, 强化参与式、互动式培训。二是加强新课程教学建模研究。推出课改示范组、精品课堂、精品课程, 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确立一批科学高效的分科教学模式。三是聘请专家开展讲座, 实行专题研讨, 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体系下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先后聘请了两位专家进行了三次讲座。四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鼓励教师立足校情, 针对学情,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形成有汨罗二中特色的科研文化, 目前汨罗二中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达六种。五是针对课堂教学做实了反馈检查。教务处、年级组不定期组织学生座谈, 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制定教学调查表, 对每位科任教师教学情况予以详细调研, 并落实到年终目标管理评价中, 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另外,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 并及时予以反馈, 指导教师教学。六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校认真制定了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要求教师日常教学有记载、有成绩、有反馈, 学期末教务处统一组织对教师的教育过程进行检查, 并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

这一系列举措, 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落实了新课改精神;促进了汨罗二中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2. 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确保师资队

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汨罗二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74人, 占教师总数的40%,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对青年教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 (1) 严格考核, 使青年教师自我约束; (2) 搭建平台, 给青年教师表现机会。学校每年举行青年教师的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公开课评议等活动, 这些措施, 使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有了表现综合素质的机会; (3) 建立制度, 帮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 各年级都制定了对青年教师的帮带计划。规定凡是未从高一教到高三完成一个“通关”的教师都必须“拜师”。拜师活动由学校主持, 双方签订协议, 协议对双方的责、权、利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专门的总结表彰大会, 鼓励教师“冒尖”, 提倡教师创新, 促进能人辈出。

3. 切实坚持“四个整体负责制”, 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和谐发展

“四个整体负责制”即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负责制, 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整体负责制, 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研组整体负责制, 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科任教师整体负责制。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各个系列的目标管理评价均以负责制内整体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每一个成员的重要参数, 形成“四个负责制”, 所有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一个成员工作绩效的高下, 构成了集体的荣辱, 集体的荣辱又反过来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绩效考评。正是基于学校积极坚持整体推进, 使学校形成了团结、和谐、进取的发展的局面。

三、充分运用“四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 建立物质激励机制——让教师安于教育教学

所谓物质激励, 就是按照“奖励先进”“多劳多得”的原则, 利用奖金、津贴、晋级, 提高福利待遇等办法,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方式。经过多年探索, 汨罗二中已形成了“管理—评价—分配”的良性运行机制。

学校根据部颁计划的课时, 按照各门学科的不同特点, 由教代会通过了《汨罗二中教职工工作量方案》, 既量化文化科目工作量, 又从制度上保证音、体、美、劳、信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课, 以及相关教师待遇的落实, 学校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课时津贴发放办法》, 有效地保证了“多劳多得”的原则的实施。

2. 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让教师勤于教育教学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作用。在学校工作中,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 是管理好学校, 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和有效手段。

许多教师把教好学生、做出成绩、受到表彰视为最大的满足和安慰。教师也很关心自己的工作受到多大程度的重视和尊重。针对这些情况, 学校制定了《二中名师评选方案》《学校师德标兵评选方案》和《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方案》, 每年评选出一大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教师, 使老师们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精神上领略了愉快, 工作积极性更高, 主动性也更强。

3. 建立民主激励机制——让教师乐于教育教学

(1) 坚持校务公开, 促进民主管理。这一举措赢得了老师的信任, 密切了干群关系, 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激励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

(2) 完善教代会制度, 推进科学决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果能真心实意地尊重教代会, 不把它当作橡皮图章, 就可以充分维护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调动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和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3) 开好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 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汨罗二中教职工中有党员76人, 学校把支部建在年级。年级支部每年召开两次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为了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支部遵循“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 做到会下谈心解疙瘩, 会上集中议大事。对民主生活会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 由年级党支部解决, 并积极制定整改措施, 限时加以解决;对年级党支部无法解决的问题, 上交学校党总支解决。学校党总支对各支部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检查、通报。这样做既体现了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作用, 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又使党员较早较完整地了解学校的意图, 可以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 建立教师约束机制——让教师严于教育教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将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在施行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的同时, 也实行了对教师的约束机制。

(1) 践行师德评价中的“五好一高”标准。学校工会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了解、教职工互评互议的方式, 对教师的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每年评选出校级师德标兵, 对师德不过关的教师在年终评优选好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并在目标管理考核中认定为不合格。

(2) 实行末位警示、休整办法。学校从教学常规入手, 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课堂进行检查, 并在教职工会上予以反馈, 同时纳入教职工目标管理评价。每学年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考评, 对于教育质量评价居不合格等级的教师扣发学校部分普奖奖金, 年级奖金按实数80%发放。对于教育质量评价连续两年不合格等级的教师由行政研究, 报请教育局重新安排或校内换岗。

这样, 汨罗二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新局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多年来, 汨罗二中结合本校实际, 结合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 不断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办法、新思路、新举措, 积极实践,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注重实效, 终于使汨罗二中的教师群体成为教育园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篇9: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三网”建设之我见

