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2024-08-16

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精选8篇)

篇1: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怎样设计多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

答:(1)多层建筑低压配电设计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和可靠要求、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

(2)确定多层住宅的低压配电系统及计量方式时,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单元总配电箱应设于首层,内设总计量表.层配电箱内设分户表由总配电箱至层配电箱宜采用树干式配电,层配电箱至各用户采用放射式配电。

b.单元不设总计量表,只在分层配电箱内设分户表,其配电干线、支线的配电方式宜采用放射式配电,

c.分户计量表全部集中于首层电表问内,配电支线以放射式配电至各层用户。

(3)多层住宅照明计量应一户一表。对于公用通道、楼梯间的照明计量,当供电部门收费到户时可设公用电能表如收费到楼总表时一般不另外设表。

(4)除多层住宅外的其他多层民用建筑.对于较大的集中负荷或较重要的负荷,应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于各层配电间或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树千式或分区树干式的方式。

(5)每个树干式回路的配电范围应以用电负荷的密度、性质、维护管理及防火分区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6)由层配电间或层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放射式或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7)多层住宅中的电力计量表应单独装设。其他多层民用建筑的照明和电力负荷亦应分别设表计量。

(8)多层单身宿舍建筑,宜对每室的用电采取限电措施,在系统接线上应予以考虑。

篇2: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摘要:介绍了某多层建筑(商场)中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认为此类建筑的中庭应当设置防排烟设施,并有必要对其设置依据、方法、排烟量计算等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订出相应的规范条文。

关键词:多层建筑 中庭 排烟量 排烟设施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设有中庭的多层民用建筑如商场、会展中心等建筑大量涌现。这类建筑的中庭建筑高度大多超过12m,屋面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它具有内部空间大、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度大、可燃物较多、火灾强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疏散、火灾的救援难度较大。鉴于以上特点,这类建筑的中庭的确有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必要。成都人民商场、上海友谊商城、上海心族商厦和上海名品商厦等均为此类建筑,其中庭均设置有防排烟设施。而在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以下简称《建规》)中无此类建筑防排烟设计的相关规范条文。本文仅就笔者以前设计的××商场(多层建筑),结合切身经验,从具体操作上谈谈多层建筑中庭的排烟系统设计。

1、工程概述

××商场坐落在四川成都市,总建筑面积13973㎡,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五层,建筑高度24.0m,为一欧式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300㎡,主要用作贮藏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池和泵房等;

一、二层建筑面积(除中庭)各3600㎡,用作商场、超市;三层建筑面积(除中庭)3600㎡,用作商务办公;局部四、五层用作办公。中庭贯穿一至三层,筒体直径37.0m,高14.4m;屋面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其兼有购物、休闲和内部交通组织等功能。

2、中庭排烟设施的设置

依据多层建筑内的中庭一般设在建筑物内部,上下贯穿多层空间,其用途多种多样,因此其防灾措施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若中庭空间与周围楼层间无分隔、中庭空间又未考虑排烟设施,当火灾发生时,烟气很快就进入中庭,并向周围楼层扩散,进而扩散到整个建筑物。同样中庭内上升的烟气会在上部形成烟气层,并缓慢下降,进而影响消防救灾活动。因而在中庭中对烟气的控制,防止燃烧的传播和扩散是很重要的。除了在建筑设计中正确确定防火分区,进行防火设计和设置灭火设施外,其防排烟设计也非常重要。

《建规》第5.1.2条“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其附注“多层建筑的中庭,当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有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可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根据上条内容之规定,该商场在房间、过厅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等处,设置乙级防火门或防火窗,一、二层每层一个防火分区,三层设两个防火分区,中庭单独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同时,中庭每层回廊还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庭封闭屋盖设置自动排烟设施。

3、中庭排烟设施的方式

选择建筑物的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机械排烟是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等,把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压,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包括在火灾时破碎玻璃以打开外窗)把烟气排至室外。多层建筑中庭的自动排烟设施究竟该选用哪种方式,《建规》尚无明文规定。虽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不适用于多层建筑,但在具体设计中,消防从严,不妨予以参照借鉴,用以确定此类中庭的排烟方式和排烟量。

参照《高规》第8.4.1.3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也就是说,净空高度小于12m、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中庭,可采用自然排烟设施;其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也可参照《高规》第8.2.2.5条:“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的规定执行。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必须采用机械排烟设施。

该商场中庭的净空高度为14.4m,因此设计采用机械排烟设施。

4、中庭机械排烟设施的设置

多层建筑的中庭,屋面一般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因此,中庭顶部通风、排烟管道的设置,无论从建筑自然采光、美观的角度还是从结构安全性的角度上来看,都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文献[3] [4]则系统地介绍了高层建筑中庭常见的三种类型和相应的防烟、排烟设计方法,但对于多层民用建筑,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具体工程设计中,为简化排烟系统,节省投资,同时又能保证系统的排烟效果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集中控制的可靠性,笔者认为,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设置多台屋顶风机来进行集中排烟的方式。

另外,中庭排烟设施采用此种设置方式,主要还基于其具有如下优点:①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合用,节约投资;②对排烟风机经常使用可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③系统无风管,不影响建筑美观和采光;④风机分散布置,有效的降低屋面荷载;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量少,系统更可靠。

在该商场中庭的排烟系统设计中,设计选用4台高温双速屋顶排烟风机,均分设置于屋面上。由于该商场(包括中庭)设置有集中空调系统,空调时,屋顶风机可关闭。为了防止玻璃屋顶部的热滞留现象,也可开启风机低速运转;并根据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确定屋顶风机的开启台数,进行全面通风换气,排除集聚在屋顶下的热空气。中庭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将屋顶风机转入火灾运行模式,电机高速运转,及时排除高温烟气和热量。

