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

2024-08-18

孔子的仁学思想(精选8篇)

篇1: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议孔子的仁学思想

春秋末年是中国历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当时处在统治阶级最低层--士阶层的孔子,为挽救奴隶制的灭亡命运,缓和阶级矛盾,主张对周礼稍作“损益”,提出了仁学思想,用人们容易接受的伦理道德标准去改革周礼.之后,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仁学思想便一直处于独尊地位.

作 者:刘世祥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0刊 名:焦作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年,卷(期):16(1)分类号:B222.2关键词:仁学思想 孝悌 克己 复礼

篇2: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

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奴隶制社会中各个阶层关系的人,如君臣,父子,朋友等。

孔子仁的又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世界观全面修养的产物。孔子的天命论

殷周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创造了人格神的天,以次来宣扬政权神授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孔子站在继承和改革周礼的立场上,毕生以恢复和巩固周礼为己任。因此他在天命的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他虽然已经抛弃了人格神的天,但还是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这就留有了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命定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识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老子看到一些事物的对立面的特点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面变化,老子认识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老子的辩证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这些观点都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老子认为这些转化室无条件的。因此,他认为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都应从反面着手。这些都是不讲条件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只是为了给他消极无为的政治思想做辩护。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有消极因素,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老子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乃至在人生观上表现处一定的消极态度。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得,即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内心直观。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出自于最高精神实体道,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使万物都去掉各自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道。那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了,万物也就都被认识了。

墨子经验论的认识论

墨子在先秦各家思想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辩论,并开始对认识论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墨子认为感性认识是最基本的经验,但并不排斥抽象的概念和认识存在的重要性。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墨子队感性认识的分析还很不明确,在运用中还有明显的错误。证明鬼神的存在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墨子队抽象思维的理解很零碎,特别是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的理论,是他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小,仅仅在于这些心和仁义道德等观念。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那么也可以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一个人不善,那不是他的本性不善而是他舍弃了本性。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他的型善只不过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因此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

庄子面对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采取虚无

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队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庄子对于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室套在人身上的枷锁。他所推崇的同志方法就是不用心思,顺其自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符合封建礼仪。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当,破坏封建同志秩序。他认为人不可能丛一生下来行为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所以人性本来室恶的。荀子的性鹅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因素有一定进步意义。单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他和孟子一样心中也是有明确的阶级界限的。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董仲舒继承了西周以来有关天道天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吸收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思想,通过揭示发挥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完成它的神学目的论思想.董仲舒肯定天有意志,鼓吹君权神授,借以提高皇帝的权威.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用来论证它的天人感应.因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道德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以实现天的意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历代都加以吸收,借以鼓吹君权神授.王充命定论

王充哲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使他陷入命定论,王充肯定自然界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但他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了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还能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自身服务.王充不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了解造成贫富贵贱的社会因素.它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结果陷入命定轮.王朝看到自然界的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是自主的.富贵贫贱也是偶然的不自主地,人们无法自主,只能听天由命.张载气一元论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霸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可见的万物和无行可见得太虚都是由其构成的.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用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张载得太虚即气说论证了物质在空间上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这是气一元论的贡献.张载认为气的基本特点是由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实体作的一个新的解释.张载还是无神论者

朱熹理一元论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理可以离开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朱熹的理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朱熹把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看成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本原.把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说成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把封建社会的秩序说成是自然界的秩序.目的是抬高封建道德的地位,借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朱熹以理为中心观念,因此又称为理学.朱熹格物穷理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念,认为人的心中本来就含有一切事物的理,但心中虽有理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得自我认识,从而对天地万物之理无不了然.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对事物加以研究就是格物,2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规律,了解一切之理.因为心中本就有理,格物不过是加以启发罢了.心就能认识本来固有的理.格物穷理实际上就是对天理-道德原则的认识.朱熹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为了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王守仁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

王守仁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心中固有的理,心就使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外无理,王守仁认为朱熹错就错在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它完全否认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离不开开事物的认识主体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来将认识主体,也没法说什么.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完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精神意识是第一位的,住在身体的是心,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精神而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精神.王守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守仁不承认人的意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相反只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实现天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其中,达到本心良知,也就达到的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不能分离,二者联系紧密.王守仁之所以倡导知行合一,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正统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破心中之贼,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王夫之气者理之以倚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说.他认为气时世界的唯一实体,所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律,是依附于气的.气时有理的,理在其中然而没有离开气而自己存在的理.气者理之义也,没有离开气独立存在的理..王夫之日新之化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大自然时刻都运动的.天地万物都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化更新呢/王夫之认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作用.变化就是相互推移摩擦.王夫之认为,一切对立面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包含的.严复物竞天择进化论

