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2024-08-06

搭建校园文化平台(精选8篇)

篇1: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任玉新 王兴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从清晨到校至傍晚放学,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沐浴在集体文化氛围之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这种无声而有力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我校一直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环境促进育人工作,以优化、和谐育人环境作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设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建设物质文化,让每一处墙壁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能说话,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1、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横梁文化

结合教学楼建筑特点,我校在进行校园走廊、横梁、墙壁文化建设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色彩搭配高雅和谐,极具整体美;不同的楼层有不同的主题,分为安全、学习、理想、科技四个内容板块。

走廊中一句句富有人文色彩的话语,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读起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幅幅美术作品,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走廊墙壁、横梁处处有温馨提示,如“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长处,充分发扬它;看一看别人有什么优点,虚心学习它”、“轻声细语,举止文明”、“脚步轻轻,勿扰他人”、“上楼下楼要小心,平安二字值千金”等等。在教学楼走廊内,妙笔绘丹青和反对邪教板块,处处可以看见学生们的作品,这些稚嫩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完美,而在于它的内涵。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特长和才艺得以展示和承认。

2、办公室文化

我校近几年加强了以师德教育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并使师德规范逐步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师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体现者、传播者,另一方面,教师的群体本身构成一种文化群体,形成独特的文化素质、文化品味。未成年人能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素质好坏,品味高低,依赖于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贯彻的方针,遵循的教育思想、教学规律,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整体文化功能的发挥程度。所以,搞好办公室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至关重要。

①、精心布置室内环境,各办公室积极行动美化办公室环境,一句句爱生格言、一盆盆花草盆景,既净化、美化、绿化了办公环境,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②、制订办公室制度,规范办公室管理。每个办公室都悬挂着《教风十条》、《十句教学文明用语》、《“微笑最美教师”要求》、《稻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职责》的提示牌,“请你集中精力,专心听讲”、“上课教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提问和发言,不大声呵斥学生,不罚站,不命令学生离开教室,杜绝体罚。”这一条条一句句都体现了稻庄镇中心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

③、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由校检查组对各办公室进行随机检查,加强办公、上课检查,规范办公、上课行为。根据教职工出勤情况、集体备课、教研氛围,分别给各教研组办公室打分,及时予以公布,评出文明办公室,给予一定的奖励。

④、以备课组为单位安排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定期组内教研,凝聚教师的团队精神。自“办公室文化”建设以来,我校办公室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稻庄中心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

3、教室文化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每个班在黑板的上方最醒目的地方粘贴了格言警句条幅,学生每一次抬头都是对书法的一次欣赏,每一次诵读都是对格言警句的一次记忆。这是无言的熏陶、无声的教育。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每个教学班都悬挂着《稻庄镇中心

小学少先队十项责任》、《稻庄镇中心小学学生礼仪常规》、《稻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十项良好习惯》的提示牌,提示牌上“睡觉起床要按时。”“爱护公物,正确使用校园设施。”“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每一条都潜移默化的指导着孩子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文化低年级力求色彩协调,格调活泼,形式常新;中年级寓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高年级则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方案。围绕班级工作中心和对学生的期望目标,突出阶段性教育要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4、功能室文化

为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积极筹措资源,广开渠道,精心选择和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并且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功能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功能室管理制度,使微机室、图书室等成为了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功能室内一句句激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不断完善自我,思想境界也随着不断提高。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拓展隐性文化空间

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探索发挥隐性文化的教育功能,积极构建隐性文化的拓展空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各种制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构成了我校富有特色的隐性校园文化。我们通过努力,不断拓展少先队工作内涵,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我校有效发挥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通过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探索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少先队工作及各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合力。如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我校少先队与各教研组努力探寻学科教学与“八荣八耻”教育的结合点,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现在,“八荣八耻”已成为了我校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实践中教育学生

我校注重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文体活动、实践中得到陶冶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①、每学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如通过评选文明礼仪规范班、个人卫生达标班,掀起了“生生讲文明,生生讲礼仪”的热潮。结合养成教育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现已成为我校礼仪文化的载体。每学期都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并扩大阅读量,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和模范”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榜样的教育力量。

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如在每年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我校都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质。结合母亲节,掀起了感恩教育、孝道教育活动,呼吁孩子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②、在社会教育中,我校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并努力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每年寒暑假,我校都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稻庄镇敬老院慰问演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培养他们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和热爱劳动的思想,为其学会做人奠定了关键的一步;参观华骜集团、西水集团、大海集团等优秀企业,感受现代化大生产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3、与家长同行,积极挖掘家庭教育资源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我校非常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长的人文情感、知识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成为了学校隐性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设立了家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每月的1、11、21日),届时家长可随时走进教

