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议论文句式

2024-08-11

语文议论文句式(精选8篇)

篇1:语文议论文句式

有关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语气句式

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例: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②非字而画。(《促织》)

篇2:语文议论文句式

和谐 无私 公德平静 公正 信仰 弘扬 风险 弥漫 丑陋平淡 新鲜 奉献 团圆 融洽 祥和 祝福 兴旺 揣摩 壮观 发现 雄伟 新奇 广阔 宏大 威武

车水马龙 应接不暇 鸟语花香 今非昔比 水到渠成 喜气洋洋 环境优美 花团锦簇 光彩夺目

银波粼粼 一览无余 波澜壮阔 一望无际 乐不可支 扶老携幼 波涛汹涌 漫山遍野 兴高采烈

汹涌澎湃 苍茫大地 弯弯曲曲 悬崖峭壁 山清水秀 风景宜人 花草树木 腾云驾雾 群峰叠起

好句:

“捐款箱”前的人们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场面非常壮观,让人心里激动万分,充分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

维吾尔族舞蹈“铃鼓舞”情景交融,舞姿疏密有致,情绪浓时仿佛阳光洒满天山,淡时犹如水墨轻描淡写。

最有趣的是我们这儿的“赶山节”,大家早早就起了床,来到大山脚下,男的背着女的上山,看谁第一个达到,就能获得一年的好运。

到了街口我不禁吃了一惊,各式各样的车子“趴”在公路上,司机们不停地按着喇叭。

“卖红薯咧!”我的声音小得只有蚊子才能听见,低着头,脸也红红的,生怕遇到同学。

鼓号声声,掌声阵阵,各级领导和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一同挥铲,为“希望小学”奠基填土。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人们的笑声、买菜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菜市大合唱”。

我们第一个去玩的项目是“激流勇进”,“哗!”还没等坐在船上的我反应过来,一个巨浪便打在了我身上。可真刺激呀!

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我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目不暇接地看着这座雄伟的建筑,感叹设计这座机场的人真了不起。

篇3:语文议论文句式

“A+了+去+了”结构中“A”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集合, 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一) 音节数量角度

从音节数量的角度来看, “A”既可以是单音节形容词, 例如:

1. 深, 那可深了去了。 (金淑惠《北京话口语》)

2. 所谓的“海龟”未必就强于“土鳖”, 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也多了去了。 (《完美大学必修课》)

也可以是双音节形容词, 但数量相对较少, 例如:

1.喔, 这可不好说, 复杂了去了! (《冬至》)

(二) 意义角度

形容词从意义角度可以划分为表示性质的性质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的状态形容词, 那么, 这两种形容词是否都可以进入“A+了+去+了”结构呢?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

1) 要知道, 这匹白马可是王爷当面赏赐给你的, 里头可作的文章大了去了!

2) 平时, 涵养高了去了, 可你一碰了那根簧, 谁都得蹦起来!

3) 他的脸铁青了去了。

4) 笔直了去了的树。

比较例句, 我们可以看出:当形容词进入“A+了+去+了”的结构时, 状态形容词明显是不能够进入的, 因为一般来说, 状态形容词本身已含有表程度的语素, 而“A+了+去+了”格式中“去”作补语表程度, 所以状态形容词不适合进入“A+了+去+了”结构中。

(三) 肯定否定语义范畴角度

先看下面的例句:

A B

1.多了去了 *少了去了

2.高了去了 *低了去了

3.远了去了 *近了去了

上述例句1中的语法功能只有“多”有而“少”却没有, 就是因为“多”有一个语义特征[+程度], 而这是“少”不具备的。例如“不能当柴禾烧, 日子过不下去, 逃荒要饭, 流离失所, 卖儿卖女的多了去了!” (《乔家大院》) 表示的就是卖儿卖女的“多”的程度。同时, 在客观世界中, 如果事物的数量少, 我们完全是可以数得清的, 可是如果数量多, 则有可能数不清, 因而“多”慢慢引伸出了[+约量]的语义特征, 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约量、概数。同理, “高”、“远”也具有这样的语义特征, 从而与“低”、“近”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和百度 (BAIDU) 搜索引擎的例句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多、大、远、高”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二、“A+了+去+了”的结构

