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梦

2024-08-14

我读红楼梦(精选14篇)

篇1:我读红楼梦

《红楼梦》——婉约的诗篇,它是女性的颂词,也是女性的噩梦。

当我刚刚接触《红楼梦》一书时,便被文中那些蕙质兰心、情韵雅洁的青春少女迷住了,于是,我开始做一个梦,一个绚丽的、凄美的梦。梦越深,情越浓,越难以自拔;梦越深,梦中的红楼就越发的美丽。可当梦醒了,迎来的却是心碎,眼睁睁地看着一朵朵绚烂地开在四月的花枯萎和凋零。当最后一朵花瓣落下来的时候,没有泪,没有色彩,只留下一片空白,空虚的白。

梦初

贾府是一个在冠冕堂皇的外表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封建大家庭。在这里有美丽的女儿国,而贾宝玉是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红楼女儿国里惟一的男性。在这个小小的红楼女儿国短暂的几年中,充满了“花招绣带,柳拂春风”之美,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诗和酒。宝玉在这里享受到了很有限、又很难得的极其例外的自由。

噩梦

噩梦,是宝玉和他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性格中含有几许叛逆。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尤其符合当时社会贤德媳妇的标准。爱与不爱,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做妻子,宝玉一点选择的权利也没有,只能听从父母长辈之命。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最后也只能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含恨而亡的凄凉结局。可她与宝玉的爱情超越了躯体,获得了灵魂的永恒,不仅仅是阳春白雪,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他们的爱情在一年年的花开花落中流传着。

环绕三人的还有一群少女少妇。被父母送入牢狱般宫廷的贾元春;青春守寡的李纨、史湘云;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的贾迎春;悲观绝望年少出家的贾惜春;跳井而亡的金钏;被斥逐羞愤而死的晴雯;被强盗抢去的妙玉……她们都是“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她们是同样的美丽,她们是同样的清纯,却又有同样悲惨的命运。可叹:痴情不改,红楼已远;花开几度,蕊冷香残。

梦醒

红楼一梦,恍如梦一场。曹雪芹用女儿国女子们一生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洌的艺术之酒。《红楼梦》中,有封建婚姻制度的噩梦,又有封建道德礼教的噩梦,有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噩梦……在《红楼梦》中,女性的地位是那样的低下,命运是那样的悲惨,她们却又那样的不屈不挠。我对她们又敬又爱,为她们又悲又愤,我更对那些“须眉男子”深恶痛绝。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对女性十分尊重的宝玉,而是那些像贾琏、贾环、薛蟠之流,那些恣意玩弄女性、奴役女性,在女性面前自命清高,丧失人性与尊严的可恶男人。

梦醒了,只觉得它美,美在人情真挚,美在人格尊严,美在精神永存。红楼之美,繁华绚烂,春风拂人,一如残花散尽的枝头空留余香阵阵。

我在纸上推敲着这些文字,只想用我的心去思考《红楼梦》。或许现在的我才能领悟到噩梦红楼中最神圣的情感——爱。

篇2:我读红楼梦

我是从三年级时开始看这本书的,由于没懂这本书的内涵,正如冰心一开始对它的评价:“林黛玉的哭哭啼啼和贾宝玉的女里女气都使我厌恶”。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去看一些易懂的名著。

在五年级时,我又捧起了她。细心品读:这是怎样一本书啊!正显映了当时的“一个朝代和四个家族的败落,辛酸。”看到了林黛玉多情诗意的话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也只有曹雪芹才能捏揉出这么一个娇媚柔弱的女子吧!这时,书中的人物,便只有林黛玉是我最喜欢的了。喜欢她的那一种清幽与高雅,喜欢她的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也欣赏它独一无二的慧心。拿着锄头,带着与凡人不一样的风韵,把自己的悲伤与花朵一同抹去了。

在六年级时,我重新读它。发现红楼中的人物各有千秋。像刘姥姥吧,能把人乐得笑开花,“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引得园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笑声;凤姐做事十分利索,大胆泼辣,在林黛玉出来大观园的时候扯着嗓子说:“哎呀我来迟了……”;薛宝钗,一个十分受人喜爱的姑娘,但却落到了悲观爱情的终局……

曹雪芹虽然去世了,但他的著作还在。他的林妹妹还在葬花;他的凤姐依然在舞台上活跃着;他的贾宝玉还在吟诗作对;他的刘姥姥还在大观园中探索……

篇3:我读《史记》

司马迁撰述《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以“成一家之言”。这表明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宫廷史官, 并非仅仅是要写成一部史书, 而是要“借史的形式” (梁启超语) 阐述自己的哲学观和历史观。这种不凡的抱负和求索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由于时代的局限, 我们发现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似乎并未超出前人和时代的认识水平。他的“究天人之际”, 明显受到父辈学者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相类相通, 上天能通过祥瑞或灾异来干预人事, 人的行为善性也能感应上天。这些哲学理念在《史记》各种体例的篇章中都有所体现, 如《高祖本纪》记述刘邦出生的神异:“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 太公往视, 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 遂产高祖。”又如《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卒后, 秋未获, 暴风雷雨, 禾尽偃, 大木尽拔。”成王以为“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于是“王出郊, 天乃雨, 反风, 禾尽起……岁则大孰 (熟) ”。《天官书》则将“天象”与“人事”一一对应, 如:“幽﹑厉以往, 尚矣。所见天变, 皆国殊窟穴, 家占物怪, 以合时应, 其文图籍禨祥不法。”又如:“秦始皇之时, 十五年彗星四见, 久者八十日, 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 并中国, 外攘四夷, 死人如乱麻。”他的“通古今之变”也没有突破前人历史循环论的藩篱。其历史观如“一质一文, 终始之变也” (《平准书》) , 是孔子“后虽百世可知也, 以一文一质” (《孔子世家》) 的重复, 又如历史是由“忠”而“敬”、由“敬”而“文”, 再由“文”复“忠”“三王之道若循环, 终而复始” (《高祖本纪》) , 似可看作是董仲舒的“黑、白、赤三统”循环历史观的翻版。而无论是“天人感应”观, 还是历史循环论, 都属于唯心史观的范畴, 显然都不能看作是对宇宙人生、历史发展演变的正确解释。

