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2024-08-07

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通用6篇)

篇1: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思想――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宽口径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偏基础课程。在该课程中几乎涵盖了有关电气工作的所有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与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均息息相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以此提高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一、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为:其一,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课程内容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每一章都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并涵盖大量的理论知识点,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其二,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工程实训环节。

由于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具备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由于课程设置的教学学时数有限,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无法全面讲授知识点以及与电气工程实践相联系,所以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消化和理解较为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其次,课程教学没有把握住重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加之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指导,从而造成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偏低;再次,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导致教学效果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信息化教学具备开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使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开放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入教学资源系统,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在教学资源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仿真实验、演示实验、虚拟实验等实验教学信息,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缺失,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建设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字化资源,还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教学具备创新性的优势

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能够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专题,让学生进行课外研究,使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研究专题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具备建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使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不受任何限制。由于网络信息实现了高度共享,所以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满足学生差别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三、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电气工程基础教学的内容不再只局限于教材当中,而是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对教学进行辅助时,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是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其通过各式各样、图文并貌的动画、音乐、图形和图像等,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中声音和图像可以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将一些原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其能够进行一些模拟操作,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完全是教师在控制。为此,在软件的选取和课件的设计上应尽量贴近教学内容,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可将发电机调速器的动作过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调频过程、继电器保护器的分合闸过程、电气控制回路的动作过程、倒闸操作过程等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不但能够重复播放、反复操作,而且还能够出现不同的界面,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课程的内容随之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构建实践教学资源系统

实践教学资源系统的构建应以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支撑,以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为核心。同时实验内容的设置应尽量以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此来体现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先进办学理念。该资源系统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

1、管理模块。在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师既是教学的指导者,也是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和各种实验项目的开发者。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将这部分经验有效地融入到信息网络教学当中,以此来监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从旁引导学生,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实验与实践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具体实验时间,这样有利于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的顺利实施。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设计必选和可选两类实验项目。学生则可借助信息网络平台,结合自己对各类实验的兴趣,合理选择所需的实验项目。当学生选好实验项目以后,教师按照实验项目的数目和具体参加人数,来编排实验时间表。对于一些教学以外的设计性实验,学生可自行组织成创新协作小组,然后进行提前预约,在获得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按照预先申请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完成相关实验。信息网络平台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外,还能够按照相关的行业特点设置标准化的测试题库,这样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专业技能竞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资源模块。信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获取便捷、各种资源丰富。为此,构建一个检索快捷、资源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保障,有利于学生>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随时获取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资源。>

4、协作交流模块。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以实时交互的形式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不仅可以利用信息网路平台中的BBS及讯息等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及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彼此间交流意见、答疑解惑。

(三)建设数字虚拟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原有的纯物理实验现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要,这部分实验已经很难满足电力系统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采用数字虚拟试验则可以有效地克服实验仪器方面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以及教学经费和实验场地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并且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遥视、遥控、遥测和遥调,由于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实验效率也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程度地提升。原有的纯物理实验因为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要求,致使实验难以达到设计性和开放性的目的,而数字虚拟实验却能够真正实现实验的设计性和开放性,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2: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1)课程章节多,无更新内容。

(2)学生兴趣不浓,出勤率较低。

(3)教学形式过于单一ro。

究其原因,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和理论颇多,课堂以教师主体授课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如何加强“环境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对于更好地开展该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案例教学是被认为是很多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方法,它已有100多年历史,哈佛法学院在1870年率先使用并推行案例教学,经过几代哈佛人的努力,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鲜明的教学特色。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传入我国,我国很多高校也在环境教育方面实践案例教学方式,但未能很好地推广。很多教师只是偶尔会讲到环境污染的案例,但并未形成系统分析,不能真正称为案例教学法。因而,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阐述“环境工程概论”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质,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案例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实践,本门课程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案例教学实质。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针对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热情参与,通过师生之问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的教学形式r>>。案例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由对原理的追寻转向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究精神和批判能力的思考者。

案例教学运用在“环境工程概论”课程中,主要是以污染事件为题材,在教师指导卜,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好品质。

