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2024-08-09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通用8篇)

篇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摘要: 国内建筑一般都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与传统建造相比具有缩短工程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等优势。

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特点、优势等基本特征,最后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特点;存在问题

0 引言

我国现阶段,现场施工的方式被大多数建筑行业所采用。

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成本高,工期长,现场管理比较混乱。

而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房屋建筑,先在生产厂生产好预配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装配。

这种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所用劳动力少,而且所生产的预制构件质量高,从而建筑质量比较高。

现如今,国外许多国家的多数建筑都使用的是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在国外已广泛使用;而在我国,由于存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技术能力不高等问题,装配式建筑并没有被多数建筑所使用。

所以,不断去解决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管理及施工等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促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而在我国能够被广泛使用。

篇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欧洲是最早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开发新大陆时期,17世纪欧洲向美国移民时,在移民过程中,所用木架来拼装房屋,这就属于一种最简单的装配式建筑。

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经过30多年,法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许多住宅楼、学校、体育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都应用了装配式建筑。

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推广,以致在这两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被普遍应用。

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相同的特点,其特点是大型化可以结合预应力,可以使结构配筋及连接构造有所优化,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也有所减少,可以缩短相应的施工工期,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的特征有所体现。

德国在世界大战后,房屋遭到破坏,为了解决住房紧缺的问题,住宅产业化在德国快速发展,从而使住宅能够大规模重建。

如今,德国的住宅产业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非常成熟的状态,对于施工现场所要求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材料,在工厂都可以完成,当工地需要时,将有关预配构件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再通过吊车进行吊装、就位、固定,使结构和安装一体化,从而缩短了工期。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频繁发生地震,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量,增加其抗震能力,对建筑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已建立了住宅通用部品的生产体系,许多构件都得到了优良产品认证,以装配住宅为主要形式的工业化建筑已形成。

日本东京塔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日本东京塔高58层,是在采用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所建立的。

瑞典研究装配式建筑较早,所以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快,在60年代,瑞典就基本上实现了有关部件规格方面的建筑工业化标准,有利于部件生产更加标准、多样及应用广泛等,同时也使工业化发展更加快速。

同时,瑞典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制度。

目前瑞典已有80%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并将其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传播予其他国家。

1.2 国内发展状况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唐山大地震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受到了大量的破坏,为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使得人们存在一种保守思想,以致不能被广泛宣传。

另一方面存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技术能力不高等问题,从而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预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

比如,楼屋面板的密封效果不好,防水措施不完善,以致存在漏水、隔声效果不好等现象。

所以装配式建筑没有得到很大进展;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得到广泛使用。

比如,北京、上海地区,许多相关政策被建立,配套装置也相当齐全,装配式剪力墙技术也有所提高并且逐渐成熟。

北京颁布了关于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

上海出台了5项同时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

沈阳,装配式建筑已经得到很快的发展,技术相当成熟,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生产厂的自动化设配也比较高端。

深圳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所以工程实践项目相对其他城市较多,并且构件质量也比较高,对产业化住宅方面编制了与此相关的11项标准和规范。

江苏,结构体系的种类很多,同时开展了工业化工作。

山东及合肥,宣传工作在积极地进行中,试点工程建筑也在大量开展。

篇3: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沿革

本专题以时间轴为线索,通过对不同时期技术发展路线和特点、典型城市发展情况等内容的梳理,总结宝贵经验,找到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为“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建议。

一、发展沿革

以我国13个五年计划为阶段划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总体发展特点见表1。

(一)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大体上是从1950年~1976年,即“一五”到“四五”期间。这一时期全面学习前苏联,应用领域从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逐步发展到居住建筑。

1. 发展初期主要特点

(1)主要技术来源是前苏联,和当时的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不大。在原建筑工程部前苏联专家组的影响下,原建筑工程部起草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并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三化”(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明确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2)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彰显了预制技术的优越性,尤其是早期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效果明显,对节约三大材料(当时对钢筋、木材和水泥的统称)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科学研究跟不上项目建设的速度。许多技术没经过科学的验证和分析,多种专用材料(如绝热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材料等)的性能尚不过关,造成外墙渗漏、墙体冬季因冷桥而室内结露,使得这个时期建造的装配式建筑物质量低劣,饱受诟病,后因使用质量不佳很多被拆除。

2. 发展初期的简要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建筑工业快速发展。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我国的设计标准,包括建筑设计、钢结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全部译自俄文,直接引用。国家级的设计院都聘有前苏联专家,设计水平和国际接轨,标准化和模数化很快被应用。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建筑工业化的方针,基本特征是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当时称之为“三化”)。标准构件在混凝土构件工厂内预制,到现场用机械安装,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机械化与装配化的发展。

工业建筑方面,前苏联帮助建设的153个大项目大都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各大型工地上,柱、梁、屋架和屋面板都在工地附近的场地预制,在现场用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当时工业建筑的工业化程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墙体仍为小型黏土红砖手工砌筑。

