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发言稿

2024-08-19

网络安全发言稿(通用9篇)

篇1:网络安全发言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网络安全,从我做起》。每年的9月第三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从今天开始,学校将开展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的活动,五六年级举行网络安全的小报比赛,四年级将开展网络安全的主题班会,三年级同学会在信息技术课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进入21世纪的第十九个年头,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谁可以轻易的离开网络,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金融支付、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如同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对空气、阳光和水的感受那样,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悄无声息的状态存在,却有着近乎生命本身一般的分量。但是就像空气会有空气污染,水会出现水污染一样,网络世界,同样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电脑黑客制造的病毒对网络的攻击往往造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高达几亿美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xx年9月,Facebook因安全漏洞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近3000万用户信息泄露。11月,万豪国际集团的客房预订数据库被黑客入侵,约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这些被泄露的信息包括顾客的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护照号码、通信地址、电子邮箱等,甚至还包括支付卡号码和有效日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那么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呢?

1、不要随便泄露自己以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电话、地址等,发朋友圈时,最好模糊时间、人物、地点等敏感信息,别让朋友圈泄露了你的秘密。

2、在上网的过程中,尽量打开合法、正规的网站,不随意下载软件,不随便连接公共场合的WIFI;

3、会甄别网络信息,不随意传播不良信息。xx年,网络上曾经盛传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做的,给一些经营的商家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制作视频散布谣言的人被依法刑拘。

国家《司法解释》中说到,如果是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认定为犯罪。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调查,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和难辨真假的网络新闻时,应该保持一份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在没有弄清真相之前不要“快速分享”。

4、不要贪小便宜,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短信、红包、邮件等,当发现有诈骗行为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5、如遇到网上有人伤害自己,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6、根据与父母的约定,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少看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

同学们也可以把今天老师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自觉遵守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网络安全,从我做起,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2:网络安全发言稿

大家早上好!

我是1626班班主任李国滔老师,同时也是实训中心的计算机老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手机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手机早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和娱乐不可缺少的“利器”、也正因为它的功能强大,稍有不慎,就容易“伤”到自己。那么,日常手机网络安全应该如何保护呢?下面我给大家提七点“不要”、

1、不要从非正规渠道购买手机。有些不法商家会在手机里预先装入窃密软件,再将手机重新包装然后通过网络或实体店销售。这类软件会自动在手机运行,即便是恢复到出厂设置也无法删除。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从非正规渠道购买手机。

此外,建议大家不要对手机进行越狱或ROOT等操作,因为这类操作,会让我们手机的所有权限处于开放状态,这样就会给黑客入侵手机系统提供了便利。

2、不要随便从网上下载APP、对安卓或苹果系统的手机来说,通过安装各种APP可以扩展手机的应用功能,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容易让手机中毒。

建议大家在手机的应用商城中下载经过验证的APP,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如腾讯、百度等公司开发的手机管家软件上下载APP、

3、不要随便连接陌生的WiFi、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蹭WiFi,尤其是流量套餐不够用的时候。但有时免费的WiFi却会让我们损失惨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免费WiFi的接入点都是没有加密的,而黑客们能够通过这些开放的网络轻易监听到我们的流量,获取用户名、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我们应该在不使用网络的时候关闭WiFi和蓝牙。这不仅仅能避免手机自动连接未加密的网络,还能节省电池电量。

4、对于银行发送的验证码等提示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在网络交易中,各大银行为了确认客户身份,会向支付账户预留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短信,通过验证后才能完成交易。如果我们在没有网络购物的情况下收到银行的验证码短信,那就说明银行账户信息很大机会已经被盗用了,这时千万不要向他人透露验证码,并要马上打电话向银行进行核实。

5、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链接。恶意软件或病毒往往会隐藏在网络链接中,黑客们会将这些链接描述为,如“好久没联系了,老同学,这是咱们小时候的照片”或“广州某中学发生特大火灾视频”等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打开该链接后,恶意程序会在手机自动运行,这时就会有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案例,我班上的小黄同学有天收到一条来自10086的短信提示,登录某网址可以领话费,结果小黄同学打开网址进行操作之后,不但话费没得到,银行卡上的500元生活费反被转走了。最后经公安机关查实,短信是由黑客的伪基站发送的。

6、不要随便进行网上测试。

网络上流行的“测测你的性格”、“测测你的新年运势”……参与这些测试时往往需要我们授权微信登录并输入姓名、生日、手机号码,而这些隐私信息会被开发者存入,通过梳理有可能拼凑出完整的个人信息。

7、不要随便晒家人的照片和住址。

有些同学喜欢用手机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晒姓名、住址、家人照片等等。长期如此的话,你所晒出来的信息经过“有心人”稍加分析汇总,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这就暗藏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除了以上给大家讲的七点“不要”之外,我们还应当做到下面三点:

1、加密你的手机。

大多数手机都有内置的加密功能。这在手机被盗或遗失的情况下特别重要,不仅能防止未授权的访问,还能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更大的损失。

另外,作为自动故障防护,可以考虑将你的数据做一个备份。因为某些品牌的手机会在若干次输入错误密码后自动删除所有数据。

2、安装杀毒软件。

我们下载的文件和手机上的App也可能会含有恶意代码。这类文件或APP一旦被启动,手机上的数据会立即发送给黑客,让我们的隐私毫无保障。安装信誉良好的杀毒软件能有效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另外有些杀毒软件还提供丰富的功能,比如在手机丢失时清除你的数据,或者可以追踪和封锁可疑呼叫,提示不安全的APP等。

3、 手机系统和APP要定期更新升级。

我们手机的系统和APP也会存在安全漏洞。黑客们会利用这些漏洞来攻击我们的`手机,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手机系统和APP的及时更新。

手机上网虽然便捷,但手机的网络安全更要我们时刻警惕。

篇3:网络安全发言稿

先说网络, 这是比信函、电话更便捷、更廉价、更开放的技术平台, 民众讲真话顾忌很少, 政府通过网络体察民意, 比“参观”、“视察”、“调研”等方式得来的信息更准确, 也更节省成本。但是, 网络仅仅是一种新技术, 并不是一种新的社会框架。很多政府部门已经设了发言人, 现在又出现网络发言人, 有点怪怪的。

发言人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出现的新职位, 以便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更加有序地对外介绍涉及本单位的行情, 包括在危机处理时统一口径, 防止信息混乱而给本单位的声誉和利益带来损害。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发言人都是真人真名, 且地位较高, 代表着一个机构在发言。在信息公开程度高的社会, 发言人不仅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 包括上班地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 还会向媒体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 以便在遇到紧急事务时能够有效沟通。一个政府部门或企业一般只有一个发言人, 当然还可以配备助理, 但承担责任的是发言人。发言人的职责就是发布信息, 不是定期发布, 而是随时发布。西方媒体所获得的新闻中, 将近一半来自各类发言人送来的信息。这种积极的方式, 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当然, 发言人是不会把坏消息主动公布的。

广东省设立“网络发言人”制, 首批15个省直单位已开始运行, 愿望是好的, 只是用“发言人”这个词用得有些不明不白。一般来说, 厅级部门的发言人多由副厅长兼任, 那“网络发言人”又是什么职位呢?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络发言人”自称“噢拉噢啦噢啦”和“百川”看, 不像是副厅级官员所为, 更像是一个普通网民。

由此可见, 把“网络发言人”改称“信息联络员”更为合适。但即便如此, 也要公布真实姓名, 方能对大众提出的问题负责。人们在打电话向政府咨询和办事时, 总要问一句:“可以告诉我你的姓名吗?”全世界都一样, 都是为了相互负责。假如老百姓通过网络咨询, 你仅仅留下一个QQ号, 或者自称“噢拉噢啦噢啦”, 怎么能取信于民?

篇4:网络安全发言稿

搭建中国可信计算产业发展媒介平台

新华社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以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汇总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加中国的国际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

现阶段,新华社的信息化建设和新媒体发展共涉及六大板块业务:信息服务,提供大量的金融、经济以及其它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新媒体信息产品,新华网作为新华社的知名品牌网站,每日的浏览访问量为1.2亿人,牢牢占据全国新闻网站的前列;此外,新华社的新闻客户端已突破1.15亿的有效下载量;传统业务,新华社是全世界最大的报刊集团,总发行量将近1000万;海外播发的新华电视台;新华智库服务,新华社控股交易平台。

新华社负责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活动中,“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技术,都在新华社新闻产品中得到广泛深入的运用。新闻传播活动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送,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新华社受益的同时,网络安全的传送是新闻传播中的有力保障,因此近年来,新华社越来越关注网络安全这一重要内容,建设安全可信的信息网络体系,更是新华社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互联网行业要以发展高效可信网络为中心,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相关的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可信计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提高中国信息系统国产化的基础性的保障,尤其在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开发云计算等新型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

多举措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

作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以网络基础设施和重要业务系统为重点,积极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模式;发布《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指导意见》,推进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现已发布通信网络安全标准约200项;切实维护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完善威胁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开展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治理行动,强化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管理,营造互联网安全发展大环境;高度重视网络数据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严格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加快安全可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推广,通过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关键软硬件发展,逐步建立安全可信的产业生态链,引导支持在重要行业应用推广;参与和推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政府间网络空间安全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与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法》立法进程,组织制定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等行业标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好网络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并依法行政。

当前,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已经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工信部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大力支持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努力适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网络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开创网络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推进可信计算产业发展要坚持“五可一有”的技术路线