二、教学案例的选取。

一般的“环境工程概论”教材,在整合内容时主要以纯理论知识为主,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内容抽象、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点。但由于环境学科本身具有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发展极为迅速等特点,教学案例数量巨大,如何选择精确、有效、典型的案例,是“环境工程概论”实行案例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以华侨大学“环境工程概论”教学案例设计为例。安排视频案例,案例从国家政策、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物处理、噪声污染等方面来设置案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国家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原因,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和解决的基本途径,探索环境规律之源。首章绪论“流域限批治污染”视频案例以生动的事例说明我国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为何要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再到“区域控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能深刻理解国家政策不断修订的原因。在各类污染介绍中以经典污染案例为主,利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问题的根源及治理方法。

如在“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章节中选取的是“还我一片宁静”视频案例,给学生讲述的是易被忽视的“低频”噪声污染,日常生活中电梯、变压器、冰箱、水泵等都是低频噪声的来源,一卜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案例以北京某小区一个一出生就患各种先天性疾病,出生没几天就死亡的婴儿为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低频噪声的危害。看完视频后引导大家讨论该如何防治噪声污染?国家该制定怎样的法规?“环境工程概论”课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国家政策和各类环境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借助教学案例让学生去了解国内外关于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知道各国相关环保政策、制度、法规和标准的颁布和修订。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具有很强的“时尚性”。虽然教学案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版,但有些案例仍陈旧、信息量不足,无法呼应环境知识发展的与时俱进。所以如何让教学案例具有“时尚性”也成为重中之重。为此,应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介收集相关资料,把近年来所发生的环境热点问题等都纳入到教学中。如时卜关注的北方雾霆问题,与学生讨论雾霆特点及危害、造成雾霆原因、相关的防治措施等;又如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突发污染事件,讨论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相关的应急措施等问题。总之,教学案例要选取时尚、结构新颖、可触类旁通的典型案例。

三、案例教学实践。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中心,在授课过程中,对其中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大都采用板书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则通过听课和记笔记的方式被动接受,“教”与“学”孤立,没有给学生提供主动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和机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僵化、教条,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案例教学可以把视频、案例、互动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视频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卜,用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问的双向联系,使师生都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可以使学生把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重视,较好地掌握“环境工程概论”基础知识。播放视频案例前,需以案例为切入点,启发式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观看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可围绕这个视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由每组选取的代表上台讲述其所在小组讨论的结果,讲解之后教师向该小组成员进行启发式提问。也可留几分钟时问给学生独自思考,鼓励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事件影响,治理方案,事件得到的启示这一主线进行讨论。最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地独立查阅相关的主题文献,撰写小论文,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育,学生需自己先思考,查资料,这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讨论,学生们的各种思想可以进行充分的抒发和交流乃至于交锋,这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从各个层面分析案例,结合理论,在交流中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建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除了可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帮助他们改正,并从一个侧面了解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四、案例教学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本身可能存在不能说明事物整体的局限性,使学生很难将获得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汇总到一个整体框架中。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水平不够,拘泥于细节,有时会耗时多而收效甚微。“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涵盖知识面广,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经过严格的案例教学训练,才能较好地讲授这门课程。如果连老师自己的综合素质都不高,则可能出现要么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要么牵强附会,分析不到事件本质,这样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案例教学必须以精选典型的能说明一些理论、原理和问题的案例为前提,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只有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使案例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今后在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要求任课教师能更好地学习案例和案例教学的知识,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典型案例,并能对案例使用情况做充分评价,深刻理解案例在使用中的效果。此外,还要重视教学案例的本土化、专业化来满足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五、结论。

篇3: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方法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的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 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 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 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三门课程加以整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解决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的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设置是对会计专业课起支撑作用,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课服务, 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该课程主要介绍与企业会计岗位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 将其分成一项项独立的工作任务, 如经济合同的撰写与排版、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工资表的统计与分析、毕业设计演示文稿的制作与美化、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制单与报表等, 这样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 使学习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结合企业会计人员按不同的会计岗位需要达到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会计从业资格水平, 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即项目化, 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必要的。

三、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在《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 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 以信息素质养成、会计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 面向会计专业, 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基础、实用、新型、能力”八字方针, 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 XP的使用、Office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 以其相关性和内聚性为依据组织成四个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的项目, 每个项目又分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下面以项目三Office应用中子任务“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谈谈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1.“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设计。

《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注重与会计专业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会计岗位上熟练从事自己的工作, 所以项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项目任务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是否能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 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是否能过到对Office中电子表格基本操作的预期目标。为此, 我在设计时, 选择会计工作中常常会用到的自制原始单据———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2. 搜集项目教学所需资料。