5、中庭排烟量的确定

《建规》同样也缺乏建筑中庭排烟量的计算标准。在设计过程中,也可参照《高规》第8.4.2.3条之规定“中庭体积小于17000 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 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 m3/h.”来确定中庭的排烟量和排烟风机的风量。

该中庭筒体直径37.0m,建筑面积1080㎡,体积15552 m3,计算排烟量为93400 m3/h;排烟风机计算风量为102000 m3/h.设计选用4台高温双速屋顶排烟风机(高速时:1450rpm,风量31421~26012m3/h,全压600-723Pa),平时需要时可低速排风,火灾时高速排烟。其他相关消防设施的设置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在现代重要公共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该建筑分类:二类;耐火等级:二级,属重要公共建筑;同时,根据《建规》第5.1.2条之规定,该建筑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设计中,整个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控制器,中庭单独设置1个区域报警控制器,每层回廊设置有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设施。

7、结论

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结构、建筑设计等),随着新型建材的大量使用,设有多功能中庭的多层建筑的规模日趋庞大,此类建筑中庭应当设置防排烟设施。而对于其设置依据、方法、排烟量计算等诸多问题,尚无统一规定,目前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而现行《建规》在此方面也是一个空白。因此,有必要加紧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订出相应的规范条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殷平中庭防烟排烟设计方法。暖通空调,1996,26(5)

篇3:多层砌块住宅建筑的设计

目前砌块建筑还是一种较新的建筑结构体系,有些做法还缺乏规范依据,部分地区的砌块建筑出现了一些问题,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不能完全认同,这些都成为砌块建筑推广的障碍。

节能建筑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呼和浩特铁路局试建了一批混凝土砌块夹芯复合保温外墙的节能住宅建筑,作为设计参与人,本人跟踪了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据本人的一些体会,就砌块产品和砌块建筑、夹芯复合保温外墙的特点,以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些实际感受。

2 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及强度

2.1 块体尺寸

砌块夹芯复合外墙的内叶墙及内墙多采用190 mm标准块型(390 mm×190 mm×190 mm),外叶墙多采用90 mm的劈裂块。

内叶墙用砌块均为单排通孔,孔洞率为40%~50%,通孔有利于保证芯柱上下贯通。

2.2 块型

夹芯复合保温外墙最少需要8种规格尺寸的块型,这对生产企业是一个考验。砌块生产厂家一定要预先制定好各种块型的生产计划,使每种块型均有充足的库存。

砌块生产厂家必须根据施工图纸,根据各幢楼的施工进度安排,提前计算好每个小区、每栋楼、每层的砌块用量,安排好生产计划,这样发货时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在工程完工后场地内没有太多的砌块剩余。

2.3 砌块的出厂时间及质量的控制

砌块上墙时含水率大小是影响砌块墙体是否会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范》提出混凝土砌块应养护存放28 d后方可砌筑上墙。要严格要求企业发货时按“先产先出”的原则,以尽量保证砌块出厂时相对湿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对于外叶墙用砌块,目前主要用90 mm彩色劈裂砌块。若仅从结构角度出发,外叶墙是自承重墙,对砌块强度的要求并不高,但出于抗渗性能、劈裂加工时成品率因素的考虑,实际上90 mm劈裂砌块强度需保证不小于MU15,骨料级配要求更要高于内叶墙承重普通砌块。

3 设计

3.1 建筑模数

常用的标准砌块型号为K422,即砌块加上施工灰缝后的尺寸为:400 mm×200 mm×200 mm(长×宽×高)。因此,合理的建筑模数为2M(M=100 mm),即墙段的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应为200 mm的倍数。对于装饰混凝土砌块清水墙建筑更应如此。

住宅要求房间开间、进深尺寸应为3 200 mm,3 400 mm,3 600 mm,3 800 mm,不能为3 300 mm,3 900 mm;层高一般为2 800 mm,3 000 mm,圈梁高200 mm或400 mm。如果层高设计为2 900 mm,3 100 mm,则要求圈梁设计成300 mm高,这样可以减少异型砌块的用量及施工现场切割工作量,简化砌块的生产及施工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3.2 设计参数的取值

3.2.1 关于砌体抗裂强度的取值问题

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只给有砌体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没有给砌体的抗裂强度。美国UBC规范给有计算公式,为fr=0.33fm,其中, fm′为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比标准值略小,如在计算时代入标准值是偏于安全的。砌体采用MU10和Mb10,则fm′可取4.47 MPa,fr=0.33×4.47=0.698MPa,为安全计,分项系数取2.0,抗裂强度设计值可定为0.35 MPa。

3.2.2 关于砌体的弹性模量

外叶墙的弹性模量按Em=1 700×2.79=4 743 MPa考虑;内叶墙的弹性模量按Mb10和C25灌孔墙考虑,Em=1 700×6.36=10 812 MPa。

3.2.3 关于压缩变形计算

砌块砌体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其压应力都比较小,完全处于弹性阶段,故压缩变形计算都是按弹性变形计算的,即:

σ=N/A;σ=εEm;ε=σ/Em;A=ε·h

其中,h为层高,h=2 800 mm。

3.3 外叶墙的结构设计

3.3.1 外叶墙的稳定问题

墙的稳定验算可遵循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墙的高厚比可用下式验算:

β=Η0hμ1μ2[β]

其中,H0为墙的计算高度,对砌块砌体H0可取层高减去200 mm。当层高为2 800 mm时,H0=2 800-200=2 600 mm;层高为3 000 mm时,H0=3 000-200=2 800 mm;h为墙厚,h=90 mm;μ1为自承重墙高厚比修正系数,当h=90 mm时,μ1=1.5;μ2为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说明,当建筑物的层高在3.2 m以下时,90 mm厚的外叶墙可以满足稳定性要求。

