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大学老师的文章

2024-08-06

描绘大学老师的文章(共6篇)

篇1:描绘大学老师的文章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说说学车这件事。从去年七月份回家报考这个驾照,到如今也差不多满一年了。很多磕磕绊绊,有欢笑,有气愤,有难过,更有成长。很多人考车很顺利,每一关都一把过。但也有很多一次不过,再一次,再一次,花费了时间,花费了精力,花费了金钱。但任何一种过程都是一种足迹,都是一种收获。

首先说一下“公平”,就这个词,我觉得它是长在每个人内心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之火,来源于内心的那杆称,它得不到平衡,往往是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的只那一点点,而别人似乎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上,都只有你的百分之十,但别人就拥有了机会,拥有了成就。你恼火于世界,恼火于自己,但就是无能为力,悲伤的种子,就在心里蔓延开来了。就像去年夏天,校长明明答应八月份给我考科目二,但结果是九月份才给我名额,一起天天练车的几个女孩都去考了,当时是暑假,大学生有优先名额,但当时我就是很不能理解,我觉得他既然答应我,就应该给我考,为这我气的找他理论,甚至愤怒的转身离去,所有人说我不懂事。可当时我心里的那杆称,它终究是偏颇了。

直到九月份底我有了名额,却因为我练习的太熟悉,觉得轻而易举,上车就忘记调座位,一下死了。突然理解到,任何一件你觉得轻车熟路的事,都需要用心,而关于公平,它就是心里的那杆称,你要给自己找到平衡点,在这里,用因果来解释,我觉得再合适不过。有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没有一件是可以投机取巧的。公平自在人心。

关于“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往往我们越怕什么,就越会成为什么。科目三我补考了两次,总共考了三次,我仔细思考了这几次的心理,第一次考试全死在细节上,两次机会,第一次死在三次忘记打转向灯,第二次到靠边停车,居然手刹忘记松,很显然,平时练车的时候没有犯过的错误,而考试的时候这样大意,原因是我紧张了,第一次的意识还没有那么强,不知道怎么就死了,马上很慌忙,脑袋有点蒙,腿也有些软。下车的时候真的觉得很难过,觉得自己真倒霉,科目二死了一次,科目三又死了一次,晚上也失眠了,脑袋里全是考试的画面,用失恋来形容这样的心情,再符合不过了。再补考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可以考过了,但也很害怕考死,都不敢想要是再考死怎么办。上车准备的时候,第一把模拟灯光,就死了,马上又蒙了,第二把开到加减档时,一个人骑着大的三轮车走在两条道中间,就眼睁睁的被考官踩死了,那瞬间,我只能用四个字,欲哭无泪。感觉对考试已经有阴影了,从来没有惧怕过什么事的我,居然害怕再去考这个看似简单的科目三了。

在这里,我插播一下,关于“紧张”。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小时候打架,爬树,考试,从来没有紧张过。第一次感觉到特别紧张是,底和公司两个同事,参加一个涂料协会活动晚宴时,我坐在座位上,和同事说我想上台唱首歌,再介绍下我们公司和我自己。她们都赞同,也很鼓励我。于是我就走上台,看着台下一桌又一桌,陌生又都有身份的老板时,我心里突然很紧张,但转而又想他们又不认识我,当这短短几分钟结束下来的时候,我觉得我战胜了自己,虽然我紧张到有些胃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任何一种突破自己的行为,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要抓住每一次你怕的机会。而另一种紧张是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见到他的时候,也是会紧张的,那种紧张是微妙的,甚至在你没有见到他,只是幻想一下和他相见,都有些紧张,当真正见上的时候,那种紧张更是强烈,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也许这就是怦然心动吧。人生有几次这样的体会,也是美妙的事。哈哈有些偏题了。

而就在昨天我又去补考了,再前面一天的练车时,我就一直给自己暗示,把每一次练车当考试,然后昨天在车上等待时,告诉自己,把考试当作练车。轮到我考了,准备就绪,一切似乎都满顺利,没有紧张,但就要到最后的时候,居然靠边停车的时候熄火了。当语音提示,考试结束,请开到起点补考时,内心竟无比平静,没有丝毫慌忙。接下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似乎很顺利的就过了。再听到考试结束,成绩合格,走下车,只是觉得无比放松,没有想像中的兴奋。只是和我一起第三次来考的一个姐姐,她又考死了,我知道她是太紧张了,第一把居然开到逆向行驶的道上了,第二把连续变道。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她怎么这么傻,但我和她一起练车聊天,我是知道的,她太紧张了,太害怕了,已至于考试的时候大脑已经蒙了。我想给她一个拥抱,首先我们要战胜自己,这只是一次考试,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必要让它成为左右我们生活的沙粒,当你把它看的不那么重,不那么怕的时候,你的技术一定是可以过的。还有我亲爱的小敏,你也加油,下次一定可以过。

关于“美好“,本来想写下关于生命的,但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发现我已经写了很多了,改天专门来写篇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话题,尽管我的年龄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生命的长度,谁又能预知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把每一秒过得都有意义。许多事都不能尽如人意,但一定不能忘记就在身边的美好,比如鲜花,它不仅美丽,更散发幽香,还有炎热天气里的清风,更有黄昏时的晚霞,还有布谷鸟的歌声,它总在歌唱你的美好,驱赶你的烦恼,只静静听它的声音,就再没有烦杂了。大自然是公平的,它给予的我们相同的空气,相同的太阳与月亮,晚霞与鸟儿。

