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视频观后感

2024-08-10

五星红旗视频观后感(精选5篇)

篇1:五星红旗视频观后感

五星红旗观后感

关于这两个主题,话题,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实在是海量,大道理讲的多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具体人的言行,所以,就这个问题结合我自己的思想实际就是我将写的。

先说爱国。我是个爱国的人!“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每当代表着你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上升时,我汹涌澎湃的心情,加速加重的心跳声,湿润的眼眸,就是我爱你--我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真实的最好的鉴证!

这些是不够的,必须还有具体的行动!当我面对爱情与爱国是取舍时,答案是肯定的--爱国!我认为爱情有其独立性,但其也应该服从于爱国。是的,爱情能为也应该为爱国服务。

当我的祖国再度处于不安中,我该放下我的爱情,投身到为祖国的美好明天的奋斗中去;如果我所爱的人诋毁我事实上很好的祖国的某些东西,我会用我祖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尽全力改变她的态度,并使她像深爱她是丈夫一样,爱她丈夫的祖国。

也因此,现在我努力使自己的爱情萌芽生长的慢很慢极其慢,甚至想让它停止生长。因为我的精力、时间......有限,我应该把这有限的一切用于将来为“爱国”做贡献的学习中。

现阶段的我只是一腔热血大于学习的成效,但我已深刻的意识到,并在不断的改进中。是的,爱情能为而且应该为爱国服务!

篇2:五星红旗视频观后感

最近几天花了一点时间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部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后,被其中前辈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而冒险回到祖国、甘愿隐姓埋名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感染。”不少观众为这段历史所触动,对老一辈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而肃然起敬。当看到毛泽东在困难时期几个月没吃蛋肉导致营养不良,当遭受核辐射的邓稼先患病去世,当原子弹最终成功爆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但人们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无数的中国人不为之流下眼泪。

那是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时代;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健康向上,百废俱兴的时代;那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时代;那是一个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我在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都看到了!电视剧中的许多情节让我多

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那种时代精神激荡着我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不由得追思往事,眼前浮现出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腾起蘑菇云,世界为之震撼;1967年6月17日,又是在罗布泊,天空出现了两个太阳,其中一个太阳是中国造的,东方一声巨响,氢弹响在了法国人前面;1970年4月23日,蛟龙升空,一颗龙珠遨游太空,中国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把《东方红》乐曲唱响在茫茫宇宙!这就是中

国的两弹一星。

为了“两弹一星”花儿的绽放,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代领导人运筹帷幄,英明决策;为了“两弹一星”花儿的绽放,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爱国科学家在“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威胁下,怀着拳拳赤子之心从国外、从全国各地汇聚到祖国的北京,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在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业过程中,从钱学森、蒋英夫妻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到钱三强、何泽慧夫妻的患难爱情,再到邓稼先、许鹿希夫妻的生离死别,无不撼动着我们的心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志奋斗、爱国进取。

今年是中国共产*建*90周年,观看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令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的领导下,用短短的时间,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屡遭侵略、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正像方志敏烈士期盼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与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重温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老一辈科学家脚踏实地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当时崇高的时代精神、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我们在心底不禁唱响那雄壮的旋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篇3:五星红旗视频观后感

潘涌教授认为, 要突破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是要确立起积极语用的语文目标观, 使语文教育的目标从对言语接受 (认知、理解、记忆和鉴赏) 走向言语表达, 从言语表达走向言语表现;阅读教学要变师传生受、师问生答这种单向型模式为无封闭、多维度传递模式 (其中核心要素是学习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 , 从而从本源上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习者的个性表达、审美表达和创意表达能力。潘涌教授组织全体学员观看和讨论杜郎口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专项复习》视频, 并以之作为进一步探讨积极语用背景下的母语教学的专业平台。

视频简介:

只需在百度上进行“杜郎口九年级语文视频”搜索, 即能找到这节《古诗词专项复习》视频课。为方便读者理解起见, 笔者实录视频课内容。

视频实录:

教师:我们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六首古诗词进行了专项复习, 今天要求每个小组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或某一篇进行复习展示。请各组把重点诗句写在黑板上。时间为10分种。

(这个教室没有讲台, 前面墙上赫然挂着“我参与, 我快乐, 我自信, 我成功”的鲜红标语。教室内有三面黑板, 课桌以小组围坐的形式分布, 共有六个小组, 每组七八人。每一组都有自己的黑板“阵地”。教师安排板演后, 学生活动似乎有点乱, 学生或在黑板上板演, 或在板演者旁边指点, 或在练习朗诵, 或在桌子上奋笔疾书。教师未对学生加以课堂控制)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按顺序上台展示, 各小组比一比, 看哪一组展示得更加精彩。这一节课老师尽量不多说, 把时间、空间、机会让给大家。如果在前一组展示完后, 你特别想说点什么, 请及时站起来点评。请大家做好记录, 在他人的展示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以下为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第一组上台展示, 主题是《沁园春·雪》和毛泽东诗词)