居住建筑方面,城镇建设促进了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各种构件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当属空心楼板。初期使用简单的木模,在空地上翻转预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把组装成的圆芯抽出。当时的预制厂的投资很低,技术落后,手工操作繁多,效率和质量低下。百十来公斤的混凝土成品用人力就可以抬起就位,无需吊装设备。后来多个大城市开始建设正规的构件厂,典型的如北京第一和第二构件厂(后来发展成为榆构公司),用机组流水法以钢模在振动台上成型,经过蒸汽养护送往堆场,成为预制生产的示范。此时全国混凝土预制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大小预制构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住宅装配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东欧的预制技术也传至我国,北京市引进了东德的预应力空心楼板制造机(康拜因联合机),在长线台座上一台制造机完成混凝土浇注和振捣、空心成型和抽芯等多个工序。这实际上是后来美国SP大板的雏形。上世纪70年代由东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现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了挤压成型机(也称行模成型机)在沈阳试制成功,开创了国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生产新工艺,后在柳州等地推广应用。

除柱、梁、屋架、屋面板、空心楼板等构件大量被应用外,墙体的工业化发展同样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主要代表是北京的振动砖墙板、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内外墙板、大板和红砖结合的内板外砖体系;上海的硅酸盐密实中型砌块和哈尔滨的泡沫混凝土轻质墙板。这些技术体系从墙材革新角度入手,推动了当时的装配式建筑。

3. 发展初期的典型城市发展情况

(1)北京。1958年11月北京建成我国首栋2层装配式大板实验楼;1959年在木樨园建成我国第一栋拉古钦科钢筋混凝土大板实验楼;1960年~1966年北京一方面改进混凝土壁板生产工艺,研制成功组立模设备,在东高地地区进行两栋5层装配式住宅试点;另一方面,对振动砖壁板进行了6栋住宅建筑试点,并在水碓子、龙潭、左家庄、三里屯、新中街5个住宅小区应用,累计建成4层~5层住宅92栋,共27.9万平米。粉煤灰大板从1965年开始试验,在材性和工艺未完全过关的情况下在东四块玉、金鱼池等地大面积推广低造价大板住宅,质量水平不是很高。1964年~1974年,采用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内外墙板建造住宅82栋,均为4层~5层,共计16万平方米。

(2)上海。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就开始研制粉煤灰硅酸盐密实砌块,当时由原上海市建委统一协调,在原上海市建工局的直接领导下,把上海科研、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紧紧地捆在一起,密切合作,各负其责,围绕一个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密实砌块研制、试产、试用、总结、鉴定和制订产品、生产、应用各项标准及规程等重大任务。砌块以上海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粉煤灰和炉渣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的石灰石膏,经过搅拌后浇注成型,饱和蒸汽养护后成为砌块,可以代替当地稀缺的黏土砖砌成墙体。这种砌块高380毫米,重量在100公斤以内,可以用轻便的起重设备(当时叫“少先吊”,以示小巧之意)安装。1963年9月30日由原建筑工程部组织在上海通过鉴定。从此该产品走上规模化生产轨道。首家生产厂是上海硅酸盐制品厂,年产18万立方米。1974年开设了上海住宅建筑砌块厂,使得上海密实砌块年产量达到了28万立方米,成为上海市多层住宅建筑的主要墙体材料。为下一阶段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哈尔滨。哈尔滨低温建筑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建筑材料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黄兰谷等人在学习前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泡沫剂和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发现这种轻质墙体比红砖有更好的热工性能,可以大大降低墙体重量。1959年苏联拉古钦科薄壁深梁式大板结构思想传入我国,其要点是把分室隔墙视作薄壁深梁的受弯构件,一改过去受纵向压力的设计思想。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教研室的朱聘儒大胆应用这种构思,建筑材料教研室的黄士元、陈振基、徐希昌等人配合试验轻质隔热材料,成功试制了复合预制外墙板,并建成了一栋盒子试点建筑。

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装配式建筑的起步萌芽期,建国初期派出的留学生毕业后陆续回国,混凝土专业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院院混凝土所的有龚洛书、吴兴祖、韩素芳,分配到同济大学的有庞强特,分配到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有蒲心诚。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我国混凝土学术界的带头人。这一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建筑高校也都先后成立了混凝土预制专业,为行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二)发展起伏期

发展起伏期大体上是从1976年到1995年,即“五五”到“八五”。这个时期经历了装配式建筑的停滞、一股潮发展、再停滞的起伏波动。

1. 发展起伏期的主要特点

(1)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总结前20年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化、三改、两加强”。整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建筑工业化加速发展,标准化体系快速建立,北方地区形成通用的全装配化住宅体系,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多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居住小区。1991年原建设部颁布行业标准《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2)上世纪80年代初期,现浇体系进入中国,预拌混凝土应运而生,结构的抗侧力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筑向高层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防水、冷桥、隔声等一系列技术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商品住宅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再次骤然止步。

