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轴对称课件

2024-08-17

三年级轴对称课件(精选7篇)

篇1:三年级轴对称课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学习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 的应用

学习方法:探索、归纳、交流、练习

三、合作探究(同学合作,教师引导)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

(2)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 三角形,即叫等边三角形。

3、思考:

(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就是等边三角形?

(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归纳: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四、精讲精练

精讲:

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探究:等边三角形三条 中线相交于一点。画出图形,找出图中所有 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

精练:

教材P54练习第1、2题(完成于书 上)

五、课堂小结: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

六、作业

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2、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N交AC于D,求∠DBC的度数。

教后反思:在新知识学习时,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和等腰三角形对 称轴的条数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不 同见解或不成熟的看法的争 论得到强化。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变化,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研究方法的不变,几何量关系的不变;更好地揭示了图形中的旋转变化,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篇2:三年级轴对称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熟练判断轴对称图形。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体会对称现象

1.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猜猜谁来了?(三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师没有出示完整的图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细观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书:观察、想象) 打开看看猜的对吗?

2.指出:像这样两边一样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李老师还带来了三样物体,把这些物体画下来,看这三个图形对称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

2. 拿出这些图形,同桌合作,把这三个图形对折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预设:①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哪里看出两边一样?

②两边重叠在一起。李老师这也有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也重合了。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象这样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说成是完全重合。

(2)飞机、奖杯是不是完全重合?为什么?

李老师也把奖杯对折了一下(上下)你觉得呢?

指出:奖杯不能上下对折,只能左右对折才会完全重合。看来要完全重合,

怎样折也是很重要的。

3. 指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边说边电脑演示3个图形分别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板书:轴对称图形)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吗?

奖杯、飞机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4. 中间折痕所在直线,我们称它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自己指一指其它两张图的对称轴。(课件演示)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 试一试。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轴对称图形。这儿有几个平面图形,猜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2)要想知道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

(3)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①追问:几号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②追问:5号是不是?同样都是三角形为什么不是了?折一折给大家看看? 指出:看来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具有怎样特点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来研究。

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有提到剪,则剪出来看看,旋转看看,而轴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

2. 第1题。

(1)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跟大家说一说

竖琴:这是什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钥匙:钥匙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汽车:它是不是?

五角星:这个呢?

铁锚:铁锚是轴对称图形吗?

科技:这个标志你认识吗?那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农行:这又是什么标志?是不是?

紫荆花:这个标志你知道吗?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外面的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单独把花瓣来对折一下)

指出:判断轴对称图形不但看形状,还要考虑里面的图案呢。

3. 第3题。

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能很准确地判断了,那你会不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1)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2)想象一下第一幅图右边应该是什么形状?第二个幅图的另一半呢?

(3)那就根据你的`想象画一画吧

(4)校对:

第一个:你是怎么画的?在画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如回答中提到:他觉得画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个点。)

指出:这个点就是那个点的对称点。

怎么来找这个对称点?

第二个:A. 出现错误的。这个画得对吗?为什么?(用教具演示)那错在哪里呢?(教具演示平移后重合)他画的是平移后的另一半。

B. 出现正确的。这个对吗?那画出这半边最关键的是什么?怎么

找?

指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关键是先根据对称轴找准对称点,再用线连起来。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李老师还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善于观察,勇于想象,发现了许多数学中的生活的数学奥秘。

四、拓展

1. 判断。

(1)除了图形,有很多字母也是轴对称的。只看一半,想象一下这些是什么字母呢? (电脑出示:M、E、I、H、A、O)

(2)拼一拼这些字母组成了什么词语?

谈话:是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各种各样的对称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如此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 欣赏。

(课件播放:动物、植物、建筑、窗花)

3. 作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称还有很大的作用呢!人们把闹钟制造成对称形状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除此之外人们还利用对称现象来装饰、美化环境呢!

