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2024-08-07

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精选8篇)

篇1: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中元

解放军第535医院门急诊

摘要:综述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急诊医疗体系概念、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网络特点、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大急诊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大急诊。

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有30 年左右的历史(始于1975 年),在国内仅有10 余年历史(始于1987 年)[1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该专业是目前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而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甚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现就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与同道共同提高。1 急诊医学的概念

1.1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1.2 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 急诊医学的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加强医疗以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急诊医学的诊治手段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所有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立足于病人全身情况的处理,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2.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2.1 起源与发展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起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运。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 年10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95 年4 月卫生部发布了《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2 年9 月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2.2 急救模式 我国目前各地的急救模式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有5 种模式[ 2] :北京模式:北京市建立急救中心包括本身是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派120 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与消防队结合的模式;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2.3 急救人员 目前,我国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主要是急诊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这5 类人员的不同组合。救护车内一般配备1 名医生、1 名护士和1 名驾驶员,或只配医生和驾驶员各1 名。

2.4 急救工具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急救工具主要是救护车,较大城市的救护车有监护型、普通型和运输型3 类。其中,监护型急救设备齐全,急救药品种类繁多,但不及国外标准的流动ICU ,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医疗监护;普通型急救设备较简陋,急救药品较少,主要用于一般病人的初级处理和安全转运;运输型主要用于伤病情已完全稳定或已康复者的转院、出院或到院复查、体检等。

2.5 急救网络建设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小城市和县镇已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并建立了ICU、CCU 重症监护病房, 形成了中心—站—(所)—科(室)相结合的急救医疗网络。上述大部分医院开通了“120”急救专线电话,救护车配备了GPS(全球定位系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对急救服务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更合理的利用城市医疗资源,完善急救网络,提高效率,以适应发展需求,专家认为走社区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即将现有的“120”急救网络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相结合,建立“社区急救站”发展社区急救医学,社区化设想在北京、南京的尝试和探索证明了其确有可行性[3]。相对于城市急救,广大农村的医疗急救一直是薄弱环节。由于地理条件复杂、通讯落后、经济困难等原因,我国的农村急救现状很不容乐观,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潜心解决。

2.6 急诊专业学科建设 善目前全国各省市“三甲”医院都已按要求建立了急诊科,并且不少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是专职的,从而,明显提高了急诊/急救成功率。但是,有的“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仅有科主任和护士而没有专职医生,相当多的“三甲”医院急诊科编制不足,必须由其他临床学科派人支援,因此急病不能得到急治或救治不当并非少见。院内或院外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所接受。但是我们的急诊医学教育,专业考核和职称评定却缺乏相应配套的制度,因此专业队伍并不巩固,人员流失的现象仍较普遍。急诊科的工作模式在多数医院是实行内外分科,或仅有内或外科医生,甚至在多数二级医院急诊科形同虚设,急症或外伤患者仅在急诊科被分检,而后直接被送入相应科室救治,以致频繁请会诊而延误救治时机,急症死亡率并未因建立了急诊科而下降。

2.7 急诊教育 急诊医学是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它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安全转诊”为己任,无论院前还是院内急诊医疗都是围绕这四句话进行工作的,只是二者在救治的深入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急诊医疗实践有强烈的时间依赖性;快捷、方便、安全是它的基本工作特点。但迄今我们的多数急诊/急救人员仅接受过普通医学教育,他们的急诊/急救知识来自普通内科或外科,没有接受过急诊医学专业教育。所以关于急症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知识不可能深入,抢救技术不能规范化、标准化,更难以接近前沿,故而在日常急诊/急救医疗中难以满足快捷、方便、安全的基本要求。各地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3 个方面:医院或其他部门调入、医学院校分配、临时聘用或借用[4] ,包括医士、医师和主治医师等,但随车救护者以急救医士为主。由于我国院前急救起步较晚,大多数从事医疗、管理、通讯、车辆等院前急救的人员尚未接受过全面、系统、正规的院前急救教育和培训。

