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2024-08-07

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共14篇)

篇1: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手机、电脑、传真已经成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那时候的我很好奇为什么人的声音可以通过一根线便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慢慢的我的好奇心驱使我拨打了第一次电话,这个电话是打给了我的姥姥。因为那时候小,所以总会霸着电话聊很长时间,然后才心满意足。再后来我看见电视里的家庭电话都像砖头一样,可以拿着电话到处走,我的好奇心又在一次驱使我要求父母换一个像电视里的、砖头一样的电话,后来爸爸便买来一部那样的移动电话,我兴奋的举着手机像玩飞机一样转啊跑啊,那时真的感觉太棒了,我好象拥有了一个新的世界。

慢慢的我长大了,mp3、mP4、笔记本电脑、上网手机、地图定位手机等等先进的东西也不断的涌现出来。在我初二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了第一部手机,那是因为我要出北京市到很远的地方去比赛,爸妈为了可以随时联系到我,便让我带上手机,那时父母说只要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好了,所以买了一部功能简单的手机,能接能打就行了。再后来我上高中,经过了三年的使用,原来的.手机也被我用的很旧了,便换了一部功能的比较齐全的手机,可以听歌、上网、拍照,可以在原有手机的基础上发挥更多的功效。

人们对手机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在选购手机上,大家都愿意买诺基亚、索爱、三星、摩托罗拉等进口品牌型号,因为他们功能全、品质好,售后服务有保证,但是价钱不是很便宜。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天宇CECT了,因为这种手机不仅外形美观,功能全、售后服务有保证,而且价钱很便宜,因而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现在北京人几乎每人都拥有一部手机,有的甚至多达5、6部。记得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因为发生了一点意外,使车停留了很长时间,我还没有到家天就黑了。那天我正好没带手机,心里很着急,因为天黑了,担心父母会因看不见我回家而着急,于是我向一位叔叔借了手机,告诉家里我没事,只是车坏了,会晚些到家,让他们放心。自从那次以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电话的重要性,可以向自己的家人报平安,可以向恋人表达思念之情,还可以为多时不见的朋友送去温馨的问候。

我喜欢这个小小的东西,它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一件的礼物。

篇2: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学外行机,顾名思义就是门生行使的手机,门生行使手机好欠好呢?

门生行使手机有很多甜头,它能带来糊口的利便,让人与人之间实时接洽;还能用它拍下一些有代价的对象;用它来当闹钟提示本身;它小巧,可以随身携带。

可是,门生行使手机也有很多弊端。短信谈天,影响进修;助长攀比之风;特殊增进怙恃承担;手机的辐射影响故障人的身材康健。

篇3: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关键词:多媒体,外语教学,利弊,对策

多媒体技术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不仅仅是教学手段上的改变和更新, 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外延也十分广阔, 将渗透到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之中, 进一步推动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 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式接受的模式,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多媒体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

1.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 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我所面对的中职学生大都是中考落榜生, 他们的文化理论水平、接受力、领悟力都比较差。而且, 在中职学校就读,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 学生的学习意志相对薄弱, 上课容易分心, 而且遇难则退,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目前我国中职日语教育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借助多媒体技术, 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中等职业学校日语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的第一课单词的呈现和操作为例,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手段, 首先展示世界各国的代表性建筑, 并配以轻松的音乐和适当的解说, 让学生随着动画的变化来猜测国家名。学生看到画面之后, 自然想知道这些国家的日语表达, 这时再在表示各国的图片下呈现本部分的新词汇 (中国、日本、アメリカ、イギリス、スペイン等) 。然后我将这些单词的假名读音 (ちゅうごく、にほん等) 变成红色并且闪烁三次,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很快找出拼写规律, 很容易地学会了这些单词的读音和拼写。更重要的是, 这种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 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从而加深记忆痕迹, 提高记忆效率,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 利用多媒体可运用网上丰富的资源, 增大课堂容量

多媒体技术同网络技术的结合, 其功能远远超过了多媒体教学功能, 学生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可以接触大量的日语资料, 可以用日语进行网上交流, 使学生更易于接纳异国文化。现实的学习条件一般都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使得学生只能通过书本接受有限的单词和语法, 不知道如何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教育难题, 使学生所学的日语不再是哑巴日语, 提高了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如果涉及到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关知识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 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材料进行处理, 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的日语能力迅速提高。

以《新版标准日本语》的第一课中的“自我介绍”为例:在授课之前, 我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 上网查找了日本关于自我介绍的相关资料, 把自我介绍涉及到的常用句型、动作、名片交换礼仪等, 经过整理做成一页页精美的图画并配以文字说明, 在讲授本单元时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 让学生在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基础上来掌握知识, 既形象生动, 又加深了印象。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日语知识, 而且增强了交际礼仪意识。

3. 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 优化听、说、读、写训练

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幻灯以及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书本, 既能节省时间, 又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这种现代教学方法使得日语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兼备, 具有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和优点。例如在口语和听力训练中,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采用最先进的语言识别技术和视频交互方式, 让学习者置身于一种日常生活场景, 通过情景会话和形式多样的听说, 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 轻松地学习日语, 提高理解表达水平。

二、多媒体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由于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过大, 如果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就违背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意义, 存在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减少了师生交流的机会, 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来不及吸收消化等问题, 比如:

1. 多媒体日语教学的课堂效果不及传统教学, 知识不易系统化

由于日语的多媒体教学多以电脑的屏幕展示的方式进行, 只能是一屏幕一屏幕地播放、讲解, 就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看, 这样会造成授课的不系统性。在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日语知识的时候, 学生的脑海中也接触了很多图片、文字信息, 但却如走马观花一般, 很难把所讲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方式以突出知识的系统化等来解决知识系统化的问题。

2. 多媒体课件设计不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件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 淡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 无法专心于多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 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对于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华而不实、追求花样, 一切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因此, 在日语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 尤其是对课件的操作。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是备课中预料不到的, 如果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中没有涉及到的话,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性, 及时地结合板书来给学生解答。

三、结语

网络多媒体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中职日语教学中, 它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既可统一使用又可个别使用的多媒体教学, 与历来的文字、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 使立体学习成为可能, 使学生创造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 它可以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激发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利用不当, 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不断思考总结, 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新颖性, 把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 不断发现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长处, 设法弥补它的不足,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0 (3) .