古今学人都认同《史记》是司马迁的“忧愤”之作。明人王鏊说得最为明白:“太史公《伯夷》《屈原》传, 时出议论, 其亦自发其感愤之意也夫。” (《震泽长语·文章》) 司马迁也自称:“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 思来者。” (《太史公自序》) 可以说, 司马迁用他那支如椽之笔为历代正直之士包括自己在内的悲剧命运申诉不平, 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其进步性和批判意义不容抹煞。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司马迁著《史记》也有他自己所述不愿“鄙陋没世”﹑“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 欲同周公﹑孔子“扬名于后世” (《太史公自序》) 的“私心”之所在, 故所抒发的大多仍是封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命蹇道穷、“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一类的“孤愤”之音, 所诉求的也仍是“君明臣忠”的封建治世理想, 缺乏一种对真正的人性觉醒、人格独立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呼唤和张扬。司马迁在《淮阴候列传·太史公曰》中评说韩信:“天下已集, 乃谋畔逆, 夷灭宗族, 不亦宜乎?”前人有以此为“史公微文, 意在未言之中”, 理由是“淮阴之愚, 必不至此也”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 。今人即以此认为司马迁这句话是“曲笔”, 并非司马迁本意。其实李慈铭的辩护, 其着眼点只是在为韩信“畔逆”辩诬, 而对真正“畔逆”的“夷灭宗族”却是认同司马迁“不亦宜乎”的观点的。所以我要追问的是, 即使韩信真是谋反, 难道就应罪及妻孥, 其“宗族”被“夷灭”就是天经地义 (“宜”) 的吗?一句“夷灭宗族, 不亦宜乎?”竟出自饱受李陵之祸冤屈的史公之口, 我不禁感到深深的困惑和悲哀:中国文化中漠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是多么的强大和根深蒂固。

此外, 自班固引刘向﹑杨雄言称《史记》“其文直, 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之后, “实录”也作为《史记》秉持的史家传统而为后人称道。但我以为此处要辨析的是《史记》的所谓“实录”, 并非如被孔子称为古之良史的春秋时晋史官董狐那样, 当场直笔记载赵盾弑杀晋灵公的据“事”实录, 而是据“史 (料) ”实录。其理由在于《史记》所记载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非作者亲历的前代史, 作者无从据“事 (实) ”实录。此点班固说得很清楚。班固在《司马迁传·赞》中说:“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 其载籍博矣。……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 又籑 (撰) 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 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 七国并争, 秦兼诸侯, 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 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 采《世本》﹑《战国策》, 述《楚汉春秋》, 接其后事, 讫于天 (大) 汉。”司马迁亦自称《史记》“非所谓作 (创作) 也”, 而是凭太史令的特殊身份“䌷 (缀集) 史记 (史书记载) 石室金匮 (国家图书馆) 之书”“整齐 (整理﹑归纳) ” (《太史公自序》) 而成。虽然《史记》之前的史料不少现已不存, 但从现有可稽考的古代典籍中仍可以得到验证。如《史记·刺客列传》中最脍炙人口的“荆轲刺秦王”故事, 即几乎“照录”了《战国策·燕策》的相关文字。《史记》大部分内容的据“史”实录, 我们还可以从其后的《汉书》得到反证。班固的《汉书》中汉武帝之前的纪传也大都“实录”了《史记》的文字, 这一点只要我们随手翻翻其《高帝纪》﹑《萧何传》﹑《司马迁传》, 再对照一下《史记》中的《高祖本纪》﹑《萧相国世家》和《太史公自序》即可一目了然。从对《史记》包括《汉书》“实录”的辨析, 可以看出据“史”实录可说是古代史家整理史籍所共同遵循的一个传统。由此,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以为我们在肯定司马迁的史学﹑文学成就的同时, 也应看到《史记》是凝聚着前代许多史官心血的集成之作。

我以为, 对《史记》作以上历史的辩证分析, 并非要苛求古人;揭示出《史记》存在的局限性, 也并不影响《史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毕竟,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代表了他那个时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史学的最高成就。相反, 为尊者讳, 为贤者讳, 神化、圣化古人, 都不是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只有用现代的眼光和意识, 与古人平等地对话, 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待《史记》当亦如是。

摘要:本文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辩证地分析《史记》存在的“天人感应”观﹑历史循环论与缺乏个体生命关怀的时代局限, 并指出前人所谓《史记》的“实录”, 并非据事实录, 而是据“史”实录, 《史记》是凝聚着前代史家心血的集成之作。

关键词:《史记》,“天人感应”观,历史循环论,据“史”实录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1959.

篇4:我读《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塑造;《好了歌》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上师范的时候,那时文选老师建议课下到学校里图书馆借书,我选读了《红楼梦》。当时不知道这部作品为什么排行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更不知道整部小说为什么取名《红楼梦》。我读《红楼梦》只是应付学校里的检查,没有写心得体会只是走马观花。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物繁多,感觉主人公整天打打闹闹、哭哭啼啼、不务正业。

参加工作后,我买了一本《红楼梦》,闲暇的时候就翻开书读一读,比上师范的时候读得认真了。有时还在书上圈点一下,自我感觉良好。曹雪芹可谓是古代描写人物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每一个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如黛玉刚出场时,作者对其容貌的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短短18个字,把黛玉的眼神和心灵写得淋漓尽致。而薛宝钗也别有一番韵味。她“面若银盘,生得肌肤圆润,唇不点则丹,眉不描而横翠。”对凤姐的描写,善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003年,我买了台电脑并且接上了宽带,网络上的东西很丰富,我在网上了解了红学会,还能看到周汝昌、刘心武老师解读红楼梦的视频,真是大开眼界。这时候再读《红楼梦》则是另一番感悟。曹雪芹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但我认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者之间的感情纠葛实在不可取,薛宝钗是表姐、林黛玉是表妹,表姊妹之间的恋爱,属于近亲姻缘关系了。

这时我想起了《红楼梦》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惟其如此,才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篇5:我读红楼梦

初与红楼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曹雪芹,一位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家、大园林建筑学家…… 汲取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大精义,以最为亲切、最为生动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实际上是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百科全书”.而《红楼梦》的价值也是不可估计的.对外,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之于我们正如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之于英国人,是他们民族魂魄的构成因素,是民族不朽魂魄的一部分;而对内,清时便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近年来,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曰“甲骨学”,二曰“敦煌学”,三曰“红学”。

