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2024-08-09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精选6篇)

篇1: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给我的启示

文学与艺术与建筑

一直以来都对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很感兴趣,这也成了我选择这门课的初衷。从呀呀学语时就知道有高尔基这个俄国的大文豪。小时候妈妈给我教高尔基名字的全称,老是记不住,后来慢慢的接触到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童年,他的大学。再后来又读到更多的俄罗斯的作家的著作,看过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啃完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俄罗斯的文学几乎成了我了解俄罗斯最主要的途径。在这门课中,在老师带着我们对俄罗斯的一次次漫游之后,结合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我对俄罗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俄罗斯文学无疑是俄罗斯人民完美的和清晰的创作天才表达,而不仅仅是居于庙堂之高的象牙塔式的文学,无论是高尔基,托尔斯泰还是普希金,尽管他们的作品形式不同但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都是当时社会普遍道德和文化价值的表现。按照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的观点, 文学也是俄罗斯哲学的体现。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出现之前,俄罗斯也有过文学上的薄弱期。直到18世纪在俄罗斯几乎还没有世俗的的文学作品出现。那时只有一些古俄罗斯的历史传记,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却无从知晓。对于这些作品我之前根本不了解,在上了这门可之后才知道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从彼得大帝开始之后人们接受到西方新的思想意识和当时依然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在 18世纪 俄罗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与作家.他们中间有瓦西

里·特里季亚可夫、米海伊尔·罗曼诺索夫、作家剧作家亚力山大·苏马洛科夫。那时主要的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是古典主义、散文。在后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都十分熟悉的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与民众意识的作品。像我们都读过的《死魂灵》,这些作品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再说说歌剧,我本身对歌剧的兴趣并不大,也不是很了解,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到在今天这个流行音乐肆掠全球的大形势下,俄罗斯人休闲的方式依然是去歌剧院听歌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足以看出歌剧本身巨大的魅力的。总之,歌剧是俄罗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及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歌剧就不得不说。

在这门课中,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俄罗斯的建筑与它那优美的风景了。老师说过,在俄罗斯拍的每张照片都像是一张明信片。确实,透过一幅幅图片,俄罗斯建筑的美妙绝伦和华丽的内饰都让我们惊叹不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圣彼得堡建筑。圣彼得堡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巴洛克式风格的俄罗斯城市,是彼得大帝时期,由德国 法国 意大利设计师设计 建设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磅礴、高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号:201351054姓名:马天鸿

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虽然在上圣彼得堡那一课之前,就有一些比较充分的了解,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对圣彼得堡的介绍,但是上课以后还是不由自主冒出一堆感慨,建筑风格很吸引我的眼球,你不用走到旅游景点,也不用站在地标性建筑物旁,就能感觉到浓厚巴洛克式艺术建筑风格。在这门课中我也首次听到了“哥特式”建筑这个新名词,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尤其琥珀宫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此外,俄罗斯名人墓园也非常的吸引我,在哪里是几乎是所有俄罗斯名流的身后所在地,墓碑的造型各异,但无不反映了主人生前的性格与成就。还有托尔斯泰、普希金的故居,让人不禁想象他们当时生活的场景„„

总之,这门课给我带来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知识。也让我对俄罗斯有了新的认识,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我们眼中不再是那个大概念的俄罗斯,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在这门课中获益颇深。

篇2: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在中国大陆的北方有一片横跨欧亚两洲的大陆,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为那片大陆养育了一批天性热爱自由、强悍好战的民族,他们就是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罗斯民族,而那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就是他们的国土——俄罗斯。怀着对俄罗斯这个强大国家的兴趣,我选修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程,从中全方面的了解了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学习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文化知识,感受了那独特的民族风情,从中启发了我很多。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而俄罗斯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属欧罗巴人种,他们是一个马背上的热情豪放、热爱战斗的民族。

说起对俄罗斯最初的认识,我想就是来源于的小学初中的课外读物了。托尔斯泰的《复活》、契诃夫的《变色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童年》等等,那时候读着这个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似懂非懂的捕捉某个小小人物的内心独白,总是在不经意间拨动自己的心弦,激起或复杂或苦涩的泪水。俄罗斯的文学不同于欧洲许多的童话故事,结局总是美好的,它还原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学家笔下的人物或批判或讽刺或幽默,千姿百态、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想法。这对于俄罗斯是一笔无比重要的财富。与悠悠几千年的中国文学相比,俄苏文学的历史只有八百多年,但这个民族的文学,尤其是十九世纪的文学造就出的一批震惊世界文坛的大师,他们的盖世杰作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无价瑰宝。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除了文学文化,还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俄罗斯的军事了。作为一个可以排进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俄罗斯强大的武装力量有力地护卫了这片广袤的土地。最有名的就是苏联时期,军事实力特别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军队继承了苏军的70%军事力量,从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围绕重振昔日大国的目标,不

