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2024-08-17

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通用7篇)

篇1: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激增,消费者在汽车购买、保养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消 费摩擦日益增多,虚假宣传、欺诈消费、强制消费等汽车消费投诉逐年递增,已成为了群众关注的热点和舆论关注 的焦点。为深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行政监管,构建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与消费 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工商局组织专题调研组开展了专项调研。

一、汽车销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虚假宣传。主要包括非 4S 店谎称 4S 店、汽车装饰虚假宣传、按揭贷款有利息谎称零利息等虚假宣传和虚 假表示。例如,消费者为了买得放心和安心,大多注重汽车经销商的规模和实力,偏重于在 4S 店购车消费。巴城某 汽车销售商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 夸大宣传, 谎称自己的车行是 4S 店,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增大购买意愿。同时, 把桃纹塑料板装饰虚假宣传为实木装饰,以表明车辆装潢档次。还有就是汽车销售商与银行联合,通过 LED 电子显 示屏和印刷品广告,虚假宣传汽车按揭实行 “ 零利息 ” ,而消费者在办理按揭手续时需缴纳相应手续费,而手续费金 额恰恰与按揭利息额一样多,实质就是变相收取利息。

(二商业贿赂。部分汽车销售商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机构、担保公司暗中勾结,利用为消费者办理汽车 按揭贷款、汽车保险等服务之名,行商业贿赂之实。如某汽车销售商要求消费者到指定的保险经营机构购买商业保 险,收取保险公司 5%至 10%的返利款;受消费者委托办理购车按揭贷款时,收取银行或者金融公司 2%至 6%的手 续费;在担保业务中收取担保公司 700至 800元的业务费等,形成商业贿赂。

(三欺诈消费。消费者购车时,商家故意在车价上做出让步,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要求消费者 必须消费他们提供的其他产品或服务,以谋取利润。一是捆绑消费。经销商以加装部分设备及装饰为名,要求消费 者在支付原车款的同时再附加一笔装潢费用,使消费者在无形中被商家捆绑了购买自由。还有就是商家把汽车售后 服务关联产品(如售后服务卡、洗车卡或保险经营机构的商业保险等与汽

车捆绑给消费者,消费者需高价购买经 销商提供的该类产品。二是巧立名目收费。商家设置信息费、服务费、车辆出库费、上户抵押费、杂费等让人 “ 眼花 缭乱、不明所以 ” 的收费名目,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四 霸王条款。部分汽车经销商或维修商采取格式合同的形式, 以免除或者减轻自身责任, 加重消费者责任, 排除消费者权利,值得重视。一是扩大 “ 不可抗力 ” 的范围,最为典型的就是 “ 如遇厂方供货、运输原因或不可抗力造 成供方无法按时交车, 日期顺延, 以供方通知为准 ”。二是故意乱用易混淆名词。经销商将 “ 定金 ”、“ 订金 ” 和 “ 预付款 ”3个词语混用,让消费者对合同履行产生误解。如 “ 依据协议双方车款、车型,如买方违约,卖方将扣除定金作甲方违 约金;如卖方违约,则退还买方定金。买方违约,订金由卖方没收。” 三是保留合同最终解释权。最广泛的就是 “ 本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 这个霸王条款。四是强行代办服务。如 “ 新车第一年保险须由本公司代理 ”。五是说明 书 “ 说不明 ”。如 “ 虽然我们已经尽最大可能使本手册的说明完整、内容正确,但对于任何说明有所不尽或语义模糊之 处,我们将不负任何责任 ”。六是非指定厂家保养不享保修服务。如 “ 购车人购得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置于其 他经销商展厅或展厅以外展示或销售,否则我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该车丧失保修资格 ”。

(五假冒伪劣。这类情况一般出现在汽车维修、保养、增配和装饰过程中 , 也叫汽车用品后市场。四川巴中市 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汽车专项执法检查时,先后发现无厂名、厂址、无合格的汽车贴膜、脚垫;发现 10多种知名品牌 机油、刹车油涉嫌假冒,经商标所有人鉴定属假冒产品。还有就是非原厂产品冒充原厂产品销售和使用;汽车刹车 片、减震器等应取得强制认证的产品没有取得强制认证或者冒用他人强制认证标识上市销售等等。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汽车销售市场的主要法律依据

(一对汽车销售活动中“虚假宣传”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广告法》第六条、第九条、第三十七条、第三 十八条;《广告管理条例》第五条、第八条;《反不正当

