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2024-08-11

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精选9篇)

篇1: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附件2:

创 业 计 划 书 提 纲 模 板

为方便大家制作创业计划书提纲,现将有关要求列举如下:

(一)篇幅:10000字以上。

(二)内容:

1、公司的名称

2、公司的背景和结构

3、产品的服务

简要介绍公司的技术或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可以在这里加上产品或服务的照片。

4、市场分析

简要描述你的公司处于什么样的行业、市场、专向补充区域。简要描述行业发展趋势、目标市场,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场,以及你如何发展这个新生市场。

5、竞争分析

根据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地区、特征及财务力量分析主要竞争者,分析你进入市场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6、营销战略

7、附录

A团队人员简历

B公司宣传品

C相关词汇

篇2: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题目: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探讨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宗旨和原则、程序和此类危机事件的预防。让企业对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应付办法有足够的了解,以期企业顺利渡过难关,重塑企业正面形象,再次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关键词:生产安全公共关系危机处理

一、处理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宗旨和原则

(一)宗旨

(二)原则

(1)实事求是,坦诚相待

(2)快速反应,勇于担当

(3)以人为本,优先考虑公众利益

(4)分工协作,首抓新闻传播

(5)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形成文字规范传播

二、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处理的程序

(一)成立专门处理事故的机构

(二)分析生产事故原因

(三)向上级汇报情况并向有关单位求援

(四)告知员工事故真实的情况

(五)主动与新闻媒介合作,获得新闻传播的主动权

(六)及时与当地社区居民沟通

(七)事故的善后处理

(八)发布事态结束的声明要慎重

三、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预防

(一)做好危机的预测和分析工作

(二)有精神和物质的准备

(三)树立危机意识

(四)严格管理

(五)制定好应急计划

四、结束语

篇3: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针对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管理, 一般有如下要点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重点控制。

1.1 模板支撑体系选材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模板的支撑体系宜选用48壁厚不小于3.5的钢管, 在进行高层支撑体系搭设时一般都选择钢管支撑, 但是在进行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施工时有选择木支撑的情况。砖混结构的楼板裂缝也确实比剪力墙结构楼板裂缝要多, 虽然不能证明支撑体系材料的选择对楼板裂缝的产生到底影响程度有多大, 但是木支撑容易在楼板浇筑时变形、施工质量可控性差也是不争的事实, 无法排除选材与裂缝产生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在砖混多层结构施工时仍使用木支撑的, 严格控制支撑的木料尺寸, 小头大于60毫米, 并不得倒置, 立柱间距小于800, 各立柱之间用横杆联系以利于整体稳定, 立柱上下层基本在一个垂直线上。

1.2 模板支撑体系套数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 不能光采取砼拆模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拆除的方式, 一般住宅工程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 考虑到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 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因此, 至少应确保结构上两个楼层来承受施工荷载, 最底部一层方可作为周转安装使用。 (即施工层砼浇筑完毕, 其下一层承受施工层的荷载, 最下一套模板方可拆除以保证施工进度) 。某些施工单位模板套数配备较少, 常常过早拆除楼板底模以周转使用, 造成了相应拆模部位楼板下沉, 这些情况都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 就难于闭合, 形成永久性裂缝, 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在保证合理工期的时候, 建议至少采用3套模板 (冬季施工经计算确定选择的模板套数, 在进度达到5-6天一层的情况下甚至有采用4套底模的必要性) , 这是因为楼板裂缝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强度很低时, 受力后产生, 而用3套模板后, 保证了施工荷载不是由其单独承受, 而是4层楼板同时在承担, 有效地减少了楼板的压力。

1.3 模板拆除时的控制要求

模板拆除过程中, 随意扔钢管冲击楼板, 也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裂缝和变形, 应尽量避免。其次必须隔层拆除, 不允许采用拆除模板后再用顶柱支顶的方法, 也就是梁及楼板底模绝对不允许松动后再重新加顶撑后固定。所以在进行墙边及梁边侧模拆除时应充分考虑不影响底模, 这方面在木工翻样时就应该在支模时充分考虑, 受影响的包括梁边及剪力墙边立杆与支座间距的控制。

