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教学反思

2024-08-15

中职卫校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中职卫校教学反思

近年来,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但是中职生生源质量仍然不高,成绩好的同学首选依然是普高,中职卫校的学生入学分数线往往还是在普高线以下。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而医学相关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往往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尤其是中职卫校受到教材、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对解剖学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主导,在课堂上满堂灌的形式为主。这样的单调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也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2:中职卫校教学反思

2.1多媒体教学

2.1.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第一,资源丰富,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解剖教学中,主要依靠挂图、标本、模型、尸体来呈现相应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资源非常有限。多媒体能有效解决这一传统教学的短板。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收集到非常全面、清晰的整体及局部解剖图形,还可以多维呈现,动静结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信息量大,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板书书写及画图上,而解剖学内容繁多,这无疑对完成教学任务不利。多媒体教学能将大量的信息在PPT上直接呈现,学生在每堂课上可以了解到更多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解重点及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多媒体可提高解剖实验课效果。当前很多中职卫校解剖学实验在软硬件上都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解剖学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实验器材尤其尸体来源大大减少。在解剖实验课上,一名教师往往要带两大组的同学,一大组同学也最多只能共用一具尸体,在展现器官的位置和结构时,很难让每位同学都看清楚。多媒体教学引入解剖学实验课,可以在PPT上充分显示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及形态结构。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就可以把要观察的组织器官先示教一遍,再让学生在实物、标本、尸体上体验,从而提高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效果。

2.1.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第一,师生互动减少。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多媒体的使用会使得教师与学生都过分地关注于每一张幻灯片,从而减少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把握以及学生对教师肢体语言的关注。第二,滋生教师惰性。多媒体的使用会让部分教师对其产生过分的依赖。备课仅仅对以前的PPT进行简单的修改,而不再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准备。授课过程中也过分依赖课前准备好的每一张幻灯片按部就班讲解,不能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2案例教学法

2.2.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第一,对接临床,培养兴趣。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很多知识点与临床联系紧密。在对这样的知识点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典型的临床或生活案例,引出课题,深入剖析,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第二,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师展示的典型案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对资料整理分析,在课上课后进行讨论,整个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可以在真实体验中学到相关知识。第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也就是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案例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2.2.2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选择典型的案例。中职卫校里解剖学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龄段的学生,她们的医学基础几乎为零。所以选择的案例必须足够典型,要求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紧密相关,深度适中,并且学生对此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生很难理解,也必然不能引起足够的兴趣。第二,要合理分配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对于案例使用的时间必须进行合理的分配。学生讨论案例容易脱离中心,从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又要紧扣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有充分的驾驭能力,丰富中职卫校解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胡军平摘要:在中职卫校,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职护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融入多媒体教把握好讨论时间。第三,要做好必要的总结。受到知识面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限制,学生讨论的观点往往会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所以教师要紧扣案例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与学生讨论成果,进行适当的剖析和系统的总结,使讨论结果得以升华。

2.3“RPT”教学方法

“RPT”教学方法是加拿大Auen和Boraks首先提出的,是一种让学生交替担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做法上类似过去开展过的“小先生”教学法。通过初步尝试,笔者认为该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解剖学中一些相对简单,便于理解的知识点的教学和实验课教学。

2.3.1“RPT”教学方法的优点

第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今的中职学生多喜欢表现,RPT就给学生搭建了良好的表现平台。为了能充当好教师角色,学生在课前愿意积极地参与预习、备课,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自然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第二,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RPT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备课,课中的精心组织、表达,老师也会进行适当的提炼、总结。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能对知识进行反复的强化,当然也就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实验课的RPT前,学生会主动进入实验室对解剖标本、模型和尸体进行观察和摸索,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得积极动手。当然其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之间会自觉地展开讨论,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第四,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充当教师的过程中,也需要像老师授课一样,认真思考如何讲解才能让同学们接受,如何表达才能让同学们更易听懂。对充当教师角色的学生来说,这是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是对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2.3.2“RPT”教学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进行提炼和总结。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解析和知识的系统性都可能存在不足,所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知识进行适当地提炼和总结。第二,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RPT时,学生难免会紧张,甚至使教学过程不能连贯进行,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使课堂完整、高效。