2.8 急救需求 有效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只有根据需求有 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应因 病种而异,有调查表明应以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 病、外伤和中毒的救治作为培训重点,结合各病种多发时间、地点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人群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有不同,如中青年人对四大技术等外伤急救感兴趣,老年人对心脑血管急救较感兴趣,因此这就提示在急救知识普及过程中要因人制宜[5 ]。近年来,随着公民急救意识的增强,对自救互救知识求知欲的提高,各地区对此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教讲座,CPR 培训等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3.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展望

3.1 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院前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早期复苏、生命支持和转运。国外已规范抢救技术程序,如心脏急救指南、创伤急救指南等各种技术标准,急救直升机和急救车的装备标准等。国内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人力、物力不足,以及认识上的差异等原因,目前存在着急诊医疗队伍水平差异较大、缺乏急诊医学职称晋升的系列、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压力、医疗设备配备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急诊医学的发展。继续充实和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急救人员应接受严格的院前急救专业培训,包括基础生命维护以及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心电监护、呼吸机、气插管、心脏电击除颤等设备的使用。各医院应对急诊科施行政策上的倾斜,配备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及灵敏的通讯网络,建立具有现代化救治水平、专业配套的急救中心,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的救治模式,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

加强特定人群急救知识的普及,消防武警、公安巡警、司机,老师、在校学生等,他们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第一目击者”作用。目前,“第一目击者”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问题主要在于缺少救护常识、救护器材、药品和现场急救意识。这部分人群既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 我国目前大多采用以急救中心为院前急救基础,依托卫生行政机构,以“110”警察来弥补抢救中困难的模式,其弊端在于难以适应院前急救的多样化。因此,一方面,鉴于我国“120”、“110”、“119”、“122”多套呼救体系并存的现象不利于社会急救事业的发展,个体系之间由于分工不明易延误急救,使急救程序复杂化,有学者认为各体系的高度统一和合作是未来急救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当重大灾害事故突发时现场出现大批伤员,就其救护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医疗范畴,只有在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进一步协调抗灾力量,使救援业务相互渗透,加强医疗救护,快速转运伤员以及良好的组织指挥,才能达到及时、高效、优质的现场急救[6] ,这同时也说明了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必要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大多拥有“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其紧急救护电话与警察、消防同为一个号码,实行联网互动、资源共享。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没有或无完善的城市救援体系。院外急救网络缺乏合理布局,抢救方式单一,在救援时间与质量上与国际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消防、警察和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整合,把“110”、“119”、“120”、“122”等紧急呼救电话综合为一个号码,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EMS 机构。根据地域设立若干个EMS 点,形成网络,以缩短救援半径和救援时间。实现城市救援网络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 尽快与国际接轨[ 7]。