室、走进校园,督促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教师的教育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事实告诉我们,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有力的育人文化平台,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会更加努力探索,积极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空间,使其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篇2: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和谐社会建设犹如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广大青少年既是这首交响乐的欣赏者,更是演奏者.在我们的校园中,更期待师生一起共同创设和谐安详的`校园环境,让师生们在这和谐的校园中静心学习和工作,一起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着.让我们通过搭建图书馆这个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作 者:李献芳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十三中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图书馆   构建   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  

篇3: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一、班主任进宿舍, 为打造宿舍文化奠定组织基础

为推动校园宿舍文化建设, 我校在宿舍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在学校班主任中挑选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宿舍管理员, 实行宿舍管理员制度。宿舍管理员在上岗之前, 学校特意聘请专业教师给他们讲课, 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进行了职业要求和礼仪规范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 为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把教师的礼仪规范、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纳入到规范管理轨道, 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身兼宿舍管理员的班主任, 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师德风范, 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科学工作方法、公正无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 在学生当中普洒着人文文化的春雨。他们之间互相交流, 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宿舍管理员还特别为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档案, 给予他们特别关爱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迄今为止, 没有发生一例因家庭原因而退学的现象。通过教育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每学期的问卷调查统计数字来看, 学生对宿舍管理员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宿舍是学生每天“三点一线”式生活的起点和止点, 是学生间联系最频繁的活动场所。宿舍管理员的职责是在宿舍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日常生活指导和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等, 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学生宿舍楼的每层都配备了一名管理员, 固定责任区域, 每人辅导一楼层的学生, 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每日走访学生, 写访问笔记,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进行思想、安全、心理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化解矛盾, 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使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情感互动, 有力地推动了德育文化工作的开展。

在保证宿舍德育文化落到实处的基础上, 我们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纳入了德育考评体系, 制定了《学生宿舍操行考核细则》, 由管理员负责把学生在宿舍内的纪律、卫生、安全意识、公德表现、好人好事等表现, 进行公正考核, 确定合理分值, 与学生的品德鉴定、学籍考核的内容挂钩, 并作为评优树先、评定奖学金、助学金和办理毕业证等的依据, 从而使教育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团工作进宿舍, 为推进宿舍文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团干部在建设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当中的标兵带头作用, 我们把团工作渗透到宿舍文化建设之中, 以学生团员、学生干部为骨干, 在宿舍内健全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 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 选出楼长、层长、舍长, 层层负责, 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自律机制。学生组织在搞好“三自”维护学生权益的同时, 还协助宿舍管理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化解宿舍间、学生间的矛盾, 发现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组织开展文明宿舍创建等各种教育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骨干在建设宿舍文化中发挥真正作用, 我们还实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挂牌上岗和设立“团干部、学生干部监督台”等形式促进他们的工作。这样, 学生骨干在宿舍生活中严格自律, 用自己的行动, 影响带动广大同学, 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方面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团干部、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年多来, 通过学生自律组织做了许多事情, 如阻止外来人员偷盗和打架事件的发生, 及时发现险情并消除, 协助宿舍管理员调解处理学生纠纷, 查处违章电器的使用等。团干部、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为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多元文化进宿舍, 为拓展宿舍文化构筑坚实平台

每年新学期一开始, 我们在新同学中征集入学感言并在学校橱窗里展示, 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踊跃投稿, 两三天的时间里就征集到几百条。这些感言和稿件, 从对学校的直观感受, 到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祖国未来的憧憬, 表现出较高的思想素养和较深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为配合迎新工作, 我们每年都举办一些综艺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 项目众多, 各具特色, 如书法绘画比赛、体育竞技、诗歌朗诵、红歌演唱、辩论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 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促进了学生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了宿舍新环境, 建设了“弘扬雅礼、爱舍如家”的宿舍新文化。

注意开展经常性的各类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宿舍生活。像优秀才艺作品展、主题征文、技能大赛等, 并将这些成绩作为文明宿舍的参评依据。利用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 黑板报每周一更换, 版面精心设计, 每次一个主题, 并在主题之下设计了好人好事栏、警示栏、温馨小提示、天气预报、健康知识等, 让黑板报确实起到教育、服务和文化宣传的作用。在活动中, 还特别注意开展一些能反映宿舍团队协作精神的节目内容, 如举办连腿跑比赛、三人趣味篮球比赛、集体跳长绳比赛、拔河比赛、棋牌乐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 在宿舍中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生们动情地说:“宿舍是我们的家, 是温馨文明之家。”

