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2024-08-17

诚信主题活动记录(共14篇)

篇1: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时间:2014年10月11日 地点:801班教室

主题: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班会目的:

1、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2、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的故事;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

3、下载小品《扶不扶》,收集相关新闻报道。活动过程:

1、学生观看春晚小品《扶不扶》片段。

学生讨论观看了小品后的感受。为什么有的人不敢扶?

2、引出主题:中华民族诚信的重建已经迫在眉睫。

3、解释诚信的含义。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

4、师生交流诚信格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颜渊》

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5、学生交流关于诚信的故事。

6、教师讲诚信故事并讨论故事带来的启示。

7、学生列举现实中不诚信的行为并讨论其危害。8.班主任总结: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诚信,你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为谁都不喜欢被欺骗,因此,做一个诚信之人是我们的责任,义务,和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要想做到诚信,就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做起。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记录人:

参会人员:第十四村民小组育龄妇女及部分村民 会议内容:

1、诚信计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讨论《计生生育村民自治诚信承诺协议书》的内容。

3、成立诚信计生小组,确定小组长和成员。

篇3: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如何让小班的孩子们大胆地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在这些精彩的科技活动中的有趣现象可能是转瞬即逝的, 而小班的孩子受年龄特点限制, 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 动手能力较弱;在感知、注意、思维时目的性差, 极易受外部力量的支配。为了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观察, 有目的地操作并捕捉这些瞬间的精彩, 我们觉得小班的孩子也能在科技活动中进行记录。那么记录什么?怎么记录?拿什么记录呢?

一、用“记录”帮助幼儿留住科学探索的瞬间

记录一定要伴随着探索过程进行, 在幼儿充分探究的基础上, 记录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要避免为记录而记录, 不能事后追记, 或还没有展开充分探究就让幼儿记录, 更不能事事都记。因此, 小班的记录重点就放在帮助他们记录一些孩子难以表达的东西上;鼓励孩子将自己的记录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孩子在失败的记录中寻找原因, 在成功的记录中得到启示。

1.“记录”梳理探索的“过程”

小班的孩子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 过后很快就忘记。在活动中随着操作要求和材料的递进, 甚至受到同伴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想法会一变再变。往往一个环节下来回头问问之前说了什么, 他们就一脸茫然。所以通过一些集体的记录形式, 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他们的思维过程, 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例如:科学活动《贪吃的大嘴兄弟》, 两次活动的差异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次活动教师请幼儿猜测哪些水果是哥哥“浮起来”爱吃的, 哪些水果是弟弟“沉下去”爱吃的, 实验后再回过头去回忆原来的猜测时, 孩子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第二次活动时教师就利用集体记录的方式帮助孩子将这些猜想记录了下来。这样在最后的结果出来后, 就能通过比较这些“记录”知道孩子们认知上的变化了。

2.“记录”留住探索的“过程”

小班幼儿不够细致, 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 自主性不够, 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 就难以进行长久地观察和自觉地记录。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 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 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 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 还会将常规意义上的记录表画得乱七八糟。于是我就尝试利用美术手段来进行“趣味记录”。

例如:科学活动《掉下来了》, 孩子们观察物体自由落下时产生的运动轨迹。教师利用“身体学一学”到“手指画一画”, 最后用笔画下来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 让幼儿巧妙地将自己的操作材料贴在长形纸条的最上方, 然后在它的下面用一根直白的线条画下运动轨迹, 别具一格地记录下瞬间发生的事。

又如《小积木动起来》, 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移动积木从而呈现不同的痕迹。孩子们将积木沾上颜料, 然后从纸的一端移动到纸的另一端, 不同的移动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幼儿探索的过程, 甚至可以成为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3.“记录”呈现探索的“结果”

小班孩子受表达能力的限制, 就算是操作完全成功, 也很难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所以就要借助巧妙的记录形式了。

例如在《水变红了》的学习中, 教师的记录重点是结果有没有褪色, 而孩子则每人只能选择一样材料进行操作。教师选择了集体记录的形式, 用实物和磁铁结合的形式。孩子们每人一块磁铁, 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当孩子操作完的时候就马上用手中的磁铁进行投票, 放在相应的材料下面的笑脸或哭脸上。这样不但教师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孩子的操作结果, 孩子们还能通过全体的投票结果, 观察到材料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 活动预设的目标较为圆满地达成了。

二、用“记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 建构科学概念, 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科学态度