2. 发展起伏期的发展历程

(1)1976年~1978年。经过建筑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中国城市主要是多层的无筋砖混结构住宅,以小型黏土砖砌成的墙体承重,而楼板则多采用预制空心楼板。水平构件基本没有任何拉结,简单地用砂浆铺坐在砌体墙上,墙上的支承面不充分,砌体墙无配筋,水平楼板无拉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北京、天津一带已有的砖混结构统统用现浇圈梁和竖向构造柱形成的框架加固。全国划分了抗震烈度区,颁布了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了建筑施工规范,规定高烈度抗震地区废除预制板,采用现浇楼板;低烈度地区在预制板周围加现浇圈梁,板的缝隙灌实,添加拉筋。很多民用建筑的预制厂改为生产预制梁柱、铁路轨枕、涵洞管片、预制桩等工业制品。

(2)1978年~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在总结前20年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住宅建设政策研究的先行者林志群、许溶烈先生共同提出“四化、三改、两加强”,即,房屋建造体系化、制品生产工厂化、施工操作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改革建筑结构、改革地基基础、改革建筑设备,加强建筑材料生产、加强建筑机具生产。和老“三化”相比,更加注重体系和科学管理,但重点还是集中在结构、建材、设备上。随后我国建筑工业化出现了一轮高峰,各地纷纷组建产业链条企业,标准化设计体系快速建立,一大批大板建筑、砌块建筑纷纷落地。但随着大规模上马,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工业化构件生产无法满足建设需要,出现构件质量下滑,加上配套技术研发没有跟上,防水、冷桥、隔声等影响住宅性能的关键技术均出现问题,加之住房商品化带来了多样化需求的极大提升,使得一度红火的建筑工业化又逐渐陷于停滞。另外,随着墙体改革的深入,新型建材开始诞生。1978年国家建材工业总局中国新型建筑材料总公司、北京新型建筑材料厂(大板厂)相继成立,在制作大型墙板的同时开始引入石膏板、岩棉等新型建材。

(3)20世纪80年代初~1995年。国外现浇混凝土被介绍到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另一路径(即现浇混凝土的机械化)出现,并分别孕育了内浇外砌、内浇外挂、大模板全现浇等不同体系。砖石砌体被抛弃后,用大模板现浇配筋混凝土的内墙应运而生,现浇楼板的框架结构、内浇外砌和外浇内砌等各种体系纷纷出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类体系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解决了高层建筑用框架结构时梁柱和填充墙的抗震设计复杂的问题,而现浇的配筋内横墙、纵墙和承重墙或现浇的筒体结构则形成了刚度很大的抗剪体系,可以抵抗较大的水平荷载,因此提高了结构的最大允许高度。外墙则采用预制的外挂墙板。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将施工现场泵送混凝土的机械化施工和外挂预制构件的装配化高效结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因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解决外墙板的预制、运输或吊装,可以采用传统的砌体外墙,这就是内浇外砌体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2000年前后,由于城市建设改造的需要,北京大量兴建的高层住宅基本上是内浇外挂体系,而起初的内浇外挂住宅体系是房屋的内墙(剪力墙)采用现浇混凝土,而楼板则用工厂预制整间大楼板(或预制现浇叠合楼板),外墙是工厂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开始是单一的轻骨料混凝土,后来为提高保温效果,逐渐改为中间层用高效保温材料,采用平模反打工艺,墙板外饰面有装饰的条纹,这种内浇外挂墙板承受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地震水平荷载。

3. 发展起伏期的典型城市发展情况

(1)北京。这一阶段北京的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有了较大发展。一是逐渐摸索出一整套标准化设计套路,形成北京及北方地区通用全装配化住宅体系。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调兵遣将,成立了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承担策划、设计、科研、构件制造、运输、安装、施工、装修、运营、直至搬家入住的全部工作,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其所属的第三构件厂一度在产能和技术方面是亚洲最先进的企业,住宅由5层~6层向10层~12层甚至15层~18层发展,在团结湖、牛王庙、天坛等处大面积推广。年竣工面积由1975年的2.8万平米逐年增长到1984年的52.4万平米。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北京市建成的装配式住宅总计约1000万平米。

1987年,全国已形成每年50万平米(约3万套住宅)大板构件的产能。其中南宁大板建筑曾占全市住宅总建造量的56%,北京、兰州分别达到30%和15%,湖南共施工大板住宅70万平米。