岐山县农村饮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兼有公益性、扶贫性,运行管理难度大。为了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实现良性运行,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县上出台了《岐山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从深化管理体制入手,所有工程都落实了管理责任,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六位一体,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件惠民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水利、财政、计划、土地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主要内容。二是出台了《岐山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推行“六位一体化”管理,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即: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县财政部门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资金管理;县计划部门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项目的管理;县物价部门负责全县农村供水水价的管理;县卫生部门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县环保部门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有力地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五个统一,统筹科学规划

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岐山县坚持统筹规划,规模发展的思路,对农村供水项目规划建设实行“五个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水质监测,统一规范管理。总体上实现了水源、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体化。“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城乡联网发展集中供水工程的原则,组织技术力量,认真组织编制了总体规划和阶段性规划,由专业设计单位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5年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67处,受益人数9.2万人,其中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6处,受益人数5.78万人。2009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的千山集中供水工程,利用苜蓿河水库水源,解决了2个乡镇、11个行政村2.05万人饮水问题;投资174万元建成的蔡家坡东堡子供水工程,利用泉水资源,解决了3个行政村及蔡家坡镇区单位、学校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开发利用深井水源,增添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设施,解决渭北原区及浅层地下水污染地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两项制度,规范建设管理

岐山县水利局抽调专人,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全面负责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一是实行“四制”保证建设质量。按要求对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及施工单位实行招投标制,择优选择适宜的材料和专业施工队伍,实行合同制管理。聘请专业监理公司承担工程监理任务,由监理单位派驻监理人员采取旁站式监理的方式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程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二是“三级把关”严格工程验收。工程完工后,先由施工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自验,并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图纸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竣工资料,申请初验;再由县级水利、计划、财政等相关管理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申请省市主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再交付使用,确保了工程质量优良。

四、三级机构,实现垂直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兼有公益性、扶贫性,运行管理难度大。我们从深化管理体制入手,成立了水利局管理的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和乡(镇)水务站,在受益村成立了农村供水协会。共同承担各个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一、对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由农村自来水管理站代表水利局实行县级统管。对建成的千山、凤家庄等6个万人以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利局组建供水管理站(厂),委托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实行专业化管理,机构编制由县编制办核定,人员在水利系统内部调剂解决。现有23名管理人员,实现了运营管理由粗放转向集约化、规范化,加快了供水商品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社会化进程。二是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乡镇水务站直管。对近年来新建的刘家河、温家村等两千人以上的32处饮水工程,由各乡镇水务管理站直接管理,各水厂的负责人由乡镇水务管理站人员兼任,聘请村民代表参与管理。三是推行供水协会管理。各乡镇建立农村供水协会,对供水人口在两千人以下的饮水工程推行用水户参与的“议事会”制度,实行民主化管理。

五、一份基金,保障長久运行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供水工程普遍存在的饮水工程“养老”问题,岐山县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和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规定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调研,争取政府支持,提请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出台了《岐山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和《岐山县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供水工程维修基金制度,给农村饮水工程“上了保险”。一是明确了提取办法。维修基金提取根据工程年限不同以15年为界,制定了两种记取办法。运用15年以上的,对主体工程部分,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0%核定维修基金,并按受益人口核算,由县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元,年可提取维修基金26.6万元。运行期在15年以内的,按照工程的实际供水量分摊核算,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维修基金现阶段从水费中提取一半,另一半由县级财政予以补贴,年可提取维修基金55.48万元。分支管道和进户工程由受益户自筹解决。二是严格基金管理。维修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按月从水费中提取的维修基金及时收缴存入专户。财政补贴部分由县财政局在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财政预算资金中列支,年初核定后一次性划拨专户统一管理。维修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大修理和日常修理两种。三是规定了使用程序。使用维修基金时,必须由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编制更新改造计划,制定大修实施方案,明确大修的目的和修理内容,按隶属关系逐级申报批准后,方可动用。周原水厂供水范围涉及京当乡张家、西坞、贺家、京当4个行政村,年售水量6.08万吨,年可积累维修基金2.43万元,保证了工程日常维护和大修费用。维修基金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饮水工程长期以来维护管理难的问题,为供水工程良性运营、持续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六、四季监测,保障了水质安全

岐山县按照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建设目标,加强了水质管理。一是县政府出台的《农村供水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是完成了监测能力建设。2008年率先建成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检测能力由原来的17项增加到21项。招聘了3名水质检测人员,并经过省、市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三是明确了监测制度。要求各水厂每日对出厂水进行余氯、PH值和浊度、色度等6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县水质监测中心每个季度对各个水厂出厂水质进行21项指标的检测,每半年对管网末梢水质的5项指标进行一次抽检,每年会同县卫生防疫部门进行1次出厂水水质化验分析。对于在监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督促整改,确保水质达标。由于监测中心化验人员工资福利等由县财政负担,监测费用内部结算,通过统筹优化管理,整体费用大幅降低,每份水样目前仅收取200元,实现了集中供水检测全覆盖。

岐山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本次培训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今后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再接再励,再添措施,全面完成饮水安全示范县建设目标任务,保障县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上一篇:花卉园艺师复习题下一篇: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