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2024-08-11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共5篇)

篇1: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第0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

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

3、D

4、A

5、D

6、D

二、拓展练习

7、(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汉高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轻百姓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受到秦朝横征暴敛导致失国的历史教训的影响,同时汉初统治者作风朴实谨厚也对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影响。

(4)汉初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家称其为“文景之治”。

8、(1)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仁义。反对严刑峻法;反对滥用民力,主张减轻徭役;反对奢侈骄淫,崇尚俭朴。

(2)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体现儒家的仁政思想。

西汉的无为不是消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人心所向,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第09课 汉武帝时代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亲信近臣、内朝、外朝

2、C

3、D

4、C

5、D

6、C

二、拓展练习

7、(1)西域、河西四郡

(2)A:西域都护府;B:酒泉郡;C:长安

8、(1)可以参考汉代出土的农书记载;

(2)还可以通过大量出土的各类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或种子遗存、汉代水利工程遗址、汉代画像砖以及墓室画上关于农业生产画面的描绘等丰富的一手资料,发现、了解这一时期我们农业的发展情况。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王莽、托古改制

2、文教治国、皇家图书馆、郡国学

3、C

4、D

5、C

6、C

二、拓展练习

7、(1)近亲、近臣是东汉最大的豪强地主。反映出豪强地主虽田宅逾制,但地方官员慑于压力或出于自身利害考虑,无法解决尖锐的矛盾。

(2)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在经济上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生产,生活富有奢靡。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看家护院,称雄一方。政治上,一些开国功臣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形成世家大族。(3)原因: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以及皇权的日趋衰落。

影响:豪强地主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8、(1)社会问题:东汉初年经济凋敝,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奴婢买卖等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2)措施:汉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着手调整统治政策,巩固统治秩序。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并机构,废除王莽时期繁密苛重的法令,强化中央集权。经济上:减轻赋税,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

文教方面: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郡国学”。

(3)结果:经过多年努力,东汉社会安定下来,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黄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生产技术、生产经验

2、C

3、B

4、C

5、A

6、C

二、拓展练习

7、(1)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县,“挟xie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同时,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广招天下有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2)诸葛亮。谋取荆州,孙刘联合抗曹。

(3)预判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可能,为刘备图谋霸业奠定了战略基础。(4)三顾茅庐(或隆中对)

(5)A:蜀;B:魏:C:吴;①官渡;②赤壁。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

1、西晋、五胡十六国

2、大兴安岭、魏、北魏

3、B

4、B

5、C

6、D

7、D

二、拓展练习

8、(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治国应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

(2)政策措施:①汉文帝多次下诏减轻百姓的田租;②曹操招抚流民,实行屯田制;③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

评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单元练习(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汉初统治者从秦朝短期内过度集权化导致孤立而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借助刘氏宗亲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屏障的角度出发实行了分封。

变化: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为王,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社会矛盾: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D

3、前者采取强行削弱的办法,结果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引起七国之乱; 后者主张加大分封,把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结果使诸侯封地越来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

4、不正确。因为七国之乱是西汉统治集团内部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割据势力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削藩”还是“推恩”,都要触及王国的利益,都会引起诸侯王的反抗。王国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汉武帝时期国库充足和中央集权势力强大;汉景帝平定叛乱,又加强了对王国的治理。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单靠“推恩”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王国问题的。

5、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6、中朝是皇帝与亲信近臣的宫廷决策核心,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外朝是丞相为首的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中、外朝的形成说明了相权受到抑制,皇权得到加强。

7、A

8、刺史“位卑权重”以小制大,这样的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刺史成为新的一级行政部门,便于中央管束和驾驭yu。

9、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的强硬方法钳制思想、控制舆论; 而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定为官学,作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

10、儒学被冷落是因为其政治主张与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不相适应。

秦朝时,儒生们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因此遭到弹压。儒学不仅不能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汉武帝时,董仲舒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为儒家学说增添了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内容,不仅为专制集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提出了思想统一的方案,因此获得独尊地位。

二、孝文帝迁都

1、平城的位置偏僻,不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不利于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的统治。平城附近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鲜卑人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逐渐变得缺乏朝气。