(一) “A+了+去+了”、“A+了+去”与“A+去+了”

1. 深, 那可深了去了。 (金淑惠《北京话口语》)

*2.深, 那可深了去。 (金淑惠《北京话口语》)

*3.深, 那可深去了。 (金淑惠《北京话口语》)

例句中, 1、2、3三组平行, “A+了+去+了”均不可省略为“A+了+去”与“A+去+了”, 三组之间不存在互逆转换关系, 而且, “A+了+去”与“A+去+了”在大多数交际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二) “A+了+去+了”和“A+了”

先看下面的例句:

1. 自己是“废物”, 再公然宣布她“能生孩子”, 这里头的文章就更大了去了! (冯苓植《猫腻》)

2. 自己是“废物”, 再公然宣布她“能生孩子”, 这里头的文章就更大了! (冯苓植《猫腻》)

在上述各例中, “A+了+去+了”均可省略为“A+了”, 但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 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从句法功能来看, “A+了+去+了”主要用在名词性成分后面作谓语, 而“A+了”主要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补语;

从格式上看, “A+了”还可以形成“形容词+得+A”结构, 如:

3. 这双鞋比那双大多了。=这双鞋比那双大得多。

4. 她比以前漂亮多了。=她比以前漂亮得多。

从语言运用上看, 如果不依附于语境, “A+了+去+了”和“A+了”在口语表达中很可能造成歧义, 如:“多了去了”表达的是一种虚指约量, 而“多了”可能表达超过一定的数量标准, 例:钱给多了, 用不了。

(三) “A+了+去+了”格式只能用于肯定句, 不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虚拟句

石毓智 (2001) 指出句法结构的肯定、否定公理是“肯定程度低的用于否定结构的几率就大, 肯定程度高的多用于肯定结构, 肯定程度不大不小的用于肯定式和否定式的几率大致相等”。

“A+了+去+了”只能用于肯定句, 不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虚拟句, 证明了它是一个肯定程度很高的结构。例如:

1. 所谓的“海龟”未必就强于“土鳖”, 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也多了去了。 (《完美大学必修课》)

*2.所谓的“海龟”就是强于“土鳖”, 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也不多了去了。 (《完美大学必修课》)

*3.所谓的“海龟”未必就强于“土鳖”, 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也多了去了吗? (《完美大学必修课》)

*4.所谓的“海龟”要不比“土鳖”弱, 那留学生不学无术欺世盗名的不也多了去了。 (《完美大学必修课》)

结语

本文我们着重分析了“A+了+去+了”结构。通过丰富的例证, 明确了能够进入“A+了+去+了”格式的“A”的类别, 即:A主要是单音节的, 具有[+程度]、[+约量]等语义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同时, 我们也通过对“A+了+去+了”结构及其相应转化格式的比较, 证明了“A+了+去+了”结构是一个肯定程度很高的结构, 这些都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A+了+去+了”结构。

摘要:“A+了+去+了”是存在于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法格式, 本文主要在例证的基础上, 从音节数量、意义、肯定与否定语义范畴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A+了+去+了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 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篇4:议语言句式在交际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要懂得语言句式的变化效果。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讲中向群众呼吁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语句的前后顺序一变,就把公民应为国家承担崇高的义务这一论点强烈地突现出来。语句的前后颠倒,看起来只是位置的简单交换,但带来的语意重点的转移、强调重心的改变,却产生了意外的表达效果。由此可知,句式的语序发生变化,语言的强调中心就会发生转移。又如“可否容许我申诉?”与 “请容许我申诉!”两句话的基本意思相同,但句子的语气不同。前一句是疑问句,带商量的口气,比较舒缓;后一句是祈使句,有请求的口气,表示要求申诉的心愿更迫切。因而,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其次,我们要学会选择和运用。

1.在社交场合我们应当注意用委婉的口气说话,多用语气亲切、措辞谦恭的表请求语气的一般疑问句,少用命令式语气的祈使句和反问句,以表示尊重对方。如:“请问,我能帮您什么吗?”“打扰了,现在接听电话方便吗?”