在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环境下,只有主动免疫才能从本质上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防护。通过发展可信计算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可信体系架构,对于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可信计算是指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使计算结果总是与预期一样,计算全程可测可控,不被干扰。可信计算是一种运算和防护并存的、主动免疫的新计算模式,具有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通过可信计算技术,系统可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的“有害物质”,进而确保信息系统的缺陷和漏洞不被攻击利用。

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而可信计算在主动免疫方面的诸多优势,恰好可从源头提升计算机体系的安全性。构建可信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积极主动三重防护框架,也显得尤为关键。有了安全可信的防御体系框架,就可以做到体系结构可信、操作行文可信、资源配置可信、数据存储可信以及策略管理可信,如此便形成了三重防护体系。这样便可使安全防护效果大幅提升。

中国的可信计算技术于1992年正式立项研究并规模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创新体系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应用。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可信计算产业依然有很多瓶颈亟待突破。例如可信计算的标准体系、核心设备、技术的研发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推进可信计算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撑。用可信计算构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坚持“五可”“一有”的技术路线。

首先,在技术层面要做到“可知”和“可编”,即要对开源系统的细节能够完全掌握,不能因未知的代码而困惑不前。同时要能基于开源代码的理解,实现完全自主编写代码。其次,要能够“可重构”和“可信”,要能够依据不同的场景和安全要求对基于开源技术的代码进行重构和创新,形成定制化的新体系结构。再次,还要能够通过可信计算技术增强自主操作系统的免疫性。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可用”的原则,即要做好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确保自主操作系统能够替代国外产品。而“一有”,指的则是要能够对最终的自主操作系统拥有知识产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建设网络强国,核心技术一定不能受制于人

中国目前还不是网络强国,与世界网络强国美国相比,在观念、技术、法规制度和管理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历史上,我国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被外国跨国公司所垄断,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自主技术也在崛起,但此前的垄断一旦形成往往不易被打破。例如,2014年,中国PC操作系统的99%被微软Windows所垄断。可以说,我国大量的在外国垄断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上构成的信息系统,就像沙滩上的建筑,在遭到攻击时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

有观点认为,我国信息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跨国公司所垄断,由此便认为我国信息技术很落后,这是不正确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反映实际技术的差距。例如苹果公司倾巨资长期研发出来的MAC操作系统被公认为一个优秀的系统,但在中国PC领域也只占据0.6%市场,而投入极小的国产操作系统就只占据了0.3%市场了。所以市场份额的差距并等于技术的差距,其只是反映了垄断的程度。

现在有些人主张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理由是“技术落后挨打”,实际上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世界上许多事例都表明,一个国家网络空间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技术受制于人,而不是技术落后。如果核心技术掌握在他国手中,在网络空间的博弈中必然处于被动状态。而真正的核心技术仅靠“引进消化再吸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核心技术是钱买不到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

开放发展绝不等于全盘引进,更不能代替自主创新。在与国外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保持清醒,遵照《国家安全法》的要求,严防不可控的外国核心技术披上某种“安全”外衣进入我国重要信息系统。

国务院参事牛文元:

建立安全的网络智慧管理

国际上很多国家十分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化管理。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03年制订了一项名为“ADVENSE”的网络管理计划,结合社会安全研究,同时依照《宪法第一修订案》和《爱国者法案》制成网络敏感词库和网络监控关键词列表等。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提出网络安全立法的建议,加强政府和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德国政府于2011年2月通过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成立国家网络防御中心,旨在加强保护德国信息系统免受网络攻击。

目前,中国有400万家网站,6.8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每天产生信息300亿条。统计指出,假定一个人平均有100个微信好友,一条信息经过30分钟的传播,将会涉到100亿人的读取,及时去除其中90%的叠加概率,也会有10亿人获取信息的潜力。

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出现的社会网络异常事件则会对社会和谐环境具有破坏力。因此,国家必须有充分的战略性预知,针对“常态管理”和“突发事件”两种范畴,建立安全的网络智慧管理。达到网络安全管理则需要国家在维护网络安全、预防突发事件、建立预警体系、实施关口前移四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网络安全智慧管理全球共性共涉及几个部分:检测和杜绝网络设计和网络运行中的漏洞、后门、安全缺陷;强化网络安全立法和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加强政府、军事、外交、金融、公共服务设施和创新研发部门的网络监管;重点打击和主动识别网络谣言;教育和提升网民的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水平,规范网络行为准则。

据了解,网络安全管理的预警平台中,应具有网络敏感信息的自动捕捉,鉴别信息的真实度,跟踪民间传播的演化过程,建立网络敏感数据库,设立社会治理中央监控室。

未来,国家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创新网络管理技术,健全网络管理规则,拓展网络管理空间。运用网络安全的智慧管理平台的管理工具,研发适用于网络安全自动侦搜系统的全天候智能机器人,研制网络安全的硬件、软件、运行、保密、防黑客、谣言识别、数据保真、无忧防火墙、后门漏洞等自动挖掘和自动修补技术等安全防范体系。

中央电视台副总工程师宋宜纯:

可信化制播保证通信安全

可信有三层含义,一是计算资源的可信,二是内容的可信,三是连接与通讯的可信。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央视现在有42个频道,每天播出的时间将近1000小时,制作的节目时长200小时左右,包括停播、错播、略播等的入库数据量达到17-20个PG,对于节目播出的可靠性要求要达到5秒/百小时。在业务上,央视需保证播出的内容或者业务内容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它生产出来后未被篡改,每一个变更都必须是有出处的。

可信化制播是解决电视台制播环境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实践情况看,可信化的技术和概念应用于央视的系统业务中,有效保证了可信化连接和通信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此外,引入可信化技术的复杂程度可被接受,技术功能上也容易被实施。

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单基本上确定了每天在什么时段播出什么节目。可信化制播能够追踪整个流程中所有责任者,比如像节目和播出单的创建者、修改者、提交者、接受者、执行者,每一个人在整个流程中所担负的责任都是确切的。为防篡改,央视采用的类似于数字签名的技术。任何节目或者是节目单都不可能随意发生变化,如果要有变化的话,会被识别出来。

央视采用了类似于数字签名的可信交付物,也就是说要有身份和内容两部分的确认。交付内容的认证、机构、人员都要颁发数字证书,用其私钥签名。接收时,也将检验其数字签名,确保是正确的人或者机构,从而确认提交文件的可信度。

通过上述措施,央视将编排、变更到播出的传输电路实现了可信化的连接。生产者或是责任环节都有责任者的签名,都是可以追踪的。总之,除在播出上部署了可信计算资源的环境,在业务上也引入可信化的概念,做了可信系统化的部署,使之全面实现可信化的制播环境,保证通信安全。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计算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高昆仑:

电力系统搭建可信主动防御体系

在经历了边界防护、纵深防护和国产化的等级保护之后,可信计算及技术的主动防御体系不仅能将以前的被动防护转变为积极防御,还可以抵御高级定制型危机及恶意代码,让电网具备免疫能力。

如今,电网越来越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世界范围内,受网络攻击影响而引发的安全事件频繁出现。2009年,美国的智能电表受到攻击,瞬间导致几千个电表运行中断;时隔四年,同样是美国电网,由于电网控制软件失去控制导致北美大规模停电,1000万居民受到影响。智能化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电网成为现代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剑桥大学风险研究中心曾在报告中指出,如果美国电网遭到攻击,可造成一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同样的攻击发生在中国的话,损失将更为严重。

在如此严峻的局面下,国家电网公司十年来采取了多项策略,以建设电力安全防护体系。电力安全防护系统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边界防护和纵深防护,第二阶段是国产化的等级保护,第三个阶段是可信计算及技术的主动防御体系。

中国电网转向可信防护,研究和应用可信计算技术,从自身出发搭建主动防御体系,提高自身免疫力。从原来的被动防护转变到积极防御的转变,可抵御高级定制型危机以及恶意代码。

目前,电力行业通过计算机体系建立可信环境,构建以可信计算技术为核心、安全可控为目标、安全勉励为特征的新一代电网防御体系。在此体系下,重点优先保护的业务场景包括生产控制类、电网智慧调度及管理信息服务。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双计算体系建立可信的计算环境,实现利用程序的自我和非我的程序安全免疫机制。主站信息密码平台由2部分组成,即硬件和软件。为了保护系统安全,软件需要嵌入操作系统中的核心软件机中,进行可信引导,实现操作系统的执行调动相关程序的指令。

随着电网进入智能时代,以往颇为复杂的发电、配电、用电、电流等各个环节被高度融合,简化了操作流程,也能够对信息进行精确控制,电网调度控制业务涵盖从最小的毫秒级到分钟级各种控制。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维航:

合作助力信息系统国产化进程

从2014年3月10日起,华胜天成获得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的全面支持,发展TOP项目。该项目力图在中国可信计算系统和标准下,通过引进、消化和整合IBM公司的核心软件技术和知识产权,发展国产化可信计算技术。

其中,与IBM的合作项目包括了服务器、高端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领域,进而扩展和重构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可信、可用、有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高端技术系统体系,满足国内重要信息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需求。

为此华胜天成制定了“JDM计划”。“JDM计划”是联合设计开发,共建可信高端计算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以弥补中国信息产业高端计算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短板,实现企业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具体而言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快速缩短中国在IT核心技术层面与国际对手之间的差距,与相关领域内的企业和科研团体进行合作,以提高可控、可管、可信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基于当前的形式,中国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需要加速自主创新,保证用户对科技和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为安全可信打开务实的路径。通过对相关产品源码进行清洗、重塑,以及基于中国自主的可信计算技术构建的可信的监控体系,将会实现科技合作成果在运行过程中全程可信、可控、可管。

篇5:网络安全班会的发言稿

大家好!

