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2024-08-17

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通用11篇)

篇1: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摘 要: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

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

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2]李永灿.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和应用[J].体育教学.2005.4.[3]张捷临.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析[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0.1.[4]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5]梁龙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篇2: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摘 要: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情境教学。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

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

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篇3:小学体育排球教学探究

小学生打排球的基础就是要做好和掌握打排球的一些基本的姿势,这是在体育排球课上教师应当首先要求学生们掌握的基本要点。在一开始的基础动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慢教学的脚步,耐心指正学生们打排球的不良姿势,并亲自为学生们多做示范,加强学生们排球动作的基础练习。

例如教师在排球课上首先应当指引学生们做好准备姿势,当然在做准备姿势之前,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们对排球活动的理解,还可以先简单地向学生们讲述一下有关排球活动的课外知识。如排球活动的起源和它引入我国的时间以及它的练习对人体的益处等等。这样就把学生们真正引入到排球的教学当中来,再一步步抓学生的基本体式。其中包括准备姿势和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在打排球中准备姿势是其它一切后续步骤的基础和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准确完成技术活动,必须在排球的教学中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有许多学生在做准备姿势的时候,身体重心、脚步站立和手势等都存在较大问题,身体重心过高会使学生的移动接球速度大大减慢而且还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与伤害,脚步的站立姿势不对极易导致学生犯规和摔跤,手势不对的话就很容易把球击偏。对于这些动作教师要多为学生做示范,并要求学生们多多练习这些基础动作,而不要急着对打比赛,如手上的姿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握好正确的姿势后自己在一旁多多练习抛球和接球,自己找找感觉。掌握正确的击球部位,教师可以用“一插”,“二夹”和“三抬臂”的口诀并让学生勤于练习来引导学生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击球部位。强化基础训练是学生打好排球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们劳逸结合,不可一味地过度训练,还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尽量能采用适合他的教学方法。

二、趣味游戏中的排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小学体育排球的教学当中仍然受用,一味的排球练习只会让学生们感觉到厌倦,课堂的效率会极大的降低,不仅起不到放松学生们的心情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使学生们产生不良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就要想着如何提升排球活动中的趣味性,保持学生们的排球练习的热情,在排球练习中适时地设计一些有趣味的游戏就是解除这种状况,提高小学生们在排球课上的学习兴趣的不错选择。

例如,一堂体育排球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练习15分钟,再让学生们坐下休息几分钟,接下来为学生们开展一个与排球活动相关的趣味游戏,最后有时间还可以让同学们分享下排球游戏中的体会,再次强化训练。如,可以让班上的同学围成一个大圈,接力式的抛接球,哪个同学没接住球,就罚他到圈子的中央为同学们表演一个小节目,唱歌、跳舞和诗歌朗诵啊都可以。这样经过这个游戏之后,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体育排球课上的积极性,使学生们都主动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趣味化的排球小比赛,排球知识竞赛和对壁击球等活动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练习,调节同学们的精神状态,让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两者相结合,使体育课的气氛轻松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注意下排球教学时的语言应用,多应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创新改进教学的方式,多多引入一些小学生会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排球的练习过程中能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真正的使自身的精神得到放松,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甚至进一步的,它还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从一个不爱好体育锻炼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能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使教师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小组合作中的排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形式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排球课上,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的排球练习,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相互激励,以求得共同进步,提高学生整体的打排球的水平。

例如,在上排球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其中每个小组的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水平要相对平衡,也不能使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太大,每个组的人数大概6个人左右。分组之后,组内的人员还要相互协调好,争取人人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排球活动中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如教师在排球课上,要求每组的同学掌握排球的对接对抛,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对每个小组的练习成效进行检测。这个时候,就要求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不仅要自己练习好,还要帮助组内其它的成员,使组里整体的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同学都掌握了一定的打排球的技巧后,还可以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排球比赛,这就需要每个组的组员之间的极大的配合度,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探究、共同收获。赛后,教师还可以留点时间给每个小组的同学,让他们进行小组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总结经验,以获取更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排球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小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加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发挥了同学们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们的互助和分享的良好品质,促进共同的进步。这一教学策略值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总的来说,小学体育是在小学教学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教学项目,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小学生们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像在排球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探究出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来改变以往体育课的沉闷气氛,提高学生在排球课上的热情,以此来谋求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上更加长远的发展。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小学体育在小学生的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排球运动是小学体育中较为常见的一项运动,它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在排球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放松心情。所以作为一个小学体育教师就很有必要做好排球的教学,为小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提供更好的排球教学方式。本文就主要探讨小学体育排球的教学策略。

篇4: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項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

[2]李永灿.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和应用[J].体育教学.2005.4.