2 模板体系施工荷载的控制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2.1 结构施工进度与施工荷载的关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 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 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 此时混凝土强度尚不足以承受这么大的荷载, 甚至尚未达到终凝, 极易造成楼板特别是大开间部位的楼板结构破坏。

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 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 就难于闭合, 形成永久性裂缝, 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2.2 模板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荷载的关系

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前, 若模板有任何松动, 混凝土就容易开裂。为此模板支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上各种作用的载荷大小, 必须严格控制楼板上堆放的物料不能超载, 避免模板因支撑强度或稳定不足而移动。特别在主梁与次梁及梁、板集中载荷之处, 钢管支架的扣件应加双扣, 避免因单扣件破裂影响模板支承能力。

2.3 模板套数的选择

基本参数。以多层住宅为例, 一般均为六跃七层 (个别五跃六层) , 层高2.8m, 南立面开间尺寸通常3.3-4.2m, 楼板厚度l Ocm-l3cm, 一般以l0cm居多。楼板混凝土一般采用C20。

施工温度通常在10月至12月底, 以平均气温15℃计, 如考虑每层楼板构施工周期平均为10天以上, 混凝土水泥标号采用425#, 暂考虑一栋楼房混凝土模板为3套, 即施工时为“一层楼板挑二层楼板”。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附录二所提供的用425#普通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分析, 当施工温度在15℃时, 其强度变化是:3天达到40%左右, 7天达到58%左右, 10天达到68%左右, 15天达到80%, 20天达到85%, 28天达到100%。

分析计算。最上层的施工层由于楼板刚浇捣完成, 混凝土楼板刚度很差, 不能考虑其传递荷载的作用, 故施工层上的荷载应直接由支架传递至养护层。中间的养护层经过一段时间养护后, 楼板混凝土结硬, 己有相当的刚度, 现假设混凝土楼板及模板的平面刚度为无限大, 即不考虑楼板在支架作用下的弯曲变形, 这样楼板就成为以砖墙和支架为支座的超静定结构。按结构力学理论, 其楼板上的竖向荷载的传递是以支座的刚度来进行分配的, 其中不考虑混凝土圈梁与砖墙弹性模量差异, 砖墙与钢管支架的支座长度应该相等, 其刚度比即为EA比。但是实际楼板总有些弯曲变形, 支架上传来的荷载可能会大于计算值。模板支架如采用中48X3钢管, 钢管间距取1.2m。用425#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在15℃气温下, 20天龄期强度标准值己有85%左右;10℃气温下, 20天龄期强度标准值己有80%左右, 均能保证拆模时规范要求的75%的强度标准值, 故三套模板是至少的。

结论建议。根据上述计算可知二套模板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必须三套或三套以上模板方可满足施工时模板的周转。考虑到10天一层的施工周期, 如果采用四套或四套以上模板, 虽然能满足施工要求, 但是施工的费用会相应增加, 以至房产开发成本的提高。建议施工单位使用三套模板为宜, 这样既能满足施工要求, 又能控制成本支出, 但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操作, 要求有上、中、下三道支撑, 适当加些剪刀撑,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 最好在拆模时先做一组混凝土试块, 以便知道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且拆模时适当加点撑, 确保在规范允许的强度下拆模。

2.4 模板体系施工造成楼板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

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 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至少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 理想状况为10天一层, 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充分的养护时间。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 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 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 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 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 避免冲击振动。

在模板安装时, 吊运 (或传递) 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 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 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 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增加平铺方木数量的方式来作为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 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 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 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摘要: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市场, 利润与成本是建筑企业长期思索的课题。而配备模板的套数与其周转期的长短, 则直接关系着成本的大小。而因拆模过早, 砼强度未达到或因模板支撑系统不牢, 楼面施工荷载影响造成楼板超值挠曲, 也会诱发各种形态的裂缝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模板体系方案的设计, 然后讨论了模板体系施工荷载的控制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关键词:模板,荷载,裂缝

参考文献

[1]孙进祥.建筑物裂缝,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2]杨荣.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 山西建筑, 2003.