断进行军事改革。尤其是去年以来,俄罗斯接连发出重振军队雄风的强有力信号,俄军建设也得到了实质性发展。军事力量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世界和平、人民安康、国家发展的必要前提。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俄罗斯固若金汤,其他国家也因此不敢侵犯一分一毫。同样对于中国,封建时代军事力量的弱小导致的国家命运走向衰败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弱肉强食,所以只有牢记祖先的教训,借鉴俄罗斯等军事大国的经验,努力发展军事力量,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外人不敢侵犯,这同时也是每个中国人应当肩负的责任。

俄罗斯发达的工业,虔诚的宗教信仰,豪爽热情的人文气息,独特的美食,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无边无际美丽醉人的土地,传奇的历史等等同样也使得这个国家闻名世界。各国游客都争相来了了解这样了不起的一个民族和国家。

除了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外,俄罗斯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民族心理积淀来看,俄罗斯文化中的村社制、专制体制、群体主义、顺从、善、神秘主义、有神论等因子已经沉淀到俄罗斯人心灵深处,形成这个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俄罗斯人身上罪孽意识重,他们注重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忏悔。这种原罪感与苦难意识融合,形成俄罗斯文化的深沉、厚重。自然环境、异族侵略和国内的政治体制对俄罗斯人的多年磨合,化为这个民族的心灵重负。

篇3:俄罗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紧接着基尔特·霍夫斯特得提出了文化的四个维度:个人导向与集体导向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权利跨度程度 (Large vs.small 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回避意识强弱程度 (Strong vs.weak Uncertainty Avoidance) 、阳刚或阴柔时尚 (Masculinity vs.Femininity) 。哈瑞森和麦肯纳 (G.L.Harrison、Mckinnon, 1986) 应用霍夫斯特得四维度文化构建了“文化——会计实务”框架, 西德尼·戈雷进一步提出四维度会计子文化, 即职业性/法规化、统一性与/灵活性、谨慎性/冒险性、保密性/公开性, 并提出“文化———会计文化”分析框架和文化维度和会计文化维度相应关系假设。“文化———会计文化”框架的提出是会计文化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之后学者多是围绕这个框架或者戈雷文化要素关系假设进行研究, 这些实证研究均部分或者全部验证了戈雷“文化——会计文化”框架关系的正确性。但也有学者提出了戈雷“文化———会计文化”框架的局限性, 认为应该从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研究文化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的影响, 并相信有未指出的会计子文化维度的存在。总体来看, 国外学者对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持肯定态度, 有些学者甚至提出“文化决定论”, 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但是, 这些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方文化, 对东方文化和东西混合文化研究较少。

我国国内对文化与会计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的研究, 集中于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文化对会计价值观、文化对会计制度变迁的影响,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文化并不是会计制度的决定性和持久性影响因素。国内对会计文化的定义有三元素论、四元素论、五元素论、六元素论。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刘开瑞的五元素论, 即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行为文化。在对会计文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也有学者对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制定、会计职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国内多是围绕戈雷的“文化———会计子文化”关系框架对会计文化进行研究, 除了刘骏提出的“公共合约观”框架外, 很少有学者从本土文化角度对会计文化与会计的关系进行理论框架研究。综合来看, 国内对文化与会计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 对东西混合文化背景下文化对会计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

2012年俄罗斯加入WTO,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同年中国对俄罗斯货物出口额4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中、俄两国贸易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不断增多, 这我国会会计人员要求对俄罗斯的会计、财务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社会文化对一国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共识, 我国不少学者已经从文化视角对德国、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的会计制度进行了研究, 但至今没有从文化视角全面地对俄罗斯会计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古俄罗斯由北方的瓦里亚基人建立, 受南方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东正教洗礼, 后经东方的蒙古———鞑靼民族240多年的统治, 多种文化在这里冲击、碰撞和融合, 形成了不属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范畴独特的俄罗斯文化, 这也对研究文化对会计的影响, 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现有的对俄罗斯会计制度的研究文献, 多集中于俄罗斯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协调、俄罗斯政治经济因素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很少有人直接结合俄罗斯独特的社会文化对俄罗斯会计制度进行研究。然而对俄罗斯会计制度的研究, 离不开对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全面了解, 对俄罗斯文化了解的越透彻, 对俄罗斯会计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和判断就会愈加准确。基于此, 本文在对文化与会计关系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从文化的角度对俄罗斯会计制度进行研究, 期望能为我国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供相应借鉴。