这一阶段是学生按照制订的计划收集解决问题资料的过程,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可以去企业查询真实的出入库单据样本, 可以在网上搜索, 可以从会计专业模拟资料中查找等方法, 将各种出入库单据整理, 并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明确了学习目标, 为项目任务的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

本阶段是项目教学的重要阶段, 是项目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具体体现。学生根据收集的出入库单据进行整理并设计出自己的出入库单据样本。接下来是制作过程, 根据学生对Excel的了解, 按照教师对学生的分组, 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 相互沟通, 完成出入库单据的文本、格式、表格等制作, 并结合会计专业特点, 符合会计工作实际需要。

4. 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教师事先做好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将本项目的制作过程录制下来挂到网络平台上;也可以所有常见的会计自制原始单据的设计与制挂与网上, 方便学生扩展学习;也可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挂与网上, 供学生欣赏, 以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5. 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效果进行评价也很重要, 在这个阶段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将本项目任务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也是对本知识点的总结。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 完善今后的项目学习。

以上仅仅展示了“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的其他项目也可参照这一项目的教学步骤进行。

四、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1. 在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注意与会计工作的紧密联系, 同时还应考虑知识的代表性。

2.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学生是主角, 教师是导演。

3. 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对教学项目掌握熟练, 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五、结论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一个新整合的课程, 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专业性。如果单单是讲练的方式, 学生很难达到岗位要求, 只有让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去动脑动手, 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才会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理解很更好。

参考文献

[1]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国商界.2009 (1) [1]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国商界.2009 (1)

[2]梁振.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论坛.2011 (12) [2]梁振.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论坛.2011 (12)

[3]张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会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9 (9) [3]张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会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9 (9)

篇4: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关键词 微课程;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36-02

微课程是指基于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预设,在5~10分钟内对教材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集中讲解的一种教学视频。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集中的讲授,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微视频集中声音、视频等为一体,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观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且视频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1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形成一种信息技术的分析、整理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判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社会要求的一个公民的基本信息素养。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节课有效的课堂听讲时间基本在20分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使用微课程教学,能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一方面,微课程针对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课堂演示,然后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教师进行解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由于一节课课堂时间的局限性,使得教师很难在固定的时间内实现对每个学生的针对性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遗忘,对一些操作步骤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样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占用时间进行一些重复性的讲解,影响课堂效果。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导入,可以事先制作讲解视频,或者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将教学重难点知识片段化,更能突出重难点知识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具体问题的详细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引领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突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入微课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弥补了以往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简单的知识掌握方式的不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微课程背景下,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再学习、再操作这一反复的学习形式,实现对知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微视频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播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具备主观精神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大量存在,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够实现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自身的时间安排进行灵活主动的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需要做的即是加强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指导工作,并进行相应的答疑解惑,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教学效果更明显。

2 正确看待微课程及其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微课程及其作用,正确处理好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各种关系问题。

同其他媒介一样,微课程从其本质上讲,只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这种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性认识微课程这一教学载体,课堂教学无论使用何种教学载体,其本质上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看待微课程的作用,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处理好微课程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微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程只是部分取代了教师的功能,其重要特点在于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集中的讲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升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微课程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微课程对某一问题的诠释只是单纯重复,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其次,要处理好微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无论任何情况下,教材都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进行微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要符合教材的要求,而不能低于或者超越教材。同时,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实现微课程使用的泛化,即无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考虑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把所有知识一律进行微课程教学,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严重影响微课程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微课程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微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使用更能实现对重难点知识的解决和突破,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同时,在微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正确看待微课程的作用,正确面对、理智处理微课程与教师、教材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植伟雄.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139-140.

