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丧葬

2024-08-06

中国传统丧葬(精选8篇)

篇1:中国传统丧葬

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

4、守铺。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7、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 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

8、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

9、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10.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

现代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④来宾致衰辞或发言,宣读唁电、唁函。

⑤众人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

⑥慰问逝者亲属。

⑦追悼会结束。

吊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谈吐,不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不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 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行礼时动作要真挚自然。

现在丧葬提倡不穿白戴孝,只在胳膊上带一黑布,上面写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己正在孝期,还表示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一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去世后,举行追悼大会时,在场的同志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对亡者哀悼,但不写“孝”字。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有些变化#赛喏国际#

篇2:中国传统丧葬

──兼论其对中国当代殡葬改革的作用

【文传浩 云南大学生态学硕士 】 【周 鸿 云南大学生物系人类生态学教授】

一 引言

风水观(术)理论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在当今工业文明社会,因其不符合机械因果论曾被斥为迷信,为众多学者所不能接受。作为关于“环境选择”的风水理论,实质是关于阳宅住居和阴宅卜葬的环境生态学,因其植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中,在阴阳宅环境选择上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东南亚、日本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也因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风水观(术)在这些社区也一直非常流行,经商、置产、卜葬等几乎都离不开风水术[9]。

由于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剧增并呈老龄化老龄化趋势发展,加上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地区殡葬中出现死人与活人争“生存环境”的尴尬局面。对于近13亿人口的中国,以及注重生也注重死、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近的风水文化对殡葬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剔除中国风水文化糟粕并发扬其精华,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使我国殡葬完全推行火葬,对骨灰盒的处置做到既不占用土地面积,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又使生者对死者寄托哀思,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风水观(术)概念及其思想起源

风水观(术),又称“堪舆术”,是中国先民对生存及死后“栖息”环境条件的选择。中国古代的“风水”思想是在选择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景观评价系统。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风”和“水”的结合,就形成万象滋生、生物繁衍的环境。从古到今,人们把兴旺发财、多子多孙的吉凶与风水好坏联系起来。风水思想不是古人凭空所造,风水术的产生受到中国原始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后学者们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中下面两种观念影响最深[5]:

1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道两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回答。它虽由汉代董仲舒完整提出?quot;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但它最初孕育于《周易》及儒家的生态思想并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得到发展完善。”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理想来表达的。《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整体循环象征了宇宙一切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人、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回静……“(《老子》第五十一章等))。他认为人和自然都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quot;周行”、“复命”,即循环演化。庄子认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于!”(《庄子・秋水》)意思是“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因而人们不应为了追逐虚名而毁灭自然的事物,而应遵循自然规律,懂得人的行为所止的界限,格守自然之本性而不迷失,以求“返朴归真”[2,7]。老子与庄子都非常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主张把自然界的这种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他们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导?尬??拍“无为而无所不为”。因此风水观(术)继承了上述“天、地、人、生各大系统自我循环、协调稳定”的自然哲学思想。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又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风水思想追求人、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并认为和谐是达到幸运和富裕的康庄之路[10]。

2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

风水术思想另一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原始风水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结合而成。阴和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生物生长、人类自我繁衍、森林的生长、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等这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现象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的场所是生气聚集之处,也就是“风水宝地”,有了阴阳也就有了生命,它是世界开始的本源,阴和阳的关系并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助,相依为命的共存的关系,是世间的根本关系。

《周易》的卦术中认为阴阳两极的流动形成自然循环流转,这一思想具

篇3:中国传统丧葬

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是60年代为止, 延边朝鲜族集聚的地区, 有人去世, 举行葬礼时能看到的壮观场面。出殡这一天, 伴着悲壮的“送灵歌” (丧舆之声) , 以铭旌 (是宽一尺、长1.5米左右的记录死者官职和姓氏的红布, 一般用阿胶搅拌白灰或用米粉写字) 打头, 挽幛 (悼念死者文章和字句, 写在布或纸上做的旗) 、灵舆 (葬礼仪式结束后, 接来魂魄和神灵的小轿) 、丧舆、丧殡、殡客一列的出殡队伍, 浩浩荡荡, 蜿蜒数百米, 从家一直延伸到葬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 位于吉林省东部, 吉林省属。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 朝鲜族自朝鲜半岛迁入到中国东北地区并定居, 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沿革, 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国朝鲜族在朝鲜半岛的本原地比较广泛, 他们带到中国来的传统习俗, 也按地方大同小异, 他们在中国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过程中, 还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朝鲜族习俗。19世纪以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在我国朝鲜族最早定居, 聚集人数最多, 朝鲜族民俗风情最浓厚、保存最好的地区。

自古以来, 朝鲜族认为, 土地是万物之母, 生命之本, 人死后只有回归母体, 才能使灵魂得以再生, 因此实行土葬。朝鲜族传统丧葬礼仪的基本理念是儒家的“孝道”思想, 千百年来“孝道”思想一致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家庭关系的东方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则, 主张:孝为百行首, 人间百善孝为先, 犯不孝天诛地灭, 误祭祀断子绝孙……丧礼是朝鲜族传统人生礼仪 (又称通过礼仪) 冠、婚、丧、祭四大礼仪中的一个, 在其中丧礼与祭礼占了一半, 可见其重要性。旧时朝鲜族传统礼仪中, 最复杂的是丧礼。