3.3.2 90 mm厚外叶墙的平面外抗风设计

按荷载规范外叶墙顶层风压标准值为:

Wk=βz·μs·μz·WΔ。

其中,βz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为风荷载体形系数,可取0.8;μ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在上述条件下μz=1.42。

90 mm厚外叶墙在立面上承受的是梯形荷载,上下端均按嵌固端考虑,则可求得风荷载产生的弯矩及拉压应力,剪力及剪应力。

经计算当楼层层高不大于3.0 m时,房屋层数不多于6层,其抗压应力和剪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3.3.3 90 mm厚外叶墙平面抗震设计

90 mm厚外叶墙用空心砌块的空心率为14.8%,墙体的自重约为q=0.09×2 240×0.85=1.71 kN/m2。当层高为2.8 m,宽度为1.4 m时,墙的总重量为WP=1.71×1.4×2.8=6.72 kN,如改为每米重量,则为2.4 kN/m

地震作用可按美国UBC规范进行计算,其公式为:

Fp=αpCaΙpRp(1+3hxh)Wp

经过计算,多层砌块住宅外叶墙抗震是没有问题的,地震时,90 mm厚自承重墙不会被甩出墙外、塌落,即便是上端为铰接,只要连接可靠,也不会出问题。

3.4 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过程中除执行《规范》和JGJ/T 14-2004混凝土小型空心块建筑技术规程外,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1)在楼梯间,安排设计好水暖、电器箱的位置,保证芯柱不被箱体截断。2)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均不得埋于砌块墙的孔洞内。电线管可在墙体内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设置,但不能设置在有芯柱钢筋的砌块孔洞中,不得在砌块墙体内水平设置。这点在设计阶段需特别注意。3)对于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墙片,四周墙片下部第一皮砌块需灌实或采取浇筑200 mm高的混凝土梁。其他应做的防水措施仍不能少。4)圈梁设计成节能圈梁,并在混凝土裸露部位抹20 mm~30 mm厚保温砂浆。砌块建筑的屋顶采用保温隔热层置于防水层上部,选择憎水型的绝热材料作保温隔热层。5)在门窗洞口处,当采用预制和支座处局部现浇构件时,预制过梁混凝土的长度不小于洞净宽+80 mm,两端部再甩出钢筋的长度不小于150 mm;预制过梁混凝土的长度也可为洞净宽+400 mm~600 mm。预制过梁两端要预留孔洞,其孔洞与洞口两侧砌块孔洞相对应。预制过梁高度取190 mm。6)在下列墙体部位,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a.建筑±0.000以下的所有墙体及底层室内墙体的第一皮砌块;b.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体;c.梁支承处,灌实宽度和高度不应小于600 mm,当大梁跨度不小于4.8 m,且墙厚为190 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壁柱;d.固定膨胀螺栓、暖气挂钩等部位的砌块。7)夹芯墙钢筋网片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不能交叉重叠焊接。8)考虑到多层住宅屋顶为斜屋面,屋面由现浇混凝土制成,由于热胀冷缩,阁楼层砌块墙体很容易开裂,设计时采取芯柱加密措施,芯柱间距一般不大于1 m。9)在底层和顶层的窗台标高处,沿纵横墙应设置通长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以抵抗砌体的裂缝。10)混凝土砌块房屋的墙体应按规程规定设置伸缩缝,不能为了一味满足开发商的要求而违反规程。

4 结语

根据对呼铁局砌块建筑工程的设计及建设过程的跟踪调查研究,可以看出,设计的措施一定要到位,并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只有认真调研、精心设计,混凝土砌块夹芯复合墙体的住宅才有可能成为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墨耕,王晓彦,王汉东.砌块建筑夹心保温外墙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6(1):9-12.

[2]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3]王墨耕,王汉东.多层及高层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结构设计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王宝伟.砌块建筑在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6(2):23-29.

篇4: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问题

当前,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以及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而且建筑的类型更加复杂,结构体系也更加多样化,所以,多层建筑结构设计成为工程师设计的难点以及重点。在多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改善不足之处,才能增加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1 独立基础载荷取值不当以及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的问题

首先,当建筑在六层以下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一般都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如果地基受力层中没有软弱粘性土层,而且房屋建筑在8层以下,高度不超过25m时,一般的民用框架房屋以及基础负荷相当的多层框架建筑可以不进行天然地基以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但是风载荷的影响必须在基础设计中充分考虑。所以,在多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应当输入风载荷,不能因为是一般的建筑而忽略了风载荷的输入。另外,在对独立基础进行设计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通常只考虑了弯矩设计值以及轴力设计值,没有考虑剪力设计值,有时甚至只考虑了轴力设计值。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基础设计尺寸过小,配筋过少,对基础本身以及上部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其次,当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无地下室时,其独立基础埋设深度较大,在地下0.05m处设有基础拉梁时,基础拉梁则应当按照层1输入。我们以某单位宿舍楼建筑为例进行说明,该项目建筑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类型为丙类,建筑场地为Ⅱ类;建筑单层高度为3.3m,基础埋深为4m,基础高度为0.8m,建筑内外高度差为0.45m。依据相关规定,该工程项目在8度抗震地区,建筑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在设计时,设计师在计算式按照3层框架房进行,首层高度取值3.35m,也就是假设房屋嵌固在位于地下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上。按照构造对基础拉梁断面以及配筋进行设计,基础在根据中心受压进行计算。这种计算简图是非常常见的,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拉梁按照构造进行设计,其无法与柱脚弯矩进行平衡。其次,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框架结构底柱高度应当是基础顶面与首层楼顶面之间的高度,所以本案例中的框架结构应当按照4层进行计算分析,基础拉梁按照层1输入,如果有载荷作用于拉梁,则应当在计算时考虑该载荷。这样计算出的首层高度应当为3.15m,第二层高度应当为3.35m,第三层以及第四层的高度均为3.3m。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计算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时,必须与增大系数1.25相乘。在设拉梁层时,通常会由基礎拉梁顶面处的截面或者基础顶面出的截面控制底层柱的配筋,所以必须明确究竟是哪种控制方式。