2.4其他教学方法

除了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其他的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角色扮演等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3结束语

篇3:中职卫校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关键词:药剂专业,化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质量

1 上好绪言课, 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认识

药剂专业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我初中化学基础不好, 怎么能学好中专的几门化学课程呢?这是很多学生入学时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 结合实际上好绪言课,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化学课程对药学专业的重要性, 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消除学生的困惑心里。

1.1 上绪言课时, 重点讲解化学知识与医学药学的关系。

教师通过视频短片介绍人体组织中各种有机物, 人体内物质代谢和生命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等;演示丙酮中滴加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氨水实验, 从而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丙酮, 说明对血液、胃液、尿液等化验可以在临床上帮助诊断疾病;在课堂上展示多种药物, 举例讲解水蒸汽蒸馏法从樟树中提炼樟脑, 樟脑可以制成清凉油、十滴水等药物, 具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心肌的功效, 还可做驱虫剂, 说明这些药物的合成、鉴定、分离都离不开化学知识, 明确该课所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 同时通过这些与职业相关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2 上好第一堂化学课。

怎样学好化学呢?部分学生化学成绩欠佳, 其中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 所学知识不能及时复习, 不会整理, 知识在大脑中处于无序状态, 容易遗忘。因此, 让学生明白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课前的预习, 记忆时注意对知识进行分类、类比和归纳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若能设计上好绪言课, 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 从而为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 优化理论设计

2.1 优化理论课结构, 精选教学内容。

当前, 职教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理念, 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 因此, 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实用。对于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或延伸, 注意挖掘每一节课的化学知识与现代医学、药学的联系点,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化学键”教学中设置与医学药学相关的情境: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机制首先是药物与受体的结合,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多数是通过氢键、离子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其结合不牢固, 容易解离, 作用时间短;少数药物以共价键结合, 比较牢固, 不易解离, 故作用持久。对于过难、与专业不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删减, 降低教学难度。例如,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 删去复杂化合物的命名, 只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方式、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物质名称即可;在分析化学中删节一些分析方法和精密仪器的原理和复杂的计算等, 这样不仅降低了内容的难度, 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2.2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课堂效率, 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

化学概念、原理比较抽象, 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有限, 不少学生没有信心学好化学理论知识, 如何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呢?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教师不能满足其中的文字解释和例子而照本宣科, 应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身边的事物、生活常识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来举例, 结合已有的知识或生活背景去联想, 经过温故知新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坡度, 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不仅得到了“鱼”, 而且学会了“渔”。也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借助于模型、图像视屏来讲解, 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为图形、表格、动画等直观形象信息, 引导学生运用推理、类比、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 这样由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逐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 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其次, 多了解收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尤其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应用实例, 在课堂上穿插引用, 使每次课都有生动有趣的应用实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将课堂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到学习理论不空洞、不枯燥无味, 比教师强制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 嘱咐学生去记忆的方法, 效果更好。

3 注重课外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不能只靠课堂上的授课活动, 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 开展多种课外学习活动。例如, 教师就与课程有关的内容, 经常指导学生到图书室查阅或上网查询资料,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邀请医院药师或制药厂技术人员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 畅谈学好化学知识对药剂专业的重要性、药剂行业发展现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适当举办化学知识竞赛或实验操作技能比赛。通过多样化活动, 不但开阔学生知识面, 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 加强实验课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任何其他手段替代不了的, 它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喜欢做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来探究知识, 对老师泛泛而谈的理论课缺乏热情, 不主动去思考、理解。因此, 适当加大与专业岗位有关实验课比例, 减少验证性实验, 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同时,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多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分析和归纳, 开发学生潜能。对于重要、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学生常因理解困难而对课程产生胆怯心理, 教师应尽量设计成演示实验或录像实验等方式去探究, 把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浅显, 促进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课余长期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反复进行技能操作, 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提高,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 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活动