3.3 建立急诊ICU ,提高生命维护质量 急诊病人中危重症占相当比例,病情复杂者可有多个器官同时受累,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建立急诊ICU 尤为重要[8]。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急危重病人、严重创伤病人越来越多,开展急救应实行首诊负责制,树立抢救生命的整体观,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可减少死亡、防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减少科室间互相推诿的扯皮现象和医疗纠纷,有利于急诊医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急诊外科专业水平,全面地、整体地救治各种病人。ICU 的建立,保证急诊科医师对危重病人有一个持续观察治疗的过程,能提高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有利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能为急诊科医师开展科研及论文写作提供素材。建立急诊ICU ,必将大大提高维护生命质量,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3.4 实现大急诊,加速急诊现代化进程 大急诊指院内急诊不分科,院前和医院急诊一体化,共同合作所构成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院前急诊包括伤病发生现场的救治和向医院急诊科转送救治病人。医院急诊科主要从事对院外急救单位送来或直接来院的急性伤病员的救治,同时肩负随时应征参加院外紧急现场救治的使命。因此要求急诊科的医生具有抢救技术和鉴别分诊能力,从而无论在院外或院内总能给予急症或创伤患者以一切必须、快捷、有效的救治。只有这样的急诊医疗活动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医院急诊科所接纳的急性伤病患者是无明显科别特征的,因症状突然出现而就诊的患者,他们不可能选择医生,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即大急诊能力,而不是单纯内科或外科医生的知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人类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我国表现为老年病人增加,过去的少见病已不少见,新病种出现,工业和交通伤害及旅游者突发疾病增加,突发的恐怖事件中人群伤害及意外事故伤害明显增多等,这些原因所致伤病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和病情复杂的特点。这要求医院急诊医生既可完成院内日常急诊工作又能应征参加院外急救。显然能承担这样医疗任务的医生必须是了解各系统疾病,熟悉各系统急症,掌握急危重症救治的医生,只有他们才能迅速识别急症,评估病情并且立即投入抢救。他们的业务素养应包括两个部分:鉴别诊断能力和抢救技术。从而他们的知识、理论和技术范畴不是以器官系统来界定的,完全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如内、外科医生,更有别于其次级专业学科,如心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脊柱外科等专科医生。急诊专业医生不按传统分科或系统脏器分科工作,而是以“救、缓、稳、转”为己任,首先迅速抢救,而后及时将救治后病情平稳的患者安全转交给临床其它学科或二级学科的专科医生,实施进一步专科化治疗。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不平衡,各地的急救工作规范、医疗规范、装备配备标准及院前急救服务标准还不统一。我国急救医学在多年的探求运作中已略有成就,但客观地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尚存在不足,值得探讨。因此还需边发展边改进,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发展思路,推进我国院前急救的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工作现场化和知识普及化,走一条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的特色之路。

[1 ] 邵孝 ,蒋朱明,主编.急诊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2.110.

篇2: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我国现在每个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许多医学院校还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或急诊医学系。

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尚未建立急诊科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

由于我们尚无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养体系和准入制度,导致目前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师均来自于其他临床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相对缺乏。因此,很多急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急诊操作不规范,对最新的急诊医学发展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2.急诊科结构模式混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急诊科的统一模式。在一些重视急诊科的医院,急诊科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学科发展情况稍好。但在那些急诊科不被重视的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李教授认为,合理的急诊科结构模式应是院前急救、急诊病房和急诊ICU三维一体的结构模式。院前急救是急诊的突击队或先锋队,院内急诊科是急诊的桥头堡,而ICU则是大本营,三者相互依从,构成一个急救生命链,有利于急危重病的抢救。

急诊科医师是“特种兵”

李教授形象地比喻说,急诊科医师类似军队中的特种兵,要求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医疗环境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定。具体而言,急诊科医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度的责任心

急诊科医师首先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很多急诊患者,特别是一些危重病急诊患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再加上应诊时间短,接诊医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全部病情。因此要求接诊医师多看、多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李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急诊科医师,责任心比医疗技术更为重要。

2.广博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急诊科医师不但要求掌握广博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具备各临床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急诊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技术、现场急救技术、中毒抢救等。这些是急诊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能够保障其在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急症病情中,找出患者最关键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另外,急诊科医师还应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因为急诊科是一个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

3.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危急患者,诊治时间十分有限,有的患者甚至一进入急诊室即先进入抢救过程,根本来不及了解病史。正因为如此,急诊科医师必须有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病历书写详细,勤查勤问,认真观察,反复思考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要求会诊医师认真写好会诊记录。这一方面可减少由于工作疏忽耽误患者治疗,另一方面,也免于被起诉而陷入医疗纠纷。

4.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急诊科医师不仅要面对各种急诊患者,特别是对病情危急患者,其家属往往心情焦急,容易情绪失控,而且急诊科还经常会面对酗酒闹事者、吸毒者、打架斗殴者等。这都要求急诊科医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乱不惊,有条不紊地按照科学方法和诊疗规范处理患者。

李教授认为,“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急诊而言最具代表性。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求急诊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果断决策。而这些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平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医学发展前景

李教授指出,尽管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急诊医学发展前景光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要求更快捷有效质量更高的急救医疗服务。

2.2.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望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由社区转来的危急病救治则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责无旁贷的工作。