篇4: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关键词:仿真结果数据;高层体系结构;对象模型模板;映射

中图法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1026-01

Research of a Mapping Way from Object Model Template to Relation Table

XIANG Fang

(Anyang Normo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object model template are analyzed. The article puts forword mapping rules from Object Model Template to Relation Table. The mapping way of object structure form and object Attribute form are detailed.

Keywords:Simulation result data;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Object model template(OMT);mapping

HL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仿真通用技术框架,其作用在于促进建模和仿真资源的高效开发和重用,解决仿真系统的集成问题。随着HLA的在军事、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仿真结果数据存储成为HLA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作为HLA仿真结果数据的存储方式,仍是目前主流的方法。作为面向对象HLA对象模型模板,描述了联邦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运行期间的协作。如何将面向对象的对象模型模板向关系模型转换,将HLA仿真结果数据与数据库关系表相关联,高效的开发HLA应用系统是企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这一问题,着重分析了对象模型模板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和方法。

1 对象模型模板简介

1.1 对象模型模板基本原理

HLA对象模型模板(Object Model Templet,OMT)是描述HLA对象模型的一个标准结构框架,它是提供一个通用的、易于理解的机制,来描述联邦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运行期间的协作,其主要目的是便于仿真系统的互操作性和仿真部件的重用。

HLA中的对象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两类系统:

(1)仿真对象模型(SOM):用来描述联邦中的单个成员。主要目的是提供各个成员在联邦运行过程中可以提供给联邦的信息,以及它需要从其他仿真成员接受的信息,反映了仿真成员向外界“公布”信息的能力以及向外界“订购”信息的需求。

(2)联邦对象模型(FOM):用来描述一个联邦中相互之间存在信息交换的成员。主要目的是提供联邦成员之间以公共、标准化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规范,主要包括联邦中的作为信息交换主体的对象类及其属性、交互类及其属性,以及对它们本身特性的说明。

1.2 对象模型模板的组成

HLA对象模型模板由一组用来说明对象类及其属性,交互类及其属性的文档组成,这些内容均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描述。主要包括以下7个表格:

(1)对象模型鉴别表:用来记录鉴别HLA对象模型的重要信息。

(2)对象类结构表:用来记录联邦中的对象类名称,描述它们的类—子类关系。

(3)交互类结构表:用来记录联邦中的交互类名称,描述它们的类—子类关系。

(4)属性表:用来说明联邦中对象属性的特性。

(5)参数表:用来说明联邦中交互参数的特性。

(6)路径空间表:用来说明一个联邦中对象属性和交互的路径空间。

(7)FOM/SOM词典:用来定义表中使用的数由术语。

当提供一个HLA对象模型时,联邦和联邦成员都将使用所有7个核心OMT表,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表格可能是空表,但是所有的HLA对象模型都将至少包含一个对象类或一个交互类。

2 对象模型模板向关系表的映射策略

实现对象模型模板向关系表映射的实质就是把对象模型模板中的元素通过一定的规则对应到关系模型的元素或元素集。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在关系模型数据库中用实体和属性来表示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在HLA模型中对象模型模板的对象类和交互类可以表示为实体,对象类的属性表和交互类的参数表对应关系模型中实体的属性。

2.1 对象类结构表的映射

对象类结构表提供了描述对象类的类—子类层次关系的格式,其格式如表1所示。左栏是最抽象的对象类,再下一列是它们的直接子类,接着就是更深一级的子类,最后为叶对象类。

表1 对象类结构表

直接的类—子类关系,在对象类结构表中体现为相关类名在相邻列中的包含关系。不直接的类—子类关系,可同过直接关系的传递性导出:如果A是B的超类,B是C的超类,则A是C的超类。超类和子类在关系中是两个相对的角色:如果A是B的超类,则B是A的子类。在对象类结构表中,一个类如果没有超类则为根,一个类如果没有子类则为叶。如果一个类最多有一个直接超类,那么类结构为单继承,形成树型结构或森林结构,取决于有一个还是多个根。如果一个类有多于一个超类,则其类结构为多继承。HLA要求对象类结构表内只能为单继承关系。