学生1:梦中的人渐渐模糊, 英雄的人渐渐清楚, ……曾经的我还在梦幻, 早已失去不再留恋, 独自悄然离开, 而我的心依然存在 (以上为自编歌词填唱的流行歌曲) 。是呀, 那刻骨铭心的诗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伟大的毛主席我们不能忘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更不能忘记。多少次, 那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 他们勇往直前。今天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 走进《沁园春·雪》, 去重温那段历史, 去感受那段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

学生2:这首诗中, 抒发了作者伟大抱负的句子是“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山舞银蛇, 原驰蜡像”;运用想象的句子是“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互文的句子是“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已抄在黑板)

学生3:这首诗,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抒情, 抒发作者作为风流人物要为祖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学生4:下面展示我们组课外收集的毛泽东的其他诗句。 (已抄在黑板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读到“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时, 把后一句读成“学不成/名誓不还”, 学生不约而同地齐声纠正为“学不成名/誓不还”)

教师:再读一遍。 (学生仍然读错) 读现代诗要会断句, 看看前面一句是怎么读的。 (这位学生读第三次时才读正确)

学生5:“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学生6:“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学生7:滚滚长江东逝水, 南京这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曾洒过多少革命烈士的鲜血。让我们重温一下这座城市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请听诗朗诵《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学生3:“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位学生把“沽”字读成“沾”)

学生2:应读“不可沽名学霸王”。

学生3: (纠正自己的读音) 不可沽名学霸王。

学生1:我也来朗诵毛泽东的一首诗《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声情并茂, 较为出色)

学生8: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的豪言壮语, 诠释了那一个时代的功绩。但这个时代又已被写进了历史, 今后的江山又落在了我们这些后来者的身上。下面请允许我引用一个神话典故, 以一首小诗, 去感叹那一句“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以下为学生自创小诗, 个别语句听不清楚, 未记全)

愚公移山, 人亦老, 唯恐志难酬。迫得高山让座, 使大浪托高。太行山上只一吼, 尽将千年梦用乾坤成就。心事不比东流水, 但为英雄指路, 阅尽人间春色。古往今来, 但凡心不死, 凭是万丈石山, 如风卷云天。王屋顶上远眺, 扶起千古红尘, 颠覆天轮。天下不济行船渡, 只待天神弄剑, 尽展前英风骚。试问江山谁作主, 千载轮回又重来。

一首小诗或许从幼稚中道出了一点真谛, 从毛泽东同志身上我读出了一句不可被推翻的真理:人活着就要活得有霸气, 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句颠覆乾坤的话语, 毛泽东酝酿了半个世纪。的确, 毛泽东成了风云人物, 历史也不会否认他的功绩。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他的时代已被历史写在了过去。所以, 而今又轮到我去拔剑张弩, 去感叹那句“俱往矣, 江山谁作主, 非我莫属”。虽然, 我不能像毛泽东那样挥师百万、决胜千里, 更没有能力去缔造一个共和国并把她推向富裕的轨道。说句实话, 对于将来, 我实在没有底气, 但是谁说我选择了放弃, 又是谁说我只知道逃避。正如我的那首小诗, “人亦老, 唯恐志难酬。迫得高山让座, 使大浪托高”, 我现在要做的, 不就是去迫那一座山吗?“太行山上只一吼, 尽将千年梦用乾坤成就”, 我坚信, 正如毛泽东的枪声嘹亮了世界, 总有一天, 我王师万的震吼也将击撞整个天宇。“心事不比东流水, 但为英雄指路, 阅尽人间春色”, 我确信, 春秋史笔不会像东流之水, 一去而不可留, 总有一盏明灯会为天下英雄指明康庄大道, 去阅览人间极度风光。中考不是快来了吗, 胆小鬼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吓得全身发抖, 正如愚笨的企鹅禁不起天际的雷响;我要永远像那潇洒的海燕, 用翅膀去割开那道黑色的风暴。劳累和疾苦不是我关心的, 正如饥饿和疲劳不是长征中的毛泽东所关心的一样, 重要的是我获得了充实, 体验到了战斗的快乐。

(这位学生的原创小诗, 表达了对愚公移山精神和毛泽东革命精神的敬仰之情, 也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慷慨激昂, 豪情万丈。其他学生或站或蹲或坐, 无一例外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演讲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教师:先请同学们说两句。 (学生未响应, 老师鼓励学生发言) 对于创作的力量, 即使是“太好了”三个字也是很好的鼓励。

(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点评, 但听不清楚)

教师:看了刚才的展示, 我有很深的感受, 这一组同学准备很充分, 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展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好像不是对诗歌进行分析, 而是一次演讲。相信后面几组的展示肯定会更加精彩。

(第二组上台展示, 主题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离别诗)

学生1:朋友, 虽远隔千里, 却仍近在咫尺, 而最能表达这种感受的就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请听诗朗诵。

学生2: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辅以体态语, 普通话一般, 但抑扬顿挫)

学生3:请看我们组摘录的关于“离别”的诗句:“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句均已抄在黑板上)