(2)上海。在上一阶段产能、质量日益提升的基础上,这一时期上海的中型砌块住宅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但随后又陷于停滞。密实砌块建房速度快,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深受施工单位的欢迎。从1975年开始产量年年上升,三条生产线同时开足。煤渣供不上,用陶粒代之,甚至想用石子代替,来满足生产的需求。特别是1984年以后,上海住宅建筑迅速发展,每年住宅建筑竣工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200万平米提高到近450万平米。上海墙体材料原先就比较紧张,建筑面积迅速提升后密实砌块更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有时购货单位甚至将运输卡车直放到生产车间门口,客户自己动手,将热气腾腾的砌块搬上卡车,运至工地,立即上墙,“现烧现吃”,产品红极一时。到1985年、1986年年产量达23万立方米左右,超过设计产量25%以上。1984年~1987年是密实砌块的鼎盛期,同时也存在盲目追求产量、拼设备的现象,放松了质量管理(当时砌块厚度误差最大达3厘米以上),热砌块直接上墙,隐患随处可见。密实砌块本身存在的缺点加上质量管理不严,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施工单位对密实砌块质量意见很大。在应用方面,1983年原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对上海800多万平方米的砌块多层住宅建筑墙面裂缝作了全面调查,发现60%建筑有垂直裂缝,虽然不影响正常使用,但群众反响很大。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到上海检查工程质量,住宅建筑中密实砌块住宅有60%墙面粉刷起壳,被判不合格。使密实砌块声誉受到了又一次沉重打击,施工单位为了“评优创优”对密实砌块已是“远而敬之”。1987年3月原上海市建委印发了“上海市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根据中型密实砌块规程规定,七度设防地区24厘米厚砌块可建造的最大高度为16米,最多层数为五层,而上海多层住宅大多数都是六层,高度在16.8米,这就限制了中型密实砌块在上海地区的应用。加之外省入沪的施工队伍日益增多,承揽了上海30%~50%的住宅建筑施工任务,此队伍对实心黏土砖建筑十分熟悉,对砌块建筑一窍不通,使得砌块应用量急骤下降。尽管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试图改变密实砌块应用下滑局面,但收效甚微。自1987年后,密实砌块年产量就直线下跌,产品大量积压,企业严重亏损,到1994年4月被迫停产。1994年7月,上海住宅砌块厂也停产了,上海密实砌块从此消亡。

4. 现浇混凝土体系的引入

伴随着现浇混凝土体系的引入,大量农民工进城,现浇建造方式成本优势显现,装配式建造方式淡出。

(三)发展提升期(1996年~2015年,即“九五”到“十二五”)

1. 发展提升期的主要特点

(1)199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72号文件),明确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任务、措施等。原建设部专门成立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配合指导全国住宅产业化工作,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全面实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立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研究建立住宅部品体系框架,初步建立部品认证制度。

(3)住房的商品化、多样化,驱使“毛坯房”成为主要的住房交付方式。

(4)现浇体系得以大规模发展,几乎全面占领高层住宅市场。但传统人工支模、商品混凝土质量等问题导致混凝土质量通病普遍存在。

(5)“十一五”时期,以万科为代表的一批开发企业开始全面提升大板体系,2008年万科两栋装配式剪力墙体系住宅诞生,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开始发展。“十二五”期间,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纷纷出台,各地构件厂纷纷酝酿重新上马,大量新生产线再建。

(6)“十一五”期末~“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3600万套大规模建设时期,以保障房为切入点,在保障房建设中大力推行产业化呈现规模化增长。

(7)“十二五”期末,国家绿色化战略、节能减排的高要求,加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住房需求,对历史阶段性产物“毛坯房”提出挑战,多个省市出台了全装修成品交房政策。

2. 发展提升期的简要历程

(1)颁布行业标准。2002年国家颁布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按北京地区抗八度地震设防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应用受到许多制约,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一般为16层或18层以下),后来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住宅高度不断提高,开发商建造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预制混凝土楼板、预制外墙板节点处理的问题较为复杂,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整体性,现浇混凝土楼板逐渐取代了预制大楼扳和预制承重的混凝土外墙板。在近15年时间里,这种住宅体系是当时的主要选择,成为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相结合的重点时期,为北京的住宅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三环路、四环路和前三门区域内,建成大量此类住宅。

(2)预拌混凝土工业发展推动混凝土技术进步。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建筑的兴起,推动了中国预拌混凝土工业的发展。以前混凝土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方式,没有成为市场供应的商品。上世纪80年代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商品经济,混凝土行业也抓住机会走向市场,面向全社会供应。当时的叫法是“商品混凝土”,以示与单位内部自用的混凝土不同。北京、上海、天津、无锡、沈阳等大城市率先开始社会化供应,大模板体系的混凝土完全由专业的搅拌站供应,定时定量,搅拌站配备了搅拌车运输、泵车输送浇注,技术逐步成熟。预拌混凝土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产业真正开始起步发展。工厂化的发展使预拌混凝土在我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以上,部分大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已达到现浇混凝土总量的50%以上。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推动了混凝土技术的进步。搅拌站的规模趋于大型化、集团化,装备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趋于成熟,泵送技术的使用开始普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所提高,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技术飞快发展。随着施工现场湿作业的复苏,现浇技术的缺点日益彰显,即使使用钢模,支模的手工作业还是很多,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养护耗时长,施工现场污染严重。

(3)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这一时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力资源紧张,建筑业出现了人工短缺现象。业内人士逐渐意识到,长期以来以现场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重新引起了关注。

从建筑业转型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建筑,实现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科学化(四化)再次得到重视。

(4)开始重视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除了关注装配式建造方式外,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减少用工、提升质量和减少浪费等课题。在新形势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明显,但是装配式结构体系整体性能差,不能抵御地震破坏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建筑界,为了有别于过去的全装配式,出现了一个新的体系,在2008年前后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装配整体式结构。最早形成法规文件的是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2009年发布的深圳市技术规范SJG 18-2009《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特点是尽量多的部件采用预制件,相互间靠现浇混凝土或灌注砂浆连接措施结合,使装配后的构件及整体结构的刚度、承载力、恢复力特性、耐久性等类同于现浇混凝土构件及结构。