4.创作。

(1)原来对称有这么多的作用,还有装修作用的。你看这些漂亮的窗花就是人们创造出来装饰用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想想怎样剪才能保证两边完全对称呢?

篇3:三年级轴对称课件

近年来,受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人机交互、金融安全等领域大量潜在的需求所驱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1],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找出有效描述人脸特征的算子。在实际应用中,人脸易受光照、噪声等变化的影响,通常使得人脸图像呈现较强的不稳定性,甚至会造成同一个人的差异比不同人之间的差异还大[2],因此,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难度。局部二值模式LBP(Local Binary Pattern)[3]用于人脸识别[4-11]中是一种有效局部纹理特征描述算子,该方法简单,对微弱光照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但在编码时会产生256个不同的二进制,导致形成的直方图特征维数较高以致不利于分类与识别;其次,当光照剧烈变化时,LBP算子无法描述该变化的剧烈程度,使得LBP特征表征能力和分类能力下降。针对LBP的不足,Hei KKiloi等[12]把中心对称的思想用到LBP算子上,提出了中心对称二值局部模式CS-LBP(Center Symmetric LBP),其思想是不再依次比较邻域周边像素与中心像素的灰度值,而是比较中心像素对称的两个周边像素灰度值,该模式降低了LBP特征维数,计算复杂度低、且具有抗噪性。Tan等[13]在LBP基础上提出了局部三值模式LTP(Local Ternary Patterns),LTP算子采用0、1、-1三个值进行编码,并且允许用户自定义一个阈值,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剧烈光照引起的灰度值变化,解决了光照剧烈变化下的识别问题。LTP特征已在人脸识别领域[14-17]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然而,由于LTP算子采用0、1、-1三个值进行编码,使得LTP特征维数更高,其次,LTP算子是事先自定义一个阈值,需要进行大量实验来寻找最佳阈值,且阈值不能自适应地兼顾不同样本间的差异,因此LTP还存在普适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方法CS-LTPAT(Center Symmetric LTP with Adaptive Threshold)。该方法首先把文献[12]的思想应用到LTP算子上,提出了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CS-LTP)以降低LTP维数;为了增强所提算子的抗噪性,把邻域均值加入到算子的编码中;其次,为了提高算法的普适性,通过统计邻域均值与邻域像素的对比度值,将其对比度的标准差作为阈值自适应提取人脸特征。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对光照变化和噪声更加鲁棒,有效提高了人脸识别的精度和速度。

1 LTP算子

LTP算子是在LBP算子基础上进行扩展,采用三值编码模式,LTP继承了LBP对光照不敏感的优点,并且算子本身自定义的一个阈值t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剧烈光照的影响。LTP算子量化阶段增加了-1码,通过计算邻域像素gi与中心像素的gc差值,差值在[-t,t]范围内则被量化为0,差值大于t则被量化为1,差值小于-t则被量化为-1。LTP的具体计算公式定义如下:

其中t为用户自定义的阈值,利用LTP算子进行编码,权值的编码方式与LBP算子类似,编码方式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LTP算子的编码过程得出,LTP是一种图像微量特征、局部形状以及局部纹理的描述算子,并通过用户自定义阈值t和增加一位编码,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剧烈光照变化下的像素值,有效提高了LTP特征的表征能力和分类能力。但LTP直方图特征维数会随着半径R和邻域像素点P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这将大大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另外,LTP阈值始终是固定值,不能根据样本图像的自身情况自适应选取。因此需要一种自适应样本阈值,以进一步优化LTP。

2 基于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的人脸特征描述与识别

2.1 CS-LTP算子

使用LBP算子描述图像纹理时,产生的直方图特征维数较高,为了降低维数,文献[12]重新定义像素值之间的比较关系,提出了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LBP)。CS-LBP只比较邻域内基于中心像素中心对称的像素值对,因此CS-LBP相比LBP统计直方图的维数更低。考虑LTP的维数问题,本文把中心对称的思想应用到局部三值模式中,提出了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CS-LTP)。CS-LTP的定义如下:

其中S是权值系数:

当中心对称对的灰度差大于某个阈值t时,S为1,否则为0。

从CS-LTP计算公式可以看出,CS-LTP直方图维数比LTP直方图维数更低,计算量小很多,能够适应实时计算的需求。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本文把邻域均值编码考虑到CS-LTP算子中,则CS-LTP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依然是权值系数,当中心对称对的灰度差大于某个阈值t时,S为1,否则为0。

2.2 自适应阈值的选取

针对LTP阈值不能自适应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能根据图像自身情况自适应选取阈值的方法。选取的方式为计算邻域对比度的标准差,将该标准差设为当前邻域的阈值。在(P,R)邻域内,通过计算邻域均值与邻域像素的对比度得到该邻域的标准差δ,δ值较小表明对比度值较为分散,反之,则表明分布较为集中。标准差δ可以直观地观察样本的变化程度。δ具体计算如下:

(1)计算(P,R)邻域内像素均值:

(2)计算均值在邻域内的对比度值Δgi:

(3)统计该组邻域(P,R)对比值,求其均值:

(4)根据对比度值及其均值,计算标准差δ

从标准差δ的计算过程看,δ值会随着每个邻域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了标准差对样本具有自适应性。同时样本类内的标准差在一般情况变化也不大,说明邻域均值与邻域周边像素对比度的标准差能描述样本间变化关系。因此把标准差作为阈值不仅能有效解决自定义阈值的局限,同时兼顾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使得LTP算子能够提取更有鲁棒性的纹理特征。

2.3 改进人脸识别算法

将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应用于人脸识别。首先将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再把人脸图像分成不同子块,用CS-LT-PAT算子提取每个子块纹理特征,并统计每个子块的直方图。然后,按一定的次序联接各个子块直方图生成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人脸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等一系列的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图像按8×8分块,并用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CS-LTPAT)提取人脸图像直方图特征。

步骤3用卡方距离度量训练集图像和测试集图像直方图特征的相似度。卡方距离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式中H1,H2分别为算法提取的特征向量。该值的距离越小,表明两个人越相似。

步骤4通过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对几种性能最好的基于纹理特征人脸描述算子进行性能评估,包括文献[4]局部二值模式(LBP)、文献[12]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_LBP)以及局部三值模式(LTP)[13]和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三值模式(CS-LTPAT)。为了公平起见,各类算法均采用了分块做法,分块大小8×8,邻域(P,R)取(8,2),并使用卡方距离作为特征向量相似度度量,最后通过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本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验证算法提取的特征维低和算法的实时性;第二部分验证所提算法对光照的鲁棒性;第三部分验证算法的抗噪性。

3.1 人脸数据库

YALE人脸数据库是由耶鲁大学所采集。该人脸库中包含15个人,每人11幅,总共165幅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正面头像。经处理,图像大小统一为100×100。图1(a)给出了一个人经过预处理后的11张人脸图像,其中第4幅和第7幅图像的光照条件较差。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来自38个人的不同光照下采集的64幅正面图像,经处理,图像尺寸统一为192×168。根据光照强弱变化,该图像库分成set1至set5五个子集,各子集分别含有70幅、120幅、120幅、140幅和190幅人脸图像。set1-set5子集的光照条件逐步变差,set 1光照条件最好,set 5光照条件最差。图1(b)给出了其中一个人的8张图片。

图1 YALE和Extended Yale B人脸库部分图像

3.2 特征维数与时效性实验

为了验证所提算法提取的特征不仅维数低且实时性好,表1给出了所提算法在YALE、Extended Yale B人脸图像库上识别一张图像所需要的维数与时间。

表1 识别一张人脸需要的特征维数和时间(s)