二、俄罗斯文化特点

(一) 浓厚的宗教文化

俄罗斯的历史发展有五个重要的转折点:罗斯洗礼、鞑靼—蒙古入侵、彼得西化改革、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罗斯洗礼确定了俄罗斯千余年的思想根基, 俄罗斯从“宗教虚无”、“多神崇拜”改信奉东正教, 东正教对斯拉夫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处世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俄罗斯的理念是宗教的, 宗教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层次, 宗教性贯穿于精神生活的一切外部领域, 可以说俄罗斯精神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宗教精神。东正教宗教思想使俄罗斯人在价值观上相信“上帝观”, 在民族性格上具有“忍”的特点, 在看待问题上偏向“未来”。俄罗斯人对现存制度多从“忍”的角度选择接受, 对“未来”寄予厚望, 在达到人们忍受极限时, 俄罗斯人却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二) 保守的村社思维方式

俄罗斯传统哲学思维重逻辑思维、认知思维, 不是直觉的认识新生事物, 而是在建立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 把整个事物分成不同部分进行分析思考, 这种逻辑分析方法过多看重部分, 解决问题时不能从整体角度思考。俄罗斯的思维方式还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村社思维, 俄罗斯历史上的每次改革都受到保守村社思维的阻碍, 保守和自由之间的斗争往往采取激进和激烈的方式进行。俄罗斯村社在俄罗斯历史上存在了七个多世纪, 村社思维定式是俄罗斯转轨经济改革包括会计制度改革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村社经济和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类似, 保守的村社思维具有明显的封闭排它性, 在新规章制度制定、执行和贯彻阶段, 村社思维的保守、惰性和落后会显得尤为突出, 这种村社思维方式会阻碍俄罗斯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和趋同的进程。

(三) 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念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个大洲, 受东西文化的影响, 造就了俄罗斯人的价值取向矛盾:俄罗斯人在生活方式上成功融合了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艺术经验, 但在价值判断、价值观上更注重东方式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东正教集合精神和村社思维中的集体主义意识, 使俄罗斯人价值观上更偏向于集体主义价值观, 正如所说在村社这个“狭小的世界”里, 人们更容易联络感情、彼此了解, 这种价值观鼓励集体统一活动, 打击个性单独行动。在俄罗斯, 大多数人不习惯一个人去努力奋斗改变自身的状况, 更希望集体活动来实现不满现状的改变。虽然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俄罗斯民族价值判断中占主流地位, 但随着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开放、经济的发展, 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悄然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使俄罗斯在制度制定中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而个人主义则表现出一种冒险的倾向。

(四) 崇尚集权的政治文化“

鞑靼”蒙古的入侵以及持续240年之久的鞑靼统治, 意外的改变了俄罗斯文明的构成、发展道路, 这种统治使俄罗斯和拜占庭、欧洲的联系中断, 造成俄罗斯长时期被淘汰出国际政治格局。金帐汗国的统治给俄国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把东方国家专制主义制度、军队建制、租赋制度、保甲制度等传播到俄罗斯, 这些制度后来被俄国人所继承。为了摆脱鞑靼人的统治, 要求个人及内部矛盾必须服从族群矛盾, 由此中央集权观念形成, 也就是在抗击异族侵略过程中, 民族认同感空前统一, 分崩离析的古俄罗斯公国得以团结, 最后借助这种统一的力量战胜鞑靼蒙古。另外, 俄国村社文化和村社思维, 逐渐由过去对皇权的崇拜发展到现在对权威和领袖推崇。这种崇尚集权的政治文化, 致使俄国历次变革都是以政府为主导, 由上而下, 人们只希望国家和社会变革对自己有所帮助, 却不主动参与制度变革, 对新制度多是选择沉默的接受。

(五) 鲜明的斯拉夫民族性格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 恶劣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俄罗斯人既开放又压抑、既勤劳又懒散的性格特征。俄罗斯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亚两大洲, 但其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却从来没有被东西方所接纳。两种文化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相互角力, 导致了俄罗斯人性格的两面性和极端性, 这种性格体现在俄罗斯社会改革中就是摇摆性和激进性, 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感情用事, 缺乏理性。极端的民族性格正发展为一种对立面的融合:“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信仰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普世主义”等等。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中具有鲜明的民族认同感, 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过去是, 现在是, 将来仍是世界强国, 俄罗斯学习欧洲的文化, 却从不效仿外来形式, 这种学习只是为了促进政治独立而已。这种民族性格使俄罗斯很难融入到西方的文明制度当中, 他们也很难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或者也不愿意去效仿西方的制度。

