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格言解读

2024-08-11

古典格言解读(精选8篇)

篇1:古典格言解读

【原典】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注译】心就象水的源头,水源头清了,水流也就清了,心正了,做的事也就是正直的。

【解读】内因决定外因。当下,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用权上始终以“公”字当头,时刻牢记“权”来自于民当用之于民,但是,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在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而腐化堕落,将公权私化,变为个人谋私的工具。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内心发生了畸变,才导致行为上的不检点甚至是违法乱纪。因而,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心正事正”,则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原典】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清·张圻《答周仲和书》

【注译】恃:凭靠、依靠。廉:廉洁。俭:节俭。

篇2:古典格言解读

2)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5)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1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 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篇3:解读新古典舞蹈茶艺

1 古典舞的身韵美

中国古典舞是从中国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变而来。它是对我国的杂技、武术、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成。古典舞有着独特的身韵美, 与其它的舞蹈形式有所不同, 有着独特的内涵、韵味。舞者在舞蹈的时候, 通过一举一动“、手、眼、身、法、步”等刻画人物形象, 展现舞蹈中的情感。身韵是古典舞美的传递, 以及中国人自己的精神文化, 在舞蹈的表演中, 通过身韵特征能够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 同时也能展现中国古典舞的灵魂, 观看完中国古典舞能够带给人流连忘返、意味深长的感觉, 从而体现出中国古典舞耐人寻味的特点。

2 古典舞蹈茶艺的意义

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 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 饮茶的涵义也由当初的缓解疲劳变成了如今的消遣、娱乐等各种功能, 传统的茶艺只是具有简单的民俗表演的作用, 提供给更多人欢乐, 而如今的茶艺表演已经上升到艺术层次上, 逐渐转变成了舞蹈茶艺表演, 加入舞蹈元素后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推进了古典舞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加快了新时期的创新脚步。新时代背景下的茶艺师学习了如何将茶文化与各种艺术形式相融合, 在茶馆中, 为客人推荐适合观看演出的茶品, 使国内外的客人对中国的茶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 能够让人们在品茶中缓解心理压力, 同时能够通过欣赏艺术文化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中国茶艺师所要做的创新的目的之一, 中外的游客能够通过舞蹈茶艺表演更深的了解中国茶文化, 体会茶文化的真理和价值所在。现代化的古典舞茶艺不仅凸显了茶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更凸显了茶艺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特点。

3 中国古典舞的特征与表现

3.1 形体外在美

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 最突出的是外在的形体美, 这也是古典舞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最突出的特点。形体在中国古典舞中有多种解释, 例如:形态、表情、肢体等, 舞蹈学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对古典舞的研究应该重点体会古典舞的应用价值和审美特征。在中国古典舞中, 形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舞者的步伐、动作进行研究和考虑的, 舞者的动作是否能跟得上音乐的节奏等;第二种是舞者对肢体动作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 在古典舞表演结束后, 观众通过欣赏舞者的舞蹈明白舞蹈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深刻的涵义。在许多中国古典舞中, 艺术研究者喜欢把舞者的形体按照静态和动态进行区分, 这不仅是对古典舞进行部分和整体的鉴别, 同时还是对领会古典舞的艺术水平和审美特性进行准确的评定, 让更多人能够欣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喜欢中国古典舞。

3.2 神韵内在美

中国古典舞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内在的神韵美, 神韵是舞蹈的灵魂, 也是舞蹈的内在特征的体现。在各种古典舞的表现中, 舞者首先要了解古典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古典故事内容, 通过了解音乐中的内在涵义, 从而将舞蹈的灵魂展现出来, 神韵美表现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表现了舞蹈的内在情感。例如:中国古典舞《点绛唇》是韵味深厚的舞蹈, 展现了女子温文尔雅的特征。这个古典舞将女子的神态、情绪都体现出来, 观众可以通过舞者的表演体会出舞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 充分理解舞蹈涵义。另外, 中国古典舞的主题思想、情感主张等特征都会通过古典舞的内在神韵美体现出来, 例如:中国古典舞《丝路花雨》、《梁祝》等舞蹈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精神文明等, 再加上舞者的表演, 展现出古典舞的背景和创作目的。