东北各地朝鲜族集聚的村屯60年代为止, 普遍建有丧舆契组织 (又称香徒契) 。它是村民自发组建的专门办理村民丧葬事务的民间组织。全村各户必须有一名男性青壮年加入这一组织。家里有老人的人家, 如果没有青壮年男子未成年的男子也得参加。丧舆契里设有尊位、都监、执事等职位, 各有分工。一旦谁家有丧事, 就有丧舆契里出面办理丧事, 所以村民们对丧舆契很重视。对于丧事, 不仅本村的村民们重视, 邻村的村民也很关心。如某村的丧舆从邻村的村边路过的, 该村的青壮年主动出来帮助扛丧舆。

丧舆是丧葬礼仪中最重要的器物, 也叫行桑、灵舆, 是朝鲜族丧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丧舆一般是每个村里准备的, 平常放置固定的丧舆房里。丧舆房一般盖在离村子1华里左右的地方单独盖, 不设窗户, 就有一扇门的简易房。村子里出了丧事时去借来用的, 那是非商业行为的, 不是出租的, 而是公用的, 是个村落公益性的。在朝鲜族看来丧舆是家族地位的一种直接体现, 代表着崇拜祖上, 尽孝意义, 因此, 能够用精美、华丽的丧舆送家族成员的最后一程, 显示家族的尊卑社会地位和身份。那么这个丧舆的好坏, 也体现了这个村庄的荣耀, 所以每个村庄把自己的丧舆打造到非常华丽, 雕刻非常精美。由于丧舆的好坏能够集中体现出, 村子的地位和财力, 大家族在丧舆的做工上, 往往不惜成本。但这种文化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中以打倒迷信为名濒临灭绝。

现保存的丧舆很稀少。龙井市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的丧舆是1960年珲春县蛤蟆塘向收集的, 用椴木和白松制成。这座丧舆制作年代为60年代16个人抬得。丧舆的形状相似于轿子, 但比轿子长些。丧舆由仰帐、篷顶、躯干、雲阁、下有纵向长扛和横向横扛、装饰等六个部分组成。仰帐是遮盖丧舆躯干部分的长3米、宽1.5米方形浅蓝色布, 有白色的布做花边。仰帐是两根长约两米、直径为7公分左右的两根木杆做X字形的仰帐架后固定在长扛上使用。篷顶由画有图案的前后两个半圆形的龙首板之间加三根木条固定后, 器上面盖黑布做成, 呈穹窿拱顶。篷顶上还有像屋脊般龙雕刻。嘴含如意珠的龙头各自向往前后, 身体互相缠绕。象征权威和势力龙雕刻在平民的丧舆里龙雕刻上还有三个人偶雕刻, 其中间稍大的戴黑笠的男偶, 意为东方朔。一般他是骑着狮子的样子, 这里是直立着。附含传说中活了三千甲子, 死后变成仙人的东方朔, 安全领引死者的亡灵去到好去处的寓意。这表现出我们民族尽管人身体已死, 但灵魂是还活着独特生死观的一个层面。另两个一男一女同等大小没戴任何头饰, 死者为男人男偶在前, 死者为女人女偶在前。整个雕刻以生动精细。躯干由上下两个方形框架和四个柱子构成。躯干组成完成后, 柱子上方插上凤凰装饰, 挂上帷帐。帷帐以白色为主, 配有红色、黄色、蓝色布条来装饰, 看上去非常漂亮, 主要是起围上棺材, 不让他人看到的作用。云格式贴在躯干导航框架上的装饰围栏, 画有云和菊花、莲花等图案的宽约13公分左右的木板, 四张木板用荷叶练成一体, 为拼装是使用方便。雲阁和框架都有相对应的卯眼, 插上鸡子榫子固定使用。鸡子榫子共有16个, 它的另一种用途是挂上垂饰。长扛和横扛。长扛是两根长4.5米, 直径约为15公分圆形赤木做成。长扛下局一定的间隔富有5个锔子装的铁附属物, 是插入横扛时使用。两根长扛是有三根端康连接和固定。扛丧舆时横向横扛之间用宽白布匹连接, 把布条扛在肩上扛起来。全部雕刻有椴木制成, 线条流畅, 做工精细。丧舆的制作根据社会阶层、制作人的品味表现出很多的多样性。丧舆的制作不像佛教的工艺品那样出于专家之手, 而是村里有才干的能工巧匠们共同所制作, 这里直接表露出制作者的心灵。一座丧舆可以说是雕刻、木工、美工等技术的综合体。此丧舆共有50个部件组成, 但它的连接全部采用卯榫结构, 没有使用钉子是它最大的特点。丧事结束后分解放入130×40×40인的木箱里便于保管和运输。这种花轿现今留存完好的不多, 已成为博物馆中的珍品。

与丧舆一起重要的丧葬工具是放置亡者遗体的器皿—棺材, 和七星板。朝鲜族一般认为厚度为3—5公分没长机子的红松板视为上等品。以前家里有老人到60岁左右, 如果儿子生活有余, 给父母买好的棺材木, 老人们挺高兴, 见人就夸耀, “儿子给我买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动物装扮表演探究

韩芸霞 (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自古以来, 新疆的维吾尔人就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片片绿洲地带之中,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动物性装扮表演是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独具特殊的一类表演, 这类表演, 与维吾尔人民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字:民俗活动;装扮动物;戏剧表演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 远离海洋、气候干燥, 雨水十分稀少,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严酷。在其约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 地貌特征极为复杂, 山脉、冰川、河流、绿洲、沙漠、草原、森林、戈壁等构成了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部的天山山脉和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山脉纵向平行, 把新疆分成南、北两域, 北疆有准噶尔盆地, 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疆有塔里木盆地, 盆地中部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盆地和东部的吐鲁番盆地周边有终年积雪的高峰。每逢夏季, 充足的日照使得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并汇集成条条河流, 潜入地下流至沙漠低洼处形成彼此隔离、相对封闭、大小不等的块块绿洲, 绿洲地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适合农业耕种和族群聚居。