严复主要通过介绍,,,来介绍达;;;进化论.严复结合和徐丽和斯宾塞介绍达,,,.按照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状况,特别介绍2点1宇宙是进化发展的,社会也是进化发展的.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升劣汰,蛇者生存,存在着激烈竞争.严复,,,,在中国有暖气很大反响,物竞天择,自强保种.严复还批评封建顽固派盲目自大,不了解…..因循守旧.严复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宣扬发展进化的世界观,反对封建主义形而上学,敲响了魏王的精种,后期变为庸俗的进化论.孙中山进化论思想

孙三民,,,就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孙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美国价每组历史进化虽有先后之别,但却有共同进化的历史.孙认为世界进化分为三个时期1物质进化,世界宇宙形成阶段2物种进化动物产生发展3人类进化人类产生发展

灵魂不死灵魂崇拜是哲学唯心论的萌芽,逐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规律者是无神论唯物主义的萌芽.哲学被打伤阶级烙印,下受命于天,尚有上帝,西周用道德作为补充对自然规律又进一步认识春秋开始封建之,战国正式确立奴隶主鼓吹天命,地主和小生产者反对天命孔子仁,老子道无为,墨子兼爱战国形成,三类一类新型地主激进派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改良派孟子主张仁.还有一些无所适从庄子

汉唐汉城秦之提倡儒学,魏晋玄学佛教得到鼓励,到郊野发展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大族寒门矛盾董仲舒天人感应,郭象王弼玄学东汉唯物主义王充实灭论反对佛教

宋元明钦情况介绍商品经济发展,科学进步二程周敦颐道学,朱熹,王守仁,陆九渊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南宋陈亮叶适功利轮李贽功利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唯物主义反对道学和佛老

篇3:孔子的仁学思想

《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这样做, 就把道德理想变为具体的道德规范, 将理想的人格转化成现实。伦理道德管理也就变成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措施了。

这说明, 人是可以通过“仁”来管理的, 因为管理的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人是管理当中的首要要素,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 所以如何管理人、使用人变得至关重要。如何管理一个高校, 简单地说, 可以归结为对整个人力资源的管理, 我们今天主张的人本管理理念, 也就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延伸。

二、“仁学”思想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影响

(一) 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层面上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自身机制的调整,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越来越突出其重要地位。如何管理一个高校, 也就变成如何管理好一支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为目标了。只有把人力资源管理好了, 其他各项工作才能保障顺利进行。孔子“仁”学重要性在于重视人, 重视人格, 把人当作人看待。孔子所谓的管理, 其实就是对人管理, 即“治人”。这种把人当作管理的主体, 当作管理的核心内容的管理思想同现代管理理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对现代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本管理的目标, 也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它所带来的管理效益。这种管理理念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人的要素, 尊重人的情感与需要, 注重发掘人的潜能,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 工作积极性, 以促进整个组织的持续发展。管理高校, 融入孔子的“仁”, 以“仁”为本, 也就可以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了。要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就要认真研究以广大教师这一群体作为管理对象的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 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高,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而他们更加注重对精神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教师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他们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工作, 毫无疑问是一项对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的工作, 同样也是一项极其艰巨、极具创造性、有着其特殊规律和要求的工作。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充分体现了仁学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理念。

(二)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及其内容上的应用。

“仁”是孔子思想的主线。儒家认为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荀子曾经深刻讲到:“力不若牛, 行不若马, 而牛马为用, 何也?人能群也。”所以既然群那么重要, 怎样才可以达到很好的群呢?儒家推出了“仁”, 并将之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儒家“仁”的内涵有几点对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有意义。人力资源的管理范畴是:第一, 实现人岗匹配, 即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达到组织绩效最优;第二, 使工作报酬与人的需要匹配, 使员工为组织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第三,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员工之间协调共事, 以创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发挥团队精神, 使组织取得最好的绩效;协调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组织之中权责有序、灵活高效。为此, 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要把“仁”融入到每个环节上去, 那么整个高校的人力资源环境就会十分和谐、整个组织氛围也会积极向上, 团结一致。人是工作的源动力, 效率是人生产出来的。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绝不能用“驯化”的方式压制员工, 而应该借鉴孔子“节用而爱人”, 以“爱人”之心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1.构建人力资源激励体制与机制。

