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024-08-18

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精选14篇)

篇1: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诵读民族经典,弘扬中华文化” 诵读弟子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为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诵读经典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

2、各班根据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3、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直接责任人。各班要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课前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李校长亲自抓,由张慈兰主任专项负责实施,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12年3月——2012年6月)

第一阶段(三月、四月、五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学处);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阅读课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教师要对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 4月9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学处、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五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

1、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2、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第三阶段(六月):开展竞赛活动。

1、背诵;以班为单位进行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学生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三至九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至八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学处、班主任、语文科组)。

第四阶段(七月):总结与表彰。

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篇2: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前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其中,经过千百年锤炼与洗礼的蒙学教材,语言相袭,血脉相承,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与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成为蒙养教育的经典教材。在中学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的架构下,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了加强学校语文教学,补充当前语文教材和白话读物的不足,特系统地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本着“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特殊魅力,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青少年时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学生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诵读内容

诵读范围以优秀的古典诗文为主,同时涵括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

四、采取措施

1.学校召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动员会,向全体师生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学生共同参与。

2.各年级每周安排早读课的时间,在课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

3.2012年12月份,学校举行一次大规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各班根据课程安排和活动要求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5.保证诵读时间。每天的早读前十分钟,学生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诵读。另外,要求学生利用一切可用的课余时间,背诵本周所学的内容,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五、评比及奖项设置:

篇3: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校园营氛围———润物无声春有功, 让古诗文浸润学生的心灵

校园文化是学校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 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为营造文化校园, 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南关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精心设计, 做到了四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突出了四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人文性, 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嗅到文化的气息。当我们徜徉在校园里, 花草树木错落有致, 花坛草坪疏密相间, 处处让人感受到的是“墙面文化”“草坪文化”“雕塑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等诸多文化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关学校的一砖一瓦皆有意、一草一木皆有情, 他们都是会说话的, 都带有一种智慧的风景, 一种生命的灵动。

二、诵读明哲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让学生领悟古诗文的韵味

在经典诵读实践中, 学校坚持每天早读前10分钟, 学生自由诵读校本课程《晨沐古风》;大课间由语文老师利用校园广播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与鉴赏;班主任每学期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1—2次主题班会, 使学生在诵读中升华心灵, 塑造健康人格, 养成良好习惯。诵读这一首首诗词, 如同与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在谈心, 耳边仿佛听到他们在谆谆教导, 在循循善诱, 学生从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学会了做人。

三、赏析悟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学生走进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词语言含蓄, 句中有句、味外有味, 意在言外, 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 联想、领悟和品味诗词的意境, 可以达到学习诗词的目的, 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按照“知诗人, 解诗意;抓字眼, 明诗意;想诗境, 悟诗情;吟诗句, 背诗文;仿古诗, 写佳作”的古诗文教学五步法的要求, 每学期由语文学科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文教学教研活动, 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精心给学生设计几堂古诗词鉴赏课,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鉴赏古诗文的技巧, 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 讲解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讲解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使学生能准确地领悟诗词的意境, 沟通古今情感, 陶冶道德情怀, 净化自己的心灵, 真正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四、咏唱创新意———操千曲而后晓声, 让学生在求知道路上获取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古诗词是中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 它短小精悍, 并且富有韵律美、音乐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让人回味无穷。我们通过品读、朗诵、咏唱, 不但可以感悟欣赏诗文的意境美, 而且还能够穿越时空, 和诗人进行交流, 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部分古典诗词通过谱曲, 改编成歌曲, 充分利用古诗文课堂这一舞台, 组织学生反复咏唱, 要求唱出诗歌的情感、意境。同时, 在校园文化活动周期间, 学校组织各班级学生进行“诗配画”创意活动, 并创办手抄报和展示台, 把一件件创意生动、想象丰富的作品悬挂在楼道间显眼位置,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激情, 展示了学生创作成就, 丰富了古诗文创意活动的内涵。