自古以来, 维吾尔人以村落为单位, 世世代代聚集、簇居于这片片的绿洲地带——“沙漠中的可耕地”1之中。绿洲内的维吾尔人以农耕、游牧或半农半牧为主, 定居的生活为民众的集会创造了条件, “集 (群) 体性”成为绿洲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集 (群) 体性”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得以维系、表现。在耕作、丰收、狩猎之余, 维吾尔人会聚集在一起, 举行以祭祀、庆祝丰收和狩猎成功等为目的的多种活动。

由于新疆地理特征的独特性, 一些适合维吾尔先民居住的绿洲区域也会经常被凶猛的野兽所光顾, 这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 这种对动物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使得维吾尔先民产生了崇拜动物的心理, 许多动物被神化, 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与灵性。加之维吾尔先民中有一部分在早期曾从事游牧生活, 因此, 对动物的崇拜较为盛行, 凡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

了好房屋板子。”朝鲜族的棺材是长方形, 不涂颜色。

朝鲜族对死者穿的寿衣也有讲究。传统朝鲜族寿衣是用麻布做的传统韩服, 有内衣、外衣、覆面、握手、袜子等组成。家里如有60岁左右的老人先准备寿衣, 放置衣柜深处, 这是由民间“给老人先准备寿衣老人更长寿”一说为缘由。

随着历史的潮流和时代的发展, 在延边地区50年代还能长看到的丧舆队伍行列, 从60年代开始伴着传统葬礼习俗的消失而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但这些静驻于时间背影中的丧舆其曾经的队伍, 默默地述说着无数的故事并在其中定格, 成为今天人们回首的一段风景。如今它们早已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那些独特的器物, 在历经沧桑后, 依然朴素美丽。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里收物, 如狼、鹿、鹰、狮子等等都曾被维吾尔先民崇拜过。在《突厥语大词典》里, 就记载了:“妇女若生了男孩, 接生婆就说生了狼, 因为男子英武、强健;如果生了女孩, 便说生了狐, 因女子妩媚, 讨人喜欢”2, 狼是维吾尔族男子和英雄的代名词。在《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 也记述了一头大公狼指引着乌古斯汗王在数次战斗中获胜的情形。早期新疆地区还有许多“狼祖”、“狼生”的传说, 认为狼是诸部落的祖先。可见, 狼在游牧人民生活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信仰地位。除狼之外, 鹿和鹰也是草原中常见的动物, 也被人们神化。在游牧民族心中, 鹿这种动物美丽善良、灵敏迅速, 具有神性。鹰是人间与天神腾格里的使者, 可以沟通天界。因此, 人们对它们加以崇拜、敬奉。现今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富蕴两县境内发现诸多“鹿石”石雕, 这一文化现象也证明了早期在阿勒泰地区生活居住过的人们有着崇拜、敬奉鹿的习俗。这种习俗被延续至今并在维吾尔民俗活动中得以表现。如在“皮山克里阳麦西莱甫”3中, 就有“鹿”与“麦西莱甫”公众一起做“对诗”游戏的节目表演。这个节目穿插在歌舞表演当中, 鹿的扮演者身穿黑色服装, 头上饰有犄角, 从仙界来到人世间与人一起游戏。在游戏之中, 如果人能说些“鹿”听着高兴、喜悦的话语, 鹿的扮演者就会以高难度的动作在表演场地上迅速转个圈, 表示内心的喜悦;但如果听到了不高兴的话, “鹿”则会用头上的犄角抵、挑、戳这个不懂礼貌的人;遇到漂亮的姑娘, “鹿”还会向她吹吹口哨, 晃晃脑袋, 凑上前去和姑娘亲昵一番, 博得观众的喜悦。

一段歌舞结束之后, “鹿”的扮演者就跑上场, 先在场中跳、跑着玩耍一番, 然后来到某一观众面前, 用角抵他。

观众1 (男) 说:小鹿, 好小鹿。你是天仙, 用嘴衔水来倒在我手中。 (鹿不满其语, 又用角抵其。)

观众1继续说:最美味的是佳肴, 最甜的东西是冰糖。如果能与恋人和睦相处, 人间就好比天堂。 (鹿高兴得跳起来、摇摇头) 继续跑、跳在场中, 又寻找一位女观众, 鹿上前向其吹口哨, 用“角”抵她。

观众2 (女) 说:她眉毛弯弯, 如同麦伽的神坛, 她像小鹿一样撒欢, 我心里非常喜欢。 (鹿高兴得在半空中跳了旋转一圈, 继续寻找另一位观众 (乐师) 。

篇4:陕南丧葬仪式中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丧葬仪式;孝文化;饮食文化;道教文化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死亡对于群体的影响是最大的。为了纪念亡者曾经的社会价值,举办一场仪式就是必要的,不仅寄托生者对亡者的哀思,也成为人间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丧葬仪式的认知,笔者剖析丧葬仪式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及其功能,充分发挥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一、传统的丧葬礼俗