学生4:这首诗写得开阔雄浑, 有着强烈的奋发向上的时代气息, 表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襟, 最后两句表现出远离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友情天长地久。

学生5:读了这首诗, 我的感触很深, 我想对我的朋友说:朋友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朋友是失落时的欢笑, 朋友是生命中最美的彩虹。拥有朋友, 就拥有了幸福。“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远隔千里的朋友, 挥洒不去的回忆, 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 你是否感到孤独?相信没有对方的日子里, 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帆航万里翻不动, 路行千里思念重, 愿生命中永远开着灿烂的花朵。朋友送你一句话, 世间万物千千万, 与你为友全凭缘。虽然知道会分散, 我愿把你记心田, 回忆欢笑乐千年。纵然远隔千山, 相信千纸鹤会带着我的思念抵达你的身边。

学生6:朋友之间相聚的日子总是难留, 离别的日子有多少酸楚, 无言的泪水全都流入心谷。朋友温暖的话语, 让我找到了希望之光。朋友, 我心中的太阳, 我希望我们是人散而心不散的好朋友。

学生7:看, 天空那眨眼的星星, 是不是你的眼睛在寻找我的踪影;听, 黑夜里传的来阵阵歌声, 是不是远方的你在向我诉说着对我的思念。记得我, 别忘了我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学生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一首送别诗, 它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的友情, 而是高远的志趣, 王勃面对朋友的分离, 表现的并不是伤感而是旷达的胸怀。

教师:第二组同学的展示颇为精彩, 欣赏他们的展示, 我仿佛听到王勃和元二离别时的对话。那么挥手一别之后, 天各一方的他们举头望月, 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听第三组诗朗诵《水调歌头》。

(第三组上台展示, 主题是《水调歌头》和月)

(第三组所有成员:两位男生朗诵《水调歌头》, 辅以适当的体态语, 四位女生唱《水调歌头》, 朗诵和唱歌配合较为默契)

学生1:《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饮酒赏月时的人生感触,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写出了作者想象的情景,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向世间分离的人们发出了真诚的慰问和祝福。

学生2:我的感受是, 苏轼“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它将会化解你心中的愁苦。即使天各一方也不会感到寂寞, 是因为“天涯若比邻”的坦荡, 是因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学生3:下面请看我们组收集的有关月亮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我寂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学生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月儿弯弯照九洲, 几家欢乐几家愁”。 (以上诗句均已抄在黑板上)

(一位学生上台, 改“我寂愁心与明月”中“寂”为“寄”)

教师:稍微细心一点的同学就发现“寄”字写错了。

学生4:读《水调歌头》, 我的感受是:人生有离别的痛苦, 有团圆的欢乐, 月亮有阴晴圆缺的时候,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都是自然常理,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学生5:学生6:月, 这么皎洁, 这么明亮。在月光的皎洁中, 在月光的明亮中, 让我们的心灵随着月光放飞, 让我们的思念随着月光传递, 让我们的理想随着月光播撒。 (此为第三组的结束语)

教师:今天前三组的展示可以说是各组有各的特色, 希望后三组的同学用心解读前三组的展示,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展示得更加精彩。

观点交锋:

潘涌教授: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确立积极语用的教学观念, 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审美表达、创意表达。同样, 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真诚欢迎各位学员积极表达、畅所欲言。

杨金华 (温州乐清市芙蓉中学语文教师) :我对这节课持基本否定态度。第一, 整节课中, 我看不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语言非常贫乏。第二, 由于教师没有发挥引导作用、组织作用, 课堂显得杂乱、无序。第三, 这节课缺少语文味, 不像语文课。第四, 学生的表达不是个性表达、创意表达, 学生是事先准备好发言材料, 甚至可能是事先演练过的, 缺乏真实性。第五, 诗歌专项复习需要教师点拨, 特别是诗歌鉴赏, 更需要教师教给方法。学生的浅层次解读肯定应付不了以后的高考诗歌鉴赏。第六, 这节课作秀的痕迹非常明显, 而且学生的表演、作秀有点过头, 平常课上学生肯定不是这样的。

陈锦华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 :我的看法与杨金华恰恰相反, 我对这节课持肯定态度。第一, 这节课表面上显得有点乱, 学生或站或蹲或坐, 没有固定的位置, 师生是随着发言小组的黑板所在位置“倾巢移动”, 发言也不需要举手, 你方唱罢我登台——但表面的“乱象”下潜藏着有序。我们看得出, 每组同学发言的内容由课内到课外, 由朗读到解读再到个性化感悟, 逐层拓展, 逐层深入。第二, 学生的解读可能没有教师的解读有深度, 有的甚至显得很幼稚, 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在解读, 而不是教师把自己的解读“填塞”给学生, 他们在课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这是真正的“做中学”。第三, 这节课上, 学生确实在“作秀”, 而且非常投入地“作秀”。我想问一句, 课堂是谁“作秀”的舞台, 是学生还是老师?学生“作秀”,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尽管整节课学生都没有固定的位置, 但学生无一例外地全身心投入课堂。学生在“作秀”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学生成为课堂“作秀”的主角总比教师唱独角戏好。第四, 教师的语言确实相对贫乏, 也许是教师要把展示的舞台让给学生。教师示弱, 意味着学生的示强;学生在示强的同时, 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教师的示弱, 是不是也是一种教学智慧?