3.3 节奏为辅助

中国古典舞在表演的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是节奏的重要性, 演员在确保动作、肢体的完整性外, 要注意对节奏的把握, 将表现的舞蹈展现的淋漓尽致。节奏能够体现舞者的表演是否专业、舞者对舞蹈的掌握是否到位、舞者的动作是否准确等。节奏可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可以延伸到舞者的神态、情绪的表现。节奏的把握展现了舞者的舞姿干净利落, 每一个动作都要一次做到位, 中国古典舞是柔美与刚劲相结合, 可以说节奏的辅助作用在舞蹈的表现中可以丰富舞蹈的内容和层次。在节奏的神韵中, 舞者的申请和动作有着不同的表现, 其中包括:寸劲、反衬、神劲等三种, 寸劲的幅度较小, 反衬劲的幅度相对较大, 所以在舞蹈的表现上可以通过神态、肢体的力度来表达想要的效果。

4 新古典舞茶艺的内容概括

中国古典舞《梁祝》是通过昆曲中的构思所改编而来的, 现如今, 新古典舞《梁祝》融合进了茶文化中, 展现出了我国汉代茶艺的文化特征和思想内涵, 影片《天合露》等系列作品是以茶文化为名的, 展现出了地域风情文化艺术特征, 在文人品茶的同时, 通过对《天合露》的理解, 品茶的人能够通过不一样的品茶方式能够知道不一样的文化韵味。《新娘茶》也是一种茶艺舞蹈表演, 所表达的中心情感是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在舞蹈茶艺表演中, 人们可以在品茶的同时放松心情, 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梁祝》、《新娘茶》、《天合露》等舞蹈茶艺表演能够通过自身的文化价值展现出中国古典舞涉及的不同范围以及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全方位的展示出新古典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新古典舞蹈茶艺的表演以独特的表现形式, 以完美的艺术画面精彩的呈现出来, 给中外学者乃至客人带来不同的欣赏的视觉感受。在2008 年的中国茶艺博览会上, 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将茶艺博览会进行的顺利、完美见证了中国新古典舞蹈茶艺的创新和成功。

通过中国古代文人品茶、思茶以及现代人读茶、懂茶将中国茶艺进行了创新和改编, 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赋予了新的魅力, 制定了中国新古典舞蹈茶艺表演, 让中外客人看到了不同的品茗方式和理解茶文化的方式。茶艺师将原创的舞台表演进行改革和创新, 加入了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模式与茶相融合, 成为了如今的新古典舞蹈茶艺, 成为了真正的观赏性艺术, 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在新古典舞蹈茶艺的表演中并不是简单的舞蹈肢体语言的展现, 而是通过人物扮演角色, 展现生活原生态的舞蹈, 在古典舞茶艺表演中, 演员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对舞蹈内容进行阐释, 要将茶艺的扮演行为用艺术化的肢体传递给观众, 传递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舞者通过古典舞茶艺表演将茶文化的特征通过感知、品味将这些物质化的品茶文化通过精神力量传递给观众, 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

中国新古典舞茶艺包括“茶音茶影”的舞台剧以及“天合露”的古典文化系列, 展现出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中国新兴的古典舞茶艺表演结合美国百老汇的表演模式加以创新得到, 表达了中国古典舞神韵以及中西结合的美感。例如:《行香子》是提取我国的古典诗词进行改编和创造完成的, 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以双人舞、单人舞和群舞的形式展现出古典舞的意境, 同时展现出了中国地域文化特征。新古典舞茶艺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模仿的人越来越多, 一些外国学者还将这种茶艺表演形式传到自己的国家, 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5 品茶文化与中国古典舞的联系和体现