(1)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使幼儿感知身边科学技术的存在, 初步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印象。例如:在活动中我们常常引导幼儿比较和观察, 在《咕噜咕噜滚》这一科学活动中, 幼儿就是通过观察圆柱、圆台、圆锥形态的不同, 然后尝试制作, 探索, 通过记录下的痕迹知道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是不同的。

(2)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对玩具和现代生活用品的摆弄, 萌发幼儿关心科学、好问、好奇、乐于尝试等的积极情感。例如:幼儿在《小积木动起来》《斜坡和小球》等这些借助美术手段进行记录的探索活动中, 感受到了物体的平面移动、不同高度的斜坡、自由落体等现象。活动中孩子们的脑海中就会泉涌出很多的“为什么”, 很多的“如果”, 在一次次的尝试、解答后, 又会有新的“为什么”、新的“如果”产生, 如同水中涟漪, 一个简单的玩具就能在孩子的心中荡漾出层层的问题。

2. 科学知识、技能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材料, 玩的、用的、吃的, 通过对这些日常物品的观察、摆弄和分类, 可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特征、区分、性质, 可以通过推、拉、滚等动作的描述和操作, 使幼儿意识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变化。例如:在本学期进行的《掉下来了》《车轮滚画》《玩球》等丰富的活动中, 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的形式感受到了物体丰富的动态, 活动借助美术材料让这些动态显现出来, 让小班的幼儿观察得更加直观, 有了颜色的帮衬, 物体在小班幼儿的手下生动了起来。

3. 科学方法、能力

在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科艺活动之后, 我们最终欣喜地看到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 拥有了初步的科学能力。例如在我们班《咕噜噜》的科技区角中, 孩子们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流程图搭建三层不同高低的斜坡, 并且能主动地询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而询问的对象除了老师, 同伴则更为常见。

本学期我们在小班科技“两小”活动中“记录”的一些改变, 其实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改变。趣味记录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幼儿技法上的不足, 而且还能激励幼儿强烈的操作兴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很多的科学现象并保持较高的兴趣。但是, 如果记录的方式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 那么, 就会成为孩子学习科学过程中的负担。在本学期“移动”的主题中, 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的形式感受到了物体丰富的动态, 活动借助趣味记录让这些动态显现出来, 让小班的幼儿观察得更加直观, 有了记录的帮衬, 物体在小班幼儿的手下生动了起来。

摘要:尝试着让小班的孩子在科技小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活动中进行记录,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了在活动的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手段, 采用不用的形式开展, 让小班的孩子也能在无意间记录下科学探索的痕迹。

关键词:“两小”活动,记录表,幼儿园小班

参考文献

篇4: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贷款购房中途夭折,开发商答应代为还款

2004年初,吴女士与江苏省镇江市某住宅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这套期房总价为21.8万元,双方合同约定房子在2006年底交付。12月15日,吴女士夫妻首付6万元后,与银行、开发商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约定:银行向吴女士夫妻发放借款15.8万元,期限为20年;吴女士夫妻连续3个付款期或在合同期内累计6个付款期未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银行有权单方面宣布合同到期;开发商自愿为吴女士夫妻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此后,吴女士每月准时到银行还贷。直至2007年3月,开发商还是未能交付房子。

屋漏偏逢连阴雨。4月19日,吴女士和丈夫因感情破裂而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书约定:在镇江的房屋归吴女士所有,各自名下或经手的债权、债务由各自享有与承担。吴女士经过慎重考虑,以开发商未按约交房为由,向镇江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12月18日,市仲裁委员会裁决解除吴女士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退还她各项费用24万余元。随后,吴女士向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一直未能到位。吴女士因经济拮据,自4月起开始逾期还款。至2008年5月4日,她还欠银行借款本息14.6万余元。5月,银行向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吴女士夫妻归还借款及利息,开发商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09年3月2日,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吴女士给付银行借款本息计14.6万余元,开发商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判决后,吴女士归还了当月的房屋贷款,并与开发商达成协议:开发商退还吴女士与前夫的首付款6万元及已付贷款,而剩余12万余元房屋贷款则由开发商按期交纳,期房由开发商收回。吴女士以为就此两清,自己和房贷再无瓜葛。

再次贷款买房遭拒,缘于信用出现“污点”

4月,在上海工作的吴女士准备贷款购房,可银行以她有不良记录被列入“黑名单”为由,拒绝了她的贷款申请。吴女士立刻询问事情原委,工作人员告诉她:“你在江苏镇江还有购房贷款没有还清,共有12万多,总计应还款29笔,偿还日期截止到2月,所以进了‘黑名单’。只有洗掉信用‘污点’,你才能再次贷款。”