2、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北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侈,最终导致鲜卑族的衰败。但是,迁都洛阳以后,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重新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A:平城;B:洛阳。迁都路线(略)

三、南方经济的发展

1、经济状况:西汉时期江南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落后于北方,虽然人民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西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而江南地区人少地广,劳动了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

2、西晋末年,国家再度陷于分裂,少数民族政权在黄河流域纷纷建立,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经济破坏严重。

3、A:巴蜀;B:湘赣;C:江浙。

4、变化: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的地方。

原因: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④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⑤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篇2: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基础练习

1.960

契丹

陈桥驿

2.考试制度

殿试

弥封 3.B

4.D

5.C

6.D

二、拓展练习

7、宰相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人,很少有武将,以此避免武将专权;各类官职多用文人;文官地位高于武将;皇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之法”,尊重士大夫。

8、史料是: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评价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为赵宋王朝选拔人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起了积极作用。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一、基础练习

1.宋神宗

制置三司条例司

2.司马光

元祐更化

3.C

4.C

5.A

6.A

7.D

二、拓展练习

8、(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各种后果。

(2)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主要内容的王安石变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一、基础练习

1.耶律阿保机

2.党项族

西夏

3.B

4.A

5.C

6.B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宋 960年 汉 赵匡胤 开封 辽 916年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 蒙古 忽必烈 大都

二、拓展练习

8、(1)官分南北指辽设置的从中央到地方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因办事机构分别设在皇帝宫帐的南、北两侧而得名。

(2)适应游牧文明的管理制度为国制,适应农耕文明的管理制度为汉制。

(3)在契丹人和北方诸族居住地实行适应游牧文明的管理制度,在南方渤海人和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居住地实行可适应农耕文明的管理制度,从而有利于辽朝的统治。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基础练习

1.水稻

太湖流域

2.机户

江西景德镇

3.B

4.C

5.D

二、拓展练习

6、(1)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的状况。如画面上树木茂盛,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反映了那时候江南社会比较安定,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还描绘了南方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插秧与收获同时进行的情景,说明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攀升到一个新高度,等等。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2)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大大少于北方;唐代南方人口增加;宋代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

(3)南方赋税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由此可见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4)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的政治环境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南方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7、(1)在“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了数万枚古钱币,其中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时期的绍兴元宝。

(2)到过的港口:宁波(明州)、杭州、泉州、广州;驶向的地方:南洋(东南亚)、印度(南亚)、阿拉伯(西亚)。

(3)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为海外贸易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宋代掌握了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宋代政府采取了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北方时有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相对移向东南沿海等。

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一、基础练习

1.毕异泥

活字印刷铅活字

2.蒙古国

阿拉伯

欧洲

3.C 4.A

5.B

6.B

7.A =、拓展练习

8、(1)原因:宋元时期,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战争频繁。外传经过:13世纪随蒙古国西征传人阿拉伯,后传人欧洲。

(2)主要成就:十二气历、《梦溪笔谈》。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3)水运仪象台。韩公廉。(4)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顶峰,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印刷术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药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总之,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一、基础练习

1.大都

商业大都市

2.意大利威尼斯

福建泉州

马可?波罗行纪 3.C

4.B

5.A

6.D

二、拓展练习

7、(1)材料一藩王使者质问元政权为什么不遵旧俗;依据是“本朝旧俗与汉法异”。材料二力主元政权必行汉法乃可长久;依据是“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下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采纳了材料二的观点。

(2)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考求前代之典”,即沿袭北宋时期的中央官制。

(3)中书省首创于隋唐。差别:唐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而元中书省是最高国家行政机构;唐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8、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元统治者对历代统治经验的借鉴和发展。特点:行省统管地方军、民之事,权力很大,但行省从属中书省,服从皇帝统治,亦即行省隶属于中央。第五单元 单元练习

一、宋初军事改革的利弊得失

1.禁军

厢军

乡兵

2.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而言。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3.首先,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其中,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其次,实行守内虚外、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再次,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第四,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文人担任军队的重要官职,以防范武将专权。

4.宋初军事改革彻底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混战、武将跋扈专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宋初统治者管理军队得法的结果。