通过实施宿舍文化建设工程,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不仅推动了平安校园的建设, 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4:搭建安全文化的平台

突出统筹规划,打造责任落实平台。我们拟定了南桐矿业公司未来五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对未来五年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各二级单位特别是生产矿井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未来几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我们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做到与安全目标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责任具体细分为决策层、专业部门指导层、组织落实层、现场实施层“四个层次”,并明确规定各个层次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层次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和执行者,有效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突出指导考核,打造工作机制平台。一是建立了领导机制。公司及其所属各二级单位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并分别落实了各自的工作责任。二是建立了党、政、技、工、团、退“六条线”各有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考评、交流和内外学习机制。四是建立了规范的人、财、物保障机制。公司党政对安全文化建设实施了专项投资,2004年对矿井和地面16个生产单位投入170万元的基础上,2005年重点对六个矿井的安全文化建设投入100万元,2006年又增加投入130万元,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突出氛围营造,打造理念渗透平台。安全文化建设,理念先行。我们通过对已有安全文化的梳理、升华,经过反复讨论和提炼,形成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核心理念,“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安全责任理念,“安全第一贵在坚持,安全管理贵在到位,安全责任贵在落实,安全监督贵在公正”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是政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形象,安全是幸福”的安全价值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管理观,“做安全事,当安全人”的安全行为观,“安全为生命,平安保幸福”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安全效益观,初步构建起了公司安全理念系统。为把安全理念真正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中,贯彻到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里,我们一方面利用灯箱牌板的广告视觉冲击力,在员工生产工作必经的道路区域、日常生活聚集的公共场所以及从地面工业广场到入井通道至作业采区,基本上建立了安全绿色警示长廊、“三违”漫画长廊、安全事故漫画长廊和安全宣传板报长廊,形成了强烈的表象刺激;以灯箱形式在生产现场设置安全警言、警句,编写《南桐矿业公司安全文化手册》以及《常见违章汇编》、《安全知识漫画》、、《安全警示语》等,及时在员工和家属中学习和宣讲;同时通过有线广播、闭路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载体进行全面系统宣传,强力灌输,达到了安全理念入耳、入心、入脑的效果。

突出制度整合,打造行为规范平台。我们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计分考核办法》等10多项安全文化建设支撑性制度,细化基础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目标管理奖》、《安全处罚“十条红线”》、《“三违”举报奖》等安全奖罚条例,完善安全激励机制;各生产矿井结合本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了《安全管理红线二十条》、《顶板管理61条》等各工种岗位行为规范和操作行为准则,开展了反“三惯”(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行为和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活动,把加强人的行为规范贯穿于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全过程,促使员工自觉养成按章作业习惯。

突出亲情感化,打造人本管理平台。“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主要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载体,净化井下巷道,改善员工生产环境,有计划对井下大巷照明进行完善,硬化人行道,铺设排水沟盖板,使井下巷道“亮、平、直”,方便员工井下行走;投资改善基层区队办公条件,修建员工音乐澡堂,设立井口茶水室,保证员工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在人行暗道和井下大巷有针对性悬挂了安全亲情叮嘱语和安全知识宣传牌板,吸引员工学习,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把基层连队排班室打造成员工安全文化建设之家,将员工家庭“全家福”张贴上墙,使员工在浓烈的亲情氛围中自觉思安全、讲安全、重安全。

突出三基建设,打造安全基础平台。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重点在基层、基础和基本素质。抓基层,大力开展“五优”区队建设活动,积极推行基层管理人员动态管理和安全计分考核。同时,各矿井在部分基层连队大力开展员工安全文化之家建设试点工作,对学习排班室破旧门窗进行了修缮、座椅进行了更换、室内进行了粉刷,建立了精细化管理公开栏、队伍管理公开栏,基层区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抓基础,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班组、区队活动,精心组织安全文化进区队、到班组、入岗位活动,在员工中开展放心岗、示范岗活动,在员工家属中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有效拓展了安全文化建设空间。抓基本素质,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强制培训,全面开展师带徒活动;对特殊工种人员坚持持证上岗,每年开展一次轮训;对基层管理骨干在进行内部技能提高培训的同时,把其中的优秀者选送到公司与重庆大学和重庆工程技术学院联合开办的函授大专班学习;对普通员工通过四级培训基地以及技术大练兵、同工种业务竞赛等方式进行练兵培训;与此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以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为主的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一月一评、一月一奖的“五个一”活动,以及以提升班前安全会质量为目的的“七必讲”活动,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提升员工技能素质。

