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新形式

2024-08-12

形式主义新形式(共9篇)

篇1:形式主义新形式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学习体会:防止新形式主义抬头

2月11日习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作出指示的。他指出,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形式主义流弊已久,新形势下又不断流变、形式翻新,要防止新形式主义抬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那么怎样防止新形式主义,值得深思。

把硬性规定改为合理考评。比如有的单位规定写心得,一定要写多少字,多少篇。建议可以将这种规定改为一种鼓励性质的机制,鼓励那些真正有真情实感的大作向媒体、书刊等处投稿,鼓励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适当的评比奖励和表彰。这样情况下写出的稿子才有活力和内容,也不至于使得某些干部忽视本职工作而浪费宝贵的办事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准。老百姓心里有杆称,党员领导干部你是否为民着想,解决了几个问题,做了几件实事,作为重要标准。问题找出之后,要敢于“亮丑”,带队的领导要认真落实好责任人,并将问题在村务公开栏里面公示,提出办理解决时限,提出奖惩要求。这样一来,老百姓应该非常拥护。而不是一路前呼后拥领导们走了之后一年半载“音讯全无”,基层的问题依然是问题。

督查以直接深入基层访问群众为好。督查工作方法万千,电子文档的资料汇报、工作现场调度检查、召开座谈会收集情况等不一而论。建议督查组的督查不仅要规定各单位及时写好汇报材料,要看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所属单位的社区、农村去,去单位的服务对象处了解情况,问一问投资商,问一问办事的老百姓,问一问当地的居民、村民,干部们的工作态度怎么样,有没有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做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效果,去现场看一看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真正做得好的典型就作为重点推荐给宣传部门宣传推广,产生榜样效应,扩大活动效应。去基层看一次比收集十篇文辞通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汇报材料应该更有效,更能体现彰显督查的意义。这也是防止督查流于形式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篇2:形式主义新形式

石剑

按照“集中教育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的要求,当下进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的收尾阶段,检查学习笔记成为各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抄笔记、补笔记,纯粹是形式主义”成为许多党员牢骚的“共同点”。对此,有老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新形式主义作祟。

诚然,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单位该制订的方案一个不缺,该发的文件一个不漏,该征集的对象一个不少,作为党员干部,该参加的会议一个不缺,该摘抄的笔记一字不漏,该撰写的心得一篇不少,按要求该走的程序都很到位。特别是不少单位在学习形式上追求“新奇特”,发微信、用网络,美其名曰空中课堂;在意见征集上广发“英雄帖”,文来函往,称之谓广泛征求意见。表面上轰轰烈烈,工作内容、实际成效连党员自己都说“装装样子、问题没有解决”,充分说明唱功大于做功、形式主义依然存在,这势必加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必须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其内容,但过分强调形式,哪怕抄得最好的笔记、写得最多的心得,只会让形式成为“形式主义”,而不会让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从“让我学”提升到“我要学”,自然就难以保证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篇3:感悟新形式教育

平等地参与到活动当中

作为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参与”可以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教师参与活动必须要做到与学生真正平等。

首先, 老师切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 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斯腾伯格提出:“阻碍学生智力成功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教师在活动中虽然与学生平等, 但是学生还是比较崇拜老师, 把老师当成权威人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角度。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老师, 出现新颖而奇特的想法, 有的学生的想法是出人意料甚至可笑的, 但是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 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询问学生这样回答的原因, 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样的答案是不是最好的。如果不是, 那能不能一起找出最好的答案来。

其次, 教师参与活动过程, 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只是参与者, 不能把答案提示或暗示给学生, 给学生一条捷径, 削弱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最好是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疑难时给予适当的点拨。那么, 教师需要在哪些地方着重“提示点拨”呢?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学生不懂或忽略某个细节的时候进行点拨。教师的提示点拨还需要把握好“度”, 旨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最后, 教师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和及时反思的习惯。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如出现误差, 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 不能因面子而固执己见。承认错误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 反而能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

真正的教育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巧, 还要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诚实、坦率等。课堂上难免有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讲, 违反课堂纪律, 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对其批评、指责。其实这时候教师不妨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教师真的控制不住, 采取的方法不是很得当, 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 主动向学生道歉。教师敢于承认错误、过失, 不仅给学生做了一个好榜样, 还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沟通。

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更多的学生推到这个舞台上,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