针对药剂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求, 应增加实训课时比例。组织学生到实训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如到药厂的实验室、车间, 让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生产技术、流程和相关化学知识及新仪器设备的应用;到医院的药房见习, 加强对药品的认知、分类实训, 了解新的用药信息和药品应用情况。学校和劳动人事部门联合举办药品营销人员培训班, 经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合格, 颁发证书,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 巩固所学知识, 补充课堂不足, 使枯燥理论课变为生动的实践课, 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形成热爱专业的思想。

化学是药剂专业重要基础课, 将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使教学内容紧密贴近生活, 知识与运用并重,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海燕, 李世敏, 章蓉.药理学教学改革与药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6, 24 (21) :21-22.[1]孙海燕, 李世敏, 章蓉.药理学教学改革与药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6, 24 (21) :21-22.

[2]曾崇理.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曾崇理.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篇4:中职卫校实施“双证”教学探索

【关键词】中职卫校 “双证”制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66-03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双证”制度是指采用“毕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即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完成学历课程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双证”制度下,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学历、技能两手抓。

一、实施“双证”教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导向

我国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我国首部保护护士劳动者劳动权益的法规《护士条例》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并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护理工作。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指出:学习与掌握“医学信息技术”是医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2012年7月下发的《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着重指出:要重点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建立业务培训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

以上的法规和条例为“双证”教学的实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二、实施“双证”教学的必要性

(一)医院、行业企业对卫生人才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求应职人员职业综合能力强、素质高、上岗快。医疗卫生行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在完成顶岗实习或岗前职业培训后,能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毕业生证明自己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的重要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

(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要求“招之即来,来之能用”,不希望耗费太多的资源或花费较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达到上岗的专业技能要求。实施“双证”教学制度,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及考试,使教学实习实训的时间得到了保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大大缩短毕业生进入社会职业岗位的适应周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社会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毕业生如果能一专多能,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具备多种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业机会更多,拓宽就业门路。在中职卫校,如果学生毕业时就拿到护士资格证,育婴师证,口腔工艺技术初、中级上岗证,美容师证,中医推拿按摩师证等,那么他们的就业条件就要优于其他毕业生。具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比如护理专业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双证”培训,取得了护士资格证、育婴师证、美容师证、计算机卫生信息员证等证书,其在就业应聘时就会更有优势,选择面就会更大。

(三)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技能型人才成长。职业教育是以就业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获得了符合职业生产岗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独立从事某一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标准是由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并制定的,是职业生产岗位的基本技术水平和技能要求的反映。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外鉴定评估方式,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能力的培养,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双证”制度的实施,拉近了学校与医院、行业企业的距离。为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密切结合,学校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为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行业需求,实现教学与就业对接,促进技能型人才成长。

三、南宁市卫生学校“双证”教学开展情况

南宁市卫生学校是一所中职卫校,2015年两校区在校生人数为13402人(其中全日制中职学生7560人、“2+3”高职生1278人、成人大专4564人),开设有护理、助产、口腔、中医康复保健、医学检验、药剂 、农村医学、医学影像等专业,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设施先进,是多项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基地。学校非常重视“双证”开展工作,成立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中心的总体协调下,各部门积极配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经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进行技能考核认定,9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1种以上的技能证书。

第一,开设多种技能培训班,并针对专业及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增加技能培训班项目。2015年新增加了“养老护理员”、“育婴师”2个技能培训项目。南宁市卫生学校近三年技能考证项目见表1。

第二,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向学生宣传“多一种技能、多一条就业门路”的思想,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掌握多种技能,学生参加技能考证培训情况见表2。

护士资格考试培训是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开设的重点培训项目,从2000年开展以来,在教学和管理上,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护士资格考试培训参与率见表3。

第三,南宁市卫生学校每年的“双证”率均达标。每年“双证率”均达到90%以上,南宁市卫生学校近三年的“双证率”见表4。近年来参加护士资格考试培训的学生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75%以上,并逐年稳定增长。