5.C

6.不同:材料四认为,宋初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改革,虽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但造成地方越来越贫弱。面对金军的大举进攻,地方军队土崩瓦解,造成金军长驱直人,攻占开封,北宋灭亡。评价:宋初军事改革有利有弊。“利”:将军权、军队收归中央,避免了地方势力与中央抗衡,防止了武将专权和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弊”:由于地方军事实力薄弱,无力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使北宋很快走向瓦解。

二、褒贬不一的王安石变法

1.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商:均输法;兵:将兵法、保甲法;士:科举新法。

2.扰民伤财,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修修补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改弦更张。

3.A

4.法是好法,只是因为用人不当,结果百姓“但受其害,而不见其利”。

5.王安石变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一场进步的改革运动。其变法的一些指导思想流传至今。

6.答案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能从辩证的视角阐释则更好。

三、宋代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C

2.反对(或不赞成)。

3.北宋和南宋时期,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先后与宋政权之间发生激烈冲突。虽互有胜负,但对宋政权而言,总体上是胜少败多。部分少数民族政权还进入中原,并确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如金在南宋时期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元还灭南宋,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4.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也达成和议;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

5.都是以宋政权向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银、绢等为代价订立的。

6.材料三认为,对宋朝而言,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是“图全之善策”。同意,但不完全赞同材料三的观点。理由:由于宋初的军事改革造成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大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作为草原民族骁勇善战,正处在生机勃发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以牺牲部分利益换取民族间的和平相处是值得的。“澶渊盟而后两国享无事之福者且百年”便说明了这一问题。但一味的议和与妥协退让,带来的也往往是对方的贪得无厌和得寸进尺,使北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独立自强与奋起御侮,可阻滞少数民族的进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如岳飞抗金就有效地阻滞了金军的南下,使南方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

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一、基础练习

1.朱元璋

应天

2.中书省

丞相

宰相六部

3.B

4.A

5.C 6.D

7.D

二、拓展练习

8、(1)锦衣卫。

(2)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

(3)职责:职掌侦察、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地位: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

(4)其设置标志着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的集权程度臻于空前。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基础练习

1.努尔哈赤

后金

皇太极

2.李自成 张献忠

大顺

大西

3.C

4.D

5.B

6.Ac Bd Cb Da

7、(1)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并不时南下奔袭,严重威胁明朝的统治。

(2)充任矿监、税使的宦官对工商市民恣意盘剥;赋税之外任意加派苛捐杂税;陕西等地区连年饥荒,民不聊生。

(3)正确。外部: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不仅占据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而且不时南下奔袭,窥测中原,伺机长驱直人。内部:矿监、税使的恣意盘剥,激起多次民变,削弱了明朝的统治;苛捐杂税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陕西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二、拓展练习

8、(1)魏忠贤主要利用了皇帝特殊的嗜好、不亲理朝政的机会实现专权的。(2)皇帝觉察到大权旁落或新皇帝即位,宦官的伎俩便暴露无遗了。(3)宦官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出于生活的无奈,才被迫从事这种“非人”的职业,他们的命运是可怜的。但有些宦官一旦掌握权力,又往往会做出一些祸国殃民、匪夷所思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行为又是可恶的。宦官既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副产品,也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牺牲品。第25课

康乾盛世(上)

一、基础练习

1.南书房

军机处

2.沙俄

准噶尔部

金瓶掣签

3.D

4.A 5.A

6.D

7.B

二、拓展练习

8、(1)A台湾府;B驻藏大臣;C伊犁将军。A处:康熙时,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之下。

B处: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后,由驻藏大臣与**、**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监督**、**的转世程序。

C处:清朝历经三代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乾隆时又平定回部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随即派军驻守,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2)特征:抗击外来侵略势力,平定叛乱分裂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加强中央集权。意义:维护了政权的统一,捍卫了领土的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为今后的反侵略战争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第26课

康乾盛世(下)

一、基础练习

1.双季稻

北京

2.古今图书集成文字狱

3.C

4.C

5.C

6.C 7.B

二、拓展练习

8、(1)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从重视文化事业、传承传统文化角度谈“编书”的目的和意义;从推行文化专制以巩固王朝统治、钳制思想并阻碍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毁书”的动机和恶果,等等。(2)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从为政治统治服务的角度谈重视儒家著作;从农业社会的局限谈对科技著作的轻视;从统治者的心态等谈对西方科技著作的态度等。

