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024-08-0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共7篇)

篇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3)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篇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A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2009年真题)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答案】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故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不能选A、B、D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2003年真题)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在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不可能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

篇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众所周知, 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没有阶级, 但一旦旧式分工以及由此导致的私有制出现, 阶级也就随之产生了。在马克思看来, 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旧式分工使得当时的无产阶级深受压迫。所以有人可能会说, 马克思关注的仅仅是他那个时代“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 他的思绪驻足于某个特殊的阶级。

但我认为, 这个关注点中却包含着他对整个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揭示。毋庸讳言, 当涉及分工、阶级、阶层的状况时, 马克思似乎没有把视线转向整个人类, 但马克思穷根究底挖掘出的不是只适用于某一历史时期、某一阶段的原则, 而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规律。比如奴役、阶级的出现根源与劳动者、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复杂的关系。这些规律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而是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存在, 是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背后真正的根源。所以, 从马克思所揭示出来的基本原理看, 他并非局限于剖析阶级社会的某一社会形态, 探究整个人类发展变化所蕴含的规律才是马克思的最终目标。

另外, 马克思不是为讲阶级、阶层而讲, 他最终关爱的是全人类, 他时刻魂牵梦萦的是整个人类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 无产阶级的解放中本身就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在1843年年底到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就提出:“哲学把受僧侣精神影响极深的德国人变成人, 这就是解放全体人民。”[2]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始终不渝的目标。既然最终目标已经确认, 为何他还要论及阶级呢?这是因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艰难曲折、荆棘丛生, 要实现它, 必须找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德国革命的分析中领会到, 在德国要彻底地革命,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困难重重, 但又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只要“德国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 取得普遍统治, 就是一定的阶级从自己的特殊地位出发, 从事整个社会的解放”[3]。德国市民社会的任何一个阶级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因为要扮演整个社会解放者的角色, 就必须在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 和“整个社会亲如手足, 打成一片, 不分彼此, 他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4]。然而德国市民社会的任何一个阶级都缺乏完成这个重任所必需的彻底、尖锐、勇敢和无情, 都缺乏与人民相同的开阔胸怀, 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所以只有形成一个非市民阶级的特殊阶级——处在彻底的锁链束缚中的阶级——无产阶级。由于是一个“一般无权”的阶级, 即人的完全丧失的阶级, 相应的, 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 才能消灭一切奴役制, 真正完成革命, 实现人的解放。所以马克思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归宿, 论及无产阶级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主要力量。

我们也可以从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92年德文版第二版) 序言中领会到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阶级的最终旨趣。“共产主义不是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 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 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 甚至还要更坏。既然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 而且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 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在现实生活中, 资本家等阶级是现存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并没有感到丝毫变革社会制度的需要, 甚至阻挠对社会制度的变革, 反对工人阶级自身进行的解放。唯有那一无所有的阶级——无产阶级才可能变革社会。但只有无产阶级的解放并不是真正的解放, 解放是针对全人类的, 就最终结果而言, 指向的应该是全人类。马克思、恩格斯清醒地认识到, 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 由于阶级、阶层利益之别, 在现实斗争中策略应该与他们的利益相一致, 所以, 一方面全人类的幸福是他们对未来人状态的瞻望, 另一方面, 他们研究阶级、阶层, 对既往和当前人的状态给予考察。“在马克思那里,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都不过是手段, 而人的自由、解放和人性的复归才是真正的目的。”[5]马克思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具体道路, 预示着这是一个从某个阶级的革命开始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并不是无法实现的空洞而美好的向往。总之, 在阶级和人类之间, 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注。但他并不限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而是从现实出发,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起点, 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方式, 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马克思的“人”是全人类、大我, 但是否意味着他彻底否认个人, 泯灭个人的地位?笔者认为, 马克思的“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 是小我。然而, “马克思以后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忽视了人的个性存在, 而把人的社会存在绝对化, 淹没了人的个性存在”。