根据专业茶艺学者的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新古典舞茶艺表演与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中国古典舞茶艺的表演中, 可以通过灯光及舞台布景去体现茶文化, 这种新型的文化表现形式正被各大茶文化领域所研究。在表演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舞者的衣服上, 手上都散发着浓浓的茶香, 带给观众清新、愉悦的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古典舞中就是通过茶艺为媒介, 展示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这种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即包含了舞蹈, 又包含了戏曲, 同时也体现了茶道文化主义精神。古典舞茶艺将品茗与古典舞相融合, 创造出非凡的表现形式, 真正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特点。研究学者经常这样说, 如果没有茶艺和茶道就没有茶歌和茶舞, 也就没有独特的表演形式, 所以说古典舞茶艺表演不仅与茶文化有关, 也与茶文化在戏曲领域中的文化形成有关, 突出一种灿烂多彩的茶文化内容。

6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五大方面对新古典舞蹈茶艺表演进行探究和解读。茶艺舞蹈不仅仅是茶文化和舞蹈的融合, 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和艺术向国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中国新古典舞蹈茶艺是新兴的艺术文化体现, 能够展现中国茶文化和古典舞蹈的力量和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特征是美学的灵魂体现, 而茶艺特征则是精神文明的展现。笔者希望未来的茶艺表演创新能够有更多的茶文化学者共同努力、研究, 探索出全新的中国古典舞蹈茶艺表演模式和技术技巧。

参考文献

[1]刘青弋.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 (05) :20-36

[2]刘涛.对武舞的历史解读——兼论武术套路对古典舞蹈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 (02) :124-126

[3]史博.语言与题材形象与意境——对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 (01) :37-41

[4]江立健.解读新古典舞蹈茶艺[J].中外企业家.2014 (5X) :249-249.

篇4:古典园林的解读误区与传播缺陷

关键词:古典园林传播 解读误区

中国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 4)09—0061—03

1 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综合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是全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现代作家曹聚仁先生曾在一篇描绘苏州风光的文章中言道:“苏州才是古老东方的典型,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均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留园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经历数年的兴废扩建,总体上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园和西北山林田园三大景区,在园林空间素材、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植等园林构成上的处理都代表了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其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对于游客有着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下文以苏州留园为具体研究对象,发现普通游客在游历过程中,往往只能享受到自然美的表层体验,对于晦涩而有意味的艺术美和文化美普遍存在解读误区,难以真正体悟到古人独特的生活情趣、世界观、人生观、文化修养和哲学思维,既降低了旅游收获的愉悦度与知识性,也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究其根本,园林的传播短板是主要原因,如何应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2 留园的解读误区与传播缺陷

2.1 留园的解读误区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网络平台和留园实体景区发放《关于留园认知情况的调查》,该问卷的提前是被调查对象至少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留园旅游经历。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对象对于留园的认知情况。调查共回收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53份,占87.54%。回收问卷后,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纳。

2.1.1 基本情况分析

在253份问卷中,共得到男性134份,女性119份,男女比例接近持平。在游览园林的受众年龄和教育水平分层方面,调查显示59.3%的35~59岁的中年人选择这类幽静的文化景观,拥有大量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18~34岁的青年人也占比较多,达到29.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较少,分别为4.7%和6.7%。游客的教育水平对于认识和理解园林这类文化景点关联较大,结果显示初高中水平者占比44.3%,本科(包括在读)者占比45.5%,硕士及以上学历为10.2%。

2.1.2 留园的解读误区

本次问卷首先特别设置了文化知识题:关于留园的建造时间正确答案应为明代,44.3%游客回答正确;关于留园内名石冠云峰的类别,正确答案为太湖石,27.7%游客回答正确;关于留园铺地中冰裂纹的含义,正确答案应为体现园主人冰清玉洁的品性,22.1%游客回答正确,而66.1%的游客选择了“源于留园水系众多”这个较为符合表面现象的答案;关于濠濮亭的取名典故,正确答案为《庄子,秋水》,答对者寥寥无几,占比11.2%。以上四道题正确答对人数均未过半,其中不排除碰巧蒙对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普通游客对于留园的解读错误严重,而实际上,留园现有的传播渠道中已经覆盖了相关内容讲解,但有效到达率低下的原因值得探究。

在游览初衷方面,66.4%的游客表示去留园出于观光旅游的目的,18.2%左右的青年学生进行考察与调研,另有15.4%本土的当地百姓则是出于日常休闲、陶冶情怀的需要。通过调查游人对于留园建造背景、历史或相关故事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明确他们是否存在掌握园林文化的诉求,仅有2.4%的游客表示无兴趣,64.4%表示现在不知道但愿意了解,23.7%表示听说过但尚未深入了解,9.5%表示了解其建造者及相关历史。