广义上的喪葬礼俗泛指丧葬、祭祀等典礼中人们应遵守的礼节[1]。整个丧葬仪式分为三个阶段:葬礼前的准备、正式举行葬礼仪式和三年守孝。

(一)葬前的礼俗

送终:当老人临终的时候,儿孙应守候在身边。他们要迅速为亡者穿上寿衣。寿衣一般分为七层,四季衣服一应俱全。且要根据亡者年龄给脚上牵上细线。

发丧:将死者躯体停放于灵堂的灵床上,以黄纸覆面。亡者头前摆放瓦盆,多为烧纸用。脚前点燃“长明灯”。

报丧:丧家要立即请当地有威望的人主持丧葬仪式。丧家要分头报丧,请法师乐队,找风水先生选墓地、算时辰,扯孝布,箍墓等等。晚辈应即刻穿孝,以麻线束腰。

设灵堂、经堂和礼房:灵堂设在堂屋靠后檐内,旁边设礼房,在另一房间内设经堂供道士作法。灵堂的摆放如下:寿材最里,其次为摆设的各种吃食,最外摆放奠酒用品及烧香、烧纸等用品。

(二)正式葬礼

入殓:待到算定入殓的时辰,首先用上等的麻纸在棺内铺厚厚的一层,接着铺上棉被,然后儿子托头,女儿托脚将亡者放进去,再放入松柏和竹叶,表示“长青”。再对周围的空隙进行填塞。最后,盖上棺盖,再铺上绣花棺罩。

吊丧:根据风水先生拟定的起事日期,亡者的亲属要在起事之后,下葬之前前来吊唁。哭丧是一门极为讲究的“艺术”,抑扬顿挫,边哭边唱出与亡者生前的故事。

守夜:亡者的近亲属要彻夜守在亡者的灵柩跟前,表达亲属对亡者的惜别。法师要连续不断地做法事。这个过程大约持续3~7天,根据季节、亡者身份而定。

出殡:出殡的时辰一般定在凌晨。长子扛引魂幡于前,其他孝子执哀杖随于后,随葬品尾随前往墓地。灵柩一抬出灵堂,扫丧者要迅速将灵堂内残余的物品由内向外清扫干净,随着出殡的队伍送至下葬处。

下葬:将灵柩抬至之前箍好的墓地处,先由孝子铲第一锨土。封土后立石碑,将引魂幡、哀杖插在四周,并焚烧随葬品、扫丧残物以及亡者生前衣物等。

(三)服丧

亡者下葬之后,其近亲属还要遵守传统的礼俗为其守丧。如三年之内不得婚娶,不穿红色衣物等。

送火:亡者下葬之后的傍晚要在茔墓附近烧火,连续三天,将亡者生前的衣服物品烧尽。

“七七”:从亡者去世后每七天家属要在茔墓前烧纸,直到“七七”为止。

周年:中国传统讲究服丧三年,在亡者的忌日要祭奠。第三周年之际,要举行重新举行一次类似于葬礼的仪式――“换孝”,由主家准备物品,将晚辈的孝布换下,以示服丧完毕。仪式结束后,将亡者牌位送往墓地。

二、丧葬仪式蕴含的传统文化及其功能

作为一种传统的仪式,丧葬仪式中蕴含很多传统文化因素。孝文化和礼文化贯穿始终,饮食文化是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仪式的核心是道家文化。

(一)孝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孝”是长辈对晚辈最起码的要求。丧葬仪式中,孝文化贯穿始终。晚辈希望通过大操大办表示对亡者尽最后的孝道。孝子孝女是除了亡者之外仪式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关注他们的行为是否得体,来评判他们对亡者是否孝敬。“丧礼活动是强化灌输劝孝行善传统道德教育和维护血缘宗法制社会的有力手段”[2]。

(二)饮食文化

整个葬礼短则三天,长则七天甚至更久。丧家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来准备待客菜肴,为所有前来吊唁和同村帮忙的人准备吃食,共四道程序。①茶果八样,约半小时后撤掉;②凉菜四荤四素,相间摆放;③按一菜一汤顺序陆续上八样荤菜;④撤掉所有盘子,用小碗装精致的小菜,用来吃主食。“坐席”极为讲究,“执客”负责“看席”,邀请尊长者坐“上席”,其他人“围席”。这既考验执客能不能根据主家的亲缘关系判断来者地位,又考验执客是否能根据人们的“熟人圈”安排合适的席位。

这种仪式性的聚会充分展现了整个社区以血缘关系为本伸展开来的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在这张网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在这场仪式中,丧家是投入水中的那颗石子,散开的涟漪代表着亲疏程度不同的血缘和地缘关系[3]。对于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的其他成员来说,参加葬礼本身就对社会交往和社会整合具有积极作用。

(三)道家文化

在丧葬仪式中,道士会设专门的丧葬道场,为亡者超度灵魂,以期早日升天。道场活动一般从“起事”的第二天开始,丧家接来道士后开始布置经堂,摆上神位、丧家三代宗亲和亡者的牌位。道士换上道袍以后,道场正式开始。主要内容依次有开经、请神、发忏、报恩、跑轿、观灯、放食、打散、辞令、盖棺、送葬等[4]。这种仪式并不是封建迷信落后文化,而是生者自身感情的发泄地和精神的寄托点,是长久传承创新的成果。社区也以此种关系维系着并稳定着。

参考文献:

[1]李松柏.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李松柏. 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5:山东栖霞传统丧葬习俗