曹雪芹自己说“此书大旨谈情”,可是这个情字确最是难解,更何况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脂砚斋的批语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致千古遗恨,自古关于红学的研究便众说纷纭,近年来更是刮起了刘心武揭秘红楼风,其实不妨借用蔡元培先生的八个字:“多歧为贵,不取苟同。”“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吗?谁也不应该声称关于《红楼梦》的阐释独他正确,更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哪怕是自己觉得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要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容纳分歧争议的学术襟怀.这里我只想将几点关于我自己的理解,如果放开来讲的话几天几夜也不够,首先, 我想说的是关于这个 “玉”字,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善用拆字和同音异意的方法,像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

篇6:我读红楼梦作文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斤的作品,这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中的一个人令我很惊讶,有一次,刘姥姥一去别人家,就获得了许多金银财宝,那时的人也很钦佩她,我们应该要多学习这样的精神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也会从中得到知识,在《红楼梦》里还有一句歇后语叫刘姥姥出门――满载而归,也有一次刘姥姥要帮周家的孩子买糖吃,周家没有看在眼里,就是不肯收,刘姥姥感激不尽,从后门走了出去。我们也应该向刘姥姥大方一点,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的,不会在旁边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所以我感觉刘姥姥是一个大好人,她不仅帮助陌生人,还帮助自己的家人,不会在旁边看着,如果这样让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不会有这没人帮助的社会。

读了这本叫《红楼梦》的书,我明白了只要乐于助人、爱帮助别人,就可以得到回报,不乐于助人的人,谁也不会帮助你,他们只会管自己做事,从不来管你的事情,但你只要帮助别人一点点,别人也会伸出缓助之手来帮助你。

篇7:我读红楼梦

红楼梦这种巅峰巨著是根本没法写读后感和点评的,所有的点评都是赞美而已。

我初读红楼的时候,为其文字之典雅流畅所迷,百读不厌,读了4遍之后,才能理清红楼梦之中的人物亲属关系。对书中的诗词歌赋,也是极度的喜爱,曾逐一摘抄诵读,觉得都是好的,也没有品评高下的鉴赏能力。甚至对于凤姐的“一夜北风紧”也觉得很好。

去年时读了脂砚斋点评版的红楼,大开眼界,知道曹公很多时候都是以书中人物立场说话,经常掩人耳目,待读者分辨耳。当然对于书中和金瓶梅的对比,我倒是倾向于金瓶梅略胜一筹,毕竟曹公很多地方是模仿借鉴的金瓶梅,虽然遣词造句可能稍胜一筹,但开拓之功金瓶梅胜红楼多矣。

而今不惑之年,再读红楼,始能稍懂里面的人情世故,对袭人自称的“即便为此也不为越礼”,嗤之以鼻。对秦可卿让宝玉到自己的卧房午睡,才发现里面的极不寻常和不近情理。对刘姥姥上门打秋风,含羞忍耻,也感同身受。我也曾求人办事,深感屈辱。

红楼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书,里面的人物是活生生的,其个性鲜明,放在现在的环境中,红楼梦中角色为人处世,也大有可观可以借鉴。

篇8:我读《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字怒安,是一名文学翻译家,1927年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从他的生平经历和文章看,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庸才,而是深受各国文化熏陶、思想开放,又不拘一格的学者。对工作认真严谨,对孩子言传身教。

事实证明,傅雷和夫人的苦心并没有白费。两个孩子都十分优秀,一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一个是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从书中记录的日期来看,书信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傅雷给儿子的信中,并不是一味的嘘寒问暖,有的甚至没有,更多的是给孩子的建议。无论是学术方面、艺术方面、感情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均有涉及。初出家门、初涉世事,更是需要父母作为过来人的点拨。傅雷秉持先做人、后成家的观念,谆谆教导,更难能可贵的是点到即止,只负责提醒建议,并不横加干涉。既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让他少走弯路。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傅雷却没有把这种感情沦为庸俗的溺爱。

傅雷也并不是生来就完美的父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跟着你痛苦的童年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艺术的壮年。”他对孩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人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深沉的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学会了更有耐心,学会了做一个优秀称职的家长。

也许我们会经常抱怨父母对自己“严格苛刻”,也许会因为父母“多管闲事”感到厌烦。其实我们也明白那是爱的表达,只是方式欠佳,却又总是忍不住将不满宣泄到父母身上,事后又暗自后悔。换个角度想想,这难道是父母的错吗?如果你能常常和父母交流,主动向他们倾诉心事,父母也就不会因为担心而偷偷翻看你的手机。如果你足够努力专注,用心做事,就算结果不尽人意,父母也不会唠叨指责。所以,遇事不要总是归结于客观因素,也要多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多从自身找原因。

外界对该书这样评价:“《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喜欢这本书。

篇9:我读“红楼”

当孙悟空和梁山好汉终于让我百读生厌时,我跑去了爸爸的大书房,于是便看到了爸爸书架上摞在那里的好几种版本的《红楼梦》,凑巧的是最上面的一套很旧,封面上也没有任何图案,便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拖了去。花费了些时日看完前四十回,我认为这本书看来倒也不大费事。除了那些那时读来极无聊的诗被跳过外,这确实是本有意思的书。即便是琐事,写来也颇为生动。于是一口气读完一百二十回,我对黛玉之死、宝玉出家颇感惋惜。

刚刚读罢,还没有与同学交流多少,便被即将到来的考试冲淡了,书也暂时被搁置一边。考试总和假期结伴而来,考试之后便是长长的假期,于是我重新捧起了《红楼梦》。我喜欢湘云的爽朗,赞赏宝钗的大方,怜惜香菱的苦命……同时,我也渐渐对黛玉产生了不满,不满她的小性儿,不喜她的多愁多病……

到了六年级,尽管时间紧了些,可我还是经常读《红楼梦》。渐渐地,我在黛玉的伶牙俐齿中看到了她的天真,也在宝钗的大方中看出了少女不该拥有的虚伪,我的心中更是充满了疑惑:八十回后的真正结局到底是什么?谁,才是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六年级的暑假,带着大考后的轻松和满腹疑问我开始读一些红学论著,才发现从前所知所想不过沧海一粟。红学家们也各有见解,针锋相对。我不知所措地翻完了几本,心中却有了更多的问题。