关于信息渠道的来源,52.2%表示通过导览手册和导游讲解来认识景区,43,5%则通过官网、微信等线上渠道,另有4.3%通过活动等其他形式。在信息量认可度方面,40.3%游客觉得现有信息尚可,基本能解释每一处景观的文化内涵;35.6%觉得现有信息局限,对于园林文化没有很好解释;24.1%坦言信息远远不够,希望得到加强。

在游览收获方面,38.2%游人感受是单纯地亲近了园林景点、得到了心情的放松,41.2%感觉从中体会到了苏州古典园林之美,11.8%表示了解了造园历史、背景等文化内涵,提高了自身素养,另有8.2%明确表示并无大收获;在游览过程中,游客普遍表示最强烈的体验感受是幽静怡人的自然风景、匠心独造的亭台楼榭和山石小品,两者分别占到了32%和48%,较为遗憾的是仅仅有18%的人表示可以体会到其中蕴藏的浓郁文化内涵,另有2%人选择其他。

参观留园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方面,58.1%游客选择50~70%的选项,仅1.6%表示达到90%的了解程度,选择70~90%左右和30~50%左右的人数相加达到40.3%;在日后是否会继续加深园林认识方面,31.2%表示不愿意且没有时间,41.8%的人表示愿意但不一定有时间,仅有10.7%的人表示愿意,会专门花时间进行深度了解,另外16.3%表示由于没有时间而不会再进行了解。

综上,调研结果显示了利弊两方面。不利的方面既体现在游客对于留园认知的较低自我评价,又呈现于不乐观的知识点考核情况。由于现今大部分的景点解读内容和方式较为薄弱,普通游客自身知识积累也有限,在对古典园林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普遍的解读误区,其对于园林背景、典故、装饰纹样等低下的认知程度直接反映了园方媒介传播低下的到达率。可喜之处在于多数游客具有获取深层文化知识的实际需求。这种需求较为依赖宣传物料、导游讲解和园方的其他传播方式,而自发查阅和总结园林文化知识点的现象往往只存在专家学者等极少数人群中,普通游客多因时间和精力有限止步探究,因此,园方的主动传播与否、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建设、传播内容的质量生产可以有效避免古典园林的解读误区。

nlc202309040923

2.2 留园的传播缺陷

2.2.1 留园媒介传播的现状

作为知名人文旅游景点,留园管理处的传播意识较为领先,涵盖了多种媒介形式,再结合实体活动,展示了留园动态信息和文化,塑造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线下主要依赖景区导览手册、景点标识等宣传物料、导游讲解进行园林文化的传播。宣传物料的取阅点主要位于景区出入口,日均发放200余册;景点标识则较为简短,分别由百余字中英文组成;景区内安排有专职导游为游客免费讲解,另有社会带团导游自行开展解说服务。同时,留园在每年的旅游旺季会开展特色系列活动“吴歙兰薰”,其中包括了昆曲、评弹、琵琶、江南丝竹等传统吴文化艺术表演,让游客在在娴静、雅致的古典园林中,欣赏到真正富有地域特色的苏州文化。此外,留园管理处也会不定期举办插画、茶道等人文活动。

留园管理处当前自主运营的线上媒介平台有官方网站和微信公共账号,同时授权Touch China(专业手机旅游软件公司)进行了手机端的APP设计开发。初进入21世纪,留园便建立了门户网站,彼时以传统静态页面形式为主,随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多媒体展示技术的升级,留园官网于2006年启动改版,此版页面沿用至今。据官网页面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5月下旬,总访问量为32700人次,从中推断,在近2700天的官网运营过程中日均浏览量12人次。“留园”官方微信平台开设有导游中心、留园资讯和信息查询三个功能接口,可以实现留园基本介绍、游玩小贴士、平面导览和语音讲解等服务。“留园”手机APP提供的服务与微信端较为雷同,亮点在于呈现了更美化的交互,且人性化地推出了线路A(12个景点)和线路B(22个景点)两种选择,满足游客们不同的游览时间和多层次的观光诉求。