吴女士多次与镇江的开发商联系,希望他们尽快还清银行贷款。开发商称会尽快归还贷款,但不能给出归还的时间表。7月,十分着急和不满的吴女士来到镇江市仲裁委员会,要求裁决开发商还款。由于证据确凿,裁决很快通过,开发商立即到银行偿还了所有贷款。

自此,吴女士立刻赶回上海办理银行贷款。可是,银行工作人员说:“你只是还清了贷款,但银行并没有消除你的信用‘污点’。”吴女士又匆匆从上海赶到镇江。可是,镇江的银行方面提出,房款是吴女士贷的,房款到期后已向她发出催款通知,可是她没有归还一笔,只能认定她是恶意欠款,不能消除不良记录。吴女士只得去找开发商,希望他们到银行帮忙消除自己的不良记录。可是,开发商表示无能为力。

10月12日,在多次奔波仍无结果的情况下,吴女士来到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开发商到银行为她清除不良信用记录。2010年1月8日,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据有关法律,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开发商到相关银行说明情况,为吴女士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开发商按判决书所载内容,到相关银行说明情况,消除了吴女士的信用不良影响。

(题图与本文无关)

法官说法

在本案中,由于开发商未按退房协议的约定代吴女士按期偿还银行贷款,使得她的银行信用状况出现不良记录,导致她在银行的信用下降,影响了对她名誉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开发商的行为存在过错,侵犯了吴女士的名誉权。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开发商恢复吴女士的名誉,给她消除不良影响。

本案涉及的银行信用不良记录问题离我们越来越近,对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银行信用不良记录,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信用“黑名单”,指的是银行对个人信用的不良评价。银行信用记录一旦形成信用污点,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往往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单位或个人信用记录中的污点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客户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在银行账户,包括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等,目前状态为逾期,或最近12个月内出现过1次逾期90天以上的记录。二是通过其他征信渠道获悉客户存在因违规用卡等行为而被列入银行、人民银行或征信机构不良客户信息库、存在作为被告的重大诉讼或仲裁及其他法律纠纷、有恶意骗取银行资金行为、正在服刑期间或最近7年内曾有过刑事犯罪记录等情形之一的。三是经发卡行认定的其他不良信用行为。四是客户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統最近12个月内曾经出现过逾期60天以上不良记录。

我国《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于2009年11月1日结束征求意见程序。按照国务院法制办的程序,该条例有望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据中央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条例出台后,我国个人信用报告将对以银行信息为主的方式进行“扩容”,收录包括缴纳电信、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服务费信息;个人欠税、法院民事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等。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个人信用记录好像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身份证”。那么,我们如何爱护这“第二张身份证”呢?一是合理使用信用卡。信用卡持有人需记好每月到期还款日,按时还款,以免逾期而影响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二是不要将身份证外借。随着数据库的建设逐步推进,个人信用报告中还将记载个人的其他公共信息资料。如,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一切通过身份证可以办理的收费项目,都能够在个人信用档案中体现。银行在审核借款人是否符合贷款要求时也会轻易查出,所以借款人要养成在平时生活细节中积攒信用度的良好习惯。三是已经还贷的借款人不要逾期。

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立时间不长,我们要养成信用意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也许就是生活习惯问题而已,当事人并非主观上要赖账,只是忘记及时还贷,造成延期,无意识之中留下了“污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提高信用意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昌成(江西省德兴市人民 法院法官)

栏目管理、编辑/木非木

篇5:诚信活动记录、图片、总结

活动主题:诚信

时 间:2016年11月9日 地 点:六年级教室 负 责 人:王武伟

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师生 活动记录:

1.诗朗诵,使同学们明白在一个人的人生中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不同的选择,而选择诚信,就等于选择了一个成功的人生。2.诚信故事会比赛,为了提高班会的参与度,组织同学就自己喜欢的故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对诚信的看法,以此一改往日死板的发言状况,做到人人公平参与,也为了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3.以侯佳妮和刘嘉楠为代表的两个小组的辩论赛。4.辩论赛总结。

5.同学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6.展示。

7.班主任总结发表自己对诚信的看法,进行一些诚信为人的教育以及对此次班会进行评价。

活动照片:

诚信教育PPT展示

诚信教育学生发言

活动总结:

在各位同学的努力排练下,在班委的仔细督促下,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这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进行地十分顺利,不仅给同学们多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信为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6:诚信教育主题团会记录

地点:知行楼301

时间:2013.5.18

一,活动目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诚信考试对于我们大学生是个人素质的表现。做一个诚信考试的的大学生,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用行为,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成为实实在在,表里如一的人