2 基础拉梁层设计模型脱离实际,基础拉梁设计不当的问题分析

采用SATWE或者TAT等程序对框架整体进行计算式,基础拉梁层无楼板,则应当将楼板厚度取值为零,同时要定义弹性节点,在分析计算时要采用总刚分析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已经定义弹性节点,楼板厚度取值为零,但是没有采用总刚分析计算,程序则会默认按照刚性楼面进行计算,出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所以在选择设计模型时,必须注意这一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础埋深值较大,可以采用在±0.000以下合适位置增设基础拉梁,进而减小底层的位移以及底层柱的计算长度,但是在设置基础拉梁时,应当按照框架梁来设计,不能按照构造要求,同时还要设置箍筋加密区。针对抗震问题,应当采取短柱基础方案。通常情况下,当独立基础埋设较深但是采用短柱基础,或者埋设不深时,因为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者地基不良,应当根据要求,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宽度以及高度的取值范围分别为柱中心距的1/20-1/30,1/12-1/18。基础拉梁的截面可以在该范围内取最小值。对于纵向受力钢筋,其取值大小为所连柱子轴力设计值最大值的1/10,当作压力或者拉力进行计算。在构造配筋时,在符合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还必须满足上下不小于一定的数值范围。当框架底层高度不大或者基础面深较小时,为了与柱底弯矩进行平衡,可以采取将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的方法。此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必须全跨拉筒,负弯矩钢筋则有一半以上拉通。

3 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楼梯以及电梯的小井筒的设计问题

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而言,应当不设置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及电梯小井筒,一方面是由于井筒下的基础设计相对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钢筋混凝土井筒会将框架结构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吸收。所以在设计井筒时,通常采用构造柱夹砌体材料作为填充墙,形成隔墙。如果建筑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井筒的材料时,则应当适当减小墙壁厚度,同时采取开结构洞、开竖缝等措施弱化刚度,为了减小井筒作用,配筋应当配置少量单排钢筋。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除了要根据框架确定抗震等级计算之外,还必须依据带井筒的框架进行复算。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框架结构出屋顶的水箱间以及楼电梯间等,不能采用砌体墙承重,应当采取框架承重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鞭梢效应,还应该乘以增大系数。在设计雨棚等构件时,不得从填充墙上挑出,应当从承重梁上挑出。夹层梁以及楼梯梁不得在填充墙上承重,应当承重在柱上。

4 结构计算中部分重要参数的选取问题

(1)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在实际中,根据抗震级别,大部分多层建筑都属于丙类建筑,比如办公楼、民用住宅等,可以根据结构类型、房屋高度以及烈度,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的建筑的抗震等级。对于能源、交通、消防以及医疗类建筑等公共建筑而言,要参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判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甲类建筑本文不讨论)。对于乙类建筑,通常情况下,如果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到8度时,应当采取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要求的有关措施。

(2)要确定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如果不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对于多层建筑而言,其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应当取3,如果振型数大于3,也应当取3的倍数,但是不能大于层数。如果建筑层数在三层之下时,可以用层数作为振型数。但是对于结构不规则的多层建筑,如果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取值应当不小于9,如果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或者结构层数较多时,振型数应当多取。如果在建筑的顶部存在多塔以及小塔楼时,振型数则应当不小于12,但是不能大于房屋层数的3倍。

(3)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的确定。对于框架结构以及框架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存在填充墙,所以计算刚度要小于实际刚度,而实际周期则小于计算周期,由此造成地震剪力偏小,影响结构的安全。所以必须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当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取值范围为0.6到0.7,采用轻质砌块或者砌体填充墙较少时,系数取值范围为0.7到0.8,如果砌体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周期这件系数可以取值0.9,只有不存在填充墙时,计算周期可以不折减。

总而言之,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错误或者疏忽都会对整个设计造成影响,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慎重考虑,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提高设计的质量,保证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双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J].四川建材,2009,(04).

篇5:多层住宅建筑立面色彩设计论文

置身室外,视觉上的建筑空间环境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立面的整体色彩,另一部分是建筑相关的景观色彩。两者对比、调和,共同形成多层住宅的园区景观色彩氛围。以绿化较多的园区景观为参照。植被树木在春夏秋三季呈现绿色调,冬季落叶则呈现棕褐色调。在考虑建筑与景观主色调的搭配时,不宜选择互补色范畴内、色彩对比关系强烈的颜色来搭配。以绿化较少、人造小品较多的园区景观为参照。设计时要整合景观主色调,然后考虑建筑立面色彩与景观色彩的搭配关系。由于两大块的色彩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设计发挥的余地较大。多层住宅建筑色彩的设计要依托于其园区景观的风格定位,选择色彩相貌,在建筑与景观的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关系中选择色彩相貌,调适色彩明度,确定色彩纯度。

篇6:综述现代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设计

综述现代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设计 潘睿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多年设计实践,结合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特点,研究了办公建筑综合体办公功能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多 层办公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要点,指出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设计是今后办公建筑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现代;多层办公;设计特点;发展趋势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特点口向j铂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1)公共使用空问、公共服务空间的合理化营造。它主要包