潘涌教授:看一堂语文好课的主要标志, 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砥砺和提升。以此为标准, 课堂组织稍微散漫一点, 无伤大雅。我们的语文教学, 特别是公开课教学, 过于强调“一分钟一分钟的流程”, 推崇精致、巧妙的课堂设计。其实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可以相对宽松、自由一点, 回到本真状态。

杨金华:我对我的观点作一点补充。首先, 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我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基于文本体式, 应按文学欣赏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 按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 按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 等等。初高中的诗歌教学要落实在诗歌的鉴赏上, 如炼字、意象、意境、意蕴等方面。学生毕竟缺少鉴赏诗歌的经验, 需要教师示范、点拨和引导;而这节课以学生的展示为主, 完全消解了教师应起的作用。其次, 我仍然认为这节课不是纯粹的语文课。学生的粗浅解读、作秀的表演, 相对于诗歌鉴赏能力来说实在是雕虫小技。课堂可以完全是学生的展示和作秀, 课堂可以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 但课堂必须要有质量和价值, 而如此粗浅的展示、作秀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多少价值?

斯文辉 (义乌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 :我赞成陈锦华的看法, 另外我再补充两点。第一, 杨金华反对把课堂交给学生, 这是一种旧的传统观念在作祟。传统教育观念中重视师传生受, 教师始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和表达权, 而学生则陷入失语的境地。而这节课上, 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真正的回归, 学生的个性、思想都在充分的表达中得到了释放。第二, 关于语文味的问题。整节课上, 学生在朗诵, 在解读, 在阐述自己的见解, 在表达自己的感悟, 个别同学创作的小诗展示出不容忽视的才华, 这难道不是语文吗?另外, 课堂上学生学会了演讲, 这难道也不是语文?学生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 提炼重点诗句, 收集课外诗句, 写感悟, 作小诗, 这难道也不是语文吗?我觉得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体式, 所谓按小说的方式去阅读小说、按诗歌的方式去阅读诗歌——这种说法本身是绕口令式的含糊。

潘涌教授:杨金华和斯文辉的观点正好代表了当前语文教学界的两种观点。有序之“乱”与无“动”之静, 何者为好?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对言语认知、理解和审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母语表达乃至表现的能力, 以母语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思考、体验和判断, 以母语表现作为智慧生命的独特风采。即使是稚嫩的表达或夸张的言语表现, 也远比保守的沉默或变相的复述要积极。理由很简单, 正是今天不成熟的言语行为, 蕴涵着明日言语行为成熟乃至深刻、完美之可能。看到幼儿跌跤, 便把他放回到摇篮中去, 这是愚不可及的。况且, 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 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语用行为都稚嫩、夸张到令人发笑!从这层意义上说,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乱”得好, “乱”得还不够!至于“语文味”问题, 本无精确的定义。应该说, 围绕“语用”二字的所有活动都是具有“语文味”的。

赵洪琴 (绍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 :我很同意斯文辉的意见, 学生的朗诵、演讲、阐述、表达, 个别同学创作的小诗展示出的是不容忽视的才华, 这难道不是语文活动吗?不具有“语文味”吗?学生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 提炼重点诗句、收集课外诗句乃至写感悟、作小诗, 这难道也不是语文活动, 不具有“语文味”吗?当然, 我们应该意识到, 世上从无“完美之课”, 对于一堂课, 我们只能看主流, 而不必苛求细节。

潘涌教授:这节视频课中, 我们确实较少听到教师精彩到位的点评——这正是富有前卫性的杜郎口课堂随着被推广而必然要浮显出来的问题, 即教师本体素养的相对滞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并不是不要教师的引导、评点作用;恰恰相反, 教师的引导和评点要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但是, 我们的教师长期在指令型课程和教学中消磨生命, 被动异化为课程指令的消极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者, 渐渐丧失了思想特色、言语个性和教学才情, 至于宽厚渊博的人文底蕴和高远深邃的目光更是罕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日益成为最严峻的“语文问题”, 这一问题与语文新课程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 杜郎口课堂在实现教学体制和学生角色解放的同时, 也警示我们:教师的思维品质、表达能力甚至人文素养都有待提高, 教师必须勤练内功!

