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的美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想

2024-08-06

教学设想的美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想(精选14篇)

篇1:教学设想的美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想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想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应该是根据《苹果里的星星》这个故事改写的,原文记叙的是一个美国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改编了后故事出现了很大的不协调——文中的小男孩称“我”为“大哥哥”,合理地推算,作者应该是十五六,最多十七八,但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的议论冷静而深刻,远超一个孩子的阅历。对于教参所说的“充满童真童趣”我是不能苟同的。

这篇课文5个自然段,叙事+议论,这样的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也是值得让孩子初步感受的。把前面4个自然段说成一句话,是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的要点仍然是抓主要人物,抓人物的主要行为。

如果这篇文章刊载在报纸杂志上,最大的目的应该是消遣式(鸡汤式)的,让普通读者在瞬间领悟到创造力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而已。但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领悟到这层意思,就不能是主要阅读目的了,只能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附加值。那么,怎么用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呢?抓两个词的理解,一个是“循规蹈矩”,一个是“魅力”。

循规蹈矩:循,依照。规,圆规。蹈,踩。矩,曲尺。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规则,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规则,不敢稍作变动。准确理解了这个成语后,追问:在这篇课文中循规蹈矩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看到人们都是怎么切苹果的?讨论: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引导学生思考:看见别人这样做,所以自己也这样做,缺乏了主动思考,这就是盲从。从而深刻理解到“循规蹈矩”这个词中所包含的拘泥于规则的守旧。因为已经习惯了,总沿着一条路走,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魅力”怎样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这个图案为什么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鲜为人知”,因为拦腰切苹果的太少了,而能发现“五角星”的人更少,这是许多人都没能发现的,所以有“魅力”;因为这样的切法与众不同,所以有“魅力”。这样的“魅力”直接体现在“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一句中的三个“传”字。回到前面的故事来看,小男孩是非常积极地主动“传”给我的,这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人们天生对它充满了渴望。

“循规蹈矩”的时候太多了,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小对生活和世界保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就是拥有了“魅力”。在对“循规蹈矩”和“魅力”这两个词的追问中,希望学生能领悟到这一层。

作者:田小秋

公众号: 时间的流里

 

篇2:教学设想的美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想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只要让学生弄懂“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的含义,

苹果里的五角星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事实上就是在切苹果时拦腰切下去,就可以在横切面看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为了加深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两个苹果,一个横切,一个竖切,亲自试一试,比一比,学生们比较切下的苹果不得不信服,拦腰切下的苹果,苹果核果然像一个五角星。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教学都兴趣十足,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教学“这鲜为人知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两句的时候,学生感悟很深刻。

通过对课文的教学,我发现正如文中所说的“人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同样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大可不必运用相同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争对不同的学生,需采用不同教育方法。运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现有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篇3:教学设想的美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想

展现风光, 引入美的境界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根据小学生爱美、喜新、好奇、求趣的心理特点, 利用多媒体, 向学生展示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内容, 在图、文、音、像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九寨沟风光秀美, 但由于远隔千里, 学生对其知之甚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 可利用多媒体展示配有课文录音的九寨沟风光, 让学生进入九寨沟美丽神奇的山水世界, 领略自然创造的奇迹:高耸入云的神奇雪峰, 色彩斑斓的瑰丽湖泊, 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 高低错落的平湖飞瀑……再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必然会饶有兴致地各抒己见。不管学生的描述多么零碎, 甚至幼稚,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会被调动起来。此刻, 教师趁势对学生说:“有一位游客在游览了九寨沟以后, 也被九寨沟的风光陶醉了, 回来后用生动的笔触, 精心描写了九寨沟绮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他是怎么写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九寨沟》。”

教学《黄山奇石》时, 我不断地播放黄山风光图片, 学生沉醉于黄山奇石、雾海、青松的美景之中, 感官得到了审美享受。对于教学童话故事, 有趣的动画VCD同样会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美的本质只有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 才能被学生接受。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 学生从中体会美, 并积极发现美、表达美, 从而达到审美的崇高境界。

图文并茂, 感悟美的语言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对于某些词句, 很难准确理解, 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的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荷花》一课, 文质兼美, 语言流畅, 值得细细品味。教学中,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境中, 充分欣赏荷花的自然美, 欣赏语言文字的真切美。如欣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 一个“冒”字便体现了叶圣陶老先生用词的独具匠心。然而, 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冒”即“长”、“向上升起来”的意思理解上。于是, 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冒”的动态过程, 学生们惊喜地看着这栩栩如生的画面, 思维和想象随之变化。欣赏过后, 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起“冒”字所蕴涵的意义。有的学生说“‘冒’虽然有‘长’、‘向上升’的意思, 但与小树长了的‘长’不一样。荷花能一下子看见它‘冒’出来的过程。这个‘冒’字表达了叶圣陶老先生非常惊喜的感情。”有的学生说:“‘冒’出来, 表明荷花是顶出来的, 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出来的。”有的说:“这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 写出了荷花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多媒体这一动态的展示过程, 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理解得如此深切,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再如《月光曲》一课的教学。皮鞋匠和盲姑娘由听贝多芬弹奏的乐曲而展开的联想是课文的重点。课文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也正是借助皮鞋匠美好的联想表达出来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我运用三幅意境优美的月下大海图 (第一幅:月亮初升, 海面上微波粼粼;第二幅: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大海被朦胧的月光笼罩;第三幅:月亮映照着飞溅的浪花, 海面上波涛汹涌) 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海面上银光闪闪, 就像月姑娘撒下了一把碎银。”有的说:“月亮在轻纱似的微云中穿行, 是那样的美妙, 让人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有的说:“看着风卷浪涌的海面, 我想到了万马奔腾的壮阔场面。”这种情境使学生体味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朦胧美、空灵美,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以图助记, 体验美的阅读