尊重员工个人的自身价值, 承认员工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并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其长处的工作和适宜的组织环境和心理环境, 使其通过工作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欢乐感, 最终实现组织员工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为此, 在教职员工培训等日常教化中可以突出强调人的仁爱之心, 并以一定规章制度、奖惩方式提倡职员之间的互容互谅、团结友爱精神, 用高尚文明的思想教导职员, 普遍提高其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

2.尊重人才, 树立人才主体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现了重人思想, 尊重人才。因此, 在选人、育人、用人这几个环节中都要融入重人的思想, 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人才能不能选对、育好、用好、留住, 对整个学校的运转是不可忽视的。 (1) 选人。孔子不仅认为任用贤者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有好处。而且认为首要的素质就是任用的人具备仁者之心, 懂得礼义, 遵守规范。对等级较高的领导而言, 更要尚礼正身, 以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孔子所重视的正直和礼义推及到现代社会中, 可纳入道德与法律的范畴里。同时, 重德不是轻才。孔子重视仁德的同时, 也重视使用有才学、有谋略的人。因此, 高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注重这一方面的考核,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如果招聘的教师连基本的道德都缺失, 那就无从谈起教书育人了。 (2) 育人。选拔了合适的人才,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但是人才是要不断地培养、培育, 不加以培育, 就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才能使整个组织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3) 用人。孔子说任用人才应“赦小过, 举贤才” (《子路》) 。贤才不是完人, 不是毫无缺陷的人, 甚至相反, 有的贤者缺陷也相当明显。用人就在于用其长, 容其短, 若不能做到这一点, 恐怕连任用的人都找不到了。孔子说:“成事不悦,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八佾》) 。这一点也更加值得我们现代管理借鉴, 我们在管理教职员工或者学生的时候, 要给人改过的机会, 不能一票否决。 (4) 留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重“仁”, 也就实现了重人, 教职员工得到了组织的重视, 人自然就会安心留在组织里, 为组织争取更大的效益, 人才就可以留住。

当然, 我们提倡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 并不能忽视其他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管理措施的改革与完善。儒家主张以软性管理模式 (认同社会人伦) 来求得被管理者的人性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道德修养上都能像圣人一样达到至高境界, 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能一味依赖道德教育, 而应该将“德治”和“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仁”并不一定在任何的时间和阶段适用, 它发挥的作用有时候不一定可以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有人甚至会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柔弱的管理, 对某些人行不通。因此, 我们在管理当中要把“仁”作为现代管理的理念, 并辅之以规章制度, 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维持组织的正常秩序, 保障组织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

总之,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以求知的态度去进一步探究孔子的思想, 在继承优秀管理传统的基础上, 探索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摘要: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寓有深邃的哲理, 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思想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仁学”思想是儒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影响在各个时代和领域都异常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启示。

关键词:仁学,孔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周育平.孔子的“仁学”与现代管理[J].桂海论坛, 2004, 17, 2:34~37

[2].刘筱红.论孔子仁义道德管理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 :113~116

[3].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6~7

[4].胡君辰, 郑绍濂.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2~3

[5].傅军.孔子人本思想的现代诠释[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篇4:孔子的仁学思想

关键词:仁;仁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63-02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解读