四、实施“双证”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中职卫校要在“双证”教学中挖掘学生潜力,开展有特色的职业培训,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应针对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对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型职业教育观。加强宣传,促进传统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侧重于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学习,忽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单一的学历教育为主,以追求学历文凭取得为学习目的。新型的职业教育观,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出发,坚持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并重、学业考核与社会技能鉴定并重,并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养发展规划,建立“双证”并重的科学评价体系。

作为为就业准备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行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工程,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行业现况,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引导和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中,使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职业技能;既有工作能力,又有文化素质。

(二)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培训项目。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废止原劳动保障部颁行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90个职业不再要求劳动者持职业资格证上岗,其中包括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美容师、美发师、中药购销员等项目,废止《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意味着这些职业未来将不再有就业准入门槛。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仅是取消持证上岗的就业准入,并不是取消职业资格考试。这是在形成一定规范后,把选择权交还给市场,由市场选择,由行业协会监管。比如,如果大多数雇主都希望保姆持证,愿意花钱请高级家政人员,市场也必然会做出反应,仍然有人会考证,如果毕业生有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时就比较“吃香”,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取消一部分职业资格上岗证并不代表不需要考证,有职业资格证说明是经过专业培训,能力鉴定过的,就业时,有证的会比无证更有优势。

取消90个工种的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并不意味着会逐步取消所有的准入资格考试,其中取消的一些持证上岗的职业,比如商业、服务业人员中的营业员、推销员、摄影师、话务员、计算机操作员等,这些职业逐渐普及化、大众化,目前要求持证上岗已经落后了。而一些职业资格考证,比如执业医师资格证、教师证、心理咨询师、护士资格证等仍然含金量很高,要求持证上岗。

在继续做好各专业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基础上,根据中职卫校办学特点,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学生就业需要,相关部门要经常深入社会调查,关注就业动向,根据社会需求,重点开展一些含金量相对高的职业资证考证培训项目。灵活开办培训班,除有一定稳定性,还要有一定的应变性,并及时调整培训项目,与国家要求的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三)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严格执行国家对各专业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及考核标准,将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保证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如医学信息技术信息员考试,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增加医学信息学课程内容,将计算机教学与临床医疗单位的医疗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并建立网络数字化校园教学平台,构建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护理、助产专业的教学中,将护士资格考试的标准及技能要求纳入整个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达到考证的要求,提高考证通过率。建立社会化考试与学科考核互认制度,凡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者,可直接认定校内专业课程成绩合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的积极性,提高在校生的“双证通过率”。通过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职业资格考证成为促进教学的一个手段。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双证”教学需要一支既能指导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使课堂教学与职业资格考核有机结合,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一体、技能过硬、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双证”教学的重要保证,学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制定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化。

为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的企业需求,更好地将在校教学与医院工作实践相结合,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可聘请或引进医院、行业企业专家等高级技术人才参与学校教学或到校任教。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或吸引业内优秀人才参与职业教育,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实现无缝对接。

(五)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实训场所是实施双证教学的基础条件。在校内,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将医院、企业职业文化氛围融入课堂教学,按照医院或企业的设置来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及实验教学基地。护理、助产专业仿照医院的工作环境,建造“仿真老年护理病区”、“摸拟病房”;药剂、药品营销专业按照药品生产或销售流程的要求,在校内建设“药品制剂制备中心”、“仿真药品配送中心”、“摸拟中西药房”;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将义齿加工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引入实训室,并与知名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建设“口腔义齿加工教学工厂”;中医美容、中医推拿专业建立“摸拟美容院”“康体美容中心”等,并按美容院的管理流程及要求进行操作,并结合采用对外服务的方式,使学生在仿真工作环境中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在校外,加强与医院、企业单位联系,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加强校企共建,实现校企互动互惠。

学校在推行“双证”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分析与研究社会职业岗位变化规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中职学生自身需求,开展“双证”教学,并在专业建设中不断完善,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卫生行业培养出更多、更专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萌.中等职业学校“双证制”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 2010(8上)

[2]张振祥.高等院校实施双证教育的策略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9)

[3]蒋连芬,符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中职卫生学校“课证融合”[J].时代教育,2013(11)