五、比赛促激励———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养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 学校借助全区广场文化艺术月这一平台, 在全校语文教师的组织下, 以年级为单位, 举办了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诵读比赛活动, 从学生个人的展示到学生集体的参与, 从语文教师的展示到全员教师的参与, 活动中融入了演唱、舞蹈、器乐合奏、武术、相声等表演形式, 你刚唱罢我登场, 场面声势浩大, 气氛热烈, 激情高涨, 诵读比赛已不仅成为全校不设门槛的活动, 而且已成为全区校园文化的特色精品活动,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样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树立了工作学习的信心, 展示了自我的风采, 为创建书香文化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让学生在读经典中养德行, 学做人, 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 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弘扬优秀的古典文化精髓, 为了学生的明天, 南关学校将以“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 重拾校园文化自信, 将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古代艺术殿堂里的瑰宝,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永恒的亮点。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更应该珍惜与传承, 重拾校园文化自信, 让古诗文这股文化血脉不断流淌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篇4: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一、走好人生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是我们通过经典诵读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它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如孑L丘倡导:“立志有恒”、“身体力行”、“改过迁善”、“隆师亲友”的德育思想;其在知识教育上倡导“勤于学习,广见于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的思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间,可陶冶其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就从这里开始,诵读的所得,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终身受益。

二、蒙以养正

怎样对幼稚无知的儿童进行启蒙、培养呢?这就需要“蒙以养正”,教育儿童走正道,做一个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因为儿童处于幼稚蒙昧的阶段,记忆力最强,可塑性最大。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增强儿童人文底蕴的重要途径,可让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我们要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美丽的校园中,撒播在心灵的田野上,让学生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可以把人类最好、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其在朗读、理解、诵读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可培育学生爱国、爱党、立志报国的博大胸怀。诵读篇目中有大量篇幅赞美祖国大好江山,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幽静,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弘壮观……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还可培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我校在学生午餐及课间休息时间,选择了一些关于节俭的古诗文来吟诵,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

同学们在一次次的诵读中,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强烈的自信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启迪思维

我校作为德育实验学校,将德育工作融合在所有学科中,渗透到每一个细节里,尤其是古诗文诵读,启迪了学生思维,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从古诗文中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

学生从古诗文中知道了如何学习、如何珍惜时间,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学生也知道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生更是因为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类名言警句,而立下了雄心壮志,并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一切是那么祥和,是那么美丽——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美丽。

学生的思想是平和的,这都跟“诵读古诗文、做谦谦君子”有莫大的关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道德素养也在逐步提高。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大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收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

四、纳人悦己

诵读经典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质。少年习经,终身受益。读经,会鼓舞学生做一个君子,也就是做一个为自己幸福而活着的人。这种幸福是以人格换来的,是永恒而舒畅的。故要让学生有出息,就应当请圣贤来教,也就是让学生“读经”。不然,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小气好争,遇事不敢担当,号称“聪明”,自以为“识时务”,我们的社会还有希望吗?若社会没希望,我们的子孙还能安稳吗?、

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条报道:某地几名学生私自到一处鱼塘内游泳。在此期间,同学因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生命垂危。已上岸的4名同学因为害怕老师和父母责备,故置同学的生命于不顾,任其溺死,并将其衣服藏在南瓜地里。而《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对这个传之广远的朴素而又古老的道理,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也不难理解和接受,可是本性纯朴善良且接受着现代文明教育的4个孩子,对同伴的生命毁灭采取了置之不理甚至藏衣灭迹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痛反省:是什么样的东西扼杀了孩子“性本善”的天性?这“狼”是不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开设“善良教育”这一课呢?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比如,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其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但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孝为何物。作为一个教育者,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倾诉孩子不听话的烦恼,有些家长甚至被孩子气得泣不成声。但是自从学生在欣赏课上诵读了《弟子规》,经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领会到了《弟子规》的精髓,便提升了其文化内涵,陶冶了其情操,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发展。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生自然就会树立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胸怀,树立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一个社会总需有几根中流砥柱,“读经”,就是期待我们的下一代担负起这个任务——他或她,小则撑起个人,撑起一家;大则撑起一个社会,一个天下。“读经”,就是想让生命的希望常在,让人间的美好流传,纳人悦己。因此,诵读经典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经典诵读,魅力无边。古韵缭绕,书香阵阵,令人怡然,经典文化的气息,融入了学生生活之中,使我们学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学生响亮的口号则是他们认真诵读经典、认真做人的坚定决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学生将来的“厚积薄发”,我认为,“经典诵读”应持之以恒地认真开展下去。

篇5: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内涵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读书节”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每年的3月份、10月份的“读书节”期间,开展“诵中华经典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中国的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尤其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圣贤的道德文章,均散发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组织学生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2011年3月开始没年的3月初;