括努力营建以中庭空间为主、其他使用空间相围绕的平面布局

模式,这样可以提供人与人之问进行公共性的交流和观赏;卫生

间、电梯间、设备问、电讯控制间等含有技术设备及其功能的空

间(出于疏散方面的考虑楼梯间不在此列)尽量集中化布置,这

样可以使主要使用空间、交通空间、设备技术空间三大部分之间

明确划分,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李间设计。

(2)不断地以使用者的感受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如给办

公人员提供私密小格间与一定面积的开敞办公相结合的平面办

公布局模式,从而有利予办公员工能够在一种轻松舒畅的空间

环境中进行工作。

(3)在建筑室内空间之中体现出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

材料兼备的室内空问。

(4)注意多功能的功能差异所带来的结构差异而导致的影办公建筑综合体的办公功能发展趋势特点

我国办公建筑综合体的办公功能发展趋势特点有以下四个

方面:

① 办公、餐饮、休闲各功能空问围绕中庭布局的设计模式:

②办公内部空间大空间开敞式办公的设计模式;③办公建筑内

部空间单元化模式的布局,各个办公单元之间以设置具有观赏

性功能的空间廊道来连接;④办公综合体内部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化。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要素

3.1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的功能与空间形式

(1)办公建筑综合体的主要使用部分有办公功能空间、工作

会议空间和与办公功能相联系的居住、餐饮、购物空间,其中购

. 乖 不 不 . 不 . 矫 { .!绵 :!绵!矫 不 . 币!矫 .

编制工作落后;③很多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庄规划和整治的资金缺口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④各镇相关管理人员专

业知识及业务水平偏低,村庄规划建设缺乏监管等。

3.2 村庄整治规划工作方法探讨

3.2.1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统筹城乡发展

在村庄规划方面,要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统筹城乡发展,避免为建农村而建农村,使得未来城区扩大时“新农村”又一次

变成新的城中村。在工作过程中要克服“有新村,没新貌”的现 :{!

象,加强镇、村整治规划编制,大力做好乡镇总体规划的实施。

3.2.2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公众参与

村庄整治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居住、工

作及文化需求上提供良好的空间设施和环境,因此要加大农村

地区的规划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鼓励农民群众出谋策划。

在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倡导公众参与。

3.2.3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编制规划

村庄整治规划确定了村庄的发展方向,科学布局了各个功

能区,是村庄发展的蓝图。规划编制应注重对村庄现状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堪工作,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优化村庄布局,改善

人居环境。

3.2.4建立学习培训制度,落实监督机制

建立村民学习培训制度。各级部门分期、分批培训村委干部

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村民新农村建设基本技能的培i)il,提高村民

自主建设的参与能力,完善规划建设管理的村规民约,落实民主

监督机制。

·l32·

3.2.5发挥全社会力量,多途径筹集资金

发挥全社会力量,多途径筹集村庄整治资金,建议采取“一

个为主,五个一点’一即以村民劳动、出资为主;政府财政补助

一点;政府各部门对口帮扶一点;企事业单位赞助一点;本村外

出经商者资助一点;其他途径解决一点的做法,落实村庄整治资

金投入。结语

金贵村的整治规划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

统性的工作,村庄整治规划工作必须遵从现状特征,开展深入细

致的调查工作,研究解决村民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因地制

宜,抓住村庄特色,让规划走进平民百姓家。惟有如此,新农村建

设才能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地促进村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中发(2006)1号].

[2】恩平市农村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3】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庄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探讨_,J、城镇建设杂志社,2oo8.

[4]林晖.关于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的思考—— 以新罗区村庄规划为例. 福建建设科技,2009(2).

(作者单位:恩平市城市规划设计室)

2011年06月 建材囱蓑商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物、餐饮可以对外服务。这些是整个办公建筑功能的主要运转空

间。这些空间内除了要满足办公设备的摆放外,还要有一定的供

使用者通行的区域。

(2)办公建筑综合体的次要使用部分包括有储存问、车库、后勤供应部分、卫生间以及景观休息区域等等。这些都是主要办

公空间的有益补充,其El的是结合综合体的主要使用空间来完

成、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部分空间功能所起的作用也足十分重

要的。当今的办公建筑往往在这部分的划分、设计、管理等方面

处理的不到位从而滞后了办公人员的工作。而有的办公建筑设

计者虽然注意到美化建筑室内环境,在会议室、客人接待室空间

布置了不少宜人的设计因素,但是往往忽视了工作人员的调节、高压工作之后的缓冲等等的要求,从而没有充分的发挥办公建

筑次要使用空间的作用。

(3)水平交通、垂直交通、交通枢纽等组成了办公建筑的交

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部分的空间其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便捷

地在建筑同楼层内部进行联系。其布局要与整体空间密切联系

并尽量防止曲折多变和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这样不仅可以使

空间组合紧凑,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节省建筑面积等

等)。

办公建筑的垂直交通可以分为楼梯、电梯、坡和道。使用者

为了追求高效率往往采用电梯、自动扶梯设备来实现楼层上下

之间的交通联系,因为这样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符合办公建筑

追求高效率的性质特点。

3.2与生态相关的设计要素

(1)办公建筑与地上多层车库的生态结合考虑方面。可以将

办公建筑归为两大部分:办公、调度部分和会议中心、购物区、食

堂、休闲区、招待所部分。前者使用人数多,是建筑的主体,后者

相互问可靠近,但应与办公、调度部分适当分离。总体布局构思

将办公、调度集中设置在一栋高层塔楼内,将会议中心、营业厅、食堂、职工俱乐部、招待所。根据使用特点集中布置在另一个建

筑体内,两者之间相距约通过一个可停车辆的多层车库将其连

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使用方便、主次分明、构图丰富而又均衡的建筑群体。

(2)带通风中庭的办公楼。在中庭顶部玻璃天窗侧面设智能

控制的电动百叶窗,在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均可调节电动百

叶以控制通风量,夏季天气炎热,空调开启时,关闭百叶窗,提高

制冷效率;冬季和春、秋季部分时间,气温较低时,可不开空调,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这时可开启百叶窗和中庭下