庄平悌 (浙江泰顺中学语文教师) :这觉得这样的课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首先, 我认为杜郎口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是一种课程范式的转型。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充分释放学习者的灵性智慧和自由创新精神, 课程价值中心从学科内容本位转向生命本位、个体本位。其次, 我觉得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学习者只有在表达的实践中才能学会表达, 只有在语文的实践中才能提高语文素养、习得语文能力;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 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动力与载体。这就好比鸭子只有跳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 站在岸上光学不练那是假把式。学生的解读、表达是粗浅的, 是幼稚的, 但我们教师仍然要充分鼓励学生去解读、去表达, 否则学生永远学不会深度解读、积极表达。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 增加学生语用的机会。

陈瑛 (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为母语教育, 以积极语用为核心的实践性应该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

庄琴英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语文教师) :我基本赞成杨金华的意见。而且, 我认为这节课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质疑的。第一, 整节课, 学生只是机械地朗读或背诵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课堂上并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第二, 学生对诗歌的所谓“个性解读”不过是从教学参考书上或网站上复制的, 他们的表达缺乏个性、缺乏创意、缺乏深度。

斯文辉:学生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难道没有思维的活动吗?学生在倾听的时候难道没有思维的活动吗?学生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难道没有思维的参与吗?学生从教学参考书上和网站上收集信息的过程, 难道不是学习的过程?学会收集、整理、综合信息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文能力。允许教师把教参和网站上的信息搬到课堂上, 为什么就不允许学生搬?我觉得让学生去“搬”要比教师“搬”来塞给学生好得多——毕竟是自己“搬”来的。

潘涌教授:思维的活动是贯穿于我们听、说、读、写、视、评活动之中的, 思维, 作为一种内部语言, 对外部感官语用具有灵魂的统领作用。没有思维, 就没有听、说、读、写、视、评。其他学生在展示的时候, 你在观看, 同时也是在学习、思考、调整, 在积极地思维。

盛晶 (浙江永康中学语文教师) :我觉得这节课确实有可取之处,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这样的课是常态课吗?杜郎口中学经常这样上课吗?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表演, 我怀疑这节课的真实性。第二, 我怀疑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质量。如果杜郎口中学经常这样上课, 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会每况愈下, 学生如何去面对中考、高考?家长还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吗?这样的课, 在小学里尚可偶作尝试, 因为小学教学内容相对少;但初中、高中也用这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模式的话, 大量的教学任务如何完成?因此, 我认为, 杜郎口中学的这节视频课可能是为了创造媒体效应而炮制的“宣传广告”而已。

赵洪琴:我们去实地参观、交流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毋庸置疑的。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初中, 原先是一所教育教学双差学校, 濒临兼并的边缘。在采用杜郎口模式几年之后, 学校一跃而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 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目前, 杜郎口中学升学率和考评成绩处于全县的前列, 而且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 自2002年始, 每年综合考评都跃居全县前3名。在中国现有的教育考试体制下, 一所学校要出名, 首先得靠教学质量, 说得直白一点, 得靠中考、高考成绩, 然后才会有媒体去推介、宣传其教学模式、教学经验。现在, 聊城市把杜郎口中学树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学校, 山东省教科院把杜郎口中学确定为新课改实验学校——这本身足以说明问题了。

那么什么是杜郎口模式呢?杜郎口教学模式简称为“三三六”模式, 即三大特色、三大板块、六个环节。三大特色指的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板块指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分别为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节视频课是古诗歌专项复习课, 是三个板块中的展示板块, 即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环节。杜郎口中学就是凭借这个“三三六”模式获得飞跃式发展的。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隐含在这个“三三六”模式中的理念, 才是杜郎口中学突飞猛进的真正秘诀:这就是尊重学生, 即该校校长所说的“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也正是这一理念催生了杜郎口中学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即“相信学生, 依靠学生, 解放学生, 发展学生”。从这节视频课上, 我们看到这群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农村初中学生, 每个人都是充满自信, 乐于表达, 发音响亮, 还能非常大方地辅以体态语、表情语, 无论是朗读、解读还是演讲、唱歌, 无不饱含着热情和自信。

潘涌教授: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表达和表达权的合理回归, 课堂上学习者的言语表达欲乃至表现欲得到充分的释放, 学生久被束缚的学习热情、智慧和创造力得到较为完全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杜郎口模式为实施积极语用的母语教学提供了研究的范本和借鉴的样式。

后记:

篇4: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

1。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倒台的时候。1964年9月美国拉苏联一齐采取行动对付中国核武器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摇摇欲坠内外交困的时候,那时的赫鲁晓夫已经焦头烂额,自身难保,甚至打算出卖东德换取西德的经济支持。如此困境,能有多大力量和兴趣与美国人携手对中国搞这么大的动作?毛泽东看得真准:“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与赫鲁晓夫没成交,心虚的美国人只好袖手旁观。

2。赫鲁晓夫搞瞎指挥,把苏共分成“工业党”、“农业党”,把苏联经济搞得大乱。苏联1963年遇到严重的农业危机,不得不大卖黄金买美国粮食。1964年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苏联经济困难、国内对赫鲁晓夫的怨声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危机蓄势待发的时候。在那样的形势下,赫鲁晓夫即使没下台也承受不起冒袭击中国核基地、与中国公开武装冲突的风险。