[3]张捷临.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析[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0.1.

[4]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

篇5:小学体育探究性教学思考论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探究性;教学;合作;探究

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课堂教学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更加贴近学科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科学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小学的体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符合从发现到探究的科学认知规律。正是传统的教学中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热情,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还体育教学的本来面貌。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谈一谈小学体育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从小学生学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学情。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比较浅显的活动教学,要注意避免陷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境地。教师的教学要充满感性成分,活动探究的设计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感知入手,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问题去一探究竟。在这样的教学中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或是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氛围。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摆脱枯燥的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探究的乐趣。

二、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既面临着应试教育的严格要求,同时又要践行课堂改革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人舞台,而应该是孩子们处于主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和支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是不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再进行体育知识教育了呢?我想不是这样的。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并存。很多老师认为应试教育和学生的主体发展是相互矛盾,无法调和的。其实,这种说法和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欣喜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些有益的探索告诉我们应试教育背景下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思想是既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基础教育和基本训练,更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这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我们当下对教育的要求。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同时教学活动中要存在基础训练环节,扎实的进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提高小学生的活动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并不是说几句话或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够实现的了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课堂活动中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们参与的多了,学生的精力就会变得集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活跃的思维正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条件。课堂观察发现,只有当学生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才能闪现出创新的光芒。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怎样才能让课堂氛围变得宽松自然呢?我想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设计和组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其中。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懂得互相尊重,让课堂变得宽松而有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课堂,努力让自己变得诙谐幽默。教学语言要亲切不拘谨。教师亲近的形象能让学生放松心情,进而乐于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活动中来。在实际教学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有道理的。教师的关爱和学生的尊重在课堂上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篇6: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应为学生打好体育锻炼的基础,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使学生能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可见, 从小学开始就应对体育引起重视, 应针对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分层教学; 终身体育理念; 方式探寻;

一、分层教学和终身体育理念认知

分层教学法最早定义的特点就是根据技术水平将学生分出层次,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让下层学生向上层进步, 让上层的学生更加优秀, 也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分层教学也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层次把学生分出不同的组别,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后因材施教, 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

体育新课标强调“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 与终身教育同时衍生, 即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是在体育的改革、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小学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小学里, 学生处在6~12岁年龄段, 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 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 促进身心健康, 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 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如果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得不好, 如脊柱侧弯、驼背、呼吸机能差等, 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 而成为终身的缺陷。所以, 学校体育教学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 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体育教学体系, 对于体育的概念是模糊的, 不清楚体育课应该学什么, 做什么。这个时候, 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推广正确的体育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方式方法

1. 教学目标分层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目标分层, 合理、明确的制定, 是体育工作开展的第一步。而体育是很特殊的一门课程, 它是多元化的,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应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而不断的改革更新, 因此, 有较大的波动性。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应与各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应, 根据需要,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得, 才能确保整个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 有效实施。目标的分层确立可从以下几步出发。

(1) 目标预设

在课程开始前, 应进行教学目标的预设, 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体育课程标准, 提前理清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理清课程的内容体系, 也可避免盲目的制定目标造成资源、时间浪费, 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而没有意义。

目标的预设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目标的课程, 会让学生有努力的方向, 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在遇到困难时, 鼓励学生开拓新思路, 应用新方法, 以便更好的实现目标。

(2) 目标细化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目标内容要明了, 要把体育行为进行细化, 明确的规定出这节课要完成什么, 要达到什么要求, 需要学习什么内容等, 要面面俱到, 避免出现疏漏。

如可细化分为理念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几个层次。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对课程的理念有一个完全的认知,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合作竞争, 共同的进步发展。在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 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感受到体育中的情感, 从而轻松快乐的学习。