第一, 活动内容要有新意。怀特海曾经说:“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有某种创新。这种知识要么本身必须是新知识, 要么必须是新时代, 新世界里的某种创新的运用。”在选择内容时, 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 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创设出富有童趣的、有新意的活动。“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只有把知识与生活联系, 把知识与孩子们关注的, 想要探索的东西相联系, 才能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选择好活动内容, 教师还要设置有趣的导入活动引出主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学生的兴趣首先要靠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心理学家舒帕尔·卡格安发现:在那些十分熟悉的事物面前, 儿童们总是表现得心灰意冷、毫无兴趣, 而将那些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事物放在面前时, 他们仍显得无动于衷, 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 但又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导出主题以后, 教师还要组织孩子们的操作、讨论、结论等环节, 这就使得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专家指出,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一个好的老师, 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他的课将如何发展, 但他能根据学生思维的逻辑规律, 按照内容的要求走下去。”

第二, 组织活动要注意语言的运用。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要求教师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必须做到准确、清晰, 简洁、生动、有启发性, 语言越简洁, 越生动, 学生就易于接受。

组织活动还要对学生正确引导。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是主体通过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信息的相互作用主动生成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反应在课堂情境中, 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与教师及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 沟通彼此的理解, 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正如郭沫若所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研究,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 用自己的眼睛来看, 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

第三, 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 而是一个群体。他们的思维不相同, 想法也千奇百怪。教师要注意随时捕捉信息, 处理课堂上的生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教师必须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而且要学会接受学生的问题, 然后把问题再抛给学生。从而使一节普通的课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 使课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活力。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 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美国学者罗伯特·迈瑞克认为,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只有创设这种和谐的氛围,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关怀、理解学生。对不同学生的表现都能透过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学生, 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只有这样才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每一个学生都会在自己独特的领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不能用大部分学生的标准去衡量小部分人, 教师要信任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教育走向成功。一般来讲, 越是容易被忽略的人, 他的自尊心就越强。教师应谨慎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

全国优秀教师纪连海在专访中讲道:当上课时有学生睡觉, 他是这样处理的, 当他发现有个学生睡着了时, 他很自然地边走边讲, 走下讲台, 当他绕到那个学生身后时, 背对着他, 用手从后面摸了一下那个学生的头, 继续边走边讲, 其他学生都没注意到。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 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也更加尊重老师, 以后, 怎么还好意思上课时睡觉。

除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包括和谐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教学情境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谐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频频的心理接触和思维共振。学习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 但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错误出现, 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在出现错误时, 教师要善待学生, 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 鼓励学生重新探索, 而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提议或看法。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指“做中学”, 在“生活中学”, 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学”要求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堂紧密联系, 设置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现在的学生接受的知识多是间接知识。间接知识有它的优点, 但也有它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让学生接受这种枯燥的间接知识的有效办法就是让他们动手, 通过实践获得。因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最有意义的, 也是最容易记忆的。新课程也提到“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精神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 抓住学生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 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不只是教师提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索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技巧, 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创造性地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他们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特殊的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欣赏。欣赏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 可以让学生觉醒、自信起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奖赏时, 他们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 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 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反, 当他们的愿望和行为受到教师的否定和批评时, 则有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 引起消极情绪体验。欣赏学生、热爱学生、激励学生进步是尊重学生情感发展, 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

欣赏学生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 倾听学生的一言一词。只有发现才能欣赏。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观察学生的举动, 倾听学生的言辞, 就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揣摩学生的知情意行。虽然课堂上学生比较多, 但教师要做到既要照顾大多数, 又要意识到少数人的存在,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也许正是这少数人使课堂添姿加彩, 使老师与学生有意外的收获。

欣赏学生既要欣赏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又要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方面的独到之处, 还要欣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即使学生有错误, 教师也要换个角度去观察, 也许这样看是错误, 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亮点。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所谓的“差生”, 在学习方面或纪律方面稍微弱一点。但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弱, 教师要学会欣赏。教师喜欢聪明、漂亮、乖巧的学生,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学生只是老师的几百分之一, 可他却是他父母的全部。即使学生表现不好, 也应当用善意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去激励学生, 使各种水平的孩子都生活在希望之中。

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读书学习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 教师才能以自己的风度、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正在成长的一代求知欲强, 信息渠道广,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教师不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 就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如有位老师在讲“候鸟和留鸟”的时候, 有个学生说:“鸽子也是候鸟”, 老师否定了学生的说法。因为一般情况下鸽子是不会因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但是如果教师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话就应该知道:家鸽是不会迁徙的, 但是野鸽却会因气候的变化而迁徙。

教师学习, 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还要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理念知识和各方面的生活常识以及各种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等。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师在头脑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 不仅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还有利于新思想、新方法的提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使教师紧跟时代, 并能在教学中用最新的知识教育引导学生。