(5)装配整体式结构发展出不同的分支。一种使用现浇梁柱和现浇剪力墙,另一种把剪力墙也做成预制的或半预制的。前者可称为简单构件的装配式,只涉及标准通用件和非标准通用件,不涉及承重体系构件;后者则做到了承重构件的预制,预制率有很大提升。香港在很长时间内推行现浇剪力墙,预制率只能达15%~25%。后来采用了预制剪力墙和立体预制构件,葵涌的一个公屋项目预制率达到了65%。

(6)上海、北京等地积极探索。经过两年时间的编写,上海市2010年发布了由同济大学、万科和上海建科院等单位联合编制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08-2071-2010),其中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定义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这种结构体系是对50年前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一种提升,是经过多次痛苦的地震灾害后的总结,也基本适应了新时期高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

北京万科开展了首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体系住宅的实践。第一步,万科于2007年首先跟北京榆构共同建立了产业化研发中心。第二步是科研论证,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讨,包括委托工程院的院士,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做了大量抗震试验。第三步是建设实验楼,在榆树庄构件厂里盖了一栋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住宅。2008年,万科开始启动两栋工业化住宅,这也是新时期真正意义的工业化住宅楼。

全国各省市积极出台政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大力推进产业化,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开始涌现。以北京为例,北京在2014年提出要实现保障房实施产业化100%全覆盖,并以公租房为切入点,全面建立以标准化设计、建造、评价、运营维护为核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标准化设计制度、专家方案审核制度、优良部品库制度等,实施产业化规模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其中结构产业化、装配式装修均实施的全装配式住宅已经达到145万平方米规模;北京由简到难,分类指导,全面使用水平预制构件,并于2015年10月出台政策,提出保障性住房中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并大力推行装配式装修。

总之,最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装配式建筑呈现快速发展局面。突出表现为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技术与经济政策,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涌现了大量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振基《中国工业化建筑的沿革与未来》,《混凝土世界》,2013年08期;

[2]陈振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列宁格勒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摘自《全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会议工作资料》,195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黄汇《浅议“住宅设计及住宅产业现代化”》,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人居委员会及北京市规划学会住宅与居住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金斧《上海粉煤灰硅酸盐密实砌块的兴衰》,《粉煤灰》,1995年第5期;

[5]文林峰、刘美霞、岑岩、刘洪娥等《“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执行情况评估研究》,2010年;

[6]文林峰、刘美霞、武振、刘洪娥、王洁凝、王广明等,《绿色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2015年;

[7]文林峰、刘美霞、武振、刘洪娥、王洁凝、王广明等《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的激励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015年;

篇4: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优势的探析

【摘要】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优势特点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分析能够保证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装配式建筑优势使人们更加的关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势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式建筑技术在科技的引导下不断的创新。为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奠定了物质与技术条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应用新式建筑方式将会降低生产成本,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道路。这也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适应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小型化多元化,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构造。装配式建筑不但改变了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规模转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激发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充分的对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进行应用。降低了生产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也是建筑行业文明施工的重要表现。对于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新时期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应用表现

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应用上具有广泛性特点,能够根据建筑的需求不断的完善应用状况,充分的发挥建筑的功能特点。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致。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行业创新的重要表现。对于建筑产业结构完善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是建筑科技不断革新,推动建筑产业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步骤。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能够保证建筑物本身的整体功能与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建筑低碳环保,提升建筑的抗震效果,使建筑成本更加的经济实惠。装配式建筑所代表的环保节能与新时期社会倡导的节约相联系。这种施工理念与消费行为使得建筑整体结构设计优势更加的突出,有助于人们更加接受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先进性与施工效果相适应。符合国家要求的建筑行业发展规划。能够不断的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多元化高性能的建筑结构对于建筑产品性能要求持续的提升,这是环境保护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系统的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研究。

新时期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面临着全新的生产局面。人们更多的开展关注建筑结构的环保特点。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需要相应的配套主要的构件,并且主要作用于外墙复合板、屋顶用板等构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围绕建筑行业进行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是新兴建筑产业紧密创新结合的重要改革形式。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利用工业生产进行施工建筑,利用科学研究对建筑设计进行计算影响,将市场需求作为发展导向。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思路将会影响到与建筑行业发展相关的方面。能够利用工厂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建筑构件,并且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利用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对房屋构件进行组装时,将会影响到传统建筑理念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新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三、装配式建筑优势

1.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模式,体现了建筑行业环保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稳定快速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各行业都能够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目前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资源保护与科学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构建健康生活。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突出地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实现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在符合生产质量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对人体不能够有相应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不受到污染,同时在拆除建筑之后,建筑材料还能够二次利用。绿色建筑材料正是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特点。装配式建筑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主体进行相应适度的调整,同时还能够满足建筑环境保护的需求。装配式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轻质材料,在建筑构建中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在重量上实现轻质化同时没有影响到建筑质量。装配式建筑能够填充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这也是进一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是建筑能够更加适合人们的生产生活。