[2]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关键词 汉语 日语外来语 解决方法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突破了“锁国”状态,实行“西学东渐”的开放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进行了广泛交流,从而使大批的外来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日本,而这些“西学东渐”的外来语在近代又经日本逐渐引入中国。随着两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发展,日语外来语的吸收和应用更加频繁。那么日语外来语对汉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存在哪些利弊?该怎样解决?本文将结合实际对此做出深入的分析,以便使日语外来语更好地融入中文当中,进一步规范在汉语中吸收和应用日语外来语。

一、中日两国对外来语的定义和联系两国学术界对外来语的界定是同中有异。外来语对中文而言,是中国人认知的汉字词汇,又非中国人制造。从广义上讲,是指来源于外国语言或本国其他民族语言,直接吸收词义,并连同语音近似、非汉语原有固定音义的,长期被汉语确定下来的詞语。狭义上讲,是不包括来源于本国其他民族语言的词语。在外来词的表现形式上,除了音译、音译加表意、音译与意译结合和直接借用四种主要形式外,一些意译词也应该算作外来语的范畴。日语对外来语一般称为是从外国语言中吸收、同化,作为日语使用的词语。《日本国语大辞典》对外来语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是包括古代从中国传入的[漢語]词汇。狭义上讲是指从欧美语言中传入的词汇,不包括近代以前从中国传入的「漢語」词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和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汉语外来语倾向于意译,日语外来语则使用音译。

二、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的比例早在1960年,中国《文字改革》杂志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高校语文教材中的二音节词语的使用频率进行过调查,共调查了2285个二音节基本语中频率超过500的有88个,其中日语外来语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王(2003)一文中也提到,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进来的,这些词汇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词语翻译后传入中国。同样,日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外来语,据国立国语研究所(1980)对日语中日常用语调查统计:“固有的日语”占46.9%,汉语占40%,其他的外来词占10%,混种语占3.1%。由此可见汉语占日语外来语的比例是如此庞大,并且新的汉语在日语外来语中还在不断的增加。正是由于汉语和日语都存在数不胜数的外来语,相互间又存在着众多相同和相异的地方,因此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探讨。

三、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利弊分析(一)吸收日语外来语的益处1.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文字作为文化交流的主体,日语在丰富本身词汇的同时,其中有许多词汇早已被现代汉语所吸收和消化,对汉语的发展历程也起到了推动作用。2.日语以简洁、凝练的词句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态,具有更加充实和表达效果,更加完美的语用功能。因此,日语外来语所包涵的修辞色彩、语体风格、搭配意义的使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给老的词汇赋予了新意。3.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是一种“文化糅合”,使中日两国文化得到充分交流。一些新概念、新事物随着外来语的传入,吸引更多人运用这些语言的兴趣,使新思想传播的更快、更广、更流行和更普及。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播迁,也能够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等。4.由于日语外来语“东西兼备”,大多数来自于欧美语系。因此欧美语系借助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得到传播。有利于中国与西方的语言广泛交流。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大量新词成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为国际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提供了多种条件,对国际民族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二)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弊端1.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大量应用,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人了解日语与汉语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诸多交流不便。日语外来语汉民族化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结构、语法四个方面,汉语吸收的日语外来词大多是形似的“和制”汉语,但是发音意义等不同,吸收过程中又进行了同化,极大地影响了词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伦不类,影响中国人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学习日语的难度。2.在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文化交流和碰撞中,由于采用的是归化翻译法,出现了“异化翻译”和“原汁原味”相结合的矛盾,即很多日语外来语不被“原生态”汉语所接纳。所以,汉语在吸收日语外来语之后,使汉语词汇更加复杂的同时,由原来的单纯只是用汉语表达形式逐渐形成汉语和外来语组合的复杂表达形式,使人们在学习、掌握和理解汉语准确性上遇到了一定困难。同时给语言规范化和词典编纂方面造成了困扰。3.日语外来语的文化倾向,一方面,是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另一方面,又被视为“文化入侵”受到抵制。因为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大量吸收和利用,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反而使一些汉语固有的词汇被人们渐渐淡忘,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加上汉语不像日语可以直接用片假名音译,可以不考虑其表意性,而汉语往往需要反复的推敲,大多运用音译兼意义的手法创造出译词,于是造成外来语过多甚至于乱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特别对一些中老年人影响较大,甚至出现交流障碍和理解不了的现象。

四、解决方法1.正确认识外来语,发挥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还将更为广泛和频繁,因此,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应符合社会进步、开放性文化、状态下的得分情况好,并且性别对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积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通过促使个体积极地思考诸多行动的可能性的过程,从而拓展个体的注意、认知、行动的范围.但是,该实验也存在一些待研究的问题.