最后我想把徐志摩的几句诗分享下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公众号:刺刺牙原创

篇2:描绘大学老师的文章

篇一:我的大学老师

“我最喜爱的大学老师”

系别:生物工程系 班级:12园林班 姓名:宋治和

我的大学老师

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人生有许多许多的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教你真诚。

————题记 大学的校园给了我太多的自由,大学的校园让我倾心赞叹,大学的梦想一直是支撑我高考的原动力。高中的我很简单,因为动力很纯粹。当走进大学梦的第一天,我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不一样的口音;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人生目标。此时的自己发现一切都变了,变得如此不可思议!如今,大学梦要结束了,结束的又是那样的彻底,感觉真的静悄悄的、轻飘飘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不管怎么,大学的老师却让我记忆犹新。

他是我的班主任,也是一个我记忆深刻的班主任。大学的班主任可以带上好几个班,同时照常上课。大学的老师可算是神人,既搞科研,又上课。大学的老师传话简单,一个飞信便让班长传达,或者在班级群里发个信息。大学的老师五句话可以缩短成五个字。但是我的老师却是不同,我的老师最喜欢把简单复杂化,我的老师喜欢用“反复”的手法,也可以说成“不断地复制加粘贴”。

我的老师非常自信,因为在他的视觉里都是别人搞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这就是我的老师。

老师您是黑暗中的一点光,照亮我们的心灵,驱走阴暗,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老师您是大海中的一艘大船,带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教给我们生存的本领;老师您是大路上的一颗石子,默默铺筑历史的跑道。老师,您的爱,像太阳一般温暖,似春风一般和煦,如清泉一般甘甜。

不过,我只是说了老师的一方面,因为老师在大学群里可谓独特。处事有独特的想法,发言有出奇的语言,文章有出彩的文笔。大学的老师很潇洒,上课时并不忌讳电话、短信,因为是上级发来的,或是同事传达的重要信息,我的老师也如其他老师不例外。老师可算一个字“神”,可以把课讲得让人“生不如死”,天南地北任我行,但是老师除去“黑色幽默”,待人却极为真诚!学生有困难,他必定援手。一心为生,实属难得!

我的老师可谓敬业,不管学生听不听,就是悲惨到“独白”,他也坚持不懈!人生在世,不求完美,只求自在、自得!我的老师做到了,有赞美之声,有嬉戏怒骂,足矣!篇二:我的大学老师

严师?导师!

时光如山中溪水缓缓流逝,当一个人经历越多,越真正懂得“逝者如斯夫”的深刻含义。的确,时间最能消磨一切,一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消失在记忆的长河里,可在大学里所发生的一些事,至今仍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记。因为考大学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中毕业生的竞争异常的惨烈,高考前的时光珍贵无比,常常是早上见月亮,晚上背星星,从不过星期天。每一个考生都是动用一切力量去赢得高考的胜利。然而一旦进入大学,我们这些人就好象泄了气的气球,彻底放松。在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以为可以把高中时代所没有玩的时光弥补回来,就像他们说的“大学就是好玩的”,又轻松又有趣,每天可以逛街,睡觉,看书之类的,反正没有把上课学习当作一回事。

直到一天早上,我迟到了。因为睁开眼的时候,已是快九点,同宿舍的室友还有一位,我们挣扎几下,还是决定去教室。当我们到教室时,老师正在上课,那一天也怪,平时老开着的教室后门却关着,我们俩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从前门进,无奈之下,便坐到隔壁空着的教室等候着。我想了两下告诉室友,我有办法混进教室。当室友急切问我有何好办法时,我自以为高明的告诉她,等一会下课后,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溜进教室不就行了吗?其时全然没有顾及到已经下课,老师已站在我的身后,并清楚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当我意识到老师在我们身边时,手无足措的站在老师的面前。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用手拍拍我的肩头,笑着说,“同学,快到教室去,上好下一节课。”老师说完,便走了。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感受和表情,只是知道下面的那节课,我听的最认真,好象又回到了高中时代,找到了高中时代那种求知上进的感觉。

我的这位大学老师是教中国现代文学的,虽然是位女老师,却是我进大学以来见过的最严厉最有气场的老师。犹记得,初见到她,是在10级中文系新生见面会上。那时众位中文系的老师轮番上场,各有风格,然多是温言勉励。直到李老师登台,开口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前面诸位老师是很温柔的,他们会给你们带来春风般的温暖。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你们一件事——大学,不是这么好混的!”

的确,在上了她执教的第一节课后我就明白了——这是一位严厉却又知识渊博的老师!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负责任的态度最早让我们清楚了大学与高

中的区别,那就是,大学并不代表好玩。大学,是走向社会的起点与奠基石,是人生的历练与抉择,它需要的,是自觉与对自己负责!老师不会再压着学生学习,不会再经常考试,也不会对学生耳提面命,教大家怎么做。而是将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点拨我们。这些,都是我在李老师身上体会很深的!