继承关系是面向对象的重要标志, 表达的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实现继承的方法有三种。

(1)将整个类层次映射为单个数据库表

类层次的所有类映射为单个的数据库表,表中保存所有类( 基类、子类) 的属性。这种映射方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支持多态(对象角色发生变化, 或存在多重角色时);表中包含了所有信息。缺点是:增加了类层次耦合度;类层次中任何类的属性的增加会导致表的变更;如果某个子类属性的修改错误会影响到整个层次结构, 而不仅仅是该子类;浪费了大量的数据库空间,对仿真数据收集的实时性要求产生不利影响。

(2)每个具体子类映射成单个数据库表

数据库表包括自身的属性和继承的属性, 每个具体的子类包含各自的对象标识符。抽象的基类不参与映射。这种映射方法的优点是:表中包含了具体子类的所有信息。缺点是:基类的修改会导致相对应的表及其子类所对应表的更改;当对象角色发生变化时,必须将其数据复制到相应得表中,并重新指定其对象标识符;在支持多重对象角色时, 难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对于基类信息的存取需要附加的表来补充。

(3)每个类均映射为数据库表

为每一个类创建数据库表, 表中包含该类的属性和对象标识符。这种映射方法的优点是:与面向对象概念的一致性最好;对多态的支持最好;对于对象所可能充当的角色仅需要在相应的表中保存记录;易于修改基类和增加新类。缺点是: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表;访问数据的时间较长。

以上三种方案都不能称为完美,各有优缺点,因此实施时可根据具体的HLA仿真数据收集环境加以选择。交互类结构表的基本格式与对象类结构表一致,其映射为关系表的方法和对象类结构表方法一致。

2.2 对象类属性表的映射

HLA中对象类都由一个固定的属性类型集合来描述。这些属性是对象的部分命名状态,其值可随时间发生变化,如仿真平台的位置或速度等。HLA实例属性值通过RTI更新并提供给联邦中其他邦员。HLA使用属性表来描述这些对象属性的信息,属性表的格式如表2所示。

其中(1)Object列用来说明该属性属于哪一类对象。

(2)Attribute列用来标识属性名。

(3)Datatype列用来说明数据类型。

表2对象类属性表

(4)Cardinality列用来记录属性的粒度。标识符“1”代表粒度为1,标识符“1+”代表粒度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5)Units列用来指定属性的单位。

(6)Resolution列用来指定属性的分辨率。

(7)Accuracy列用来说明属性的精度。

对于对象类属性表的映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类映射为一个表,类的实例映射为该表中的元组。

(2)简单属性映射为对应同类型字段。复杂属性先解析为简单属性,然后映射为相应类型字段。

(3)关于枚举属性的处理。对于枚举属性应单独映射关系表,通过主外键关联解决枚举数据类型的定义。

3 结束语

借助对象模型模板,生成关系模型,建立HLA仿真结果数据库,对于HLA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映射后形成的一系列关系表各自所满足范式的推导和证明、参考一致性问题、触发器问题、存储过程问题等许多课题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刘志成,应时等.UML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6(12):48-50.

[2]于帆,王振辉等.UML模型向ER模型映射方法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12):31-32.

[3]王志和,袁飞勇等.基于UML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23):4784-4788.

[4]鞠儒生,乔海泉.HLA中基于OMT文件创建数据库关系表的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6(5):119-122.

[5]王立新,刘厚胜.一种对象/关系模型映射新方法的研究与设计[J].微机发展,2005(12):29-32.

篇5: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适度效果论

3、建设性公共关系

4、企业精神

5、晕轮效应

6、魔弹论

7、名片效应

8、企业精神

9、人际传播

10、公益广告

11、副语言

12、逆反心理

13、媒介关系

14、企业文化

15、公益性组织

16、心理定势

17、标准色

18、有限效果轮

二、问答题或案例分析:

1、试论述公关广告的时机和场合策略

2、什么是内部公共关系?请结合单位实际谈谈对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目标的理解。

3、根据组织的形象地位图,就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向提出建议。

4、在公关史上,为什么称巴纳姆时期是一个不光彩时期,现阶段类似巴纳姆的行为时有发生,请举例说明。

5、结合实际谈谈谈判技巧

6、试论述公共关系广告的目标定位

7、什么是公众?公众的特点是什么?