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第二十四条;《产品质量法》 第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商标法》第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二条。

(二对汽车销售活动中“商业贿赂”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八条、第二十二 条。

(三对汽车销售活动中“欺诈消费”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第八条、第 九条;《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欺诈消 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

(四对汽车销售活动中“霸王条款”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一百二十七条;《四川省合同监督条例》第十七条;《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格式条款备案监督办法》第二条、第五条。

(五对汽车销售活动中“假冒伪劣”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 第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商标法》第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二条。

三、进一步规范汽车销售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普法力度。一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LED 屏等媒体,广泛宣 传与汽车销售活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督促汽车销售商在汽车卖场全面公示企业法定代表人和 汽车销售人员的基本信息,公示各项代理费用的名称、标准和依据,公示监管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等,通过信息公 开让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更规范,消费者维权更方便。三是通过组织汽车销售商和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对《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和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主动把消费者的权利 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的汽车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同时, 要及时曝光汽车销售和服务中的市场乱象、典型案例,切实提高

汽车销售商、金融机构和相关单位的违法成本,达 到 “ 曝光一件、教育一片 ” 的目的,以震慑汽车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行政指导力度。通过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制度,采取柔性举措实现对汽车销售活动中的轻微违法行为 实行和谐监管。一是定期分析消费维权申诉情况,对汽车销售活动中申投诉较为集中的消费侵权行为,通过行政约 谈的方式,敦促其限期整改。二是定期派驻工商监管人员在汽车卖场现场指导合同的签订,指导真假产品的识别, 指导汽车销售广告的发布,切实规范销售商的销售行为。三是对工商执法检查发现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深 度分析,找出汽车销售活动中违法问题的根源和规律,通过行政预警、行政约谈、行政告诫等措施,向汽车销售商 通报执法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指出问题的违法性质和社会危害,督促汽车销售商自行整改、自我规范。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巡查力度,多到汽车卖场和 金融机构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汽车销售和服 务领域的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强制搭售、合同欺诈、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对汽车销售活动中触犯刑律 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建立 “ 黑名单 ” 制度。对多次被投诉和多次被处罚的汽车销售商和金融机 构列入诚信 “ 黑名单 ” ,并抄告相关部门。四是建立定期抽查制度。对各汽车销售商的销售客户实施定期抽查,及时 发现汽车销售商和中介机构在销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信息共享,建立规范汽 车销售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对汽车销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抄告,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共同促进汽车 销售活动更加规范、更加有序。

篇2: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我们在治理整顿农资市场监管中的几点做法为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我们**工商局结合工作的实际和农资市场的发展现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以查源头、抓重点、促实效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新路子,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如何促进我县的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打击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营造农资生产经营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全县各乡镇走访,收集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结症,寻求解决办法。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农资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市场过乱、价格过高、质量无法保证、出现了农资纠纷无法投诉等问题。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一是我们积极与县供销社、农资部门联系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二是加强对农资销售的宣传,使农民群众购买到合格、有质量保证、正当渠道的农资产品;三是建立销售网络,我们与农资企业和农业主管部门一道,按照合理、方便的原则,在每个乡、镇、村有经营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或群众中建立经销点,实行产前产后一条龙的服务,由农资经营企业与愿意从事农资经营的群众或个体工商户签订经营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农资的模试。既保证了农资销售的质量,方便了农民群众,又使农民群众发现购买的农资有问题有了索赔的具体对象,从而对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抓好对农资经营的入口关,规范经营行为

为了搞好农资销售经营,确保农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我们从一开始就对农资经营的入口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将其排除在关口之外。由我们牵头组织技监、农业部门在县上的重点集镇集中召开农资连锁经营暨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现场会,大力宣传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进行连锁经营的流程、方法、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从事农资经营的个人或企业,按照农资经营的要求,提供《农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和代销协议,到所辖区工商所办理经营《营业执照》方可从事农资经营活动。我们这样做,既可使从事农资经营的经营户大胆地进行经营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服务,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使一些不法分子无利可图,失去发展的空间,防止了假冒伪劣农资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净化我县农资市场的经营环境。