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人的个体, 他终其一生都坚守着人的独立性, 不向任何挫折和困苦屈服。早在1841年马克思完成的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 就把偏离直线的原子运动作为个体独立性的自然凭借。对马克思而言, 个人的个体和独立性是刻骨铭心的。在青年时代, 马克思就用优美而犀利的语言对官方泯灭与摧残个性的要求进行了批判:“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 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 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 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 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 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 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 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 就是官方的色彩!”可见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是马克思坚决捍卫的原则。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 马克思不再滞留于言论自由, 而是进一步挖掘政治背后的根基——人的现实物质。在他看来, 漫长的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 人的独立性和个性都处于丧失的状态。人发展的第一阶段表现为对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这个阶段的人直接依附于氏族、家族、宗族等共同体, 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囿于这些共同体内部的联系, 个人完全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物对人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此阶段, 社会关系通过与个人相对立的异己的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阶段, 资本成为具有独立性和个性的东西。“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 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6]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个性、独立性都被以资本为代表的物所剥夺。人们向钱顶礼膜拜, 个人成了资本的工具。

但马克思并不是一个从此走向消沉的哲学家, 在他看来, 人的个性被物剥夺并不会导致人的自由彻底丧失、人类就此沉沦。相反, 它是人的自由、个性实现不可避免的阶段。因为一旦生产力对人的异化达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程度时, 一个紧迫的任务就应运而生。“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 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性对个人的统治。”[7]要真正实现活动着的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 必须彻底颠覆物统治人的关系, 代之以个人对物的统治。这样, 人类发展便进入第三阶段, 即有个性的阶段。此时, 异化被舍弃, 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被还给了人自己。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在这种社会中, 社会财富被不断积累, 但这并非最终目的, 他们仅仅是用来提供和丰富工人生活的手段而已。在这个阶段, 从分工上说, 每个人并不因为从事什么生产就被这种生产方式所控制, 被相应的物所奴役。此时的物质资料极其丰富, 生产力高度发达, 而绝不可能出现物资资料的匮乏;人们之间的贫困悬殊已经被消除, 富强、公正已经实现。此时的人内涵丰富, 超脱了功利而富于创造性和自主性。这个阶段的个人才是真正独立的、具有个性的个人。所以, “现实的、有生命的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才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观真实的谜底。“个人自由活动”、独立性和个性是马克思评判人必然而终极的标准。

既肯定全人类, 又高扬人的个性与独立性, 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自相抵牾?不是!马克思终极的“人”是“全人类”与拥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也许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可能出现个人与全人类相冲突的情况, 会出现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情况, 但从长远来说, 最终会打破个人与全人类的对立。未来的社会将是个性高度发展的单个人组成的获得解放的全人类, 在未来的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中, 个人自由和人类解放是两全的。

摘要:对于个人、阶级和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阶级和个人是相互统一的。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注, 无产阶级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主要力量, 无产阶级的解放中本身就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现实的、有生命的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观真实的谜底, “个人自由活动”、独立性和个性是马克思评判人必然而终极的标准。

关键词:马克思,个人,阶级,人类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121.

[2][3][4][6][7][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0、12、12、515、515、273.

篇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问:经济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总体而言,现代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也是理解人类理性选择行为的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也正因如此,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300周年之际,增设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一样,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问:经济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答: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思想史、本土化与现代经济学。专业课中近一半的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有部分课程进行全英文授课。

问: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经济学青睐具有以下特征的学生:

1.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尤其是形式化逻辑的训练,因此需要学生具有严谨而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能逻辑清晰、层层剖析地加以研究。

2.要对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以扎实的理论训练为重点,为下一步相关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奠定雄厚的基础。因此,经济学专业侧重基础技术训练和理论训练,而不是实用操作导向的训练。我们希望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能胜任社会科学领域各类研究项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胜任金融和经济部门管理咨询和决策研究工作,胜任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决策管理工作。

3.有良好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经济学作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是将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结合得最紧密的学科。我们立足于严密的逻辑训练,培养学生实证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立足于经济学的现实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关注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统一。

4.有国际视野和良好沟通能力。我们现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追求与国际接轨,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培养体系,创新的培养方法(各种学术讨论、Seminar、科研训练等),着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科研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促成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能胜任国内外(主要是海外)大学研究生的学业,走向国际。

问:社会上是否存在对经济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答:很多人对经济学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具体表现在:

1.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们赚钱的学问。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研究赚钱的学问。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富有和贫穷产生的原因,但是本身并不研究如何变得富有。