(一)孔子“仁”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仁”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所以孔子的思想有“仁学”一说。解读孔子思想可以看出,“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仁”就是品德高尚。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仁者爱亲,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①这里就说到了仁的基础是孝顺父母,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爱兄长。在《颜渊》中孔子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不是狭隘地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而是扩展到家庭成员。“泛爱众,而亲仁。”②以此可见孔子认为“爱人”的重要性它是“为仁”不可缺少的部分。孔子收学生不问贵贱,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他的爱人之心。孔子的 “仁”不仅仅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从爱亲到爱人,就是一个推衍的过程,可见,孔子的爱也可以推衍到物。孔子的“仁”其实也可以是爱物的,是可以推衍的。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仁学注重德育、内在、主体和践行。“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孔子在《里仁》中曾说:“里仁为美”,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人格理想,还更应该是一种社会理想。孔子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他推崇君子的理想人格应该以“仁”为中心,并且把它作为一个人应该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信条。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仁德就等于是没有个人品德,可见仁对一个人的德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格目标,孔子主张“仁者安人”(《里仁》),而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孔子则坚持“义以为上”(《阳货》)。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主张要通过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而反对通过不法和不正当的手段来牟取利益。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追求物质享受,更应该向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上努力,获取和执行理想人格,正如《卫灵公》中所提倡的君子应该要做到“谋道不谋食”和“忧道不忧贫”一样。要使理想人格成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除了要推崇理想人格,还必须要把它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但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必须有坚定地意志力可以抗拒外在的种。

二、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

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合理的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仁”的思想。

对于个体来说孔子是注重内在的,也就是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孔子强调德育,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要注意“仁德”,以实现自身个体的理想人格目标。个体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就是一种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孔子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注意促成学生理想人格目标的实现,符合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一点是值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借鉴和学习的。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接点,会对即将步入社会产生一些恐慌,也会不切实际的产生一些欲望。有了理想人格的指引,大学生就会自觉并理性地控制住各种不该有的欲望,并能够在错误产生之前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至于因为欲望无限制的发展而产生危害,最终在伤害了自己的同时也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理想人格的指引下,大学生还会把良好的思想状况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增加自己的信心,并努力的付诸于实践,处理好学习与就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理性自觉。

实现“仁”,首先还是在于主体自身。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发自内心的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关注和认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的合理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觉地形成社会认可的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关注大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很注意区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在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育,这开创了中国“因材施教”的先河。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它的个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到行为上。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针对不同大学生,有区别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深造等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模式,精简学校的行政人员,扩充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数量。这样,有了足够的师资,因材施教才有了实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他们的品性等实际情况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不同的学生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价值多元化得发展,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逐步广泛,但是,因为不是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当今大学生在个性上的差异。要对这样一个有差异的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有区别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那些先进分子来说,他们有更高的思想追求,他们公而忘私,要求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可以被列为标兵,做个榜样让其他同学学习。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中规中矩,遵纪守法,对于他们则可以宣传一些更高尚的东西,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极个别的大学生来说,则要向他们传输一些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和公民该有的思想觉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四)注重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孔子看来,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业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鉴别其真伪,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结合社会实践,才能大大提高其成效。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获得应有的思想政治态度。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我们应大力实施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大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好形式,是学校和社会相联系的一条纽带,是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践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因此,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自觉教育,是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前,普通高校都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其实可以在评价中加大政治思想方面的权重,并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实施完善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让学生可以自我检测,自我发展,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可以更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内在,关注个人理想人格的确立,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关注受教育者的理性自觉。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实践,认为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提高其实效性。孔子仁学思想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学而》

③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30

篇5: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想体系

② 孔子还提出“爱人”的主张。爱人是仁之本的推衍和泛化,是从血缘关系中外化出来的一种认识,它的具体方法是“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孔子主张的“爱”是“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就是礼。孔子对仁的论述十分宽泛,但都是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礼。④ “克己”就是“为仁由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修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的,是个人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表现,并不受别人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孔子视之为“为己之学”,主要就是个人道德知识的修养。⑤ 孔子的仁学还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仁者安仁”、“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这些仁表现的意义基本相同,表达的都是一种仁的境界。

⑥ 孔子仁学,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政治伦理哲学,“修身”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在于“德性”。所谓“德性”,就是要保持人民对自己的信任。而这种“德性”,必须以“修身”得之。⑦ 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仁”,三达德之一。“仁”,心之德。仁”,善之道。“仁”,克己之行。

篇6: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现在又大热了,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扎根成长,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又能持续多久,要搞清楚这个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为什么是仁学思想,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这种话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但这只是表面,所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看法。

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就是——仁。孔子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我认为这没有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首先要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然后再把爱推广到众生,即是“仁”。