部引风门,利用中庭的烟囱效益加强通风,带走室内的污浊空气

和热量。通风中庭还是一个巨大的“空气缓冲器”,它可调节室外

温度变化对建筑的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内部空间小气候,使室内保持健康、宜人的工作环境,同时节约大量的能源。

楼外墙面可采用纵横向复合“呼吸式”遮阳板。遮阳板结构

为现浇混凝土板,外贴哑光浅灰瓷砖。通过深入分析夏季和其他

季节阳光照射特点,将水平方向遮阳板设置在窗户以上的区域,采用一竖一横两块板,水平竖板位于上方,遮挡窗上方阳光,水

平横板位于下方,遮挡窗下方阳光。由于在靠近人视线的地方采

用遮挡小的横板,使从室内往外的视线更开阔,也使通风面积更

大,提高了自然通风效率。竖向设置疏密相间的遮阳竖板。主要

遮挡太阳高度角较低时的侧向光线。水平平向遮阳板与墙面脱

开一定的距离(如某大学设计院办公楼的南立面遮阳板脱开建

筑400~600mm),使外墙表面与遮阳板之间形通风的缝隙,在夏

季建筑使用空调、关闭窗户时,这一通风构造有助于利用自然通

风带走外墙表面的热量,降低空调制冷负荷。以往很多采用遮阳

板的建筑,外立面因遮阳板上的积压在雨水的冲刷下留下很多

污渍,在遮阳板构造设计中,将遮阳板顶面向内找坡,避免了板

上积灰流到外墙,使建筑外墙面能长时间保持清洁。

(3)营造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空间。现代办公环境应具有

舒适、自然、健康的特征。在综合楼的环境设计中,强调将自然引

入建筑,在室外、室内、半室外、屋顶等处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

行不同的绿化布置,空方位地营造绿色空间。通过合理的构造措

施,保证了“屋顶树林”良好的生长环境。使之成为真正的林荫花

园。在室内中庭,设计以绿化为主的中庭花园,种植多种适合室

内环境的热带阴生植物;在中庭花园的东西两端另设了两个层

高的空中花园;在屋顶设置屋顶花园,将这些绿色空间引入建

筑,为办公人员提供了健康、自然而又便于接近的工作环境,它

丰富了建筑的空间。改善了建筑的小气候,使建筑环境更具生态

特征。

3.3 办公等功能氛围与材料运用

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在建筑材料上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性质

特点,为体现出办公空间的开放性、高效性,可以使用混凝土,一

定指标的涂料,建筑外饰面石材、面砖、具有一定色泽的铝材板、木材、玻璃、钢材等材料。

现代建筑设计在钢材、玻璃的使用方面很普遍,办公建筑当

中使用它们则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同时也可以体现办公

建筑的性质。

而商、世购物空间氛围的营造主要通过室内人工照明的设

计、建筑材料的运用(抛光黑色、米白色大理石、玻璃板隔断、仿

瓷涂料)来实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广阔空间。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设计是今后办公建筑设计

发展的一大趋势。要在设计当中合理的考虑办公建筑综合体的多功能空间的组织。同时还要认识到办公建筑不再仅仅停留于

理性化的功能范畴,只有融入浪漫主义和以人为本基本理念,设

计出的建筑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和造成办公建筑综合体的整体

效应。

参考文献

[1]黄晨建筑环境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姚梦明,陆燕.办公室N nY][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胡绍学.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J】.建筑学报,2000(5):41~42.(作者单位:南宁市建筑设计院)

篇7:关于既有多层建筑增设电梯的问答

一、既有多层建筑增设电梯的原则是什么?

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应当遵循“业主自愿、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兼顾各方,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原则。

二、谁是既有多层建筑增设电梯的申请人?

根据《关于印发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沪房管修〔2011〕187号)文件要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由该住宅所属小区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所在地居民委员会,直管公房和系统公房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作为申请人提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相关申请。

根据《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建交〔2014〕28号)文件要求,申请人为该住宅所属小区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所在地居民委员会,直管公房和系统公房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或其委托的项目实施单位。

三、可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办理?

申请人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可以委托项目管理单位作为实施单位进行代建。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涉及安全施工和质量管理等诸多事宜,在项目报建与施工许可阶段,有相关资料需要通过网上填报。因此,委托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单位作为实施单位进行具体操作,不失为一种妥善的安排。

四、物业公司可不可以作为代建单位或者实施单位?

物业公司具有项目管理类资质的,均可以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进行代建管理。

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项目在实施与使用阶段还会涉及费用收缴与支出,如用电申请、电费结算、维保费收缴与支出等,因此,小区物业企业如果具有相关项目管理类资质的,业委会委托其作为实施单位进行代建最为合适。

五、到哪个单位办理加装电梯立项?