三、俄罗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分析

苏联1991年解体后, 作为原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称得上是世界上“家底”最殷实的国家。然而经过“休克疗法”、“小私有化”、“大私有化”经济改革, 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获得迅猛发展, 俄罗斯GDP (现价法) 从1992年的855.92亿美元到经济最高峰2008年的16765.86亿美元, 经过20年来的发展虽然总量上已经远大于解体前 (现价法) , 但其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尚未恢复到1992年独立初期的水平 (1992占世界4.2%, 2010年占世界3.4%) 。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已经成为捧着金饭碗讨饭的“乞丐”, 不得不对俄罗斯经济改革进行深思。

俄罗斯的会计制度改革、新会计体系的构建, 是俄罗斯经济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的会计改革在准则制定、信息披露、国际趋同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在会计准则质量和数量上相比国际会计准则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俄罗斯会计改革呈现出来的激进性、政府主导性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中的谨慎性, 无不透视出独特的俄罗斯社会文化驱动因素。俄罗斯文化中的村社精神、集体主义价值观念、集权意识、民族个性的极端性、宗教文化, 形成了独特俄罗斯人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塑造了会计人的会计子文化价值观, 进而影响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本文在借鉴戈雷文化维度和文化子文化关系矩阵的基础上, 结合独特的俄罗斯社会文化, 构建了俄罗斯社会文化和会计价值观关系矩阵 (见表1) , 以下对这种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一) 文化对会计制度法规化的影响

“法规化”和“职业化”是相对的概念, 法规化指会计行为中过多的依赖会计法律、规范制度, 依靠“它律”对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崇尚权威、集权的俄罗斯文化决定了俄罗斯会计准则的制定, 首先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政府的影子始终会出现在俄罗斯会计准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中, 俄罗斯会计人员也比较愿意接受教条式的会计准则。目前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式有:政府制定、民间组织制定、政府制定民间组织制定。俄罗斯独特的传统文化、所有制经济残留的惯性、民间组织力量的薄弱, 决定了俄罗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具有比较优势。俄罗斯会计规范体系根据法规的权限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联邦会计法、联邦合资企业法、联邦公司法、俄罗斯银行法、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大纲, 第二层次包括会计准则和方法性指引, 这两个层次的会计规范具有法律、法案的等同效果, 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近年来俄罗斯历史会计改革都有“欧化”的倾向, 但其并没有完全引进发达国家制度上的优势, 欧化成果只是其集权模式的装饰, 它使中央集权更具有统治力。

(二) 文化对会计组织职业化的影响

俄罗斯政治文化决定了会计职业组织的薄弱, 俄罗斯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多方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但是俄罗斯政府在会计制度制定上始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俄罗斯会计职业组织主要有:俄罗斯职业会计师和审计师协会、俄罗斯审计委员会、莫斯科审计委员会、俄罗斯审计协会等。其中, 人数最多的俄罗斯职业会计师和审计师协会有10万人左右, 其他的小规模协会仅1-2千左右, 根本无法承担制定会计准则的重任, 所以会计职业团体基本上不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俄罗斯根据《审计活动联邦法》的规定, 确立了会计职业团体比较典型的法律授权、政府监督、协会自律模式。崇尚集权的思维使俄罗斯会计职业团体, 习惯于接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 会计职业团体可能无所适从、或者一片混乱。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会计职业界必须转变传统的文化观念, 增强会计职业界的自律能力和约束协会内会员职业行为能力, 提高社会对会计职业界的认知感, 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三) 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

俄罗斯集体意识文化使会计人员习惯于跟从集体行动, 不愿意自己去决策问题。强风险回避意识、偏阴柔的文化, 也会使会计人员为了规避风险、减少责任, 而不进行职业判断或少进行职业判断。传统的思维方式惯性也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俄罗斯会计工作仅是登记账簿, 不存在类似的做出职业判断的事情。在需要做出决策时, 总能查找到指导他们怎么决策的规则, 这种思维惯性决定了俄罗斯会计师不可能同西方会计师一样, 做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另外俄罗斯人习惯了免费教育, 在俄罗斯大学前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费、公立大学平均50%学生免费, 免费的教育思维模式使俄罗斯会计人员不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进行继续教育支出。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能力有限, 加上俄罗斯会计法规定企业首席会计师对财务负首要责任, 更加强化了会计人员的保守思想, 所以会计人员大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工作。