2、诵读实践:2011年3月开始,每年“读书节”即3月份、10月份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成果展示:每年的12月份,学校政教处、团委会牵头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演讲比赛,择优选送至县、市参加相关比赛;

四、活动组织:

1、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年段长、语文教研组组长。

2、工作组:政教处主任任组长,团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三个年段长、三个年段语文备课组长、各班主任。

五、诵读内容: 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文章》(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六、活动原则:

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分年段进行经典、古诗、成语、美文的背诵、赏析,要求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不强求理解,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七、达到目标:

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养成文明礼仪,在实践中体味经典的人文营养、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八、时间安排: 在每年3月份、10月份期间。

1、设置诵读课程,每周每班在综合活动课程中开设一节诵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负责)

2、每日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语文教师负责)

3、每周班会课开展“经典朗诵会”、“诵读音乐会”、“诵读擂台赛”、“ 知识大考场”、“诵读小能手”、“道德新苗”等活动;(主题班级自定,由班主任负责)

螺城中学政教处

篇6: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修养,夯实师生的文化功底,提高全校师生的诵读水平,让他们在朗诵进程中汲取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经学校研究决定,特举行本次活动。

二、诵读内容:

以《枣庄市阅读和写作衔接育人方案》中推荐的必背、选背篇目为主。

三、参赛人员:1—6年级全体学生 全体教师

四、活动主题: 经典润心灵 书香溢校园

五、比赛时间:5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活动形式:

1、班级参赛方式以全班学生整体诵读为主,可以穿插单人、双人或群体吟诵,参赛选手应力求展现诵读水平,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快板、表演等艺术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朗诵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比赛中有关配乐、服饰、道具等器材由各班自备。

2、每个班级的节目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3、教师诵读节目以办公室为单位组织排练,每个办公室一个节目,形式不限,在诵读展演活动中和学生节目穿插进行。

七、活动步骤

1、节目编排阶段:以各班、各办公室为单位组织老师、学生编排节目,每班每办公室推荐一个节目参加学校评比。

2、比赛阶段:各班推荐的优秀节目参加全校初赛(即彩排),评选出的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经典诵读节目展演。

3、教师节目由各办公室负责人组织编排,直接参加学校的节目展演。

八、活动要求

1、本次比赛的组织以各班级班主任为主、语文教师协助,相互配合搞好本次诵读比赛。

2、各班老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级、各办公室在5月22日前由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将参赛节目名称、表演学生姓名,以电子形式发到班主任工作群。教导处和工会组织评委彩排评选节目,评选出的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的节目展演。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峨山镇中心小学

篇7: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继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大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蕴涵,为生命奠基。

二、活动主题

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诗意的童年。

三、活动要求

1、各年级各班每天早读课至少保证五分钟经典诵读时间。

2、三至九年级各班按校本课程诵读经典;全面复习语文教材中要求诵读积累的内容。

3、学校本学期将安排统一的诵读抽查,时间另定。

4、本学期的艺术节各班主要准备经典诵读节目,学校将组织专场 的“经典诵读”比赛。

5、9月是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诵读的主题是“爱国”,各班按学校统一印发的文本诵读。

6、经典诵读与“传唱爱国歌曲”活动相结合。

7、经典诵读主要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红旗区洪门镇原堤学校

篇8: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关键词:经典诵读,地域文化,融合教学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自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在全国高校发起“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以来, 我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积极响应, 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文化创建活动, 并专门成立了以学院人文教研室为主要牵头部门的专项课题组, 探索实践经典诵读行动与地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在品牌创建、平台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创新高校教学课程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高校。

一.创建经典诵读品牌,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2009年开始, 课题组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开展着力打造经典诵读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结合学院5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教学实践, 创造性的开展了经典诵读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以体现高职性、行业性、地域性为特色, 逐步打造并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河山桥经典诵读”品牌。

“河山桥”是我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名称, 也是学院风雨历程的见证, 师生成长成才的文化情结。“河山”代表的是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桥”表达的是一种连接和传承。

而坐落在“河山桥”的我院校区又建立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土壤上,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名仕之乡之称, 校区所在地河山桥畔, 有河网星布的鉴湖, 卧薪尝胆的龙山, 万桥之称的桥乡, 有书法圣地兰亭、书圣鲁迅故里、爱情名园沈园等历史文化古迹, 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处处散发着古越大地浓郁的文化气息。