上网是我们都有过的经历,我们上网通常会做些什么呢?回答最多的是玩游戏,聊天;其次是看小说,看电影;也有少数是看新闻查资料等等。但是,过度沉迷网络,会让一个人的品行及身心发展丢失许多。

一、失去诚信。当孩子们还是一个单纯的孩童时,他们都怀揣着诚实,可一旦他们沉迷于网络,就丢失了诚信,丢失了这块生命的黄金。

二、缺乏正义。网络给了学生一个虚拟的空间,一个自我崇尚,自我膨胀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传统的.正义正在消失,不断升级的暴力充斥其中,而虚拟世界与现实情境的虚幻化也使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丧失志向。在少年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意气飞扬的梦想,每一个人都知道知识是成就梦想飞翔的翅膀,可是沉迷于网络,使那么多的孩子荒废了时光,丧失了志向,网络会磨灭少年的梦想,也打碎了家人的希望。

三、危害健康。电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他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其中辐射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英国一项研究证明,电脑屏幕发出的低频辐射与磁场会导致7至19种病症,包括眼部疾病、颈背痛等。

四、网络的一些其他危害也不容小视,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如果不从立法角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一些网络谣言、网络犯罪便会如无孔不入地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这跟商业推销、经济诈骗、造谣生事、人身攻击等搅合在一起,后果有多严重,不言自明。

篇6:网络安全发言稿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旗教育系统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紧紧围绕网络安全进校园、上街集中宣讲等网络安全活动形式,认真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全面普及广大师生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下面,结合全旗教育系统实际,我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网络安全工作认识

各校要高度重视,将网络安全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信息化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广大师生要积极参与网信部门和教育系统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自觉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拒绝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信息,切实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和防护能力。

二、加大教育宣传,全力营造良好网络安全工作氛围

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各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积极运用校内外宣传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方式,报道宣传周有关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体师生安全和防范意识。广大师生要自觉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不断提高识别、抵制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自身媒介素养,树立科学健康的用网习惯,培养规范、合法的网络行为,营造安全上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网络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网络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关乎未来。各校要定期、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自查、抽查和远程安全检测等形式,做到尽早发现、提前防范、及时补救。各校要结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网上祭英烈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文明用网、健康用网、绿色用网。教育局督导室、教育股、安全股、电教中心等部门将对全旗中小学校的网络安全信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网络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7:安全发言稿

1、放假前,学校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根据学校安全岗位职责要求,各部门主任、各年级主任、各班主任、各位老师切实履行好安全岗位职责,要认真负责,失职要追责。针对老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场所及电路电器设施、实验室危险品和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消除,确保万无一失。

2、放假前,各班主任应对学生再次进行全面的安全与法制教育,特别要做好交通、外出游玩、饮食卫生、消防等安全教育。

3、各班级尤其住校生同学要做到文明离校。离校前各班级要认真清扫本班教室、宿舍、工具间、卫生区卫生;把自己的物品带回家,班级公物要妥善保管,教室、宿舍不得留有贵重物品;最后各班级负责人离校前再次确认教室、宿舍门窗是否关好,班主任确认后方可离开。

4、加强自我保护——安全牢记心中。没有了校园里的跑操运动,却多了无尽的美食,对大家的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没有好的身体,便没有成功的保证。在假期里,希望同学们可以劳逸结合,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坚持像在校一样,每天坚持跑步,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也不要暴饮暴食。假前外出游玩等活动,要有家长陪伴或征得家长同意,并要切实注意游玩安全,不到安全无保障的危险区域、地点游玩。外出时,要做到让家长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联系方式。

我们应该学会照顾好自己了,“青春自护,远离网吧,健康安全,欢度寒假”,让安全健康与我们相伴。

5、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寒假是学期生活的延续,是学习的加油站。如果说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是一场漫漫长跑,那毅力就是胜利的基础。那么,在这个假期,不要忽视我们的学习,不要遗忘我们的梦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我们写一份寒假计划书,按照学校的总要求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认真完成假期作业,让提高与我们同在。

特别要提醒高三同学:伴随着春节的到来,高三第一学期已宣告结束。更艰苦的砺炼还在后面。开学后还有百日时间,“高三无假期”,在家学习同样是一种竞争。平常在学校学习是公开的竞争,放假在家是暗地里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种较量更关键,更重要。把握好寒假,你会有质的飞跃;把握不好,你就可能掉队,被别的同学远远抛在后面。这个寒假还是高考决战前和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最长时间。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充分体验父母亲人的理解、支持、帮助,你会有无穷的动力,投入到高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当中。

6、寒假期间,进一步落实假期值班护校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值班人员要时间、人员及时到位,认真做好值班情况记录,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组织力量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最后,需要向同学们强调的是,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是学校向所有学生家长通报一年来学校工作的重要材料,也是学校提请家长指导孩子学习自我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愉快度假的通知书,所以,请大家务必将《一封信》带回家,并请父母认真阅读,家校携手,共同指导大家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篇8:南京网络发言人注定悲剧

然而, 被社会关注和实际的使用度却不是一个量级。截止6月1日, 南京网络问政 (www.njbbs.gov.cn) 网站的发帖总数为4660条, 日均发帖在20条左右, 网站论坛统计信息显示, 日最高在线人数仅为152人, 考虑到这次公布的共有90个网络发言人, 平均每人每天回贴数为0.22个, 从发帖频率上来看, 依然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由此看来, 如果这些发言人都是全职的话, 应该称得上是“史上最轻松的发言人”了。这样的数据下面, 我们是否可以断定, 南京政府这次赚足眼球的举措, 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呢?