(3) 目标具体化

目标统领教材, 教材为实现目标服务。教材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更要考虑到学生所处阶段的身心特点, 兴趣爱好、基本活动能力等因素, 进行教材的整合, 根据实际的情况,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围绕目标学习,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率。

(4) 目标评价

没有评价的目标教学, 是不完整的教学, 评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过程、教学效果等要素的评价, 它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具有导向、鉴定以及激励的功能。由于班级学生个体、体质差异大,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结合的机制, 实施分层、针对性的有效评价,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目标的完成情况, 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能够对自己有个精确的定位。并鼓动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出建议, 帮助学生进行改进,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体育分层教学的开展

(1)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时期, 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期, 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课程是一项运动项目, 在体育运动中,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 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 在完成体育运动项目时会显得比较吃力。为了避免学生因为项目完成情况产生不良情绪,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制定不同的任务标准, 计划性的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逐步提高,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

兴趣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只有对所学事物感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 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体育课能较好的进行, 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体育课上教师教学时就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 即学生的个体表现于外在的心理倾向, 针对某些学生对体育兴趣淡薄的和没有兴趣的, 教师要培养其兴趣, 让学生可以自主自发的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 享受体育, 爱上体育, 这也是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时重要原则的体现之一。

(3) 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所擅长的科目是不一样的, 而小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 可塑性强。可根据其特性和每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把擅长科目和不擅长科目的分为一组, 起到“以优带差,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的作用, 也可避免教师因个人精力有限, 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进行目的性的分组, 能够使学生之间有更深刻的交流, 让学生通过相互的学习, 达到更高的层次, 提高自身能力。

分层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处理好尊重个体与面向全部之间的矛盾, 能够将学生从没有针对性传统教学中解救出来, 真正帮助学生确定其主体地位。所以, 我们要不断地实践并完善分层教学法, 更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法来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 注意各个层次的连续性, 不能机械的分开, 保证各个层次的衔接, 保持其持续、连贯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学习内容。作为教师, 要正面的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态度, 让学习明白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授之以渔, 积极督促, 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文利.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实验分析[J].新校园旬刊, 2014.

[2] 李静亚.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 .

篇7: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探究的论文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在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文化课程的实施。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并以此探究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思路,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层次化教学等方式共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化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现状。小学体育教学虽然有了多年的发展,但仍旧以传统的列队、讲解、实践为主要的授课模式,更多的是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硬搬过来。这种教学模式方法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往往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体育教学的意义。在一些偏远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设施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匮乏,体育教学往往的采用自由活动的形式展开,使得体育教学教学目标得不到很好落实。因此,从教学方法方面来看,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展开和实施。

(二)做不到学生为“中心”

除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单一,小学体育教学不能适应新课改教学目标,做不到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学完全依照体育教师的意志进行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之一。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度和参与程度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不能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性别、身体素质等方面等个体特征的考虑往往不足,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层次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彻程度受到影响。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导作用,更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总之,小学体育教学,在课堂主体方面的把握仍然有所欠缺。

二、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一)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体育教学应不断的发挥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的应用程度,逐渐丰富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设施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应运用好新型的多媒体技术、电教化技术,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小学体育教学。本文认为在进行体育室外教学实践之前,应通过多媒体电教技术将相应的理论、关键动作进行有效的展开,运用好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得一些复杂的体育动作要领能够被学生充分的掌握;同时,小学体育还有应对于基础的体育常识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利用动画Flash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二)采取层次化的教学模式

层次化教学本质在于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其实施依据在于教育学中的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进行差异化的体育锻炼;一方面,个体存在差异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这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另一方面,采用差异化教学能够激发不同特质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展开。因此,积极采取采取层次化的.教学是对小学体育教育有效尝试。

(三)有效利用游戏创新体育教学思路

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和智力成长的关键阶段,活波好动、积极活跃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本文建议利用游戏创新体育教学思路,例如,将跑步和跳远融入到游戏中,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有效锻炼了耐力、弹跳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另外,在游戏情景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按照上述的层次进行分组),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也得到有效的锻炼。总之,通过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

(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探究

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阶段都应以学生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其次,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都应以学生为本,积极提升自身对于体育课堂的把控能力,努力做到体育课堂活泼而不是严肃,切实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锻炼。

三、小结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小学体育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不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现状等问题,并以此探究了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主要通过从丰富教学手段、采取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实施等创新手段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10:87-88.