【作者简介】庞伟勤(1971— ),女,壮族,广西贵港人,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师,工程师,中级职称。

篇5:中职卫校内科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为了培养适应农村和基层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卫校内科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本文试对中职卫校内科学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培养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医生,仅靠医学院校的教科书获取的有限理论知识和有限的见习、实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医学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是非常快的,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老化和淘汰,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地涌现,要跟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步骤,就要不断地学习、总结,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教育日益注重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医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要让他们获得相关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它是医学生将来自身发展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是我们进行内科学教学改革的另一个侧重点。

二、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采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等得到很大原进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促使学生思考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提出新的问题。问题是创新学习的源泉,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然而传统的医学模式所培养的医学生对经典的PBL有诸多的不适应,应依据学生的现状及现有的教学条件采取灵活的“改良式的PBL”,具体的实施分三个阶段。问题的引入阶段:由教师提出问题及要求;问题的解决阶段:学生独立解决和教师讲解相结合。一种情况是学生能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的,由学生回顾、查阅、思考后回答,另一种是全新知识点,由教师作主要的讲解,进一步的扩展则由学生查阅资料和文献。总结阶段: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答疑、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三、引入病例的教学

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是:理论授课是先认定疾病,然后再对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而实践是面对直接以症状出现的病人,与理论教学相比是一个逆向思维过程。学生刚开始接触病人,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脑子里装着书本描述的各种疾病的表现以及病人的各种症状,却无法把它们进行整理、对比和归纳,不会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对进一步的诊疗方案的制订更显得无所适从。为了帮助学生渡过这一困难时期,适时地引入病例教学:学生因摆脱了直接面对病人及诊疗环境陌生的紧张感,可以从容地对病例进行客观的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病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分析病例的特点,得出诊断,同时寻找鉴别诊断的依据,让学生以医生的身份进行诊疗,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以上病列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四、创造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

随着国人思想观念的改变,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导致见习带教教师寻找示范病例以及带教工作困难重重。因而医学院校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寻找教学伙伴,创建新的教学基地。为了给学生增加临床见习的机会,多接触各类病种和病人,学校应该与其他医院及临床科室建立合作关系,拓展临床教学基地。又如,可以由理论课教师带教,实现教师一体化。由于理论课教师熟悉学生情况,理论课和实践课由同一位教师教学,可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主管医师虽与病人朝夕相处、关系密切,熟知病人的各种情况,但医院工作繁忙,常无暇顾及学生,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完成病史的采集及体格检查,收集到完整的临床资料,这对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有较大影响。

五、建立模拟病房,采用模拟教学

一般临床见习,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往往仅是病史的采集及体格检查,而进一步的诊疗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对诊疗的效果更是无法直观,尤其是对一些危重病的抢救,由于情况不允许,就是实习阶段的学生也鲜有机会直接参与临床救治,因而学生的临床能力培训是非常局限的。近年来医学模拟教育的迅速发展,填补了这一缺陷。如果能建立一个模拟病房,引进模拟人,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益的。笔者充分地使用模型、模拟人、学生标准化病人,真实地再现临床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模拟人的各种疾病状态,学生能以医生的身份进行诊疗和抢救,并能真实体会救治成功的喜悦,以及抢救失败、模拟人死亡的沮丧。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真实环境中所需要的临床思维、诊治、应变能力都具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总之,内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务人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宜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创立的医学教育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然而,各地的学生状况及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也需要我们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寻找适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翠琼,刘小玲等.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2)

[2]魏屏,揭盛华等.传染病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

篇6:中职卫校教学反思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中等卫生学校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中等卫生实用型技术人才中显得十分重要,这就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目前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误区。“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加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问题

1.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传统的中等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现象。实验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定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课堂理论实验,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实验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实验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1_2缺乏专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肩负着学生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验场所的管理、疑难技术的操作与指导.其重要作用往往是理论教师所无法达到的。然而,目前学校缺乏专职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人员.生物化学实验人员是兼职的.业务不够精通,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术和能力。