又读了一些书后,终于恍然:其实在作者心中,金陵十二钗,每一个都是心血所聚;红楼人物,每一个都血肉丰满,有缺点亦有优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哪里像《水浒传》中好则一好到底,坏则一坏到家,仿佛天下好人坏人一眼便可看出。

无数人为《红楼梦》穷尽毕生之力,却仅求得皮毛。曹雪芹果然大家风范,令后辈望尘莫及。

篇10:我读《我们仨》

这本书大约初二就被我带回家,静静地在书柜里躺了几年,后来几次搬家,却一直带在身边。高三时间宝贵,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没有书房,只有一个小柜的空间容许我放这些闲书,这本素素的平装书仍被挑来,在小柜中占据有一席之地。

我知道我会有这样的时刻,需要看这样的一本书。我会需要一些最真挚的幸福和最沉重的苦痛所蕴含的力量,我更加会需要一种淡如秋菊的笔意,安抚我躁动的流泪的心。

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也。同学偶然带了这本书,我按捺不住,借来翻阅,竟放不下了,只得中午晚上各抽一些时间将它读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属于他们的细微快乐也常能触动我的记忆,让我有会心的感悟。圆圆头(钱钟书、杨绛之女钱瑗爱称)还不识字的时候就爱看书,夫妇二人给她买了一本便宜的大开本《丁尼生全集》,任她学爸妈的样在书上边看边乱画。于是我想到妈妈经常谈起的我幼时的一件糗事,也是还不认字,就爱拿着书念,翻来倒去就两个音,还常常不走运地把书拿反,招来爸爸妈妈的哈哈大笑,我却充当了笑柄还茫然不知。

《我们仨》是以一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开头的。我起初不明状况,并未意识到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让我紧张、慌乱、茫然若失,好似有大风雨欲来。读着读着,我猛然惊觉,这是一本悼亡和回忆的书。

书籍轻软的质地也陡然变成金属一般冷冽沉重。我仿佛看见老人明澈的泪无数次漫过岁月在她脸上犁出的沟壑,那些层叠的褶,藏着的是磨难,是睿智,是柔韧顺从而绝不妥协的女性的伟大。

从死亡来倒推过去,不论有多么幸福的过去,总蕴着凄怆的心意。读者忧如此,作者何以堪?季康先生,曾经怕黑,怕鬼(经历文革之后不再怕了),不擅厨艺,曾是一个被丈夫和女儿呵护的女人。她和钟书先生一样是为人坦率平和的学者,而学者家庭确实有令人羡慕的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学习氛围。做学问能让生活变得简单,能让心摆脱众多外界的烦扰。七十多年,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她伴他、他亦伴着她,飘飘摇摇走过了祖国那些极不安的年代。古人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有觉几度、魂飞梦惊,俱是写离别写到了读之则肝肠寸断的地步。我最是怕离别的,偏偏不断地与挚爱的亲友离别,或许上天故意整治我吧。即便常常经历离别,我也依然像一只断裂的藕,那丝愈是被牵扯得长愈是纤弱,而牵扯的痛楚也毫厘都印在心上,好似泪流过后的疤痕。生离尚且如此,而况死别乎?若我是季康先生,必定会自私地抢在众人之前;回忆太重,我背不起。可或许我总把悲观的一面想得太沉,朋友亦说,对逝者和过去的追忆,未尝不是一种宜人的况味。

她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先生和女儿去世后,她埋头整理他们的着作,其后自己又写了一本、译了一本。平和喜静的性子叫先生长寿,如今已是97岁高龄了。在老人的心里,回望这一生想必也能够满意。饱经了磨难反而让人丰盈,看似不够多姿多彩的生活却涵养出清而深的心。

有时我们想通过《瓦尔登湖》或《寂静的春天》亲吻大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抚。殊不知极其平淡而浅白的生活里,就蕴藏着人们一直在辛苦追寻的,那一朵真正的玫瑰。

篇11:我读《边城》有感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122班熊文飞

《边城》是我国文学巨匠沈从文的一本作品,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通过一个悲剧式的爱情故事,寄托着沈从文对“爱”和“美”的理想,同时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通过这个悲剧的爱情,突显出了人性的“美”和心灵的“纯”与“清”。

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翠翠与她的爷爷老船夫,船总顺顺和他的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翠翠天真善良,清纯柔顺。爷爷含辛茹苦把她一手带大,两人依靠渡船助人过河为生。在一次端午节两人一起去看龙舟赛,人群中走散的翠翠偶遇相貌英俊的水手傩送,两人便一见钟情。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在一年前喜欢上了翠翠,且早于傩送托媒人向老船夫提亲去了。而这时老船夫也明了翠翠的心事,知道些许内情,于是就让翠翠自己决定。

天保与父亲顺顺的性格相似,都是豪爽开朗,不拘小节。而傩送的气质却像他母亲,不爱说话,但却非常的优秀。对于这件事,兄弟俩决定不依照乡俗中以决斗争胜负的方式,而是用唱山歌的形式表达各自的情感,让翠翠自己选择。傩送是个唱山歌的好手,而哥哥天保却不擅长唱山歌。自知比不过弟弟的天保,心灰意冷,决定驾船出外做生意。当晚一夜的歌声,而过后就再也没有歌声响起了。老船夫问过大家后才得知,老大天保外出做生意去了。

后来,几天过后,老船夫得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老大 天保出事了。外出的船翻了,天保也淹死了。

傩送因天保的死十分自责内疚,便自己下桃源去了。而且船总顺顺认为天保的死是翠翠造成的,于是便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儿,老船夫也因此事受到了船总顺顺的冷落,郁郁寡欢地回家去了。

夜里下了大雨,打了响雷。在风雨闪电下的一座小房子里,爷爷虚弱地对翠翠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第二天,翠翠却发现老人在雷雨中,默默的安息了!