篇5: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一、问题形成的多元性因素及分析

造成上述学习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原因无外乎三方面:

1.教师因素——学习中,教师因导学不够,导致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困难,造成学习障碍

无论哪一专业学习,教科书中的内容,多为概念、原理、方法,学生在基础会计学的学习中,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会遇见一些学习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上,比如,在基础会计学中的概念有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等,由于中文词的多义性,学生往往按字面简单理解,其实,会计对象是指会计的研究范围或会计工作的核算内容、资金运动是指单位资金的获得。使用及处置过程,再比如,原理部分,复式记账法中历史延续下来,约定俗成的借贷表示方式与企业资金增减关系的转换原理,多数学生对资金增减变化能够认识,但转换借贷就不理解了,还有对权责发生制与收复实现制两个会计核算基础原理的理解问题等,复式记账原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中的会计分录,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核算基础直接影响跨期收入、费用的处理及对现金流量表和税务会计的理解,一方面是学习中有困难,而另一方面这些困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些困惑与障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信心,阻碍了学习的深入,而造成这一问题是教师因素,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导学。

2.学生因素——学习中,学生因懒惰和懈怠,没有理解且记忆基本概念,造成理论知识理解的困难

基础会计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即后续原理与方法建立在前面的内容之上,这要求学生对前面的内容在理解之上加以记忆,如,在学习前期必须记忆的基本内容有,六大会计要素,常见的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的隶属关系,常见会计账户的入账范围。常见的会计分录等,在教学中期必须记忆的基本内容有,企业资金筹措、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利润分配及全部完整过程的账户对应关系等。这些基本内容的记忆构成了基础会计学后续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的后期,会计学重要的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三大实务技能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但这对于一部分学习者来说是没有按教学进度依次做到。一部分学生空有学习愿望,懒惰与缺乏毅力是造成学习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当说,学生本身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因素。

3.教管因素——教学中,缺失对会计应用的教学设计与要求

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技术的运用能力。《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一部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对知识理解与记忆。他们可以听懂课,他们可以看懂书,但他们仍然不会操作与工作。比如,在同步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做会计分录“学习使用形式”,也能看懂字账“教学使用形式”与报表,但由于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同步的操作训练,其知识的构建仍然是不扎实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有些时间一长尽都忘记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知识构建不扎实,不能迅速转化为工作能力的重要原因。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直接因素又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与要求出了问题,其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实训课程的同步配套与安排、教学中的同步教学操作要求三方面。第一,我们的教学资源没有设计出网络实训系统;第二,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步;第三,在教学中,理论教学与训练操作相结合的要求没有很好的规范。教学管理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造成上述学习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原因无外乎三方面:

1.教师因素——学习中,教师因导学不够,导致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困难,造成学习障碍

无论哪一专业学习,教科书中的内容,多为概念、原理、方法,学生在基础会计学的学习中,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会遇见一些学习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上,比如,在基础会计学中理解——教师是帮助答疑解惑加深理解的重要引导者

理解是记忆与运用的基础,是知识构建的基本要求。没有理解的记忆与运用是死记硬背与机械的运用。理解可以帮助记忆,加速记忆,缩短记忆时间;理解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作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答疑解惑并适时地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深入起到关键的作用。要发挥教师的重要导学作用,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知识驾驭能力与表达能力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是,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来适时地回复学生的问题。可见,教师的能力与责任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关键。解决学生学习理解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的能力与责任问题。

2.强化记忆——学习者自身的态度与毅力是强化记忆的关键

记忆是理解与运用的条件,是知识构建的必备前提。一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无论是文科、理科记忆是必备的。学习中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不可懈怠。学习中的记忆基本上是依靠学习者自己完成的。当然,在老师帮助理解前提下的.记忆,可能更加地轻松,但就记忆本身来看是不可替代的。他是学习者积累知识,积淀方法,储存信息,获取运用资源的唯一办法。强化学习者记忆,学习者本人的学习态度与毅力是两大关键。一是,学习者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记忆是学习的必备前提,不记忆无法学习;二是,学习者的记忆速度有快慢,保持的时间有长短。毅力&即反复记忆’是解决记忆差或者说记忆速度慢、记忆保持时间短的唯一有效手段。

3.学用结合——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运用是理解与记忆的目的,是知识构建的结果与成效。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技术转化为运用能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育机构承担着责任。尤其是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训安排、教学过程要求三方面,进行要求与规范。针对基础会计学而言,第一,开发网络版的会计模拟操作系统,方便学生根据需求在学习的平台上随时进行操作运用训练;第二,在教学计划中,与理论教学同步安排实训课程,尤其是严格实训与理论课程同步开设,同进度教学,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第三,将操作运用规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会计学的教学中,可将操作按教学进度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各类报表分步要求规范运用训练。

篇6: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

课题式教学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应用

——以中国旅游地理一课为例

刘芳

时间:2009年10月23日

课题: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

一、教学过程:

1、课前进行课题设计

课题式教学的一条原则就是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教师要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有相应主题的学习单元,每个课题围绕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形成答案。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是中国旅游地理,因此我设计的课题是“旅游线路设计”,事先假设了五种类型的客人:亲子旅游团、夕阳红旅游团、大学生自助旅游团、商务团和教师团,每一种客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旅游要求,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并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向游客讲解这些景点。

2、课题导入和分组

上课先布置任务,把“旅游线路设计”的课题内容向学生明确。然后进行分组,教师必须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空间指的是学生座位的安排。分组时把不同能力、背景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内,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我把08导游全班30位同学分为6组,每组5个学生,组内课桌相对集中,为学生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同时正对不同的课题,每小组设一个组长。每个小组认领一种类型的客源,完成相应的课题任务。

3、小组合作完成课题

当学生接到课题时,必须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什么知识,即要清楚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什么知识。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要比被动识记效果来得好。这节课的课题设计旅游线路,学生必须了解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掌握该区域内旅游资源、饭店设施、交通线路等具体的内容,这样就把中国旅游地理一章的各个知识点整合到了一起,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也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为设计旅游线路做准备,这样可以激发学会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也事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学生可以使用。

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的“在做中学”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而且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活动、解决问题中学习。而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之间交流、争议,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建构,而且发展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可个别辅导或集中讲解。

4、小组成果汇报

作为导游,口头表达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基本素质,但从我们学生现状看,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素质的软肋。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小组内讨论外,各组学生还必须将本组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介绍,每个学生都应有上台机会,通过汇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了解到学生学习的程度,以便采取有效的反馈措施。在每个小组完成课题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旅游线路的推介,这个过程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师反馈精讲

在学习中,教师应针对学生遇到不同的困难做出适时的反馈,如在这节课上对面这么多的信息,到底选取哪些有用的信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控制点,规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朝着意义的方一向发展。在学生讨论中设法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和片面认识。在线路设计模块中,区域景点及分布知识一般可自学,而区域资源特色和区域旅游地理环境知识则需教师串讲,以保证区域地理知识适当的系统性。

六、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

在总结时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职业能力培养是个过程,尤其是我们学生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重视过程的评价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控制和引导作用。为了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职业能力情况,我在评价内容也强调结果即强调以产业界制定的能力标准,关注真实职业任务的解决,也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既有老师的评价,我也请同学进行评价。

二、成功原因分析

不同于其他课程,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相关的导游职业能力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简单重复的操作技能,它是开放性的、结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态度的综合体,其要解决问题的结果可能多样,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所以在对职业能力培养中,依靠讲解一示范一练习这种动作技能的训练模式难以见效,它更需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的发挥。课题式的学习主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学习单元课题,每个课题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通过学习者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直至解决问题。因此课题式教学在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式有优势的。

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课、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题、准备相关资料等,08导游班学生灵活,主动学习能力强,也是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反思:

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不够响亮、眼神不能与客人有交流、站立的姿势不符合职业身份、处理突发问题不灵活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要到达理想的职业素养要求,就必须老师在专业课上进行反复的训练,不断强化,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潜移默化才可能实现。,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实录 陈坚敏

【案例背景】

此案例发生在我上的一节随堂复习课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旅游者个别要求处理的复习》。因为课程性质的限制,课本知识多为条条框框,对中职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不宜记忆。所以,在复习阶段,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的服务规范记住并运用。

【教材梳理】

因现有的教材里并没有现成的案例,而我手头的案例资料所涉及的知识点又相对散乱,为了利用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产生共鸣的现象来推进本节课的知识点复习,所以在课前我选择自己编写案例。在编写案例的过程中我以一名名为小熊的实习导游为主角,把他第一次带团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以日志的形式呈现。

附:自编案例

小熊的导游日志

2009年4月25日 天气 晴

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带团,经过了一周时间的精心准备,我踏上了去浦东机场接团的道路。从接待计划中我了解到这个团是一个来自新加坡的20人的家庭团。

14:45,航班抵达,经过找团,清点人数、行李一番折腾,旅游团终于坐上大巴,讲完欢迎词后,我已筋疲力尽,整个人瘫在了座位上,幸好一路上还算顺利。

16:15,车子抵达旅游团今晚下榻的饭店,一家建造于3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专用于接待外宾,5年前又经过整修的饭店。该饭店占地面积宽广,环境幽雅,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老饭店。游客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下了车,然而进入客饭不久,就有几位跑来向我抱怨:这个说房间冷气不足,那个说客房太潮湿,还有的说房间没热水,纷纷要求换房。然而这个季节刚好是当地的旅游旺季,我非常清楚这个时节饭店客房的供需状况。那接下去我该怎么办?