三、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

一手抓农资市场的网络建设,一手抓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我县农资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在此我们利用春耕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并结合我县农资市场的实际,对我县农资市场进行治理整顿。特别将种子、农药、化肥等春耕农资重点商品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管理和监测的力度。深入乡、村、销售点、重点市场和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我们的方法是:一查是否符合农资规定的资格要求;二查是否有《农资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三查进货渠道、进货数量、经营品种和出厂合格证、是否建立了销售台帐等。在进行集中检查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平时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强平时巡查和监测,充分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销售和生产假农资、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违法经营户12家;受理消费者投诉65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5万余元。

四、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的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篇3: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曾泛滥猖獗的制假、售假在城镇已渐失市场,但一些铤而走险者则把触角伸向了边远的乡村,坑农、害农事件频频发生。这成就为工商机关如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

一、影响和制约农村食品安全的原因

通过近年来食品监管,以及涉及食品安全所查处案件的综合调查分析,影响和制约农村食品安全的原因:一是农村、特别是地处边远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绝大部分农民收入低、购买力弱、消费水平不高,而假冒伪劣食品恰好以其便宜的价格迎合了购买力极为低下的广大农民群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大量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二是农村地域广阔,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检测设备、专业人员匮乏,信息闭塞,食品违法案件处理率低,从而给违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许多违法经营者心存侥幸,将假冒伪劣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场所设在风险较低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大肆制假贩假牟取暴利。三是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影响和制约农村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改观。只有当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以切实改变,他们才有信心和勇气在自己遭受侵害时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也才有助于在整个农民群体中形成“人人拒假防劣,共保食品安全”的合力。四是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落后,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寻求自身保护能力弱,以至于常常成为食品 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的消费意识低下,维权意识淡薄,很多时候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加以保护,而是怨天尤人,自认倒霉。五是农民法律常识低,缺乏自我主动保护能力。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导致了农村消费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

二、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篇4: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社会管理的意见

文章作者:赣州市工商局 浏览次数: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共赣州市工商局党组关于充分发挥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各县(市、区)工商局党组,市局机关各科(室、局)、事业单位:

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商部门大有可为。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全市工商系统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现就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始终坚持“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以服务发展为先,行政指导为重,处罚说理为要,构建和谐为本,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规范经济秩序,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赣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五个赣州”建设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监管,在监管中体现服务,打造服务型工商。

2、执法为民,和谐监管的原则。坚持执法是手段、规范是目的,变“刚性执法”为“柔性执法”,变“查、扣、罚”为“引、帮、劝”,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指导、事中规范。大力推行和谐监管,深入实施行政指导,坚决杜绝“以罚代管”,严格禁止趋利执法,在监管执法实践中实现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指导帮扶相统一,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3、紧扣职能,主动融入的原则。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观念,把工商行政管理法定职能融入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任务和工作中去,依法行政,积极履职,拓宽思路,主动作为。同时,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找准定位,避免超越工商职能大包大揽,越位行政。

三、工作措施

(一)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前提是发展。全市工商系统要扭住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全力支持创业促进就业,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为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供最大限度的工商职能支持。

1、用足用活政策措施。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把《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和《江西省工商局关于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里的帮扶措施用足用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

2、支持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严格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对城镇待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城镇退役士兵、残疾人、刑释解教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等符合政策规定的创业人员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上述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咨询、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

3、积极促进就业。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指导个私协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举办帮扶就业招聘会。

4、积极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不收费、不年检、不罚款。支持农民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以及农村院落小商店、路边店经营。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一律免于工商登记。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搞活农村流通。

5、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积极开展动产抵押、股权出资出质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指导市场主体利用抵押、质押担保进行融资。允许股权出资,探索债权转股权,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6、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金信工程”,深入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类登记管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等活动,加大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力度,增强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做好企业登记管理信息综合运用服务工作,搭建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和企业信息公开查询服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少投资盲目性,防范投资和交易风险,提供信息服务。

7、加强对个私协会的指导。指导个私协会发挥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个私业主的桥梁纽带作用,本着“会员有所需,协会有所为”的原则,服务会员发展,维护会员权益,解决会员的实际困难。指导个私协会组织会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个私业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

(二)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规范社会秩序,以更加有效的监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没有一个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就没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全市工商系统要积极履行市场监管“第一职责”,突出执法重点,严厉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和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经济秩序。

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坚持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流通环节群众食品消费安全万无一失。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制度,把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认真总结推广章贡区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通”系统的运用,探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新途径,努力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查重处,加大惩戒威慑力,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对触犯刑法的违法经营者一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