孔子心中的“仁”的内涵,后人把它归纳为了四点。1.治国治民的基本原则,做到“恭、宽、信、敏、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仁”在众德的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仁者一定是具备了其他品格的,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这也没错,但是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是假,孔子深恶痛绝,但真也不一定讨他喜欢。嘴上没把门的人,情绪激动的人,如仲由,心直口快,和巧言令色有区别,孔子也不喜欢。现在的人认为他更喜欢的是不说话或少说话的人———闷葫芦式的人。“巧言”的反面是“讷”,“讷”是言语迟钝,话都说不利索;“令色”的反面是“木”,“木”是面无表情,好像木头疙瘩。他喜欢的是木讷之人,认为木讷之人才近于仁。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孔子这种想法并不对,木讷之人即为反应慢不善交际(说话)的人,那种人不只是现在,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也是不适应社会的,孔子自己也不是那样的人,仁者必然是会说话艺术的。3.仁是最完全的人格的内涵。4.仁是人道之根本,是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理念。

孔子强调,仁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主观的认同,只要向往它,在行为中追求它,它就在我们的面前,具体说即是从眼前做起、从最亲的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是很认同这点的,首先他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否认任何一个人都要成为仁者的可能,这对建立和谐社会也是有益的。

但是孔子的仁学思想不可避免的有很大消极作用。他认为礼是达到仁的手段,要求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他要求人克制自我,使视听言行符合礼的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他强调“正名”要求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使人人明白自己在社会之网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欲,他认为这有利于消除争乱,但狗逼急了会跳墙、兔子逼急了会咬人,总被人压迫总居于别人之下,人民也是会起义的。我很认同李零的看法,他说:“我理解,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比如“文革”,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道德很脆弱,也很实际。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比如,挤公共汽车,人太多,车太少,秩序大乱,谁排队,谁甭想上;火车,千里迢迢,不是一时半会儿,汽车可以让座,火车就没人让,里面的道理很简单。道德,甭管多好,社会一乱,说垮就垮,越是没道德,才越讲道德。道德不是讲出来的。历史上,国家一治一乱,道德时好时坏,太正常。远了不说,明朝末年怎么样,清朝末年怎么样?野史笔记、旧小说还在,人和现在一般坏,甚至更坏。您别忘了,那时道德归谁管?正是孔老夫子”换句话说孔夫子的礼并不能消除争乱。总结一下他的消极作用就是极大的限制、摧残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在严格的社会名分的重压下,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形成了压抑私欲、因

循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就像戒烟的抽如烟,暂时过嘴瘾。有人呼吁的乡约民规或宗教道德,也都是如烟。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比如,咱们的邻居老大哥,人家俄国,就是双头鹰、三色旗、彼得大帝、东正教。什么人会出来吆喝,说我不讲道德?没有。什么时候,都有人吆喝道德,特别是缺德的乱世。我们现在不是乱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但飞速发展的是经济,飞速倒退的是道德,孔夫子再次被推到道德丢失的风口浪尖,当然不是要批判而是要再次认真学习。

总的说来我是认同孔子及其仁学思想的,毕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道德规范,在现在他的很多思想尤其是仁学思想对中国以致世界都很有借鉴意义。很多学者说中国需要一种信仰(不等于宗教),儒家思想很多年占据了这个位置,但近代以来的批判完全动摇了其地位,人人都觉得孔子的思想这有错那有错,但没了孔子,什么“小悦悦事件”层出不穷,重新认识孔子及其现代价值成了很重要的事。

1.孔子倡导和平,孔子学府在世界各地的建立有利于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中国的崛起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

2.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创造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孔子的快乐学习理念、师生相互摄养的理念和有教无类的理念都是值得学习的。

3.孔子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有重要意义。

4.“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是这个道德日益败坏的社会非常需要的东西。弘扬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应该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篇7: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儒学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诚然,它作为封建统治者推行“王道”的工具,本质上是欺压人民、奴役人民的。但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发掘其合理成分,注入社会主义道德内容,就有很大现实意义。作为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总纲的“仁”,几千年来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总的指导原则。在今天,它同样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

