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2024-08-0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共9篇)

篇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如果让你说说当今世界上的强国,你会说到哪些? 生: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日本....2.师:我们都不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那么在17世纪,西方国家在世界上纷纷建立殖民地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美国的踪影呢? 生:那时候还没有美国。

3.师:美国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生,美国在北美,它是在英国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师:我们知道,英国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血腥的三角贸易,美洲作为被发现的“新大陆”,它是怎样从落后、被压迫的殖民地独立成一个国家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

二、教授新课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师: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什么人? 这个名字是谁取的? 生:是印第安人,是哥伦布取的,他发现美洲后,以为是印度,便把那里的原住民叫印第安人。2.师: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这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些什么人呢? 生:欧洲移民、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被贩卖到这儿的黑人等。

3.师:我们知道,当时的印第安人被驱赶屠杀,几近灭绝;黑人是奴隶;在种植园里过着悲惨的生活;那么欧洲移民,他们过得怎样呢? 生: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却也遭到英国殖民者的剥削。

4.师:来到北美的欧洲移民大多数是下层劳动群众,且多为新教徒。由于早期的移民多数来自英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英国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具有民主意识。这些为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18世纪中期,殖民地上的居民逐渐形成为美利坚民族,通用语言为英语。在当时,北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出现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发达,生活着奴隶、奴隶主和农业资本家。这些奴隶、奴隶主和农业资本家种植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供应欧洲市场。在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民族也在逐渐觉醒,而英国对北美实行的殖民统治,造成了什么后果? 生:压制了北美经济的发展。5.师:英国国王和贵族想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驱赶印第安人,对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进行剥削。1765 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的什么行为又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生: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6.指导学习“相关史事”,了解波士顿倾茶事件。

7.师: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阳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什么时间,在哪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生: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师:来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武装支援波士顿。1775年5月,北美13 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在那儿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作了什么决定? 生: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2.师:华盛顿这个名字我们都比较熟悉,请大家看看“人物扫描”对他的介绍。关于他,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阅读、交流。

3.师:大陆军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军事力量,在整个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是唯一的总司令。独立战争结束后,大陆军大部分军队解散,仍然保留的一部分军队成为后来的美国陆军。我们知道,大陆军是由民兵整编而成,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民兵起什么样的作用?请大家阅读“相关史事”,看看“一分钟人”是怎么回事。学生阅读资料,从“一分钟人” 了解当时抵抗英军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民兵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4.师:这年的12月,在大陆海军“阿尔弗雷德”号舰艇上第次升起一面用13条横道标志13个殖民地联合的旗帜,这是美国国旗的雏形。三《独立宣育》与美国宪法

1.师: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该宣言称什么?

生:人人生而平等,享受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福的权利。

2.师:我们来看看(独立宣育》的部分内容,看看它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组织交流“材料研读”的内容,从中体会到《独立宣言》中北美民众对生命、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3.师:《独立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同时,宣言还做了个重大宣告,它是什么? 生:宜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3.师: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由富兰克等人润色。杰斐逊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宣布的这一天,7月4后来成为美国的独立日。《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 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这么说? 生:宣言没有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4.师:当时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这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战争爆发前后,北美殖民地尽管资本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毕竟处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其整体实力远选不能写宗主国相比,交战双方强弱悬殊。1777 年,战争迎来了转折点,谁来说当时情况? 生: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6.师: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萨拉托加战役后,法国不想英国势力越来越大同时也为了雪洗以的与英国争夺殖民地战败的耻辱,承认了美国,并对英宣战。欧洲各国也因为与英国的矛盾而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孤立了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人僵持状态,英军开始在南方发起强攻。对照地图介绍作战形势

7.师:开始于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最后是怎样结束的? 生: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8师:约克镇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故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官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有人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你怎么看? 组织学生交流,一方面认识到这是场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与北美殖民地全体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义支持与拥护。另一方面也要懂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地政策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师: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独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是的问题就是如何组建政府。当年《独立宜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各行其是,矛盾重重。这种情况下,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这部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立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主要规定了哪些事项?