第27课

明清对外贸易

一、基础练习

1.朝贡贸易

月港

闭关锁国

2.澳门

丝绸

白银

3.D

4.C

5.B

6.B

7.D

二、拓展练习

8、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商船东来,葡萄牙人以澳门为贸易中转的据点,使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之一。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贸易的网络之中。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一、基础练习

1.16

耶稣会士

2.入乡随俗

思想文化

风俗习惯

西学

学问

3.A

4.B

5.D

6.(1)利玛窦

徐光启

(2)《几何原本》(前六卷)(3)利玛窦还与李之藻合作编译《同文算指》;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等;传教士还编译了水利技术专著《泰西水法》,机械工程专著《远西奇器图说》等;徐光启等参照西方历法,编成《崇祯历书》。

二、拓展练习

7、(1)由于与外国人往来较少,中国人对外国人存有怀疑、警惧的心理;君主专制统治严密,对百姓聚众防范严格。

(2)贡献“方物”,赢得统治者的好感和信任;适应中国国情,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人乡随俗的调和策略(包括取汉名、习汉语、穿汉服、钻研中国典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祖尊孔等,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

方官员乃至朝廷的支持;并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

8、(1)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使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进而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2)天文、历法、物理、数学、机械制造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艺术、商业贸易等领域。(3)不必统于一说,言之有理即可。赞成说:因为这一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学术思想,以及商业贸易等确实有比中国先进的地方。不完全赞成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并非所有领域都落后于西方。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

一、极权政治的发展

1.内阁大学士。军机处。

2.特点:内阁协助皇帝决策,只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区别:唐朝皇帝以下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分掌草诏、审核、执行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明朝内阁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3.言之有理即可。如:皇权越来越强化,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政治腐败,思想禁铜,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是。内阁虽然只是协助皇帝决策的机构,但作为重臣的意见,皇帝也不得不考虑。

否。内阁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制度规定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得自行其是。

视具体情况而定。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的开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阁与皇权的关系。皇帝开明,内阁可以有一定的发言权,客观上制约皇权;反之,则不可能做到。

5.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权力凌驾于政府司法部门之上,职掌侦察、缉捕、审刑等,并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

6.文字狱。明代设置厂卫,是为了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监控,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使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政体臻于空前。清代文字狱是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而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因此,无论是厂卫或文字狱,本质上都是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表现。

7.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矛盾。康、雍、乾三代从总体上说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上也有一定建树。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实行文字狱,可以理解。

矛盾。作为“盛世”,思想文化的活跃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字狱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更加剧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文字狱与“盛世”背道而驰。

二、经济发展的悖论

1.体现:移民屯田、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举例:三国时代,曹操在北方地区实行屯田,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为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文景之治”。

2.原因: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乱,明初社会经济衰落凋敝,出现大量抛荒土地;天下初定,人民生活困苦,需要休养生息。影响:经过移民屯田等一系列措施,明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生产力逐步提高。

3.康、雍、乾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清朝前期,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商品生产发展,商业日臻繁荣。

4.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方面,社会内部的商贸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和财政储备大增,对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起着稳固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君主专制王朝的统治,所以市镇商贸有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无论是观念或政策,始终以“主”“仆”关系待之,海外贸易被纳入“朝贡贸易”体系;加上长期小农经济的自给和封闭,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惧怕,使为稳固统治而设的“海禁”与“闭关”随之而起。

三、早期的西学东渐

1.马可?波罗是沿丝绸之路东行来华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到利玛窦时代,西方人可以通过海上航线到达东方。

2.西学是一种新颖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文化,最直接的表现为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人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介绍图片的历史含义即可。如: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传教;结交中国士大夫阶层;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促进中西交流等。

4.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统治者妄自尊大,无视西方科技的发展,拒绝学习先进科学文化,阻碍中国社会发展;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愈将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资本主义殖民大潮面前将难以避免落后挨打的结局。第三分册

综合测试 第一部分

1.C 2.B 3.B 4.C 5.D 6.D 7.C 8.A 9.C 10.C 11.A 12.A 13.B 14.C 15.A 16.D 17.C 18.D 19.A 20.A 21.C 22.B 23.A 24.B 25.D 26.C 27.A 28.B 29。C 30.C 第二部分