“让师生站在脚下的土地上引吭高歌”, 这就是“河山桥经典诵读”文化品牌创建的根本宗旨, 通过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的地域优势, 让传统经典回归身边, 回归到可触摸、可亲近的真实文化场景,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典诵读的文化内涵, 强化经典诵读的教育功能。

经过几年的努力, “河山桥经典诵读”文化品牌已成为我院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也是我院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受师生广泛喜爱, 在绍兴地方高校中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 先后获得绍兴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绍兴市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创新案例等多项荣誉。

二.搭建经典诵读平台,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1.搭建经典诵读平台, 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开设专题网站, 建立诵读阅览室。教学活动后, 学院就创建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国家级试点学校的专题网站:http://xszc.zptc.cn/jdsd/, 利用高校网络图书资源, 营造经典诵读的舆论氛围, 对经典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并做好在校内外的推广。同时, 设立学院“经典诵读”阅览室, 根据专家组审定的推荐书目补充书库资源, 开展图书展销活动, 多形式进行经典图书介绍。

开辟专题宣传平台, 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学院在学报开设《区域文化》栏目同时, 专门在学院宣传窗《教学园地》栏目开辟经典诵读专栏, 先后展出多期富有地域特色的经典诵读内容专题。校园广播台开设“经典诗文晨间展播”栏目, 通过广播台主持人自行制作经典诗文朗诵录音或网络优秀朗诵作品的编辑、制作经典诗文晨间展播节目, 在校园内广受好评。

2.建立经典诵读基地,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绍兴作为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为使经典诵读活动能渗透、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我院利用原有开辟的德育教育基地平台, 积极推动与绍兴市河道办公室、绍兴文旅公司等外部的合作, 新增设了绍兴市名贤馆、周恩来故居和兰亭风景区等诵读基地。并组建经典诵读社会实践团队, 将优秀作品推向社会, 学院先后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会实践团队4支, “稽山鉴水诵经典”实践团队3支, 纷纷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越地山水, 把经典诵读行动与地域文化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经典诵读”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被团省委授予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三.开发经典诵读课程, 融入地域文化土壤

1.编印经典诵读教材, 吸收地域文化精华

课题组组织编印《河山桥经典诵读读本》, 读本力求体现高职性、行业性和地域性, 将更多的绍籍名士代表性作品以及歌吟越地山水的名篇佳作收入其中, 作为学院经典诵读课程建设教材。同时, 利用校园网平台, 发动全院师生开展“心目中最受益的一本书”的推荐活动, 课题组将收到的900余份推荐文章及书目在校园网上公示评选, 经专家组评审确定34篇文章和50本书目编入我院《经典诵读文集》, 作为全院师生必读经典文献。并定期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经验交流会, 撰写体会, 创作美文, 编纂形成《“河山桥”经典诵读随笔录》。

2.推进经典诵读课程建设, 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在学院的重视支持下, 人文教研室在全院各系部开设经典诵读选修课, 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考核之中, 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 有计划、有步骤的增设经典诵读的诵、读、写等相关选修课程, 学院人文课程建设根据各专业实际, 针对性的开设“越文化经典”、“行吟稽山镜水”等经典诵读人文选修课程, 并在《大学语文》和《职业能力》课程教学中, 增设地域文化经典诵读教学模块, 在《演讲与口才》、《书法学习和欣赏》、《名作欣赏》等选修课程中也融入地域文化优秀经典作品, 有效促进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同时, 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讲座, 指导诵读社团等学生文化团体开展诵读文化活动, 邀请校内外专家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解读, 人文教研室老师开讲《解读<兰亭集序>》、《读经典》系列专题讲座受到学生广泛好评, 学院上下形成“师生推选经典, 专家评点经典, 讲座导读经典, 竞赛启迪经典, 朗诵展示经典”的浓郁氛围。

此外, 课题组开发研究《全自动录播系统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国家级试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以行动为导向的经典诵读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实践与探索》等课题作为学院推进课程建设的重点规划课题, 先后获得市级教育创新课题二等奖、市社科联研究课题专项奖誉。

四.开展经典诵读行动, 展示地域文化风采

在学院经典诵读品牌创建的引领下, 课题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经典诵读活动, 并取得累累硕果, 学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如学院连续两年精心挑选了6名学生参加浙江省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暨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 两名学生获三等奖, 四名学生获入围奖。吴倩芸同学参加2010年全国“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以一曲“兰亭序”获全国一等奖, 得到国家语委、省语委和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的广泛好评和肯定。