申请人可向区房管局申请旧住房综合改造(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实施计划,区房管局审核同意后下发实施计划。

房管局受理申请地点: 联系电话:

受理申请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30-16:30

六、申办项目实施计划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既有多层住宅业主或者居民有增设电梯意愿的,申请人可以自行或委托实施单位先行编制增设电梯初步方案。初步方案包括:规划土地、建筑结构、消防安全等的可行性分析,增设电梯平面布局初步设计,资金概算,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分担方案等内容。申请人或者实施单位将初步方案征求业主意见。

又根据《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相关工作的通知》(沪房管修〔2012〕67号)规定,具体需要提交材料清单如下:

1、申请人增设电梯的申请报告(申请人为小区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可由所在地居民委员会为申请人;直管公房和系统公房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为申请人);

2、既有多层加装电梯改造的初步方案。

改造方案内容包括:拟改造小区或房屋的基本情况;拟改造小区或房屋初步设计方案及图纸;拟改造小区或房屋设计依据的法规、技术标准。方案中还应对规划土地、建筑结构、消防安全以及房屋供电等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是否能满足改造等进行可行性分析。改造方案还应出具资金概算。

3、加装电梯建设费、运行和维护保养费等资金筹措及分担方案。

4、增设电梯征询所有相关业主或公房承租人的意见结果(包括增设电梯所在幢房屋的征询情况及涉及影响相关权利人的征询情况)。

增设电梯所在房屋的征询情况是要求业委会将改造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及资金筹措及分担方案进行公示及征询,并获得征询结果。此征询结果作为增设电梯所在房屋居民的首次意见征询。

七、征询结果有什么要求?

根据《关于明确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居民征询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内容调整并补充说明,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居民意见征询由申请人采取二次征询方式。

首次居民意见征询,申请人应根据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通知》的相关要求,经公示并书面征询取得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加 装电梯幢业主90%以上同意。首次征询通过后,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按规定审核后编制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实施计划下发申请人。

申请人在完成第一次意见征询并对增设电梯改造初步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等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可进行第二次居民意见征询工作。获得加装电梯幢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订改造协议后(需要分摊改造费用的相关出资业主须全部同意,且未签订改造协议的业主无激烈反对意见),申请人可开展相关规划、土地、消防、建设等审批手续办理工作,并实施启动试点项目。

八、申报实施计划的办理时间要多久?

徐汇区房管局在收到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后,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资料齐全符合要求后,受理申办。区(县)房管局审核同意后15天内(包括对业主等征询意见结果进行七天公示)下发实施计划。

九、实施计划获得区县房管部门批准后,还要经过哪些流程? 申请人凭区(县)房管局下发的实施计划及区(县)规土局要求需提供的其他资料,向所在地的区(县)规土局申请核定增设电梯建设工程规划条件。

按照区(县)规土局核定的规划条件,申请人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增设电梯设计方案,并向区(县)规土局送审设计方案,同步征求涉及的消防、环保、卫生、民防、市政、绿化等其他部门的意见。

申请人在取得房管部门的项目实施计划批文后,可同时向所在区(县)建设管理部门办理报建手续。

十、如何办理加装电梯的开工与监管手续? 获得加装电梯幢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订改造协议后,申请人按有关规定向区(县)规土局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实施前,申请人按有关规定向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增设电梯工程报建报监手续,并在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后组织实施。电梯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将拟进行的电梯安装情况告知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建交〔2014〕28号)文件要求,具备施工条件后,申请人应到区(县)建设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并同步办理增设电梯工程项目土建部分的报监手续。

十一、电梯加装完成后,向哪个部门报竣工?

加装电梯工程建设完成后,申请人按有关规定向区房管局、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区规土局申请竣工验收或备案。由区房管局组织申请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共同完成综合验收。

增设的电梯必须经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并经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十二、政府有没有资金补贴?

根据《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政府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沪财建[2014]2号)政府按照加装电梯施工金额的40%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 24万元/台。

电梯施工金额是指加装电梯主体工程费用及相关的其他费用支 出。

十三、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政府资金补贴?

根据《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政府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沪财建[2014]2号)文件要求,项目竣工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填写《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资金申请表》报区房管局,并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的批复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审价单位出具的工程决算审价报告等资料。

区房管局对有关材料核查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予以受理,并将经核查后的申请表连同附件报送区财政局。

区财政局对相关材料审查后,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按照工程审价金额及政府分担比例,会同区房管局及时做好项目资金清算工作,及时拨付政府补贴资金。

十四、既有多层房屋加装电梯的必要费用与可能产生的费用提示:

1、电梯(须有两个方向进出)单价; 2、380V动力电接入费用;

3、拟加装电梯部位的基坑施工与电梯井道结构施工费用;

4、拟加装电梯部位地下煤气、污水等管道移位费用,多层房屋北立面架空强电、弱电移位改装费用,外立面其他附属物移位费用;

5、电梯加装前的地质勘察、房屋检测、抗震检测等二类费用;

6、代建服务费、施工监理费、投资监理费、设计费、专家论证评估费等二类费用;

7、购买相关资料等实施过程中的预备费用;

8、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计费;

9、其他费用。

目前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改造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均要由本幢楼业主预先筹集,竣工验收后,方能向政府办理申请补贴手续。

十五、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由市住宅建设发展中心、市房屋修建协会等权威部门编制的《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建设指南》,是目前信息最齐全、指导性最强的加装电梯工作指南和操作手册。《指南》电子版已发布至网站(http:///web/guest/home),可供市民浏览使用。

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每周接待徐汇区有加装电梯需求小区的电话咨询或接待上门咨询(静安区武定路925号三楼),对加装电梯工作予以指导,咨询服务期限: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公开咨询电话:52665775-817。

篇8: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的问题分析

1 建筑的基础设计问题分析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形式的房屋建筑, 其基础设计多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方式进行设计实现。针对这类结构形式的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计, 由于建筑楼层的高度与地基条件不同, 在具体设计中的设计要求与存在问题也有不同。比如, 对于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基础设计, 就有相关要求指出, 如果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基础设计中, 建筑地基的受力范围内没有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情况时, 并且建筑楼层不超过8层, 楼层高度在25米以下时, 对于一般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工程, 或者是荷载性当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 其基础设计中就不需要进行建筑地基或者是建筑基础的抗震承载力设计验算。