4 结论本文采用了2×2实验设计,将被试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利用自编的两套试卷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初测和再测.同时,兼顾性别因素对大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积极情绪经济发展和人民心理追求之需要,有理智地选择使用。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2.制定相应法规,使其吸收和使用规范化。汉语在吸收日语外来语过程中,应正确分析汉语和日语外来语在概念、特征、吸收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利用方面的利弊。既要避免“生吞活剥”的吸收和使用,又要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地借鉴。政府应出台相应法规,特别是新闻媒体出版界应起到示范作用,如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或者出版类似于日本的《汉字当用词典》等,都是强化规范外来语使用的有力措施。3.加大学术研究力度,探寻其吸收和利用正确方法。在日语外来语的使用过程中,坚持杜绝“滥用”现象。学术界应把日语外来词使用列为重要课题,对日语外来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对比研究,审视现代日语外来语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对其现存的利弊进行系统的探索,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促进汉语对日语外来语的健康吸收和发展。4.吸收日语外来语精华,促进其使用国际化。由于日语“东西兼备”,其外来语在经济、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因此在吸收和使用日语外来词时要注重研究西方文化,在不破坏汉语“纯洁性”的基础上,应该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来正确看待日语外来词的发展和交融,积极正确吸收和使用日语外来词,跟上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使汉语与世界语言交融接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提倡适时适量的输出,促使更多的汉语词成为世界共用词家族中的成员。

五、结束语以上的只是简要粗略地分析了日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和研究者给予高度理解和重视,使日语外来语在汉语里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名凱,劉正琰.現代漢語外来詞研究[M].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篇5:手机的利弊高中作文

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那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刘先生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戏,或是登录互联网。

篇6: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现代手机普遍传入社会,手机确实再很多时候饰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对于不明白手机真正意义上的人却是一大祸坏。那么手机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准确来说,手机的意义会有双重面,那么如何辩别社会人口不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有会是什么?

首先:手机人口使用范围(除小学生以外);然后:大多数使用是来做什么用的? 最后:确认是否沉迷于手机网络。以上宗叙,可以证明一点(不要过早给学生购买手机)

想必有人会问,未年满18周岁的学生不是不可以使用手机吗?当然,未年满一定的年龄限制确实不可以,但,现社会大多数的青年生都拥有了手机也有大部分入进迷途,网络的威力不容小区,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量力来战胜网络的危害。而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导致沉迷网络的后果。因此,小学生不适合过早使用手机;如果可以凡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也不易使用手机。

篇7:中考英语优秀作文:手机的利弊

Cell phon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china these days. wherever you go you can see people using cell phones. many college students, even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cell phones.

Cell phones have brought people a lot of benefit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y are convenient. with cell phones in their hands, they can keep in touch with anybody they want. if they wan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they can easily have their dream realized via cell phones too. furthermore, if someone has a heart attack or a traffic accident, a call to emergency hospital or to the police can quickly bring him the help he wants.

However, cell phones can also bring people problems. the most serious is the electric wave radiation which is thought to be harmful to users brains.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when people are having a meeting or having a class or at a concert etc, the ring of the cell phone may interrupt others. so i think people should use cellphones as little as possible and turn them off when they are attending important meetings or attending classes.

篇8: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关键词:汉语,日语外来语,解决方法

自“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突破了“锁国”状态, 实行“西学东渐”的开放政策,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进行了广泛交流, 从而使大批的外来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日本, 而这些“西学东渐”的外来语在近代又经日本逐渐引入中国。随着两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日语外来语的吸收和应用更加频繁。那么日语外来语对汉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存在哪些利弊? 该怎样解决? 本文将结合实际对此做出深入的分析, 以便使日语外来语更好地融入中文当中, 进一步规范在汉语中吸收和应用日语外来语。

一、中日两国对外来语的定义和联系

两国学术界对外来语的界定是同中有异。外来语对中文而言, 是中国人认知的汉字词汇, 又非中国人制造。从广义上讲, 是指来源于外国语言或本国其他民族语言, 直接吸收词义, 并连同语音近似、非汉语原有固定音义的, 长期被汉语确定下来的词语。狭义上讲, 是不包括来源于本国其他民族语言的词语。在外来词的表现形式上, 除了音译、音译加表意、音译与意译结合和直接借用四种主要形式外, 一些意译词也应该算作外来语的范畴。日语对外来语一般称为是从外国语言中吸收、同化, 作为日语使用的词语。《日本国语大辞典》对外来语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 是包括古代从中国传入的[漢語]词汇。狭义上讲是指从欧美语言中传入的词汇, 不包括近代以前从中国传入的「漢語」词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和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侧重点不同, 汉语外来语倾向于意译, 日语外来语则使用音译。

二、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的比例

早在1960年, 中国《文字改革》杂志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高校语文教材中的二音节词语的使用频率进行过调查, 共调查了2285个二音节基本语中频率超过500的有88个, 其中日语外来语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王 (2003) 一文中也提到, 在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 有70%是从日本输入进来的, 这些词汇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词语翻译后传入中国。同样, 日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外来语, 据国立国语研究所 (1980) 对日语中日常用语调查统计: “固有的日语”占46. 9%, 汉语占40%, 其他的外来词占10% , 混种语占3. 1% 。由此可见汉语占日语外来语的比例是如此庞大, 并且新的汉语在日语外来语中还在不断的增加。正是由于汉语和日语都存在数不胜数的外来语, 相互间又存在着众多相同和相异的地方, 因此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探讨。

三、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利弊分析

( 一) 吸收日语外来语的益处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文字作为文化交流的主体, 日语在丰富本身词汇的同时, 其中有许多词汇早已被现代汉语所吸收和消化, 对汉语的发展历程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日语以简洁、凝练的词句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态, 具有更加充实和表达效果, 更加完美的语用功能。因此, 日语外来语所包涵的修辞色彩、语体风格、搭配意义的使用,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丰富了汉语词汇, 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 给老的词汇赋予了新意。