突出三化管理,打造物态环境平台。即:准军事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我们在生产矿井开展以“一训五教”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军事训练,把军事训练与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安全警醒教育、安全行为教育、服从意识教育相结合,培养员工“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服从”和“定时复命、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以此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积极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采掘质量精品化、机电管理标准化、运输管理国铁化、安全管理法制化、安全装备系列化、井下管线吊挂艺术化、作业牌规范化、环境建设优美化等“八化”活动;全面推广砚石台煤矿在全矿班组中开展的抓好每一根支柱、每一架厢、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巷道、每一个工作面、每一台设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行为的“八个一”活动,促使员工主动学标准,自觉用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事;认真开展“严把毫米关口,打造精品工程”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工程质量零缺陷、工作质量零失误、工作环境零死角、安全监控零缝隙、现场管理零盲区、服务质量零距离、环境面貌零污染、安全责任零失误的“八零目标”;推行“线性管理法”,结合实际制定采、掘、机、通、运、瓦线性管理,积极开展“专业选精品、班组选亮点”和“评优找差”活动,努力创建本质安全作业环境。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上,我们重点抓了以“整洁、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推动各矿建立每人、每事、每天、每处工作标准;推行员工岗位四卡考核试点;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控制、双向考核。

通过一年工作,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安全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主要表现为“四破四立”。即:“就安全抓安全”的观念破除,“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要我安全”的观念破除,“我要安全”的理念树立;“事故难免”的观念破除,“所有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树立;“怕得罪人”的观念破除,“从严管理”的理念树立。

二是安全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干部管理人员的决策力、执行力、监管力、示范力“四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管理观基本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标准意识、自保意识、群保意识“四种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做安全事、当安全人”的理念自始至终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

三是全公司安全工作效果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与公司安全各方面工作的交融,2004、2005年连续两年全公司消灭了一次死亡3人及其以上重大伤亡事故,消灭了瓦斯死亡、煤与瓦斯突出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

篇5:搭建中集文化融合的平台

――首届“中集杯”知识竞赛总结

6月到11月举行的首届“中集杯”知识竞赛活动是集团集团范围内唯一的一次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活动共分为题库编写、员工培训、各公司内部竞赛和集团竞赛(决赛)四个阶段。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集团总部和各下属公司协同努力,通力合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结果。“中集杯”知识竞赛活动的意义“中集杯”知识竞赛成为集团文化融合的平台“中集杯”知识竞赛成为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的平台。首先,集团各公司通过协同努力,共同总结提炼出中集“应知应会”的知识。集团全体员工通过自身学习和参与竞赛活动,通过活动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激情碰撞、亲身体验,体验中集大家庭的亲和力和中集文化的魅力。

11月30日,包括集团总部在内的集团15家公司会聚在美丽的青岛,共同参与了首届“中集杯”知识竞赛决赛活动。当美丽的海天旗帜在青岛大学校园里迎风飘扬,嘹亮的《中集之歌》的回荡在竞赛会场,主持人和参赛选手关于中集集团知识问答的声音响起,在场的每一位员工都沉浸在中集文化的熏陶当中;来自中集文化的那种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深深震撼。值得指出的是,竞赛活动迎合了中集宝伟、中集通华、中集考格尔、漳州箱厂等新加盟中集企业的员工更多地了解中集,与集团进一步沟通和融合的需求,受到新加盟中集企业积极响应。中集通华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了解我的家园,做出我的贡献”的口号集中表达了广大新企业员工的心声。

实践证明,“中集杯”知识竞赛是实现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的一种生动、灵活,同时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提炼出中集人的应知应会,形成员工中集化的基本知识教材“中集杯”知识竞赛活动,首先通过编辑竞赛题库的方式,提炼出中集人的“应知应会”,形成一套员工“中集化”的基本知识教材。此次总结、提炼、编写的竞赛题库共分为17章,以题目的形式汇总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首届“中集杯”知识竞赛结束后,集团总裁办将每年组织对题库内容的更新和补充完善,题库将以动态的电子版的形式在集团内部共享。普及中集知识,强化共同语言,进一步增强共识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并参与集团内部不同层面的比赛,来达到普及中集知识,强化共同语言,进一步增强共识的目的。培训实现全员参与目标,通过比赛强化培训效果。集团各下属公司,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把公司最关注的知识点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员工掌握,提高了员工对公司、对集团的认知和认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集团总部各部门借此机会把本职能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概念在集团范围内普及推广。