2.方便施工,能够提升生产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主要利用的就是生产加工完成之后的建筑材料进行主体安装。这种主体安装方式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工人的工作量极大的减轻。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湿法作业施工的工作条件降低,使施工不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能。将施工现场的资源与施工时间进行优化配置,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计算,装配式建筑与湿法施工相比在施工效率上能够提升三倍,同时能够在天气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节省了施工时间。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应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在工程车间完成,这样也不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将车间工厂完成的建筑材料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就可以。

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将会使建筑质量提升

我国传统建筑行业在建筑材料的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装备资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模块。通用的体系模块在系统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摸索,标准化通用化构件将会使系统同能规律化脱节最为直接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的凸显。装配式建筑材料与同体积的混凝土相比在重量上能够节约1/2左右。在减轻建筑重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建筑基础荷载保持不变。这种建筑结构将会降低建筑投资,使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利用建筑材料的轻型化,使建筑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耗损降低,节省更多的运输资源,控制了运输费用。

装配式建筑材料轻型化发展的同时保证了建筑材料的强度,在抗震防火防洪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将不同的组件进行结构化调整,紧密各组件之间的联系,在根本上提升建筑的兼顾性能,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建筑材料的柔性。这种建筑柔性在抗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建筑优势。装配式建筑材料具有低导热性特点,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外墙体的温度恒定效果。在建筑应用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形受到变化,装配式建筑材料能够极大的避免建筑外体产生热桥,能够降低热损。这样就会极大的保证热能总量不变,也会使保温材料的厚度降低。建筑整体的内部情况会影响到墙体热容量,这样会使墙体内部的热量进一步的增多,同时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墙体内部的温度也会产生缓慢的变化,影响到室内温度。利用装配式建筑材料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创新能够实现建筑节能环保,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几率,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保障人们生活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发展生态建筑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装配式建筑的创新将会使生产产品多样化工业化,形成以环境保护发展为目的,多元化方式结合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桂保,张志友.浅谈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进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15(11).

[2]严微,曹永红,李国荣.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1(8).

[3]崔建宇,孙建刚,王博,渡边史夫.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日本的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0)

篇5: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北美地区的预制建筑被长期推广,相关标准已经十分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到处可见。由于地震影响,近年来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行业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欧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状况

预制建筑最早就是在欧洲出现的。在这个欧洲,推动建筑工业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止,各种形式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都得到了充分的实验和发展,整体的发展情况比较良好,形成了各种标准化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2.3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状况

篇6: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分类和特点

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分类

根据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装配化混凝土建筑可以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另类。全装配建筑的全部部分都是现场装配的,一般适用于低层建筑或者临时应急建筑。部分装配建筑是把预制构件与原址上的已建成部分结合起来,使用更加广泛。如果根据承载特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又可以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内浇挂式混凝土建筑。

1.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篇7: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蓉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推进重点

城市规划区内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扩)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性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保障性住房、棚改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项目,30米以上大跨度建筑和60米以上大跨度钢结构标准工业厂房等项目应当优先实施装配式建筑。

二、推进措施

(一)强化规划设计引领。制定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在合理规划布局基础上,支持县(市、区)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及时发布装配式建筑工程部品部件标准化目录。

(二)建立装配式建筑推进制度。对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以划拨方式供地的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明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对应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地块,规划、国土部门应将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和土地出让公告或土地划拨决定书,明确约定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有关条件和奖励内容。装配式建筑由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认,经认定符合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可享受装配式建筑优惠政策。

(三)推广适宜装配式建筑技术。一般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具备条件的特色项目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钢木混合结构建筑。鼓励使用预制内外墙板、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空调板、梁和集成化橱柜、浴室等构配件、部品部件,大力推广外遮阳,墙体保温、厨卫、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推动一体化装修模式,促进传统装修向装配化转型发展,大力提倡住宅全装修;推进整体厨卫、集成化设备管线、预制装配式轻质隔墙等应用。

(四)积极培育装配式建筑实施主体。积极引进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自动化水平高的部品生产企业。鼓励本地的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墙材、钢材及传统钢结构等企业向建筑构配件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延伸或转型。鼓励开发、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

(五)创新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对采用装配式施工项目,应选择具备装配式建筑建造能力的企业施工。装配式建筑项目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项目可按照技术复杂工程招投标;对采用专利或成套建筑技术建造的装配式建筑,可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招标。装配式建筑可以适当提高设计收费,但不得超过国家设计收费标准上限。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鼓励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工程总承包。

(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章贡区、于都县等3-4个装配式建筑重点示范县(市、区)。选择建筑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的10个项目作为市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强化智能化施工、智能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七)完善装配式建筑监管制度。由市质监、工信等部门研究制定生产质量监督办法,规范部品部件生产管理,建设部门适时延伸监管。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加强部品部件现场监造和施工现场质量抽查和检测,落实各方主体质量终身责任,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装配式房建工程竣工验收时,项目业主委托专业机构(专家)验收评估,并出具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等认定文件。

三、扶持政策

(一)加强土地保障。国土、规划等部门要优先保障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装配式建筑工程部品部件生产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优先安排建设用地,项目用地可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土地。对采用招拍挂出让的土地价款可约定分期缴纳(首次缴纳比例不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缴纳期限不超过1个月,其余部分在6个月内全面缴清)。