3.3.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种疾病的专家,如冠心病专家等。而患者是一个整体,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急性病,急诊科医师应该有成为解决这些急症的专家。4.4.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禽流感、SARS等,还有交通事故伤以及地震、海难等意外灾害事故都要求有常备不懈的灾难救治和急救医学队伍。另外,将于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要也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5.李教授认为,急诊医学较之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临床专业而言,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最具发展活力,急诊医学就像一块白色的画布,等待着急诊科医师去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6.指南修订与规范化培训

7.李教授介绍,2007年急诊医学分会的主要工作分为急诊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重要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学术交流与继续教育三方面,但重点是前两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使我国急诊科医师更专业化。8.1.修订急诊临床诊疗指南

9.李教授说修订指南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学会所有委员以及一些富有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急诊医学专家都将参与指南的修订工作,特别对一些富有急诊特色的专题,如心肺复苏、中毒救治、创伤救治、危急病处理、小儿急救、院前急救、灾难医学等区别于其他临床学科的专题。10.另外,学会还将参与急诊医学教材的编写,以及与中国医师学会和卫生部一起,参与急诊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定和急诊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11.2.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

12.由于我国没有规范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导致很多急诊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例如,心肺复苏技术(CPR)是一项最具急诊特点的技术,在所有救命技术中,它是一项最易掌握、投入最少但见效最快的技术。

13.在美国,政府公职人员、学生、警察等都接受CPR的普及培训,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定期(每2年1次)通过CPR专业考核后才能行医。14.而在我国,能规范操作CPR的医护人员很少。在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参赛者发生猝死,但现场无人及时进行CPR。我国医师对CPR的理论掌握得都不错,但是不注重有效的实践训练。例如目前都知道心外按压比例为30∶2,但在实践中能规范操作的医师并不多。因此亟待在全国进行CPR的专业化培训,首先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且需要卫生部门考核发证,再由医务人员培训其他社会人群,一步一步推进,最后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15.3.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篇3: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1 急诊专科护理现状

1.1 急诊科特点

患者流动性大、突发性病例多、病情复杂、病患情绪多变、病情危急等。现代急诊护理管理要求甚高, 急诊科护士长必须具有较强的急诊护理业务能力, 还必须具有现代医院急诊护理管理的理念和能力。急诊患者中危重患者抢救护理的组织、急救技术的正确应用、急救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 都是急诊护士长的重要职责。目前急诊科整体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管理方法简单等, 医护之间未能达成相互理解、默契, 导致护士长难以起到领军人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现代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 影响了大部分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使急诊护理工作滞后于医疗的发展。

1.2 急诊科现状问题

人员少, 年龄、护龄差异大, 应急能力差, 护理被动服务多见, 根据调查, 急诊科有明显的被动服务现象, 有求才应, 只做职责范围的事。一部分护士因怕引起纠纷, 一味地服从于医疗, 一切遵医嘱办事, 仅仅满足操作式工作;另有一部分护士认为做好做坏拿一样的工资, 不必那么积极热情, 对患者缺乏爱心, 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2 专科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展专科护理, 教育先行在不断要求提高临床专科护理质量和护士专科技术能力的形势驱动下, 美国20世纪初开始实行培养硕士以上水平的专科护士教育, 并扩展到临床许多专业, 包括ICU护理 、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癌症护理、临终护理、感染控制等各领域, 目的是提高临床专科护理实践水平。

2.1 1954年以Rutgers大学设计第一套专门培养临床护理专家 (ONS) 的硕士课程, 用于培养精神学方面的护理专家成为CNS培养体制正式建立的标志[1,2,3]。由此可见, 教育先行是发展专科护理的科学方法。如果不在学校阶段做专业基础教育建设工作, 单从临床继续教育着手, 就会有事倍功半之感。所以, 让护士在专业理论学习阶段接受专科理论的学习和专科思想的培养, 是发展专科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

2.2 近年来, 临床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开始实施, 并且在ICU护理、糖尿病护理、感染管理、癌症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等13个护理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在国内, 浙江邵逸夫医院借鉴美国罗马琳达医学中心的管理经验于2000年率先在国内设立了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北京、江苏等地已经开始在ICU护理、糖尿病护理等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4,5]。近年来广东省与香港合作也培养了一大批专科护士, 这些仅能证明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和专科护理发展尚在起步阶段, 与世界先进国家专科护理相比差距悬殊。