“中集杯”知识竞赛活动的管理项目背景和项目策划本次竞赛活动是在集团发展经验得到系统总结,公司目标、发展战略确定,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明晰,公司向新业务领域扩张的背景下举行的。一方面公司规模和管理幅度加大,另一方面新加盟企业增加,这些都对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集团投产20周年,筹备小组通过BBS征集系列庆祝活动的点子,知识竞赛作为其中的一个“点子”进入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筹备小组的视野。经过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筹备小组的集体“头脑风暴”,知识竞赛的目标、定位、计划方案等逐渐清晰。但是,由于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项目较多,资源不足,集团决定延迟到20举行。年,总裁办公室成立了新的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竞赛小组在20筹备工作基础上,对首届“中集杯”知识竞赛的计划和方案加以细化和完善,使得知识竞赛活动有充分的计划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领导支持麦总对活动意义表示充分肯定,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录像出题的方式参加了决赛活动,让参赛选手和在场的员工倍感亲切和备受鼓舞;吴总担任知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主持竞赛活动项目会议,对竞赛活动给出指导性意见;赵总、刘总在百忙之中应邀担任集团总部内部竞赛仲裁。

2.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式、方法上的不断创新。本次活动首次把知识竞赛活动方式注入“中集杯”这一中集传统大型员工活动冠名当中,同时赋予活动以新的使命和内涵,使“中集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3.目标明确总体目标定义为:把“中集杯”知识竞赛建设成为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的平台。具体到各个阶段来说,分别有所侧重,①题库编写阶段――总结提炼“中集化”入门知识;②员工学习和各公司内部竞赛阶段――普及“中集化”入门知识,“了解中集多一点”,强化共同语言,进一步增强共识。③决赛阶段――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的盛会。在组织员工学习和内部竞赛过程中,许多下属公司在深刻理解活动宗旨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口号,通过口号宣传让员工领会活动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口号例如,南通中集的“学中集知识,做中集主人”,中集通华的“了解我的家园,做出我的贡献”等等。

4.务实的方针知识竞赛在指导思想上贯彻了脚踏实地的务实方针。题库编写上,“虚实结合”,总部各职能部门与各下属公司各部门协同努力,总结提炼出从公司概况到企业文化,从人力资源到企业管理,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知识,从集装箱到道路运输车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组织上,各公司贴近企业实际,在《中集入门ABC》册子之外,又增加了部分切合本公司当前培训、宣传需求的学习内容。同时,学习和竞赛活动的组织在生产间隙进行,以不干扰正常生产为原则。竞赛小组通过贯彻务实的方针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文化落到了实处。

5.全员参与学习阶段,为了保证全体员工的学习需求,项目小组将《中集入门ABC――中集杯知识竞赛题库(节选)》手册印刷0册,基本作到集团全体员工人手一册。同时,将《中集入门ABC――中集杯知识竞赛题库(节选)》的电子版和其它竞赛题库内容上传在E-learning系统的图书馆栏目,要求集团范围内所有能够访问内部网的员工通过E-learning系统学习题库内容。集团总部和大多数公司均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全员测验、有奖答题、辩论赛等等,让全体员工参与知识竞赛活动。

6.充分的沟通沟通是推动项目执行的基础。在题库编写阶段、员工学习和各公司内部竞赛阶段,集团总部和各下属公司知识竞赛项目组是一个松散的团队,通过沟通使整个团队就项目目标、计划等达成共识。另外,通过及时、充分的沟通,向下属公司项目组成员提供建议、指导、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在BBS系统开通了专门的频道,及时传递项目信息,随时解答员工关于题库知识的疑问。

7.“协同・共建・共享”的工作方式竞赛活动的各个阶段,包括分工负责编写题库,学习、内部竞赛阶段的经验、资源共享,决赛和会议阶段各公司的参与,都积极实践“协同・共建・共享”的工作方式。我们认为,对于知识竞赛这种集团范围的跨公司的大型活动项目,以及其它集团化管理工作,“协同・共建・共享”的思路和工作方式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公司发挥集团协同优势的必由之路。在具体项目工作中实践“协同・共建・共享”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关键在于①项目成员要有“协同・共建・共享”的意识;②项目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相互理解;③项目领导对工作科学统筹。

8.标杆管理(看板)原理的运用项目小组有意识地运用了标杆管理的原理,在题库编写阶段、员

工学习和各公司内部竞赛阶段,通过在内部网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即时公布各公司项目进展情况,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公司迎头赶上。用青岛中集冷箱程为祥经理的话说,“知识竞赛的网上看板,越到后面越精彩”,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平台。

9.集团大型活动的“集团主办、下属公司承办”机制“集团主办、下属公司承办”机制可以发挥总部和下属公司各自的资源优势。同时,承办公司也非常珍视承办集团大型文化活动的机会。主办方和承办方协同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明确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职责界限,随时沟通信息。