目前中国的公众还很容易误读新闻发言人, 将发言人的言论与领导讲话混为一谈。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专职沟通人员, 负责将公众关心的公共决策对公众进行沟通, 发言人本身并不具备公共决策职能, 更不能替公众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种误解在网络新闻发言人身上发生的更为明显。由于网络发言人事先并无任何可供授权发布的信息, 这种无具体沟通议题的发言人就演变成了公众质询的对象, 而实际上发言人并无任何权力可以直接回复网民的质询问题, 因此最终将导致网民的不满, 从而让这一制度形同虚设。这种根本的冲突是无法通过外在约束来解决的, 即使南京市政府规定网络发言人必须24小时回馈网民质询, 这种硬性规定只能在流程上有效, 在内容上网络发言人只能回馈“此信息已知悉, 会尽快提交相关部门”之内的信息, 或者最多也就是把以前的一些相关决议再重新发布一遍。

类似的悲剧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身上已经上演过, 伍皓最终选择了在新浪微博低调隐身表明, 这种网络质询式的沟通方式, 并不适合用于政府对外的新闻发言。因此, 从结果来评判, 南京市政府的这次尝试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 我们并不能因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否认南京市政府的尝试, 至少这样的尝试有两层积极意义。首先, 有助于建立透明行政的政府形象。如果我们把南京网络发言人看成是政府公关的一次事件策划, 这次事件的策划应该算是相当成功的, 向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政府愿意公开自己的行政决策, 愿意聆听公众的声音, 愿意与公众积极互动。以上三点, 其实正是以前政府形象中的弱点, 不透明的, 高高在上的, 难以接触的, 这些都是公众曾经对政府的认知。从这个角度讲, 即使这个发言人制度并未解决任何公众问题, 至少一定程度改善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其次, 政府选择网络作为创新的沟通渠道, 体现了政府公关的新思维。作为事实上的第一媒体, 网络沟通将逐步成为主要的沟通渠道, 无论早晚, 政府必须要建立这样的沟通机制。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政府发言人, 必须遵循授权发布的原则, 否则就完全有悖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那么该如何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网络沟通的特点, 创造更灵活高效的沟通机制, 让公众获得更满意的沟通效果呢?

网络发言人依然是发言人, 其最大的变革来自与公众直接沟通, 省去了媒体代理人这个角色。所以网络发言人的发言也必须是主题式的主动发布为主, 而非被动质询为主。由于传统新闻发布会耗时耗力, 所以发布的周期通常较长, 利用网络甚至可以做到每天进行主题式信息发布。南京网络发言人社区完全可以要求政府各部门每天进行例行信息发布, 不同的单位预订不同的时间段。网络发言人可针对今天的发布内容, 接受来自公众的问询, 并在授权范围内予以解答。这种高频的主动发布同样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透明, 而且针对此举的强制性规定才真正变得有意义。试想一下, 如果某部门连续一周都没有需主动与公众沟通的议题发布, 那么基本上可认定这个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了。此外, 如果南京网络发言人制度想进一步坚持下去, 建立合适的专用沟通平台也是必须的作为。

篇9:网络舆论新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

[关键词] 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舆论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news spokesperson system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expand space. It is one of new way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nmunication, reflectsimportanc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network open to public opinion. Thi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raditional, but also its uniqueness, it also reflec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consensus.

[Key words] A spokesman for the network news is a new thing In addition to a bright future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A spokesman for network new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Network news spokesperson system

一、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由政府指定的,对外发布政府的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的部门或个人。2009年可谓是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元年,2009年9月1日,贵阳市政府宣布即日起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一些媒体称这是全国首个以政府名义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制度。事实上在09年上半年,云南就在基层政府和公安部门试点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8月,广东省工商局开始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网名答疑网友。从SRAS事件中诞生的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纷纷从现实走向网络。