我院经典诵读活动也受到绍兴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0年5月, 绍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对我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肯定, 确定由我院组织百名学生吟诵《兰亭集序》经典节目参加绍兴市首届道德模范暨中华经典诵读展演电视晚会, 一场气势恢宏的“百人诵读《兰亭集序》”获得社会上良好反响。在绍兴市“文明生活、共建共享”主题演讲比赛中, 我院选手《绍兴因你而美》的演讲博得一致好评。

为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 表达故乡人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由绍兴鲁迅纪念馆发起, 我院联合绍兴以“鲁迅”冠名的5所中小学共同主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鲁迅经典作品诵读晚会”在鲁迅故里广场举行, 来自北京等6个城市的“鲁迅纪念馆”馆长等领导观看演出, 晚会以“把你的名字擦亮”为题, 尽管秋雨潇潇, 但场面始终热烈纷呈, 精彩不断。

2012年9月至今, 我院每年与绍兴市文明办、九三学社绍兴市委员会、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绍兴朗诵群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一系列主题诵读会, 如:2012绍兴“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经典诵读暨原创中秋诗歌吟诵会、2013“我们的节日:端午”诵读会、2013“我们的节日:中秋”绍兴市中华经典诵读会等, 已成为我院经典诵读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智丹.经典诵读中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07)

[2]潘莉.高职院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可行性实践——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 2013 (08)

[3]徐源.基于隐性课程文化的高职人文素质提升策略研究——以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02)

[4]刘浩、张桂清.诵读经典规范语言营造校园文化[J].《语文建设》, 2009 (11)

[5]何灿华.越文化与学生成长的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 2010 (10)

[6]朱志勇.越文化精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06)

篇9:诵读经典 弘扬文化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 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體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只有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引导孩子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为孩子做一种可以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能有效达到对孩子进行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学校自开展诵经活动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学生学习了《弟子规》,比以前懂事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课间不文明现象减少了。其次是勤俭节约方面,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次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

篇10: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全省语言文字会议精神,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学生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精神,我校在校领导指导下,语文组协作互助,各年级统筹安排,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写作活动。

一、主题征文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挖掘了解我国节日的特色文化,注重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中秋国庆征文)

二、成语大赛。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成语博大精深,意蕴丰厚。了解和掌握成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另一方面对提升同学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学以致用,既能出口成章,亦可下笔千言。为了更大程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成语的热情,决定举办成语大赛。(高二)

三、课本诗(高一)学生创作课本诗,并交流评选,在班级中诵读品鉴。

四、传统文化主题演讲。通过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督促学生阅读中华优秀经典书籍,交流探讨,积累素材,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五、读书角。利用每层楼建筑的特点,学校专门定制了书架,从阅览室借阅一部分经典名著和每班同学自发捐赠书籍两种方式,为每个年级配备了读书角,书籍数量达千余本。学生可在课间随时取阅,增强阅读的氛围。

六、教师节书法展。弘扬尊师重道传统,提升语文素养,规范书写体例,养成良好习惯。

七、向经典致敬。依托教材,对应学习的经典文章,采取活动,如给苏轼写封信,向孔子学习“一言以终身行之”等,优秀作品在班级中诵读。

篇11: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诗文是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为进一步促进全校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倡导阅读经典,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在诵读中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营造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普通话和朗诵水平,特举行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校园文化

三、选文要求:

参赛的经典美文需围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为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展示当代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进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的发展。

四、活动过程:

1.以学年为单位,人数在6--50人

2.语文老师负责诵读指导,协助做好各种材料准备(诵读文本和背景音乐)。

3.4月26日—5月8日,参赛人员自行布置任务,自主排练。

4.5月10日前,以学年为单位,把本学年的诵读内容及参赛选手名单报少先大队辅导员。如有配乐,需提前交到政教处。

5.5月9日在四楼大会议室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6.经学校教师评选小组评选出2个精选节目,上报穆棱市教育业务股,参加市里评比

五、活动要求:

1.以学年为单位参赛,单人或组合均可,不得弃权。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等。

2.赛前,请语文老师悉心指导,在选编内容、朗诵形式等方面给予指导,确保本次比赛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3.参赛内容:红色经典:革命传统诗文、经典论著;国学经典:古典文集类;地方文化经典;丹江文化类。时间限制在8-10分。

4.比赛顺序:抽签确定比赛顺序,主持人主持。

5.比赛地点及时间:四楼大会议室,20XX年X月XX日下午。

6.设奖办法: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其余为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班级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评比细则:

1.诗词内容: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备较高的文学欣赏性、还有一定的爱国教育宣传性。

2.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有诗韵。(20分)

3.感情处理:在诵读中较好地融入情感,富有表现力,诗情并茂。(25分)

4.表演形式:团体赛,表演形式大胆创新展现班级特点,形式与内容配合恰到好处(20分)

篇12: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了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修养,夯实师生的文化功底,提高全校师生的诵读水平,让他们在朗诵进程中汲取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经学校研究决定,特举行本次活动。

二、诵读内容:

以《枣庄市阅读和写作衔接育人方案》中推荐的必背、选背篇目为主。

三、参赛人员:

1—6年级全体学生全体教师

四、活动主题: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五、比赛时间:

5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活动形式:

1、班级参赛方式以全班学生整体诵读为主,可以穿插单人、双人或群体吟诵,参赛选手应力求展现诵读水平,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快板、表演等艺术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朗诵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比赛中有关配乐、服饰、道具等器材由各班自备。

2、每个班级的节目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3、教师诵读节目以办公室为单位组织排练,每个办公室一个节目,形式不限,在诵读展演活动中和学生节目穿插进行。

七、活动步骤

1、节目编排阶段:以各班、各办公室为单位组织老师、学生编排节目,每班每办公室推荐一个节目参加学校评比。

2、比赛阶段:各班推荐的优秀节目参加全校初赛(即彩排),评选出的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经典诵读节目展演。。

3、教师节目由各办公室负责人组织编排,直接参加学校的节目展演。

八、活动要求

1、本次比赛的组织以各班级班主任为主、语文教师协助,相互配合搞好本次诵读比赛。

2、各班老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13: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以创书香班级为重点, 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在实践与探索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 要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 关键在教师, 基础在班级。因此, 我校在注重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书香班级的创建与评比, 广开书源、保证时间、适当指导、激发兴趣、品评引领, 保证了读书、写作活动的深入开展。制订了班级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根据学生年龄及其接受理解能力的差异, 围绕促进学生提高素质这个中心, 列出必背书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开展星级阅读, 有计划地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二、营造书香环境

1. 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 布置读书名言、古诗。让学生作品上墙, 让墙壁说话, 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2. 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 让每一处景点说话, 让每一片绿叶发言, 让每一个花瓣唱歌, 让学校处处充满书香。

3. 落实“三建”工作。

(1) 建立“读书交换空间”。通过校图书室及读书廊交换空间的借阅、开展“捐一本, 看百本”活动, 所有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 互相借阅。

(2) 建立“班级图书角”。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仅有一个图书室和阅览室是不够的,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书可读, 我们在每个班设立了“班级图书角”, 各班向学生征集了一两百本图书, 孩子们都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了教室。这里的书是动态的, 新书被不断带来, 而学生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 由学生带回去。为了规范对图书的管理, 各班将学生带来的课外书籍的名称统计成册, 并制订了“学生借阅登记表”, 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确保班级图书角正常有序运转。

(3) 建立“家庭书架”。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 我们积极倡导每个学生建立家庭书架, 让书香飘进每个家庭, 当然, 家庭书架中的藏书一定是适合自己阅读的。作为学校, 我们还向孩子们推荐了读书目录, 定期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情况。

三、阅读时间落实

常规教学中我校还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 强化阅读指导。

1. 清晨一诵。利用每天晨读时间 (约10分钟) 组织“每日诵经典”的活动。

2. 午间一读。每天中午午餐后12:40—13:00的20分钟是学校的午读时间。每天下午上课前保证每个学生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 低年级由语文老师指导阅读, 中高年级则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生阅读时间, 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 巡视指导, 做到专时专用。

3. 放学后半小时课外阅读。每天学生必做的作业就是在放学后的30分钟阅读时间里, 进行课外阅读学习。

4. 每周一“拾”。每周末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书海拾贝》摘抄。

5. 每周一“记”。低年级使用方格本写话, 中高年级每位学生要做到每周写日记一篇以上, 每个班级按学生能力的差异,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读书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切切实实教育孩子。阅读让学生受益终身。

四、落实阅读活动

1. 做好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每学期做一本读书笔记, 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 写出读后感,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部分积累和消化, 而且能大大激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 抓好经典诵读。

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开展了“每周送你一诗”诗文诵读活动, 要求每个同学每周背诵一首经典诗词。