生: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③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0.师: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法还确立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总统和议员均选举产生。这部宪法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影响。

11.师:“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开始的。”华盛顿是这次战争中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1789 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篇2: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学重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及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

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汉朝以后,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授 东晋的兴亡

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317年,皇室贵族司马睿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现在的南京)。

学生阅读课本P.89~90内容。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

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荆州、扬州人民生活安乐,户籍和人口充实)的景象。

420年,东晋灭亡。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阅读p.90)。

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频繁更替的。宋、齐、梁、陈(统称南朝)由于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方明显处于劣势?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生阅读课本P.91~92内容。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表现: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⑤手工业快速进步;⑥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2)原因:①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材料研读(p.92)

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小结: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知识拓展:阅读(p.92)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作业:课后活动(p.9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篇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学生结合这张表格, 看书寻找答案, 然后生生讨论、师生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思考, 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得出结论: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意义都是推翻了旧势力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下面这张表格, 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结束后建立的政权形式、性质思考, 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最后老师总结:从表格可以看出,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非常相似,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殊的地方是英国革命成功以后根据自己的国情保留了国王,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的区别, 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资本主义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 因此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和后面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较。他们有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结果通过改革或者是革命扫除了发展中的障碍, 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有不同点:早期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建立了新政权, 扫除障碍势力彻底, 发展速度迅速。而后面的事件是在没有推翻封建上层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发展起来仍很缓慢。与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同时的美国南北战争由于通过战争的形式进行, 奴隶制残余扫除也很彻底。

我们已经学过中国历史,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对比, 这一时期中国通过改朝换代建立了清王朝,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 皆朕一人亲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 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朕必躬自断制。”结合材料让学生回答当时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封建专制制度) 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思考, 1689年的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权力有什么不同?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衡, 而中国皇帝的权力不受制约, 无限膨胀)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中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那时在世界上落伍了, 这是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动挨打的政治原因)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相比较。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等,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个是资产阶级革命, 一个是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的结果一个是建立新式的资产阶级政权, 一个是要么建立一个农民性质的政权、要么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原因是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的辛亥革命相比较。辛亥革命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相似, 都是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结果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 都推翻了旧式的封建政权,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产生了世界影响。但是也有不同点, 中国的辛亥革命爆发较晚, 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 辛亥革命在反封建的同时, 还要反对清政府的主人帝国主义列强。辛亥革命的双重任务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似的是都反对西方列强, 不同的是中国有封建势力, 美国国内没有封建势力。辛亥革命和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辛亥革命很快失败, 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比较落后。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可以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比较。他们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领导阶级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其次革命任务不同,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是一重任务, 要么是反封建, 要么是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重任务, 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西方列强。再次目标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后指导思想不一样, 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 不仅以暴力的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而且采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结合三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思考它们有哪些异同。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英国的《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利。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也有异同, 相同点表现在两部法律文件都提倡自由、平等, 不同点是《人权宣言》还提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篇4: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1)字音

顾颉刚(jié)程颐(yí)腐草为萤(yíng)师塾(shú)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启迪】开导;启发。【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第1、2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3、4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论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5.对课文第3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 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6.课文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 这句是类比论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从而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课文中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课文中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1)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3.课文第6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课文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5.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1、2、5、6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4段和第6段中。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2.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许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请来一位专家。专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机器很快修好了,老板为此付给这位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这位专家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分论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篇5: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一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实: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__旧制度__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__自由__、__平等__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二、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③发展——《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__人权宣言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789年8月;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第三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

——《人权宣言》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群情激昂,封建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是民心所向。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

头台,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④高潮——雅各宾派专政:成立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⑤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结束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罗伯斯庇尔

3、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组成新政府的时间。

雾月政变

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马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2、《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封面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__拿破仑法典__》,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3、拿破仑帝国: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称拿破仑一世,法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挪威丹麦莱茵同盟华沙大公国奥地利帝国瑞士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西班牙 拿破仑对外战争: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性战争。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时也对当地人民压榨和掠夺。

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国失利,元气大伤。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放中的拿破仑