二,会前准备

找了些有关于考试作弊,不诚信考试的案例,诚信故事及格言,准备诚信考试承诺书。三,会议内容:

第一项,由团支书强调团委会议重点,把今年的考风考纪事宜传达到同学手中。第二项,由刘仡同学给大家说了历年因没有诚信考试,作弊而导致试卷作废的案例,让同学们充满重视考风考纪的重要性。

第三项,由同学们踊跃讲述诚信案例,又班干部纠正同学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深化班会主题。

第四项,同学全体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字。

四,会议总结:

最后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诚信考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绝大部分同学当场表示在以后考试中可以做到诚信考试,并在诚信考试的承诺书上光荣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本次班会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形式不够多样化。由于班委的筹备工作还是不够完善,班会的形式比较单一,能主动参与的同学还比较少,下次应当集思广益,调动更多同学参与其中才好。

图片:

篇7:诚信教育主题班会会议记录

主题:诚信教育与做人

目的:

1、结合实际生活与学习中的事例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2、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诚信教育是否需要展开讨论。

3、同学表态一定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

4、如何做人?怎么做人?

召开时间:20__/__/__

主持人:鲍德清(男)、赵倩宇(女)、应捷、周梦浩

篇8:关注活动记录单提高活动有效性

一、合理设计记录单

1. 难度适宜, 把“成功”设计进记录单

科学课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的活动构成, 这些活动的难度设置应该适宜。要让记录单的难度符合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 要让学生“跳一下能摘到桃子”。当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或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 经历挫折,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 迸发探究科学的热情, 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人在参与《电路图》课例研究时, 发现第一稿记录单和第二稿之间由于难度的差异, 课堂效果显著不同。《电路图》学生活动记录单第一稿:学生活动:连接电路, 模拟有2只灯泡的手电筒的电路,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并画出电路图。《电路图》学生活动记录单第二稿:学生活动:小游戏———邀请小灯泡加入队伍。从课堂效果看, 第一稿活动设计单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使2只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 人为地将电路连接的内容提前, 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很多学生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能进行电路连接, 却为无法画出电路图而抓耳挠腮;而要求“尽可能多的方法”, 更是造成学生连了后边的方案, 却忘记了前面的连接方案, 造成了交流上的困难, 重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在第二稿记录单中, 使“2只小灯泡亮起来”的任务, 由小游戏来代替, 既增加了趣味性, 又不至于增加难度, 更是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一调整, 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电路的兴趣, 又将电路的基本知识落实到了实处。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体验到了“成功”, 有了进一步探究电路的浓厚兴趣。把“成功”设计进记录单就必须要先了解学生, 只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能以学生为本。学生有多种起点的可能, 作为教师, 要善于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 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 架设台阶, 让大部分同学都能摘到“果实”, 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改进内容, 把“兴趣”设计进记录单

施瓦布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 那么有什么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呢?有时候, 任务单上一个小小的改变, 就能带来不同的课堂效果。比如, 把活动名称从“探究磁铁的性质”变为“帮磁铁找朋友”。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提供的器材进行活动, 还可对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探究, 参与热情非常高涨, 探究气氛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把“探究的乐趣”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情趣盎然地完成探究活动, 使学生活动不再是为了完成某份记录单而努力, 而是实现师生共享共创、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3. 精心筛选, 把“重点”设计进记录单

本人在参与《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课例研究时, 活动记录单中, 活动二、四、五都要求学生不仅完成探究活动, 还要求详细记录实验器材、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那么, 学生真的有办法在45分钟内完成5个活动, 详细记录3个活动过程吗?从课堂效果来看似乎每一个活动都是匆匆结束, 学生则疲于填写活动记录单。在设计一份记录单时, 我们往往贪多求全, 总希望记录单能完整地呈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所以, 往往会把问题、猜想、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一股脑儿地往记录纸上放。这样一来, “学生活动记录”的内容是全面了, 但是, 活动记录不是“刷墙壁”, 若是每一个活动都要让学生进行记录, 不仅时间上不允许, 甚至带给学生手笔苦劳,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形式多样, 把“自主”设计进记录单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对话, 在活动中互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 实现主动发展。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记录单的形式也可多样, 并非一定是统一模式, 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可以是表格式, 也可以是非表格式, 有文字, 也有图画、标本……如在“观察月相”的活动中, 有的同学以日记的形式, 描述了观察到的月相, 也有同学采用图画的形式, 既清晰明了, 又方便快捷;有些学生采用照片的形式;也有些同学则采用了表格的形式。