当我处理完游客的换房事件后,时间已经是17:30了,到了旅游团预定用晚餐的时间。我连忙赶到了饭店的中餐厅,关心游客用餐的情况,结果发现有两位游客A和B干坐在一边,没和其他人一块吃饭,我上前了解情况。原来这两位游客是穆斯林,我一听这一情况,一下懵了,旅行社给我的接待计划里并没有这一信息,这叫我怎么处理啊?

2009年4月26日 天气 晴

今天旅游团开始了在上海的游览活动,大伙参观了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因为事先准备充足,我讲解地还是蛮流利的,还有游客夸我风趣幽默,让我开心不已。按计划吃完晚饭,晚上是安排了旅游团观看“EVA时空之旅”的杂技演出,但恰逢当晚陈奕迅上海演唱会在虹口足球场举行,旅游团团中有好些人是他的粉丝,纷纷建议取消看杂技的计划,改去看演唱会。这正中我下怀,其实我想去看这场演唱会想很久了,要不是得带团,我自己早去了。所以我就对他们说:“其实去看演唱会也没什么问题,现在还是4点钟,票子还定得到,只要你们能说服领队和其他团员同意,我这就帮你们去买票子,当然这钱得你们自己出,因为这是计划外的节目。”听完我的话,这些人高高兴兴地回去和领队商量了。

2009年4月27日 天气 晴

今天是这个团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按计划上午游豫园,下午是在游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自由购物,16:30送他们到浦东机场我的苦难也结束了,不由得心情也变得格外灿烂。在游览豫园商城之时,有一对夫妇看中一一条价值1000美金的地毯,但是因为商店没现货,希望我能帮忙托运一下。我想了一下,顾客就是上帝,既然游客都请我帮忙,我应该义不容辞,所以就欣然答应。我们在绿波廊吃完中饭,结束了豫园的行程,驱车前往南京路。车开了不久,有个游客匆匆过来,向我要求下车,原来他上午在城隍庙买了一件景泰蓝花瓶,结果上车后拿给同伴展示的时候发现花瓶的开口有瑕疵,他要下车去退货。但此时,车子已经上了高架,没办法停下了,我就只好拒绝了他。车子到达上海博物馆停车场,我向游客讲明自由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和集合的时间、地点,让游客们下了车。就在这是=时,几个游客过来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借几辆自行车,他们想骑自行车游外滩。我想了想,外滩好像没看到过有租自行车的,所以就拒绝了。首次带团经历告诉我,做名导游绝非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过程描述】

在本节课教学中,整堂课以3篇日志中小熊所碰到的问题的解决来推进。而案例角色的设定,我也进行来一番斟酌,之所以把角色定位为一个第一次接团的实习导游,主要是为了与本班学生贴近,因为再过2个月,07导游班的学生也将踏上实习岗位,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像小熊一样的实习导游,所以我觉得如此安排,学生会更有共鸣,有更会有代入感。

在内容的选择上,日志

一、日志二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上学生已学知识,所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而日志三中所涉及的旅游者购物方面的个别要求和要求自由活动的处理为新授内容,但在教师指导,小组共同讨论下,我认为07导游班学生有这个能力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此种案例分析的形式,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讨论完成这个结果,在自己探索、讨论时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意见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不正确,从而真正理解本堂课的内容,同时又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形象地理解掌握了相对枯燥的服务规范,并且能够把这些服务规范应用到实际的实例中,加以解决。【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条条框框特别多,不易理解。本节课,我在讲解上打破了教师描述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台上表演,学生台下恭听;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一言不发的模式,利用案例中的现象、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与案例相关的法律责任及相关知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师组织、引导的方式进行,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带来的是学生的热烈讨论和精彩发言;恰如其分的事例论证和动之以情的说教,使听课者耳目一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觉悟,可以说学生是在愉悦的气氛中度过4 5 分钟的。