村里集镇后吴家一带的殡葬习俗

在蓬莱的南部山区村里集镇后吴家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丧礼,人快咽气的时候,要先更换寿衣,当地叫穿送老衣服,寿衣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这主要是对老人和病人而言),寿衣主要有单衣、秋衣、棉衣和鞋袜等。人死后要在正房明间放两条长凳,凳上放一扇门,(放一扇门的意思就是死了一个人),门上铺上褥子,然后将死者抬上去(为什么不能死在炕上,意思是不能让死人背着炕去)盖上被并用一张黄烧钱纸盖在死者的脸上,意思是要踏上黄泉路了,尸体的下面要用碗盛上花生油(或者是豆油),用棉花搓成灯芯,一头放碗里一头放在碗沿点明,这叫长明灯,直到尸体拉走。尸体不拉走或不下葬前,灯不能灭,否则意味后代没有好日子过。尸体停在门上时,要在胸前放一块生铁,避免起尸。人死后还要在尸体的头部放一张小桌,摆上10个饽饽、香炉、蜡台,点上白蜡和香等供品,旁边还要放一捆谷秸(马的饲料),意思是死者要骑着马走,子女要守灵、哭灵,按时烧香、烧纸、亲戚朋友来吊唁磕头,子女也要跟着磕头。门旁还要放一个斗,斗里放一根擀杖,供到土地庙开锁用,开地门用。人死后要将死人生前枕的枕头扔到房顶上,意思是死者的亡灵已升天。

人死后要通知亲朋好友来吊唁,当地叫报丧,报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街坊邻居,本村亲戚;二是外村亲朋,对本村亲戚报丧,过去是放三洋枪,一枪三响,现在是放鞭炮,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听到放鞭,就会带上黄烧钱纸来吊唁,死者家属会视关系远近给孝服或黑纱,另拿纸也有讲究,死一个人只能拿一吨,不能拿两吨纸,否则意味着死了两个人。对在邻村的亲戚朋友要派人去报丧,过去是步行或骑自行车,现在一般都是电话和机动车了,只要是人去报丧的不能空着口,意思是给死人办事,死人不能欠活人的,哪怕喝点酒、吃点饭都行,反正不能空着口。

通过报丧,亲戚朋友会络绎不绝的来到丧主家,丧主家要找一个懂套路的,能料理一切事物的人,负责大小事,如:需购买各种物品,找做饭的、打矿的、举重的、记账的、写倒头包袱、包袱皮的等等,反正与丧礼有关的事他都管,当地叫主事的,能写出丧榜和倒头包袱、包袱皮的是本村有文化的。丧榜写法是的:两行血泪三秋雨,一片麻衣五更霜,碧水青天留隐怨,素车白马动馀襄,碧水青山谁做主,落在啼鸟痛伤情,将榜文写在白纸上贴在门板上,死的是男就放门的左面,死的是女就放在门的右面,意思是男左女右。倒头包袱的写法是善男(信女)XXX生于X年X月X日X时,今后阳间无其人,先行于蹶踪,尚冥府路途遥远,路资缺乏,为人子者,亦何安唉。今有子XXX特具倒头包袱一只,当过关渡口,恶鬼强神不得抢夺,如有抢夺者,禀去冥府官长治罪,空口无凭,有姓名为证,奉于显考(妣)X公(门)讳(夫君)之灵收回,临终时火化。X年X月X日。倒头包袱的另一面还要写上,金童引路,玉女执幡。倒头包袱是用一丈二尺白布做成的钱褡式,中间有口,两头是布袋,上面还要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蓬莱县第X区X村,倒头包袱做成写好后,子女分别往布袋里装纸钱,先儿再媳,还有闺女依次抓三大把装于袋中,装得越满越好,此钱是供死者到冥府报到用的,装好后,倒头包袱要到院子烧,烧时倒头包袱要放在一大一小两个泥盆上面,盆里要装点水,当地叫聚宝盆,烧时子女要跪在地上,面朝倒头包袱,每人手拿一碗水洒在地上以作祭奠。子女还要念叨爹(或妈)收你的钱。烧尽后子女要磕四个头,再由主事的或家人将纸灰抓一把用黄烧钱纸包好,放于死者的怀里,意思让死者随身带点零用钱。有的烧完后将盆摔掉,意思是让聚宝盆开花。

以上安排就绪后,就要到土地庙报庙了,也叫去开锁,开锁的程序是由一名帮忙的手托一个圆盘,上面放一把未开的锁、香、纸等物品在前引路,长子拿着放在门旁的擀杖朝地捅三下,这叫开地门。再拉着擀杖,其他孝子孝孙在后,放着鞭炮,吹着乐器,到土地庙,到了土地庙,由长子把锁打开,用擀杖朝天捅三下,这叫上天堂。所有的孝子都要跪在地上喊爹(或妈)庙门开了,上天堂吧!磕完头后再原路返回。

尸体在未下葬之前,一般每顿饭前都要到土地庙送水,意思是不能让死者的灵魂饿着,晚上送水叫送大水,走在最前面的是放三洋枪的(现在是鞭炮了)和吹鼓手,主持人手提米水罐、香、纸随后,再是孝子孝孙、本家晚辈、亲戚朋友,女的也按远近随男的后面,到了土地庙烧完纸,孝子从米水罐里舀一勺水往地上洒去,同时还要说爹(或妈)你喝水吧,然后按顺序磕头,完后再按原路返回。

人死后,还要烧纸马的,如果当天不能埋,晚上十点左右要到村外十字路口烧纸马,当地也有叫烧夜马的,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骑着马走,烧夜马时,前面是放三洋枪和吹乐的引路,后面是扛纸马的,孝子一手捧浆水罐,一手拖着孝棒,本家晚辈在后。为什么要到十字路口,意思是死者骑着马四面八方从哪都能走,点燃纸马子孙时,要将死者衣服从纸马上扔走,意思是死者上马了。子女晚辈都要跪在地上,子女口喊爹(或妈)骑马走吧!然后磕头,原路返回。