2.3 医院要加大培养专科护士、发展专科护理的力度, 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和专科护理建设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 靠学校教育和培训班形式培养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还远远不够, 医院领导应十分重视, 一方面, 医院在护理管理岗位上要重用真正懂得现代护理业务的管理人才, 因为她们懂得如何去管理和指导专科护理的发展;另一方面, 医院要在培养资金和学习机会等方面给予护理部门大力支持, 加大培养资金的额度, 为专科护理骨干的培养, 专科护理的发展创造条件。

2.4 医院护理部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的做法 专科护士培养对象的选择, 选择大专以上学历、专科工作3年以上、有专业发展潜力、品质优秀的护士作为专科护士培养对象。护理部门有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保证她们专科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积极外送学习和培训, 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ICU、糖尿病等专科护士培训资源, 积极选派相应专科的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护士参加学习培训。重视培养专家式的专科护士长, 因其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质量的管理者, 所以护士长首先应该是专科护士的培养对象, 最好是专科护士, 并应该吸收成为护理部专家组成员, 否则专科护理的发展工作将面临重重困难[6]。

3 小结

如果说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在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专业范围的拓展, 那么不断提高护理的专科化程度即发展专科护理则是护理学在专业深度意义上的发展。急诊是医院的窗口, 急诊专科疾病护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对专科岗位的护士进行阶段性、规范化分层培训是提高专科护士自身素质和护理知识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顺利开展和优化急诊护理工作, 探讨发展专科护理的可行性策略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7]。

参考文献

[1]宋丽华, 王永梅, 周银铃, 等.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及发展近况.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7) :542.

[2]郭燕红.建立专科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现代护理, 2004, 10 (9) :785.

[3]杨波, 黎明, 刘冬梅, 等.临床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中护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05, 20 (5) :49-51.

[4]王瑛琳, 赵春, 张瑾.建立高效护理流程, 加强质量程序控制.中国护理管理, 2004, 4 (2) :41-42.

[5]秦淑玉, 秦学珍, 余琳.手术室护士专科组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4) :35-44.

[6]王蕊, 王玉玲, 宫文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减轻急诊护士心理压力.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6) :34.

篇4: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1],应系统地进行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灾害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必需重视灾害医学的学术理念,本文就加强基层急诊急救人员对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加速灾害医学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做简要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灾害医学教育与救援技能现状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是医学理论和技能在临床各专业方向的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也未能接受灾害医学的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灾害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是空白。大部分临床医师缺乏灾难医学知识和灾难救援技能训练。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涉及灾害医学救援方面的管理机制不畅,缺乏先进的救援装备,救援手段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制体制,救援预案不完善和不配套,没有成立灾害应急救援医疗队。同时,社会性急救知识也未能够得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动员起来的社会上诸多方面救援力量,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使得现场的救援效益不高。而作为现场医疗救治主体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非常有限,势必会影响救治效率,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灾环境下对救援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区域性的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很难做到灾害现场高水平、高效能,大救援的急救特征。

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灾害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灾害救援有它的特殊性:①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临时性;②工作环境的危险性;③救援对象的复杂性;④救援工作的协同性;⑤灾害医学的社会性。其内容涵盖了医疗救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特殊的救援设备和技术,伤员分类输送,流动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公众心理危害等方面。医护人员工作性质是抢救生命,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技术上要求熟練掌握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抗休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解毒等急救技术,他们的表现对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伤残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急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救援知识和过硬救援技能,方能胜任救援任务,必须加强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救人”-“治病”的一种专业思路与对策。面对灾害群体时,要采用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快速检伤分类,使现场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人。目前在我国灾害医学无论从认识还是到实践都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应急救援形势的需要,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救援技能培训这一新课题,应尽快实施到实际工作上来,特别是在灾害多发的区域或基层的急诊急救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建设与建议