篇4:新形式 新起点 新使命

然而,电大人并没有因此满足。自豪与欣慰之余他们更多了一份勤勉的理由。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电大人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以自身三十年的丰厚积淀为基础,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自己的华丽转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国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具体要求为指针,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借鉴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有益经验,将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搭建一个穿越时空、宽阔无极限的知识空间。

一个崭新的国家开放大学正在向公众走来。

新的历史机遇承载国家赋予的使命

1979年,经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一批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开创了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

三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现代教育思想指引下,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关心、支持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不断成长、壮大,并与各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努力,建成了一个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体,布点遍及城乡,运:行协调有序,规模世界第一,富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国家培养了750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各种类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数千万人次。

回望来时路,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载体,在中国急需知识与教育资源的时期,电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正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对电大三十年的总结:“电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育的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同时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央电大进入而立之年。第二个十年开启之际,电大所面临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着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迫切。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面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电大人清醒地认识到,广播电视大学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求突破,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这是国家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杨志坚校长语调当中充满坚定。

这种坚定的背后,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杨志坚介绍说,三十年前,电视、广播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传播技术,因此,看电视、听广播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世界上成立了一批电视大学或者空中大学。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非常有魄力,通过世行贷款,购买最好的电视机,办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起远程开放大学的雏形,使得电大教育遍及城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当今世界,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正导致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以开放、交互为特征,打破时空、地域、身份界限开展学习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逐步变成现实。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并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追求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开放大学”。

除了教育手段和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更根本的还是教育观念的革新。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活动均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终身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打破以往那种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传统观念,赋予了成人教育以新的内涵,促进了学校教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并演变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运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用终身教育理念,来指导制定本国的教育政策,构建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苏醒,终身教育理念正在向终身学习理念转变。世界银行教育局代局长贾米尔·萨米尔(Jamal Salami)认为,“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但它远远超出了正规学校教育与培训的范畴。终身学习框架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

从婴儿幼儿到退休的各种环境下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

在国际上,1996年,OECD国家教育部长推出《全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报告。1997年,《汉堡宣言》更是进一步提出,一种温和的、建设性的、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正在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受终身教育理念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传统大学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以开放为基本特征的大学,即开放大学。从本质看,这种没有围墙,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通过整合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的新型大学,就是顺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潮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直接以“开放大学”命名的学校就有50多所,而具有开放大学性质的

学校和机构则多达1400多个。今天,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开放大学,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肯定与支持,并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综观全局,杨志坚和中央电大已经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所没有围墙、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大学,即国家开放大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电大的领军人物,杨志坚怀揣着崇高的教育理想。他认为,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突破时空限制,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城乡、社区、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改善基层人才匮乏的窘境,并通过保障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作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必须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远程开放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这是一幅美好的蓝图,期待着电大人去添上一笔笔浓烈的色彩。

新型大学即将亮相惠及全民众望所归

通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日程表已经日渐清晰

2010年7月,作为国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工作,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2月,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已经通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们的审议。未来一到两年,将按照新型、开放、一流、现代化的目标定位,科学规划开放大学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等,一所体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即将在华夏大地傲然挺立。

“从电大到开放大学不是更名,是转型。”杨志坚屡次强调道,而电大也为自己的转型,努力打造着亮点——当前,我国拥有7.69亿从业人员,1.2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1.6亿老龄人口。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生活环境、知识需求的人群,不但对各种类型的学习存在巨大需求,而且在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国家开放大学通过积极探索和建设,将成为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成员学习和发展需求,还将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满足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开放大学正在改变人们未来的受教育方式。

杨志坚谈到,国家的开放大学要引入有效的遴选和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知名专家、教授,整合与充实国家开放大学的师资力量;建立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究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建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水平、丰富远程教育经验、结构合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知名的远程教育家和优秀主讲、主编、主持教师;形成具有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成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远程开放大学。

建设丰富的、适用的、共享的教学资源,是保证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中央电大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根据从业人员的需要与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力度,开发适用的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收集、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国家远程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立开放灵活的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对社会资源的管理和配送能力,面向行业、企业和城乡社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开展高质量的远程继续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使基层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学资源的丰厚储备,是国家开放大学软件建设的第一步。而在软件保障的基础上,适应远程教育需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则是对应的硬件匹配。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天地人”三网已经天衣无缝,这是国家开放大学技术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杨志坚还自豪地讲道:“中央电大对开放大学的设计和建设,将有效地整合利用国家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条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的技术与设施的支持,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教育网络基础设施;按照组建国家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立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多种方式接入的传输系统,以及多种媒体资源的开发、制作设施,建立功能完善的网络教育与学习环境;完善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服务于基层的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国家级远程教育重点实验室和远程教学研究的实践基地。”