只有学习主体对所学内容展开积极的心理活动时, 才是最佳的求知状态。适时、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 则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草原》是一篇意境优美、诗情浓郁、颇具特色的抒情散文, 但对没有见过草原的学生而言, 很难在头脑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画卷, 无法激发美感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通过优美的风景录像片再现课文实景, 按作者的写作顺序指导学生从天空到地面、从远景到近景进行观察, 无声无色的语言瞬间变成了可感、可视的绚丽美景。那“明朗的天空”、“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线条柔美的小丘”等草原风光尽在眼前, 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真美啊!”“真像一幅画!”教师再通过定格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翠色流入云际”等阅读难点。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初到草原为什么想高歌, 为什么有惊叹、舒服等感受”等问题, 课文重难点迎刃而解。多媒体课件的巧妙使用, 使学生入境动情, 与作者同享诗境画面赋予的美感, 从而产生赞美草原、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 陶冶了美的情操。

《九寨沟》一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优美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范本, 因而我提出背诵课文的要求。多读、多背是积累语言的传统办法, 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在继承这一传统方法的同时, 运用多媒体, 帮助学生调动感官参与记忆, 记忆的速度和深度必然提高。在教学时, 教师不妨列出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金丝猴、熊猫、羚羊、小熊猫的图标, 运用超链接的方式, 只要点击一个图标, 即刻出现该景物画面。背诵时, 教师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浏览, 让学生点击画面, 看图背诵。由于画面与课文描写的顺序一致, 学生背诵的难度降低了, 背诵也成了具有欣赏性质的“美读”。

拓展延伸, 塑造美的心灵

利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 不仅适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 也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 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 唤起审美注意的作用;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作为教学内容的连接, 能收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渴望的效果;用于教学结束阶段, 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 产生更为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在教学中, 教师不妨以课文为依托, 利用多媒体拓展延伸, 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息量,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环保意识。首先,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旅游风景名胜图, 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熟悉的名山大川。学生找到一处, 随机播放该景区的录像, 同时让学生对这些景点进行简单介绍。接着, 多媒体展示森林被破坏、河流受污染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目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观看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思维活动总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了急需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愿望, 思维活动自然活跃起来。例如在学完《小镇的早上》之后, 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出多幅反映家乡特色的图片, 配上《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情》等抒情歌曲或音乐。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 思维受到启发, 展开联想, 产生描写家乡的愿望, 燃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篇4:《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 学习方法 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7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常常受到学习方法的局限,不假思索照本宣科地学习,导致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思维方式也受到限制,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解读课文,可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意识。

一、读思结合,在实践中感悟哲理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阅读还要思考,在读思结合中体悟文本中的深刻寓意。小学生受年龄、自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读思。因此,启发学生融入教学氛围,就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样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课文为例,为促进学生读思结合,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就设置悬念:布置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尝试切苹果,并将所运用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的预习作业突破了以往的阅读方式或是生活观察方式,采取实践方式来完成,一方面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乐于尝试;另一方面学生在切苹果的过程中,必然要思考怎样切、切成什么样等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进行读思结合。从预习效果来看,学生在尝试切苹果的过程中,已经在接触课文内容了,因此预习作业可作为课前导入教学的延伸。

当回归课堂教学时,学生在课文中读到小男孩的故事,会自动与自己先前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比如:“我怎么没想到小男孩的切法呢?”“如果当时我没有听父母的方法,而是自己想办法,也许会把苹果切成另外的样子。”不待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向自己提问了。

有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铺垫,教师在教学中稍加点拨,即会收效显著,比如引导学生谈一谈小男孩的切法创新在哪里,是方法与众不同,还是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没想到过运用小男孩的思维。通过反思,学生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

二、突破定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思维方式指人们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呈现出的“心理结构”,具有程式化和模式化的特点。从主体角度来看,思维模式相对稳定,是主体在长期思考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惯性,受地域、民族和生活群体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动手实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鲜的课题。尽管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尝试了切苹果的实践活动,但在阅读整篇课文,受到文中小男孩切法的启迪后,再进行一次切苹果的尝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有的学生按照小男孩的做法,体会了“拦腰切”的感觉,在看到苹果中央呈现出五角星的图案时,很激动。教师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摆脱常规切法的束缚,尝试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切苹果。结果有的学生斜着切,切出了四叶草的图案;有的学生竖着切,还有的学生避开了中间的核,只切去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在动手实践中被完全释放出来,每个学生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切苹果方法。