二、合理使用记录单

1. 调整活动形式, 让记录更有针对性

《电路图》课例研究过程时, 由于希望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自行发现电路的奥秘, 在第一稿学生活动记录单上, 设计者采用了大量的学生活动, 布置了7个学生任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每个探究活动时间不足, 使学生不能深入进行研究, 渐渐也就演变成为学生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而不是为了自行探究而进行活动, 有效性就得不到体现。在第二稿中, 设计者将众多的学生任务进行了分解, 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 (1) 原“逐个减少元件”研究电路元件作用的任务, 被要求学生装好一只手电筒并使之发亮所取代, 既达到了了解各元件作用的目的, 还拉近了师生关系。 (2) “短路实验”现象既然不明显, 就果断地去掉了学生实验, 以教师的“短路现象改进实验”来代替, 产生了燃烧现象, 现象明显, 学生印象深刻。 (3) 第一次接触电学的学生们既然不知道实物图怎么画, 那么不妨就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以后再找机会教给学生就是了。⑷活动七难度大了, 不妨利用游戏, 只要将连接好的电路板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就是了。活动形式的调整, 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2. 给足记录时间, 让记录顺利进行

时间是记录的保证。短短45分钟的课堂, 有时候, 教师为了顺利完成任务, 特别给学生限定“探究加记录”的时间, 时间一到, 马上喊停, 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记录是否完成, 至于记录的质量就无法说起。做记录只是一个形式, 匆匆就走过场。这样的活动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作为科学教师,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 课堂时间尽可能让学生去支配, 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 记录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了学生“研究”的收获, 老师等一等有何不可?

3. 力求记录方便, 让记录圆满完成

让学生认真进行科学记录, 对于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习惯很重要。但是如果在课内让他们完成复杂、字数很多的记录, 很不现实。这就要求科学记录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记录的简便性, 不能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控制记录的量, 有时甚至可以是打打钩、写写数字、画画简图等。例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可以让学生用小组统一好的符号来记录浮沉情况:用“↑”表示上浮, 用“↓”表示下沉等。在记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记录热情较高, 记录速度较快, 用较少时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合理解读、保存记录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记录单”为教师打开了一扇可透视学生学习的窗户, 使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的交流评价上, 还可在课后通过对“记录单”作进一步解读, 更客观地了解并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研究能力。如他们的观察是否全面, 实验是否正确, 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 是否持之以恒, 是否实事求是, 是否尊重事实等等。教师对学生记录单的认真解读, 不仅是对学生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 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当我们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时, 这个成果也会成为教育的资源。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 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记录单”作出积极回应, 他们就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自主建构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起乐学的情感,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

教师对学生记录单的认真解读, 还可帮助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价值的, 哪些是没有价值的, 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帮助教师整合和丰富自己的经验, 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教学情境的知识和能力, 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珍藏积累记录单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深层次的尊重。如果学生的劳动成果在一定时期内还得到有效保留, 那么, 这种保留比起前面的分享交流、整理分析是更大、更隐含、更到位的尊重, 而且尊重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记录”结果本身, 成为对学生整个成长轨迹的记录, 成为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尊重。这种珍藏积累可以让每个孩子准备一本记录本, 让他们把老师设计的记录单, 贴在记录本中, 这样就不至于让这些有价值的记录单流失了。或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档案袋, 把每次的活动记录及时地珍藏到档案袋中, 到期末的时候, 教师再指导学生把活动记录进行整理与编目, 装订成一本趣味十足的“科学书”。

四、合理评价记录单

在各类公开课中, 教师在布置学生探究活动, 并要求学生做记录后, 只有极少数老师会针对学生的记录作出实质性的评价。一堂课结束后, 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个人或小组的记录单如何处理?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对, 是错?有无创新之处?他们的活动记录单很多时候是无人问津, 甚至被当做废纸扔进了垃圾桶。长此以往, 就会给学生的一种感觉:记录只不过是做做样子, 做好做坏一个样, 没啥大用场, 只为体现“过程”而做罢了。

在课堂上, 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录可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及时强化;在课后, 对学生的记录单可以有针对性进行上墙展示、评比, 也可采用评语、或者等级等方式对学生的记录单作出评价。这些对待学生劳动成果的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 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它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 记录成长轨迹的好方式, 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使学生活动更有效, 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愉快, 让我们从学生活动记录单开始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9:科学活动记录例谈