翠翠悲痛俱生,从此守着小屋以渡船为生,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而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就在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里,每个人都是在孤独中挣扎着,最后也就是一句“也许‘明天’就回来”。

《边城》是作者沈从文的代表作,沈从文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溪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全篇将湘西地方的风土人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傩送与翠翠两人互相深爱着对方,却没有海誓山盟,地久天长,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着铜臭味的金钱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的自然地男女之情,讴歌了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美。

《边城》展示出了许多的人性美。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真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情,里之间的善良互助。淡化了现实的黑暗与痛苦,也讴歌“美”与“爱”的生活方式和古朴人性。

篇12:我读宪法征文

法制教育是青少年必知的一科,有些青少年不知法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很多打斗的事情啊,可是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就拿我们班的事情来说吧,几天前,周俊男和肖松为了一点小事而打架,周俊男的手被打伤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有些初中的打架,曾经还拿刀杀死了人,到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我们要多学法制知识,增强我们的意识。

篇13:我读《人啊,人!》

丑话先说在头里。我不认为《人啊,人!》是一部好到不能再好的完美艺术品,我对它有褒有贬。

咱们中国人对小说创作的要求,历来讲究的是笔下应当出“活人”。人物愈是写得鲜明逼真,栩栩如生,读者就愈是喝采叫好,欣喜若狂。古老的《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现代的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小说大家的作品,所以印了一版又一版,使人感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这些书中有“长生不老”的活生生的人。林黛玉从降生人间到现在,算来已是二百多岁了,可她至今还是我们心目中的一个爱流眼泪、动不动就耍小性儿的“林妹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大鼻子”能在中国吃得开,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写出了许多有血有肉的外国人。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看《人啊,人!》,它就显得还不很够劲儿。书中的十几个男女老少的身分、性格虽然已经写出来了,他们的苦辣酸甜也能感染人,人物的真实感也比某些流行作品好的多;可是,总觉得他们的面孔都还显着苍白,人物塑造没有达到名家名作那样过目难忘、呼之欲出的火候儿。

这样的要求是否太高了?我细细想了想,觉得应该这样比,必须敢于和已往的艺术大师比比高低。我们常说的社会主义文艺的优越性,不应该是上不得擂台的银样蜡枪头,而应当体现为产生出在各个方面(包括艺术上)压倒封建时代的《红楼梦》,超过资本主义社会的《高老头》的当当响的精彩作品。在文艺领域里,最没有出息的思想之一,恐怕也是不敢正视现实的阿Q精神胜利法。

世界上的事情几乎都是相对的,得失权衡常常不能一刀切。《人啊,人!》的人物塑造虽然软了些,可它在别的方面又确实独创一格,颇多新意,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比如说,作品中关于“人”的思考和理解,就写得深沉真切,匠心独运,具有发人深思的魅力。

人的问题本来很复杂。在过去了的几千年里,为了认识人的价值,不少人为它皓首穷经,磨秃了数不尽的鹅管笔、毛笔和钢笔;为了获得人的尊严,不少人甘心为它抛头颅、洒热血,捐躯牺牲,前赴后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是为了最终的、空前的、完美的实现这一世界性的壮举——解放全人类。不幸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一度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嘲弄和摧残。这真是一场恶梦啊!如今,梦醒了,作家们在作些什么呢?

真象灾难过去那样,有的作品首先发出的是哭声,有的作品在展示受伤的躯体和血痕。这部《人啊,人!》,它发出的是一声深沉的叹息,是“人”在梦醒后的必然沉思……

小说中的一群小人物——五十年代的几位大学生,经历了二十年的沧桑浮沉之后,又在C城大学聚首了。他们之间曾经互为萁豆,互有恩怨,如今见了面,却既不哭也不闹,各自躲在角落里一页一页地翻阅自己写下的历史,一步一步地检点自己走过的脚印。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情节呵,然而,就是在这近乎寂静的沉思里,我的灵魂受到了震动,我听到了一代思考者在和时代一起前进的脚步声。因为,他们是在为了未来而思考过去,为着体谅别人而反省自己。他们不愿为累累的伤痕再去痛哭失声了,而要在痛苦的思考中寻找出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应负的责任,以便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不再重蹈覆辙。那个受害重、思考深的“右派”学生何夫,较早地喊出了人的声音——

……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了。我们的肩膀上扛的是脑袋,不是肉瘤子。脑袋是干什么用的呢?思考、分析、判断。

倒退若干年,我会把这看作是叛逆者的语言;事实上,我确曾参加过对这类“错误思想”的“斗争”。只是,今天,我的拳头真还有点份量了,如果一定要我把它举起来,那么,我决不会再去轻易喊“打倒”,而要敢于负责说“我同意”。是的,“思考”是个可贵的字眼,这一维护人的尊严的武器,是用惨重的代价再次换来的。是否可以这样说,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在思考中前进,就有可能在麻木中沉沦。《人啊,人!》中的这些小人物,用他们的坎坷人生,为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注解。

可惜,思考的需要和能力,并不是恶梦过去后每个人都能具有的。在小说中,最需要深长思之的一个人,却偏偏迟迟不愿醒来。由于他的迷恋梦乡,给要前进的人们带来了新的痛苦与磨难。这个人,就是C城大学的党委书记奚流。一九五七年,他作为锅下的豆萁煮过人;十年浩劫中,他又作为锅中的豆粒被人煮。难道真的熟透了吗?到如今,他反而成为害怕甚至仇视“思考”的人。他把改革与倒退的关系整个弄颠倒了,正如他的亲生儿子所形容的,他的“陈旧”等同于“前进”,“你说不出任何新鲜的思想和语言,那你就是最革命的了”。可悲呵,“奚流”近于干涸了,他障碍着生活的激湍奔腾向前。

思考的时代必然产生思考的人。二三百年前,法国的哲学家狄德罗说:“什么时候产生诗人?那是在经历了大灾难和大忧患以后,当困乏的人民开始喘息的时候。”数学家巴斯噶则说,“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如果跌倒后想再爬起,就要从这思想爬起,而不是从我们所无法填塞的空间和时间爬起。所以我们应努力好好地思想。”一部《人啊,人!》,提出并试图回答的,大概就是这一类的问题。人们在沉思后要站立起来昂首前进了,全书的最后一页上,赵振环面对生活说:“失去了应该失去的,找回了应该找回的……旧的已经结束,新的已经开始”!