加强灾害救援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和预案,但其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给予灾害医学立法,对我国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极重要意义,使得在紧急救援工作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好地协同社会化救援。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灾害救援的各种规章制度,建全监管体系,规范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灾害医学事业的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套适宜本地区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是能否实施有效救治的关键。平时也就需要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灾害急救计划。整合、优化区域性的卫生急救资源,加大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性灾害救援队伍,组建高效、现代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医疗网络。高效的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建议在灾害发生的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急救医护人员及可组织的社会上的人员成立救援队,统一指挥调度;成立搜救队、营救队、医疗队、转运队和后勤保障队等,各队伍要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协同作战,快速机动,善于攻坚等特点,目标是灾害现场救人。建立平战结合,专兼结合,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精准高效的灾害救援医疗体系,才能适应医疗救援的需要。才能对本地区域内各种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进行紧急救援。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现场医疗救援的水平,建议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尽早开设灾害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要重视和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医疗救援机构的专家到当地医院进行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依托多媒体网络中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建立地方灾害救援中心网络,实现信息源共享,开展灾害医学的远程网络教育[2]。组织人员到省级的专业救援中心进行短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模拟灾害现场实施对伤病员的救护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使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预案的流程,使预案逐步完善,规范和科学,最终形成制度化。不去反复演练的预案那只是“纸上谈兵”。灾害救援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学科的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当地消防、交警、森警、矿工、通讯等单位举行灾害救援合练,提高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依托当地医院急诊科为培训基地主体,承担区域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院前、院内紧急救援联动、预警模式:即院前急救小组在现场收集到的伤员信息:①主要伤情;②对伤情的评分;③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④院内必须准备的急救措施等现场信息,立即报告给院内救治组值班医师,确保伤员到达医院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医学急救知识,提高民众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自救互救认识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急救”[3],只有经常强化灾害救援意识,长期不懈地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学习和救援技能的培训与演练,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桥梁,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广大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提高,使救援队伍的工作效能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救灾,灾后减灾的实际理想效果。

综合上述,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学校及工作单位对灾害医学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救援水平,有效地保护和救治生命,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灾害救援形势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绵宁,李华强.灾害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12-14.

2杨学东,郑伟,李红玉.构建灾害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62-365.

篇5: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医学检验的硬件设施及检验技术不断发展。近十多年来,检验仪器设备更新迅速,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检验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检验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基因芯片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的技术方法得到不断改进,临床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日益提高。

1医学检验的软件设施的巨大变化

1.1在工作人员构成和人员素质上发生了极大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医学检验专科(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随着成人专科、本科学历教育的普及,我国医疗机构检验科人员组成逐渐改变了过去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特别是三级以上医院基本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导的阶梯性的检验人才队伍。随着教育学历水平的提升,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2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日趋成熟

我国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相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有些学科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提出的“转化医学模式”及“循证医学模式”下,检验医学已经进入了全程检验医学阶段。全过程、全面的质量控制将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检验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面质控有效保证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有利于实验的认可制度的完善。被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可在不同的医疗结构之间互认,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检验成本。

2存在问题

当然,我国现在的医学检验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检验医学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不够

医学检验在临床上与其他任何一门医学学科都有所不同,涉及面非常宽,如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需要建立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及发展体系。近年来,我国医学检验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和仪器等硬件上。很多医院检验科的设备已经是国际水平,但一些“软件系统”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2.2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人员分工不细

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我国的卫生资源仍然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在许多大中型医院,机构设置重复,人员臃肿,检验队伍力量分散。而有相当一部分县级医院,特别是乡镇医院的实验室条件简陋,仪器设备得不到更新和添置。有的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计划,也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同时,很多医院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能没有明确划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中职生分工不明确,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更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2.3与临床沟通有所欠缺

随着检验科地位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日益重要。而检验结果准确性、可靠性不仅仅与检验科室相关,而且与临床科室人员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送检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目前,很多临床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采集后直接送检,在采集、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如果不达标,检验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此外,检验结果的解释也需要专门的人员。检验结果与临床有偏差的时候,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检验结果的解释,检验技师可能不太清楚临床医师需要检验的目的。因此,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应该紧密联系,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检验质量,更好服务临床。

2.4人员素质及医院管理还有待提高

篇6: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在当前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以医学专业为特色的医学院校也开展了相关探索,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认为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还存在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创业教育功利化、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社会及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医学生创业等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应建议.