三、链接生活,提高学生思维意识

文学作品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也离不开链接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也是使知识内化外显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切苹果的实践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但还需要使学生的思维意识、识人论世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可在教学总结中,组织学生以“换一种方法切苹果”为主题进行课堂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在生活中,“拦腰切苹果”的处事风格过于武断;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黑白分明;有的学生认为怎样切苹果只是个人习惯;还有的学生通过这一事件联想到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这些都是变换思维解决问题的先例。

组织这一交流活动的初衷,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不要被思维定式所束缚,大胆尝试新方法、新角度,通过课堂交流,使实践活动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思维意识。

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的教学可以窥见,无论教师给学生列举出多少种阅读方法,一旦脱离了这篇课文,学生又会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仅仅渗透学习方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在吸收课堂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个人想法,不拘一格地解读课文。同时,积极地联系生活,将课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迅速内化,使之融入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可见,在教学中,换思维比换方法更重要。

篇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反思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我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于初读整体感知,即了解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对于苹果居然有五角星,你们有什么想法。并以此渗透朗读指导。

基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主题目标定位于文本的有序表达训练,和渗透情趣性训练的意识。抱着这样的预设理念,我在四年级一班进行了试讲以观时效,特别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实际教学时,我发现部分环节与预设不合拍,而且个别地方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在小语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快刀剪乱麻,将环节整合简化,例如:切苹果做实验部分,本身设置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切苹果的活动中来,小组合作完成并观察。试讲后发现这样的出发点虽好,但比较浪费教学时间,且增加了危险系数。经过商讨后,老师们建议我将这一环节变为指名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其他学生观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万一拦腰切苹果,没有切除五角星怎么办?苹果没有成熟,切得不够正等等都会造成这种后果。也有老师建议直接切好,课堂上只让学生观察结果,这就避免了以上问题。是采取保守的教法,还是采取民主大胆的教法,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抛去“私心”的顾忌——让学生大胆上台去实践,因为有时候不完美的教学细节本身就是一个教学资源。随着不断的整合修改,教学

环节逐渐变得流畅,主线明确,尤其是教学时间也刚刚好。这说明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大体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赛教前一天,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脑海里放电影似的反复过了几遍以后,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朗读感悟是第二课时精读环节的主旋律,特别是朗读指导,可为阅读教学的生命。可是这节课,我只想到文本内容较简单,所以整个心思只考虑文本内化式的有序表达及渗透趣味性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朗读的提升,何况融“朗读”与“感悟”于一体,两者才能和谐共生互为促进。捕捉到这一失误,我又展开了积极的思索:眼下中年级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应通过常态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练习这节课,我决定在试教的基础上,重点扣住“拦腰切”“果然”“生疏”“循规蹈矩”“魅力”这几个词,在进行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指导,特别是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指导及能力训练。

第一次试教的确让我收获颇多,同时也体会到“直言不讳”所带来的喜悦,内心带来的更是深深的感动。由于第二次的预设实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所以在2月19日早上的第一节课,我满怀信心站在了青年教师“成长杯”赛教活动的讲台上。

讲完之后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横切面”、“生疏”’循规蹈矩”等词的理解。

强调学生主动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在民主、平等、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合作、快乐地探究。

2.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读出他们自己自己的感受。结合小语组老师们的建议,我进行了多样式、分层次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他们自己的理解。

欠缺的地方是对故事给予人的启迪还是没有更深入的拓展,由于课堂时间关系,对于升华部分“魅力”和“创造力”的过渡引导显得稍稍有些急,学生还没有更深入地讲,我便引出了结论。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注意,尽量让学生多讲,自己做好搭桥的引导者角色。

篇6: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基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主体目标定位于内化文本式的有序表达训练,同时力求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抱着这样的预设理念,我在四(2)班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以观实效——特别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因为这是本次校级大语文组第一次专题研讨课的主题。

实际教学时,我发现“新课导入环节”学生就与我的预设不合拍,而且个别地方显得有点“画蛇添足”。随后,我就快刀斩乱麻,以自己的讲述很快切入下面的教学环节。渐渐地,教学实施也如我设想的那样越来越顺利——学生参与积极,特别是铺垫式的说话训练、点拨式的写话训练,有效突破了文本的教学难点。尤其是教学时间,也刚刚好。这说明第二课时教学预设大体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课后,我与年级组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新课导入环节”的预设有问题,我自己也觉得很迷惑——是不是别班学生与我有生疏感、还是问题指向较模糊,所以才出现了学生“答非所问、东拉西扯”的尴尬局面。带着种种猜测,我找来我四(1)班几个层次不一的学生,按导入环节预设的那样提问——“读了课题,你觉得怎样?”我这样提问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课题很有意思,然后让他们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这种有意思。谁知,回答令我瞠目结舌:有的说,课题很有创意。有的说,起名字的作者真了不起,怎么会想到起这个课题的。聪明的学生更是用眼神不住揣摩我的内心想法,可就是不轻易表态。通过试验,我一下子顿悟了:开头导入环节的预设,我只是从我执教者本人角度去设想,也就是说犯了“三备”的大忌——只关注到“备教材”、“备自己”,而忽视了“备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果断地把导入环节进行了修改。