我一直在嘀咕:这样的作品还算“小说”吗?它的故事很不联贯,既没有头绪清晰的“发端”,又没有交待圆满的“结尾”,所有的章节只不过是各个不同人物的暗自沉吟,又象是许多主人公的日记集锦。阅读《人啊,人!》,似乎双手捧起了一团乱麻,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感情领域里的交流或抗拒,都需要我们一边慢慢地阅读,一边细细地梳理。该打的作者啊,真不该这样捉弄人!可是我又想,《人啊,人!》中毕竟有人物,有事件,更有贯穿全书的感情的波涛和涟漪;它的语言又是那么清新隽永,诗意盎然,使人读来既能引人入胜,又可回味无穷。全书二十多万字,读来不觉其长,可以一口气儿读到底。如此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如果把它拒之于“小说”大门之外,那么它又算是什么呢?

啊,啊,捉弄人的不是《人啊,人!》的作者,而是我自己。为什么我要把文学的样式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呢?“小说”一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概念差异,姑且不说了;即以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的中外小说而言,又有谁能够给“小说的领地”划出一条明确的疆界呢?想起来了,莫泊桑的《小说》一文中对此有过精彩的答辩:“真有一些写小说的规则吗?而不按这规则写成的故事就不该叫作小说吗?”“如果《堂·吉诃德》是一部小说,那末,《红与黑》是不是呢?如果《基度山恩仇记》是一部小说,《小酒店》算不算呢?能够拿歌德的《亲和力》、大仲写的《三剑客》、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墨·阿·阜业的《加莫尔先生》、左拉的《萌芽》来比较吗?这些作品哪一部是小说?那些出名的规则又是什么?它们从何而来?谁把它们建立起来的?根据什么原则、什么权威和什么理由?”他认为,对待“小说”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研究那些和已经写成的小说最不相象的东西,并且尽可能地鼓励年轻人走新的道路”。

是的,包括小说在内的整个文学艺术的历史,一直是沿着“新”的道路走过来的,今后还将永远沿着“新”的道路走下去。文艺这玩艺儿,与生俱来就有那么一股怪脾气:标新立异时生,陈陈相因时死。突破,是文艺发展的“蜕变”;创新,是文艺繁荣的伴侣。古往今来的真正作家艺术家,不仅是时代思潮的先驱者,也是艺术形式的锐意革新人。如此看来,应当说,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中较早采用“多元第一人称”手法的《人啊,人!》,敢于走新路、不屑落窠臼的《人啊,人!》不是对小说艺术的背叛,恰恰是开拓性的丰富和发展。实践表明,《人啊,人!》那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作家的探索追求基本上统一起来了。为着寻找足以表现思考的时代和思考的人物的艺术形式,戴厚英的如下创新设想是值得一提的:

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突破了。我不再追求情节的连贯和缜密,描绘的具体和细腻。也不再煞费苦心地去为每一个人物编造一部历史,以揭示性格的成因。我采取一切手段奔向我自己的目的:表达我对“人”的认识和理想。为此,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人物的灵魂的刻画上。我让一个个人物自己站出来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暴露出小小方寸里所包含的无比复杂的世界。

情节、人物和心灵的揭示,是否绝对不能溶合在一起,还有待于作家的创作实践去证实。但是,戴厚英毕竟使人物的心灵门户洞开了,她的这股闯劲是极为可贵的。

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论睁了眼看》中喊出的这句金玉之言,如今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篇14:我读诗词 优秀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的心境都被古人吟咏过,寄情于景,或诗人被贬谪的落寞与孤寂、或仕途坎坷,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或深锁深宫红颜薄命女子的寂寞与情殤!或“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人生若只如初见”凄婉爱情的惆怅……如此种种!皆寄情与词。翻开书卷,袭涌而来的是巍巍大唐气势,宋的婉约与清丽!豪情万丈,几许柔情,融入血骨在四肢百骸里流淌…记得读的第一首诗是“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是夜深人静,诗人却是辗转反恻,无法入睡。

月光如泻,直射床头反射到地上如层层冰霜,一如自己此时的心情,内心仕途不顺的苍凉与无助翻腾而起!抬头细细凝望,此时的那轮皎月似乎与往日有了许些不同,如今远离家乡却只能将思念掩藏在心底,说到这,想起了他的一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想李白心境多为凄凉,他虽对友人极为思念。却只能将这种思念寄之于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的李白无疑是孤独的,一人站在这清冷的月下。以影为伴,那烦闷的心事只能对月倾吐。或许,此时的他也“欲上青天揽明月”与明月“畅饮共谈”人称诗仙的李白纵有满腹才华,却也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在那个封建社会,他注定于明月为伴、说到此处,还得出一个结论,李白与明月似乎有着不解之缘。到了中学,一次偶然于东坡相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初次读这首诗读的忘乎所以,只是觉得读者她舒心,并不知其含义,后来才知道,那是“失魂”的感觉,江山如画,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豪杰四起,风流人物不可胜数但都被大江淘尽,自己已经满头白发,却仍事无所成。他转首间便另有了一种心得:千古豪杰也都i如此,则自己的一己之辱又何足悲叹。况且人活一世,若汲汲于富贵也未免太过迂腐,人说商场失意,情场失意。东坡情场却不得意。“十年生死俩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望着那座孤坟,对亡妻的思念有增无减,心底泛起了阵阵凄凉,即使有众多红颜知己却也无法弥补他生命中的缺憾!

或许,他要的不是执子之手的爱情。而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与妻子偶尔在梦中相见,却因为“鬓如霜”而相见不识,那种凄凉无处诉说,东坡有时也是乐观的,“陪公醉卧三万场,不用诉离殇”他将这种豪放之气好不避讳的融于笔尖,刻于纸上。

后来便又喜欢上了柳永的词,柳永在文坛史上的地位是颇高的,然而也有多数人不喜欢他的词,我想或许是他的词多为艳词吧,尤为喜欢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种不舍得离别场面为我们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十指相扣,翕动的双唇欲言又止,只是含泪的双眸呆呆的看着对方,想要哭泣却被哽在喉咙里无法出声。“杨柳岸,晓风残月”融情入景,难分难舍。想起了他的另一首诗’“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州,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