2.2.2 留园媒介传播的问题

留园现阶段的整体传播影响力较弱,受众局限于已制定留园游览计划或正处于参观过程中的游客群体,尚未挖掘更多潜在的关注者:其传播范围于景区内,园林元素未渗透入街景、宣传栏等周边区域i其商业化宣传元素过重,票务信息、交通指南、住宿推荐等信息被过度强化,因此,多数人眼中仅仅视留园为一处普通旅游景点,而事实上,其定位完全可上升为打开一扇古典园林文化现代传播和普及的窗口。

留园对于强势社交媒体资源的利用度低下。随着信息化浪潮推波助浪式地扩散,在新媒体流行趋势下,促成了以交流、互动、分享等人性化元素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私密随身工具——手机的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也大大增强。留园现有的手机端平台仅为微信和APP,且两者功能高度雷同,尚未重视并开辟具有社区效益的SNS推广,视觉冲击显著的流媒体推送、多点对多点传播机制的微博运营等更多样化的媒介渠道,难以吸引热衷于熟人的口碑推荐和朋友圈内的信息共享、喜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掌上阅读的现代社交媒体控。

在内容生产方面主要存在更新滞后、互动欠缺、重复使用等问题。官网上各栏目信息更新不平均,除了“留园动态”一栏较为及时地发布管理处工作信息之外,以旅游咨询类信息为例,最近的更新时间为2007年7月;微信至今仅生产了四条推送内容,APP的两次版本更新时间集中于2013年四月。同时,其互动反馈也严重缺乏,官网论坛的发帖量为零,微信平台未联合线下开展双向活动,APP端也未开发实时景区动态提醒(参观人数、热门活动等信息)、及时咨询等功能。此外,无论线下宣传物料或是线上平台的景点信息都重复使用同样的表述方式,语言形式不够丰富灵活,未针对不同人群的理解层面和接受习性进行差异化的内容生产,未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

3 古典园林传播缺陷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留园的调研可见,园林解读误区主要源于游客对于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的知识获取不到位,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首先,个人片面或者错误的理解若得不到正确信息的纠正,可能在口口相传或者社交传播中更广泛扩散,打破一以贯之的古典园林的文化命脉:其次,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若让功利为先的商业氛围无限扩散,而不能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则古典园林的光彩将会逐渐暗淡,失去旅游吸引力;最终,对古典园林社会化的认知和文化传播产生冲击。本文提出解决对策如下:

3.1 注重精品文化内容生产,强调文化要素,削弱商业宣传

在景点介绍与解说方面,一是要针对不同教育背景和年龄段的游客量身打造表述内容,对于儿童和文化诉求简单的人群进行传统文化的趣味启迪,对于部分接受能力强的中青年和高级知识分子侧重深层知识,对于大部分普通游客则主要传递园林修身养性、开拓心境、延年益寿的参观体悟。二是进行体系化和清晰化的梳理,对建筑、植物、地貌、水体等园林要素进行区别标识,除了注明景点名称和简要的介绍以外,再添加每处景点的象征意味、历史典故、纹样构景等内容。三是体现各个景点的时空变迁,以留园“古木交柯”为例,原来的一株女贞因为年代久远而枯死,园方现以山茶树替代,先前的障景曲线和古柏与女贞交柯连理的文化含义也随之消失殆尽;再以留园大门为例,原先正宗的大门由于游览路线的设计而被改造成偏门,景区又专门新辟了入口,已不复当年原汁原味“莫妙于曲”的体验。以上三方面的知识都应完整体现于官方的信息传达里面,帮助游客更好理解园林从来不仅就是“一花一木”,更是“一木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精品文化内容的生产依赖于有效渠道的展现。以北京圆明园景区为例,由于历史原因,圆明园多数景区建筑物仅存部分遗址,基于平板电脑端的“数字圆明园”产品不仅可以提供游览路线、实时定位等帮助,还有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全景环视、数字影片等供游客欣赏,在特定景点对准二维码扫描更可以重现过去的建筑景观,360度环视圆明园盛时景象。古典园林的导览系统可以此为参照,在手机端和平板电脑端上开发数字移动导览系统,分为儿童版、专业版和普通版,将空间和时间的变迁全方位展现出来,语音、视频、图文多样形式共同辅助理解,摒弃冗杂的商业广告信息,为园林文化还愿一个纯粹的传播环境。