在当地还流传着,老人去世后,闺女的送旌,旌是用红绸布制作的。长、宽一个布面,上面竖写生于x年x月x日。中华公民显考(妣)*公(门)讳***岁寿终寝铭旌。卒于*年*月*日女儿**奉(附列)闺女送祭,有干祭和湿祭两种:干祭是点食之类,如:饼干、桃酥、还有香、纸、蜡、鞭炮等;湿祭一般是熟猪头、鸡、鱼各一个,这叫三生,十个碗,八个碟,两吨纸,一箱鞭炮,一对白蜡、香等。

祭准备好后,找两个人抬着(现在是用三轮车拉着),送到娘家村村头,通知娘家人。娘家主事的会排十几个人抬着两张桌子到村头去接,这叫接祭。一路上,放着三洋枪或鞭炮,吹着乐器,后面跟着抬桌子的,孝子手拉孝棒低着头,再后面是晚辈亲戚,到达后分别将祭摆在桌上,第一张是供桌,第二张桌摆旌,第三张是摆猪头、鸡、鱼,第四张是十个碗,第五张是摆八个碟子,第六张是摆纸,第七张摆着香、白蜡;摆放好后,首先是女婿磕头,再是孝子亲戚磕头,这叫拜帧祭。

拜完后就要返回了,返回的路上要放闺女家准备的鞭炮,到家前必需要把鞭放完。文革前,老人去世,叫老丧。当地也有说老丧是喜丧,一般都要雇两帮吹手的,一帮8—10人,主要乐器有大杆吹、唢呐、笙、管、二胡、锣鼓等,有的班子还要找几个会唱的,主要唱一些民间小调或京剧、吕剧、歌曲之类的,对吹的唱的好的,丧主有时也给赏钱,赏一百贰佰的不等;文革后,这些习俗便一度被废除。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好了,过去一些习俗在一些村又恢复起来了。

死人埋葬前要挖墓穴,当地叫打圹,一般有主事的安排两到三人,打圹的人不能空口,要事前在丧主家吃点饭或喝点酒,也有带瓶酒和其它食物到山上吃的,意思是死人不欠活人的。打圹时,要先放鞭,烧香纸,孝子先用镢刨三下,当地叫破土,破完土孝子便可回家等候出殡,等打完圹后,要放几挂鞭,以示家里圹已打好,但打圹的人不能回家,必须等埋葬完后方可回家。

家里人听到坟地的鞭炮声后,开始出殡,先将死人装入棺材,当地叫入殓,而后有四人将棺材抬到门口,放在两条长凳上,当地人叫举重的,棺材前摆上供桌,供桌两旁各站一人,供桌摆好后,主事的召呼磕头,先是孝子、儿媳、女儿、女婿磕三拜九叩(三拜九叩的磕法:一般是一拜三叩头、起来向前一步再一拜三叩头,再起来向前一步一拜三叩头;也有一拜四叩头,起来向前一步一拜一叩头,再起来向前一拜四叩头的)。磕完头,烧上香纸后,儿女要跪在两旁,再由主事的召呼本家亲戚磕头,亲戚磕完后,再由朋友磕,主要亲戚朋友磕头时,主事的要召呼谢客,谢客就是丧主的子女要点一下头,全部磕完头后,便有八人举重的抬着棺材(也叫上杆)送到墓地。孝子、儿媳、儿女、女婿等亲戚跟在棺材后面哭灵,走到村外除孝子的孝棒和浆水罐要带到墓地后,其它人的要全部扔掉,从出殡到墓地要不停地放三洋枪(或鞭炮),吹鼓手也要不停地吹。

棺材下葬前,要在墓穴底,放两根刺棍,叫櫊木,穴的四个角要放一枚铜钱、一个枣、一个栗子,意思是死者有钱花,早利子。然后便可将棺材放进去,棺材头的两旁分别放上五谷屯(五谷是稻草编的,里面放上五种粮食)和浆水罐,这叫左仓右库,再放上长明灯,这些是供死人到阴曹地府享用的,接下来就要填土了当地叫回土,回土时要把孝子的孝棒站起来埋中间,意思是顶梁柱,先由孝子填三掀土,再有其它人回土,回完土,孝子把腰上系的草腰按葬的顺时方向打上,闺女安横的方向打在上面,意思是大梁和腰杆缺舍都不行,也意味着后人要团结友好,埋好后,坟头上还有扦上一颗柳树和几根大葱,意思是后代要想有坟头扦棵柳,扦葱是寓意后人聪明,坟头用青砖刻上:埋葬结束后,要用木棍围绕坟地划一个圈,寓意这地盘便是死者的地盘和院子,划完圈要放鞭炮、烧香、烧纸,还要在圈外烧一点纸,意思是给其它鬼神用的,以防其它鬼神来抢死者的钱。烧完纸仍按子女亲戚远近磕头磕完头这便告一段落了。

葬后,主事的要向丧主说明购买的全部东西,借过谁家的东西,都要一一说明,购买的东西由丧主去结算。借别人家的东西要付人家一点钱,哪怕是一根针也要付,这叫白事白事不白用,帮忙的要宴请,这也叫死人不欠活人的帐。