一、猜想: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为了了解幼儿关于“什么纸适合做风车”的原始想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什么纸适合做风车?”幼儿不仅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宜做风车的纸,还说出了很多理由,如“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袋是锡纸做的,很滑,很结实,做风车一定很好。”“我们家的挂历纸不厚不薄又光滑,用它做风车一定转得快。”“报纸做的风车应该转得好吧,我家有很多报纸。”“绉纸又轻又软,风轻轻一吹它就会动,所以,绉纸应该最适合制作风车。”“我觉得手工纸结实,一定适合制作风车。”

幼儿的猜想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他们记录猜想的内容,以便他们根据猜想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虽然绘画是常用的科学记录形式,但在本次活动中,如果要幼儿将猜想的绉纸、宣纸、手工纸、报纸等画下来却很难,即使画出来,其他人也很难分辨。于是,我们选择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即将猜想的纸张贴在个人试验记录的猜想栏中(如图)。用实际的纸作记录,不仅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猜想的内容,还减轻了幼儿记录的压力。

在将个人猜想记录汇总到集体猜想记录时,我们也同样运用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如图),统计选择各种纸的人数。结果,有人选择宣纸,有人选择手工纸,有人选择挂历纸……那么,到底哪种纸最适合做风车呢?

二、幼儿个体探究和记录:我猜想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吗

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选择的纸采用同样方法制作了风车,风车摆得琳琅满目。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选择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呢?”幼儿说:“我们从操场的这头起跑,一起停下来后,如果哪个风车转的时间最长,哪种纸就最适合做风车。”于是,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一声令下,他们一起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绉纸风车怎么一点都不转啊?绉纸太软了,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奇怪,我的瓦楞纸风车怎么不转啊?”“我的也不转,是不是瓦楞纸太硬了?”“牛奶袋锡纸风车也有些硬,跑快了才转,跑慢了就不转了。”“宣纸风车太软,纸太薄,有时转,有时不转。”等孩子们一起跑到终点时,只有手工纸和挂历纸制作的风车在继续转,其他纸制作的风车都已经停止了,有些风车如瓦楞纸风车、报纸风车甚至都掉在地上了。

孩子们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探究结束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结果记录在个人记录表中。那么选择什么方法来让孩子记录呢?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想,如果采用绘画记录让幼儿画一个能转动和不能转动的风车,一是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幼儿停下来绘画会打断探究过程;二是风车转动的状态也不好表现,受幼儿绘画水平的局限,可能有的幼儿画不出转动的风车,或者画出来的风车只有幼儿自己明白,其他人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科学记录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记录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能交流分享同伴的经验,还会成为幼儿的负担。于是,在该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即用打“√”表示试验成功,选择的纸张适合做风车,用打“×”表示试验没有成功,选择的纸张不适合制作风车。

活动结果证明,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还减少了记录的时间,保证了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小组记录: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

虽然在个人探究环节中,幼儿已获得了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的经验,但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验证和记录幼儿个人的猜想,孩子们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分享和提升,大家对于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也还比较模糊。为了对比各种纸制作风车的效果,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在每个幼儿试验后进行了小组探究、记录及经验共享活动。

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人当组长。孩子们先以小組为单位分散探索,然后进行小组记录。组长负责将幼儿的试验结果汇总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最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在不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结果第一组幼儿的汇总表表明手工纸和挂历纸最适合做风车,而其他的纸都不适合。而第二组的探究结果则是手工纸、挂历纸和报纸三种纸最适宜制作风车。

四、集体记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共享经验,我们将两组不同的结果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分享。如我们所料,幼儿在分享中果然出现了新问题。第一组幼儿认为报纸不是制作风车最适宜的材料,因为它太软。而第二组幼儿则认为报纸也是做风车最适宜的材料之一,因为它能转很长时间。那么到底哪一组的结论正确呢?于是我们请两组选派代表重新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报纸、挂历纸、手工纸制作风车,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向终点,看报纸风车是不是和其他风车一样转的时间很长。试验结果证明报纸风车转的时间很短。

那么第二组幼儿的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因为第二组的小组长从一开始就猜测报纸是最适宜做风车的,而在他制作和试验报纸风车时,报纸风车也确实转得较好,所以他就记录报纸最适宜做风车。这样的记录结果带有幼儿的主观意愿,但教师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引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再次试验,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在两组幼儿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全班集体记录。集体记录仍然运用实物记录和符号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在每种纸张下面用“√”“×”表明它们是否最适宜制作风车。我们还引导幼儿在“最适宜做风车的纸“一栏中贴上手工纸和挂历纸这两种材料。

