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2024-08-06

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精选8篇)

篇1: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笔者对所在农村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农村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几年的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经过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有如下因素。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

[1] [2] [3]

篇2: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文西中学 唐南能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 2

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每当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都有点底气不足的感觉。我能满足他们的希望吗?最怕看到这样的眼神蒙上失望与不满。是啊,他们一星期只有一节美术课,我也想使这宝贵的一节美术课象潘多拉盒一样精彩纷呈,让他们期待的眼光大放异彩。但从学生的表情上我读懂师生共有的心声——美术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与愿违的局面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问题。

(一)学生程度不一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学生生活很单调,很多学校根本就不开设音、体、美课程,升入初中后中心中学招上来的来是来自各个乡、镇办小学的学生,这些乡村学生程度千差万别,造成教师在授课上有很大难度。例如:初一美术课本一、二册第一单元欣赏课,让学生欣赏、中外名画,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小学很少接触美术,哪怕是很浅显的儿童画也没见到过几幅,象《维纳斯的诞生》„„等这样的西方名画,他们又以怎样 的心态和感情去欣赏呢?记的我讲这课时,刚翻到这一页,学生就嘿嘿的怪笑,有个学生干脆直接的嚷嚷“老师,是不是不穿衣服就是美„„”,让我好不尴尬;再比如初一第一册第二单元,《校园伙伴》中《写生与表现》一课,他们连最基本的造型都不会,一节课怎么能画出他们的小伙伴?画完后无论怎么看都不会象“人型” 4 的,有少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如不兼顾大多数,“目中无人”的将课程一味开展下去,又怎不会使众多期盼的眼神蒙灰呢?(二)学生没有学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术课 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几乎每堂课的要求往往都不一样,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记的有一次区里开展听课活动,实行不定班级抽签,我讲课的内容是《面具的制作》,在要求学生面具制作时,学生没有纸,没有剪刀,甚至一个班连一盒常用的画笔也没有,幸好我随身带了一大盒油画棒让他们传递使用,否则这节课真是没法开展下去,剩下的大部分制作时间就只能干瞪眼,更别说什么作业展示、灵动涌现的场景出现了。二.学校问题

其实,学生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学校问题。如若诸多的乡镇办小学一直有序的开设着美术课程,学生受着良好的熏陶,就会有一定的美术素养,积攒一点美术底蕴,也不会说出上文那种粗鲁的“大白话”。如若学校能提供一些必备的简单的学具,以上学生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学校美术教学器材不足,也是无法上好美术课的。美术教师连画架、画板、画笔都没有,怎么练习基本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学校图书室关于美术方面的书籍太少,或是干脆没有,无异于斩断教师的营养活水;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评价不讲“方式”,也会造成美术教师心情懈怠„„

在学生辍学相当严重的今天,各学校也都对艺体这一块引起很大关注,以此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学校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而美术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意在告诉我们一点,美术学科不在是单纯的技能学科,而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一种文化学习。它不但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 5

教育任务,而且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学校应该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确实能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踏实顺利的开展这门课程,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教材问题

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课本有了很大的变化,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以及多元,突出现代意识和中国特色。不可否认教材的指导思想很好,但你想啊,薄薄的一本美术课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谈何容易!“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能有多大!太普及了,就往往缺乏针对性,例如,初一下册课本第四单元的活动四《表演插花大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不可能买来这么多的鲜花、花泥、花盆来试插(除非他们家是开花店的),教师也没法准备这么昂贵的、多的教具,这样的活动也只好选择放弃了。编者可谓用心良苦,总想用有限的纸张向学生展现一个超越时空的无限丰富多彩的艺术长廊,什么都想涉及,什么都是蜻蜓点水,甚至有些课页连“水”也沾不上,更不要再奢求“甚解”了,例如,初二下册《设计、实践、体验》课中,要求学生在多次修改和调整的基础上,绘制完成室内效果图,不要说学生一节课根本无法完成,就是几节课也难以完成。这样的课专业性太强了,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教师授课就会有很大困难,学生更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这一课由“绘制课”改为“口头设计课”,让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设计自己的房间,学生对此既感兴趣又能畅所欲言、心情愉悦,又怎么会出现“绘制”中的恐惧与“强人所难”之色呢?再一方面,美术课属“精简”、“超薄型”,但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图片空洞无用,或展示别的学校学生制作场景,或出现某种氛围,学生从课本上对所学的内容仅仅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概念型的认识层面上。编者能不能多展示一些学生作品,或增加一些有关历史背景知识的介绍及相关图片资料,能不 6