2.如果出现冷场时,我们可就刚才别人提到的某个话题巧妙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句来打破沉寂;或用“真的吗?”“是吗?”“太棒了!”等短句给讲话者以支持和肯定。

3.在语言交际中,我们可用陈述句加疑问缀语来提问,以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如:“您看这项任务能在十日以内完成吗?”改为“这项任务在十日以内完成,您看可以吗?”将疑问的内容化为陈述句来表述,再附以“您同意吗?”“您看如何?”等疑问缀语,来突出对方,拉近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特别是征求上级和长辈的意见时,这样提问非常管用。

4.与领导谈话,可多使用问句开头,把自己放在一个请教的位置上,然后再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您看这样行不行?”“这样做可以吗?”等等。以请教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容易得到上级的认同和配合。

5.与人谈心或劝导别人时要少用否定句多用设问句,因为劝导者与被劝导者由于处境、心境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 ,被劝导者心理往往具有排他性。直陈其误的否定句只能加大双方距离,对劝导说服毫无益处。如,“你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你不能这样说。”等否定句,态度鲜明,刺激性很强,被劝导者心里会拒绝听取。若采用设问句,如,“这样做对事情的解决有用吗?”“这样做对吗?”等话语,就能缩短双方距离,引发对方思考,从而得出有利结果。

6.与人交谈,要重复对方的语句时,可以将对方的语句在句式上略作调整再进行重复,以表示肯定和重视,使对方有一種被认同的感受。如,对方说:“网络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传播媒体。”我们重复时可以说:“当今社会中重要的传播媒体是网络”。

7.不同意对方意见时,可选用“虽然……不过……”转折复句,如“虽然我不这样认为,不过你把道理讲清楚了。”在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适当肯定对方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理解。或以“换了我是你,也会觉得挺难办,也许会像你一样”,以赢得对方心理上的信任,紧跟着“但是”“不过”一转,再陈述各种利害,分析种种弊端,提出解决方法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8.公关广告语言中,为更好地传达信息,塑造形象,沟通情感,我们要细心地选择句式。短句短小精悍,简捷有力,明快活泼,容易给观众留下印象;长句能对事情、道理讲得更清楚,分析得更彻底。但在广告媒介中,时间如金,语言稍纵即逝,用长句买不起“时间”,也适应不了观众的接受。所以,公关广告语言中往往多用短句,讲课、报告、演说等口语表达也多用短句,长句更适宜于书面表达。

篇5:高考语文选用、变换句式复习

【考点透析】

◆考纲要求能力等级D,表达应用。

◆选用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在句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或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义的前提下,改换句子的句式。

【解题技巧】

◆选用句式。适合予以表达,适合情感表达,适合语意连贯的需要。

◆句式变换。1、不管句式怎么变换,语意不能改变。2、长句变短句,一般找出句子主干组成中心句,修饰成分分层次独立成句。短句变长句则找出一个中心句,见其他句子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中。3、肯定变否定,注意弄清否定的次数。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4、散句变整句,变换后形成排比或对偶。5、陈述与疑问句的变换,要注意反问句的特点:肯定的形式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6、重组句子要弄清句子开头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弄清原句内部的逻辑关系。重组后各个成分结构关系及句子叙述角度发生变化,但原句逻辑关系及语意不能改变。

【典例精析】

例1、(20xx年全国高考)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4分)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

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例2、(20xx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一致、均匀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语序正确、均匀对称,给2分;②④位置正确各1分。如答成“战事的成年累月,政局的动荡不安,经济的不断衰退,社会治安的每况愈下,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给3分)

例3、(20xx年全国高考)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语文议论文句式

1.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与示例结构相似,意蕴贴切,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示例

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2.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5分)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来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大家鼓掌欢迎。

3.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所给材料中选取两个人物,根据他们的经历,筛选恰当语句,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一致。(5分)

示例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

材料 王安石 苏东坡 辛弃疾

充实忙碌 执着坚韧 多姿多彩

仕宦南北 秉持朝政 沉浮宦海

赏赤壁风月 历扬州烽火 栖成都草堂 怀天下万民 梦吹角连营

看琅琊山色 啖岭南荔枝 忆金戈铁马 务财利兵革 行一条鞭法

4.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某杂志社要举办一次“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汉字可以入选?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4分)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物品,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苏轼说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组对象写一段话。(5分)