[2]冯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01:93-94.

[3]王兴朋.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489.

篇8: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 将其与课堂结合, 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 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 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 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 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 鼓励学生的士气, 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 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 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 因材施教, 合理搭配。具体说来, 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 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 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 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 容易被吸收, 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 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 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 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 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 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 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 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 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 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 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1 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 学习进取心也较强, 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 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 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 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 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 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 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 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 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 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 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 在教学中, 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 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 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 对其回答及时鼓励, 激发其创新意识。

2.2 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 兴趣广泛, 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 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 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 先易后难, 由表及里, 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 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善于提问, 创造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 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寻求解决办法。

2.3 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 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 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 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 评价内容尽量开放,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 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 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 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 学生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 作出适当的表扬, 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 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 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3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1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 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

在这种活动中, 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 究其产生的原因, 大致有三个:

(1) 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 下次就会害怕, 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2) 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 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 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3) 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 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 也怕跳高。

3.2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 就可以有的放矢, 采取措施:

(1) 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 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 降低器械的高度, 加宽跳高架的距离, 翻松沙坑, 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 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 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 体验欢乐。

(2) 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 如400~600米自然地跑, 1000~12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 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 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 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 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 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总之, 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 锻炼人的意志力, 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 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 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09, 12.

篇9:小学体育排球教学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排球;教学策略

一、基础训练中的排球教学

小学生打排球的基础就是要做好和掌握打排球的—些基本的姿势,这是在体育排球课上教师应当首先要求学生们掌握的基本要点。在一开始的基础动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慢教学的脚步,耐心指正学生们打排球的不良姿势,并亲自为学生们多做示范,加强学生们排球动作的基础练习。

例如教师在排球课上首先应当指引学生们做好准备姿势,当然在做准备姿势之前,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们对排球活动的理解,还可以先简单地向学生们讲述一下有关排球活动的课外知识。如排球活动的起源和它引入我国的时间以及它的练习对人体的益处等等。这样就把学生们真正引入到排球的教学当中来,再一步步抓学生的基本体式。其中包括准备姿势和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在打排球中准备姿势是其它一切后续步骤的基础和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准确完成技术活动,必须在排球的教学中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有许多学生在做准备姿势的时候,身体重心、脚步站立和手势等都存在较大问题,身体重心过高会使学生的移动接球速度大大减慢而且还很苍易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与伤害,脚步的站立姿势不对极易导致学生犯规和摔跤,手势不对的话就很容易把球击偏。对于这些动作教师要多为学生做示范,并要求学生们多多练习这些基础动作,而不要急着对打比赛,如手上的姿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握好正确的姿势后自己在一旁多多练习抛球和接球,自己找找感觉。掌握正确的击球部位,教师可以用“—插”,“二夹”和“三抬臂”的口诀并让学生勤于练习来引导学生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击球部位。强化基础训练是学生打好排球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们劳逸结合,不可—味地过度训练,还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尽量能采用适合他的教学方法。

二、趣味游戏中的排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小学体育排球的教学当中仍然受用,一味的排球练习只会让学生们感觉到厌倦,课堂的效率会极大的降低,不仅起不到放松学生们的心情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使学生们产生不良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就要想着如何提升排球活动中的趣味性,保持学生们的排球练习的热情,在排球练习中适时地设计一些有趣味的游戏就是解除这种状况,提高小学生们在排球课匕的学习兴趣的不错选择。