31.(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2)不同:政治上西夏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其说明当时西夏的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北宋初年,为消除分裂割据和武将乱政的隐患,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造成“积弱”局面。

(4)有。因宋的积弱,无力以战取胜,不得已而议和,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更大的破坏,以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2.(1)南宋。因为材料提及的故都开封即北宋的都城。

(2)北宋时,南方经济地位已显得十分重要,到南宋时南方农业生产发展迅猛,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生产的首位,太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仓;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完成的趋势。

33.(1)开放海外贸易能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实行“海禁”则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稳,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2)材料一:海外贸易能使中外互通有无,增加人民和政府的收人;材料三:外国商品对中国无用,禁止对外贸易可以防止内外勾结,预防外来的侵扰。

(3)本题属于开放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得分。(针对盲目自大、自我封闭的心态,只要有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即可)34.(1)国力强盛,影响波及海外等。

(2)能从材料出发,提取信息,得出结论即可。(思路:北京城市规模宏大,繁华热闹,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商业活动渗透到官民日常生活中;各地商人云集,是全国的商品贸易中心)35.(1)A元朝;B北宋;C五代十国;D南宋。排列顺序为:CBDA。

(2)南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宋与南宋时期与辽、金等政权并立,实现局部统一;到元朝时期完成大一统。36.本题采用分级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1 3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4—6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7 10分)

篇3:高一历史第二学段模块(Ⅱ)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丑了,金牛叫;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这是2009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已丑”,“金牛”等源自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D.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3.请欣赏下列手工精品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领先于世界的一组

①青铜器 ②瓷器 ③丝织品 ④电灯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4.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比较发达

D.汉代丝织品数量多

5.外来饮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不断地进入百姓饭桌,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美洲逐渐传到中国的是

A.蕃薯、玉米B.烟草、小麦

C.葡萄、土豆 D.甘蔗、水稻

6.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7.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这件有几何纹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你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朝代可能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8.下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明朝生产关系重要调整的反映

B.农民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C.农产品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9.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晚上“市”门紧闭

10.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遗产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1.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示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②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③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没有刀光剑影的革命在英国发生,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本质特点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1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14.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无线电这一成果出现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1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表明李鸿章

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政治制度

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

C.主张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办洋务

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

1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表明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中国人不应该崇高西装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17.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C.颁布1936年宪法

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19.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20.“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1.针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生产关系,经济发展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22.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国家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加剧

B.日本、西欧、美国相互依赖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23.下列两幅图表明,20多年以来,深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70年代末的深圳今天的深圳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C.对外开放

D.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4.欧元使欧洲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的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5.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题各12分,第28、29题各13分,共50分。

26.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但制约农业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岁收亩不足一石”。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太湖地区,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从养活的人口来看,明清时期农业确有发展,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下降了,主要表现是畜力的减少;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来看,也有下降的趋势,表现在劳动强度加大,工作时间增长。

——《中国经济史研究》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依据材料分析是哪些因素促成的?(5分)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2分)

(4)综上所述,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

——摘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对中国传统农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明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比较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两种生产方式的异同点。(2分)

(4)对于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在我国的产生,有人认为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有人认为是“中国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 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国家的现代功能包括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和经济服务等,现代国家职能就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国家都大幅度扩张了国家管理功能……

——摘编自刘涛《中国崛起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1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苏联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一变化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挥国家和市场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3分)

(4)以上不同社会制度其经济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这一现象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

(2)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主要方式。(2分)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家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对这一趋势有人欢迎,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认为这是一个“陷阱”。你怎样看待?请说明理由。(4分)

解题思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解析: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学生往往对此部分知识忽略了。2.D 3.B 4.C解析:需要从材料中抓住关键词:丝织,分别从她的辛勤劳作、身上穿的和床上用品的角度,描绘了汉代丝织业的技术进步和普及。