“仁”学认为“仁”是一个大概念,一切美好的品德都包含在“仁”中。它是最高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其它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仁”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仁人”,即“仁义之人”,有宽厚之德、仁爱之心:二是“爱人”,即“重人之义”、“泛爱”、“博施”具有普遍的人类之爱。归根起来就是“仁者爱人”。当代大学生如认真领悟这些内容,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并运用到学习生活当中,必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恭”即“恭则不悔”,即为人谦恭就没人轻视,虚心礼让,不自满,不盛气凌人。一个谦虚的人能博采众长,用以充实自己,能自觉地改过从善。提高道德水平,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表里如一,不但态度上谦恭,而且在心里树立谦恭的观念。其次,虚心向他人学习。再次,有自知之明,不断认识、纠正缺点。最后,不因为取得成绩而看不起别人。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和同学相处中,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只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有少数大学生强调个人奋斗,以为“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不仅学习上很少互相交流,思想和情感上彼此也不交流、互不关心。甚至在个人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彼此都尽量保守秘密。结果造成了同学之间的淡漠关系,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2、“宽”即“宽则得众”,即气量宏大,拥有宽阔胸怀,待人处世宽容厚道、不刻薄,能容人。能与各种个性的人融洽相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具有宽阔胸怀的人可以兼容万事万物,赢得众人之心。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大学生个体之间有时处于拒斥状态,同学之间彼此存有怨恨,经常为小事而争吵或攻击,致使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心情沮丧或压抑烦躁。轻者心中怀有不满和抵触情绪,重者会采取某些极端的行为,高校里甚至出现过杀人碎尸案和纵火案等。培养宽厚待人的作风,不以恶意猜测人,崇人之德,扬人之善,师人之长,勿求全责备,大度容人,尤其能容纳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做到这些,首要的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信”即“信则人任”。即诚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诚的主要内容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对自己,真心实意为善去恶,从事道德修养:对他人,开诚布公,无所隐瞒。诚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从事道德修养的前提,也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无诚则无德,无诚则事难成。只有作到诚,才能感动他人,取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增进彼此问的团结和友爱。

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取信于人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信用一般不像社会政治与经济交往中那样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主要是依靠道德力量来约束。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只有真诚待人,才有可能谈得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经验证明,为人与交友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诚实。诚实才能使人放心,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否则,就会产生“信誉危机”失去众人的支持和帮助,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敏”即“敏则有功”。仁学是入世的学说,注重进取拼搏的文化模式。“敏”着眼于对知识的追求上、为人类的贡献上、认识的深刻性、反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预测能力、办事能力等。

当代社会,物欲化倾向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心态,物质层面的追求成了不少人的言行动因,受此影响,不少大学生名利心较重,缺少应有的精神追求。急功近利成了不少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南,比如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只以能否挣大钱、向往大城市等单方面考虑问题,而较少考虑能否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会让名利束缚住聪慧敏捷的头脑,患得患失,难成大事。

5、“惠”即“惠则足以使人”,对别人施以关心帮助,当你需要别人时,会得到加倍的回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给予别人一点一滴的帮助,在别人有困难和挫折时,尽最大努力提高帮助,因为“雪中送炭”往往比“锦上添花”对人的帮助更大。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行,不要只顾自己。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助人而后得人助的思想,但也确有不能全面看问题,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不愿付出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这样的学生只能生活在个人的狭小圈子里,封闭自己,孤立自己,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现在是一个讲究“双赢”的时代,那种一心只为自己的人最终会被人识破而远离,应该看到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永远是有价值的。

篇8: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由四个重要的因素构成:血缘基础, 心理原则, 人道主义, 个体人格。首先是血缘基础。“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 亲属关系崩溃的时代条件下, 把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 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 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 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解释, 使之摆脱特定的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其次是心理原则。在这一因素中孔子将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人内在的东西, 即将“礼”“仪”等外在的社会规范, 约束转化为人内心的内在要求。第三个因素:人道主义。由亲亲而仁民就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 在整个氏族——部落成员之间形成既有等级制度又有人道主义存在的关系。第四个因素个体人格, 指的是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孔子强调“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学”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孔子的“仁学”思想将外在的礼仪改造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成为一种文化心理。人道主义意识的强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在这种日常生活的人群关系中就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 个体人格的完成, 心灵的满足与安慰。孔子对“仁”的标准的制定体现了“仁”与现实生活、与社会性义务、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的紧密联系。孔子认为“仁”是与整个社会即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利害相关联。孔子的“仁 学”思想不仅仅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 它的主题内容是社会性的交往和相互责任。“四海之内皆兄弟”, 就是仁者爱人。人都是爱自己的, 孔子要求要爱别人。这也是佛教里的慈悲, 道家的慈爱。人只有在和人类的关系构建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而在爱人的基础上构建的关系是最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