第一次预设:一、由题导入,激趣畅谈: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2、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你们觉得题目怎样?(有意思)那我们就再大声地读读课题,要读得有意思。3、通过上一节课的初步学习,对于苹果里居然有五角星,你们由此产生了哪些想法?[设计意图:在激趣的基础上,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是作为精读环节自然过渡的“前奏”,同时为后面的预设教学作好渗透;]

第二次预设:(一)、由题导入,质疑激趣: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2、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感觉?(那就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齐读一下课题吧!) [设计意图:以课题质疑激趣,作为精读铺垫环节自然过渡的“前奏”,导入简洁自然。]

“新课导入环节”预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年级组黄静静老师还真诚地建议我,说“老师演示切苹果的环节”,不如改为“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去演示切苹果”,这样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说实在话,当初这个环节的设想,是准备让全体孩子每人带两个苹果,亲自实践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可考虑到种种原因,觉得这样实施负效应远远大于正效应,于是黄静静老师、曹雨花老师还有我,我们三人一致否决了这种设想。接下来,我出于“私心”,省得麻烦,决定上课时自己切苹果。而且采取“拦腰切苹果”的方式,课前我也偷偷切好用保鲜膜裹好了,目的只有一个担心——万一拦腰切苹果,切不到五角星怎么办?现在,黄静静老师居然提议我,还是指名让学生切,这可真让我为难。是采取保守的教法,还是采取民主大胆的教法,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抛却“私心”的顾忌——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吧,因为有时候“不完美”的教学细节本身也许就是一个教学资源。

纵观整节课,除了课堂实施细节再注意点外,似乎也没什么可再商议的了。可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脑海里放电影似的反复过了几遍以后,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朗读感悟是第二课时精读环节的主旋律,特别是朗读的指导,可谓阅读教学的生命。可我的这节课,只想到文本内容较简单,所以整个心思只考虑文本内化式的有序表达及渗透情趣性训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朗读的提升,何况融“朗读”与“感悟”于一体,两者则能和谐共生,互为促进。想想真觉得好笑,差点“聪明反被聪明误”。捕捉到这一失误,由此我又展开了积极的思索:通过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眼下中年级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应通过常态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联系这节课,我决定在试教的基础上,重点扣住“清晰”、“果然”、“魅力”这几个词,再进行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指导,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指导及能力训练。由于整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所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朗读指导”等方面的预设渗透的调控也往往是和谐交织在一起的。

实例一(朗读感悟和谐共生、品词析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渗透训练):1、弄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切法,下面老师想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切苹果的两种方法。(1)、一位学生用通常的切法来切,另一位学生用小男孩的切法来切,切好后放于实物投影仪上。(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看到了什么? (1)、五角星看得清楚吗?(2)、师点拨:“看得很清楚”、“看得十分清楚”我们就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清晰”。3、过渡语:难怪作者要惊呼——相机出示课件5齐读: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1)、能不能给“清晰”找个近义词?那文中为什么不用“清楚”这个词呢?(2)、指导造句:你们平时清晰地看到过哪些东西?(我们还可以说:“某某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某某说话清晰。)4、(下面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你们来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出示课件6对比读: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1)、联系上下文体会“果然”。(2)、(师评价语):说得真好,其实刚才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运用上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那通过上面一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3)、能通过朗读体现吗?谁来试一试?(4)、听了某某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5)、下面就让我们齐读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实例二(朗读感悟和谐共生的渗透训练):1、(师过渡语):是呀,难怪作者也有这种新奇的感觉,让我们再次与作者分享这份惊喜。2、超接链结到课件2指名读: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3、听了某某的朗读,你们分享到作者的这份惊喜了吗?(最好请班级中读得好的学生读,起到正面引领的功效。)4、你们认为他哪儿读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感悟“却从未见过”、“更没想到”,作者新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5、那就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实例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渗透训练):1、作者对这件事最深的感触是——相机出示课件8齐读: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2、什么是魅力?字典里怎样解释的?(能吸引人的力量)3、那你们能不能再次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说说你对这句话中“魅力”的理解。(如学生对要求不太懂,可进一步点拨:也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确吸引人、魅力大。)

3、总结过渡:是的,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大家后,你们还会传给……这真是一传十,十传百,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 (板书:魅力)

第一次试教,的确让我反思多多,收获多多。同时,通过年级组成员的交流,也第一次让我享受到“直言不讳”所带来的那种久违的喜悦,内心深处更是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第二次预设及实践反思——