10.项目的后期管理项目总结和后期管理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成整个项目的PDCA闭环,才能保证项目效果的放大,延续,以及今后的改进、提升。知识竞赛项目组责成总裁办公室负责制作月刊知识竞赛特刊、视频教材等产品,同时要求参赛队员、与会人员担当起“文化使者”的使命和责任,回到公司后通过报告、会议、内部网、内部报刊、板报、广播等正式和非正式途径传播竞赛和会议信息。配合今后知识竞赛活动的继续开展,集团总裁办将每年组织对题库内容的更新和补充完善,题库将以动态的电子版的形式在集团内部共享。

项目存在的问题

1.项目总体管理项目开始阶段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在任务分配、资源配置上不尽合理。

2.内部竞赛试点计划取消由于工作安排,原先拟定的内部竞赛试点的计划被迫取消,给竞赛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3.各公司重视和参与程度个别公司对竞赛活动的宗旨没有真正理解贯彻,竞赛活动做得不实。

4.阶段性产品验收题库汇总到竞赛工作组后,由于赶时间,对题库内容的审核校对略显疏忽,题库内容出现一些错讹。在学习阶段已经通过勘误表的方式加以纠正。

5.项目时间管理由于项目前期总部项目小组资源配置不足,在题库汇总、编印阶段,由于题库内容范围大,整合有一定难度,花了大量时间。加上各公司学习和内部竞赛阶段时间调整,使得整个项目周期拉长。

6.竞赛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是第一次组织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小组在公司内部知识竞赛的题型题目设计,程序、规则设计上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题型题目和程序、规则在实际作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主要是:①不同题型的分值差距过大,使得参赛队竞赛成绩跳跃突变,竞赛局面过于戏剧性变化;②个别问答题作答时间不够充分;③集团决赛主持人由集团总部的王帆和外请的一位主持人组成。由于试题需要保密,主持人对试题熟悉时间不足,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个别读题判题不流畅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竞赛活动中加以完善。

“中集杯”知识竞赛平台的延伸由于知识竞赛带队的基本都是各公司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专业的部门负责人,总裁办公室因势利导,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把集团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首次聚集在一起,组织召开了2003集团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会议分为户外拓展团队建设体验式培训、会议研讨和专题研讨三个部分。户外拓展团队建设培训充满刺激和具有深刻蕴含意义的团队拓展培训,尽管只有半天的时间,却让每一位参与的学员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彼此信任。“协同共建”、“激情团队”的中集文化与精神贯穿了培训的全过程。拓展培训起到了很好的破冰作用,集团各公司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从相遇、相识到心心相通。召开“2003集团企业文化暨人力资源工作会议”12月1日下午和晚上的工作会议对以下议题进行了研讨:①总结本次知

识竞赛的经验和教训;②中集工人队伍的管理与建设;③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专业团队建设;④“中集杯”足球赛改革方案;⑤内刊会诊;⑥个体绩效管理。吴总在会上做了重要总结发言。本次会议既是集团内同行经验相互交流的会议,同时为集团在文化融合和增强专业团队凝聚力方面,提供了又一平台。

关于“中集杯”的建议“中集杯”知识竞赛如何继续实践证明,“中集杯”知识竞赛活动是实现集团文化传播、沟通和融合的一种生动、灵活,同时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建议在今后继续组织,活动频率以间隔两年为宜。此次知识竞赛侧重公司及业务概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纲要》。今后活动可以根据集团经营情况,重点突出一些主题,例如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等。“中集杯”活动的思路以“中集杯”命名的活动从1994年的足球赛开始,历经技能比武、知识竞赛活动,逐渐明确和提升目标,创新活动方式,逐渐找准了自身的定位。

篇6: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会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销售为重点,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博览会主要内容

博览会主要活动包括博览会开幕式、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展示活动、交易签约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国家非遗博览园奠基仪式、博览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

1、博览会开幕式。10月15日上午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现场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

2、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展示活动。10月15日至18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展示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饮食医药等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以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演示、传承人现场表演等方式,向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的项目免费提供700个标准展位。

3、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签约活动。18日上午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将组织全国各地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单位,与采购厂商进行会谈、交易、订货活动,最后综合博览会期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的成果,将达成协议的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单位汇集一起,集中举行产品交易签约仪式。

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10月15日至18日在济南市各主要剧院和部分广场举行。精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代表性的戏曲、音乐、舞蹈等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演出,全面展示我国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也为博览会营造欢快热烈、喜庆和谐的气氛。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10月17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为主题,拟邀请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活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6、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仪式。10月16日上午在济南市槐荫区举行。为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方式,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交流和培训阵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一个永久固定的场所,确定在济南市槐荫区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该园位于济南市区西部,处于京沪高铁济南站附近,是济南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的区域。济南市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引入战略投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推动博览园的建设和管理。