2.认为经济学可以对经济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此投机赚钱。经济学的确有许多理论是研究经济预测的,但是经济学的预测有严格的假设条件,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千百倍,因此,不能将经济学的预测完全等同于现实的预测判断。

3.认为学习经济学就是要经世济民,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问题上,人们始终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经济学尽管理论体系比较完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现实问题比自然科学要更为复杂多变。简单应用不成熟的理论去改造世界,不仅不现实,也极其危险。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规律。

小编插话:通过提出假设和构建模型来进行严密的推理,在数学公式与经济原理之间寻找世界运行的规律,经济学可是一门让人活得更明白的学问。

问: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出路有哪些?

答:经济学专业主要为学生深入学习社会科学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培养和技术训练,因此毕业生以继续深造为主,近几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大约80%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直接就业的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工作。

篇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关键词:执政党 阶级性 群众性 辩证统一

1 概述

世界上的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并为其服务,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自有政党以来,就从未曾有过任何超阶级的政党,可以说,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的阶级性,但党同时也是广大群众政治诉求的工具,这也是内在的要求,因此具有广泛性的群众路线。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政党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阶级性,现在又强调的是群众性,还要要求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悖。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就政党的社会工具性做过专门的论述,就需要人们对过去政党的政治诉求进行更多的研究。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的党员,一提到政党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党的阶级属性,但是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属性——群众性。正确理解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是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阶级性主要就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具有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认识和改变。

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突出强调的是政党的阶级性。主要是表明“工人阶级只有从政治上组织成一个独立于一切其他政党并同一切其他政党相对立的党,才能取得胜利”。列宁强调“党有着阶级的觉悟性、是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还强调不能把党和阶级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党变成超阶级的和非阶级的政党。如此强调党的阶级属性,首先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处于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期,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阶级性才能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其次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晚于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工人阶级政党只有保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和独立性才能区别于其他政党。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的原理看。政党是一定的阶级或阶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世界上的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并为其服务的,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自有政党以来,就从未曾有过任何超阶级的政党,可以说,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性质、宗旨看。中国共产党公开表明自己是工人阶级政党,只要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反映工人阶级,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代表性的,也只有赢得和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而努力奋斗。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性就是在主观上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团结和吸引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不动摇。而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具备这种特征的工人阶级政党,才能在革命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党的建设,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奋斗目标的,也是我党最先进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为全国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3 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是辩证统一的。党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党的时代前沿,不断在实践中推动历史的前进。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我党既有阶级性又有群众性。我党的这种群众性,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对工人阶级政党来说,阶级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否认阶级性,党就会从根本上丧失先进性;群众性是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只讲阶级性不讲群众性,党就会因陷于狭隘的圈子,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只讲群众性不讲阶级性,党就会因失去得以立身的根基、模糊了自己的面貌而失去前进的方向。只有在坚持阶级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在发生两大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阶级性与扩大群众基础的统一对保持自身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消灭,阶级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国家建设。但是,这不等于党已失去了阶级性,不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随着由领导夺取政权的党变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必须摈弃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旧观念旧做法,不断探索弘扬党的阶级性的新途径。党的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不仅没有排斥党的阶级性,而是不断为党的阶级性充实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经验和教训证明,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牢牢把握自身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基础;失去了阶级性,党就失去了执政地位和存在的理由。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阶级性,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党的“两大历史性变化”不仅对党的阶级性提出了新要求,同样也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执政党的地位要求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也要反映和关注整个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执政党的地位和领导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求党尽可能地把全社会的力量吸引、团结在自己周围,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以至于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共产党内,努力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增强党的阶级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解决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

4 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的实际意义

4.1 有利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

要正确处理阶级性与群众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早年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史中表明,我党只有正确处理阶级性和群众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又是工人阶级人数较少的国家,建立起具有全国范围性和有着广泛群众性以及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都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政党,为了保证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最终执掌国家政权。我国政党才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就要整体处理好阶级性与群众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个工人阶级政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最大程度上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切实际的利益。也只有始终保持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在重大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深刻了解党所发生的重要历史变化。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阐述的关于80年来我们党所发生的“两大历史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转变,党所面临的考验也就前所未有,因此为了改革精神研究和解决党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就需要重视阶级性和群众性两者之间的统一,始终保持党先进性不动摇。