(四) 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保守的村社思想使会计人员在信息确认、计量中, 更加看重真实性, 而对公允性关注不足。由于文化的原因, 不同国家民族性格的不同,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例如, 在计提减值准备上, 保守的德国人可能更倾向于计提减值准备, 而英国、俄罗斯会计师可能不会计提。德国人对各种项目都计提减值准备, 而英国和俄罗斯会计则只对少数项目计提减值准备。渗透进思想里的俄罗斯文化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强风险回避和保守思想使会计人员行为更加谨慎, 表现在资产计价更偏向成本计价而非公允价值, 对金融工具、通货膨胀准则的应用则表现出排斥的思想。双重的民族性格使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中更强调形式重于实质, 不去挖掘业务背后的经济实质。例如:俄罗斯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核算中包括已出租的房屋和土地, 因很少考虑“现值”概念、分期分款采购固定资产成本按实际支付价款确定, 售后回购、售后租回的固定资产不按融资业务核算。劣质会计文化是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深层诱因, 俄罗斯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和其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只有培育出优秀的俄罗斯会计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俄罗斯的会计信息质量。

(五) 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经过20多年的会计制度改革, 俄罗斯的会计信息披露在“量”上已经达到了基本要求, 但是“质”上却有待改进。俄罗斯会计师喜欢披露一些价值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信息, 对投资决策者关注的信息却披露不足。这一方面与俄罗斯会计人员不了解信息披露准则相关, 更深层的原因是由其文化引起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下, 俄罗斯企业有鲜明的“内部控制人”文化, 企业内部人更倾向于内部共享信息, 而拒绝向社会公众和外部投资者披露信息。用宗教文化来解释就是, 员工把企业看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把向企业外部披露有用信息看作“背叛”企业行为。俄罗斯历史上的专制和集权统治文化, 催生了一个保持缄默的社会, 至少在向政府机构披露信息方面, 一般公司是有顾虑的。缺乏透明度也是俄罗斯社会普遍的一种现象, 尤其是政治文化中的腐败问题, 表现在财务方面上就是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虽然这种透明度在普京上台后有所改变, 但这种文化背景下想让会计信息披露全面公开化, 也是很难实现的。

(六) 文化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的影响

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面性在俄罗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上, 表现为摇摆性和激进性。俄罗斯对推进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方向保持积极的态度, , 但是在会计国际协调策略上却选择持谨慎态度。1992年俄罗斯政府开始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1998年俄罗斯政府出台俄罗斯会计改革计划, 开始了俄罗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历程。俄罗斯政府从2005起就开始要求, 在俄罗斯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所有股份公司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但该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 2007年和2010年俄罗斯政府又重复强调了这一政策。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国际趋同的很多政策仍然没有得到落实, 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激进性使俄罗斯在思考问题时表现出一种极端性, 要么完全趋同国际准则, 要么坚持自己国家的本土会计准则。在很多俄罗斯会计人员的思维中, 普遍认为俄罗斯会计准则已经很完善了, 可以满足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需求, 不需要再与国际趋同。俄罗斯宗教文化蕴涵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也使俄罗斯会计人员排除外来会计准则, 国家政府同样处于国家独立、国家自豪感也不会出台完全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俄罗斯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的道路还有很多路要走, 俄罗斯政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推动俄罗斯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

四、结论

俄罗斯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了会计制度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 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罗斯会计制度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俄罗斯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处世方式, 独特的俄罗斯文化价值观塑造了会计人独特的会计子文化价值观, 进而影响了俄罗斯会计法规化、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披露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所以传统文化对俄罗斯经济转型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东正教文化、村社精神、集权政治、双重民族性格的文化特征, 使俄罗斯人思维和西方人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也造就了俄罗斯会计制度不同于西方会计制度, 虽然俄罗斯的会计改革在准则制定、信息披露、国际趋同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在会计准则质量和数量上相比国际会计准则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说俄罗斯法规化、集权化、谨慎性和保密性的会计文化, 严重制约着俄罗斯会计制度的发展, 也排斥着俄罗斯会计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篇4:“酒、色、财、气”与俄罗斯文化

在俄期间,通过自己的深入了解、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酒、色、财、气” 这四个方面是解读俄罗斯文化的钥匙一种。

酒——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

提到酒,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俄罗斯的国酒——伏特加,它已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伏特加酒不仅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它生动的反映并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伏特加酒的发展史也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史。伏特加酒产生于5个世纪前,比俄罗斯民族产生还早(俄罗斯民族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从那时候起,伏特加酒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土壤。伏特加酒与俄罗斯民族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俄罗斯民族。