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痴痴地望着抱怨着,而另一个却不忍心回头,没人抱怨征客只贪恋途中美色,且不知征客此时的离别愁绪,心如刀绞,这种误会给整首诗更渲染了一层沉痛悲郁的气氛!柳永诗词造诣极深,却只是出入于风花雪月之地,他贫困潦倒却仍要惹怒天子,该说他淡泊功名的高尚情操呢?还是该说他恃才傲物呢?有人说诗词的精华需要慢慢渗透。午饭过后,和着春日的温阳,一卷在手,窗外似乎有桂花的香气浮动,一时之间已忘了今夕是何年。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慰藉,翻开爱情的那一夜,穿越万年,看陆游与唐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悲惨爱情,“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可谓家喻户晓。他们俩个情投意合,俩小无猜,但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他们的爱情注定被湮灭,自古忠义不能俩全。

陆游身陷亲情与爱情的艰难抉择当中。他无法违抗母亲的意愿,而他对妻子的情意却又难以割舍,或者割舍不下的也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们风雨同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生死,那些不是时间能冲淡的,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会割舍不下的吧。然而最终他听从了母亲,与唐婉离异。后来由于无法忍受对唐婉的思念,他去了沈园。他们曾经相许的地方,他看着曾经那一草一木,如回到了昨日,随即满目萧然。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时,一个梦里经常出现的人影突然闪过,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等到许久人影都不曾消失。他才知道此时不是在梦中,等他恍然醒悟眼前的人影已经不见踪影。唐婉为他留下了惊鸿一撇。陆游肝肠寸断,随即在墙上写下了。。后人万家争唱的《钗头凤》以及沈园情诗。“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回到家后,伤心绝望而死,眼前仿佛出现了唐婉那孤独无助凄美的面容,泪水就那样肆无忌惮的狂涌,却是无声的落着。“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曾经那美好的海誓山盟在耳边想起,似曾昨天。写好的情书却是无法相寄。他们也想“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但是他们虽然有了“一心人”,他们,却已经是白首不相离。他们的爱情终是如昙花般一现,虽然短暂却是绝美。他们的爱情可歌可泣,感动世人。想起了元好问的一首曲子《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间,何为情,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还是纣王为妲己所惑将其六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情人不成眷属,最后双双论蝶?问世间情为何物,难道真的要用生命来完善吗?世间情为何物是无数人们的疑问,却没有人能完整的.解答它。或者……爱情是被深锁深宫的女子一生的等待?

“新装宜面下红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女子经一番梳洗后,脸上的幸福溢于言表!楼下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这些春光却被深深的锁在门内。女子的心情转为低落,院内独自一人更增添了几分落寞,顿时“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她在花丛中极慢的行着,到了中庭,看到了几朵正在争艳的花朵,他们虽然艳丽夺目,却被深锁深宫无人观赏!!“蜻蜓飞上玉搔头”女子倾城的容颜可以和花相媲美。连蜻蜓都飞上了玉搔头。女子如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花似人,人如花,“一朝春去红颜老”这些深宫女子只能幽怨的在等待中过一生,她们的青春被深宫深深地埋葬。“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后宫佳丽三千,可是能得帝王“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又有几人。她们得到的只是无尽的幽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人久久伫立在阶梯之上,玉阶上已经生了白露。浸透了罗袜。夜凉露重,罗袜都已知寒,人不说可见人的幽怨之重,

夜深,难解孤独之痛,遂而看向窗外,但看到明月孤零零的悬挂在静谧的宇宙之上,拉下帘子似乎又不忍明月孤寂。复又看向窗外,月也似乎读懂了她,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了一句诗,“月有千种之悲,”是的其实明月也有她的悲哀。月也解她,她也知月,“玲珑望秋月”看似不怨。但不怨之怨更怨之深也。想到一句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人的一生究竟是为什么?金钱?权利?名誉?爱情?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浮生若梦。自古多少人为情所困,留下了无数凄凉的思念,倒不如得一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的痛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迷蒙的寒雨在也将近时,笼罩着无地的江天,也欲增添了萧瑟清冷的秋意。离别的黯然气氛加重,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俩个离人的心头。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这楚山之外,王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的楚山之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虽然这句话是他让辛渐带给洛阳的亲友,但其实他也是用“冰心”告诫他的朋友,要和他一样时刻保持“清如玉壶冰”的节操,这句诗不只是让他给亲友传达心意也是对他朋友的一种告诫,以及对辛渐的信任。有人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大同社会,是陶渊明一生所渴望的理想社会,也是所有天下人的共同心愿。“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成为兄弟,何必说什么血缘之亲。

高山流水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诸多遗憾,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引用岳飞的一句话真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满腔的心事欲吐,但如果没有人来倾听,没有人懂,就算是弹到琴弦断了,又有何意义?如果说子期的死是一种遗憾,那么伯牙的摔琴可不可以说是一种遗憾的美呢。我时常在想,如果子期不会死伯牙没有摔琴他们是否可以演绎一曲比高山流水还惊天动地的曲子。所以这是一种遗憾。琴随子期去是一种遗憾的美。闲来无会事,弹一曲高山流水为他们的情谊而曲。

后来,总是会在某个夕阳欲沉的黄昏想起这么一首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暮色渐晚,澄澈的天空被无边的黑暗笼罩着,远处的云也似乎被暮色染黄,继而整个宇宙变得暗淡,一如作者的心情一样。就那样的沉重悲怆。北风呼啸的刮着,大雪纷纷扬扬下着,群雁顺着北风向南飞去。高适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此时内心悲凉到了极点,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劝慰,“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你自会有你的天地。并不华丽的语言却是他情感最真挚的流露,他希望他的朋友不要因一次失意而止步不前。“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吧。

人活着到底为什麽?金钱?权利?名誉?爱情?金钱与权力谁是谁的附属品,在爱情与亲情冲突时,谁又大于谁。亲情与爱情舍谁取谁?国家的兴亡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取决于人?红尘中,是是非非谁又能说得清。我们是人不是神做不到无欲无求。为了荣华。富贵权利与欲望,历代以来惨死的人无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里积淀了无数血与泪,每朝帝王都说是为天下苍生,而真正使民富的又有几人,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权利?权利与欲望使朝代更换成了必然,历史的路终究是用鲜血铺垫而成,为了权利不择手段,视他人的人命为草菅的人数不胜数,后宫女子为了荣华富贵而不惜赔上自己的一生,他们为了权利明争暗斗。写到这儿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后宫之中最大的赢家是谁?”我想是皇帝吧,不管他是被传承还是自己夺得。他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可见他的能力并不一般。或许后宫明争暗斗并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在坐收渔翁之利。、他需要有人来帮他整理后宫,所以他才是最大的赢家。他们都是为了权利。或者可以说人都是金钱与权力的奴隶。