3. 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是一种“文化糅合”, 使中日两国文化得到充分交流。一些新概念、新事物随着外来语的传入, 吸引更多人运用这些语言的兴趣, 使新思想传播的更快、更广、更流行和更普及。同时, 由于地域文化的播迁, 也能够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等。

4. 由于日语外来语“东西兼备”, 大多数来自于欧美语系。因此欧美语系借助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得到传播。有利于中国与西方的语言广泛交流。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大量新词成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为国际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提供了多种条件, 对国际民族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

( 二) 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弊端

1. 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大量应用, 一方面, 有利于中国人了解日语与汉语的关联, 另一方面, 也同时带来诸多交流不便。日语外来语汉民族化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结构、语法四个方面, 汉语吸收的日语外来词大多是形似的“和制”汉语, 但是发音意义等不同, 吸收过程中又进行了同化, 极大地影响了词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不伦不类, 影响中国人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增加学习日语的难度。

2. 在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文化交流和碰撞中, 由于采用的是归化翻译法, 出现了“异化翻译”和“原汁原味”相结合的矛盾, 即很多日语外来语不被“原生态”汉语所接纳。所以, 汉语在吸收日语外来语之后, 使汉语词汇更加复杂的同时, 由原来的单纯只是用汉语表达形式逐渐形成汉语和外来语组合的复杂表达形式, 使人们在学习、掌握和理解汉语准确性上遇到了一定困难。同时给语言规范化和词典编纂方面造成了困扰。

3. 日语外来语的文化倾向, 一方面, 是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另一方面, 又被视为“文化入侵”受到抵制。因为日语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大量吸收和利用, 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 反而使一些汉语固有的词汇被人们渐渐淡忘, 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加上汉语不像日语可以直接用片假名音译, 可以不考虑其表意性, 而汉语往往需要反复的推敲, 大多运用音译兼意义的手法创造出译词, 于是造成外来语过多甚至于乱用, 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特别对一些中老年人影响较大, 甚至出现交流障碍和理解不了的现象。

四、解决方法

1. 正确认识外来语, 发挥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 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还将更为广泛和频繁, 因此, 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应符合社会进步、开放性文化、经济发展和人民心理追求之需要, 有理智地选择使用。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

2. 制定相应法规, 使其吸收和使用规范化。汉语在吸收日语外来语过程中, 应正确分析汉语和日语外来语在概念、特征、吸收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以及在利用方面的利弊。既要避免“生吞活剥”的吸收和使用, 又要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地借鉴。政府应出台相应法规, 特别是新闻媒体出版界应起到示范作用, 如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 或者出版类似于日本的《汉字当用词典》等, 都是强化规范外来语使用的有力措施。

3. 加大学术研究力度, 探寻其吸收和利用正确方法。在日语外来语的使用过程中, 坚持杜绝“滥用”现象。学术界应把日语外来词使用列为重要课题, 对日语外来词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对比研究, 审视现代日语外来语的发生、发展趋势, 并对其现存的利弊进行系统的探索, 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 促进汉语对日语外来语的健康吸收和发展。

4. 吸收日语外来语精华, 促进其使用国际化。由于日语“东西兼备”, 其外来语在经济、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 因此在吸收和使用日语外来词时要注重研究西方文化, 在不破坏汉语“纯洁性”的基础上, 应该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来正确看待日语外来词的发展和交融, 积极正确吸收和使用日语外来词, 跟上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使汉语与世界语言交融接轨。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提倡适时适量的输出, 促使更多的汉语词成为世界共用词家族中的成员。

五、结束语

以上的只是简要粗略地分析了日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希望有关部门和研究者给予高度理解和重视, 使日语外来语在汉语里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名凱, 劉正琰.現代漢語外来詞研究[M].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

篇9: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一、引言

国内大多数高校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要求学生来学习。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在向多语种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因此开设一门第二外语很必要。但哪一个语种学起来相对容易,也就成了英语专业学生很困惑的问题。不管选择哪一种语言,都没有捷径可言,但从语言自身特点来看就存在各自的利与弊。那么下文就来分析一下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日语的利与弊。

二、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优势

(一)日语中的漢字(かんじ)和中文的汉字相似

据史册记载,汉字是于公元五世纪随着一些百济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因此,不难发现日本汉字的写法基本上与现代中文使用的汉字大同小异。这让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日语的入门相当容易。例如:大学、学生、科学、文化、宇宙、世界、参加等等,这些汉字的书写和中国汉字不僅在形上相同,就连义也相同。对于已经熟记中文汉字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来说,日语词汇学起来无疑是得心应手、小菜一碟,甚至有人认为日语和汉语差不多,不学也可以看懂一半。因此中国学生在日语的读写方面和学习法语或德语比较起来会很容易上手入门,甚至比他们学了6年以上的英语还要感觉擅长一些。

(二)日语中有些漢字的音读(おんよみ)和汉字拼音相似

日语的漢字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音読み),另一种叫做“训读”(訓読み)。其中“音读”是模仿汉字的读音,也就是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的,和中国人从小学的拼音类似。音读词例如下:青年(せいねん)和青年(qīng nián)、技術(ぎじゅつ)和技术(jì shù)、恋愛(れんあい)和恋爱(liàn ài)、人(じん,にん)和人(rén)。以上例子不难发现这些日语漢字的发音和汉语拼音是如此相似,这样可以更方便中国学生记忆日语词汇。所以中国人学习日语记单词时,不需要一个词一个词单记,可以以汉字为基础,以汉字的音读和训读为根据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百带千,就不会像记忆英语单词或法语单词那么觉得头疼了。