nlc202309040923

3.2 探索公众化解读新渠道,线上线下并进,加强整体推广

在线下重点改变园林景点静态、僵硬、单向的传播状态,适当增加动态、活泼且互动的旅游项目。文物景点里应包含故事,比如兵马俑首先要把秦始皇的故事讲一遍,再比如镇江的金山寺,看金山寺反而成了次要的,听故事是主要的。同样以文化见长的古典园林中涉及诸多典故、公案等,可以通过紧扣主题的演艺体现互动,使项目有灵魂。如留园曲溪楼题名语出《兰亭集序》“流觞曲水”典故,可布置东晋士大夫打扮的工作人员呈现一觞一咏、饮酒赋诗的场景;濠濮亭处则可以上演庄子与惠子在濠上的对话场景;林泉耆宿之馆借谢安隐居会稽山的典故,表现园主人钟情于山水、好丝竹之乐的追求,可以重现当年苏州第一戏台的昆曲表演。此系列表演可融入留园现有的“吴歈兰薰”特色旅游活动,打造成为一部文化江南的情景剧,表演过程中邀请游客身穿古装、跟唱昆曲、学弹琵琶、朗诵古诗等。

在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性、互动性和分享性显著的优势,开设专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通过“最美的园林风景”、“一百个爱上古典园林的理由”等有奖转发、话题讨论等形式获得具有旅游意向和园林爱好者的关注;拍摄怀旧风、小清新风等多种风格的园林宣传片或微电影,并上传至SNS社区、社会流媒体平台,先形成小众传播,再以此逐步扩大受众范围;专门的APP要实现3D全景地图功能,吸引一批新媒体使用者先由掌上小世界体验到园林的独特魅力再激发线下探访实景的冲动:与众多在线旅游品牌进行合作,依托其平台发布自家园林有效的旅游信息、传播可信优质的旅游评论、掌握消费者的动态需求、做到即时反馈,最终达到成功辅助其他渠道的营销活动、促进在线旅游预订的增长和营造深入人心的旅游品牌的目标。

3.3 融合专业学术研究成果,扬古典风传承,促现代园林发展

古典园林的传播要承担起园林学术研究成果普及化、使其具有大众性、公益性和开放性的责任,让其不再只是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实质上,古典园林的外在形式、构成要素、设计方法、创作理念和精神内涵等,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有助于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因此,应把古典园林文化的精华进行亲民的传播和解读,同时借助时代精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取向及艺术创新来弥补传统的不足,从而使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并获得新生。

4 结语

拥有“世界园林之母”美称的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艺术美和文化美的结合体。古典园林的传播不是盲目和片面地依靠现代传媒手段,而应该把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历史与空间相对接、具象与思想相联系,全面准确地传达景点的文化本质,这代表着未来古典园林文化现代化传播与普及的必然趋势。

篇5:格言·警句解读

况一身之微,所享能几,厥心溪壑,适以自贼。

——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厥,通掘。全句译意为:一个人的身体是这样渺小,一生能享用多少东西呢?如果放纵自己的贪欲像沟壑一样难以填满,这恰恰是自己毁了自己。

篇6:解读学习方法的格言语录

1、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5、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8、学无止境。

9、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10、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2、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1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0、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3、《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4、开卷有益。——赵光义

2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2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7、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33、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3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3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9、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40、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1、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6、学然后知不足。

4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8、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51、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5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56、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0、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3、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64、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5、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6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6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7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7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72、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73、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7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5、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7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7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9、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篇7:如何引领学生体验性解读古典诗歌