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它们的眼睛,波涛是大海的眼睛。假如大海没有了波涛,就结束了它浩瀚博大的使命,再也不能负舟远航,再也不能搏击长空,再也不能繁养水族。

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它们的眼睛,6.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5分)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7.不改变句意,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意思连贯的短句。(5分)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8.把下面画横线的文字改写成整句的形式,要求与前文语意连贯,构成排比。(可酌情增删个别词语)(5分)

黄山云海,时隐时现,模模糊糊,给人一种朦胧之美。有时又虚虚实实、似真似幻、缥缥缈缈、远远近近,带给人们的是幽幽玄妙之感,更有着仙境般的虚无。一片烟云,是诗情,是画意,给人留有无限的遐思。

9.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横线句子改成整句。(5分)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会去探寻余秋雨那敦煌的奥秘,三毛会与我一同在撒哈拉聆听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旧上海旗袍的韵味会在张爱玲那里体味得到。

10.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以“未来社会组织的主体”为开头的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小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都是未来社会组织的主体,具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这类组织贴近社会,了解大众的多样性需求。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快速度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

11.行业联,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以楹联为主的文学体裁,并以此种方式来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请从下列六副对联中任选两副(标明序号),各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以从突出特征、招徕顾客、富有哲理等角度思考,每段不少于30个字。(5分)

①上联:时序催人珍日月;下联:钟声劝尔爱光阴(钟表店)

②上联:宝马跃神州,寄情大众;下联:东风翔玉宇,惬意奔驰(汽车专卖店)

③上联:冰浆玉液水中伴;下联:洁体素身席上珍(豆腐店)

④上联:物不多掌管人间烟火;下联:店虽小事关国计民生(粮油店)

⑤上联:风味尝鲜,百种佳肴可品;下联:情怀下酒,四时暖意犹香(饭店)

⑥上联:善医有“蚀”人士;下联:专治无“齿”之徒(牙科诊所)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雨因此有了新的含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在中国的诗词中,或悲雨,或喜雨,或思雨……每一滴雨都被中国文人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文人们借雨抒情,以雨写泪,雨也因其新的含义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国文化血脉重要的一支。雨,已经不单单是自然的雨了,每个人对雨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雨也成为每个人的雨。我喜欢缠绵的雨,喜欢它带给我的每一份感动和回忆,缠绵的雨缠绵我心间,每一丝的缠绕都是我和它的专属故事,感谢它的陪伴,感谢它的降临。

练案三 仿用句式与变换句式

1.答案示例

①立春——春已归来,收尽余寒,草长莺飞,花香鸟语

②惊蛰——轻雷隐隐,凝聚雨露,万物苏醒,虫叫蛙鸣。

解析:分析示例可知,对“大暑”的解读是“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从句式来看,都使用四字句;从表达方式来看,使用描写;从修辞手法来看,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据此抓住不同节气的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拟写即可。

2.示例

(1)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2)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3.答案示例

你是否羡慕过王安石的人生?是啊,他秉持朝政,怀天下万民,务财利兵革,活得多么充实忙碌!

你是否羡慕过苏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仕宦南北,赏赤壁风月,啖岭南荔枝,活得多么多姿多彩!

你是否羡慕过辛弃疾的人生?是啊,他沉浮宦海,历扬州烽火,忆金戈铁马,活得多么执着坚韧!

解析:由“王安石”可以确定“充实忙碌”“秉持朝政”“怀天下万民”“务财利兵革”,由“苏东坡”可以确定“多姿多彩”“仕宦南北”“赏赤壁风月”“啖岭南荔枝”,由“辛弃疾”可以确定“执着坚韧”“历扬州烽火”“忆金戈铁马”,最后仿照所给例句进行拟写即可。

4.示例

恕——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成为指导个人及社会的行为准则。

5.答案示例

星辰是夜空的眼睛。假如夜空没有了星辰,就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再也不能点亮路途,再也不能追逐光明,再也不能点缀宇宙

解析:注意选择恰当的喻体,写成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最后三句要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在内容上呈现出递进的关系。

6.答案示例

譬如园中弯曲的小路,冰冷的积雪覆盖的季节,诉说着无尽的寂寞 譬如秋风吹来的季节,片片树叶飘落,给大地披上一身的金黄

解析:画线句子“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可以作为“标准句”。然后用“譬如……”的句式仿写句子,使之能与原句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即可。