其次,要深刻认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党始终坚持的必然性,也是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因此就需要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依靠群众,坚信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前进之本,这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为了保证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就需要我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还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路线不动摇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党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

4.2 有利于继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党在进行工作时候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保证当长期路线不动摇。我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又通过三大改造,改变了生产关系使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向前。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更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才能从根本上懂得政治,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因此,就需要当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老老实实地到群众中去学习,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不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我党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取得事业的胜利。

我党经过八十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前进的动力。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拥护党的事业不动摇,也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才能保证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根本的立足点,我党的事业才能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如果失去了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组织路线和最根本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之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表现。

5 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我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及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也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正确理解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

[2]陈兰芝.列宁关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纯洁性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3(04).

[3]林立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J].政治学研究,201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3-201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篇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丰富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

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入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崔志远、项武生、赫鸿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韩建鹏、季丽新、张晓忠. 毛泽东思想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肖前、李秀林、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篇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关键词:实践转向;科学性;革命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07—02

一、实践标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一)扬弃传统

自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并超越形而上学思维形式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传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辩证法,其从根本上扼杀了辩证法的哲学革命精神,必须对其唯心主义基础进行扬弃。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不彻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就难以逃脱其无法科学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厄运,必须扬弃其哲学的传统理念与思维方式的不彻底性。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依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传统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维传统进行了梳理、反思、扬弃,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整体超越。

(二)创新实践标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明确地包含了实践标准问题。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实际上也包含有“实践标准”思想。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这里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要求把“对象、事物、感性”等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即人的社会实践;其次,马克思在更深意义上确立了“实践是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这一思想强调了我们对生活世界的“对象、事物、感性”等方面的理解要从实践出发,把它们看成是实践的,坚持实践是它们的本质,是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一)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十一条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强调了哲学应把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知道,哲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产生以后对实践也发生了反作用,即改变世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光解释世界更加强调要改变世界,它始终关注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及其内在规律,并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新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在它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它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解释世界的理论批判精神和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很好地反映出了它的革命性。

(二)公开声明服务于无产阶级与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服务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归宿的。它所提出的提高主体素质的要求,也就是增强无产阶级党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直接地是以一种民族哲学的形式出现的,代表着德意志民族哲学在当时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代表着人类思想的时代性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适应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在与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中迅速走向世界,为各国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所接受,成为其指导思想,并被用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在其中经受检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过程,而同时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

三、科学性与革命性何以统一于实践性

(一)实践转向发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首先是对黑格尔的思辨的历史观的扬弃。在黑格尔的历史观看来,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精神本原——“绝对理念”,它是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基础,它是超越自然、超越人类的东西,因而是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由这个“绝对理念”派生出来。在对黑格尔历史观的继承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以现实的人作为自己历史观的前提。他们强调,历史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最终决定着历史发展的阶段和水平。

其次,对于费尔巴哈历史观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在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书中。费尔巴哈的历史观虽然摆正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转返到唯物主义之途,但他却抛弃了黑格尔历史观中充满活力的历史辩证法,这就使他的历史观仅仅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在充分认识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像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主要阐述了八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二是历史活动的四个因素(四种生产);三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是生活决定意识;四是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五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六是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七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对早期异化理论的超越;八是阐述了“世界历史”思想。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费尔巴哈的历史观的超越。

(二)实践转向发现了剩余价值

在马克思制定剩余价值理论以前,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经对剩余价值进行过探索。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地租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亚当·斯密在地租和利润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利润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但是,古典经济学

家受到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受到既有经济范畴的束缚,都没有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通过经营工厂的实践,发现工人生产的比他们自己消费得多,两者的差额成了资本家的利润。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都被既有经济范畴所束缚,并且误认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断定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幻想用乌托邦手段消除这种不公平现象。

《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首先开始了剩余价值来源的探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商品了二重存在,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这些理论突破是马克思得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关键目。马克思说:“资本的规律是创造剩余劳动”。这表明,马克思在手稿中事实上已经提出了剩余价值规律。

(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奠定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及其统一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其他社会思潮、哲学体系,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说,从不固步自封,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上一篇:感触很深的爱情经典句子下一篇:《三体》中的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