(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将装配式建筑龙头骨干企业列入市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享受市、县各项招商引资政策优惠。相关县(市、区)政府应将装配式建筑产业纳入招商引资重点行业,并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三)实行容积率差别核算。实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规划验收合格的,其外墙预制部分或叠合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土地出让金不作调整。

(四)加大财政支持。对国家级、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资金补贴。对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达15%及以上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由受益财政按5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单个项目不超过200万元,用于补贴深化设计、生产、运输、吊装等环节产生的增量成本。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三星运行标识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规定给予奖励。本地建材企业转型生产部品部件和配套产品的,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万元以上,且在两年内竣工投产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购买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单台(套)金额(不含税)在50万元以上的,由受益财政按照设备购买金额的3%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100万元);对引进国外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的,由市财政在国家、省贴息补助的基础上按《赣州市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赣市财建字〔2014〕68号)给予配套补助。符合市工业产业引导资金规定的建筑部品(件)生产企业、建筑产业化装备制造企业,可申请市工业产业引导资金。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政府投资类项目,其产生的增量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五)落实税费优惠。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可参照重点技改工程项目,享受税费优惠政策。销售装配式建筑配件适用17%的增值税率,提供建筑安装服务适用11%的增值税率,对同一项目的部品部件在生产、运输和施工环节不重复征税。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成本的150%摊销。对节能环保材料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和钢筋加工配送等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企业,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依法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装配式建筑项目计算报建费时预制外墙板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

(六)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抵质押物的种类和范围。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融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对采用装配式施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及购买装配式住宅的购房者,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给予优惠,采用住房公积金购买装配式建筑的,贷款额度可提高20%。

(七)加大行业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予以减免。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企业缴纳的质量保证金以合同总价扣除预制构件总价后作为交纳基数减半计取收缴,建设单位缴纳的住宅物业保修金以物业建筑安装总造价扣除预制构件总价后作为缴纳基数减半计取收缴。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以申请认定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将绿色装配式构配件评价标识信息纳入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授信等环节的采信系统。对采用装配式建筑要求并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领取土地使用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商品房项目,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含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允许将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纳入进度衡量,可适当降低预售形象进度要求,其项目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减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装配式建筑业绩突出的建筑企业,在资质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获得鲁班奖、杜鹃花奖的装配式建筑,由企业注册所在地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10万元。

(八)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积极引进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人才,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符合规定的高层次人才范围享受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积极开展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交流培训,积极培养具备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工人,大力引导农民工转型为建筑产业工人。将装配式建筑专业工种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符合条件的给予培训补助。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可以面向全市培训行业技术人才。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业绩突出的建筑企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倾斜力度。

(九)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技创新扶持。成立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负责我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评审、技术论证、性能认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将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相关研究纳入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BIM 技术咨询服务和软件服务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现代服务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具有环保节能等性能的装配式建筑部品材料和新型结构墙体材料,经评审立项以后补助方式给予扶持。

(十)保障运输通畅。实施部品部件运输的车辆涉及超限的,应当向县(市、区)以上公安、交通部门申请超限运输许可;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部品部件,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对运输预制混凝土及钢构件等超大、超宽部品部件的运输车辆,公安、交通部门在物流运输、交通通畅方面予以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建设、发改、工信、财政、规划、国土、房管、科技、人社、交通、商务、质监、金融、税务等部门为成员的装配式建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推进装配式建筑统筹协调和领导。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是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制订本区域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结合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编制装配式建筑计划。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编制全市装配式建筑计划和考核目标,经市政府同意后下达各地。

(三)宣传引导,形成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宣传和科普力度,通过示范项目现场会、会议会展、专题报道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监督检查,强化考核。各地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政策和实施办法,加强监管和服务。市城乡建设局要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加强对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服务,定期组织督查考核,将装配式建筑任务落实纳入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科学发展观考核范围,确保装配式建筑顺利推进。

篇8: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

一、出台指导意见, 营造发展环境

出台指导意见。一是研究出台推进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或将相关内容融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农房改造等相关政策文件中, 通过政策引导形成示范效应。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在推进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指导意见中要明确提出至“十三五”中期, 新建、竣工农村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新建农房通用部品使用比例、集成技术在农房中的应用比例等发展目标。各级政府编制的乡镇整体规划、村落规划中应明确农村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

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将农村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科学分解到省、市、县级人民政府, 将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与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相挂钩。二是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强化职能和人员配备, 与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制定实施本地区农村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 做好本区域农房试点示范项目的选定和管理工作, 指导推广适宜农村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

培育市场需求。研究制定符合农村装配式建筑建设特点的财税政策和土地政策, 制定不同层级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补助资金奖励、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土地流转等扶持政策。现阶段, 直接的经济补贴政策比较有效。如北京2012年实施的抗震节能改造补助2万元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建立标准体系, 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建立标准体系构架。逐步健全基于农村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现场施工装配的系统化、多层次标准体系构架。标准应涵盖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混合结构、木结构。

二是编制国家级农村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及节点结构设计标准和施工图集, 并研发设计软件。鼓励各地将技术比较成熟、已应用于试点示范项目的建筑技术体系纳入区域性适宜推广建筑技术体系目录, 在本区域内重点推广。