7.参考答案:

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历史剧《屈原》叙写了屈原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解析:首先把“历史剧《屈原》叙写了屈原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然后再分析长句中“故事”的定语,把它的两个定语变换成两个短句,一个是以“战国时代楚怀王”作主语的短句,一个是以“屈原”作主语的短句;最后将这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语意关系依次写下来即可。

8.参考答案:

黄山云海,虚虚实实,似真似幻,给人一种幽幽玄妙之感。黄山云海,缥缥缈缈,远远近近,给人一种虚无仙境之谜。

解析:分析画线句,首先确定陈述对象是“黄山云海”。其次根据首句的句式特点,将画线句中与之句式相同的部分抽出,如“虚虚实实、似真似幻”“缥缥缈缈、远远近近”;而句式不同的部分则要仿照首句进行变换,如“带给人们的是幽幽玄妙之感”“更有着仙境般的虚无”可仿照“给人一种朦胧之美”进行变换。

9.答案示例

我会让余秋雨带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我会让三毛带我去聆听撒哈拉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我会让张爱玲带我去体味旧上海旗袍的韵味。

解析:“散变整”首先要选准格式句。因为要变换的句子前还有内容,所以,要注意审出其隐性要求。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余秋雨”句和“朱自清”句可留用;再依据文段开篇的这句话“与文学家一同散步”,所以选择的格式句必须具备“‘我’和‘文学家’一起”这一内容特质,与这相合的只有“三毛”和“朱自清”这两句。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留用的格式句只有“朱自清”这一句。最后,根据“朱自清”这句的格式变换其他三句。

10.参考答案:

未来社会组织的主体是那些贴近社会、了解大众多样性需求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快速度解决大量社会问题的具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的小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

解析:题干要求以“未来社会组织的主体”为开头,这就意味着要调整选定的主干句即第一句的前半句。调整后主干句变为:未来社会组织的主体是小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然后将其他几句变成“小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的定语即可。

11.如①,“时序”“日月”“钟声”“光阴”都展现了钟表记时的特点;“催人珍日月”“劝尔爱光阴”则是让人珍惜时间。如⑥,“蚀”“齿”突出牙科诊所诊治牙齿的职业特点;“善医”“专治”则是展现诊所的技艺精湛,用以招徕顾客。

篇7:小学三年级语文常见句式精选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一)缩句的方法

1、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表示方位的词等。

2、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自我提问”法——这句话主要说“谁”、“做什么”、“对谁做”。

4、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

5、“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要保留。例如:“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应缩成“枝叶把视线挡住了”。又如“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打了一顿”,应缩成“小凡卡被老板娘打了”,而不能缩成“小凡卡打了”。

6、“着”、“了”、“过”要保留

7、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骨气”只能缩成“中国人不能失去骨气”,如果缩成“中国人能失去骨气”,意思就反了。缩写下面的句子。

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2.金黄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滚着。

3.人民海军的一艘艘驱逐舰在海上巡逻。

4.我认真地画了一只含苞欲放的荷花。

5、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6.我在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足球比赛。

7、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8、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9、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10、操场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1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12、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

13、欢乐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的海洋。

14、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在游泳池里游泳。

15、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1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1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18、我和妹妹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9、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20、小花猫好奇地盯着鱼缸里的金鱼。

21、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22、天边的星辰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里。

扩句(至少扩两处)

1、同学们讨论问题。

2、我们登上了长城。

3、我写作业。

4、小蜜蜂飞来飞去。

5、老师批改作业。

6、战士保卫边疆。

7、学校开展活动。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5、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6、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2、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4、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如何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改正:“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

2、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改正: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前进。

3、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改正: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号召。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正:

5、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改正:

6、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改正:

二、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例如:

1、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改正: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2、我们要保护爱护公共财物。改正:我们要爱护公共财物。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改正: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4、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改正:

5、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改正:

三、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改正: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正:“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3、今天,日本小朋友要来我校观看。改正:今天,日本小朋友要来我校参观。

4、它在温和的阳光下慢慢地爬着。改正: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改正:

四、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例如:

1、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改正:我敢肯定今天会下雨。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改正: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3、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改正:

4、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改正:

5、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改正:

五、词序颠倒: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改正:我对语文特别感兴趣。

2、从此以后,唱歌就爱上我了。改正:从此以后,我就爱上了唱歌。

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改正:

4、经过半天紧张的比赛,结束了我校的运动会. 改正: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改正:

6、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改正:

六、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改正: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2、我的家乡是长春人。改正:我是长春人。

3、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改正:听了这段报告,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4、《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改正:

5、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改正:

七、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例如:

1、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改正:我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2、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改正:因为老舍爱养花,所以养了许多花。

3、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改正:

八、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改正: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小丽家玩。

九、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改正: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等许多蔬菜。

十、概念不清。主要指大概念和小概念分不清。如: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正:全体师生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修改病句的步骤。(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9、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10、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11、儿童商店玩具真多,有小汽车、布娃娃、《娃娃画报》等。

12、同学们要校园环境的整洁。

13、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完全赞成。

14、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15、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和各科作业。

16、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17、当我遇到困难时,同学们总是虚心地帮助我。

18、奶奶从集市上买来猪肉、鱼和虾等水产品。

19、小刚成了光荣的少先队。

20、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21、少先队员们十分爱惜大自然。

2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3、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24、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25、妈妈带我去参加蝴蝶展览。

26、不到一个小时以后,他就把这项任务完成了。

27、他的学习成绩比过去增加了。

28、锯是鲁班发现的。

29、我们应该爱护时间。

30、学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行为。

31、小周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32、小红家培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33、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34、老师带领我们去参与少儿书法比赛。

35、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加少儿船模展览。

36、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37、突然,优美动听的琴声忽然中断了。

38、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39、上课了,教室里非常宁静,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讲。

40、“六一”那天,我班演出了大合唱和文娱节目。

41、亮亮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42、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43、我们要发扬好的优点,改正不好的缺点。

怎样改写拟人句

第一,增加人的称呼,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公公婆婆”等。

例如:“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可改为:柳枝姐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第二,改变名词的说法。如上文的“柳枝”,就可改为“柳树姑娘的头发在微风中飘散。

第三,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如上文的“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就可改为“柳枝在微风中跳舞。

第四,不改变原来句中的用词,增加描写人的形容词。例如:“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改为:太阳公公红着脸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害羞地从东方升起来。” 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1、小草儿发芽了。

2、春天来了。

3、百灵鸟在树枝叫。

4、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5、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6、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7、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8、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9、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10、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11、桃花开了。

12、风儿吹拂着大地。

优美的拟人句欣赏:

1、风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8、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1、加疑问词:难道......吗 怎能......呢

怎么.........呢

2、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3、句号改成问号。

4、整理通顺。

一、把下列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3)你不可以把这本书拿走。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5)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6)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7)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8)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9)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10)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11)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会忘记.12)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1、去掉疑问词:难道......吗

怎能......呢 怎么.........呢

2、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3、问号改成句号。

4、整理通顺。有时需要加上表示强调的词。例如:第7句。

二、把下列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2、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9、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10、1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2、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篇8:语文议论文句式

例如,我教沈复的《幼时记趣》这篇短小文言文,在梳理了文言字词句之后,为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自然衍生出这一教学环节: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叙的几件趣事。学生的概括琐碎,偏离主旨,语言贫乏,若放任学生的这一语言现状,势必丧失锤炼语言、提高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契机。于是,我便给出了这样的示例:观察飞蚊如赏青云白鹤—兴奋,随即引导学生概括出了其他几件趣事:细视墙草如游山谷丛林——陶醉;鞭打蛤蟆如感拔刀相助(或如觉见义勇为)——解气。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积极热情,参与面广。因为概括的句子句式整齐,富有节奏韵律,深为学生所喜欢,所以,课后许多学生很自然地将这三句概括顺口溜似的“溜”出了口。

同样的情景又在秦文君的《伟人细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再现。同样,在我的引导之下,成功地将文中贾里的几个“伟人”故事作了这样的概括:

企图一洗耻辱的挑战努力最后落空

追求矮个风度的健美训练结果失败

希望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不幸破产(夭折)