同时,开发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分布式远程接待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及有效的学习评价、质量保障和监控系统,学习者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输系统、多终端自主学习,已经深入寻常百姓生活的手机、电脑,甚至正在如火如荼兴起的IPAD,未来都会成为自己的书桌、作业本。

到时,开放大学也将提供“一站式”多种形式的学习指导与服务。随着移动学习和智能学习的发展与应用,逐步实现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和接受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课程修完取得的学分可以存入“学分银行”,学习者只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修满学业、达到毕业要求,即可颁发毕业文凭。

在未来,开放大学在办学的基础上,正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利用遍布全国城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的方式,为各类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搭建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和企业、行业的全民学习平台,吸纳与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提供开放性、普适性、低成本的学习资源与服务,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职业的频繁迁移,社会老年化的加剧,终身教育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的依赖会表现出极大的增长”。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建设面向全国的国家开放大学,可有效整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全民终身学习提供重要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将十几亿人的不同需求纳入同一个平台,需要怎样的实力和怎样的艰苦奋斗,不难想象。杨志坚与电大又一起,正在努力为国家开放大学夯实基础。“今天,我们新老电大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探索,共同进步;明天,可能你我在任何一个角落,轻轻一点,就能完成自己的学业、满足自己的兴趣学习……”杨志坚自信而自豪,电大正在努力,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997年和2007年,国家已经两次调研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和建设。今日将挂枝头的硕果,或者只是过去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几代电大人,几代教育工作者深厚积淀的一部分,这更是开放大学未来努力打造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的可靠依托。电大人在努力,但是学习型社会环境的建设,同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完成所有人随时、随地、随心受教育的梦想。

篇5:早读新形式

早读课,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充实,让学生感到始终有事可做。如果放任自流,学生会漫无目标,只会应付老师的眼光,而对于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都不明确。往往会出现老师看着读一会,老师不看歇一会,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取决于教师观念的彻底转变,化教师被动为教师主动。

每节早读课,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制定目标,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读、背、复习等,目标的制定教师在上早读课前已酝酿好。布鲁姆认为: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其差别在于学习者的学习速度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不能笼而统之。在制定的目标的难度、目标的数量上都应该分层,同时采用多样的形式。

在全班的大声齐读中,学生容易“跟着感觉走”,注意力不集中,更有学生怀着“滥竽充数”的心理,使朗读流于形式。莎士比亚说过:记忆是陪伴人步入知识殿堂的云梯。早读课的主要功能是复习、巩固旧知。但旧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已没有了新鲜感,失去了吸引力。所以为了保证复习的效果,我们应该讲究复习方法的变化。

篇6: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

——习近平批了10种表现

这次习近平批示中再次点名1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明确说“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

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篇7:实践基本形式新探

实践基本形式新探

目前关于实践基本形式有种种划分。这些划分存有褊狭之处。现代实践作为人的总体性活动,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此种划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 者:李荫榕 高献中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3“”(3)分类号:B023关键词:实践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生活实践 交往实践

篇8:形式主义新形式

一、形式主义表现

形式主义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于一身, 是党性不纯的重要体现。概括起来, 其主要表现有认识和作风二个方面问题。

(一) 思想、学风不正

基层形式主义者首先在认识上不能端正自己, 不能达到对主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

1. 思想懒惰

基层干部出路窄, 工作内容单调、繁杂, 很容易形成止于现状、碌碌无为的惰性状态。这种思想上不思进取懒政的不良习气常为基层群众所诟弊。此种干部一般‘勤于政务’, 懒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难得思考问题, 是典型事务主义和理论上的“真理二传手”。虽然在基层干了几十年, 但囿于思想懒惰, 对理论似懂非懂, 对实际问题缺乏深入了解, 他们的讲话自然是千篇一律, 照本宣科。因此, 群众讽刺他们为‘复读机’。还有一种思想不正的形式主义就是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有点干部身处不良政治小环境, 不是改进作风, 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是随波逐浪。他们紧跟领导, 向领导看齐, 奉行“领导说啥我说啥, 我跟领导不差啥”的‘安全第一’原则, 人云亦云, 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

2. 学风不正

基层干部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学以致用才能有效地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当然, 理论的理解需要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与实践相互印证的深入过程。一位创新型基层干部必定是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的有良好作风领导。然而, 以此对照, 当前许多党员干部学习作风, 自身素质培养上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干部缺乏理论学习动力, 没有自我修养积极性, 对参加专题培训、理论讲座少有兴趣与热情;有的干部学习过程不求甚解、敷衍了事, ‘读书看目录, 读报看标题’, 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干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油水分开, 要么不会用或不去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要么言行不一, 说一套做一套, 等等。这些思想、学风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 但害人害己, 误党误国, 危害极大。