由表1可见,虽然CS-LTPAT特征维数比CS-LBP特征维数略高,识别时间也比略长;但是相对LBP和LTP来说,特征维数还是比较低,也能达到实时性要求。下面实验也将验证CS-LT-PAT特征比CS-LBP特征具有更好的抗光照性和抗噪性。

3.3 光照实验

为验证本文算法对光照的鲁棒性,分别在上述两个人脸库数据中进行四组实验。第一组实验依次选取YALE人脸库上每人1幅图像作为训练集,其余图像作为测试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第二组实验采用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中子集set 1作为训练集,其余子集作为测试集;第三组实验把光源较差的子集set 4作为训练样本,其余子集作为测试样本;第四组实验选用每个人的一幅光照条件最好的图片作为训练样本,其余图片作为测试样本。第二、三、四组实验结果分别见图3、图4、图5所示。

图2 YALE人脸库上不同方法的识别率(%)

从图2可以看出,CS-LTPAT算子识别率优于LBP、CS-LBP和LTP算子。当测试集光源变化时,LBP,CS-LBP和LTP方法识别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而CS-LTPAT波动幅度较小。尤其在4号样本和7号样本光照条件较差时,CS-LTPAT仍保持较高的识别率。说明了CS-LTPAT算子对差光源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图3-图5进一步说明了CS-LTPAT算法识别率高于LBP、CS-LBP和LTP算法。当训练集光照条件较好时,各算法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CS-LTPAT方法识别率最高。当训练集光照条件较差或者训练样本单一时,LBP,CS-LBP和LTP算法出现大幅度下降,而CS-LTPAT算法的识别率保持稳定,体现了CS-LT-PAT算法对光照变化的自适应性。

综合图2-图5可以得出,在光照较差时,LBP算法的识别率最低,而CS-LTPAT算法的识别率最高。LBP算法之所以最低的识别率是由于LBP无法描述光照变化所引起的人脸间差异,因而人脸识别效果差。CS-LBP算法的识别率比LBP高,主要原因在于CS-LBP算法通过中心对称思想增强了对局部纹理描述的能力。LTP方法的识别率也高于LBP是由于LTP算子采用-1、0、1三个值编码,并且算子本身自定义的一个阈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均衡光照变化的影响。而本文算法的识别率优于其他方法,说明本文算法对光照变化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CS-LTPAT算子考虑了邻域间的光照差异,把样本邻域像素均值与邻域像素对比度的标准差作为阈值,使得算法动态生成适应于样本的阈值,有效解决了因剧烈光照和不同样本造成人脸差异的问题。

图3 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子集set1作为训练集(%)

图4 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子集set4作为训练集(%)

图5 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单样本图像作为训练集(%)

3.4 噪声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本实验分别在YALE、Extended Yale B两个标准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对比实验。由于,现实中噪声的来源非常复杂,并且每张图像受噪声污染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实验中的噪声图像是通过模拟噪声完成。噪声的模型选择高斯白噪声,其均值为0,归一化标准差为λ,分别取0.01、0.04、0.1。实验分为原始图像和噪声图像这两种情况。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随机选取每人一幅图像组成训练集,剩余图像为测试集。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Extended YALE B中随机选取每个子集里每人五张图像组成训练样本,其他的图像做测试样本,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

表3 Extend YALE B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

由表2至表3的实验结果可见,本算法的抗噪声能力明显要优于LBP、CS-LBP和LTP方法。CS-LBP的抗噪性要好于LTP,LBP,而LTP要胜于LBP。LBP算法的抗噪性差主要由于LBP算子采用邻域像素与中心像素的对比度确定二值关系,二值模式易受噪声的影响。LTP算法的抗噪性要优于LBP算法是因为LTP算子本身定义一个阈值,减小了LTP模式受噪声干扰的程度。而CS-LBP算法的抗噪性好于LTP是由于CS-LBP算子不再考虑邻域像素与中心像素的对比度,只比较基于中心像素对称的像素间对比度,大大地增强算子的抗噪能力。而本文算法的抗噪能力最强原因在于算法不仅应用中心对称的思想,且引入邻域均值和动态阈值,极大地增强算法的抗噪性。