起初,还是菜鸟的我们,面对老师犀利精准的言辞和严厉的要求多少有些畏惧。我也怕李老师,不单单是因为她强大的气场,还有她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寻与探索。我敬畏于她渊博如海的学识,也羞愧于自己单薄肤浅的认识。有时候老师提问都不敢举手回答,生怕自己的看法不对。那时候才知道,以前自诩学得多也只是流连于表面罢了。就这样,我开始去图书馆查资料,去看那些老师讲到的书,在学到谦虚的同时也学到了如何自学!

老师让我学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自信”。这两个字说来简单,做来却很难。尤其是像我这种容易紧张害羞的人,上讲台都很难克制住手抖,更别说要上去讲解课件,分析课题了。可是老师却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上去讲解自己分配到的课题,这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有的同学对于老师的提问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的样子,心中又有些埋怨。心说老师你的要求再低点就好了,我们哪能做得完美呢?可是为了“不被骂”。我只好豁出去,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期间花费了无数心血,却依旧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此时我也体会到了老师们备课的辛苦。原来,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要想成为一名教师的话还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于是我咬牙拼了!开始搜集更多的资料去归纳整理,以形成自己的论点与论据。同时我想起了李老师的电话,鼓起勇气向她请教一些疑难问题。原以为会被骂的,没想到老师居然一反课堂上的严厉,很温和耐心地回答了我,让我豁然开朗。老师说:“我很欣慰你能认真地对待学习,不要害怕出错,老师相信你!”我因为这句话备受鼓舞,等到上台那天,我并不感到紧张了,因为我已经尽了全力,所展示的成果不管是对是错都是我的成功!结束时,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赞赏的目光让我微笑,并在心底松了口气。我想,我以后再也不会畏惧讲台了,努力付出就是我的自信之源!

可以说,李老师就是我大学的启蒙老师,尽管她一直标榜自己“严厉”、“不讲情面”,但她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力量和内在气质。这种人格力量和内在气质在我们心目中生出高尚、敬畏、愉悦之感,让我们不仅信服也愿意接近,是

打心眼里尊敬而非畏惧。这种高尚纯粹的人格力量让人耳濡目染,见贤思齐,自觉自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大家之所以这么喜欢李老师,正是因为这样的“严师”是富有爱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老师。因为爱学生,所以对学生处处严格要求。她看重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对学生的高尚人格的培养。她的“严”,让我受用终身。可以说,李老师是我进大学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不单单是一位“严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篇三:我的大学老师

我的大学老师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即将进入大三的学生了。记得从小学到大学,在我印象中记忆最为深刻的人就是教师。因为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从小就想把我往教师的道路引导,最终我却在教师与医生中选择了后者,只身一人从湖南来到四川,进入川北医学院。我的母亲也尊重我的决定,她总是以教师的身份教导我,选择了医生这条道路,注定比教师这条路更难走更辛苦,但是不管有多艰难,都要勇敢的坚持下去。将来身为一名医生,不能视生命如儿戏,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拓展各方面的人生经历。同时她还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叮嘱我,作为一个女生,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也要活得明媚,活出自己的精彩。从小到大母亲给我的教育至关重要,当然也少不了其他老师的教导,让我成为了一位医学院的学生。

从小学到现在,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类型的老师,他们中间有的似严父,有的似慈母,我与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同时我也很荣幸成为他们的学生。虽然进入大学后,与大学的老师交谈变少了,距离拉大了,但我仍然喜爱和尊敬着他们,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就是我们2012级麻醉4班的班主任——余庆波老师。

回想起那一年,刚刚高考完度过了一个没有压力的暑假,然后来到了令我向往的大学校园,也是那时候,余老师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了一次见面班会。第一次见到他就对他印象深刻,头发有点蓬松着乱糟糟的,带着眼镜,身体微微胖让人感觉有些可爱,年轻的面容透露出他不会是一个死板的老古董,整体给人感觉非常的好相处,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他让我们都叫他庆哥,我们也不拘谨,庆哥庆哥的叫来叫去。他告诉我们他自己也是川北医学院的研究生毕业,是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原来他不只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比我们早很多届的师兄。他只是管理我们的班级事务,但是并不教我们课程,因为他在医院要做手术还要带研究生,忙不过来,所以只是过一段时间来给我们开一次班会。也是从以后的班会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他他的头发都那么乱,因为每次要开班会之前都会看到庆哥坐着一辆摩托车从校外风尘仆仆的赶过来,肯定是在医院忙了一天,晚上还要给我们开班会。开完班会还会请我们去吃夜宵,每次弄到很晚,只好坐出租车回家。

庆哥对我很好,因为知道我是一个外地来的姑娘,人生地不熟的,对我比较照顾,每次开完班会回去的路上都会走到我身边跟我聊聊天,问问最近的情况,我也很乐于跟他聊天,可以了解他的奋斗史从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我皮肤容易过敏,有一次晚上睡觉浑身到处都起了一块块红色的疙瘩,于是第二天清早我就打了庆哥的电话,庆哥也没敢耽误,马上跟我说让我到医院里皮肤科找某个医生,然后那个医生直接看了症状,然后开药,虽然并不严重只是一次荨麻疹,但是庆哥的态度让人觉得很温暖,让我独在异乡也不觉得伤感因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还有一次,班上一位男生因为跟别人打球下颌骨被人撞碎,然后送到医院做手术,是庆哥亲手给他麻醉的。做完手术后只要庆哥有时间就会到病房来看望这位同学,跟我们这些去医院送汤送粥给他喝的人一起陪同他聊天,让他不是一个人呆在病房,让他有我们的陪伴,这是庆哥和同学们给他的温暖。