3。中苏国家关联大恶化虽然始于1960年,但苏联与美国公开联手对付中国则始于1963年与美国签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美苏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合作大业才刚刚开张一年多,双方都是第一次、都不怎样摸底、都在互相试探、都怕上对方的当,都不敢贸然行事。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下手,必然要陷入与中国的长期武装冲突。美国对中国的抗美援朝记忆犹新,苏联也怕一旦陷入与中国长期武装冲突的泥潭,会被美国乘机抄后路,导致“社会主义大家庭”土崩瓦解。由此可见1964年时美苏两国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难度是最大的。单干心虚,联手不成,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谢去”。

篇5: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广东南方电视台立项、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和广东南方电视台联合投资出品的革命题材电视剧,由王晓明执导,唐国强,陈建斌,郑国霖,孙维民主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看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才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差点在“最后一分钟”被搞垮。

电视剧是如此描述的:

——1964年9月15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亲自去拜见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就对中国核基地动外科手术进行极其秘密的探讨。美苏两国秘密接触的第二天,周恩来获悉了有关情况,立即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周恩来:“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进行核试验,美国苏联有可能动手,摧毁我们的核设施、核基地。但不管他们怎么样来轰炸,我们还是要搞核试验。”“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所以我们必须搞试验。”

——关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时间问题会议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今年就试,还有一种意见是等三线建设完成后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后再试。

——周恩来:“国际局势对我们压力很大。主张晚试的同志主要是从这方面考虑,等三线建设完成,我们有一定的战略保障。”

——毛泽东:“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那就早响。”

——这是毛泽东有关原子弹的又一句名言。他一语道破了原子弹的本质,也一针见血地揭开了由原子弹交织起来的国际关系的真相。

毛泽东一锤定音。一个月之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历史证明,毛泽东的眼光就是高人一筹——中国原子弹横空出世,美苏果然只能在一边干着急,眼睁睁看着中国一举闯进核俱乐部,导弹、氢弹、卫星接二连三一气呵成,核大国地位从此牢不可破,中国的和平大环境从此有了可靠的保障。

回顾历史可以明白,毛泽东当年为中国抓住了一个稍纵即逝的千载良机。

1.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倒台的时候。1964年9月美国拉苏联一起采取行动对付中国核武器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摇摇欲坠内外交困的时候,那时的赫鲁晓夫已经焦头烂额,自身难保,甚至打算出卖东德换取西德的经济支持。如此困境,能有多大力量和兴趣与美国人携手对中国搞这么大的动作?毛泽东看得真准:“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与赫鲁晓夫没成交,心虚的美国人只好袖手旁观。

2.赫鲁晓夫搞瞎指挥,把苏共分成“工业党”、“农业党”,把苏联经济搞得大乱。苏联1963年遇到严重的农业危机,不得不大卖黄金买美国粮食。1964年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苏联经济困难、国内对赫鲁晓夫的怨声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危机蓄势待发的时候。在那样的形势下,赫鲁晓夫即使没下台也承受不起冒袭击中国核基地、与中国公开武装冲突的风险。

3.中苏国家关系大恶化虽然始于1960年,但苏联与美国公开联手对付中国则始于1963年与美国签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美苏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合作大业才刚刚开张一年多,双方都是第一次、都不怎么摸底、都在互相试探、都怕上对方的当,都不敢贸然行事。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下手,必然要陷入与中国的长期武装冲突。美国对中国的抗美援朝记忆犹新,苏联也怕一旦陷入与中国长期武装冲突的泥潭,会被美国乘机抄后路,导致“社会主义大家庭”土崩瓦解。由此可见1964年时美苏两国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难度是最大的。单干心虚,联手不成,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谢去”。

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正赶上苏联政变。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需要时间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无暇它顾,更顾不上与美国携手阻止中国进一步的核试验,这就让中国获得了完善实战用核武器所急需的时间。

如果中国当时没听毛泽东的,而是听了那些“小心谨慎”“稳妥保险”的主张——退缩、“暂缓”、等待“战略保障”,结果将会如何?

如果“等三线建设完成后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后再试”,那至少得等五、六年。而1964年之后的“

五、六年”实际情况是什么?

——1965年(不到一年),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向联大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该条约中有一条规定:“非核国家不得研制核武器”。(据张爱萍之子回忆:“我和父亲讨论过,如果在条约通过前,我们仍然搞不出原子弹来该怎么办?他说:‘„„那会很麻烦的。周恩来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1965年,美国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战火直逼中国边境。

——1967年,苏联出兵中东。

——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宣布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苏联反过来拉美国同意苏军轰炸中国核设施。

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当年那些“小心谨慎”、“稳妥保险”、“暂缓”之类主意全是臭棋、馊主意:等“战略保障”的结果就是越等“战略保障”战略越没保障——短短几年工夫勃列日涅夫就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内部,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对“美苏合作主宰全球”的霸权战略越来越娴熟,对外用兵越来越肆无忌惮。1964年那样令人叫绝的历史良机再也不会有了。中国如果错过1964年的绝佳时机,搞核试验受到外来袭击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正如周总理指出的:“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你能爆炸原子弹而不爆,人家一眼就能看透你的老底——心虚了,害怕了,公开服软认栽了:我怕了你,怕了你们的联手打击,所以缩回去不试了。这等于向人家通风报信:我就吃你们这一套,今后你们如果联手对付我,我还会怕,还会退缩——人家一旦摸到了这个底,本来不敢动手的也敢了,从此中国还搞得成核武器吗?