作 者:连毅 李燕 作者单位:连毅(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李燕(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篇7: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医学类在职研究生和很多在职研究生教育一样,是属于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要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有着较高的认识和定位。在职研究生并不是学历上的教育,而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基于自身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欠缺而进行的提升教育,是终身制教育的一种[3],是有着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和实践性的。医学类在职研究生办学院校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定位明确的在职继续教育体系。[4]在专业设置上要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研型;在教学方式上要符合在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质量上,应该以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知识水平提升为目标,减少经济利益驱使,达到真正办学目的。

2.2招生规模和质量的严格控制

在招生上,很多招生单位和院校本着多培养人才或者经济利益的目的,而忽视了对招收学生的条件限制和审核,导致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教学安排不能够合理。另外,用人单位在选送在职研究生人员时,也是本着提升整体水平的目的,而忽视了对人员的严格筛选,导致学生的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招生规模应该视院校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要符合师生配比和资源配比,并且要加强对生源的数量控制,增加条件审核和限制,选拔优秀的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为社会和医疗行业培养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2.3编制专门的医学类在职研究生教材

虽然,目前也有一定数量的适用于医学类在职研究生的教材,但都不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招生单位或院校还是借助本科生教材或者全日制医学类研究生教材而进行授课。在职研究生的能力、水平、时间等方面都不同于全日制学生,我国教育部门和地方行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医学类在职研究生专门教材的编制和研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采取“讲义”性质的教材,也就是实际案例性质的教材,符合医学类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我国可以加强对医疗类行业中优秀案例和科研项目的鼓励和扶持力度,将其编写成教材应用到在职研究生教育中,既达到理论教学的目的,又达到实践经验传授的目的。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和教育部门合作,将自己的在职培训需求和要求进行阐述和反应,为教育研究部门的教材编订工作有参照和思考的地方。

3结语

当前的医学类在职研究生教育,招生单位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增多但质量得不到保证,很多学生是为了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而选择的,并且年龄和性别的差距很大,很多在职人员的时间分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医学类在职研究生应该加强招生条件设置和审核,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具人性化,促进医学类在职人才的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和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喻竺.在职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4.

[2] 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03):195.

[3] 何红媛.关于我国医疗人员医学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05):14.

篇8:浅议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涵盖面广泛, 包括临床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临术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核医学以及分析化学等, 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细胞形态学等多个专业和跨专业学科领域。检验医学主要通过所出的数据帮助临床进行疾病的判定与治疗, 所以数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水平以及病人的利益。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检验医学与新技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将会有更多更新的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学, 同时检验医学对于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 检验实验室管理和技术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

2.1 医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检验医学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 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围绕整个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也有一些定式, 现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 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目前的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中专、大专等技术学历。因此, 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2 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快速进步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医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的综合应用, 各种高度自动化的检验仪器相继问世并进入了临床实验室。生化、临床检验、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部分项目已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检验的新方法不断涌现, 测定的灵敏度明显提高, 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回报时间越来越短, 判断更加客观、科学, 反馈给临床的信息越来越迅速。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 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 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各医院的检验科室大都分为生化、临床检验、免疫、微生物、血液等几个相对能独立的机构, 从单一的临床化学扩展到临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等方面, 质量控制内容日益完善, 各学科能相互协作, 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各项检验工作都得到了发展。目前, 我国的实验室认可的理念和要求不断加强, 许多实验室进行了认可的准备工作。实验室质量的提高和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的逐步国际标准化也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个进展和趋势。同时, 在某些检验项目 (如生化检验及免疫检验的部分检验项目) 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因此也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存在问题