能把书编的再细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或者可选择、可参考的空间大一些,更能体现地域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教师问题

美术课开展的是否顺利、丰富、吸引学生,虽然有许多客观的条件,重要的一点还是取决于上课的教师。

(一)美术教师应关注交叉学科知识的渗透。在中学教育朝着知识的多元化和立体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从美术学科的特点来看,其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隐形性。孤立学科的教学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少知识的延伸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例如,我们在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时,如不了解它的历史、宗教、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史,我们几乎无法解读古埃及的辉煌艺术。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美术教师,就应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的“数据库”,以适应新的挑战。

篇3: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 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 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 激发其热情。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 正确的引导, 才能培养其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有些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 使我们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 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 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 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 只有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的积累, 技巧的提高, 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 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提高审美意识。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 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 渗透各学科, 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兴趣入手, 提高创造能力

篇4: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培养兴趣 审美意识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233-01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和认知事物有着重要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展示自身的知觉能力、感情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也是学生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期对事物的认知有着一种想描述的冲突,看到具有干人力的事情的时候,就想描述出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从而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初中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画自己的头像的时候,则有的学生会想画自己的爸爸,有的则像画同学的头像,我們分析一下学生这样想的原因,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的处于对自己的不自信,有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比较和谐,而有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和同桌的关系比价密切。如果教师这个时候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画,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自己要求来操作的学生予以批评的话,这就就会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受挫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来画。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向,对于表现比较友谊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鼓励,对于不少很理想的学生,我们也应该予以鼓励。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有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心里,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农村教学存在着许多的条件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农村美术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我们的美术教学不是要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美术家、画家,也不是仅仅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放松。在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对事物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完全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加,知识的越来越丰富,这就使得他们在绘画技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才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的去绘画创作,这就要求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陶冶情操,能够更好的提高其审美能力。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以一个太高的要求来要求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着自己独特性和新颖性,对于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而不应该以为的指责。改变观念是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首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有美术是副科的这样的意思,从而使得教学的时候不注重教学过程,美术能够很好的看出学生的世界观,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思,才能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廖琛琳.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教学方法的浅析[J].新课程(中),2016,04:27-28

[2]包亚君.让美术教学在情感教育中绽放光彩——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4,08:31-33+36

[3]王修远.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与实践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125-126

篇5: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摘要:初中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 在培养学生基本艺术素质的过程中,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美术教学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并在教学理念方面与时俱进, 还要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特长, 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 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 美术素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同时也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整合能力。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学习这门学科,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教育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 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因此, 围绕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训练,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更加高效地解决眼前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 迅速地迁移到问题情境中, 使得问题解决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基地。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概述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忽视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学科基础的概念技法的教学上。然而从长远来看,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单一的, 也是比较薄弱的, 为了使学生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为了祖国的强盛, 我们需要在创新能力方面多付出一些心力, 让学生不仅学习这些基础的概念和技法, 同时也能够进行创新的组合, 有更多的创新创造。所以, 初中美术教学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 体现出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都能够通过美术学习, 发挥出自己的个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初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包括美术教育, 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观念是初中美术教育的目标, 而培养学生的实践绘画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核心, 所以, 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美术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 让学生学会审美的标准, 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领之下去面对生活中的美与丑的评判。而且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美术这门学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初中美术教学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创新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 兴趣代表着热情, 代表着动力, 所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美术这门学科可以从学生的内在情感上激发起或是温馨, 或是幸福的感受, 甚至也可能会有一些消极的情绪感受出来。正是因为它直达人的内心, 所以, 这门学科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发挥这门学科的优势, 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态度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物, 学生们产生了或是一致或是不一致的情感体验,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公开的分享和讨论, 从而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一定的渗透教育。