由此可见,当年所谓“暂缓核试验”的实际意义和真正效果等效于“放弃核试验”,只不过换了种好听一点的说法而已。

搞过商业销售的人都知道,只要客户不立马成交而说“回头再说”,这笔交易十之八九要吹。天下许多事往往只要不马上干,拖一拖就不了了之。“拖”、“等”、“暂缓”实际就是“反对”的代名词,当不能直截了当说“不”时最有效的反对办法就是“暂缓”。难怪有人说:“暂时”就是比“永久”少一天,也难怪毛泽东主张“只争朝夕”——对中国的原子弹来说尤其如此。

在这里,你不能不佩服某些人的文字技巧——不说“反对核试验”,只说“暂缓核试验”,谈不上“反对中国核试验”吧?而实际效果呢?却没什么两样。在周恩来总理非常明确地指出:“不管他们怎么样来轰炸,我们还是要搞核试验”、“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所以我们必须搞试验”的情况下还鼓吹“暂缓核试验”,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可疑。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同样身处高位(有权参与决策原子弹爆炸);面对同样的情报(“美苏两国秘密接触”);面临同样的压力(美苏可能联手对付中国);有人看到的是对方强大、可怕(“美国苏联有可能动手”“国际局势对我们压力很大”),结论:退缩,“暂缓”,等待“战略保障”。而毛泽东一眼就看透了实质(“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结论:“既然是吓人的,那就早响。”——同一件事,懦夫只看到“对方势大”,毛泽东却能看到“对方心虚”,丝毫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毫不犹豫为中国一举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这不过是毛泽东无数精彩准确判断之一。伟人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决不为对方表面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双石的《开国第一战》里描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事例: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后,杜鲁门扬言要使用原子弹——

——周恩来的军事秘书雷英夫带着这些汇集来的情报去报告毛泽东、周恩来。一路上他心里也在打鼓,心说主席总理他们这回可能又要几天几夜睡不成觉了。

——没想到毛泽东一看这些材料竟然哈哈大笑。“我们这些对手太不高明,又来玩这一套老把戏。这个靠世界大战捡洋捞儿起家的暴发户,他们的头头脑脑全是些一触即逃的家伙,没什么了不起。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那些话都是吓唬人的,靠核战争和原子弹讹诈,其结果只能使美国更加孤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毛泽东把那叠材料往桌子上一扔,就象扔一块破抹布。

——“杜鲁门真要打核战争?我看跟他一起凑热闹的小伙伴们先要被吓住了哟!‘联合国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嘛。”周恩来也没把这当回事。

——看着神情略显紧张的雷英夫,毛泽东一挥手;“雷娃子,莫怕,你想想,他杜鲁门真要打原子弹,有义务先给咱们发这个通知吗?”

结果呢?

——30多年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写道:“杜鲁门的原子威胁非但没有引起毛泽东的担忧,反被他当成了有用的工具。”

——当时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也说,哈里?杜鲁门关于使用核武器的言谈“把盟友吓得半死,对敌人却未起作用。”

——神矣伟哉,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关于中国1969年国庆节的那一段描述也很精彩:

苏联扬言要对中国发动核突袭——

——周恩来:很有可能他们要和美国人联手对付我们。

——毛泽东:我看美国人还不至于那么傻吧?他会上勃列日涅夫的当?当然了,也要做好两头应付的准备。

——毛泽东:国庆不搞集会,我看不太好吧?这是不是告诉人家我们有点怕啊?集会还是要搞的。我还要上天安门。我倒想开开眼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如果实在不放心,我们可不可以也放两颗原子弹吓唬吓唬他们啊?他们想让我们紧张,我们也让他们紧张几天。等明白过来,我们的节也过完了。这就叫兵不厌诈啊!不要早,也不要晚,国庆节前几天我看挺合适。

果不其然,1969年中国国庆节前夕的两次核爆炸炸得国外一片茫然,摸不着头脑,中国安然无恙。毛泽东的坦然自若使美国认识到中国不会对苏联屈服,这才敢下决心联华制苏,才有了后来的乒乓外交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才有了中国战略环境的大改善。

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都告诉人们:毛泽东的眼光确实高人一筹。伟人之伟大确实不是吹的。

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中,人们通过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完全可以认同一个真理,这就是毛主席讲的只要路线对头,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两个超级大国核垄断的格局,实现了中国人顶立世界之林的梦想。这是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国路线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象征。同时也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大跃进”的丰硕成果,它也是中国国防尖端科学迈向现代化的里程碑,它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说法,完全是切实可行的真理。铁的事实证明两弹一星的成功,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的优越性。资改派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他们多么狡辨,多么反动,多么诡计多端,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辨,这一电视剧的上演,无形对他们的倒行逆施,完全是致命的打击。