由于第二次的预设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再加上本次执教是在本班实施教学,所以3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我满怀信心地实施了校级第一次专题研讨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实施以后,总体感觉较好,这证明第一次试教靠集体的智慧进行的第二次预设调控是成功的。为什么说感觉“较好”,而不是非常满意,因为我感觉学生参与的活跃气氛远没有在四(2)班那么浓。各位老师评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纳闷——这节课,研究的主题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那有效性如何呢?当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焦急地询问教学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李春俊老师时,他笑眯眯地说:“你这节课,当然有效啦,而且是相当的有效。你看,语言文字训练多扎实呀!”“可是,我总感觉课堂热烈气氛不如在曹雨花老师班上执教的好!”我又迷惑不解地询问到。这时,李老师郑重其事地点拨到:“一节课,不能只盯着外显性,还应关注内隐性。比如你那个说话训练——“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的方法。比如我有一次 。”,也许有些学生确实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他怎么会说呢?还有,有些学生不说,不代表他不会,也许他认为自己这个不值一题,后面的写话训练也证明学生其实已懂了。关键是第一个说话者,发言就不是那么精彩,从某一方面来说,没有激起小孩子“争强好胜”的斗志——我的例子一定比你精彩。……”听了李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不由为自己片面狭隘的思维而汗颜。同时,我又反思性地征询大家的意见:“你们觉得我这节课,学生参与气氛不是那么十分热烈,是否与下午教学效果不如上午好有关。另外,下午都是体育、音乐什么的课,现在我占了他们的课(执教老师这周暂时调不开来课),他们是否不愿意呢?我上课时,就发现有些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从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中,我又深深体会到课堂实施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较为有趣的是,在学生演示切苹果的环节中,结果还真出现了预想中的尴尬局面——采用拦腰切苹果的女同学李星,一连切了三个苹果才切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这是我不想遇到的局面,更是李星同学没有预料到的。好在上课前,我就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当时,我记得李星拦腰切开第一个苹果时,傻眼了。她的表情告诉我——“呀,怎么没有五角星?”,于是在听课老师自然流露的笑意中,我坦然地说道:“看来,这与苹果的形状有关。”接下来,李星小心翼翼地拦腰切开了第二个苹果,结果更令她大失所望——她的表情充满了焦虑。我适时解嘲道:“真令人着急,可是谁更着急呀!没关系,咱接着切!”第三次,李星拦腰终于切到了一个五角星,她也舒心地叹了一口气。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一个考验,尤其对于李星同学。于是,我也欣喜地“趁热打铁”——“同学们,看来成功不是这么轻易就可以得来的。”就这样,一场意外**“化险为夷”了。看来,“意外”也并不是总那么可怕,相信这个意外至少一定会珍藏在李星同学与我的内心深处,回味无穷。

从课堂实施有效性角度来说,这节课可谓是高效的。但从大家的评课中,我也敏锐地意识到:这节课如果再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可爱、充满好奇心的角度去渗透,这能很好地促进同龄孩子创造的萌芽——因为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基础。当然创造,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一点如果加以渗透,则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

通过这节课,大家普遍认识到:一节课,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设计,就要借助文本踏踏实实的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哪怕是一点,就一点训练到位,切忌训练点 “蜻蜓点水”式的到处飞,这样只能使教学浮于表面。

篇7:《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

2、通过关键词,理解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PPT

一、读题,感受“魅力”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听说,有人已经回家迫不及待地切过了,为什么想切?(想看看那五角星)

3、这苹果梨的五角星吸引了你,或者说它具有很大的魅力。(板书:魅力)

4、找出文中含有“魅力”一词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使我深有感触地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自己读,有什么疑问?

过渡: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小男孩。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出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

(1) 一起读

(2) 从文中哪些词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3) 小结

过渡:今天,他又带来了什么新本领?(切苹果)

他今天来到我家,迫不及待地想告诉我他的新发现,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2、出示对话

(1) 自由读,想想人物的表情、心理,多读多感受

(2) 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语气?相机出示:神秘、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平静

(3) 作者为什么会淡淡地说:我知道里面有什么?心理会怎么想呢?

小结:不就是苹果核吗?还这么神秘?

(4) 可是小男孩并没有因为“我”的平淡而阻止他显示本领,他却说……(引读)

(5) 此时他说话时心里是怎样的?(自信)

(6) 再读对话

过渡:读到这儿,这苹果究竟是怎么切的呢?到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3、学习切法

(1) 理解了吗? 会切吗?谁来给我们切一切?(学生切)

(2) 你有什么发现?理解拦腰切、横切面

(3) 你切到了五角星,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4) 小男孩跟你一样很自豪,带上你此时的心情读一读(出示: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

(5) 除了他的语言体现了他自豪的心理,再读读,还有什么能够体现他当时是自豪的、兴奋的、骄傲的心情?

(6) 最后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4、出示第四自然段

(1) 刚才不以为然的我,此时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小节,体会作者的心情,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在书上把它们圈画出来

(2) 交流(惊奇、感叹不已)

(3) 如果把这种心情读书来就更好了,指导朗读

(4) 他惊奇感叹的是什么?我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理解“循规蹈矩”、“生疏”?循规蹈矩的切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都循规蹈矩地切呢?

学生猜测原因:习惯、平均、安全、好看……

(5) 小结

(6) 让我们再读: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三、明理

1、这鲜为人知的图案仅仅吸引了小男孩吗?还吸引了谁?(理解还吸引了小作者写下了这片文章、还吸引了我们每一个读者……)

2、刚刚我们的谈话的内容,在文中也有体现,找出来读一读

3、你们回家后会怎么做?(

4、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呢?学生回答

5、什么是创造力呢?