庆哥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班主任,虽然他不能在课堂上传授我们知识,却能在生活中教会我们做人做事。马上开学进入大三了,要从新区搬到老区,这样离医院更近,跟庆哥打交道的机会也更多了,我要更多的向他学习,成为一名好医生,以身作则不求救治天下但能奉献社会。更要学会成为一位向他那样的好人。

篇3:描绘大学老师的文章

2003年12月26日, 教育部召开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闻发布会”, 下决心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打基础多多益善, 基础扎实终身受益” (董亚芬2006) 。然而, 时至今日, 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蔡基刚 (2012) 认为, 我国大学英语的定位应当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 。

在实际推行ESP教学的过程中, 地方高校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等。为了解决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问题, 大学英语ESP教学可以推行后续教学的办法, 即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后, 在大学三、四年级继续推行ESP教学, 实行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然而, 面对学生进行后续阶段英语学习目的做的调查表明, 很多学生还是认为后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了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者认为, 大学英语推行ESP后续教学不但和学生通过四级考试没有矛盾, 而且是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需求的。为此, 作者用了国外ESP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语篇分析法, 具体为Louis Trimble (1985) 为科技英语篇章设计的篇章修辞程序表将我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的21篇阅读文章进行了语篇分析, 结果发现, 运用于专业领域的篇章分析同样也可以运用于一般类型文章的语篇分析。

2 研究理论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将我国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中这三个层次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如下:“一般要求: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较高要求: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 ……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要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章。”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英语阅读理解要求的目的都是期望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能够读懂真实的文章 (authentic materials) 而获取知识, 即来自真实世界中的各种阅读材料。而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考试的文章就是来源于真实的世界各种阅读材料。比如, 2009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中的快速阅读就出自USA Today一篇题目为“Colleges taking another look at value of merit-based aid”的文章。传统阅读的第一篇文章出自Newsweek一篇名为“What Michelle Can Teach Us”的文章。

国外ESP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是语篇分析。本文作者将Louis Trimble (1985) 为语篇分析设计的篇章修辞程序表进行了部分修改, 用修改了的篇章程序表来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文章并收集了数据。

Trimble (1985) 将科技英语篇章的修辞程序表分为四个层次。A层次是用来说明整个篇章的目的的。B层次是帮助展开A层次目的的一般修辞功能。C层次是为了展开B层次一般修辞功能的特殊修辞功能。该层次的语篇通常由几组关系紧密的段落或单个段落展开, 这些段落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B层次的一个章节。D层次是为了连接C层次各修辞单位的修辞手段, 换句话说, D层次的修辞手段是用来编排C层次各项信息的顺序或者逻辑关系的。四级文章的篇幅有限, 一篇文章不可能分为多个章节, 因此, 作者保留了原程序表中的A层次 (写作目的) , C层次 (修辞功能) 和D层次 (修辞技巧) , 并增加了关于中心句的位置, 以及中心句与段落对应关系的分析内容, 即, 为了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并由一段文章展开说明的一一对应关系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和为了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但由多段文章展开说明的一对多关系 (one-to-morethan-one correspondence) 。主要是对篇章段落内的结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 实证研究

本文从篇章写作目的, 一般修辞功能, 修辞技巧, 段落的中心句位置和中心句与段落对应关系这五个方面对我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以下简称CET-4)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的21篇阅读文章进行了语篇分析。

3.1 CET-4阅读理解篇章的写作目的的分析见表1

表1所示, 四级阅读文章多是报道性文章, 非常符合《课程要求》关于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即:能够读懂来自真实世界的各种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都以客观的原则向读者报道了诸如交通运输、医疗、广告传媒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话题, 向读者传授了新知。随着社会的发展, 诸如此类信息的文章应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应该是在以后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阅读理解文章。

因为本次用以分析收集数据的主要工具是Trimble为科技英语篇章分析所设计的表格, 议论性文章不在科技文章的范围内。因此, 以下的数据是除去了两篇议论目的的文章后的十九篇文章的数据分析结果。

3.2 CET-4阅读理解篇章的一般修辞功能使用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四级阅读使用的一般修辞功能主要是描述, 占到了68%, 指令和分类是其它两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修辞功能。而下定义是使用最少的一般修辞功能。四级阅读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或报刊杂志, 它的目的主要是要让人们了解新知, 学术性不会太强, 这样才便于普通人在生活中去阅读来获取信息。

3.3 CET-4阅读篇章的修辞技巧使用分析见表3

从表3的数据结果来看, 四级阅读理解文章经常用对比和比较来做到段落与段落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紧密连接, 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其次最常用的修辞技巧是因果关系 (21.80%) , 举例 (21.51%) , 咨询权威 (10.47%) 。其它的一些修辞技巧的使用频率不高。

3.4 CET-4阅读篇章中段落的中心句位置分析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四级阅读文章的中心句大部分出现在段首 (73.33%) , 这非常符合英语国家人士写作的特点, 先讲明目的, 然后再进行论述。需要解释的是, 表4中出现的“未明示 (Implied) ”是指阅读文章中没有明确表示文章的中心句。