篇10: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2012学年期末考试即将拉开序幕,为了进一步加强文新学院考生考生考风考纪的教育工作并落实考试后假期间学生安全工作,文新一班响应学校及学院号召,召开本学年最后一次班会。此次班会由班长主持召开,由学习委员负责记录。

一、班会目的1、通过开展此次班会,进一步对全体同学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使大家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严守考试纪律,共建良好的考试环境。

2、进一步加强对本班同学在期末和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并保证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与会人员

班主任、新闻一班全体同学

三、班会内容

(一)考风考纪

1、班长宣读由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处印发的《近几年学生考试违纪处分典型案例》。

2、班长宣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的通知》。

3、团支书向全体同学介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开展的“抓考风、促学风、讲诚信、促

和谐”主题教育,并传达学院在加强考试纪律上的决心。

4、学习委员向班主任汇报全班同学期末复习的状况,并将大家在复习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反

映给班主任。

5、经班委会商议决定,在本班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活动,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组

成学习帮扶小组,帮助对学习和考试有困难的学生,发动广大学生骨干采取“一帮一” 的方式,切实提高所有同学的复习和应试水平。

6、经班委会提议,全体同学在《新闻一班诚信考试倡议书》上签字。

7、由班主任老师对遵守考场纪律的问题进行总结

(二)期末及假期安全工作

1、班长宣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做好2011-2012学年期末和寒假期间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并传达学院的要求。

2、团支书向全体同学介绍在期末和寒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向大家普及突发事件的急救或应对措施。

3、统计全体同学离校时间,并要求所有人回家后及时向班长汇报,以确保每一位同学安全到家。

4、大家分组讨论,在考试周及假期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并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交流讨论成果。

5、班主任老师进行总结,并以自己多年带班经验进一步向大家强调落实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三)班会总结

通过此次班会大家加深了对诚实考试的认识,并纷纷表示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好好复习,绝不作弊。同时,大家也表示一定会将安全牢记心中,切实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篇11: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班会时间地点】

2010年12月14日下午5点于教学楼201教室。

【班会目标】

根据当前部分学生考试过程不诚信,自己或帮助他人作弊的不良现象展开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保持诚信做人优良美德的重要性。

【班会准备】

1、要求同学们做好主题班会发言的准备。

2、班主任做好班会提纲。

【活动过程】

1、由班主任介绍了我院较差的考试风气,以及剖析大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学校对考试作弊的相关处理政策还有一些班主任个人体会。

2、班主任让全班同学讨论,然后先由班长带头发言。班长发言内容主要是对以往几次考试我们班的考风的总结以及对这个学期的一些殷切期望。

3、陆续有几位同学上台讲述以自己以前所见身边同学的一些典型案例,告诫同学们考试作弊被抓后果的严重性,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这些事例令在座同学为之震撼。

4、班主任向同学们谈“诚信做人”在今后工作、创业中的重要性,诚信之人才能在社会立足;要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诚信”是首要条件,如果做人不诚信那么就没人愿意给机会给你。

5、班长代表班干部向同学们呼吁以后大家一定要讲诚信,做一个光明磊落之人。

6、班会结束之际,班主任向同学们下达了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讨论,后写一份讨论报告由宿舍长交班长处由其交给班主任批阅。

班会到此结束,同学们散场,整个班会进行时间40分钟。

记录人:周富弢(班长)

篇12:诚信主题活动记录

一、班会主题:抵制网络谣言,做网络诚信大学生

二、主题班会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便捷,网络人之间的距离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打破了以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阻隔。近3年来,微博用户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在微博平台上得以迅速传播。一条信息在上面传播的速度和人们在上面评论的次数有时候可以说是完全超出我们的个人想象的。网络是一个双刃剑,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有着它弊的一面。就如微博平台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就好像是微博上的公益捐款,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式来向有困难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当然,可能也有人会借助微博网络平台来散播一些谣言,扰乱我们的网络环境。作为21世纪的当代新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明是非,在自己抵制不去散播那些网络谣言的同时,也要应该尽自己的义务来阻止这一类行为的发生,青年大学生也是网络人的主题,只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作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才会更有利于去创建我们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主题班会的目的:

开展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同学们加强自己的网络道德安全意识以及学会规范自己文明上网的行为。让同学们明白网络谣言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谣言一样,会对谣言的攻击对象产生极大的不利的影

响,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要明白是非,学会正确的判断对错,切不可人云亦云,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同时通过这次会议,倡导同学们去文明上网,做一个不仅是现实生活诚信,网络也要诚信的青年大学生。

四、主题班会召开的时间:

2012年4月24日 上午第3、4节。

五、主题班会的形式:

班干部就“抵制网络谣言,做网络诚信大学生”这一班会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之间就这一班会主题进行交流互动,最后由班主任总结。

六、主题班会的地点:

教学楼南一A501

七、主题班会的班级:

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10计算机一班,这次主题班会应到人数59人,实到人数58人,戴锦祥1人请假。

八、同学发言的主要内容:

1)班长(谢洁芬):阐述了此次主题班会的背景和主要目的。

2)团支书(刘展祥):以“动车组事故一事”为例,说明了网络谣言的危害。

3)学习委员(潘志强):通过一个实例“前年发生的日本发生核辐射一事,有些人故意宣称夸大盐的作用,说盐可以治疗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导致盐价一路升高”来说明网络谣言的危害性。

4)副班(刘宗汉):通过以下几点说明如何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大学生:A)上网的时候要明是非,对于一些网上的传言不要在自己不是很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辩解能力。

B)坚决不要在网上散播网络谣言;C)对于一些散播或者转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我们有一份责任对这些行为进行阻止。

5)宣传委员(黄梓君):通过以下几点说明大学生如何将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个人的有效学习相互结合起来:A)通过网络寻找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B)通过网络上的百度知道平台解决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C)通过网络和同学/家人/以及朋友之间保

持良好的密切关系,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可以向他们求助

6)班主任(程细柱):对班会中同学们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要求同学们应该文明去上网,做网络文明的大学生。坚决抵制在网络上散播谣言的行为。

计算机科学学院10计算机一班

篇13:中职学校诚信教育系列活动试析

一、诚信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德。《辞海》对诚信的释义是:“言行思想一致,不虚假。”我校担负着为金融事业培养人才的重 任。学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而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园地。所以我们将“诚信”作为教书育人的第一位。

依《说文解字》所解,诚为信,信为诚,二者同义。再试解之,不欺谓诚,故诚与真 相类,有真诚、诚实 之意。人言为信,是故凡人 所言,必要让人 相信。为何 相信?信者诚也,即言语真 实也,信为凭据 也。不自欺,不欺人。故曰言而有信,人要守信。以今 理解,诚信即为 诚实守信之综合,均含真实之意。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没有了诚信,任何道德准 则与行为规范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年我校都举行诚信演讲比赛,营造“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文化氛围。

为何首倡诚信二字?当今市场经济进程中,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往往见利忘义,虚假、失信时有 发生,大则扰乱社会秩序,小则破坏团体、亲朋好友关系,信任危机阻碍和影响社会 组织关系 的健康、稳定、和 谐发展。倡导诚信,就是要从我做起,在集体中营造一种言语真实、真心诚意、互相值得信赖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让传统的道德力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团结

圆形为团,解不开为结,故用力量将 绳索打结 成圆形即为团结。此为名词,但在实际使用中,团结则为 名词动用,引申为使之聚合。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即目标、力量、结合三者具,方为团结。学 校为了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需要用一种力量将培养者与被培养者结合起 来。在学校这 一团体中,有老师无 学生,有学生无老师,都不成其为学校;更进一步,有领导无群众,有群众无领导,亦不成其为学校。二者相 辅相成,互为依存,故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 完成和实 现我们教 学任务和 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与社会协调发展,发扬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广大师 生员工需要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职业分工的明 细化,个人也越来越走向专业而缺乏综合性,因此,必须加强 协作。只有依靠团队,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集体的理想。

三、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为阳为天为刚,故曰:天行健。自强不息即为自 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人生于 世,必努力,必向上,方为君子。君子者,德行高尚之人之称谓也。荀子以为,人有智,能仁义法智,可以为善,可以为君子。故其《劝学》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亦为自强不息之另一解。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就在于有自强不息之精神,是故,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 神。无论古 人、今人,皆倡导“自 强不息”,强调人生于社会,不论环境如何,必须时时努力,不可松懈,即强调主 观能动性,最大限度 发挥个人 潜能。我校每年举行“诚信板报宣传”,使我校师生以“自强不息”作为精神支柱,奋发图强。

综上,八字校训,以古衡之,源于传统,以今视之,又有新意,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现代理念。在 中职学校内,要倡导一种校园文化精神,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值得信赖的和谐生态环境,树立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能顽强奋斗,努力向上,并在任何环境中,都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摘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十多年,师生共同建立了以“诚信、团结、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这八字校训源于传统,又有新意,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现代理念。

篇14: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上一篇:职业院校信息化比赛下一篇:外贸跟单员个人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