(三)、本课小结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次规模大、范围广、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人权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动员。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四)、板书设计:

第 20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

2、法国启蒙思想: 二、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

2、过程:

3、意义

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组成新政府的时间。

2、《拿破仑法典》

篇6: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西域都护的设置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面临的不同境遇的分析,明确汉朝与西域关系的发展决定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这一道理。识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在看图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今天的改革开放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交流史上的地位。【学情分析】

本课地理概念较多,在学生时间、空间概念不明确的情况下,要注意历史地图的运用,要让学生观察地图、比较地图,并由此获得体验和认识。同时,我们已经学习了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为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基础。

【授课类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方法】

视频学习法、识图分析法、阅读讲解法。【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短片及背景音乐)刚才同学们欣赏的这首歌曲及欣赏到的美景与美食(核桃、石榴和葡萄)是来自什么地方的?(学生回答:新疆)新疆的古地名是什么?(学生回答:西域)由此导入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提问: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呢?我们一起看图来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投影:《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学生回答: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设问:提到阳关、玉门关,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诗句?

学生回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引导:联系诗句说说西域的情况。

学生回答: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西域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西汉初年,那里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

役。

教师过渡:知道了西域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本课的主人公——张骞。(投影)张骞生活在汉武帝时代,因为屡立奇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一直以来人们对张骞的评价都很高。

学生朗读: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教师引导:翦伯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之所以对张骞评价这么高,是因为张骞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首先我们就来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情况。(板书:张骞出使西域)教师提问:汉武帝为什么要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学生回答: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教师提问: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大月氏西迁已久,安居乐业,不愿再与匈奴打仗。

教师讲解:让我们一起来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图。(点击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张骞从公元前138年出发,直到公元前126年才返回,前后用了13年的时间。

教师提问:张骞此次出行遇到不少挫折。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

学生回答:去时被匈奴扣留了10余年,回来时又被匈奴扣留了1年多;张骞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非常人所能承受。钦佩他的执着,为报效祖国,不怕艰难险阻;钦佩他刚毅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钦佩他敢于冒险,开拓进取的精神;钦佩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

教师小结: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这些都是成功者应具备的

基本素质。

(投影: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胆、有识、有行、有恒。)提问:这次出使西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了解到西域各国想同汉朝往来的愿望。

教师过渡: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了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于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

提问:这次出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友好往来。

提问: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提问:都有哪些方面的交往呢?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学生回答:有经济、文化还有政治上的交往。

①从西域传入中原很多植物,如核桃、葡萄、石榴等;还有很多动物,如汗血马、骆驼、毛驴、鸵鸟、孔雀等;还有音乐、舞蹈。

②由中原传入西域的有丝绸、漆器、金属工具,还有铸铁、开渠和凿井的技术。③双方互派使节,交往密切。

二、丝绸之路

教师过渡:张骞出使西域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就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多媒体课件展示并重点介绍丝绸之路的线路)学生活动: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

贸易,开辟了一条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投影:海上丝绸之路)学生活动: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丝绸之路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播放视频《丝绸之路》)学生回答:略。

教师过渡:今天的丝绸之路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交通要道。我们国家现在正进行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假如由你来负责开发丝绸之路,你认为当今我们应当开发丝绸之路的哪些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三、对西域的管理

提问:西汉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的?

学生回答: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总管西域事务。(投影《西汉疆域图》)教师讲解:西汉朝廷在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课堂小结】

西汉时的张骞是凿空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两次出使西域,对内促进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频繁交往;对外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

篇7: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朗诵、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先做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调查后继续导入新课),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她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

(1)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图书等)了解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检查预习作业。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作者生平简介

艾青(1910~),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 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 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O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研习诗歌。

1.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1)学生齐读诗歌。

明确: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要体味诗歌的节奏,首先须对诗歌进行准确的断句,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该如何断句呢?应该断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同学们在诵读时应把握住这种基调。

(3)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明确:借助较为标准的诵读或配音诵读能调动学生诵读本诗的兴趣,从而初步地感知全诗及把握感情基调,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

(4)学生自由诵读,感知全诗。

2.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解说:在具体操作中可有选择地进行,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顺序,没有必要照搬。)

(1)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

明确:“土地”一词在艾青诗中经常出现,可以说是他的又一生命。《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又一章)、《冬天的池沼》等,汇集着他的土地之爱。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诗的结尾他写道:“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作者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也可理解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暗示

(3)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明确:由“爱”一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3)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明确: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学生齐读全诗,注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5)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那些事物?