一方面,伏特加酒塑造了俄罗斯人尚酒文化的性格。这种酒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俄罗斯民族对伏特加酒的喜爱上。在俄罗斯,伏特加酒被看作是上帝。俄罗斯男人既不像欧洲其他民族的男人那样彬彬有礼地喝酒,也不像东方人那样有节制。他们把伏特加酒看成是自己的“第一妻子”。在俄罗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你都能看到一群群的俄罗斯人,手中握着伏特加酒瓶在公路上、公园里摇摇晃晃地喝酒。历史上,俄罗斯政府曾经6次对伏特加酒的垄断都没有让它消失,人们不但没有改掉酗酒的习惯,反而躲在家里大酿特酿伏特加酒。俄罗斯人的这种尚酒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极端和消极的酒文化。

另一方面,伏特加酒强化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如果说清酒酿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酿造了法国人的浪漫,那么伏特加酒则酿造了俄罗斯人的豪放、勇猛。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了提高军队士气,苏国防部规定每名战士每天在前线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酒,结果战士们作战更加勇猛。当然,对伏特加酒无节制的狂饮也给俄罗斯民族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俄罗斯民族的发泄性、矛盾性等。

可以说,正是在伏特加酒的影响下,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性格。当然,这种独特性并不是全部的消极独特性,它也包括积极的方面。比如说,在伏特加酒的影响下,俄罗斯民族的热情、大方、豪放等优良品质在世界各民族中显得尤其独特。

色——造就了独特的女性气质

除了热情、大方、豪放的民族性格之外,俄罗斯民族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是具有一种独特的女性气质。正如尼·别尔嘉耶夫所说,日耳曼是男人的民族,俄罗斯(只能)是女人的民族。

首先,美女是俄罗斯广袤大地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俄罗斯姑娘大多冰肌玉骨,身材挺拔翘耸。与高鼻深目的西欧人相比,俄罗斯姑娘的面部曲线更加柔和;与蒙古人种相比,她们面目更有型。另外,俄罗斯姑娘不只拥有美貌,更有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后天的培养。俄罗斯姑娘很小就在父母的引领下,或学绘画,或练体操,或跳芭蕾,或演奏乐器。经过长期的艺术教育,俄罗斯姑娘培养了不俗的艺术修养和高雅气质。此外,美丽大方的俄罗斯姑娘还勤劳能干。可以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俄罗斯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小学时,她们在手工课上学习调沙拉、烤糕点、做红菜汤,以及织毛衣、设计服装等。中学毕业时,俄罗斯美女差不多已经准备好做贤妻良母了。

其次,美女不止是俄罗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对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独特的。这种影响体现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中有一种浓浓的女性气质,一种浓重的、独特的哀婉和忧郁。在小说方面,无论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还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都有很浓厚的忧郁色彩。在古典音乐作品方面,维也纳和法兰西风格的圆舞曲全是大调,华丽欢快。如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瓦尔特菲尔的《女学生圆舞曲》。而俄罗斯的古典圆舞曲则风格独特,往往轻快中带着忧郁,无一例外以“6”结尾,都是小调。而且,除了西伯利亚民歌以外,俄罗斯民歌也用小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凄婉。这不能不说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女性气质有很大关系。

财——塑造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意志

俄罗斯彼得大帝曾经说过,上帝赋予了俄罗斯严寒,但也赋予了俄罗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俄罗斯不但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资源大国。

中国人常为自己国家的地大物博而自豪,但实际上,国土和自然资源居世界第一的国家是俄罗斯。据俄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2004年出版的《俄罗斯:复兴之路》报告称,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俄著名学者奥·切尔科维奇在题为《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俄罗斯》的论文中援引权威数据称,美国已经探明的自然资源储量价值为10万亿美元,中国为5万亿美元,西欧为2.5万亿美元。而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完全自给的唯一国家。

正是由于上帝赋予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塑造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意志。一方面,由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俄罗斯人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只靠出卖资源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俄罗斯人大多养成了懒惰的习性。另一方面,恶劣的生存空间,特别的严酷的气候,又持久地塑造和锤炼了俄罗斯民族,使它具有了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秉性——高强度的耐受力和意志力,尤其是在逆境中俄罗斯人特别具有顽强的凝聚力和难以抗拒的战斗力,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骁勇善战的民族之一。