3. 落实阅读反馈。

设置了学生读书记录卡, 落实星级阅读评价, 学生将读过的书刊文章等内容以表格形式统计出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手抄报评选和读书征文活动。

4. 开展学习型教师评选。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成为研究型教师, 必须从扎扎实实地读书学习、认认真真地反思感悟做起。为了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 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1) 利用原有校图书室书本资源, 加上新购买的教师阅读用书, 采用借阅的方式, 由全校教师自由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书本。

(2) 切实执行“好书每天读”活动, 教师坚持每天挤出时间读书, 读经典、文学、教育专著等。

(3) 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 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做好相关的读书摘录、体会, 并上传到校园网或自己的博客。

五、家校合力, 共创书香家庭

家校多沟通, 想办法让家长参与学生读书活动,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在家阅读习惯, 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读书活动, 每月由家长推荐“学习型家庭”典型事迹, 评选书香家庭。

篇14: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文化素养

无论是先秦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还是秦汉的辞赋、魏晋的文章、唐诗宋词元曲,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们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与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又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同时,又要给学生精选篇目,如在学习了贺之章的《咏柳》之后,我又给学生介绍了一部分有关春天的诗,如韩愈的《早春》,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同时对一些名篇佳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白居易的《卖炭翁》等,我要求学生反复背诵,背熟记牢。还可在课外布置适量的背诵任务,进行强化训练。

二、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一般方法,在读中培养能力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更是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歌应采用不同的读法,如读叙事诗时要注意先理清诗的故事情节,读抒情诗时要注意分析诗中的感情层次等。为让学生会读、读好古诗词,教师可按如下方法去做:

(1)先整体后局部,把握全诗内容。所谓先整体后局部,即在读一首诗时,应该先一口气读完,从整体着眼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全面把握作品的倾向和意图;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去考察作品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对诗中一句、一词、一字的分析,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如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看一看这首诗留给自己了什么印象,(学生能知道诗主要表达了“客愁”)这种愁是用什么表达出来的呢?再领学生从局部去寻找。进一步体会到小船、烟霭、落日、树木、旷野、江水和明月,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界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不寻常的图景:小船停靠在雾气笼罩的小洲边,原野空旷,只有江中明月陪伴,更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的意境就这样一步步推向深入。像这样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最能使人发现诗中蕴含的真正美。

(2)注重朗读和吟诵,在读中有所感悟。朗读和吟诵都是读诗时常用的方法,朗读,是清晰响亮的高声读,是以声传情;吟诵,是用像唱歌似的音调有节奏地低聲读,是以声赏情。指导学生朗读和吟诵有机结合,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诗中更高更深的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的确,想象和联想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所读的诗歌进行想象和联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指导学生以充分理解为基础,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必须让其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诗歌的意思,一旦领悟,想象和联想就接踵而来。如我在指导学生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阅读,弄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再经过反复的吟诵,从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大概是主人十分爱惜翠绿的苍苔,怕它被来人的屐齿踩坏吧,作者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作者赏春而不遇,却发现了一枝红杏花,并且由这枝红杏花,联想到满园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景象,满园的春色岂止是一座柴门,一座小院所能关住的!这时进一步启发学生,让其进行充分联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甚至能想到: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同样,人类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也不是任何力量所能限制的。无论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指的就是:要仔细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想象和联想,增加读书的兴趣和味道。

(2)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对所读诗歌进行想象和联想。要让学生能在读诗中展开想象,平时应注意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勤于实践,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来理解书本知识的倾向。知识多了,想象力就丰富,就能一触即发,呼之而来。从而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来。

(3)以诗的内容为中心,进行想象和联想。想象和联想到的事物应与诗中所写的事物和道理有本质上的联系。如陆游的《示儿》诗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有着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本质,因此能够互相联系。想象和联想如果脱离诗歌本身的内容,漫无边际地乱想,对于古诗学习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确实,对于许多古诗,除理解意义外,其气势、节奏、神味都不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两遍所能深刻领会的,必须反复诵读,细细玩味,才能心领神会,深受感染。

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诗背诗的兴趣

要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失为上策,如开展“我为古诗配画”、“诗句接龙”“名言名句查出处”等活动; 举行优秀古诗文背诵比赛、朗诵会,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兴起一股校园“读诗热”。

上一篇:党员党性锻炼总结范文下一篇:公关礼仪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