三、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劣势

(一)日语漢字和中文的汉字不尽一样

日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漢字和假名,此外,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使用也很频繁。虽然日语的漢字绝大部分是从中国引入的,但是少许漢字是由日本民族自己创造的,再加上日本使用汉字年代久远, 在字体、字义和读音方面都有不少变化。在字体上,日语漢字大多都是繁体,在书写方面让中国学生觉得很繁琐,而且也容易出错,一旦写成了现代汉字在日语中是不能被接受的。比如:“飛行機”不能写成“飞行机”,“ 読書発表会”也不能写成“读书发表会”等。字义上的变化也让中国学生觉得困惑,例如,看到汉字“大晦日”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是“除夕”的意思,“八百屋”和中国人经常去的“蔬菜店”似乎也没有字面意义上的联想。类似的例子还有:靴下(袜子),玄人(内行),表通り(大街),结束(团结)。

(二)语法结构上,日文和中文的差异很大

首先,日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系,日语属于胶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表示实质意义的单词的语法作用由加在它后面的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来决定), 而汉语属于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单词形式本身不表示语法作用,只表示实质的意义,他们之间的关系及语法作用由语序来表示)。其实,在语序上,汉语语序的基本型为主—谓—宾,语序的变化会使句子意思改变, 例如,“我吃饭”,不能说成“饭吃我”或者“我饭吃”,而日语的语序却是主—宾—谓,谓语在句子的最后。例如,私は朝ご飯を食べる。翻译成汉语就是“我早饭吃”。

四、结语

对于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再接触一种与英语完全不同语系的日语的话,肯定会产生语言特点的混乱及记忆上的冲突,但是只要稍微利用汉母语的优势就可以在日语的学习上轻松入门。另外在日语中英语外来词的使用日趋广泛的,因此如果你英语基础牢固, 那么学习外来语特别有利了, 可以在遇到的外来语处尝试标出英语读音。笔者就使用过这样的学习方法。总之,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没有捷径可言,要针对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取母语之长避母语之短”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一平.日本语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冯作洲.略谈中国人学日语的某些特点[J].现代外语,1979(4).

[3]王晴, 范可微.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4).

[4]王志宏.从语言特点出发的日语学习法[J].继续教育研究,2006(4).

篇10: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英语作文

I’m a senior high student.Now many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They think it’s a fashion to use it.Besides,it’s very convenient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by using mobile phones.But some students break the rules in class.They bring them to the classroom and we often hear the ring of mobile phones in class.Some of them even waste their precious time in class typing short messages on the mobile phones.

In my opinion,the classroom is a place for students to gain knowledge.Therefore quietness is badly needed for us to learn our lessons.Those with mobile phones shouldn’t take them to the classroom.We are supposed to concentrate on our studies.The school should make a rule to forbid the students to use mobile phones in the classroom.

Yours sincerely,

篇11:手机利弊800字高中作文

现在人们用的都是智能手机,它的好处当然有很多。如:它可以充当“照相机”、“录音机”等角色,最方便的是手机可以上网查资料、上网视频聊天等,还省去了很多电话费。它还可以把五湖四海的亲人和朋友都联系在一起,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还有,如果出门旅行,也不用去刻意带相机拍摄美景,手机就直接可以拍摄。如果你迷路了,也不用着急,手机就可以帮你导航。手机的用处和好处可真是数不胜数啊!

可是,手机的益处虽然多,但是它的坏处也不少。比如有一些成年人,因为每天沉迷于手机里的“虚拟世界”,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玩手机上,没有时间陪伴父母,照顾孩子,忽略了身边的亲人,影响工作,影响家庭,更严重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还有许多的儿童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时间好好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有手机辐射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危害,如果长时间玩手机会对各个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如果人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手机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

任何事物都有益处和害处两面,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们有益的那一面,防范它有害的那一面,让所有东西都发挥出它们有益的那一面,展示出它们的价值!

篇12: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Today, more and mo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mobile phones. As a student, I think it’s good to have a mobile phone, because mobile phones can offer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students can send short messages to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or not at home.

In fact, if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in right ways, mobile phones will help us, such as we can use mobile phones to look up new words. But it can also bring some trouble. For example, many students use their mobiles to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They don’t listen to the teachers carefully. And many students send messages in class.

In my opinion, it’s not right to use mobile phones in school.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use mobile phones in right ways.

篇13:手机实名制中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一) 手机实名制的含义

手机实名制, 是指用户以自己的名称、产品、品牌等文字标识为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手机实名”是新一代移动商务搜索技术, 它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结合, 用户注册实名后, 即将相关信息存储在互联网数据库上, 在其他需要查询时, 通过手机短信查询的方式, 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2009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显示, 工信部在打击手机涉黄的同时, 正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 加快立法进度, 力争在2010年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在该通知中, 工信部提出, 基础电信企业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鼓励用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进行实名登记和补登记, 逐步提高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的比例。工信部宣布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由工信部制定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已于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 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含无线上网卡, 下同) 等入网手续, 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 如实登记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的活动。

(二) 手机实名制的作用

1. 有力打击手机诈骗、垃圾短信等问题

据中国网络不良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 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达12.44条, 比2006年增加了4.15条。2010年上半年, 在国内手机用户接到垃圾短信排行榜上, 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欺诈类、房地产业推销、违法票证。74.54%手机短信用户收到过欺诈类短信, 另外近三分之二的用户收到过房地产业推销短信和违法出售票证类短信。 (1)