气——成就了一个尚武民族

与欧洲的理性文化不同,俄罗斯文化的最大特点是非理性。正如俄国著名诗人丘特切夫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写到:凭理性无法理解俄国,一般的尺子无法将她量度,俄罗斯的体格十分独特,对她唯有信仰才比较适合。

俄罗斯民族的最大特点是非理性。“俄国人不相信理性,而宁愿相信自己的感情与愿望”。正如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人)大多温顺驯服,但又往往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可以说,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性格尽管也都具有非理性的一面,但都没有像俄罗斯民族性格中非理性的一面如此突出。

俄罗斯民族这种非理性的外在体现就是一种极端的尚武性格。这种尚武性格表现为俄罗斯人性格刚烈,勇猛剽悍,尚武善战,表现为国家至上,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尚武精神一直是俄罗斯立国、扩张的重要因素。15世纪末,俄罗斯民族彻底从蒙古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经过长达4个世纪的对外扩张,把一个位于东欧一隅仅有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扩张成为地球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近代史上,俄罗斯人也赢得了很多次世界规模的战争,俄罗斯人先后打败了蒙古、瑞典、日尔曼等外来入侵者,同时以武力夺取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土地。可以说,正是俄罗斯文化中的非理性支撑了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发展。

篇5: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

该文分析介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指出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化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因素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时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最具关键性.俄罗斯处于欧亚之间,东西方两股历史潮流相互撞击,欧亚文明相互融合、作用,是造成俄罗斯民族性格矛盾性、复杂性、两极性的原因.

作 者:刘玲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 FU NEW IDEA(BIMONTHLY)年,卷(期):“”(6)分类号:G03.512关键词:俄罗斯性格 俄罗斯文化 心理-生理遗传基因 文化定式

篇6: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自俄罗斯启动民主化改革以来,其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公民文化的构建对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目前带有权威主义色彩的政治现状,无疑对其构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战。

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自建立“超级总统制”以来一直受困于一些制度设计等结构性难题,导致其政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权威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尽管在破解俄罗斯目前的改革困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使俄罗斯的政治发展陷人了困境。而公民文化在为现有的政治制度提供必要的和良性的民意认同的同时,又天然地包含了一种继续推进俄罗斯政治体制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公民文化是俄罗斯走出其政治发展困境的可行之路。

一、公民文化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创建和运行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首先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然而新的政治制度在创建与运行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化或者说公民文化的构建。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二者是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的。区别在于: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刚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判断因素;而公民文化的变迁是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相对隐性的判断因素,但却是决定政治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的成果,可以为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提供推动力;而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同样有利于民主政治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臣民向公民的转变,对民主成果的巩固将起到最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为例。首先,摧毁一个政治制度是从政治文化的变迁,即公民对于现有政治制度认知的转变开始的。苏联时期,由于国家秩序一直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有序状态,集权、僵化、低效一直是描述苏联体制的修饰语,这一方面导致了俄罗斯人对苏联时期的政治制度产生疏离感,甚至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认为国内一切危机都是苏联制度造成的,尽快打碎这一制度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俄罗斯人非常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普遍认为只要在俄罗斯实行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种政治认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及俄罗斯民主化进程的开启。其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不能逾越其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土壤。新的政治制度从建立到运行,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运行环境。由于俄罗斯人只是把民主当做解决俄罗斯面临的各种危机的灵丹妙药,一旦这种渴望落空后,人们对民主的态度就会心灰意冷,其政治发展就会出现向权威主义回归的迹象。例如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由于“休克疗法”的失败,俄罗斯人对民主的热情急转直下。1994年,詹姆斯·亚历山大在对俄罗斯两个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尽管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议会能够更加规范化,但是由于对议会的失望,人们已经更加倾向于对强势领导、总统权威、个人权威的支持,议会中的反对党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在目前的俄罗斯还不可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所以说,“超级总统制”是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与西方民主思想融合的时代产儿。

可见,从旧制度的瓦解到民主制度的创建与完善的发展程度是与俄罗斯公民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在公民文化构建过程中,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时,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甚至会占据公民思想的主流。因此,要巩固政