8、简述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原则

9、简述组织传播的要求

10、什么是公关文书?它有哪些特点?

11、简述人际传播的要求和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12、危机处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13、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14、简述现代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三、其他:

1、公共关系的构成2、公共关系的目标

3、公共关系的职能

4、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

5、公文写作的要求

6、礼仪的基本做法

7、公共关系传播理论

8、建立信誉的原则

9、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10、什么是平衡沟通理论

11、社会赞助的类型

12、沟通障碍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社交场合对服饰的基本要求

13、公共关系部的特点

14、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

15、公共关系人员在宣传时应注意的事项

16、公共关系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7、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

18、委婉语言的特点

19、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含义

篇6:关系营销论文提纲格式

关系营销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营销将交易视作营销活动关键和终结的狭隘认识。企业应在主动沟通、互惠互利、承诺信任的关系营销原则的指导下,利用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文化习惯关系、偶发性关系等关系与顾客、分销商及其它组织和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挑战,许多企业逐步认识到:保住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收益要高;随着顾客的日趋大型化和数目不断减少,每一客户显得越发重要;对交叉销售的机会日益增多;更多的大型公司正在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来对付全球性竞争,而熟练的关系管理技术正是必不可少的;购买大型复杂产品的顾客正在不断增加,销售只是这种关系的开端,而任何“善于与主要顾客建立和维持牢固关系的企业,都将从这些顾客中得到许多未来的销售机会”(科特勒)。

关系营销建立在顾客、关联企业、政府和公众三个层面上,它要求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必须处理好与这三者的关系。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离开了顾客,其营销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顾客忠诚的前提是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的关键条件是顾客需求的满足。要想同顾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首先,必须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并将此观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消费者的需要,产品的定价应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产品的销售应考虑消费者的购买便利和偏好等。其次,切实关心消费者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产品的品牌、质量、服务等,为顾客创造最大的让渡价值,使他们感觉到物超所值。第三,重视情感在顾客作购物决策时的影响作用。飞速发展的技术使人们之间沟通的机会减少,但人们却迫切希望进行交流,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间的平衡。企业在经营中要注意到顾客的这种情感因素,并给予重视。

篇7:四个全面关系研讨提纲

如何全面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不同场合陆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表述,并于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完整描述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相互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向。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足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既是当今世界潮流,又是当今中国主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需要构建完备规范的法治体系,更有赖于党的坚强领导。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 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只有为改革划上‚法治边界‛,才能妥善协调各类利益纠纷,顺利解决各种制度障碍,依法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没有全面严格依法从严治党的话就不会有全面依法治国,没有全面依法治国也难以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支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 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不因决策的偏移出现大的失误,不因领导能力、水平的不足造成消极后果,不因自身存在的缺陷、问题付出巨大成本。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有效发挥领导改革的作用,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在方向、性质与目标上的正确性。

篇8:公共关系论文提纲模板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9:《公共伦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说明: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名词解释部分

公共伦理: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的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P12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学是研究公共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道德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任务是确立公共管理主体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p44 准政府组织:运用授权所得的行政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非权力手段为组织运作基础的公共组织。P56 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层: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经济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相同的集团或群体。P70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就是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而由社会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形式或规范体系。p97 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是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的辩证统一。P107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社会公众的权力,是国家意志和公共意志的体现,是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工具性手段。P129 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就是政府组织或其它公共部门为保护社会和市场的正常程序,维持公共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而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过程体系。P154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公众的、共同体的,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是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P88 公共责任(广义):公共组织在解决公共事务过程中,对其实施公共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即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P167 公共项目:政府及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完成社会公共事务而实施的项目。P158 公共项目评估:评估主体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所设定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共项目满足公共需要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评价、判断和预测的规范性过程。P159 公共环境: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社会体系,是人类创造并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要素的总和。P221 公共管理者素质:公共管理者素质就是担当公共管理者角色的个体为履行其特定职能、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所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是基于普通素质、又按公共管理者角色的特点而形成和具备的适合于履行管理职能或胜任管理活动的个体特质。P189 责任政府:以(公共)责任为本位的政府,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政府以权力为本位的逻辑。强调责任是政府的基础,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的工具。