那么往大处说呢?(交流)小结: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篇8:舞蹈史课堂教学的设想

对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 是一批热爱此方向的学者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发现性工作。而对于中国古代舞蹈史在大学中的教学来说, 接受者更多的是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他们所要接受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育, 是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课,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必修课”的名号而来。

中国古代舞蹈史就是对已经过去很久的历史史料进行研究后得来的研究成果, 绝非杜撰。将中国古代舞蹈史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可以说课堂上的每一句讲义都是经过艰辛的研究而得来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经过学者们对历史的研究、得到的结论都已在此类书中有所记载, 特别是自己已著书立说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者, 他们的舞蹈思想必定在书中得以呈现。因此, 在上课时他们所讲述的既是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现, 也是自己书中文字的再现。实际上这些艰苦钻研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者们并不存在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状况, 但在一些学生的眼中这种想象是确实存在的。

二、对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方式的设想

(一) 影象资料的呈现

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学当中, 由于授课内容多是历史的遗留, 当时许多舞蹈现象与今天我们的舞蹈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出入, 研究者通常是对历史史料中记载的社会、舞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更确实的考证。而这些对于一个学习舞蹈史的学生来说有时会过于枯燥、乏味。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可以尝试对历史史料中所提及的舞蹈现象, 与今天考古发掘出的历史文物进行对照, 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思考的兴趣。也可使学生得到由听觉到视觉的满足和直观的认识。使中国古代舞蹈史不在枯燥乏味, 课堂上的气氛也将激活这些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舞蹈表现。

(二) 动作模拟

舞蹈是以身体为表演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可否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课堂上, 同样也利用肢体进行教学呢?由于古代舞蹈已经离我们现在相当久远了, 有很多舞蹈是我们不可知的, 更不可能寻找到任何的影象资料。惟一可以唤起我们舞蹈意识的就是当时一些笔墨文人观舞后由感而发的记载;或是上层社会统治阶级的史料记载;还有一些简单舞谱的记载。作为古代舞蹈史的教师, 将资料进行讲述的同时, 可以利用身体进行辅助模拟资料文字的阐述。使文字在舞蹈史的课堂中“活”起来、“舞”起来。这样的模拟行为可以引起学生对史料的详细阅读, 使自己可以正确的理解教师的舞蹈动作和当时舞蹈动作的固有表现方式。此方法同样可以由学生来进行, 让学生在对历史史料有足够的理解后尝试用身体来“再现”当时的舞蹈状态。

(三) 联系当代

古代舞蹈史之所以被学生视为枯燥的学科就是因为这段历史离今天太远了, 有的学生认为学与不学其意义都不太大。这种想法是学习古代舞蹈史的误区。泱泱大国上下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 必定会遗留下数不尽的文化宝藏, 对古代舞蹈的研究也是对当今舞蹈发展的一种支持。因为舞蹈的发展根基在历史当中, 舞蹈的发展起源也在那里。研究古代舞蹈史不仅仅是为了知道当时的历史, 而是为寻找舞蹈在历史长河中的整个发展脉络。今天很多舞蹈界的人士也在杂技的领域中大显身手, 更有舞蹈理论家在讨论研究两者的区别所在。

(四) 语言的把握

古人用自己的方式记载着历史, 而今我们要研究它时、传授它时, 我们的目的是为我们今天所用。在阅读历史的文献时, 乏味、难懂, 很难吸引住读者。在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讲授过程中, 我们可以尝试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舞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以现代的理解、解读方式描述、再现当时的舞蹈表演状况, 使学生在上课时易理解, 在课后翻阅历史文献时可以轻松解读。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授课语言,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学生课后对书本的阅读很难使知识达到深层的记忆, 多是瞬间或是短暂的记忆模式, 而教师生动、特别、有趣的授课语言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层记忆。因为在学生记忆时, 他所记忆的并不仅仅是某年某月的某件事情与某个舞蹈, 而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形象, 将所有的内容记忆在大脑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学生会忘记一些内容, 但他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而联想起教师上课时生动的语言描绘, 促使深层记忆的恢复。这样的授课方式避免了学生对舞蹈史的死记硬背、用完就忘的尴尬处境, 反而使学生在上课时得到一种欣赏的享受。

三、总结

篇9:《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品评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小男孩切苹果这件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件看似很寻常的事情中感受到了创造力的魅力。

生:我发现创造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师: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创造力,能说说创造来源于什么吗?

生:我觉得来源于好奇心,正是有人出于好奇才将苹果横过来切,我们才发现了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秘密。

生:对,要有好奇心,瓦特就是对水壶里的水烧开产生的水蒸汽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

生:莱特兄弟对天上飞翔的鸟儿产生好奇,才发明了飞机。

生:牛顿就是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是的,人类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才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将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板书:好奇心)

生:我认为创造还离不开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可能。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发明家不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吗?

师:说得对!(板书:观察)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都很重要,但是,要创造还需要什么呢?