与其他学科相比, 美术的直观生动性和色彩形象的丰富性, 使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浓浓的趣味和快乐。所以,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热情。要从专业的角度带领学生欣赏和解读教材中经典的作品, 让学生带着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理解这些艺术作品,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艺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三、初中美术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方面与时俱进, 进行创新

素质教育改革正不断推进, 可是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还抱有很多的疑虑, 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所以, 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故步自封, 表现得过于被动。一个新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师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要在教学理念方面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 要用新的理念来代替旧的理念, 在实践中去体会哪些理念是正确的, 是有价值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束手束脚, 没有足够的信心以及勇气来面对、创新更加美丽的空间,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引起的, 因为传统的教育体制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法和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 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分不清层次和目标, 要求得不够具体, 另外很多教师自身的思维定式, 也限制了他们在理念接受方面的速度, 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实践性。所以, 教师只有不断变革, 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增强的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四、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特长, 有效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初中美术这门学科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当这样一门艺术类的学科与人的情感、态度、思想等联系起来的时候, 学生整个身心都被激活了。所以, 这门学科与其他的抽象性、理论性、知识性的学科有着完全的不同, 这门学科理论和实践并重,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左右脑的开发来说, 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 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也是在于幻想, 即便到了初中, 学生们也能够徜徉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 感受到自由想象的快乐。所以, 围绕着任何一个主题, 学生们都能够从自己的角度自由地创造,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所以, 要给学生这样创作的自由, 给他们自由自在创造的快乐。

总之,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积极的促进和发展, 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善于创新和创造,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创新型的初中美术课堂上, 给学生带去更多有益的精神财富。教师也要善于创新, 善于整合, 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课堂, 带去创新而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郭璇.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 .

篇6: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象。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美术教学“欣赏·评述”这一环节内容的课外阅读日益突现它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广泛阅读是适应未来社会成员对多元文化和丰富情感世界的需要;是全面提高美术素养的基础;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开展美术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进一步补充营养,课堂中对一些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古建筑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同时自己的写作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明显的突破。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内容指向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场所。

2、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这也是实验的理论依据之一。此刻,且让我们着眼于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课程资源的结构单一,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许多学校甚至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阅读的内容方面贫瘠到了四大名著的作者都不明了,更不用说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悉尼歌剧院等等一些著名的建筑;从阅读途径看,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可见,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由此可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方法,推进学生阅读,并切实达到相应目的。

3、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4、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及我们的阅读现状,我们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依托智慧型课外阅读,点燃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

二、研究目标

1、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有读书能力,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读书中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2、探索以课内阅读为本,拓展链接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和课内外阅读链接的途径。

3、全面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美术阅读能力。

三、研究内容

(一)让学生智慧地课外阅读

1、以兴趣诱导学生读书

利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开展美术兴趣小组,试从学生的实际及兴趣出发推荐读书书目。以中西方有名的建筑以及画家的作品进行介绍,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进行阅读了解,诣在培养学生兴趣,因为它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

2、以自主形式促进学生探究

利用晚自习进行阅读自主学习。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得美术素材,要实现让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目标,必须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我们在阅读课上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提倡阅读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和主体性。

3、以科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自由他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能。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批注阅读法等。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读书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摘抄,平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积累习惯等。

4、以良好的读书习惯推进学生进步

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可以使人获取信息,汲取知识,还可以给人带来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机会,并且可以怡情养性,多一种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径。所以我们在组织进行阅读时非常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带着明确目的去读书、按计划读书、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善用工具书等。

5、以丰富的外延吸引学生不断提升

鼓励学生积极向图书室借阅资料阅读、订阅《美术》、《中国油画》等刊物杂志,像学生介绍可读性较强的作品等,让他们感受课外知识的广、深及读书的迫切感。

(二)进行课内外链接阅读

充满智慧的课外阅读总不会脱离课内文本而孤立存在。课内外阅读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美术教材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美术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上《最文明的古迹》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留给我们的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辅以各种建筑的相关资料,推荐学生长大以后到我国的敦煌莫高窟看一看,了解一下飞天文化,到意大利看看比萨斜塔,到希腊看看奥林匹亚遗址等等一些中西方文化。