二、网络新闻发言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出现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新兴事物呢?首先,面对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探索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希望以此改变政府在网络舆论中的被动局面。因此说,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主因,截至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强大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躲猫猫事件”、“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传播。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不仅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更要学会直面庞大的网络受众。“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无疑是地方政府与网民“零距离”接触的积极尝试。而主动地直面网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质疑,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促进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作为虚拟社会,网络舆论有着草根性、泡沫化等特点,这种非实名式的方式使网络成为了很多人发泄不满的地方,网络群体性事件便随之出现,除了它原本的舆论监督作用,它同样有着很多弊端,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和这种新兴媒体的互动,体现其对舆情负责的态度,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当其时。上述两个原因体现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其他大众传媒的形式的产生原因有些许差异:它的出现很大程度的反映出了政府公关的被动性,很多网络事件表明政府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经常遭遇舆情倒逼。政府在处理一些事件的时候总是遭到一定的质疑,公众进而通过网络关注来影响事件进程。

三、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舆论争议

除了产生原因有其特殊性外,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延伸和扩展,和其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它有着新闻发言人共同的特质:代表特定的组织传达和发布特定新闻信息,并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向社会公开。

而不同的或称为进步的是,首先,传播者的职业化能有效搜集信息,及时掌握舆情,为政府取得舆论的主动权;作为媒介的互联网为新闻发言人集结了海量受众,也极大拓展了新闻发布的内容;加之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使得网络新闻发言人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成为上情下达的有效途径。其次,网络新闻发言人更加关注个体所表达的权利。话语权通过网络媒介扩大了,所有与公共事务有关或无关的人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咨询、跟贴交流等方式从新闻发言人那里得到及时地回应。传统的新闻发布活动中,参与人更多强调的是新闻发言人及其所代表的政府部门与新闻界,而利益最大关系人——公众的地位有时却被忽略了,公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政府信息从决策到发布到讨论的旁观者、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参与者。所幸的是,网络新闻发言人将打破传统新闻发布的瓶颈。第三,实现政府与公众的直接沟通。网络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与公众面对面,互为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实现了两端连通的直接沟通方式。网络作为单纯的信息媒介就相对客观,误差也会减小很多。

根据上述观点,网络新闻发言人似乎显得众望所归: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009人参加),80.3%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64.5%的人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表明政府对民意的重视。能否上网“灌水”,是否欢迎“拍砖”,正在构成官员有无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问政因此渐成时尚。某种意义上的“互联网执政”,至此已呼之欲出。无疑,这是积极的趋势,是中国现代化转型极其重要的一环。

但还有很多人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网络议政并不是万能的。虚拟空间终归无法取代现实空间,网络生活毕竟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良莠不齐的复杂世界,固然有神奇和伟大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局限。姑且不论网络舆论的泡沫化、情绪化,其最大局限,在于不能形成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这就注定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公众参与,仍然只是个体的参与,仍然只是一盘散沙的参与,仍然不存在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与政府对话,去监督行政,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孤独境地。

除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担心网络新闻发言人就是把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直接照搬到互联网上,这部分人占到30.7%。不难看出,传统新闻发言人之积弊,社会是深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的弊端催生了网络新闻发言人,而这种弊端越多,将会给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土壤和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因为网友在期待用网络新闻发言人的长处弥补传统新闻发言人弊端的同时也担忧网络新闻发言人也“换汤不换药”。从常理来说,人们总是希望用新生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以重新适应公共要求,但是,人们无法保证新生的制度一定能达到效果,相反,却担忧掉进“钱穆制度陷阱”。何谓“钱穆制度陷阱”?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制定一个新的制度来防止它,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制度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而执行新制度的人往往在分歧争执中敌不过固守旧制度的人,因而越来越失去效率。在传统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还没有最大化发挥的时候,又弄出一个“网络新闻发言人”,本身就像一个怪胎。并且,这种有意无意的区分,窄化了新闻发言人的内涵和存在价值。事实上,即使80.3%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其说是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期待,不如说是对传统新闻发言人的不满。进一步说,期待的背后是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不畅和政府部门对民众呼声漠视的事实。如果不注意到这点,即使有再先进的技术工具,无论新闻发言人如何“升级换代”,都难以达到对公众所期待的效果,相反,很可能陷入“旧瓶新酒”的陷阱。

四、目前我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20多年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的特殊功效,对改善政府的管理和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行在给社会、公众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不够成熟完善的地方。

第一,缺乏法律上的支撑和保证, 相关机制还有待改进与完善

目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行政职务系统到现在还没有新闻发言人的位置, 新闻发言人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来兼任,很少有专职的新闻发言人或机构。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可以披露哪些消息, 披露消息的具体程序, 披露的对象, 新闻发言人享有的权利, 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都没有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施中无法可依,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将导致新闻发言人制度形同虚设。

自从有新闻发言人以来, 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倾向, 对政府官员的报道较多, 对民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得比较少, 对政府机关的表扬多批评少。这样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发布公共信息、公众反馈意见、实现沟通监督的目标。政务信息的公布与获取是个双向互动过程, 目前只局限于我公开你接收, 我不公开你就无从获取信息, 政务信息公开对公众来说还远没有达到常态化。