推行手机实名制可有力打击上述问题。每一个手机用户都用本人身份证到运营商处购买手机号码并登记个人信息, 一旦接到垃圾短信, 当事人或警方可迅速通过通信运营商找到信息传播者, 尤其是依靠发送垃圾短信生存的企业和手机诈骗团伙。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经济组织或个人利用手机使用者不进行实名登记的漏洞, 随意向他人发送垃圾短信与拨打骚扰电话, 从事商业活动, 侵犯了公共通信使用者的通信自由权利, 而且增加了双向收费体制下通信使用者非自愿承担的经济负担, 所以实行手机实名制后, 可减少此类情况。如一些地区绑架案件曾经比较严重, 犯罪分子大多通过未登记个人信息的移动电话与受害者家属联系索要赎金, 由于通信设备未进行实名制登记, 警方很难找到犯罪分子。但推行手机实名制后, 该地区相关案件得到明显控制。 (2)

2. 避免用户恶意拖欠通信费用

当前手机用户数量增多, 给运营商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恶意拖欠通信费用的用户, 使运营商蒙受巨额损失。推行手机实名制便于运营商精确管理客户, 通过用户登记的个人信息追踪到欠费机主, 降低运营商的损失。近年来, 各地出现“打爆卡”现象, 其主要是使用未登记个人信息的手机卡在话费余额不足时持续进行通话业务, 或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费增值业务、代付费业务, 而后恶意欠费并弃卡。对此运营商由于无法找到手机用户, 虽然损失惨重却也无能为力。目前, 国内多地已将手机话费信用纳入个人信用体系, 但都因未强制实行手机实名制而无法推广。

3.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 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 对众多手机用户的管理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的一项新的课题, 推行手机实名制有利于精确管理手机用户, 将给政府工作信息、政策信息精确发布、刑事和反腐案件侦破提供便利。同时, 对于用户个人来说, 及时了解政府重大决策, 生活中自然灾害等危险预警也可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 对违法犯罪行为也有震慑作用。另外, 有目的、有选择地发布对用户切实有帮助的信息也可减少政府在信息发布上的开支, 使资金利用高效化。这样一来, 社会稳定将通过手机实名制得到进一步保障。

尽管如此, 还是有一些用户认为“手机实名制可能影响通信自由”, 对此, 有关专家认为, 通信自由的概念是指公民在合法使用通讯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而手机实名制完全不影响个人对于通讯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获取, 只要是基于合法目的, 就完全不会影响个人通讯时的信息交流。专家同时表示, 用户手机实名制将更便于用户对一些运营商的不当行为进行维权。例如, 随着现在3G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即将推出, 手机上网、移动支付和付费手机游戏日益普及。一旦手机用户遇到流量争议、手机移动支付等问题因运营商原因导致利益受损, 实名用户将更易于维权。

二、手机实名制带来的问题

(一) 公民隐私权受到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隐私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个人通讯秘密权指的是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 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现代通讯的发达联系在一起的, 信息处理及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个人通讯的内容可以轻而易举地被窃听或窃取, 因而, 保障个人通讯的安全已成为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推行手机实名制意味着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 包含通信内容、通话记录等均由通信运营商保管, 但运营商缺少系统的管理制度, 如2011年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被黑客攻击, 600万用户信息被非法窃取, (3) 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运营商处, 后果不堪设想。我国缺少保护隐私权的专属法律法规, 使得消费者的机密信息等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 一些公司或个人收集消费者信息到市场上去买卖交易, 这些都会产生身份资料和通信秘密外泄的可能, 严重威胁公民的人身权利, 给广大机主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二) 滋生利用假身份购买手机号实施犯罪的行为

实行手机实名制后, 那些以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为媒介的犯罪团伙可能会利用非法制造的假身份信息购买手机号进行犯罪活动, 这不仅未能打击匿名手机号犯罪行为, 由于假身份信息不实或虚构, 还给这类案件的侦破带来更大的困难, 同时被造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威胁。如2009年河北一凶手利用假身份证购买手机号与受害者联系并将其杀害, 由于利用虚假身份, 给该案调查带来很大难度。另外, 恶意欠费用户也可利用假身份逃避责任。

(三) 可能损害用户和运营商的利益

手机实名制需要用户在购买卡号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及相关的身份证明到正规的业务大厅办理手续, 这也就意味着一些邮政报刊亭、超市、手机维修点没有销售号卡的资格, 用户只能正规营业厅购买, 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如专设号卡营销点解决这一问题, 则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大大削减了运营商的利益。而且一旦实行手机实名制, 就意味着不需要的手机卡要及时注销, 以免弃卡后持续扣费, 不仅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还会影响到用户的个人信誉。目前, 我国流动人口众多, 由于跨省通话存在漫游话费, 许多用户选择更换号码, 作为运营商, 要花费大量资金为大量销号用户提供服务, 这样一来, 运营商成本增加, 很可能迫使通信费用增加, 最终给运营商和用户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四) 实施难度大

手机实名制的观点已在多年前就提出, 但是至今仍没有完全贯彻落实, 专家李易认为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从宏观上看, 我国的实名制不像欧美国家一样上升到国家战略, 只是用一些法规的形式来加以约束, 高度不够。二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现在运营商在客户数量方面的压力比较大, 所以在执行工信部的相关规定时会打折扣。而据2013年4月15日天津网数字报刊报道:一位运营商负责人曾表示:“尽管在营业厅办理业务我们都会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 但是部分用户就是不愿意提供, 但如果不给这部分用户办理业务, 又会遭到投诉, 所以运营商也很难处理。”