明确:还歌唱了“河流”、“风”、“黎明”。

(6)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我们已经知道,诗中的“土地”象征——祖国,那这里的“河流”、“风”、“黎明”又分别象征了什么呢?请简述理由。

明确: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之中,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得不好,教师可联系时代背景,适当点拨,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分析时要紧紧咬住“悲愤”、“激怒”、“温柔”等词语加以分析。“河流”“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行。

(7)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没有严格的限制,声音的强弱主要表现在重读的安排上。鸟儿歌唱的这四句诗中,你认为哪些该重读呢?为什么?

明确: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对话,并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诗意的理解。这四句中,“暴风雨”、“土地”、“永远”、“悲愤”、“河流”、“无止息”、“激怒”、“无比温柔”等词语应该重读。

四、赏析诗歌内涵。

(1)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明确: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就是深层次地理解诗歌内涵。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一二两节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是感情闸门轰然打开,洪流冲激而下。诗意层层递进。

(2)在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地诵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3)请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明确:这个环节可以让其他同学也参与其中,对背诵进行适当的点评,尤其要注意对诗歌韵律节奏的评析。

(4)师生共同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

①写实和象征交。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②强烈的抒情 色彩。

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我爱这土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土地”和“太阳”是其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

二、故事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问题解疑

1.简要分析“嘶哑”的表达效果。

“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意象前面的“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等修饰语有怎样的作用?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如何理解鸟死后将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

鸟死后将自己的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依然不改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寄寓了诗人决心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

4.第2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1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2节通过设问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如果说第1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铺陈,第2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

5.阅读《我爱这土地》,分析本诗的内涵。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四、课文主题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之中的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五、写作特点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篇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一、单项选择

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据《东观汉记》载: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其原因应该是蔡伦()A.出使西域归来 B.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C.发明“麻沸散” D.改进造纸术

3.医坛素有“医门之仲景,犹如儒门之孔子”的佳话。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被后人称为“医圣”,他所著的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是()A.《水经注》 B.《伤寒杂病论》 C.《九章算术》 D.《齐民要术》

4.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为此他()A.编写《伤寒杂病论》 B.创编“五禽戏” C.发明“麻沸散” D.编写《本草纲目》

5.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从《史记》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商鞅变法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7.有一则广告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A.春秋、战国 B.春秋、秦朝 C.战国、西汉 D.战国、东汉

8.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时期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的最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主张符合人民的心理 B.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C.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佛教能让人彻底摆脱痛苦

二、组合列举

9.两汉时期,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东汉末年,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3)神医华佗创“________”行手术,编“五禽戏”健身体。(4)东汉末年,________创立的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三、材料解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材料二 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的四大发明时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明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说“蔡侯纸”有何优点。(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

四、活动与探究

11.秦汉时期我国科技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你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科技名人榜】

材料一 身为宦官名气大,改进造纸传天下。

(1)材料一中所说的“宦官”指的是谁?他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天下”?(4分)

【史著评论组】

材料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司马迁生活在哪一朝代?司马迁在哪部著作中实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这部史书记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事?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4分)

【旅游风景点】

(3)上述建筑景观让你想到了哪两个宗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是如何传播开来的?(4分)

1.A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可知,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2.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D项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完成历史巨著《史记》;华佗发明“麻沸散”。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B 4.B 5.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④蔡伦改进造纸术发生在东汉时期,因此不能从《史记》中查阅。排除含有④的A、B、D三项,故答案为C。

6.B 7.D 8.B [解析] 东汉时期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包括: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使人们有了精神寄托;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用和扶持。故答案为B。