3.5 CET-4阅读篇章中中心句与段落对应关系分析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四级阅读篇章中心句出现后, 或者用一个自然段对本段的中心思想加以解释说明或阐述, 或者以多个自然段对出现的中心句进行描述、说明或解释。

综上所述, 四级阅读理解所选文章具有非常明显的篇章写作特点, 一般都是以报道为写作目的, 向阅读者传达生活领域中的各种诸如医疗、道路等信息。这也符合《课程要求》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此外, 在一般修辞功能和修辞技巧的使用上, 四级阅读理解篇章也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般修辞功能中的描述和修辞技巧中的对比/比较都是比较常用的。四级阅读理解篇章的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段落前面的位置。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这十九篇四级阅读理解文章的分析, 可以看出四级阅读理解文章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篇章写作特点。所以,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语篇的角度阅读文章, 带领学生进行语篇分析, 从整体层面把握篇章的意思。

首先, 阅读前, 重点是唤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已知背景知识的记忆以及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小标题、图片等对文章做基本的大意或中心思想猜测。教师可以多用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阅读。比如, 让学生看文章的标题, 问他们关于这个话题他们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阅读文章的前几自然段, 通常文章的主题也出现在这几段当中, 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然后让学生阅读每段文章的第一句话, 也就是通常段落的中心句出现的位置, 找出展开文章主题的有利说明或论据;阅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通常是文章的总结或展示作者观点的段落。通过以上步骤让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组织自己的文章并进一步展开论述的。

其次, 通过阅读前的分析和语篇知识明确语篇的题材, 类型, 宏观结构模式等。比如, 先确定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 是否是“问题—解决”型结构, “情景—问题—反应—评价/结果”型结构等。然后找出一般修辞功能, 分析修辞技能的使用以及微话语模式, 也就是语篇中用来使文章上下自然衔接和使文章连贯所使用的话语标志词。这样的分析就是从语篇到段落再到句子及词汇的分析过程, 可以看到文章深层次的意思, 从而才能了解读者的写作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

最后, 根据语篇分析来检验学生们在阅读前关于阅读材料一些内容上的推测是否正确, 为什么不正确, 从而训练他们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摘要:文章从语篇分析的角度, 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二十一篇阅读文章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语篇写作目的、一般修辞功能的使用、修辞技巧的使用、中心句位置以及中心句与段落对应关系, 并将研究结果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阅读理解的要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内容符合《课程要求》的规定。依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一些关于教授阅读的建议。

关键词:语篇分析,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http://www.usatoday.com/news/education/2007-03-14-merit-aid_N.htm[OL].

[2]http;//www.newsweek.com.id/166857[OL].

[3]Trimble, L., EST:A discourse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65.

[5]董亚芬.《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次修订的思考与设计[J].外语教学与研, 2006 (4) :51-54.

篇4:国画的描绘对象

现代,虽然一般将国画的描绘题材大体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但它在题材分类上是将描绘对象不局限于现实人物、真实山水和自然花鸟的,那么,国画要描绘的对象有哪些主要类别呢?

由于国画产生与发展的特点,它不是从描述现实存在的空间物体来把握描绘对象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定居的农业国,而且,它所从事的定居农业是属于“第一农业”,即靠种子进行繁殖的农业,是由采集活动进化而来的定居农业社会。因而,它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相对来讲是平和、曲缓而遵从于自然规律的。他们所关心的共同对象,不可能是某些、以至某类具体的物,他们要在社会中将共同观注的那些情形、事件、物品、关系等等,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并用一种社会共识的方式将它们表述出来。最初,中国书画所表述的对象应该是这些。

无论是观察任何样式的对象,也无论我们用怎样的观察方式,如果我们要将观察结论表述出来,就必须采取一定方式的思维途径以接受文化共识的检验。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思维不能脱离基本的思维元素与根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表达出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时,我们便有了一个共同的基本观念。这个基本观念,在中华文明形成之初,大抵相当于“名”的范畴。国画最初就是为了要表述某些“名”而产生的。如果这个观念表述不当,得不到共识,社会文化因此中断,这在汉语中便称为“莫名其妙”。如果表现得清晰,使共识变得畅达,便被认为是“名正言顺”了。国画形成之初,首先要表现的对象,应该是这类“名”。最初,这些也许是某一类关系或事件,或者是与某类现象有固定联系的某些物体。于是,先民们用某种形状或某些色彩将它们表述出来,以便社会共识,这就是最初的“书”或“画”。上古传说中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就是说在黄河中游洛水一带,产生了原始的“书”和“画”这类文明形态。因而,国画要表现的第一类对象是“名”,也就是所谓社会共识的文化观念。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上古要进行定居的农业生产,它首先观察的,是一种更大范畴中的把握。例如:天气的变化状态,气候的变迁,各类植物的生长,各类动物的迁徙……。因而,对这类庞大的、有关常状、常态变化又无具体恒定形貌特点的对象,我们便称之为“象”。汉语中“对象”这个词,已充分说明了“象”的含义。甲骨文中的“象”字,上部是一个人俯视的图形,下半部分是一个没有头角的兽形。中国古代,借察兽头识兽(故泛称兽的量词是“头”),此是一个不显露头角的兽形。而兽角的变化往往与农业时令有关,这个“象”字便是属于人们需要观察和把握的对象。“象”是某一类对象,或某一类关系的外现。它不一定能具体地表达为“是什么”,但却较肯定地把握了“是什么”的范畴。再者,由于对象的宏大、遥远、不可及或变化无常,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恒常的运动变化状态。例如:云、水、气这类物体,都是古代先民必须关注的与生产生活切实相关的对象。它们的恒形恒体都不易把握,但它们的“象”却可以琢磨表达。故而国画要表现的第二类重要对象是“象”,也就是所谓对某一类对象外现结果与它们某些恒常关系的共识。