但是目前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有些运营商甚至会主动为用户推出“虚拟用户名”的电话卡。这无疑给手机实名制措施的实施又添加了新的问题。

三、针对各方冲突的解决办法

(一) 各国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先例

目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手机实名制这一问题上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 如在美国如果开通手机长期服务, 服务商会要求用户签一份合同, 用户要在合同中提供自己在美国的“社会安全号” (Social Security Number) , SSN记录着用户的所有个人信息, 甚至包括驾照号码和信用状况, 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同时, 保护国家安全。最有趣的是, 通过实名制注册的账户, 可以享受运营商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信息服务, 避免了垃圾短信对用户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在韩国则实行一户一网、机号一体的手机号码入网登记, 韩国电信还建立了一套报警系统, 可以有效防止犯罪分子用别人的身份证购买手机, 如遇手机丢失, 只需和电信部门报告, 随后将自动断网, 手机从此作废, 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失窃手机作案;英国对隐私权非常看重, 在英国实名登记工作全程都要依据数据保护法等进行操作, 自然手机号码也包括在内, 如英国《电信法》及其他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运营商对移动用户进行实名制登记、要求移动用户要在国家数据库注册信息;泰国是强制实施手机实名制的典型国家, 泰国政府2005年5月1日推出一项针对手机预付卡的管理措施, 要求购买预付费SIM卡的用户提供身份证或护照, 管理措施要求, 现有的2 150万预付费用户和在泰国的外国移动电话用户必须在6个月内将其身份证号码或护照号码提交给各自的电话运营商, 并要求移动运营商的客服中心与每一个用户进行联系, 如果用户没有在SIM卡登记的最后期限内进行登记将对其终止服务。 (4)

可见, 由于各国收集犯罪的形式和种类不同, 公众所关注的问题也不一样, 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分别在个人信息系统、通信业务制度、法律法规和行政强制力度等发面做出了努力, 使得手机实名制得以顺利实施, 并解决了相关权利冲突。

(二) 对解决我国手机实名制中权利冲突的建议

早在多年前, 工信部曾联合其他部委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对手机实名制作出相关规定,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也就此征求各方意见, 但由于这项举措涉及用户隐私权、自由通信权、提高通信运营商成本等众多难题, 我国又无全民的相关法律, 所以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5) 为解决这一冲突, 作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

1. 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手机实名制的相关法律

针对手机实名制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捉襟见肘, 问题也接踵而来, 比如如何保证隐私权不受侵害、如何处置侵权行为, 目前在电信领域, 只有国家信息产业部门在2000年制定的《电信条例》, 该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的方式来扰乱电信市场秩序。针对上述现象, 作者认为首先国家要制定专业、正规、系统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 正是由于我国的通信用户并不信赖运营商能否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利, 不被他人侵害与利用, 所以手机实名制的政策也就无法执行, 只有制定和实施保护公民的隐私法, 才能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 才能使手机实名制度的政策得以施行。相比而言, 国外施行手机实名制度的国家, 无一不强调注重公民的隐私权利, 如美国有《个人隐私权法》、《隐私权法案》等, 而在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除此之外, 并无专门法律要求与约束。所以我国应建立如《隐私权保护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文件。此外我国的立法机构还可针对隐私被侵害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侵权法, 只有在根本上解决公民隐私权利潜在的冲突隐患问题, 这一决策才可实施无误。

其次则是完善我国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作者认为条例可明文规定我国公民在注册手机号码时, 必须使用合法身份证, 并且由本人亲自持本人身份证到正规营业厅办理手续。查收并禁止报刊亭、超市或手机维修部出售手机号码, 如有发现, 可按违规行为给予处罚。

对运营商下发整改条例, 对在此处注册手机号码的使用者, 运营商要改良先进系统对使用者的资料进行精确管理, 不得将使用者的个人资料泄露他人或进行交易, 一旦发现, 则按侵犯隐私权法进行严肃处理, 对使用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失要给予赔偿。

目前, 北京早已推出了北京市移动电话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办法, 并于2012年12月30日召集运营商召开会议, 将会进一步积极落实实名制相关工作。 (6) 我国应建立层次更高、涵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法律, 为其他城市出台地方性法规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2013年, 工信部制定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规定:未经用户同意,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户个人信息, 应当严格保密, 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毁损, 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违反上述规定, 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管体系

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 在运营商内部设立监管部门,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各运营商在落实实名制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依法行事, 严防个人信息被窃取、兜售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切实保护广大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另外, 还要建立多媒体参与的全民监督机制, 以有奖举报形式鼓励群众参与, 严防运营商内部人员私自查阅、泄露用户信息, 坚决取缔非法销售手机卡和查阅或修改个人信息的商家。最大限度发挥手机实名制的优势, 避免矛盾冲突的产生。

注释

1王玲, 温勇.手机实名制的法理学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9 (9) :33-34。

2熊彩亚, 陈力.对手机实名制相关问题的探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7 (01) :36-38。

3查睿, 关键.CSDN网站被曝用户信息泄露600万用户邮箱密码被公开[J].新闻晨报.2011, 12.23 (A2) 。

4吴淼, 吴延杰、凌飞洋.手机实名制浅析及建议[J].移动通信.2010 (2) :25-29。

5王成, 刘昌宝.手机实名制立法须跟上[J].2010, 9.14 (09) 。

篇14:日语作文手机的利弊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智能手机

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前进,网络的承载物也越来越小型、越来越智能化,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凸显网络信息化的新科技产物,尤其是近年来,3G、4G网络的来临,高速快捷成为新媒体以及各大运营商追捧的核心。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掌握与应用也早已游刃有余,在大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这一关键阶段,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篇就这一影响进行全面的利弊分析,以探讨积极的措施以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偏离人生的正轨。