在一些人的长期鼓躁和煽动下,“大跃进”这个名词几乎早已经变成了贬义词。毛时代的三面红旗应当是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象征,要提起伟大的三面红旗,人们只要慢步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就可以从大桥的桥头堡上看到,那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的三面红旗,就是中国人民顶天立地阔步前进的象征,那工农兵手捧毛主席红语录本的塑像,也代表着中国人民迈向四个现代化的英雄形象。所谓三面红旗,年轻的一代,在资改派的误导下,早已陌生。但对于我们从毛时代走过来的老人,仍记忆犹新。三面红旗中笫一面红旗,就是1958年党的总路线,具体口号则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上多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笫二面红旗就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生产大跃进;第三面红旗就是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为模式的人民公社;在人民公社的大旗下,广大老百姓享受广泛的民主。如今的乡村组织的出现,实则就是人民公社组织形式的演变。

现在只要人们一提“大跃进”的字眼,资改派即会如丧考妣,大骂毛泽东不是人。他们常常将“大跃进”这几个字,就会与“饿死人”的魔咒如影随形。然而,我们从这三个字的函意上看。其实毛时代的“大跃进”,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说法。说透了,不过就是“大步跳跃地向前进”的意思而已。事实上,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国度,或者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或目标,总不能老黄牛拉破车,慢腾腾。要快速实现自已的理想和目标,只有腾飞或者冲刺,我们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这种千里马的跃进,不但我们中国人需要,就连朝鲜这样的小国家,在经济建设中也搞类似我国大跃进的千里马运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大踏步地前进”。即使是在疯狂诅咒“大跃进”的今天,也只是换个“跨越式发展”的说法,照样“大跃进”。但真正实现“大跃进”成功的,还是在毛泽东时代。

我们可以自豪地这样说,无论那个被侮蔑成“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有多少缺点和错误,但它留给世界的,或者下一代的,应该是永留史册的光辉。三面红旗迎风飘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毛泽东思想迎风飘扬,而且世世代代永远高高飘扬。一切反华、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小丑,无论他们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和阴谋,都无法抹去这些伟大红旗,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和地位。那个伟大时代产生的“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我们伟大祖国国防尖端科技“大跃进”的成功。正如毛主席老人家讲的,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不等于中国人没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美国人搞两弹一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苏联这个老子党自称的超级大国,也用七八年的时间,才将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而我们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仅用了两三年的研制时间,就将两弹一星送上太空。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跃进,何等了不起,何等伟大。资改派否定、诽谤、攻击毛泽东时代,攻击三面红旗,其用心是何等在一毒也。

我们从电视剧中的情节看,我们深深知道国防尖端科技“大跃进”的根本指导思想,那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一段话:“我们不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主席这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建国方针,是何等伟大、英明、正确、了不起。这和当今特色派宣扬的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洋奴哲学论调,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毛主席当初为什么不跪倒在洋人的脚下?为什么要走中国人自巳所开创的路?说透了,毛主席就是有中国人的骨气和志气。他老人家之所以提出这一指导思想,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源于我国有坚实的政治社会基础支撑。这个政治社会基础就是新中国的成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先进生产关系。

在毛泽东时代人就是不一样,因为人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有了祟高的革命信仰,有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他的精神面貌就不一般。正如学术泰斗钱三强先生说:“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人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精神原子弹,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上下拧成一股绳,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创造。人们常将那时代比喻成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他们认为大跃进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似乎毛主席与老一辈革命家都成了杀人的魔王,观后感《周光召说:“文革时期是尊重人才,科技气氛也很民主。”《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我们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我们就是历史最好的证人。他们的信口雌黄、胡编乱语,显然是有意诬蔑栽脏毛时代。其实在伟大的大跃进年代,俺中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正如毛讲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这样,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达到史无前例的空前高涨,社会主义劳动大协作、大竞赛、大比武,一浪高似一浪。

要说饿死几千万人的空穴来风,并不是在58年的大跃进年代,而恰恰是发生在60年至62年的三年大灾荒年代里。那千万、百万的饿死人数,其实是个大骗局。俺当年正值十五六岁的青春时期,多少对身边的死人数也有个局部的了解。俺所在的村子,也是当初的生产大队,拥有社员也有数千名。可俺从未听说有饿死人的现象,只听说患因饥饿而导到的浮肿病者不少。在那个年代里天灾人祸严相逼,天不下雨干旱,庄稼干枯、颗粒无收。再加美帝苏修逼债围困,蒋帮叫嚣反攻大陆,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可谁也不叫苦、喊怨,平时老百姓也只能靠瓜菜代粮,甚至挖野菜,啃树皮的现象,在村里时有发生。但人们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爬雪山、啃皮带的生活,要好得不知多少倍。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人民公社的集体帮助,那时俺官民一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党员吃苦在前,干部享受在后,从不搞特殊。这种鱼水之情的抗灾度日,常常浮现俺们老百姓的眼前。正因为那时俺们有那种共产党的廉洁勤政,艰苦奋斗形象,我们才胜利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赢得经济恢复的成就。

上一篇:公司领导比赛开幕式上致辞下一篇: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