2、强化打击传销工作力度。坚持露头就打,始终保持打击传销活动的高压态势,特别是要严厉查处诱骗农民、学生参与传销的案件。发挥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形成党委政府负责,工商、公安为主力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打击传销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校园”创建活动,推动群防群控,提高广大群众识别和抵制传销的能力。

3、强化“红盾护农”工作力度。以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农资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确保非法农资不上市,伪劣农资不下田。深入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解决我市农村市场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不让我市广大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

(三)满腔热情地开展消费维权,化解社会矛盾,以更加便捷的维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消费维权工作是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广大消费者解难,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全市工商系统要通过真心实意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因消费纠纷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1、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把12315行政执法体系当作党委、政府“第二信访部门”以及工商部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一个品牌来对待和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个中心、三级执法”的工作体系,对消费者举报、申诉进行快速处置,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进一步提升12315消费维权工作整体效能,把12315接受投诉、调解纠纷与综合分析、规范经营、引导消费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大胆消费、放心消费。

2、加强“一会两站”建设。深入开展12315“五进”活动,依托乡镇政府和工商分局建立消协分会,以行政村和社区为单位建立12315维权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努力实现“一会两站”在我市城乡的全覆盖,使城乡消费者同等享受到政府的维权公共服务。按照“五个一”标准(有一块机构牌匾、有一部联络电话、有一个工作胸卡、有一本工作簿、有一套工作制度),加强“一会两站”的规范化建设,确保“一会两站”正常运作,使消费者不出村、不出社区,就地解决消费纠纷。

3、创新消费维权举措。推行行政约谈制度。对消费者申诉举报较多、社会反映强烈的有关行业和经营单位,通过面对面约谈,责令限期整改。推行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制度。在消费者申诉举报较多或者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重点企业,设立维权联络员,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深入开展诚信和解单位创建工作,倡导市场主体建立消费纠纷和解制度。

4、加强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以电信、家电维修、餐馆、旅游、美容美发、装饰装修等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领域为重点,开展服务领域维权专项执法检查。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在一些服务行业推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格式条款,制止“霸王条款”,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5、畅通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在加强对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的同时,积极协调法院和赣州仲裁委员会设立“小额消费争议法庭”、消费争议仲裁庭,建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调诉机制,方便消费者通过司法和仲裁渠道维权。

(四)深入推进和谐监管,协调社会关系,以更加理性的执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市工商系统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和谐监管的理念,推行文明执法、柔性执法、人性化执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

1、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是生命线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做到监管执法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阳光执法,杜绝趋利执法、简单粗暴执法、多头重复执法。深入开展网上办案工作,实现执法办案流程的标准化和公开化,有效防止人情案、腐败案。

2、深入推行行政指导。通过采取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既更加顺利地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又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害行政相对人权益。通过实施服务发展助导、执法办案疏导、巡查监管劝导、依法维权引导,将行政指导引入市场主体登记、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工商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对初犯、偶犯、情节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教育规范,予以“首违不罚”。凡是通过教育规范可达到执法目的的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不予行政处罚。

3、深入开展处罚说理。深入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讲清认定事实的事理、讲透适用法律的法理、讲明行使自由裁量的情理,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增强行政处罚文书说理性,使案件当事人减轻抵触情绪,服罚认罚,有效减少行政争议。

4、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认真执行省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和参照执行标准,及时总结推广信丰县局行政处罚案件示范模块,根据违法性质、违法事实、违法后果和社会危害性把握自由裁量权,提高行政处罚的合理性。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理,防止出现“过罚不相当”、“同案不同罚”的现象。

5、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树立“救济第一”的行政复议理念,对县(市、区)局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坚决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通过开展行政复议,把一些行政争议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工商系统内部。

(五)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解决社会问题,以更加有力的配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全市工商系统要发挥工商部门职能宽泛、覆盖面广、行政执法综合能力强的优势,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1、深入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以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查处无照经营长效机制。坚持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开展专项行动,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积极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主动为流动人口经商办企业提供快捷、便利服务,有效推动流动人口稳定就业,加快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社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流动人口利用出租房屋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3、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高度重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鼓励私营企业吸纳安置刑释解教人员,支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心,为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严把学校周边市场主体准入关,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内开办网吧和设立彩票投注站点,禁止在学校周围设立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成年人性用品商店。强化对网吧的监管,坚决取缔黑网吧。积极参与整治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专项行动,促进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禁毒防艾工作。