7、博览会闭幕式及颁奖晚会。10月18日晚在济南举行。主要内容一是精选全国有关地区和山东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精彩演出;二是组委会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二、博览会主要特点

一是保护与生产相结合。本届博览会展示博览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饮食医药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旨在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果,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性保护开发。

二是展示与交易相结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览展示和签约交易,吸引更多采购商家企业参与交易,鼓励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市场流通,融入大众生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自身传承发展能力的同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博览与展演相结合。博览会专门增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内容。通过文艺团体精彩的演出,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体地展现在艺术舞台上,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篇7: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素质教育论坛材料

【内容提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前总理此番话启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而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必由之路。我们君山路小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及自我反省、自我培养、自我塑造,努力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省级校本研训示范化学校”。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下面,就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超前谋划。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我校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理念,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全校教师达成共识,使之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引领学校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学校一直致力于追求高品位的学校发展方向,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君山路小学教师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我们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面向未来的“专业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二、活动促进,主动参与,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教师的个体成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钻

研教材,研究教法的能力。

枣庄市教育局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把握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能

力,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在全市开展了优秀案例评选工作。为做好优秀案例评选工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实行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下的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责任制,实行学科组长承包制。学校签订层层目标责任状,分解任务目标,层层抓好落实。二是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围绕优秀教案的评选,完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三是建立考核表彰机制。学校建立校内优秀教案评选制度,把优秀教案纳入对老师的考核,并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我校万勇主任在全市优秀案例评比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二)抓好“教研组教研展示”活动,让每位教师的教

研水平都有所提高。

学校全面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大教研活动,效果很明显。具体做

法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选一名教师授课,其他成员参与集体备这一堂课,教研组授课人员在大教研活动之前可在本教研组内试讲这堂课,其他成员参与评课修改教案。然后按学校的统一安排,在在 多媒体教室上一堂教研课,同学科的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到下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参与授课的教研组全体成员坐在主席台的位置上,由教研组长说课,授课人说教学反思,教研组其他成员进行评课。其他级部同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评委小组,就该教研组的授课、说课、评课进行评分,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三)单元把关课捆绑式进行,教师上课、听课、评课

全面落实。

学校要求每学期初,各个教研组把本学期教师单元把关课授课时间、地点、内容等统一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汇总后打印下发。同时,把听课人员分成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六年级组及常识科组和音体美组等五个研讨组进行把关课上课、听课、评课,安排更加合理,落实更加到位。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听课实施考勤,领导跟踪听课,随堂打分上报,确保听课质量。听过一段时间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中评课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让广大教师练就过硬

教学本领。

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每学期都要举行,除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等基本功比赛外,又增加了学课标知识大赛、命题大赛、说课比赛、微课设计比赛等,让教师在比赛中进步,在比赛中提高。同时,对比赛结果纳入教师量化,写入个人档案,并对优胜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比赛也为学校管理充实了资料,如我们通过举行教师命题大赛活动,形成了学校各科试题资料库;通过连续几次的课件制作比赛,形成了学校的课件资料库等,这些资料通过网络向全体教师开放,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自觉学习,认真反思,让教师成为“三省吾身”的智者。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无法提高。学校在教师学习与教学行为

反思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

(一)让学习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学相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汲取知识。当前,由于生活节奏

快,工作强度大,使我们很多教师心情浮躁,不能静心读书学习,教师整日埋在事务堆里。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知识得不到更新,理念得不到转变,眼界变得狭窄,业务变得落伍,很多教师都有“教了多年学,蓦然一回首,还在原地走”的挫败和失落感。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为每位教师分学科订了《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及全国各地的教育报刊杂志,在教师

办公室为每位教师订做了简易书架,要求每位教师书架内不少于10本专业书籍,不少于10本专业外的优秀图书,并规定每周的周二、周四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读书学习时间,学校领导巡视检查。同时,学校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向教师开放。“我学习,我充实,我提高,我快乐”是我校每位教师内心的真实感受。

(二)让反思促进广大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叶澜教授说:“一个 教师写一辈子 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 教师

写三年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是总结,反思是监控,反思是诊断,反思是纠正,反思是提升。我们学校在此项工作中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以反思促教学,以反思促成长。教师每人一本教学心得手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10次以上的教学反思材料,作为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期常规量化。同时,学校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反思,如每学期定期举行的“教学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学校对教师的反思材料进行筛选整理,编辑成书,成为校本教材,先后出版了《心灵之约——教师教育故事汇编》《我与新课程——教师教学反思与论文汇编》《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汇编》等,反思让教师提升了自我,增强了能力,找准了方向,找到了自信,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实施“四大工程”,促进教师行动,全面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