综合上述实验来看,CS-LTPAT算子提取的特征不仅维数低,具有良好实效性,而且对光照变化和噪声变化不敏感。

4 结语

篇4:《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赏析

课件创意

学生通过浏览网站、自主学习,通过课件的大量动画将知识化难为易,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件的亮点:一是动手实践操作,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是图案设计,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课件设计 素材准备

素材准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的,主要是搜集资料,并上传到网络组建成一个专题学习网站,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硬纸、剪刀等学习用具。

设计思路

课件的主要设计思路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在思维训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有所收获。因此,课件主要设计了课件导读、在线测试、自主阅读、图案设计和教学反馈五个主要模块,

片头和五个主要模块相对独立,五个主要模块是主页中的主体,如图1所示。主页采用分形结构,左边用红色字体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右边分为课文导读与自主阅读两部分内容,设计成动态新闻的形式。整个页面清新、简洁而实用。

课件片头:片头播放的是一个动画,主要是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同时又能够激发或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如飞机、故宫和水中倒影等。动画用Flash制作,采用JavaScript程序,时间控制在3分钟。制作片头动画有两个出发点:一是在正式上课前,播放片头动画,可以较早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有特点的图片动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隐性地传递学习内容。

课件导读:该模块设计了“考考你的观察力”、“动手做一做”、“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定义”和“画一画”四个板块。“考考你的观察力”板块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动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引导他们建立起轴对称的图形概念。动画演示要求动画中的图形轴对称特征明显,容易观察,演示效果如图2所示。“动手做一做”板块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对轴对称图形的内涵进行深入解剖,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演示如图3所示。每个学生可利用准备好的剪刀和硬纸,参照动画,试着剪出一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这个板块是该课程的一个亮点,受到评委专家一致好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定义”板块主要对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进行提炼,让学生深刻理解轴对称的实质。“画一画”板块是针对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的概念后,进入实践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实践中,学生只要从左边选择适当的工具和颜色,在右边窗口中的图形中进行作图即可,演示如图4所示。

在线测试:用JavaScript编写一个在线测试程序,目的是用来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的理解。设计的题目都是选择题,学生在做完题后可以对照检查。这个环节主要是加深学生概念的理解和对轴对称图形的辨别力。实践发现,这是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主阅读:这部分内容是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理解的拓展训练,是学生观摩、对比、形成自我认识的重要阶段,通过该模块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实践发现,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很感兴趣。关键是内容设计合理、吸引人。

图案设计:这个模块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概念,并且已经能应用轴对称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设计的,这是从认知上升到灵活运用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模块给出的问题是:以两条直线、两个圆和两个三角形为条件,设计一个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实践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讶,他们设计的图形五花八门,如一组台灯、一对朋友和三毛他哥等。

课件实现

Web型课件主要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而用程序能更好地体现人机交互。本课件就采用了大量的Flash来实现交互,如“画一画”板块设计;同时用JavaScript编写程序来体现交互,如在线测试板块设计。

技巧心得

网络课件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如果盲目地将所有有关课堂的资料都呈现在网页上,学生可能会感到很不适应,他们就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就大打折扣。所以,课件需要对资源加以精选,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很好地约束学生,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反馈

篇5:五年级下册轴对称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作出与一个形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2、在作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自主学习】

一、复习:

1、如果一个平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那么这个形叫轴对称形,这条直线叫____。

2、经过线段的___并且___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做线段的中垂线。一条__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3、如果两个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反过来,如果两个形各对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____,那么这两个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1,-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点 P1(1,2)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

二、思考:

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 x 轴、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一般地,已知点 P(a,b):