1.智能手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优势

1.1获取信息快捷

手机在互通往来方面的便捷性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新时代的智能手机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平台来传播信息,依据高科技的发展手段,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宽泛并且快捷,与同步新闻等信息传播的同时,网友们的反馈也是以秒来计算,用当下流行网络语言来说被称作“秒回”。在如此方面快捷的平台上,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也在与时俱进,通过应用智能手机来发挥管理者的最大优势。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方面都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范围,通过操作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知识,教学资料,同时由于收发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智能手机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及时关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心理动态,对其进行辅导,也为学校准确发布紧急突发事件等提供了新的渠道。

1.2拉近师生距离

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互相发送幽默搞笑的信息,分享心情、趣事,获取关注及反馈,用来释放在校期间的种种压力,打发闲散时光,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跟学生们互动,在节假日可以互相发送动态的图片,分享祝福和鼓励,这样非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增加信任和理解,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工作。

1.3另一种节约

由于信息量的广泛,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大量的纸质资料,图书、报纸等,另外这些阅读材料也有自己的滞后性,虽然也是及时报,但跟网络传播的速度比起来还略逊一筹,加上智能手机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的通讯工具,人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快餐模式的阅读,虽然没有像纸质书籍报纸那样的收藏价值,但在这个信息量如潮涌般的时代,手机阅读为节约用纸也做了很大贡献,在课堂上,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授课速度远大于翻课本的速度,学生们运用手机的照相视频功能去采集教学文稿,等等。所以说,大学生群体以及高校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也是这一贡献的重要力量。

2.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劣势

2.1信息量虽大,质量值得探讨

手机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隐私性,这样以来就给高校教育者开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手机诈骗、骚扰信息层出不穷,还有一些不良信息,对广大学生群体,尤其是自制力较差、抵制诱惑能力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缺乏警惕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负面的心理作用甚至心理恐慌,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信息,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不稳定因素。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大众传媒的综合体,这些信息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恶性发展,极为不利。

2.2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以前学生上课都是书本不离身,而现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几乎很少能用到课本,教师的教学节奏也非常快,尤其是好几個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先不说教学质量是否会存在问题,教学秩序就很值得探讨,学生中有发短信的,接电话的,另外就是浏览网页和玩手机游戏的,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到他人的听课质量,实质上是一种隐形的逃课形式。而在生活方面,大家都深知手机辐射对人的危害,智能手机对眼睛的辐射以及危害也是有先例的,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群体而言,长时间使用手机产生各类眼疾发病的隐患,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2.3特殊人群的特殊行为

学生本身就是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在这类人群中,由于家庭背景条件的差异,贫富差距也比较明显,有人追新潮用高端的智能手机,有人用低端的直板手机,这样以来是否拥有一部品牌智能手机反而成了个人贫富贵贱的象征。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学生群体的虚荣心也逐渐膨胀,攀比心理严重,每个人都不愿意丢了“范儿”,由此产生羡慕或嫉妒心理,甚至演变成一些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会危及到他人的利益及安全,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严惩,这类事件在当今的高校中并不少见。

2.4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说人们通过网络、电脑和手机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在数字时代,手机不离手几乎是每个手机使用者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意识,当手机不在身边时就会产生不安,急躁,这就是当今社会普遍的一种症候:手机依赖症。尤其是智能手机使用者,对于年轻人来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大部分光阴都被朋友圈、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占据,肆无忌惮的浪费时间,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专家呼吁“年轻人千万不要被这些软件绑架”,否则人们在一事无成是会悔过虚度光阴,那时也已经于事无补。

3.基于对智能手机的利弊分析而推进的策略

3.1严格制度,组织建立无网络信号的课堂

nlc202309012350

学生群体在课堂上因为使用智能手机而造成的隐形逃课,我们无法做到没收其手机,但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这类情况,就像国家大型考试一样,屏蔽教学区的网络信号,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被网络“绑架”。另外,在学校的管理职能方面,把移动互联网纳入其中,在学习生活方面,严格规定移动互联网的适用范围,包括对课堂秩序的要求、学生生活中的规范等等。

3.2合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做好“学校发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思想工作管理者可以做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比如微信服务号,微博主页等,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发布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知识、学习技巧、或者为人处世的道理、典故,这些都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同时老师个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与学生群体互动,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时间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温暖学生的心。学校也应该在学生没课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人文讲座,以来能够增长其见识与见解,再者也能让学生不浪费自己闲下来的时间,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3.3充实高校管理队伍,以身作则

这个要从高校管理者自身出发,根据现在的人才引进计划,每一个高校管理者也都是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高效管理队伍也呈现出年轻化,优势是这些“新鲜的血液”工作积极性很高,学习能力强,干劲十足,也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群体,在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办公的时候能够紧抓时代脚步,在分析这把“双刃剑”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时更具有说服力。不足之处就是年轻人在管理学生时还存在明显的经验不足、甚至角色还没完全转换过来,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普遍自有率很高,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加强对自身队伍的一个培养,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力争把整个高校的综合水平提到最高。

参考文献:

[1] 刘洁,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2013,15(2)

[2] 杨锐,浅谈3G技术在移动学习(M-Learning)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4):583-584

[3] 熊明珠,智能手机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综述[J]。技术应用,

[4] 韓永强,刘莉莉,王宏,智能手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影响[J].2012,10(8)

[5] 史为恒,大学生使用手机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6(3):43-45

作者简介:王雅蓉,女,(1987-),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上一篇:星座的说说下一篇:网络妈妈观后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