我们在汉语中最常用的有关“象”的词汇是“天象”、“星象”、“气象”、“景象”等。实际上这四个词已表述了国画对象中关于“象”的主要陈述范畴。在中国古代,定居造就的同一天时、同一地理,使我们既能把握住相对恒定的季节时日,又必须了解天地变化的规律与周期。相对来讲,掌握日、月、星、辰的出没变化与云、雨、雷、雾的出现,比对周围地理环境的把握要困难得多,故而人们要长期观察这些。此外,地上景物的大变化更能反映出天地时令的周期变化规律,因此中国人在观“景”时会更注意“景象”。“气象”也有相似的道理。“气”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哲学中重要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它是运动着的、构成世界的根本要素。因而,反过来,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变化运动,都会有某些反映出来的“气象”。于是,古人在描述对象时,不能不注意“气象”的把握与观察。日、月、星、辰这些天体,古人有他们的了解方式,他们在知道了天文历法之后,这些不可及的对象必然成为他们重点观察的对象。时至今日,我们还将古天文台称为“观象台”。古人将月称为“素娥”,也是观象的结论。因为月亮在中国属“太阴”(对应人际理解为女性,故而称“娥”),而中国农历又以月相的规律来订历法(“素”为标准、准则的含义),所以,“素娥”便成为月亮的代称了。因而,中国所谓观“象”的“象”中,包含有很多民族文化的观察原理和判定原则,它是一个由“文化眼睛”所及之范围形成一个对视觉理解的“文化场”。所以,观象的能力不但与文化的水平有关,也与文化的解读方式有关。每一个国画家,都必须具有并锻炼自身的“观象”能力。

如果在观象的时候,对象是一件可及可识之物,那么,这时国画所要表述的对象,就成了另一大类对象,即所谓的“物”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所谓的“物”,仍是一类“可实之名”所导致的社会认识结论,它并不是可及的“这一个”。换句话说,它不是西方物理学中所谓的“刚体”那种标准的西方文化的“物体”,也不是西方文艺学中所谓“典型”的那一个物体,而是中国文化中那种与“名”相对的“实”可以联系的“实名”,是中国文化对“物”认识的文化把握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就有著名的关于“白马非马”的讨论,这实际上只是中国关于“名”“实”之间讨论的诸多认识之一。作为一个国画家,表面上看,将“物”作为对象是容易的,实际上却是最难最难的。国画中关于物的讨论,至少有过三次大的反复,第一次是在书画即将分离之春秋时代,大量关于绘画中“状物”成语的产生时期。例如:“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画饼充饥”之类,它们实际上表明了,被国画做为对象的“物”,必须遵循的是社会文化对该物的共同判定,即社会文化共识对该物的判定。否则,这个物作为国画对象就不可能。在例子中分别是:蛇不能有足,虎不能类犬,饼能够充饥等原则。第二次是从秦汉至宋代这段漫长时期重点讨论的是到底“物”如何表述,即如何“状物”的问题。最初,这个问题普遍反映成:到底画鬼魅难还是画狗马难的问题。这个时候,中国人对“物”的问题,除了一般社会观念认同之外,还有“典型形象”像不像的具体问题,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具体物体”描绘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经过许多研讨。从狗马难图又转向了鬼魅也不易图的认识。经历过摹形、传神、写照、写生、求无人态等理论解读,结果还是中国的名实观念左右了“实”的描绘,使“物”成了荷载文化的物体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文化的实体来表述。于是,一个“胸有成竹”(以文化成的竹子)的成语,终结了这个阶段国画对“物”的认识,完成了国画状物的基本要求。第三次是从元代文人画兴起之后,人们更重视了“画中之物”与“物”的各种关系。看画的人所得到的对“画物”的认识与画家主体“画物”的异同,成了讨论这一问题的契机。于是,有画家说他画的是“非麻非竹”,不过是“逸笔草草,以写胸中逸气”。也有画家说他画的墨葡萄是“墨点无多泪痕多。”还有画家要分清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一句“胸无成竹”的口号配合着“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又一次将国画中的“物”与“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解读联系在一起。只有了解了国画中对最广泛的对象——“物”所采取的这些态度与法则,我们才能较为全面地懂得国画中的“物”这一对象的根本。

一个能静观默察的民族,才能真正把握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类人类社会中至深至诚的悲哀,而真正重视到历史的作用,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懂得历史的民族。因而,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接受了“时空永不可重复”的现实,他们把“迹”作为自身文化重要的解读对象。国画最后要表述的对象就是这个“迹”。