如何引领学生体验性解读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是用凝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它语言精美,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正如金圣叹所言“诗非异物,只是一句真话”.新课标倡导“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中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中的进行体验性阅读同样不可或缺。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相应的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对距离他们遥远的诗歌文本的体验就很难产生真切的感受。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进行体验性的解读,对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具有独特的功效。但学生接受教师的讲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阅读,只能对学生的感悟起引导、启发作用。因此,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进行体验性解读。

一篇古典的诗歌,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在指导初中学生欣赏古典诗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体裁特征,诗人的生活背景,获得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初步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逐渐走进古典诗歌这个广阔的文学领域。

例如在导入《观沧海》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因为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绝句和律诗每句的字数不是五言就是七言,而这一首诗每句是四言的。从而引出这是一首乐府诗。此时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呈现一个疑问:什么是乐府诗?当学生产生了求知新知识的欲望时,教师再讲解:乐府,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制谱采歌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这种诗的特点是:语言朴实自然,句法自由多变,押韵灵活自由。学生一听说是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马上好奇问:“能否听一听这首乐府诗?”教师再进一步明确今天乐府诗已经无法歌唱,因为旋律已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诗句本身,也就是“歌词”.现在,我们该借助何种方式来理解诗人的感情呢?学生就马上意识到要通过朗读去帮助领悟诗人的情感。

因此,要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懂诗人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教师就必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下苦功夫,如果能成功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关注和评价自己所喜欢的诗人,拜读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的作品,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教师还要注重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忽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那么就会影响学习诗歌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读的心理过程,评价学生努力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过程的点滴进步和欢悦,深化感性认识,以便于自己不断改进和提高。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诵《观沧海》这首诗歌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教师点评之后,让学生听录音,对比其中的感情,再让学生相互点评朗读,去感悟“悲壮慷慨”的情感,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之后,全体同学再齐声朗诵,把那种慷慨悲壮的情感在读中表达出来。此时不容忽略学生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读出这样的一种慷慨悲壮的情感呢?这就吸引学生进一步去解读诗歌的内容。

诗歌是以感情为生命的,感情是诗的灵魂。语文教师也要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并通过带有激情的讲述,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领悟诗人的情思。一首首古诗绘出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组成绚丽多姿的人生画卷,吸引着学生去感受、去欣赏。曹操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著称,学生在学习《观沧海》之前,已经初步了解到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一代枭雄,是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学生在《龟虽寿》这一首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感受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而在《观沧海》这首诗里,诗人登山观海为什么能有如此慷慨悲壮的感受?让学生畅谈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悟,以及旅游观海的感受,这样山与海形成的意象逐渐在学生的脑海浮现出来。此外,还要巧妙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视频、音像资料能填补学生的阅历缺陷,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要使他们超越自身环境和经验的局限,利用已知经验探究和学习未知世界。

诗歌是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只有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被读者理解,才能最终通过情感的交流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语文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再现诗歌的情感,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实现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碰撞和沟通。学生读懂了《观沧海》中诗人描述的画面:“海水荡漾,碣石山高高地挺立。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运行不息, 好像从大海里出现。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这大海里出现的。”教师在此时再投影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峰。 他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能不豪情壮怀吗?学生感受到了诗中创设的一个极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是何等的壮观,何等气魄!因此学生在讨论“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这个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

篇8:古典诗歌中的“空”字解读

在《古汉语词典》中, “空”字有三个义项: (1) 空的, 什么都没有。 (2) 空洞, 不实际, 引申为徒然, 白白地。 (3) 天空, 空中。单从字面义看, 这实在是一个平常朴素的字。然而, 为什么当它一旦走进诗人们的笔端, 便突然变得珠圆玉润、摇曳多姿了呢?