5.A 6.C解析: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姓名不在县籍中”(是指那些漂泊在外经商而没有户籍的人。)“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三句话都是为了说明当时农民为逃税而被迫经商。7.A 8.D解析:租佃经营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但此题立意放在明代地契的出现,显然要考虑明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如选项B、C都属于此类情况,到明朝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分的提高,农民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自主权大了。9.C 10.B 11.D 解析:此题以乔家大院做背景,实际是向我们展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对学过的课本知识进行成功的迁移。12.C 13.A 14.B 15.C 解析:此题需要读懂材料,同时要全面理解,不能断章取义。如:选项B、D就属于此类现象;而A则是曲解材料意思。16.A 17.C 18.B 19.A 20.B 21.B解析: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危害”,学生较容易掌握,而本题要求从危机带来发展的“机会”可能在理解上有些偏差,对其发展的含义应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其发展的本质就是调整生产关系,这样成功的进行了知识的迁移和进一步活用知识。

22.D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第26、27题各12分,第28、29题各13分,共50分。

26.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加以说明。(2)第一问主要从战国时期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的分析,从而总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直接推动农业发展。第二问从侧面证明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下降。第三问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以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3)学生回答问题一定要求抓住关键词,始终围绕本题立意的主题,这样回答问题就能得心应手。

参考答案:(1)粮食产量提高。(1分)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3分)

(2)农业发展水平下降。(农业耕作技术下降;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2分)因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养牛成本较高。(3分)

(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量大幅提高。人民公社化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2分)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着农业发展。(1分)

2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表现。(1)第一问从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问,生产关系在明朝时期的变化及根本原因的分析。第三问把古代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古、近代的不同表现和其本质的相同。第四问则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复杂性入手考查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3)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审透出题人的意图,不能盲目下笔。

参考答案:(1)模式:小农经济 (或自然经济)。(2分)影响: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2分)

(2)变化:反映出在明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2分)

(4)同意第一种观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被扼杀;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2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2分)

2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出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1)第一问和第二问考查苏俄时期的经济政策、特点和影响。进而从第三问转向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一问概括性比较强,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发挥国家和市场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回答问题需要进行知识迁移,有的是国家机制,如: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社会福利等;有的则体现市场机制,如:实行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2)此题要明确的主题是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经济政策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无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是不分社会制度和国家的。

参考答案:(1)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

(2)变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分) 影响: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促进了苏联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工业大国;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苏联经济逐渐放缓。(4分)

(3)使世界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组织制度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3分)

(4)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与生产力相适应;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分)

2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发展和在当今的体现。(1)第一问、第二问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影响和最终形成的表现入手,需要学生掌握分析问题、阅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把问题分析到位。(2)第三问从当前存在的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入手考查学生如何判断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分层次给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参考答案:(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分)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把亚非拉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3分)

(2)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1分)方式:国际贸易、人口资本流通、武力威逼等。(2分)

(3)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危机四伏的“陷阱”。(1分)

篇4: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基础练习

1.1万 畜牧业2.炎黄(或黄帝)中原3.C 4.C 5.C 6.显性信息:随葬品多少差异显著。隐性信息:贫富差距显著,或私有制发展、原始平等被打破等。

二、拓展练习

7.(1)建房、熟食、渔猎、农耕。(2)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8.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基础练习

1.禅让 世袭2.国家 二里头文化3.B 4.c 5.B 6.D 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夏朝有二定数量的军队;夏朝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镇压反抗者。

二、拓展练习 8.(1)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可能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2)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的有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的记载。(3)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的功能。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基础练习

1.汤 内服 外服2.甲骨文 商3.B 4.A 5.C 6.D 7.政治:实行内外服制。经济:重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化: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思想: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拓展练习

8.(1)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2)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3)甲骨文是反映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第一单元 单元练习

一、农业的起源

1.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区域。2.共同点是旱地农业和稻作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南北并立的格局。不同点是南稻北粟,具体作物不同。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北方干旱少雨,适合旱作农业;南方潮湿多雨,适合稻作农业。3.C 4.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使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同时,使比较稳定的定居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5.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

二、国家的产生与统治文化

1.部落间冲突激化;产生了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政治实体。区别:最初的农耕聚落是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而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

2.有一定道理。因为墓葬随葬品差别明显,体现高下不同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随葬品按不同等级进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文化的发端;朱书字符,可能是早期的文字;规格较大城址的发现,也体现出社会分化明显。