实际上,“迹”更能表现人的因素,因为“迹”是人的感知判断,以及对这种判断的文化记忆。在汉语中,以“迹”而组成的最常用词汇无非是“痕迹”和“事迹”了,而这正是国画所以较好表达“迹”的根本。许多逝去的人或事,许多时过境迁的情和理,许多彼时彼地的道听途说,许多子虚乌有的附会传闻,都可以轻易成为“迹”被国画所表现。实际上,一切历史故事题材,都可视为以“迹”为对象的表述。应当注意的是,对“迹”的记忆与判断首先是社会文化的,而对“迹”的表述与再现则更多体现成画家个体文化认识与艺术修养的共同作用结果。因而,必须注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各方面把握,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迹”这一对象的描述。

总之,名、象、物、迹共同构成了国画的四大对象,任何时候、任何场所、国画都不曾以“描绘空间物体”为唯一对象。当代国画教学中的状物训练,与国画对象的表达是不符的。我们要表现的“空间”是如此丰富。举例来讲,当我们要画各种历史题材时,我们表现的对象是“迹”;我们如果要画名木名花或名山大川,我们会将这些对象当成“物”来描绘,而当我们要描绘满天月色、一团乌云、一潭死水等对象时,我们会找到观“象”的方法来表述;那么,当我们要画鬼魅、或者表现梦幻等对象时,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类似于“画龙点睛”这样表现“名”的画法来表现。国画的对象,岂止是一个宇宙,它正是通过了名象物迹,把人类社会的能动作用触及到了包括过去未来、心内心外的一切文化空间。这值得每一个国画家无止尽地终身探索。

篇5:描绘灵魂形状的画家—蒙克

关键词:病态,疯狂,灵魂

一、爱德华·蒙克的生平

爱德华·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蒙克的母亲劳拉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後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父亲也在蒙克青年时去世,另外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很厉害的,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当年蒙克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了。蒙克後年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1]

二、爱德华·蒙克的艺术作品

1、《呐喊》是蒙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副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蒙克总共绘制了四张《呐喊》,它们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这幅画的创作灵感,蒙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散步。太阳下去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际,朋友们继续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由于恐怖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憾宇宙的呐喊。”[2]

正如蒙克自己所说的,血样的天空、深蓝的海湾、冷漠的朋友、恐惧的自我、内心的呐喊都出现在了《呐喊》中,它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内心深处的图像。透过这张画我们似乎能够听到画家灵魂深处撕裂的吼叫,无论是散发着腥臊味的血红色的天空,或是让人窒息的深蓝色的海湾,以及那灰黄色的似乎是黄泉路的木桥,到处是一片破败的没有生气的景象,而人就在这之中,就在这一片似乎在向地狱下沉的空间中痛苦的挣扎、呐喊、无奈的作着自由落体,坠向那无底的深渊。画面中那个在桥头呐喊的人其实便是蒙克痛苦的灵魂,那片景象只有在地狱才能看的到,蒙克便是一个生活在人间的地狱里的人,孤独、恐惧、死亡、疾病也注定与他的灵魂如影随形。

蒙克由于精神分裂症住进了精神病院,在那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出院后他过上了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他的后半生还是比较安定舒适的,但谁又知道蒙克是否真的不再想起那天傍晚血红的天空和深蓝的海湾,他是否真的已经从那架灰黄的木桥上走下来,迈向了阳光灿烂的明天呢?蒙克在精神病院接受了正规的治疗,出院后的他变得平静了许多,但医生、药物、医疗器械,这些真的能将我们从内心的黑暗中拯救出来吗?真的能够在精神的地狱里为我们打通前往光明的通道吗?相信科学的人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即使全世界的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的心灵将永远在黑暗的角落,即使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照亮他黄色的脸颊。正如蒙克自己说的:“从我能记事起,我一直为一种深深的忧虑所苦恼,我曾试图把这种忧虑表现在我的美术中,但要是没有忧虑和痛苦,我就象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我的心中,我的偶像蒙克就是这样的人,他有勇气活在黑暗的世界,也从不试图寻找通往光明的出口。他是一个真正的殉道者。他绝望的灵魂永远留在了那个傍晚的桥头。

2、《病孩子》自此成为了他一生的创作主题,蒙克差不多每隔十年就重复画一幅《病孩子》。

用蒙克自己的话说:“这可能是我最重要的一幅画…这是我艺术创作的一项突破,我在其后的作品,都应该归功于这幅画的诞生。”

蒙克又说:“我以《病孩》开辟了新的道路——它成为我的艺术中的一次突进。我其后的大部份作品的产生都归功于这幅画。…我画这幅画时,在一年之内几易其稿——一再刮掉,又重新设色——总是企图捕捉第一印象:那透明的、苍白的皮肤、颤动的嘴唇、颤抖的双手。…几乎没有一个画家象我在《病孩》中那样体验它的主题直到最后一声痛苦的喊叫,因为这不是坐在那里的孤单的我一个人,而是我的全部的爱…”

《病孩》这个主题的创作贯穿了蒙克的一生,画中的生病的女孩就是蒙克的姐姐苏菲,姐姐的过早去世给小蒙克的心灵蒙上了阴影。这个主题也是关于恐惧、疾病、死亡的,这些都是蒙克最迷恋的。