3.1 检验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发展迅速, 科学技术不断更新,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 (尤其是具有较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的高、中级检验工作人员) 能够重视并加强本学科的各项科研工作,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以适应医学检验越越迅速的发展形势。随着各类先进仪器设备的购置, 应注重实验技术技能的培训, 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独立操作, 具有对标本进行采集、运送、分离、保存和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常用试剂的配制及原理;对实验结果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使检验人员既能做检验, 又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诊断的综合能力, 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

3.2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不够

近几年来, 检验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为临床医学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临床医学的进步又促进了检验新技术、新方法的建立和知识的更新。然而, 由于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与临床检验应用的复杂性等因素, 检验与临床的关系, 反而越来越不和谐, 甚至常常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状态。所以, 检验医师化的发展很有必要, 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学应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检验质量, 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充分发挥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作用。

3.3 质控工作有待加强

检验质量的管理是检验科工作的核心问题, 没有质量的检验不仅不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依据, 甚至还会导致误诊, 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 直接影响临床诊疗效果及病人的安危。检验医学的新方法、新技术、需要有效的控制措施, 制定统一的质量技术标准和实验室管理规范, 是提高实验室质量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根本保障。随着对检验医学高质量的要求, 质控的标准也将不断提高, 从而造成成本上升。因此, 必须重视室内质评, 重视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做好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必须制度化管理,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 使所有的程序和规程都形成制度, 并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所有的质控工作都应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4 发展趋势

检验医学融入学科更多, 内涵更丰富, 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并推动着我国检验医学的各学科发展。

检验医学正在向自动化、床边化、分子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影响更为深远的应该是理念的变化, 就是医学检验的学科发展模式正在被检验医学的理念取代。目前, 其主要理论和技术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由机械传送处理系统、自动化分析仪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根据自动化规模程度可分为2类:一类是模块式自动化, 将一定的自动化分析仪组合, 完成一定组合项目的检测;另一类是全实验室自动化。应用自动化技术,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缩短检测周期, 同时提高工作质量, 减少差错的发生, 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人员素质。

4.2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内切酶、DNA重组、DNA序列、DNA探针、DNA电泳、DNA杂交、PCR技术等已在传染病、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的诊断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技术将渗入并推动着医学检验的各学科一生化、血液、免疫、微生物及血库、解剖病理的发展。实验室医学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是多种形式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 其主要代表是聚合酶链反应 (PCR) , 现已有多种形式的PCR, 其重要发展趋势有二:一是定量PCR;二是PCR的全自动化, 如应用扩增与检测于一体的一次性PCR试验卡, 可较好地解决PCR污染问题。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灵敏、特异性高、较简便快速等特点,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特别是人类基因重组计划的完成, 将大大促进对疾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的鉴定工作。

4.3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 免疫标记技术可分为:荧光免疫测定 (FIA) , 放射免疫测定 (RIA) , 酶免疫测定 (EIA)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CLIA) , 金免疫测定 (DIGFA) 。这些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新标记物的发展与联合应甩单克隆以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和免疫放大技术, 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敏感性, 实现分子水平的检测。

5 结语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及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 检验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崭新的领域, 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要看到检验医学未来发展的光明前程, 也必须看到目前检验医学尚存的诸多薄弱和不足影响了学科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正确对待, 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 加强质控工作, 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与临床密切合作, 才能够提高检验诊断质量和检测效率, 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从而使检验医学立足以人为本, 适应现代就医患者的需求, 更好地为患者减轻负担, 为病人疾病的诊治、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侃.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景与杂志, 2004, 27 (1) :1~4.

[2]刘嫒.浅析新形势下循证检验医学的现实意面临的挑战[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1, 22 (2) :101~102.

[3]韩刚, 吴远江.检验医学与临床的联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 (9) :892~893.

[4]孙志香.谈继续医学教育对现代检验人才的培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5, 12 (3) :184~151.

[5]沈霞.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中华检验医学义[J].西南军医, 2006, 8 (2) :63~64.

[6]陈宇林, 刘冰.目前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任务[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 :302~303.

上一篇:竞选班干部要求下一篇: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