例如,一堂体育排球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练习15分钟,再让学生们坐下休息几分钟,接下来为学生们开展一个与排球活动相关的趣味游戏,最后有时间还可以让同学们分享下排球游戏中的体会,再次强化训练。如,可以让班上的同学围成一个大圈,接力式的抛接球,哪个同学没接住球,就罚他到圈子的中央为同学们表演一个小节目,唱歌、跳舞和诗歌朗诵啊都可以。这样经过这个游戏之后,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体育排球课上的积极性,使学生们都主动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趣味化的排球小比赛,排球知识竞赛和对壁击球等活动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练习,调节同学们的精神状态,让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两者相结合,使体育课的气氛轻松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注意下排球教学时的语言应用,多应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创新改进教学的方式,多多引入一些小学生会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排球的练习过程中能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真正的使自身的精神得到放松,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甚至进一步的,它还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从一个不爱好体育锻炼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能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使教师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小组合作中的排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形式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排球课上,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的排球练习,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相互激励,以求得共同进步,提高学生整体的打排球的水平。

例如,在上排球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其中每个小组的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水平要相对平衡,也不能使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太大,每个组的人数大概6个人左右。分组之后,组内的人员还要相互协调好,争取人人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排球活动中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如教师在排球课上,要求每组的同学掌握排球的对接对抛,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对每个小组的练习成效进行检测。这个时候,就要求每个小组内的成员不仅要自己练习好,还要帮助组内其它的成员,使组里整体的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同学都掌握了一定的打排球的技巧后,还可以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排球比赛,这就需要每个组的组员之间的极大的配合度,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探究、共同收获。赛后,教师还可以留点时间给每个小组的同学,让他们进行小组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总结经验,以获取更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排球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小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加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发挥了同学们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们的互助和分享的良好品质,促进共同的进步。这一教学策略值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篇10:小学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会宁县北关小学 曹晓瑞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是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小学体育锻炼的热潮,从而大大增加了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时间,体育老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就更加突出,体育老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锻炼效果。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而有些教师仍旧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新形势认识不足,因此在这样新的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阳光体育;教师角色;探究;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课标“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通过对小学的研究来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研究目的

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就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不断地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解决,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是学校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学校体育运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通过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和水平。我们发现,学生对现有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不高,学生认为学校现有场地器材满足学校体育各项工作有些勉强,这也间接的说明场地器材很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2.丰富体育教学形式

在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枯燥乏味,课程内容较为死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将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加入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或者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学生欢迎的游戏项目,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短跑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与设计,为学生讲解短跑运动的技术要领,随后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接力赛、贴人跑、换物追击赛等相关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好奇性,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因此,丰富体育游戏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将体育游戏和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的最佳方法之一。

三、加强领导管理,转变观念,健全阳光体育活动思想

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统一是阳光体育活动保障机制的前提。要充分认识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建立学校、班级、教师三级管理网络,制订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特别是体育老师要高度重视组织班级“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学校“阳光体育”各项措施,班主任大力开展班级“阳光体育”和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要的条件

1.作为新时代的学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及技能,更要依据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相关的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分析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体育课教学,充分利用体育场地的优势,充分发挥体育促智、审美、益心等多功能的教育性,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从而有效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素质教育。学校要通过舆论宣传与体育教学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加阳光体育锻炼,使学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

2.学校组织开设健康讲座让教师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的健康运动,校长亲自为教师做心理讲座和辅导,体育教师上场指导,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盲目、随大流、没有明确目标进行锻炼的随意行为。广大教师通过各种适宜自己的体育运动锻炼,从中获得愉悦感,培养和提高了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健康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达到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干扰,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及终身受益之目的。3.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活动并存。学校将大课间活动纳入了课程教学计划,列入了班级课程表与学校作息时间表,并制订了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制度,确保了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特色大课间有乒乓球比赛、跳绳、篮球、韵律操、跳跳球等活动,另外排球游戏、跳皮筋、丢手绢、滚铁环、猫抓老鼠、老鹰捉小鸡、拔河等民间趣味体育项目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运动区,使得校园在大课间活动时精彩无限。严密组织是提高大课间活动效率的关键。我们要求全校教工全员参与,全校学生全体参与,师生共同活动,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平等距离。在整个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是活动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及其余教工是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从入场,到活动,直到退场,组织必须严密,确保整个活动都在有序中进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守纪意识及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大课间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从头至尾全部由音乐指挥,使学生在锻炼体质的同时,也能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快乐地放飞自我。