(生沉默)

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第6课《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生:格罗培斯没有自己设计迪斯尼乐园里的路,而是让游客们自己踩出一条条小道。

生:老妇人没有一点点去卖葡萄,而是让大家到她的果园里自选,结果葡萄卖得非常好。

师:是啊,你们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生:他们没有按照一般人的做法去做。

生:他们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师:这种不一样就是什么?

生:就是打破常规。

生:就是换一种思路去做事情。

师:说得太好了!(板书:打破常规)切苹果的人换了一种切法,居然发现了——(学生:苹果里有五角星);格罗培斯换了一种设计思路,就有了——(学生:最佳路径);老妇人换了卖葡萄的方法,于是——(学生:她的葡萄卖得最好)这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食物就在枝头,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它们就开始享受美味。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条毛虫也排在队伍中。那些毛虫开始移动,它们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观察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是,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爬了七天七夜,一直到饿死为止。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真可惜,如果有一只毛毛虫能离开这个队伍,它就不会被饿死了。

生:毛毛虫如果能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就不会都饿死了。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成语“亦步亦趋”的意思。还有这样的成语吗?

生:人云亦云。

生:循规蹈矩。

生:因循守旧。

师:说得真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没有创新和创造就可能意味着不会有发展。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

生:我觉得古时候那个司马光砸缸就是这样的例子。司马光在关键时刻换了一个角度去想,把缸砸破救人。

师:这个例子说得非常好。

生:那我也想到一个人——曹冲,他不是直接去称大象的重量,而是称了和大象一样重的石头的重量。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是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钱,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个个去收。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而且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听了这个事例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想说其实创造不是那么遥远的,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换个角度去想,就有可能是创造。

生:创造也许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有创造。

生: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只要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善于思考。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离创新、创造已经很近了,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评析】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没有只满足于就文本谈创造力。因为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理解为创造力,未免过于浅表。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力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一、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力来自于好奇心、敏锐的观察;二、 结合下一篇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换一种思维方式;三、 结合补充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如果失去创造力就意味着失去发展动力;四、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创造的真谛——在生活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创造。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他们创造的信心和热情。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让创造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让创造力丰满起来。

篇10:《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1、读文:正确,流利。标出容易出错的音,不明白的词、句子。

2、生字:二类生字要求读正确,一类字带拼音一字两词(写)

3、查词:魅力循规蹈矩生疏鲜为人知

4、归纳两段的段意,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5、合作探究:

①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②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6、搜集资料:勇于创新的故事一个、名言两句、脑筋急转弯三个。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故事引题,课前故事:一个敢于创新勇于~思考的故事。(一学生准备)

或者师讲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二、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

(一)课文阅读

1、小组内检查

2、抽读

3、挑战读

(挑战者说出理由,可从语气,内容,人物特点词语理解谈起。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课文质疑

生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2: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特别是魅力一词的解释。

生3: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概述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师提出问题: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下自己在家切苹果时遇到的情况。

通过学生反复的研究与不断的切苹果观察思考,孩子们可能有着下面的说法:

1、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2、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3、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小组探究:可能有以下答案

1、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

2、生活实践中,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发现

3、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汇报交流:

过渡:由此看来,正如文中所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呢?

(生思考汇报)

师小结: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

合作探究2、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

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3: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篇11: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突破难点。

本教时的难点是:明白什么是“拦腰切”,理解“横切面、清晰”。教学中,我没有包办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切苹果,后交流:你是怎样切苹果的,你有什么发现?在切一切、议一议中,难点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直接的体验。

2、朗读指导也要重过程和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指导朗读,通常的方法有:

(1)抓重点词句。

(2)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读。

(3)教师适当地补白,提示学生用一定的语气去读。

(4)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

根据文本特点,教师要灵活机智地采用有效手段,切实指导学生读好书。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实施教案的过程,而应心中有学生,做到“以学定教”。

如: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不理解循规蹈矩”时,教师就要大胆调整教学思路,以“理解循规蹈矩”为主线,按“找找通常人们是怎样切苹果的?——人们为什么不打破这种常规?——打破常规的切法又是怎样的?——动手切一切!”这样的探究步骤,使学生在对比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后,自主领悟到:遵循通常的切法(做法、想法……)去切(做、想……),不作丝毫变动,就是“循规蹈矩”。

篇12:四下《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没有孩子们自由的读,就没有孩子独立的获取。通过学生自由式的多读课文,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相信。许多老师在初毛课文这一步骤教学是不放手让孩子自由读的,不给学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如此阅读,我坚持放手让每个孩子自由读,而我也利用这一时间重点地指导那些特困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还有哪些获得能够共享……

二、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的是什么地方。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察后再切。我对此做过多次尝试,而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

三、链接生活,真情体验

篇1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似, 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对“四舍五入法”已初步理解和掌握。在这个基础上, 让学生把学过的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小数的近似数之中。

教学目标:

1.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1.昨天老师到菜场买菜, 一进菜场就听到一位老奶奶和卖菜的在争论。原来电子秤上显示7.547元, 卖菜的要收老奶奶7.6元, 老奶奶觉得不合理, 两人发生了争执。你觉得收多少钱比较合理呢?