篇7:中职卫校教学反思

计算机课程教学要着重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安排,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的情况下才能更加牢靠的掌握知识。在进行实践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上课时长,留给学生更多充分发挥以及展示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小组,进行研究以及讨论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ppt制作的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小组留出一些时间制作ppt作业,在下节课时进行公开展示小组成果。在这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对于学生的多样性实行分层式教学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课程教学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综合性的考虑到学生多样性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于一些熟悉计算机操作、对于计算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要合理的安排更为高级的教学内容,比如教授Excel表格中饼状图的分析数据,或者指导学生进行PS软件的学习等。针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要确保学生及时掌握日常学习的基本技能,例如对于Office软件的运用,在这过程教师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循循善诱。

3优化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

“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不单单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本的优化,还应该对内容进行深入性改革。传统的计算机的教授内容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各种软件的运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这样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对于专业型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中职卫校的计算机课程中要逐渐涉及到数据库的添加以及网页制作等实际内容,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轻松的完成数据管理以及网站建立等工作任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广泛性使用,如果现代人类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中职卫校致力于培养护士、口腔技工以及医生等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所以,中职卫校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进而使其逐渐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等,以此来满足社会以及职业岗位对于上岗者的需求,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钰武.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4):169-169,171.

篇8: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分析

1.不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生源较广泛, 学生所处层次的辐射面较大,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已有的学习基础、练就的学习思维定势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再加上这些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 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这就对教师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 但是从当前对中职卫校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来看, 教师并不能很好的秉承着以教学方法的理念, 一刀切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 不能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 不能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将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不能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型教学, 也逐渐摸索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这话主要是由于教师不能清醒的认识教材内容, 不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会贯通, 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诸如, 在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时, 教师没能认识到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不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托, 从而导致自主学习目标设置偏高,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重重阻碍, 这不仅不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且还会打消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因此, 加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和应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改进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

1.开展英语活动教学。当前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以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培养为英语教学的着力点, 因而与此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应该加强对实践性活动的设计, 使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感受英语运用, 使学生在说英语、听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以往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印象。诸如, 在“shopping”这一单元的英语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设计具体的英语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分小组的角色实践, 把全体学生划分为售货员小组、顾客小组、收银小组,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购物英语常用语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训练, 这不仅能使学生准确了解在不同场合对不同英语用语的选择, 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开展英语讨论教学。以往的英语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法, 长时间处于被动模式下的学生很容易失去耐性, 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讨论式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指使学生开展自主的教育交流和沟通, 这种互动式的讨论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相互发问和交流。诸如, 在“everyday life”的英语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结组, 引导学生以该话题为线索开展小组交流与讨论,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维持好小组讨论的秩序, 并以此确保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3.开展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中职卫校开展英语教学除了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英语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作用, 因而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与专业紧密结合,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联系, 以此提升中职卫校英语教学的有用性。诸如, 在学习“what do you do”这一单元时, 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体现护士职业特征的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对“nurse、hospital、inject、medical、day shift、patient”等专业词汇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加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而且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也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背景下加强度英语应用范围的认识。

中职卫校英语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上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还应该从改善英语教学方法上入手, 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复杂的工程, 虽然其当前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开展还不能尽如人意, 但相信通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中职英语教学终会取得长足的进展, 以期通过上述对当前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以及相应应对策略的提出, 能切实为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用的线索。

参考文献

[1]岳森.浅谈中职卫校英语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03:29-30.

[2]苏淑兰.中职卫校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13:68-69.

篇9: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改进探索

【关键词】中职卫校 外科护理 教学改进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45-02

近年来,随着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就读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数增多,而学校相应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实验设施、教学理念、师资培养等却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因而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偏低,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及学生就业环境。

外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点考试科目,因此,有必要探讨外科护理教学改进措施,以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外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执业资格考试中占分比例较高,因此,学生能不能顺利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对外科护理掌握程度有较大关系;其次,外科护理是学生掌握临床实践所需无菌观念、清创蓬合、包扎、固定、止血等操作技能的主要学科,对患者的救治特别是外伤患者的救治起着关键甚至决定性作用;最后,外科护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多、范围广,临床上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外科护士周期较长,如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数年都不一定能成长起来。