5、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大力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管工作,规范经营者网络交易行为,加大对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发布、网帖回复处理等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负责监测、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对重要的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6、积极参与“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全市工商系统和个私协会组织要积极协助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配合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强工商干部能力素质建设,增强社会管理意识,以更加过硬的干部队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要以“三个过硬”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广大工商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商部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和途径,为工商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1、增强干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社会管理理论的学习和以“五个四”为主要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执法为民意识、服务民生意识,增强立足本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提高干部职工的群众工作能力。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广大工商干部职工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到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政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在职能范围内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按照“数字准、情况明、责任清”的要求,落实网格(片区)监管责任制,做到服务无盲区、监管无死角。

3、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干部队伍“三治”(治庸、治懒、治散)为主要内容,以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为抓手,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积极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市场主体大走访活动,了解市场主体的所想、所盼,向市场主体问需、问计,帮助解决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4、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考核。把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市局对县(市、区)局的绩效考核。通过严格考核,提高县(市、区)局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上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得到全面落实。

中共赣州市工商局党组

篇5: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推进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形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监管市场主体的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行为.我们在发挥自身职能,在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方面,应在以下三方面有所作为:

作 者:陈信保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刊 名: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英文刊名:STUDY ON CHINA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年,卷(期): “”(1)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6: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部门,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局长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既是对各级工商机关发挥执法监管职能,维护服务发展大局的部门指示;又是对全系统工商人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内外和谐环境的工作部署。工商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好自身职能,创造良好的文明社会环境。近年来,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监管与发展统一、监管与服务统一、监管与维权统一、监管与执法统一,为营造健康文明的市场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三级市场巡查监管网络,为加强市场监管 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根据小局大所的工作要求,于2005年设立市管科,在分局领导和市局指导下对全区各类市场进行巡查监管,同时,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执法不作为进行追究,指导各所进行市场管理、巡查预警工作。二是以工商所为单位,成立巡查中队,对辖区内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市场主体资格的检查和经营行为的检查,同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调解交易纠纷,宣传工商法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根据人员状况、管辖范围和工作量大小,在全区设置30个市场巡查组,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流动式巡查。四是制定市场巡查预警工作规定,包括仪表规定、巡查规程、巡查职责、巡查纪律、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等。同时,制定了市场巡查预警考勤制度、报告制度、互通情况制度、做会讲评制度、检查考核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制度等。高素质的市场巡查人员,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使我局在全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城乡、方便群众、扩大资源、执法到位的市场监管三级巡查网络。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工作中,三级市场巡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打击了不讲商业道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章行为,努力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积极营造了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守法经营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行业自律机制和良好商业道德的形成。

二、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全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几年来,分局在市场巡查中加大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缺斤少两、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的执法行动,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广告监测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打击虚假违法广告,推动公益广告发展,营造了文明诚信的商务环境;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进12315进商场、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进景点“五进”活动,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社会风尚的形成。自2006年以来,分局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履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消费。开展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落实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责任和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对重点食品进行了质量抽检,与食品经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建立了专项监管档案;实行了工商所“食品监管黄牌警告制度”等量化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定。自2006且以来,全区工商系统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67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标值9.4万余元,共评定“农村食品放心示范店”371家、“诚信商场(超市)”30家、“绿色商场(超市)”21家。特别是在2007年加强了肉类(猪肉)、禽蛋等副食品市场的监管,收缴变质猪肉6公斤,查处未检疫猪肉140公斤,查获病死猪肉100多公斤,强制检疫未经检疫上市销售的牛肉250公斤。2.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作用,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三是严把农资生产经营者主体资格准入关;四是进一步督促落实“两票两账、一书一卡”制度;五是大力支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放心店;六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七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近三年分局共开展各类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检查16次,出动执法人员2860人(次),检查各类农资市场主体6230户次,查处案件131起,案值30.08万元,取缔无照经营户42户;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5期,培训执法人员640人次;举办经纪执业人员培训班2期,受训人员350人次;举办法规和农资知识现场宣传活动25(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5800(份);受理并调处投诉83起,挽回经济损失16.54万元。评选出了建立了54个“食品安全放心示范店”,同时评选建立了36家“农资安全放心示范店”。