自古红颜女子多薄命,尤其是深宫。纵使“三千宠爱在一身”但“一朝春去红颜老”等她们的韶华褪尽,青春不再,有哪个还能够得到皇帝的垂爱。有人说爱情最美,我却说爱情最廉价。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否真的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唐婉与陆游他们虽然出生入死,但最终还是离异,虽说“忠义不俩全”但如果他真的真的够爱唐婉。真的想要珍惜,他不会放弃。现实的说,他们身处封建社会,思想已被束缚。我可不可以这么说阻碍他的不是他的母亲,而是封建社会的那种习气,还有他自己的不够勇敢。在爱情与亲情的冲突下,他还是选择亲情。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一人,最终还不是“宛转蛾眉马前死?”那是深宫女子的悲哀。古代帝王呼风唤雨,只手遮天,他宠爱一个人可以大胆而直接,而平民呢,他们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盛行诗词,遇到喜欢的人相见却不能相恋,相恋却不能相守,或者说是不敢,他们只能将情寄于笔上。流露于词,所以有了那么多感人凄婉的爱情诗,或者我可不可以说这只是一种艺术,爱情只是用来提升艺术的工具,现实终究是现实。“俩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很美的一句诗,但是却只是虚幻,只是艺术表达的方式不是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恋的俩个中的男主角永远都不可能是古代只手遮天的帝王,他只是一个平民,或者有很多女孩在期望她的另一半如古代的帝王,呼风唤雨,只手遮天,但是她们忘了,我们是人不是如古人编撰的神。我们的生活是用各种语言编织的美,就好比;俩个文盲相爱,男孩不懂得写情诗,女孩不懂得欣赏情诗,他们即使是相爱,但是在他们中间仿佛还缺了点什么不是吗?就好比生活里缺少了童话的美。如果生活没有那些华丽的语言装饰那我们的世界不也是平淡无奇吗?所以同理,那些英雄人物也就是被人加以修饰而已。

从小读很多唐诗宋词。范仲淹,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欧阳修与民同乐,他们都心系国家,他们不再乎一己之辱,他们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虽然被贬他们却心怀天下,他们的这种胸襟这种气度,这种爱国的情怀感动世人。岳飞被诬陷入狱仍然想着宋朝的兴衰,屈原得知都城被占领投汨罗江自尽,读者这些,突然读到了一个身为帝王的无奈与悲哀,国是他的国,在小人的谗言与忠臣的劝诫下,他分不清是与非,他的抉择涉及江山的兴亡,。有多少忠臣被陷害他却无可奈何,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

或许国家的兴亡真的是历史的一种必然吧。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一直被人们所称赞,精绘画,通音律。可以说是诗词书画皆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一个皇帝,迫于无奈而当皇帝,他本应是一个文人,他应该是和知己把酒言欢而不应该是被困在深宫。他真的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他的这首《相见欢》被无数人吟唱,词的意境可想而知。无言。独上可以看出他落寞到了极点,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倚栏眺望,心中的悲凉无处细说,只能在这如渊的深宫内望月,“月有千种之悲,”本来他可以与词人结为知己,但他却只能与明月倾吐,剪不断的愁绪如潮而涌那种寂寞不言而喻,身为帝王他没有那种登上权利高峰的欣喜,有的却是无边无际的无奈与落寞,院子里的冷清与他此时的环境形成正比。他感受到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当时国亡。妻离子散,他被宋俘虏昔日的情景如梦一样浮现在眼前,昔日繁华的南唐已经不再,他作为一国之君能做的只是这些诗词歌赋,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只能任由眼泪狂泻而下,他本不应是皇帝,现在却做了亡国之君,“问君能有几多愁”一语道尽了他的亡国之痛,内心的凄凉波涛般狂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春天的花开,中秋的圆月这种美好的日子是何时结束的,过去的往事又有多少还记忆尤新呢。昨天的小楼又一次被春风拂过,春花将再一次怒放。而自己的故国却是不堪回首,李煜在位时不问政事,或者此时的他也有种不可隐藏的悔意,身为一国之君却没有尽责。“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如今物是人非,昨天的小楼雕栏还在,只是人已非,那些宫女已经被换了人,国已成为别人的国,此时悲痛到了极点,不由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见他的愁到了极致,他在政治史上虽然是失败的,但他在词坛上却是成功的。想到一个人,他-出身贵族身份显赫,本应是游刃官场,却偏偏与文人结交,他本是满人却偏偏喜结汉人,他,是历史上美得一笔,他也是世上最美的情郎,他,重情重义,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英年早逝,还有他的爱情。他就是—纳兰容若,有人说,如果李煜如果与他身在同一朝代,他们一定可以结为知己把酒言欢,有人也说,他是李煜的重生。所以想要说一说容若。

容若自小聪明绝顶,在别的孩子玩泥巴的时候他在书房作诗,在别人作诗的时候他已经在结交良才挚友,当他的父亲在朝堂之上的时候他却在书房写字,或在茶馆与人喝酒论茶。明明出身官宦世家他却不理政事,他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他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俩人自幼一起玩耍写字,,“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在容若少年时初遇他的表妹。这是一场他人生中最美的邂逅,但在封建王朝这种情不可能维持的长久,表妹被送入宫中,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之一,他肝肠寸断,“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他的幻想,是他的渴求,他将他的痛表达的直接。表妹只能在他的梦里出现。期间若容难忍对表妹的思念,曾冒着危险进宫看过一次表妹

只可惜“一朵芙蓉着秋雨“的表妹与他在如此的宫廷内只得“相逢不语”静默无言的相对,“转过回阑扣玉钗”。冒着生命危险进宫见自己所爱,等到的只是她的一眼回眸。相恋不可相见,相见不可相认,这次相遇让他明白他们二人已经没有了可能,容若回到家后认命的娶了卢氏为妻,卢氏却也出身书香门第,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容若。卢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一生一代一双人”只是他美好的构想罢了,后来便又续了官氏“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他究竟对官氏是何种情,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白。

上一篇:学校治理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酒店培训主管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