(由生活情景引入, 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通过争论, 让学生产生学习近似数的需求。)

2.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 你就会非常轻松地解释生活中这类现象了。 (出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 出示例题:豆豆身高0.984米, 你知道他身高的近似数是多少吗?

先明确提出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保留整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意见, 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两位小数。

提示思考: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

(1) 学生独立探索。

(2) 小组交流。

(3) 反馈后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 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 看千分位上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 千分位上的4不满5, 舍去。

师: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百分位。6.587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保留一位小数。

(1) 小组合作学习。

(2) 组内交流, 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保留一位小数, 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 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8, 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9+1=10, 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连续两次进位。

师:近似数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师生讨论并小结: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表示精确度”的作用。

3.保留整数。

师:要把0.984保留整数, 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保留整数, 表示精确到个位, 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数, 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9满5, 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0.984≈1

(二) 小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要保留整数 (表示精确到个位) , 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 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要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 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依此类推。

[教学这一环节, 采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方式。“保留两位小数”是教学重点, 先让学生独立探索, 再进行交流、讨论、小结方法;及时练习 (6.587保留两位小数) , 巩固方法;“保留一位小数”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尤其是1.0末尾的0能否去掉的讨论, 使学生明确“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进一步加深对求近似数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自主学习“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求法。]

三、独立学习, 掌握知识

师:张力身高1.953米, 我们可以说张力大约高 () 米。 (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思考, 自由选择保留小数位数并回答出1.953米的近似数。请几名学生分别说说保留了几位小数。

(让学生自主选择保留小数位数, 既尊重学生, 又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学生自由表达) 老师的身高大约是1.6米, 这个一位小数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猜一猜可能是哪几个两位小数。

(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果子”。)

四、畅谈收获, 体验成功

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现在, 你觉得老奶奶付多少钱比较合理呢?说说你认识的生活中的小数。你想精确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

(学生解决了“老奶奶买菜付钱问题”后, 又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在自主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的学习价值,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构想

1.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入手, 让学生大胆猜想, 自主探索。这节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有内在联系。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大胆猜想, 激活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探索中, 又通过学生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 在生生之间的合作中, 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以生活为依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所提供的探究材料, 来自于现实生活, 都是学生感兴趣和熟知的。通过教学,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悟到数学的真谛, 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 紧扣“老奶奶买菜付钱”的问题, 将求近似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观念。

篇14:“苹果里的五角星”

【关键词】循规蹈矩;多维设计;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传给作者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读完这篇课文,我掩卷沉思:人们面对如此熟悉的苹果,为什么千百年来极少有人发现苹果里竟然藏着颗五角星呢?原因很简单,一般人在切苹果时总是竖着切,从未想到或者从未尝试过拦腰切苹果的方法。看见别人这样切苹果,我们也跟着这样做,因为习惯,所以我们少了思考,因着这样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与苹果里的“五角星”失之交臂。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许多班级都存在着有些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现象。问起这些不做作业的学生,他们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来搪塞应付,为此,教师也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班级学生不做课外作业之风愈演愈烈。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的心绪仿佛也豁然开朗:我们每每在抱怨学生不写作业的同时,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乐于完成了呢?多数情况下,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总是喜欢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去布置,这样批改起来比较顺手。例如:抄写某课生字、生词几遍,抄写要背诵的课文等。这类课外作业往往学生只动手而动脑却不多,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不胜其累。长此下去,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根本不利于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外作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课外作业一改过去那种呆板的旧框框,换一副生动活泼的面孔,讨学生喜欢去完成。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收效较好。

一、给课文配插图

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从学生抓笔时候起,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涂鸦之旅。孩子们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沉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教师何不利用孩子的这一兴趣爱好,以绘画代替枯燥的、收效甚微的作业呢?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一文教学中,文中插图描绘的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情景,而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景象又是怎样的呢?文中仅有一段文字描述。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文字描述,画一幅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图。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同时又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语文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收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搜集资料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本领,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搜集等途径,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例如,教学《秋天》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等,并能熟读成诵。我认为这类课外作业设计,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小学生在背诵词语、诗句时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词汇,而且也为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这样的课外作业能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为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编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故事伴随着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编故事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教学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首先,教师出示一段相关材料:“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当乌鸦再次遇见狐狸》,狡猾的狐狸又会怎样做呢?乌鸦会不会再次上当呢?这些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其他同学。这样的课外作业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留有选择、想象和表达自我的空间,满足了学生想把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的愿望,他们根据自我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时,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从课文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可以是倒一杯茶或为母亲烧饭、洗衣等,再把故事的经过写下来,注意观察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习作的锻炼,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再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一文后,我让学生回去自己亲自动手栽种一棵树,并详细记下自己栽树的经过和心情。学生通过植树活动,了解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其实,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一演课本剧,可以是进行手工小制作,可以是进行各类的竞赛活动等。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喜爱课外作业,都乐于完成课外作业。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虽然教完了,但是留给我的启示却很多。但愿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人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上一篇:关于母亲节心得感悟下一篇:体育场馆托管营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