9.(1)西汉(2)张仲景(3)麻沸散(4)张陵

10.(1)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纸的发明引起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它使文化知识被普及的范围逐步扩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1.(1)蔡伦。纸的质量好,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篇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

教学要求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仔细揣摩语句所展示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品味文中的感人之处。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重难点

1.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迹里体会爱的真谛,整体感悟课文。2.学会在细节中体会博大的爱。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多媒体情景导入

(播放《自然的爱》,把学生情感吸引住,渲染情感,为后文打下感情基础。)温馨的画面像阳光一样照进我们的心里,爱是与生俱来的,但一次又一次感动我们的却是那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跟随莫怀戚的脚步一同踏上南方的初春,那里有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和睦的家庭,感受一家散步的温馨。

2.走进作者

①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莫怀戚提供)

②.识字,累积

嫩芽(nèn)霎时(shà)

拆散(chāi)

委屈(wěi)

水波粼粼(lín lín)

3.初读课文,聆听爱的呼吸(可选择使用多媒体音频、视频)①.能够准确的朗读课文,并能初步概括要点。②.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散步的地点?散步的季节?散步的人员?散步中的插曲?散步的结局?

田野

初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产生了分歧

一家人在田野上温馨地散步

③.学生自读课文,注重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读进文本,读出味道。4.合作学习,探找爱的支点

支点一:劝母散步,回馈母爱

<1>母亲是真的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散步吗?母亲说了身体不好,我为什么还要邀请她?

思考方向:不是,身体原因,不想妨碍年轻人;

把老人留在家里,老人会有落寞感;

老人晚景的追求不在物质,而在精神的慰藉;

严冬过去,初春来到,欣赏春的气息,有助于身心健康;

带着老人,可以让一家人其乐融融,即可以关爱母亲,也可以在无形中给儿子以感化,做一个有孝道的人。

总结:生活中一个平凡的问答,折射出母子的融洽关系,体现出家的温馨。支点二:十字路口,分歧中的温馨

<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此时的“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思考方向: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责任大的原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是维系这个家庭的纽带,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家庭中维系了家庭中所固有的重要关系——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种亲情联系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2>尽管如此,“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遵从母亲走大路,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思考方向: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经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日子还很多,在“尊老爱幼”思想的引导下,我决定委屈儿子,照顾母亲,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是明智的。

<3>但母亲后来还是决定改变主意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思考方向:母亲疼爱孙子

母亲对茁壮成长的支持,“望”着“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正是对成长的期盼,母亲的做法意味深长。

总结:我的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思想,母亲的决定是让人敬佩的,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孙子的心愿,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美德。

支点三:背起“世界”,爱河绵延

<1>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思考方向:“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 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本质上看很有象征意义,“我”背的是母亲,母亲给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爱;妻子背的是儿子,儿子是这种生命与爱的延续,是爱河的绵延,这需要代代传承。所以背负的是一种爱,一种绵延。

<2>怎样理解背起“整个世界”?

思考方向:对中年人来讲,沉重的责任必须背负。亲情、责任感在文中表现得很好,两个成熟的生命,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国家,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总结:中年人具有成熟的生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责任感并不是中年人才应该有,才去培养,这种责任意识,我们要从小培养,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去体会,才能有能力在中年的时候去承担应有的责任。

5.探寻美的足迹,感悟景物描写的意境美(老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思考方向:<1>.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

“新绿”

“嫩芽”

“水泡”

感悟:春天的气息,不可遏制的生命,对生命的赞歌。<2>.母亲所望到的小路景物

“金色的菜花”

“整齐的桑树”

“水波粼粼的鱼塘” 感悟:春天的召唤,生命的召唤。

整体归纳:①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②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6、探寻美的足迹,感悟平易朴实的语言美(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思考方向:<1>.语言的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2>.语言的意味深长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 “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3>.语言的句式美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7.拓展延伸,观看《给妈妈洗脚》视频

引导方向:小事中体现大爱,成熟的中年人是责任与榜样,画面中不停的出现两个字“慈”与“孝”,理解、信任、榜样、,这种良性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8.课文小结

上一篇:广告制作的合同下一篇:学生感恩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