本节课无论从课堂氛围,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尤其是学生的参与度远远高于以往的复习课。虽然一节课的时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把知识点正确运用,但是“人人参与”也正是复习课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

——《黄金周旅游计划》幻灯片综合利用制作课

谢俊琳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幻灯片的综合运用。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完成幻灯片,掌握制作幻灯片的各项操作,并能在制作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在日后专业工作时能使用到的技能与知识,并通过材料的整合,练习设计计划、组织计划、行程安排等导游相关内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又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是我这节课主要目的。[设计理念] 幻灯片的应用十分广泛,用它来做一些新项目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我所教授的班级是导游班,为了能将专业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意识的将专业内容贯彻到课程中。以一定任务的形式,让同学使用已经学习过的操作,将所分派的作业完成。

此次的任务设计符合现在所提出的任务引领教学,通过发布一个要完成的任务,让同学们根据任务的要求去完成相关的操作。课前,我对这次的课程设计了一个任务,就是制作一份《黄金周旅游计划书》,假定各位学生就是旅行社的工作人人员,在黄金周到来之际,为了能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吸引游客,趁此机会提升旅行社营业额,需要制作一些新的旅游计划。因此,特向社内员工征集相关计划。由于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自主参与程度高,且不受教科书的约束,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大,因此参与的热情会很高,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所以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法。

[过程描述] 任务开始前,我先向学生说明,今天在座的各位,暂且放下学生的身份,充当一回旅行社工作人员。黄金周就要来了,我们现在是在开一次员工大会。内容是向各位员工征集《黄金周旅游计划》。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广大的学生群体。在座的各位非常清楚,现在学生们对旅游的要求。随即,我向各位学生发送了任务书。先请每位同学认真阅读说明书,进行构思,明确自己计划的旅游项目是怎样的,先确定一下大致的地点。大约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考虑。在同学们大概有了一定构思,大多数提出了自己想要做的项目后,我又发送了《任务完成要求》。该要求明确指出,任务完成后,必须有几个基本内容:

1、旅游景点介绍;

2、旅游行程表;

3、完成计划所需要的时间;

4、旅游总费用;

5、住宿地点等级(酒店宾馆)。当我提出这几个内容后,马上就有同学反映,不知道车费,也不知道宾馆等相关内容。于是,我向同学们教授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如果想要知道,从上海出发到各地车费以及大约的距离,可以查询火车票网,客运网,机票网。那么对于,宾馆、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如何查呢。我给了学生们一个网站,携程网。经由教师机广播,将如何使用携程网及其他进行查询所需要的内容的方法,一并演示给学生看。演示结束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输入网址,尝试操作。在了解和尝试了这几个内容后,任务的制作正式开始了。对于任务的说明和完成要求的索引及帮助,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为15分钟。基本上说明结束后,同学们能够掌握题目要求及一些辅助帮助的内容。

同学们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将所要介绍的景点旅游计划制作成幻灯片。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始终进行巡视。同学们很熟练地运用百度、携程网搜索资料,查找图片。当然其中也有同学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计算费用。这个问题的提出,我马上给予回答,由于还没有教授EXCEL,所以我提示可以使用已经安装的计算器来计算。在学生们制作的过程中,我一直观察着学生的项目制作情况。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的安排。比如,景点一到景点二之间的距离如果在一天内的话,中间最好不要太长。而同学们会不考虑游客劳累的问题,只是把自己喜欢的景点放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我采用了疑问式的方法询问。例如,某同学做的计划是浙江游,他安排游客先到杭州,然后下午则要赶去雁荡山,第二天则又安排游客去舟山。于是,我就问道,打算在雁荡山玩多久,在那里是逛一个景点还是都要逛过来呢,那只给我半天不到的时间,难道打算让游客夜游雁荡山么?如此一问,同学们似乎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紧接着,由于要介绍的地方很多,好几位同学制作幻灯片,在内容上放了过多的文字,我不忘提醒,除去旅游看的是风景,不是看书啊。借此,提醒幻灯片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宜图片量需大,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制作幻灯片时,注意图片的设置。