葬后,第二天要圆坟,现已改为葬完直接圆坟,圆坟的意思是:圆坟时长子在前拿斗、其他子女拿着升、称在后,再是本家晚辈、亲戚,绕着坟有转三个圈、左转三个圈,每转一圈从斗里抓一把五谷种子撒在坟上,其他人转一圈扦一支香,然后盖点土让种子发芽。

最后,每人磕四个头,葬礼便是结束了。

人死后还要烧七个七、三个周年、四个纪日(叫三周四纪)。七个七是从死后起,每七天到坟地烧一次。第一个七是头七,再是二七、三

七、以此类推,不管哪个七,只要碰上初七、十七、二

十七、,这叫犯七,犯七就要提前一天烧,还要在坟上扦上小白旗,据说能负罪,如果碰不上犯七也有罪,要特意安排一个七提前烧。三七、五

七、为大七,六七是闺女的七,五七由闺女雇人扎纸马、纸人、聚宝盆、摇钱树等供去世的人享用,现改成扎小楼、冰箱、彩电、手机、轿车等高科技的产品,供去世的享用了。

篇6: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葬礼仪式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宗族和教会的角度可以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顾的文化内因.

作 者:倪俭 NI Jian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江苏,常州,213001刊 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200716(1)分类号:G04关键词:葬礼习俗 儒家思想 基督教 宗族 教会

篇7:中国丧葬文化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中国的丧葬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一、慎终追远闰月年

在闰年、闰月“慎终追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闰年、闰月给老人做寿衣寿材,取闰余成岁,增福添寿之意。寿衣有许多风俗禁忌。做寿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绸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为“洋”、“阳”同音。做寿衣一律不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是忌讳断子绝孙之意。寿衣也不能用皮、毛料制作,否则,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寿衣一般都不钉扣子,不论内衣还是外衣,一律钉原衣料缝成的带子,据说是不要结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头儿打的算盘疙瘩),且有后继有人之意。至于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忌讳双数,恐怕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而棺材的用料有陶、木、金、铜等。春秋以后以木为主。汉族习尚以松柏制作,因为松柏象征长寿。一般不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唯恐有绝后之患。

二、停尸仪式

整个仪式包括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寿衣,移上灵床、送终、买水、饭含等步骤。所谓买水,是因为民间所取用的洗尸水往往都是买的,俗称“买水”。“买水”是以投钱入水来加以体现的,即将“阳水”变成“阴水”。买水所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饭含指的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及米饭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右人举行“饭含”的含义是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成为饿死鬼。古代饭含作了严格的等级限制。明代规定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梁含小珠,庶人饭梁含钱

三、报丧仪式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四、丧服仪式

丧服,也就是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五、做„七‟仪式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

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六、吊唁仪式

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现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主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七、入敛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和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说是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等待他生还过来。按照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在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八、哭丧仪式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得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

九、下葬仪式

下葬是最后的环节。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

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这种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

篇8:中国传统丧葬

一、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

1. 生死并重。

在灵魂不灭观念支配下, 古人心目中往往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活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鬼魂出没的彼岸世界即中国人通常所说的阴曹地府。在中国古人看来, 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 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 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也就是说, 人死就像搬家一样, 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 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 调强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史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史又云:“使生死始终如一, 一足以为人愿, 是先王之道, 忠臣孝子之报也。”这就告诉我们对待死者应该和对待生者一样, 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一成不变地复制到鬼魂世界, 从而体现出生死并重的特点。其实, 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 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 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 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 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 大量焚钱烧纸, 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 等级色彩鲜明。

在古代中国, 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 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 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 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 坟高二丈, 围墙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 坟高一丈八尺, 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 坟高一丈四尺, 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 坟高一丈二尺, 围墙周围三十丈……七品以下墓地为二十步, 坟高六尺, 围墙周围十二丈;庶人墓地九步, 坟高四尺, 围墙周围八丈。”[1]不仅如此, 同样是死, 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死了, 对其死的称谓也完全不同。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 可见社会等级昭然。另外, 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 诸侯以玉, 大夫以玑, 士以贝, 庶人以谷实”。如果违背丧仪的规定, 官府往往会以“僭越”的罪名查办。史载:汉桓帝时, 宦官赵忠僭越礼制, 私自使用“玉匣”葬父, 结果, “发墓剖棺, 陈尸出之, 而收其家属。”[2]就这样, 人们借助丧葬礼仪将人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关系堂而皇之地植入鬼魂生活的阴曹地府。

3. 以儒家《仪礼》、《礼记》为圭臬。

儒家崇尚孝道, 而对送终之礼尤为注重。《论语·为政》言:“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在周秦诸家学派之中, 儒家谈论丧葬可谓最多。儒家经典之作《仪礼》, 此书杀青于先秦时期, 收集了儒家所规定的各种礼仪制度, 其中, 《土丧礼》、《丧服》、《既夕礼》等就是专门撰写丧葬礼仪的。儒学的另一部经典之作《礼记》, 也用不少篇幅详细阐述了有关丧葬的礼仪规范。作为儒家的两部经典之作《仪礼》和《礼记》, 奠定了此后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基础。自秦汉始, 朝廷和民间丧葬礼仪中的葬前丧仪、五服制度以及居丧守孝等基本程序, 都是以《仪礼》和《礼记》为圭臬, 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深深烙上儒家的印记。