简答题与论述题部分

1、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主体对人的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目的、行为属性所持的看法。P7 • X理论:设定多数人生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工作的目的只在于实现基本的物质需要,他们期望别人领导和指挥,人成为被动管理的工具。换言之,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人是“经济人”的角色,只要满足和实现人的利益,就能实现管理的目的。

• Y理论:认为好逸恶劳并非人的天性,工作可以是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劳动报酬、工作环境等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是可以实现管理目标的。其实质是以“自我实现人”为前提的。

• Z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生产率与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密切相关,突出“社会人”的人际关系伦理协调,这实质是一种“伦理人”设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

2、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p26 1)为人民服务原则;2)公正原则

3、公共伦理的主要特征 1)、公共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 2)、公共伦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3)、公共伦理不是社会公德 4)、公共伦理是社会管理组织的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

4、公共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p45 1)伦理要素

A权力要素

B.人的要素

C.物质要素

2)非伦理要素

3)管理得以实施的要素

A预期结果要素

B.职能要素

C构成方式要素

D.运行规则要素

E.技术和信息要素

5、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p53 A.导向功能;B规范功能;C凝聚功能;D选择功能

6、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p81 1)服务对象性;2)社会性;3)从属性; 4)独立性;

5)系统性;6)补充性

7、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之关系p83 A.这两种角色是一个确定的共生体 B.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C.两者是矛盾与协作的关系

8、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p89 1)阶级的实质: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特征:A.在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取得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E 不同的阶级在公共权力的配置中的地位不同,其政治立场和利益要求也不同。

9、非政府组织的特征p57 公益性;服务对象的非主流化;自愿性;非权力性;非行政性

10、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优势有哪些p59 A非政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B 非政府组织促进了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C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D 非政府组织为政府分忧解忧,具有承受风险的优势;

E 非政府组织是扩大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新制度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F 非政府组织促进文化交流,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1、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内容p110 A.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即平等自由原则)——差等原则

B.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使他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社会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平等原则。

1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P90 A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

B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C 公共利益是构成公共利益的因素

D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是公共利益

13、制度安排的伦理评价标准及其内容;P107(需要仔细看书)内容:

一)公正原则

二)效率原则

14、与偶发聚集体相较,群体具有哪些特征;P74 A.明确的成员关系

B 持续的相互交往

C 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一定的分工协作 E 行动的一致性

15、公共权力分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意义;P131 主要表现在手段的分化和职能的分化。手段方面,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行政手段来处理公共事务转化为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来共同处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分化,政府的公共权力由单纯的控制型管理职能向协调服务型管理职能转变。

意义: A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府改革的结果,也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

B 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企分开,改革政府干预经济职能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C公共权力分化既是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历史必然,也是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的要求。

16、权力滥用的表现及其危害 i.表现:1)行使权力的范围过大;2)权力行使的手段不正当;

3)权力行使不能正确到位;

4)权力行使的目的错误 ii.危害:1)导致了政府的信任危机;2)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3)造成政治资源的流失;4)引发重大责任事故。

17、领导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2细看

领航者

促进者

教育者

激励者

示范者

象征者

责任人

服务者

18、决策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4 信息中心

预测者

决断者

创新者

执行者与监督者

19、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P187 A 有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

B 由实干家向战略家转变 C 由控制者向激励者转变

D 由官员向公仆转变 E 由命令者向指导者转变

F 由领头羊向领头雁转变 20、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的特殊意义P197 1)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在手段 2)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管理者自身的价值 3)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影响力的主要源泉 4)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5)道德素质是管理者创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氛围的基本要素 6)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上一篇:宝宝的指甲会分层什么原因下一篇:记叙文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