3.移交方式: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象征意义:标志私有制的确立和国家的产生;标志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等。

4.商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形式、功能多样,纹饰独特等。5.A 6.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汉字的持续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汉字还对一些东亚国家的文字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揭开远古历史面纱的方法

1.因为在未发明文字以前,很多事件都是通过人们口说辗转流传的。神话传说。一方面具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可信度值得商榷;但由于神话传说承载的是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又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隐含其中,值得珍视。2.用火、畜牧、耕稼。3.D 4.因为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看,二里头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和夏朝非常吻合。

5.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材料。历史文献、考古发掘。通过地下材料,对纸上材料进行补充、印证和辨伪等。

篇5: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开始定居生活。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2、炎黄传说: A 神话传说的意义:(1)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口

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2)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经

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A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礼记·礼运》)中的夏朝: A(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也即“天下为家”的社会;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置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2、二里头考古发现: A 考古学家发现,在时间上、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宫殿式建筑、农具和青铜礼器祭器的发掘表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这些与文献记载大致吻合。)同时,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和青铜文化

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B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方国联盟: A

(1)商王朝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也称“大邑商”、“天邑商”,“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也称“四土”、“四方”。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3、青铜器与甲骨文: A

(1)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

上所罕见。(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

(2)商朝青铜器的功能: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

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朝青铜器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 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A 西周建立后,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的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3、礼乐制度: A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用“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用“乐”来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B 经济: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政治:各国相继进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使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体制走向崩溃,确立起中央集权的体制,各国在政治制度上也出现了趋同倾向。思想: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

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百家争鸣:B 背景: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发表意见,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主要学派:儒、法、道三家。

(1)儒家,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以“仁”为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代表:孟子、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把礼、法熔于一炉。(2)法家(韩非)提倡“法治”,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鼓吹专制独裁,严刑峻法。(3)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 A 齐、楚、秦、燕、赵、魏、韩,列国纷争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由弱变强,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秦帝国的建立: A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中央集权体制(我国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B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局面,秦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2)内容:创立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

(4)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统治者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促进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修建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A

2、西汉的建立: A

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3、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B(1)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

(2)秦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

(3)秦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加速了秦的覆灭

(4)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则直接导致了秦的灭亡。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A

汉承秦制:一方面是指西汉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度。

另一方面在继承秦制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包括汉初政令宽简舒缓,推行郡县制同时还实施分封,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

2、文景之治: A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A(1)中央建立内外朝以裁抑相权;(2)地方则创设“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颁布“推恩令”基本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以儒学为官学,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武帝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 A

(1)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争,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北边境的威胁。(2)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A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2、豪强地主: A柔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不断膨胀,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使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走向分裂。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A

(1)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三分天下形势大致已定。(2)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建立“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建立“孙吴”。三国鼎立的格

局最终形成。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A 南朝:宋(420年)、齐、梁、陈;

北朝: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B

(1)北魏孝文帝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

具体措施为:迁都洛阳,禁胡语胡服改说汉语汉服,改姓氏促通婚,改定汉族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改革意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2)民族融合的特点: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不仅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影响,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族文化增添色彩。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A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杨坚即为隋文帝, 都城: 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即为唐高祖,都城:长安

2、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 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发展,运作更趋规范化和程序化,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政事堂为宰相议事所在地。凡加以特定官衔而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皆为宰相,故隋唐时期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影响:三省六部制实质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众多宰相分权制衡、集体议政,避免了宰相擅权专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同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如能严格执行,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使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呈现微妙的平衡。

3、科举制 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历经唐宋发展完善,至清末废除。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受重视。

隋唐科举制的创制则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相对公平、公正,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后,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先秦(世卿世禄)、秦(军功授爵)、汉(推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清(科举制)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A

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唐蕃关系 A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历史上传为佳话。

3、开元盛世 A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唐朝出现全盛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晚年的统治怠于政事、醉于歌舞,终致出现“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A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北非的商路持续兴旺。唐朝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丝路安全畅通和对西北地区加强管理,使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全盛。它不仅是东西方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东西方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东西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2、遣唐使 A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其中,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交流。

上一篇:平安社区安全监控方案下一篇: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内容解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