无心引人关注的区区小事意外轰动

这样的概括同样赢得学生的喜欢。在概括能力培养的同时渗透语言锤炼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这些教学故事让我欣慰的同时也使我有了深层的思考:何不让培养概括能力这样的机械单调的教学环节生动化?何不在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渗透诸如拟写对称句子等教学细节来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更立体更饱满?何不在锤炼学生语言的同时也锤炼学生的思维以增加语文课堂的厚度?何不将这种无序的随机的训练有序化,以充实诸如“概括”这样的教学细节?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锤炼学生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将这一重大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概括”等具体而微的教学环节,将拟写对称句子作为教学手段,并将“化抽象的培养目标为具体的操作行为”这一指导思想作为语文教学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概括文章所叙之事的能力时,可以同时运用对仗知识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概括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作者所回忆的几件往事,可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现有词语拟写成对称句子来概括文章,如:

幼时看山水画便会如临其境乐在其中

幼时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似见五彩纷呈心旷神怡

听国文老师朗诵辛词顿生爱国之情感慨万端

见代课老师朗读《南归》随即深受感染怀想连连

概括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所回忆的母亲的几件往事,同样可抓住文中现有词语及相关情节,根据语境揣摩出对应成语,用整齐的对称句式概括出文中所叙往事,如:

兴高采烈背儿子巡元宵

热泪盈眶给妹仔讲故事

饮泣吞声看儿子遭责罚

更深人静替儿子做布鞋

这样,寓学生的语言训练于概括训练中,丰富了课堂训练内容,一举多得。

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相关内容时,运用对称知识不仅可锤炼语言,还可磨炼学生的思维。如概括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所举事例,在明确议论文概括事例的注意点之后,也可让学生在概括时拟写对称句子来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又能借助这一过程领会文中“高贵”“灵魂”的含义,如:

阿基米德无畏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王尔德漠视物质财富,珍视才华

少女无视车内嘈杂,专心读书

学习培根的《论美》时,根据文本内容,可引导学生领会到“美德”是指“内在美”“行为美”等,“美”的含义是指“才能高”“行为优雅”等,同时分别让学生举例来论证作者的这些观点。据此,可将课堂教学的这一环节形成板书:

美德最美

才能美(高)周瑜晏子行为美(优雅)绅士模特

于是,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美德”除文中谈到的“才能”“行为”等外,还可指哪些方面?它们又分别美在何处?各有何事例为证?可参照板书示例,概括要点,简要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如:

理想美(远大)岳飞周恩来

情操美(高尚)丛飞洪占辉

气节美(坚贞)苏武文天祥

精神美(崇高)司马迁屈原

再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这样,环环相扣,不断延伸,既磨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增加了语文课堂的厚度。这样,利用对称知识展现课堂脉络,体现自己的思考,能启发学生打开思路,使课堂内容充实清晰。

在古典诗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对称知识概括相关内容更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在深入体会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感情之后,概括诗中所展现的几个生活场景时,可以这样来概括:

无奈秋风卷屋茅

叹息群童抱屋茅

感慨冷衾遭屋漏

期待广厦庇寒士

再如概括叙事诗《木兰诗》所展现的几个故事场景,我们同样可以用对称句式来操作:

心不在焉停下纺织叹心事

当机立断女扮男装替父征

紧锣密鼓准备行囊赴战场

早行暮宿紧急行军思双亲

九死一生征战十年盼凯旋

功成名就回绝封赏愿还乡

兴高采烈恢复女装惊伙伴

另外运用对称知识概括已学诗文的内容,锤炼语言的同时也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散文后,要概括各篇文章所描绘的景物特点,可根据内容这样拟写:“桃花源富庶安宁(和谐宁静)”,“富春江山奇水秀”,“小石潭凄清幽静”,“琅琊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阔雄奇”。若要概括自己对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评价,可同样用对称句子这样来表达:“范仲淹心系天下苍生先忧后乐,欧阳修关爱治下百姓与民同乐。”这样,用对称句式来概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见解,除训练了相关语文能力之外,还能增强语文课堂的韵味,增添语文学习的情趣,使语文课堂散发陈年老酒般的醇厚浓香。

拟写对称句子的教学手段,将“概括”这一教学训练细节做实了,做好了,做高效了。

上一篇:三字词语下一篇:参加全国医院财务管理与绩效工资改革高级研讨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