3.加大“扫黄打非”、网吧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强力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分局严厉打击制售淫秽色情、盗版非法出版物,非法出版活动,切实加强互联网监管,坚决取缔危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 彩的精神食粮,扫除了精神污染,净化了文化市场,促进了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对广大群众及网吧经营户进行教育,文明上网,守法经营;二是紧密配合,严格执法,在配合文化等部门进行网吧检查的同时,对网吧经营户超范围现象进行了规范;三是按照属地监管原则要求各所在各自辖区逐户进检查整治;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006年以来共检查网吧71户次,查处无照经营14户、取缔14户;查获《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等盗版的政治性纪实书刊和《成名艳事》、《花艳性史》等淫秽书刊332本,垃圾游戏及内容不健康的光碟8300张。尤其是与公安、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行动,认真清理整顿了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场所,重点是电子游戏厅、音像书刊店、学校门口及周边路段的食品、饮品经营摊点的监督检查等。截至2008年6月份,已取缔无照经营电脑游艺经营点11个,收缴盗版侵权软件40余万张,查扣电脑主机38台、游戏机芯片52块,取缔学校周边无照经营商户24个。

4.实施商标战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2006年,针对我区张义人参果的特定品质,通过深入地调查了解,分局向区政府汇报和建议张义人参果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以提高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商标意识,保护我区农产品。2007年,经过分局的积极动员,甘肃武威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武威益民食品有限公司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 “2007中国商标节”,充分展示我区企业的商标形象和品牌形象。2008年,分局进一步提高了对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工作的认识,对不同阶段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不断加强了奥林匹克标志行政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了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行为。

5.加强广告监测,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工商所属地监管的作用,加强市场巡查,发现一起违法户外广告查处一起。二是发挥分局广告监测的作用,对户外广告实行了“路上查、墙上看、媒体上找”的“无空隙”监管。三是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特别是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在广告活动中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和国家机关名义的违法行为。四是认真清理企业名称和商标、广告用语中的不良文化现象,坚决扫除文化垃圾。三年来分局在广告市场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810人次,检查各类商场、经营户1450个,现场纠正商场违法行为91起,查处存在较重违法行为的专卖店9户、特许经营户11户、餐饮店16户。

6.指导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广泛开展争创“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积极推进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一是继续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的信用意识和 诚信观念。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努力培养市场主体的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2006年评选和命名为县(区)级二00五“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 34户,2007年评选和命名为县(区)级二00六“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22户,2008年评选和命名为县(区)级二00七“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33户。二是继续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争创“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7.打击传销、规范直销,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不断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切实掌握直销和传销的基本内容和有关规定,以提高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素质。二是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建立辖区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分片负责,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确保辖区内无传销组织、传销窝点和传销活动。2006年至现在,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已累计查处传销案件2件,涉案金额近55万元,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起,依法取缔涉嫌传销窝点23个,遣散传销人员2400多人。

8.推进12315维权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按12315“五进”活动的要求,分局已在全区50个社区、448个农村行政村建站448个,在学校、旅游景区、市场(企业)中建站66个,累计建站564个。覆盖全区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的12315维权联络站和投诉站的建设,架起了工 商部门与农民、社区居民双方互通桥梁,方便了消费者就近投诉,密切了干群众关系,加强了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提倡了科学文明的消费理念。

三、全力展开市场环境秩序整治,积极营造规范有 序、和谐文明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近几年来,分局在“天马”节会、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举办“全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和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中,不讲分工讲协作,不讲条件讲奉献,努力完成牵头和协办任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城乡环境改善工程,清理整顿旅游沿线、公路沿线,取缔无照经营,美化了市容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1.大力展开集贸市场环境整治,为连续六届“天马”节会尽心服务。自2002年至2007年,武威市连续召开了六届“天马”文化旅游节。从第一届开始,分局领导就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整治的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创建氛围,努力克服人少、工作量大、监管任务重的不足,发挥职能作用,履行监管职责,全面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2006年又逢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举办“全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和开展“第十八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分局职工连续6个多月和整治工作不间断、不松劲,清理影响市容的破旧广告及未经登记擅自发布的横幅、条幅广告145条,清洗影响市容市貌的印刷品广告1.5 万余张(处),规范营业性广告牌匾186块,用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了 “一节一会、一创一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市委表彰的甘肃武威第五届“天马”文化旅游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中,分局被表彰为甘肃武威第五届“天马”文化旅游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分局局长付德永同志被评为甘肃武威第五届“天马”文化旅游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殊荣的获取是市委对我局工商系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