1.1 建筑风荷载作用与抗震荷载设计问题

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房屋的基础设计中, 对于8度地震区的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中, 满足上述条件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形式房屋建筑, 就不需要进行建筑地基或者基础的抗震承载设计验算。但是, 在结合建筑房屋的设计施工实际情况, 在进行该种情况与类型的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中虽然不需要进行房屋建筑基础以及地基的抗震承载设计验算, 但是需要在建筑地基荷载设计中, 需要对于建筑地基的风力荷载影响进行设计考虑。一些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基础荷载设计中, 设计人员往往会因为建筑工程处于地震区高层建筑的范围之外, 因此, 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中, 就忽视对于建筑基础风荷载的设计验算, 这是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基础荷载设计中存在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 应注意避免。

1.2 建筑基础顶面荷载设计问题

另一方方面, 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基础荷载设计验算中, 进行建筑独立基础部分的设计时, 对于建筑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设计中, 只是通过建筑基础顶面荷载的轴力设计值以及弯矩设计值, 进行荷载作用设计验算, 容易忽略建筑基础顶面荷载中的剪力作用设计, 甚至一些建筑基础顶面荷载设计中, 只是通过轴力计算进行建筑基础顶面荷载设计计算, 这都容易对于建筑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的安全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也是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基础荷载设计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另一问题, 需要在设计中进行注意和避免。

2 建筑抗震设计中参数的选取问题分析

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中, 建筑房屋的相关设计要求与规定指出, 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实现的建筑方案, 为了保证建筑设计施工的质量水平, 对于计算机计算的建筑抗震参数结果, 应在分析验证并确认合理后, 才可以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而通常情况下, 在进行该种结构类型的建筑抗震设计中, 需要进行计算验证的抗震设计参数, 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以及建筑楼层的地震剪力系数、建筑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建筑楼层的侧向刚度比等, 而在对于建筑抗震设计中计算机计算的这些参数结果进行验证中, 除了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建筑结构计算简图正确外, 还需要从正确的进行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以及建筑施工的场地类别等方面, 进行计算验证与分析应用。以进行建筑抗震设计计算机计算结果验证中的参数选择合理性影响因素为例, 通常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电算化参数的合理选择中, 主要就是进行建筑抗震等级的确定选择以及建筑振型组合数的选取实现、建筑地下室层数的输入确定等方面, 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中电算化计算参数的选择确定。

2.1 建筑抗震等级以及振型组合数设计问题

首先, 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中, 对于建筑抗震等级级数标准的确定设计, 应注意建筑工程的具体类型, 比如房屋建筑, 在建筑抗震等级设计中, 就被划分为丙类建筑。对于一些民用或者是办公、工业建筑, 在进行抗震等级的设计确定中, 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地区的地震等级烈度以及建筑结构类型、建筑高度等, 按照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要求进行不同建筑等级类型的确定, 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建筑类型进行抗震等级级数的设计确定。比如乙类建筑在进行抗震等级设计确定中, 就是6度到8度的抗震级数为主进行设计选择的。又例如, 一个地震烈度等级为6级的乙类建筑, 在进行该建筑抗震等级的设计确定中, 就应该将地震烈度以7度进行设计确定, 最终可确定其抗震等级为二级。

其次,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中, 对于振型组合数的设计选取, 相关要求与规定指出, 建筑抗震设计中合理的振型数量选取确定多是以振型参与质量在总质量中的90%振型数为主。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中, 对于振型组合数的选取确定, 首先应注意振型个数要小于建筑结构中原有的振型总数量;其次, 在进行耦联计算的建筑结构中, 振型组合数的选取通常为9个;最后, 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中振型组合数的选取确定时, 还需要注意一个建筑结构的振型组合数量应比振型有效质量系列化的90%大。

2.2 地下室层数的输入选取及相关设计问题

在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地下室设计中, 由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中存在有地下室和无地下室两种情况, 根据建筑工程地下室的设置情况, 比较常见的建筑地下室设计问题, 主要地下室与建筑结构的嵌固连接设计以及地下室层数输入设置等。还存在着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框架设计确定问题。

2.2.1 有地下室建筑的地下室层数输入选取

在进行带有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实现中, 对于建筑上部结构与地下室部分的嵌固设计以及嵌固位置确定, 是整个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在进行该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设计确定。一种是满足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要求与规范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嵌固设计中, 以建筑地下室的顶部作为建筑框架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 在进行建筑楼层的设计考虑中, 仅以建筑地下室上部的楼层数作为设计考虑楼层数, 并且建筑底层层高取实际层高值进行计算设计, 以保证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质量。而对于不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要求中地下室以及基础形式建筑中, 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的嵌固位置通常设置为建筑基础的顶面, 再通过建筑楼层的组合计算, 将实际楼层和地下室层数作为楼层总数进行设计计算。

2.2.2 无地下室的建筑的结构嵌固设计

在进行无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框架设计中, 其设计确定应根据建筑基础的埋深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 对于建筑基础埋深比较浅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 其结构设计中主要是在对于建筑底层柱的长度进行计算确定的情况下, 实现对于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确定。在对于基础埋深比较深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中, 为了增加建筑底部结构的整体性, 减小建筑结构的位移性, 通常会在一定位置处, 通过进行建筑基础连系梁的设置, 来实现对于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实现。

3 结束语

总之, 多层框架结构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应用比较广泛。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设计问题的分析, 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 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摘要:本文就将结合多层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设计具体情况, 结合建筑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对于该种形式建筑的设计方法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以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多层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18) .

[2]张路, 王斌.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5) .

上一篇:优美的晚安心语QQ下一篇: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