三、爱德华·蒙克的艺术成就

爱德华·蒙克—最伟大的挪威画家,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⑴《世界名画家全集—蒙克》,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8年出版

篇6:为“屋顶童年”描绘彩虹的人

郎坤, 一位美丽的满族姑娘, 本科时扎根“屋顶小学”担任编外老师, 毕业后赴贵州大山支教, 读研之后, 探索建立农民工子女“彩虹计划”志愿帮扶体系。6年来, 她累计志愿服务5 000小时, 占6年的1/10;走访1.8万公里, 行程近半个赤道。“大学的教室好漂亮, 操场好大呀。”今年3月, 在武汉生活了4年的农民工子女尹贝贝跟着郎坤第一次来到武昌, 参观理工大的校园。“我长大了, 一定要像姐姐一样上大学!”

“屋顶小学的童年是局促的, 我们就想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 让他们看到缤纷的世界。”郎坤说, 她参与支教, 播种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梦想。

1.“屋顶小学”点燃志愿者之梦

大一时一次偶然读报, 郎坤看到了武汉农民工子女艰苦的求学环境。凌智小学建在江汉区的一个菜市场楼上, 没有操场和围墙。全校六个年级十个班都在二楼上课, 楼顶的平台被改造成一个空中运动场, 孩子们每天就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因此得名“屋顶小学”。

当时, 郎坤是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一班团支书, 她决定动员班上同学去“屋顶小学”看看, 为那里的孩子们做点事。“这些大学生真是好样的!”往返十几次, 反复沟通试讲, 凌智小学校长的疑虑打消了。回校招募志愿者, 发起义务支教小组, 上网收集优秀课程视频、对着镜子备课, 郎坤带着一群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 风风火火当起了“编外老师”, 每周五, 郎坤和同学们轮流为孩子们讲授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

深冬时节, 往返途中的寒风, 常把他们的脸、手冻得通红。炎热的夏天, 郎坤总是同学中间晒得最黑的一个。四年里, 通过接力支教的方式, 郎坤共招募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平均每周授课22学时。“当别人犹豫穿什么衣服时, 她在检查包里的胶水、创可贴、雨伞, 当别人‘对镜贴花黄’时, 她素面朝天、风风火火!”郎坤的室友小杨说, 郎坤家庭条件并不差, 可她没有一件名牌衣服, 没有一件像样的化妆品或首饰, 她把省下的生活费都花在了支教的路上……

2. 龙里山区印满支教足迹

“农民工子女上学条件虽然不好, 可毕竟是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大山深处, 留守的孩子生活怎样呢?”2008年夏天, 带着这样的思考, 郎坤办妥了暂缓读研的手续, 参加武汉理工大学“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 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与武汉相比, 贵州龙里的条件无疑更加艰苦, 学生的家境更加贫寒、学习底子更薄。郎坤的支教团友小邓说, 他们的教学完全从基础开始:六年级英语从ABC开始, 高中语文从拼音开始, 初中地理从认识贵州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开始……

孩子们基础差, 郎坤挑灯备课, 倡导“快乐英语”, 孩子们热情高涨百听不厌, 有时需要班主任出面“强制”下课;孩子们课余活动匮乏, 郎坤倡导开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等, 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又开辟了学校德育新战线;发现有孩子辍学, 郎坤和团友们上门探望, 在网上发帖动员爱心人士捐助;孩子们和外界缺乏沟通交流, 郎坤选拔培养了一批雏鹰“七小”志愿者 (小记者、小保安、小环保、小礼仪、小向导、小文艺、小监察) 服务校园内外, 在2009年元旦, 他们为四川震区的小伙伴送去60份新年问候……

山区物资短缺, 食堂供应基本上是“有饭无菜”, 冬衣是薄薄的几件单衣, 还被穿得油光锃亮。郎坤多方筹措, 策划建立了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和“献爱心送营养鸡蛋工程”, 使孩子们饭里有了菜;她还利用“坤坤的爱心大联盟”QQ群和“旧衣吧”网络平台, 收集热心网友寄来的衣物, 分发到户。

周末, 支教团的队员经常两人一组, 抬着网友们寄来的物资, 穿行于村寨之间, 足迹遍布龙里县的每一个乡镇, 用“草根”的力量, 传递着爱的火花。

3. 回归校园描绘支教“彩虹”

一年的支教, 在教学、调查走访和倡导捐助中结束。离开龙里的前一天, 城关小学的校长, 长途跋涉为郎坤送来一套苗家亲手织布绣花的服饰。“那套衣服我一直珍藏在箱底。”郎坤说, 山区父老的淳朴与深情, 让她坚定了在支教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念。读研期间, 郎坤多次前往武汉周边农民工子女学校调研, 探索新时期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参与构建面向全武汉6万至8万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联系深圳爱心人士, 为贵州哪嗙乡谷冰小学更换了使用达31年的课桌椅……

郎坤的执著与坚守, 起到了很强的示范效应。今年3月, 郎坤事迹报告会在理工大举行后, 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主动找到郎坤, 希望加入她的支教团队, 关心同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关注支教事业……

郎坤一步一个脚印, 在志愿者服务和支教事业上默默奉献, 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诸多荣誉。

上一篇:自编教材《擦皮鞋》教案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师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