治发展的成果,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二、公民文化与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与之相对应的是“臣民文化”。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在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两种文化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树立服从合法权威、遵守法律的意识,以及培养尊重和容忍不同意见的精神构成了巨大挑战。考虑到俄罗斯精英政治的特点,构建符合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兼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公民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必须面对和回应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历经几百年的专制统治,在民众中形成了崇尚权威和被动接受专制政治的思维习惯,恰达耶夫说:“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同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这生动地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家长制特征,臣民们对“父亲”的崇拜与依赖溢于言表。此外,受东正教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弥赛亚精神、强大帝国心理在俄民众中盛行,集体主义、极端主义、平等主义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表现出典型的依附性。这种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在俄罗斯人的行为中表现为缺乏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似乎天生与公民生活相抵触,社团生活也不成熟。俄罗斯民意基金会于2001年6月对1.5万名俄罗斯居民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73 %的公民不愿意为任何公共组织工作,只有巧%的人愿意为公共组织工作;80%一90%的俄罗斯人不愿参加任何志愿性组织。俄罗斯人参与公共组织的人数很少,大约仅占人口总数的5%。由此可见,俄罗斯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公民意识较缺乏。用科尔顿的话来说,“历史使俄罗斯人先天地倾向于不信任,禁欲主义地接受政府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信心十足地影响它”。这导致诚信、守法、宽容等公民社会的积极品质难以成为俄传统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社会基质。

因此,俄罗斯要实现政治发展,首先应解决其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即要完成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的任务。而传统的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即体现为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化。

公民文化,尤其是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与运行,而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推动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为这种参与有利于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这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民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断促进国家的政治向前发展。因此,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经历过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时代的国家来说,通过构建公民文化来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进而培植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最终实现政治发展,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三、俄罗斯的政治精英集团与公民文化的建构

去除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一些外部力量条件,在发展中国家,精英的互动和领袖的推动通常会成为推进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民主政治是一场由国家和公民社会中的少数精英参与其中的博弈”。例茹,在民主改革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民主思想的启蒙,一般都要由一个国家中思想最先进的群体—新政治精英来完成,并由他们来主导民主化开启的进程。在民主改革的第二阶段,即决定阶段,各种势力,包括新政治精英

与旧政治精英之间围绕着政治游戏、民主规则的设计与制订,通过互动、博弈、妥协最终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其中精英们根据利益取向,一般会被划分为执政派与反对派,保守派与改革派,温和派与激进派。当民主化进程进人第三阶段,即适应阶段时,针对重新构建的民主制度等各方势力已基本形成认同,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则多数以妥协为主了。在这一阶段,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重担就落到了广大的公民身上,因此一个健康的公民文化能否形成,将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证明,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从开端到目前的整个过程就是在政治精英引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转变过程。“对俄罗斯而言,当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政府政策选择不再为以民主化为中心的政治转型提供资源的时候,社会精英及其行为便成了政治转型成败的关键”。从1985-1991年的准备阶段或者叫民主启蒙阶段,到1991-1993年的决定阶段,即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阶段,再到1993年至今的权威主义转向阶段,无论是民主理论与改革思想的准备,还是具体过程的操作都是在苏联的旧政治精英和独立后俄罗斯新政治精英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主要是由俄罗斯政治精英推进的。然而,在精英主导下,如何发展自己的公民社会,将决定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目前,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在整个政治转型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承受的弱势地位,因此,公民社会要取得发展就不得不取决于政治精英的偏好选择。如果政治精英对于建设民主国家的意识不强烈、意志不坚决,那么公民社会在俄罗斯的发展至少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国家的支持,甚至会遭到挤压而逐渐萎缩。叶利钦执政时期,政治精英关注更多的是任期、政府和立法机构等事关自身权力的问题,对构建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以及培育公共性活动组织,乃至于政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给予关注。普京执政后,认识到公民社会不仅仅是对于民主,而且对于俄罗斯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便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普京对于发展公民社会所做的努力,似乎证明了俄罗斯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现代民主政治是广大民众的实践,而不可能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一相情愿。因为从一个社会结构变迁到另一个社会结构,必须要经过人的主观活动才能形成习惯,进而是自觉,并最终形成文化。而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正是发展中国家巩固民主成果,实现其政治发展的关键一环。

尽管如此,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在俄罗斯由政治精英主导一切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种精英主导下的政治不会给公民参与社会组织提供太多的机会。而没有国家支持的社会组织通常是非常弱小的,由于国家掌握着大部分资源,单纯依靠少数积极分子的热情来维系,开展组织活动更是无法长期坚持下去。正如俄罗斯政治学家米格拉尼扬认为的那样,“私有产权、法治、有效立法机构的确立以及正常运转的市民社会等自由主义的基石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来安排”。这里所说的国家,就是指政治精英主导下的国家,而非一切由选民决定的国家。所以说,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俄要发展自己的公民社会,在努力做好自下而上的思想准备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寻求政治精英支持上,在他们的主导下着手公民文化的构建,进而带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上一篇:教师节活动朋友圈文案下一篇:衡水高中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