三是建立标准化设计引导下的通用部品体系。制定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化部品部件规范。以农村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为载体, 重点发展农房厨房、卫生间标准化设计以及相应模数化产品部品的集成与配置。

四是开发能够进行菜单式选择的农村装配式建筑网络平台, 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方案、标准图集、施工技术规程、所需部品部件材料动态选用库等, 方便农民根据自己喜好和收入情况, 选择建造质优价廉的新农房。

三、塑造特色风貌, 推进特色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建筑风貌。不同地区的农村装配式建筑要突出地域特色, 如对于山地较多的贵州省, 农房外形要反映山地特点, 体现组团式、集群式村落布局。突出民族特色, 农房立面和装饰部件要提取民族建筑元素符号, 体现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突出人文特色, 挖掘地域性人文、历史特点,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精品村镇;突出民生特色, 通过农村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应用, 让农民住上“太阳房”、用上“生物燃气”、洗上“太阳能”热水澡, 共享城镇化文明成果。

二是就地取材, 技术融合。农房要充分应用当地建筑材料。如在吉林等东北严寒地区, 应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杆用于节能环保墙体, 利用松辽平原储量丰富的陶粒页岩、火山渣、浮石等作为砌块建筑材料, 达到轻质、保温、降低成本目的。推进农村装配式建筑应充分考虑与绿色建筑、被动式低能耗房屋相结合, 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农房, 同时按被动式房屋建造标准增强保温密闭性能, 最终实现绿色农房综合发展目标。

三是结合农村装配式建筑特点, 推进部品部件定型化、小型化和易安装。要推进标准化户型设计;要减少构件数量、种类, 适应农村道路运输、吊装能力以及施工条件等要求, 降低成本;部品生产应以小型化、生产简单为原则, 便于就地制作和小型机械操作安装;以建造速度快为主旨, 构造连接应简单明确, 确保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下可自行组装。

四、推进试点省市县建设, 摸索推广经验

借鉴城市住宅产业化推进经验, 选择在经济条件较好, 自然条件允许、交通便利、条件适宜 (安装设备能够作业) 、农民意愿较强、有一定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的地方开展农村装配式建筑省市县的试点。重点可选择在农村危旧房改造、集中迁并、移民搬迁、扶贫搬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新农村建设重大任务的项目中开展项目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现行预制装配农房体系存在的问题, 逐步完善技术、积累经验, 探索农村装配式建筑管理体制机制和规模化发展路径, 待条件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小城镇人口密度较高, 住宅建筑比例较高, 建设管理体制相对健全, 应作为推进农村装配式建筑试点的重点区域。目前湖南已在湘西自治州建立了农村住宅产业化基地, 示范效应明显, 经验可资借鉴。

五、培育龙头企业, 提升供给能力

目前全国已有57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企业, 但其中致力于农村装配式建筑建造的企业比例还很小。结合样本企业经验, 应逐步整合包含农村住房规划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生态休闲农业、金融机构在内的大型企业成为农村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

地方政府应向农村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政策倾斜,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开展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 提升部品部件质量, 提升施工工艺, 降低建设成本, 促进农房建设多样化、多元化。鼓励企业将现有专利技术产业化, 通过工程实践逐步纳入相关技术规程或建设标准, 推进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提升。

龙头企业要着力提升技术成熟度, 培养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形成有效市场供给能力。鼓励农村工匠向农房产业工人转变, 通过培训, 参与产业化农房的安装、施工, 负责产业化农房建成后的房屋维护和修缮, 通过农村工匠的转变带动农民建房观念的转变。

六、总结推广适宜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

根据10多个样本企业的发展情况看, 与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结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是低层轻钢结构体系, 指用镀锌钢构件做承重结构, 用环保、轻体、节能材料做围护结构的住宅。轻钢结构农房构件和配件可实现工厂化生产, 施工精确度高, 质量好, 建筑造型容易实现, 房间空间大, 布置灵活, 个性化设计可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 具有良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轻钢结构房屋体系能够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保要求。样本中有9家企业采用了此类技术体系。

二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指房屋主体结构和围护构件采用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此类体系多用于高度低于15米, 地上建筑层数不大于3层的农房建设, 采用了预制承重墙、梁、柱、楼梯、外挂墙板、凸窗、空调板、阳台等预制构件。装配式混凝土农房施工速度快, 施工效率高, 工程质量较好, 干法作业无现场污染, 能达到“四节一环保”要求。样本中有2家企业采用了此类技术体系。

三是现代木结构体系, 指采用复合木材承重构件、规格材、木质复合板材和金属连接件等构件建造而成的木结构房屋。现代木结构体系提高了原木的利用率和结构承载能力, 具有耐火、防腐、易加工、自重轻等特点,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节能减排效果好, 建筑运行能耗低, 是一种与自然共生、生态宜居的绿色建筑形式。

上述三类技术体系已在农村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 取得了较好成效。样本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深入探索不同的关键连接技术和施工工艺工法, 完善技术体系, 为其他农村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范例。样本企业技术体系和工程应用情况详见附表。

上一篇:上诉申请书范文格式下一篇:受伤的小鸟400字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