只有给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实

施“四大工程”,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青蓝工程。

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做好师徒结对子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化,使之成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发动机。实施青蓝工程就是要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做到课堂教学公开,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随堂听课。新教师自己选择师傅,然后签定帮带合同,开始为期三年的帮带工作。几年来一批新教师迅速成长,有的已经成长为学校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名师工程。

结合市区教育局开展的教学新秀、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星

级”教师及市中名师评选活动,学校把外出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业务能力强,积极要求进步的中青年教师,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能力。学校通过组织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能手特色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区级、市级乃至省级名师,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开放工程。

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与文化路小

学、峄城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区教育局开展的片区教研及城乡交流活动,与红旗小学、联兴小学、齐村中心校、渴口中心校、郭里集中心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极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教研,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团队工程。

三国时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矣。”集合众人的智慧和经验,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从多角度多方面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高效益。学校结合教育局开展的语、数、英教师的远程研修工作,积极开展集体研修活动。同时,学校语文教师成立了教师发展和谐团队,利用校园网及学校网站进行业务学习、展示自我、网上研讨活动。集体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课堂教学交流,就是经验的共享。有碰撞就会有提升,学经验就会有收获。

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必

须让广大教师想发展,必须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长期的系统工程夯实筑牢,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成绩突出,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教师群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素质教育论坛材料

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篇8: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一、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不同时期教育的需要, 结合学校工作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组织各种寓教于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活动体现办学理念, 师生参与面广, 文化氛围浓郁。以班级文化角为依托构建校园文化, 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在班主任老师的引领下开展班集体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阵地比较单一, 内容也较抽象空泛, 同时也不能全员参与, 因此, 难以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近年来, 我校开展的班级文化角建设, 不仅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更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开展学校社团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为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在开学初组建了自己的合唱团、舞蹈团, 并制订了各团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计划。学校艺术组从初一年级挑选出具有一定演唱功底的女生组成一支较专业的合唱团, 定期、定时地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参加合唱团活动, 学生在合唱艺术中体验到了音乐的美。合唱团的组建, 发挥了音乐的德育功能, 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开发了潜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参加学生社团有助于让学生找到归属感, 体验成功, 增强自信。此外, 学校还着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目前形成的学生合唱团和学生篮球俱乐部,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造就培养心智健康的下一代起到引领作用。

三、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同学们在校认真学习的重要保证。学校专门开展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题的文明休息教育, 重点解决在课间存在的追逐、打闹、大声喊叫等不文明现象。德育处专门制订了《课间文明休息活动方案》和《课间文明休息学生自主管理条例》, 通过学校大队部、学生会检查, 各年级组互查, 中层干部抽查等方法对各班课间文明休息情况打分, 月底汇总并进行“课间文明休息风尚班”流动红旗评比。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使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校园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整个校园里呈现出一片安静、和谐的育人氛围。

四、开展家、校、社合育体的实践与研究

学校积极拓宽与家庭、社区沟通渠道, 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的力量, 让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优势互补, 通力合作, 形成社合育体的联动教育机制, 让学校教育的成果辐射家庭、服务社区、回馈社会, 进而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我校请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通过家长会、家长笔谈、家庭访问、网上家校等家校合育的方法、途径, 通过家校简报等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阵地来提高家校 (社) 合育的水平, 促进家校 (社) 合育文化的生成, 同时初步催生出家庭教育文化。实践证明, 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育工作, 不但家庭教育能力得以增强, 而且学生德育水平也得到提高。

五、开展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与研究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教育者、引导者、管理者。班主任的专业行为和专业素养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理性支点”, 我校通过举行班会观摩、班主任专题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班主任专业论坛等多种形式, 让班主任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如开展的班主任自我教育活动, 引导班主任对某一典型案例或专题进行研究, 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新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又如通过“班级管理叙事论坛”让班主任把自己在创建优秀班集体实践活动中的体会、领悟、反思、变化以“叙事”的形式进行现身说法, 从而促进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同时启发其他班主任。此外, 我们明确提出班主任要达到的目标为:能按学生心理特点制订班集体发展计划, 能组织开展主题班会, 能进行班集体专题研究, 会总结班集体建设经验。鼓励班主任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创新, 设计出体现个性化的, 多姿多彩的班集体建设活动。

上一篇:部门优秀员工推荐理由下一篇:学子宴完整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