4. 丧葬形式各种各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 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 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 除此之外, 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 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 形式不拘。实际上, 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人们采用土葬是相信大地是人类的母亲, 死亡只不过是一种自然回归, 再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人们采用火葬是相信灵魂会随着火苗而升入天国, 肉体是可灭的, 而灵魂是不灭不死的。人们采用崖葬是因为人类长期居住山洞, 道教产生后, 认为人死“羽化升仙”, 而崖葬高出地面, 是成仙的理想场所。水葬是人类把江河湖海视为生命的源泉和灵魂的归属……可见, 人们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埋葬方法都是在其不同信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此特点彰显着古人的生死观、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等级社会的不平等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 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二、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岁月中, 生与死这一对矛盾统一体如影随形贯穿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丧葬习俗作为一种沉淀深厚的传统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功能。

1.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古代丧葬习俗中所奉行的不少原则与封建“三纲五常”的精神相吻合, 这就在客观上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功能。譬如:丧葬习俗中的五服制度, 它奉行“尊尊”、“亲亲”的原则。以封建国家而言, 皇帝为全天下的至尊, 依据“尊尊”的规定, 天下吏民百姓理应为天子皇帝服丧守孝;以家庭而言, 父权处于支配地位, 按“尊尊”之制, 父族之孝理应重于母族之孝;以嫡庶关系而言, 嫡尊庶卑, 故嫡系之孝明显重于庶系之孝。家庭成员亡故, 不论长幼, 依据“亲亲”之制, 其他家庭成员都应该为之披麻戴孝, 也就是说, 纵使晚辈先逝, 长辈也要为之服丧。不仅如此, 在居丧期间, 还对守制者的衣食住行作了严格的规定, 使其过着像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以各种自我虐待和压抑人性的极端方式, 如毁容尽孝、节制饮食、住所简陋等, 以此来体现所谓的封建“孝道”。可见, 丧葬习俗通过五服制度将家丧和国丧融为一体, 在不经意间就将封建“三纲五常”的精神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 从而取得了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功效, 这对维护传统封建统治秩序无疑起了促进作用。五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富含强大生命力, 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竭力提倡, 其根本之因莫过于此。

2. 强化社会伦理规范。

在人类学家看来, 要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一套完备的社会伦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丧葬习俗就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在古人眼里, 死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 它所引起的悲伤哀痛也是人类其他事情所无法比拟的。而送死, 乃是为人子者应尽的孝道。因此, 丧葬不仅仅是安葬死者, 而且还可以强化以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史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 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 致爱故能致丧葬, 春秋祭祀之不绝, 致思慕之心也。夫祭祀, 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 况于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 则民孝矣。” (《大戴礼记·盛德》) 可见, 丧祭可以强化人们的仁爱之心和行孝之道。史又称:“丧祭之礼废, 则臣子之恩薄, 而倍死忘生之礼众矣。” (《大戴礼记·礼察》) 也就是说, 尚若没有丧祭之礼, 则君臣之义和父子之情就会弱化, 致使伦理道德崩坏。宋太祖赵匡胤毫不隐讳地指出:“王者设棺椁之品, 建封树之制, 所以厚人伦而一风化。”[3]《论语·学而》言:“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历代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丧葬中的这一社会功能, 竭力推崇以孝为本, 以巩固其统治基础。

3. 扬善抑恶。

古代丧葬习俗中具有盖棺定论性质的谥法, 是对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僚及其他有身份的人一生行为的总结和概括, 它之所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并在中国沿袭数千年之久, 就是因为它具有扬善抑恶之功效。古代谥法以“大行受大名, 细行受小名”为圭臬, 一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往往决定其死后谥号的臧否, 即善有善谥, 恶有恶谥。另外, 谥号蕴含盖棺定论的性质, “行出于己, 名生于人”, 一个人无论其生前权势多么显赫, 也无法决定其死后别人对他的评说。如果某人生前多行善政, 有功于社稷, 有德于黎民, 其死后就会以美谥流芳百世, 泽及子孙;否则, 就会以恶谥镶嵌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被后世唾骂, 令子孙蒙羞。故谥法虽不乏封建礼教的色彩, 但在某种程度上对上层统治者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同时, 对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也具有震慑作用。

4. 凝聚血缘亲族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 如果对死人的后事处理失误, 将会祸及子孙后代甚至整个村寨。因此, 只要村寨里有人亡故, 人人都会停止手边的事来办理丧事, 至于血缘亲族就更不用说了。《周礼·大司徒》规定:“令五家为比, 使之相保;五比为闾, 使之相受;四闾为族, 使之相葬;五族为党, 使之相救;五党为州, 使之相赒;五州为乡, 使之相宾。”由此不难看出:丧葬习俗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的凝聚作用。实际上,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如墓地制度中的族葬、丧服制度中的服丧等都无一例外地特别区分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程度。还有, 历史上著名的宗法制, 就是以《仪礼》一书中的《丧服》作为其根据的。正是通过丧葬习俗, “从而进一步认同和强调这种血缘或者家族关系, 增强了氏族或家族内部的团结, 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 显示了族人集体的力量, 同时还能起到教育本族成员、强化其亲缘观念的作用。”[4]革命导师毛泽东曾经对丧葬的社会凝聚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村里死了人, 开一个追悼会, 寄托我们的哀思, 使全体人民团结起来。”[5]

总之, 古代丧葬习俗对巩固社会统治、密切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劝导人们积德行善具有潜移默化之功效。综括全文,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 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呈不断简化之势, 然其主要内容并没有多大改变。正因为如此, 使我们在丧葬习俗多变的形势下探求其不变的内容成为可能。而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就是其不变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崑冈.钦定大清会典[M].商务印书馆, 1908.

[2]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 1965.

[3]王称.东都事略[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1.

[4]霍巍.四川丧葬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上一篇:村委会卫生保洁人员管理制度下一篇:自我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