2.狠抓市场综合环境整治,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尽心竭力。2007年,全市人民都投入到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分局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突出了工作重点,狠抓了任务落实;三是大造舆论声势,广泛动员参与;四是督促工作检查,全力以赴整改;五是抽调机关精兵强将,包片包点整治;六是公路沿线,重点突破。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75人(次),规范各类经营户1893户,清理垃圾19.1吨,清除垃圾死角128处,清理乱设摊点392户,清理探头摊点286户,督促经营户粉刷铺面629间(22600平方米),油刷桌椅板凳、货架子等经营设施703套(幅),取缔未经审批的墙体广告35条,清洗各类小广告2.2万余张。清理规范私屠乱宰活禽活畜经营户41户,取缔无照经营18户,查处案件15起。

3、强化“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监管,切实为节日旅游服务。一是作为节日期间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周密安 排;二是狠抓了旅游沿线及景区周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三是狠抓了景区、景点的消防安全工作。三年来分局共检查旅游沿线6次、专项整治3次;专项检查旅游景区、景点3次共计9处;专项检查旅行社2次,共检查旅游合同22份;共设立游客咨询投诉点3处9次,受理游客现场咨询19次;检查旅游产品经营户35户次,规范旅游产品经营户13户;专项清理我区精品旅游沿线垃圾10.1吨,清理景区乱设的摊点12户;督促景区经营户粉刷铺面19间(380平方米),取缔未经审批的旅游广告条幅6条, 责令或配合旅游单位清洗各类小广告0.4万余张,取缔景区无照经营2户。

篇7: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强汽车销售市场监管的思考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五一”旅游黄金周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

(工商市字〔2001〕第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假日旅游工作。继去年“五一”旅游黄金周以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继下发了中办发电〔2000〕55号、国办发〔2000〕46号文件,对发展假日经济,加强对假日旅游管理引导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局也先后下发了工商明电〔2000〕24号、工商市字〔2001〕第31号等文件,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好旅游市场的日常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近一年来,经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共同努力,已将“黄金周”为核心的假日旅游市场监管作为市场规范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假日经济的持续发展,规范旅游市场交易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五月将至,“五一”旅游黄金周在每年三个“黄金周”中客流量最大,为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的各项工作,现将进一步搞好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假日旅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适应假日旅游新形势需要,加强对假日旅游工作的监管

发展假日旅游,对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加强协调、整体提高”的方针,充分认识做好假日旅游市场监管工作以及促进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对假日旅游市场的全面、日常监管。

二、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

旅游市场的管理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总结过去三个“黄金周”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经验,并注重黄金周旅游市场管理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监测和调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监管措施,周密部署,确保“五一”黄金周安全。同时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管理的特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切实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五一”黄金周到来前,认真开展一次全面旅游安全大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二是继续与旅游、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加强信息沟通,全面掌握旅游市场的动态,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监管情况上报制度。

三是要加强新闻宣传特别是正面报道,为新闻媒体及时提供新闻或新闻线索,尤其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旅游市场监管中的新人新事、典型经验等,这是促进假日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继续强化对以“黄金周”为中心的旅游市场日常监管力度,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一步强化以“黄金周”为核心的旅游市场日常监管,既要注重个案的处理,又要加强面上市场的管理,重点继续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对旅游市场巡查,重点打击和查处违法经营、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对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设托设套、虚假广告、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以及利用旅游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欺骗消费者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要严厉惩处。

二是加强对旅游商品的规范管理。重点检查那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饮料等商品,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过期等商品的行为。旅游城市和景区景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进一步依法严厉查处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其他国家明令禁止商品加工、销售的检查。

三是结合市场预警制度的逐步实施,加强旅游市场日常监管制度建设。要督促旅游经营单位和景区景点经营者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商品索证、质量保证、销货凭证、消费者索赔和经营者违章违法档案制度。结合创建“文明市场”和“文明经营者”活动,进一步加强市场经营者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市场经营者主体资格的审查,强化对旅游市场经营者的证照悬挂、商品价签、计量器具、胸牌佩带“四统一”管理。

四、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的作用,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要及时准确、公平认真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

各地尤其是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景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做好各项准备,在“黄金周”期间,要有专人值班,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不准出现失控现象,发现重要情况立即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告。并严格按以前文件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报旅游市场监管情况。

二00一年四月十三日

上一篇:电脑维修市场分析下一篇:热门词汇汉英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