整个过程完成时间大约4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绝大部分的同学完成了幻灯片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是否符合,内容是否正确,对于旅游景点的推荐是否成功就取决于顾客是否满意。对于这些计划,我采用由全体学生一起来评价。由学生充当客户,评选出最吸引自己的方案。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我挑选了几份风格不同的作品,进行广播。请幻灯片的作者去演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解,从判断幻灯片是否顺应讲解的流程,景点是否吸引人,整个计划的费用是否能够被同学们接受,所安排的酒店是否能让客户满意这四个角度去讲解。对于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很有信心地讲解,从头至尾,耐心地完成了介绍。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同学们一边评价作品,一边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了本次课程的教授。[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中,我使用了任务引领法教学,设计了一个任务。该任务与该班的专业相关,又能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再者,该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环境中学习。整堂课,学生们的制作兴趣浓厚,不时提出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作业的完成程度质量很好。在说明任务时,我教授了学生如何通过百度和携程网去寻找自己所要的内容,同学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工具,自己使用各种搜索语言去寻找。而对于任务内容不同的理解,同学们重新解读了题目,完成的任务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版面的设计,文字的组织,图片的编辑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而此次任务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很好地和专业相联系,让同学们明确学习信息技术是在学习一种工具,是为未来更好从事工作提供的有力帮助。在制作中,同学们通过这种方式也认识到互联网的功能原来是这样的强大,可以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好工具。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对于将来的导游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提供了帮助。

由于采用任务,对于这样的作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最后评价方式也是由学生们参与,教师主要在技术和操作方面提出意见,整个制作过程,评价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每份作业都融入学生自身的特色。任务的完成,锻炼学生,自我组织材料、设计计划、专业知识的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让学生得到了自我的一次锻炼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帮助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这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导游专业打下一个基础。最后同学们一起参与评价,又让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启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整个的过程都始终围绕着课程中心,让所有的内容都为我课程所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为了完成任务,相互之间帮助,这也锻炼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如果信息技术课程只是让学生们学会软件的操作方法,未免太过枯燥。此次这样的方式,很好地做了课外的拓展。如今,很多学生认为网络是个游戏场,只是用来玩游戏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网络还可用来做其他用处。将课内的知识和课外拓展很好地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这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同学们也乐于使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相关的操作。在做景点计划时,同学也对中国地理、历史以及中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一番了解,对于现在普遍文化知识不足的中专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知识的拓展机会。

当然,这节课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任务的完成率到最后,并不是100%,有1到2位同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到位。这就需要在日常的课堂中,多注意这部分同学的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一堂课结束了,虽然做了很多尝试,但是还是不够的,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还会有很多变化,希望在未来能将这种尝试继续完善下去,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课更好地上下去。

尝试教学 乐学乐教

-------中式点心一品饺的制作 顾小燕

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邱学华。其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它具有鲜明的特征,用八个字概括为“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学后教”。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式面点的教学,而且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烹饪班的学生因原来学习基础较差,对脱离专业的文化课不感兴趣,对枯燥的教学方法感到厌烦,但他们的专业意识强,尝试欲望和动手能力都不差。运用尝试教学法,正是避开了他们的弱势而发挥了他们的特长。

我根据尝试教学理论并结合中式面点学科特点,在面点制作教学中“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上《温水面团制品------一品饺》这节课时,我拿着准备好的两件作品“一品饺”和“知了饺”走进操作室,一下子学生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大家都知道这节课老师要大家制作的是花式蒸饺。课前已经布置过作业,要求学生在已经掌握中式面点制作温水面团花色品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我先布置第一个任务:请学生观看老师的作品(一品饺)后进行第一次尝试,试着做做自己的作品。

第二个任务是自己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然后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当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作品的亮相让课堂热闹极了。

学生通过自己做和教师讲评后,对一品饺的制作方法及标准和要求都已经都知道了,然后教师再把最标准的制作手势和方法示范给学生看,进一步加深印象。

最后布置第三个任务,巩固练习,加强质量意识,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专业技能。中式面点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提高技能水平。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当这节课结束时,95%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出符合要求的一品饺。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关注: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践操作的前提。

在一品饺的教学中,我先带作品进教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再通过讲评对制品的规格标准、质量要求、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尽快领悟其中的道理。最后安排学生按规格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对训练效果的评价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的以人为本的激励方式。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尝试教学,我觉得最明显的感觉是课堂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我讲你听,我要求、你练习”,而是变得充满生机了,用学生的话来说“课堂变成我们的天下了”。上课时学生不会无精打采的,在课堂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尝试,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上一篇:微课与微格教学下一篇:高中差生操行评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