第二,政府机构垄断信息, 躲避公众监督

公共信息应该通过政府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公布。但目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制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就是“统一宣传口径”, 对问题和缺点往往避而不谈。公众无法了解全面信息,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就打折扣, 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政府机关掌握许多关乎民众利益的信息和资料, 但有些政府部门出于维护部门利益的目的, 往往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 部分政府机构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当做挡箭牌推诿记者的采访。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发言人制度可能会成为又一个冠冕堂皇的摆设, 反而葬送掉本应该成为有效监督政府的舆论力量。

第三,文化差异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利影响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西方现代民主文明的产物,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官员要低调, 这与其恰好相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非典之后被迅速推向政治前台的, 我国的信息公开条例也是如此, 但这些制度设计都没有对官员信息公开的激励保护机制。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专制理念、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政治环境不同,导致对此制度的完善产生影响。

五、对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思考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属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对于其科学、高效发展,发挥应有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完善。

第一,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 打造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西方现代民主文明的产物,具有西方民主生活的特点,因此中国完全照搬照抄此项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其跨越跳脱式的发展和在事件发生后才有所进步的模式急需改变。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真正拥有知情权,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能从制度上得到保障。现代社会不能光靠少数人决策, 必须要有一个社会各个成员协同配合、分散决策的过程, 这种分散决策要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这个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社会分享。新闻(网络)发言人实际上是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疑问的专门制度安排,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使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真正成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

第二,规范政府新闻发言的具体程序, 建构政府新闻发言专业流程

想要新闻公布工作常态化,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就要形成一整套的“生产流水线作业程序”。发言人首先要熟知情况, 力求在发言前就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发言人要随时了解所在政府部门的日程工作、主要议程和政策, 清楚什么应及时向公众公布并与公众交流和沟通, 还应该了解和跟踪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兴趣, 掌握什么是公众、媒体关注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对“供求双方”的情况都要成竹在胸, 才可以及时做好自己的工作。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或回帖是代表政府解说公共政策, 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传达什么, 在这个专业或政策领域, 应该成为一个政策专家。

第三,建立突发事件的新闻信息传递应急机制

信息传递网络的建立, 便于事发地政府在事情发生后及时向上逐级报告或向下公告。有了这个信息报告网络, 突发事件报告的效率和责任将得到明确和保证。目前, 要特别鼓励地方新闻官员在事件来龙去脉不都清楚的情况下也要发言,在第一时间知道多少, 先说多少, 尽量不要拖延,如上文提到的山西疫苗事件就在危机应对方面有所欠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正在制定的危机管理应对预案, 也都包含了新闻信息如何处理的具体内容。例如承认危机的存在,对危机本身、危机涉及的范围、涉及的受害人等进行描述, 及时公布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行动,各级政府处理危机包括公布危机的权限级别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等。这一细则要尽快付诸实施, 信息传递网络要加快建设, 地方政府新闻发布机制要内容清晰、责任到人,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因为新闻发言制度实行的快慢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建设。

第四,提高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的专业素质, 塑造我国政府新形象

作为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 首先应该比记者还要有新闻敏感, 必须专业化和职业化, 政府部门应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加以培养。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 应该从招聘、挑选、录用、培养、训练、提拔、重用、提高、普及等一系列环节入手,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次,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打破传统习惯, 提高自身新闻发言的专业能力。新闻官员要习惯与记者打交道交朋友, 特别是要善于面对国外记者, 提高应对国外记者的经验和能力。譬如媒体与公众都十分关心经济数字, 因为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言人要学会用更直观的数据说话, 不能只摆数据, 要会向受众解读数据,使受众能更好的理解你所要传达的含义。作为新闻(网络)发言人要成为政策专家,新闻发布时要把概念术语讲准讲透, 要深入浅出。我国新闻(网络)发言人还要参与决策, 发言时才能做到自信, 愿意讲也敢于讲。调查显示, 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开始主动采访我国新闻官员, 并给他们打了很高的印象分。但从总体看, 地方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的专业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业务素质要有全局感, 表述要逻辑清晰, 面对公众或媒体不能失去耐心。据悉,国新办加快对国家部委、省、市三级政府发言人培训的步伐, 参加培训的学员已扩大到省、区、市所属的委、办、局的新闻发言人,对市一级新闻发言人培训也要马上开始。培训内容包括: 政治业务要求、媒体运作知识、境外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新闻发布会的具体应对技巧, 媒体发问中如何搭桥, 如何化解挑衅性问题等。此外, 课程还涉及危机发布, 新闻官如何组织新闻发布, 如何建立新闻中心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庞慧卿.论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

[2] 董关鹏.全球传播时代的政府新闻发布与媒体关系[J].对外传播,2007(2).

[3] 裴智勇.地方两会:直面网络民意.人民日报,2010(89).

[4] [EB/OL]人民网舆情频道 http://yq.people.com.cn/

上一篇:三年级雷锋三百字作文下一篇:给贫困山区小朋友写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