我们且来看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既然是“空山”, 为什么又有松, 有泉, 有竹, 有浣女, 有渔舟?这不是自相矛盾或用词不当吗?原来, 这里的“空山”, 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山, 而是指山中树木繁茂, 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又由于山中外人罕至, 俨然是“峡里谁知有人来, 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 。着一“空”字, 意境全出, 点出了山中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空”字还常常让人联想到佛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即“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的四大皆空。佛教徒参禅悟道, 无非是要净化身心, 看空世事。唐代常建的《题破禅寺后禅院》就是一首咏佛寺禅院的诗。诗中有一联曰:“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潭影怎么能使人心“空”呢?原因是潭水清澈, 可以照见人影, 可以使人心杂念消除净尽。诗人着一“空”字, 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空”字除了让人想起“空灵”“宁静”之外, 还常常让人联想到凄凉寂寞与萧条, 诗人们借此寄意于景, 借景抒情, 表达一种悲凉伤感的情绪。刘禹锡在“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头城》) 中, 写潮水拍打着城郭, 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 碰到冰冷的石壁, 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昔日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之所, 已成为一片残破荒芜之地。用一“空”字, 不仅写出了石头城的荒凉破败, 还让人想起了这座六朝古都夕日的繁华, 引发出人们无尽的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和人生凄凉之感。难怪白居易读至此不禁叹曰:“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韦庄的“江雨菲菲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 , 用霏霏的江雨, 寂寞的啼鸟, 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诗中“空”字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了“梦”字, 寄托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唐室衰微的极度悲叹。异曲同工的是, 杜甫在他的名作《蜀相》一诗中, 用“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诗人用“空”和“自”互文对举, 使人产生一种今昔之感,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情怀念。

“空”当然也可以表示“空的, 什么也没有”。问题是, 诗人笔下的“空”, 往往并不仅仅是“什么都没有”。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 , 这里的“空”, 就表达了诗人对悠远过去的深沉凭吊, 抒发了自己的满怀愁绪。而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的“空”, 表达的是六朝繁华不再的沧桑之变, 一种浓郁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我们还发现, 诗人在运用“空”字的“徒然”义项的时候, 显得更是得心应手, 感情的抒发也更酣畅淋漓。

王勃在《滕王阁》诗中写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人用“人去阁存”和“长江空流”两个意象, 抒发了他在《滕王阁序》中表达的思想:“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这种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感慨, 是无数失意文人所常有的喟叹。“空”字用得极为凝练含蓄。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配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 句, 一方面揭露了汉元帝的昏庸, 另一方面写王昭君不忘故土, 魂魄夜归。用一“空”字, 突出王昭君的遗恨之深, 深寓了作者对她的同情。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用“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写自己对旧友白居易的思念以及人事沧桑之感。一个“空”字极写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不得相见之恨。

“空”字不仅可以用来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也可借以直抒胸臆, 展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白居易的“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望月有感》) 中的一个“空”字,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但身处乱世一事无成的万般怅惘无奈的心情。李白的“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夜泊牛渚怀古》) , 则借“空”字,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恨无知音的感慨。陆游在“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 中, 用“空”字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庭筠的“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这是他的《苏武庙》中的名句。《苏武庙》一诗以深沉的感情, 在讴歌苏武的功勋名节, 慨叹其功大而不得封侯的同时, 讽刺了汉王朝的寡恩薄德, 表达了自己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一个“空”字, 表明诗人面对秋江寒波, 既哭苏武, 也哭自己, 借古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垒块, 令人感慨至深。

由此可见, “空”,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字所包含的意思却是这么的丰富!说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一点也不为过!

古人说:“诗言志”, 强化了诗歌的教化作用, 这也启发我们, 再含蓄的诗人也会赋予诗歌倾向化, 但都是为抒怀抒情服务的。人的感情不会凭空产生, 它往往因睹物、触景、伤时而产生, 也受个人的个性、阅历、境遇等的影响。同样, “空”字也具有这样的功能。王维的诗歌就是一个典型, 如在《酬张少府》“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这句中的“空”字写的是作者理想落空, 虽然身居幽静的环境中, 恬静的外表下, 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而《终南别业》中的“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如”, 此句中的“空”字却写出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与上一首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 要知人论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 诗也有“别语”。诗是语言的艺术, 这些富有表现力的一个个字, 是诗人在长期的吟咏探索中, 从大量语言材料中经过比较、筛选而得到的, 耗费了诗人大量的心血, 正如卢延让所说“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在多年实践中, 诗人代代传唱, 赋予“空”字以神妙的含义和韵味, 这些神韵妙处, 都需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过程中仔细品味, 加以把握。

上一篇:绿色化学心得感悟下一篇:广州市孕产妇死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