4.阳光体育,本是一个活力四射、洋溢着青春活力、魅力十足的代名词。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阳光体育,在离我们越来越近。阳光体育,首先应该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运动起来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他才会充分施展开来,这样运动的效果才会较佳。阳光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训学生的审美能力、拼搏精神、参加各项运动比赛的能力。

五、作为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要求,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进行以下几点探究。

1.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改变以前“高高在上”的角色,从而应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以人为本,走进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教学模式的转变

如:给同学们讲解体育史、体育方面的健将;教他们跳一些简单的有关体育方面的舞蹈;教他们如何打篮球、乒乓球等等。由此看来,体育器材并不是制约体育教育的最关键的因素,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及其灵活性,则是将体育课堂有声有色的进行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大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力度,是关键的一环。3.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

体育教师提出了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专业的教学素质以及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等 方面新的要求.分析了当前中学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体育教师学历达不到要求、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出“阳光 体育运动”背景下应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位中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即由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小学体育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 交往者和合作者;单一的教书匠向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角色转变以及小学体育教师转变为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等方面的角色转变。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但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角色转变的不及时,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及存在着各种问题。领导高度重视体育教师转化角色,必须从实际出发。4.深化专业知识

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建立一支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型“阳光”体育教师队伍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后对“阳光”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培养“阳光”体育教师提出具体措施。的角色应该是开发者、促进者、创新者和引导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篇11: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探究论文

一、开展分组教学

不同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度不尽相同,若教师让学生全部参与同一项体育活动中则必然会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分组教学的方式能充分结合学生需求,最大化提高学生参与度及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在班内做一项统计: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根据学校内体育器材储备状况给出若干选项,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等,让每名学生作出选择,随后将选择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体育课上选出各小组组长,让其协调教师进行组内的管理工作。在课上先将学生集合,在进行简要热身活动后让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前往活动场地并分发体育器材,最后在下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收齐器材并带领组员有秩序地返回教室。首先分组教学的方式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巩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对学生而言,不论是现阶段体育学习还是今后发展过程中,合作能力都是必需的能力之一,因此开展分组教学对学生有很大帮助。

二、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往往单纯注重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忽略了教学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则能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学趣味性得到提升,在使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学习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接力跑时,可以准备换物接力跑游戏,即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自由结合为若干个小组,教师准备各类物品并让各小组派出代表以抽签形式选出接力物品,随后给学生一定准备时间,在准备结束后开始比赛。换物接力跑区别于普通接力跑的地方在于,换物接力跑的接力物不仅仅是接力棒,而是各小组组长抽签选出的物品,由于其具有随机性,因此更具有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商量,共同讨论出各类游戏并在课堂上开展,以使课堂富有趣味,更加生动。

三、开展竞技体育教学

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完成各项体育教学任务,且竞赛的形式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竞赛意识等,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以篮球为例,篮球是现阶段小学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竞赛,首先让学生自由结合为两支队伍,选出首发五人组及替补成员,由教师担任裁判并选择一节课时间为比赛时间,规定十五分钟一大节,中场休息十分钟后再进行第二大节,最后统计比分并决出胜负。篮球相较于高中阶段其他运动项目对抗性较强,学生在参与竞赛时能得到更多的锻炼。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竞赛体育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个集体中,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如在教学50米短跑时,可以开展竞赛并统计每名学生成绩,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排序并给予成绩优异者一定奖励,以起到激励学生作用。竞赛相较于日常练习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加充沛的动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户外时间课程固然重要,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基本人体生理特点、运动科学等方面内容,能使学生对体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及使用,在开展室内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有关如何热身、如何避免运动中暑等知识的视频并予以播放,也可以下载NBA、CBA、FIFA视频让学生观看,以使学生对这些运动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其兴趣。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安全教育,学生的身心安全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播放介绍安全知识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应注意的事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从而在实践课程中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现阶段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学模式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若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则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降低学生学习成效;若教学方式多样化,则会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趣味性,越发巩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故如何实现多样化体育教学越发成为当今小学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联系体育学科特点,从开展分组教学、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竞技体育教学,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四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分析、不断总结,逐步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艾买提艾山.小学体育多样化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2):00289-00289.

上一篇: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下一篇:八项规定精神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