(三)创建大阅读学习型校园文化

阅读的还有一种大智慧,是创设阅读大情境。大阅读进校园,中午“习字一刻钟”,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晚托设有“读书时间”,让学生在书海漫步。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展开研究,重点探索和研究开展课外读书指导、探讨有效的基本模式,搜集相关美术知识,开展研究探讨,整理读书策略,做好理论知识的积累。

2、文献调查法。开展广泛的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手段,掌握学校五至六年级的学生读书现状及心理状态,由此筛选整理出小学生常用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和喜爱的书籍,提炼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筛选、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并以此作为读书教学的基本内容。

3、经验总结法。在全面展开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链接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交流。开展读书交流会、名著述评、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积累感性材料。并对对本学期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

六、课题的实施步骤

1、起步阶段(2008.10~2008.12)研究制定课题方案;搜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并组织修改、完善方案。

2、实施阶段(2009.1~2009.10)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推进常态下的典型课例、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定性分析,小结成果,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3、总结阶段(2009.11~2012.12)进行课题总结,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论文、软件等,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论文,形成终结性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徐晓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旗牛家营子初中)

摘 要:美术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提高美术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质上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所谓个性差异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教学应该根据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程理念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放,选择学生身边的、最熟悉的、最喜爱的题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经验,适合学生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和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这种灵活、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这种充满兴趣与激情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二、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创新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欲望的源泉。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

如《发现与创作》课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惊喜的环节,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神秘的礼物,这些礼物就是用废弃的物品重新制作的,在好奇心和兴趣的支配下,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从而为创作打下了基础。由于这是教师亲自制作的,在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的体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三、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创新实效

在教学创作活动环节要充分开展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的特点得以最大发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交流,提高了创新的实效性。

四、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思维创新意识,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使其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起他们对美化事物的表现欲望。

例如,在《生肖的联想》一课中,我先采用猜谜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十二生肖的`不同特点,找出主要特点进行创作,再给学生宽泛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教师从中加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尊重,其结果是学生创作出了超乎我想象的作品,有用菜花做的小羊,用土豆做的小猪,用橘子做的老虎等惟妙惟肖的作品,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创造展示成功的机会。

五、充分利用好展示环节,挖掘创新潜能

在教学中,任何一件学生作品都具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这种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创新意识。同时,在不同时期,利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具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得到更大进步。

以上几个环节要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使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精彩的表现,学生有了收获和进步,创新能力得以最大的展现,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 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 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美术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 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 激发其热情。创作自由, 让学生从兴趣开始, 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 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及时的给予表扬, 肯定学生的作业。

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 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 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 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 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 只有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的积累, 技巧的提高, 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 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提高审美意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当中, 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 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 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 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 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 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 渗透各学科, 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兴趣入手, 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 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兴趣。而是教法简单化, 教师讲, 学生听, 墨守常规, 老一套, 不变样, 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 以至学生失去兴趣,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美术教育, 形象生动, 鲜明直观, 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 有它特有的优势。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勇于创新,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 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享受, 一种娱乐。例如, 在八年级的《面具》的课程中, 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 再贴眼睛、贴眉毛等,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 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 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 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 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 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 九年级的雕塑课, 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 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 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 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 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 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 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 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 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 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 学生感到有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直观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过去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 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兴趣。而是教法简单化, 教师讲, 学生听, 墨守常规, 老一套, 不变样, 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 以至学生失去兴趣,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美术教育, 形象生动, 鲜明直观, 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 有它特有的优势。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勇于创新,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 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享受, 一种娱乐。例如, 在八年级的《面具》的课程中, 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 再贴眼睛、贴眉毛等,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 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 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 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 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 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 九年级的雕塑课, 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 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 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 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 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 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 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 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 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 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 学生感到有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 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 少临摹, 要分层次训练。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 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 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 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 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 要循序渐进, 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 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 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 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师从自身出发, 了解学生, 转变观念, 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培养他们的兴趣, 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合同项目开工令表下一篇:党建品牌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