二、外科护理教学现状

由于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原本就有限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尽管学校也有自己的招生计划,但教育行政部门却不认可,严重违反医学教学规律。总以招生人数取胜,却又不愿增加对学校的投入,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紧缺却又无法改善,学校因而不得不因学校教室不足而牺牲实验室,因教师不足而增加教师工作量。结果导致本应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却因没有一体教学场地而落空,本应以操作为主的“消毒、蓬合、打结、洗手、穿衣”等教学内容,却因实验室被占用而改为看录像。教师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努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让学生明白操作原理、掌握操作步骤。而诸如“情景式教学、模拟病房、微课、录播教学”等当下较为前沿的教学模式均无法得到顺利展开。

三、外科护理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内容的改进,既要符合教学大纲所需,又要适合学生年龄、学习特点,还要贴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但学到外科护理专业知识,而且又能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又学得比较轻松。

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改进,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要明确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方向,只有理解教学大纲深层含义,才能明确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明确教学内容的取舍。二要精心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只有牢牢把握考试大纲内容,才能明确护士执业考试目的、考试方向、考试内容,才能给学生予正确指导,才能使学生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率。三要正确取舍教学内容。由于教材存在诸如观念相对落后、知识狭窄、过于繁庸、不同版本数据差异等问题,如完全按照教材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又不利于学生考试,因而要结合学生基础知识低、理解力差,还要考取执业资格证的特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减轻学习负担。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

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能千篇一律,如所有教学内容都使用同一教学模式,不但学生反感,教师教学也辛苦。如烧伤面积、计算补液等纯理论部分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铺巾、洗手、消毒、蓬合、打结”等技能操作部分应以实践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主;其他部分如“骨折、损伤、腹外疝、结石、出血”等则采用多媒体、情景、案例式教学模式。

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既可单独使用某种教学模式,又可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如“腹外疝”教学可先采用多媒体展示其发病机制,后采用情景式模拟临床表现进行教学。

在教学模式改进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学模式的选择,而应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凡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快乐学会操作都是好的选择。

(三)改变授课教师不足的现象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不足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医学生培养周期长,其学制以5年、7年、8年制为主,不像其他本科院校以4年制为主,因而短时间内无法满足需求。二是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特殊,导致部分医学毕业生不愿从事医疗行业,而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医疗器械商、药品经销商等。三是由于中等卫校生存不稳定,一旦生源减少,学校就有生存危机,因而医学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愿意进入教育行业。(下转第47页)(上接第45页)四是当前医院的收入要远高于学校的收入,因而既然同样从事医学行业,为何不选择高收入的医院而选择低收入的学校呢?因此医学教师的缺乏对中职卫校来说是个难破的题。

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则更需改进,否则,学校赖以生存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提高教师待遇。同属医学专业,医院与学校收入相差太大,不利于学校吸收优秀人才,因此,学校要适当提高专业教师的待遇,不能与其他专业完全一样,否则不但没有医学生愿到校授课,而且已在校的医学教师也会流失,医学教师进一步减少。其次,学校要增加专业教师的福利。如通过改变住房、子女入学、夫妻分居等问题来吸引那些需解决实际困难的医护人员从医院转入学校,以缓解师资严重不足问题。最后,学校还可与医院进行资源共享。当学校授课任务重时,医院相关医护人员可参与学校授课,而当医院医护人员紧张时,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则参与医院临床工作,甚至还可以把部分临床教学内容带到医院临床科室进行。这不但解决学校实验紧缺、没有模拟病房的窘境,而且还使学生有机会体会临床一线护理程序,真正做到与临床零距离,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医学和护理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能否适应护理岗位的需求,取决于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和临床接轨。

总之,目前外科护理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经过学校的努力,各种条件正在改变之中,如学校新建教学大楼、护理模拟病房等。因此,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些问题终究会解决。

【参考文献】

[1]康萍.新形势下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

上一篇:中班美术活动扇子教案下一篇:小学生告别母校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