⑴ 点 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1(__,__),⑵ 点 P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P2(__,__)。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__,纵坐标_______,关于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__,纵坐标_______。

四、例题:

⑴ 如上,写出四边形 ABCD 的 4 个顶点的坐标;

⑵ 画出四边形 ABCD 关于 轴的对称形 A1B1C1D1;

⑶ 写出点 A1,B1,C1,D1 的坐标。

五、巩固练习: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 x 轴、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A(-2,4),B(3,-2),C(-1,-2), D(4,0)。

2、作出中多边形 ABCD 关于 x 轴、轴的对称形。(上“五-2”)

3、已知长方形 ABCD 的顶点坐标为 A(2,4),B(6,4),C(6,2),D(2,2)。

⑴ 在⑴中画出长方形 ABCD 向下平移 6 个单位得到的长方形 A1B1C1D1,写出点 A1,B1,C1,D1 的坐标;

⑵ 在⑵中画出长方形 ABCD 关于 x 轴对称的长方形 A2B2C2D2,写出 A2,B2,C2,D2 的坐标;

⑶ 你认为上述两题变换所得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 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所示。

⑴ 作出△ABC 关于 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 A1,B1,C1,的坐标;

⑵ 将△ABC 向右平移 6 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写出点 A2,B2,C2,的坐标;

⑶ 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上画出这条对称轴。

六、习题:

1、若点 P 在第三象限,则点 P 关于 轴的对称点在第__象限,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第__象限。

2、点 P(-2,3)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

3、已知点 P(3,-1)关于 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a+b,1-b),则 ab=__。

4、已知点 A(2,a)关于 x 轴的对称点是 B(b,-3),则 ab=__。

5、若点(10-a,5+b)与点(2,-5)关于 轴对称,则 a+b=___。

篇6:五年级轴对称图形课件

篇7: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A级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B级学生在A级学生的基础上,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数学的美。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数学的美。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习法。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归纳法、练

对称

思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在画轴对称图形时,有哪些技巧? 问题解决: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情感态度:学生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案,体验数学的美。

思想方法的渗透:图形的转换

助学单的大问题设计:怎样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评价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口头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完成学习目标1.教师要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

2.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总结归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对称轴的意义,学生能够有序地思考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完成学习目标2,教师要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

3.通过自主练习,集体反馈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目标3,教师要及时做出等级评价。

教学重点:学习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教学过程:

课前浏览助学单,了解学情:

简单一些的轴对称图形能够很容易地找出对称轴,较复杂的图形或者需要旋转的图形难度较大。

一、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2、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图片为情境,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图片分类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快乐探究 以生为本

(一)展示先研成果:

收集部分学生的助学单,通过对比助学单找到其中不同的部分,提出问题。

(二)伙伴互助交流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

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

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5.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第8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找关键转折点;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

(三)师助“知网”“爬高”

打开课本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我发现这些国旗都是对称的。很好,对称图形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那你能不能看看这些国旗都是怎么对称的?

在中间划一条直线,然后对折,这个国旗就可以重合。观察的非常仔细。像这样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想想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圆。那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出示以上所说出的图形。先让学生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教师总结。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练习:

A级学生:89页1。B级学生:89页1。C级学生:89页1。四、五分钟小测:

A级学生:90页3。B级学生:90页2、3。C级学生:90页2、3、4。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怎样画对称轴?

教学反思

精彩之处: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猜一猜、折一折、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对称图形的特征,体验了对称的美。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出示金鱼、蝴蝶、飞机、等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观察,猜一猜是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接着我用电脑演示打开这些图形的另一半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从而引出对称的概念。

整改之处:本节课结束后,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的语言过于平淡,没有激情。其次是在“剪一剪”活动中,没有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一开始剪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对称图形的特征去剪,而是随意的去剪,以至于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教师的语言训练,做到语言准确、精炼。

爱心点:

上一篇:庆国庆宣传标语下一篇:防疫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