“存在主义”之存在意义。人的存在及其本质问题是存在主义讨论的重点。萨特认为, 前人虽然作过长期论争, 但始终从本质先于存在出发规定人的本质的, 例如,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 认为上帝先规定好人的本质, 然后按此规定把人创造出来。到了十八世纪, 法国无神论的哲学, 虽然抛弃了上帝这一概念, 但它仍保留“本质先于存在”的说法。

萨特认为, 所有这些都属于从本质, 亦即从概念中推演出人的存在, 应当抛弃这种传统观念, 抛弃上帝创造出人的本质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假如上帝不存在, 那么, 世间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可证明是‘存在先于本质’, 这种存在物在接受任何概念予以规定之前, 就已存在, 而这一存在物, 就是人。”萨特的意思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 然才说明自身”, 人只是后来要变成的某种东西, 人照自己意志去造成他自身, 所以说, 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 人是循着自己设计而成为的东西,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这原理, 也即所谓主观性”。

萨特强调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对人的本质作出规定, 人完全由其主观性决定自身, 并根据主观性而行动, 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立论, 决不仅限于此, 它是一个一切从主观性出发的, 即从人的意识、意志决定一切的唯意志论的原理出发, 而把人的存在仅仅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 它是一连串的表露存在的“显现”。人的本质就在这种显现之中。这样, 萨特就把人的本质歪曲为不可知的东西。与此同时, 萨特通过“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教, 歪曲和割裂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真实关系, 把人从社会世界中孤立出来, 把它看成是孤立的生物个体, 看成是超时代、超阶级的个人, 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完全由个人主观性决定的东西, 从而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 而在阶级社会中, 否认人的阶级本质。

“仁学”与“存在主义”。孔子的“仁学”思想将人的存在意义放置在“伦常日用当中”, 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满足, 在这样的文化心理的影响下整个民族以后不至于发生“真实的存在”即作为每一个人的个体被抛掷在异化世界之中, 居于众多人口的社会中却倍感孤独与凄凉。

孔子强调学习是快乐的。人生不仅要学习, 还要把学到的东西实践到生活中并且灵活运用, 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灵活实践; “四海之内皆兄弟”, 即仁者爱人。人都是爱自己的, 在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人。在现的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 科技力量分外加强的社会, 孔子对于“名利”的解释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对于名利的追逐与着迷, 使得人类沉溺于金钱与物质生活的享受, 不再为自己留下一片精神的家园而逐渐变得孤独、空虚。在孔子的思想中则直接否定了“名利”的价值观。“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反问, 如果不为人所知, 没有功成名就, 难道就应该整天抱怨痛苦吗?如果一个人很普通, 不为人所知, 但是仍然不抱怨, 快快乐乐的生活, 不去追逐所谓的“名利”不也是君子吗?这样的生活也很有意义啊。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中, 萨特通过“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教, 歪曲和割裂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真实关系, 把人从社会世界中孤立出来, 把它看成是孤立的生物个体, 看成是超时代、超阶级的个人, 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完全由个人主观性决定的东西, 从而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 而在阶级社会中, 否认人的阶级本质。人的存在成了无源之水, 空中楼阁。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 人类更需要的显然是将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 更注重人的社会性的思想学说。

摘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 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成为东方人的品格与心理的基础。他的“仁学”中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有着非凡的影响, 尤其是现代文明之下的中国人。“仁学”中人的存在意义被放置在“伦常日用中”, 人生理想满足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与之相比较, 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截然相反, 人成为社会的异化物, 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人失去了本质。在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 钢筋、水泥、机器的异化世界中, 也许孔子的“仁学”可以避免我们走进存在主义的“无名”性的恐惧。

关键词:仁学,存在主义,生存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三联书店, 2009.

[2]程同乐.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影响及现实意义[D].重庆大学, 2009.

[3]李策.孔子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肖恩赛耶斯 (SeanSayers)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概念——现代社会思潮中的黑格尔式主题[J].教学与研究, 2009 (7) .

[5]王克千.萨特存在主义剖析[J].哲学研究, 1984 (02) .

[6]黄玉顺.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何以可能?——依据生活儒学的阐明[J].理论学刊, 2007 (10) .

上一篇: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下一篇:作文 美丽的图画(看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