(二) 领导、工作作风不正

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 必然地不会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作风。

1. 领导作风不正

地方党政干部‘衙门’作风, 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必然患上官僚主义的毛病。得这种病的人难得下基层, 对群众诉求麻木不仁;即使下去, 那也只是为了作秀。他们迎送必需宴请, 工作必需要人作陪。更有甚者, 名为驻点, 实为游玩腐败。当然, 他们的调查报告也只能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想象了。除此之外, 另一种歪风邪气是浮夸风。有这种问题干部‘官瘾’浓, 名利思想重。为了宣传政绩, 突出成绩, 他们敢于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通过虚报数据, 如地方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计划生育等实现追名逐利的私心目的。

2. 工作作风不正

基层干部作风漂浮, 不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必然地不务实效, 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在这一点上有诸多表现, 比较突出的有一下几种。其一, 因循守旧有的基层干部动辄照‘章’办理, 墨守陈规, 颠倒理论、制度与实际关系。他们思想僵化, 工作中原则先于事实, 用理论、制度剪裁实践;看似讲原则、讲正气, 实则是重形式、轻内容的本本主义。其二, 铺张浪费一些党政干部坚持形象上不去工作就上不去。为了创先争优, 不惜挥霍公共资源。除此之外, 诸如公款接待、公车私用、参观考察等奢侈浪费则更为惊人。据统计, 仅2009年我国公款吃喝就达3000亿之多, 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18.6%, 而同时教育科研、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比重总共还不到38%[2]。其三, 破坏性发展为了追求政绩, 部分基层干部心态浮躁, 热衷于上马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 忽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些只顾眼前, 不顾长远;只顾局部, 不顾全局的非可持续发展规划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方经济崛起。其四, 工作疲沓有的地方经常社会问题落而不实。文山会海、文件制度成堆, 但由于干部作风懒散, 该抓的问题还是没有抓, 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二、解决途径

基于形式主义产生的思想和社会根源,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 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

入口、入心、入脑的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割除形式主义尾巴的思想保证, 因此, 有针对性的对于形式主义者认识上误区的思想教育应主要围绕下面几点展开。

1. 理想信念教育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基层干部思想、学风不正, 图虚名、务虚功究其源是信念不坚定。应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那些对信念摇摆不定、言不由衷者转变为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 使广大基层干部形成一致认同的理想信念。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政治热情中形成讲实效、做实事的氛围。

2. 群众路线教育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政治观。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灵魂重要支撑, 也是“三个代表”重要内容。同时, 它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因此, 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维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也是各项事业进一步前进的法宝。基层干部眼睛向上, 脱离群众;处处讲条件, 谋求个人私利本质上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他们必须认识到群众路线就是根本的领导作风和政治路线。其在具体工作中心系基层, 同时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才能从根本上剔除形式主义毒瘤, 在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3. 实事求是路线教育

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按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它科学地回答了理论、制度、措施与不断变化的基层情况之间的关系, 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 它也回答了形式与内容关系上,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服务于内容, 反对脱离实际、夸大形式。因此, 基层干部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从当时、当地的情况出发, 从基层的实践出发, 端正思想, 真抓实干, 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落实上。

(二)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约束监督机制

反对形式主义不仅要加强基层干部思想建设, 还要标本兼治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其行为, 改进其作风建设。

1. 加强有关规章制度建设和实施

制度对于规范和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作用。通过制度的方式整改形式主义有助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从严格管人管事着手, 当前制度建设主要是强化规章制度的配套、完善和实行。党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于形式主义问题理论研究, 寻找、借鉴有针对性制度措施, 同时, 要进一步健全支撑各项具体制度措施的法规系统。此外, 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对相关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和补充, 增加其实施的可操作性, 对基层干部务实、务虚活动严格规范。作为行为准则, 完善的制度应当对基层党政干部公务活动责权规定明确, 规范他们哪些该做, 该怎么做, 反之, 违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必然地会受到惩罚。

2. 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

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斗争, 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查摆问题, 同时要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建立作风建设监督巡视制度, 由党委、政府牵头, 聘请各界代表为监察员, 不定期地对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进行督察并及时通报。对违反党章党纪的行为严厉处分, 促进党政干部作风改进和好转。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06版, 第291页.

篇9: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应充分认识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内涵和目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努力缩小和解决日益加大的城乡差距,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这一战略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非几年、十几年的事情,而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当然,也决不是仅仅“十一五”期间能完成的。各级政府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一届政府就能完成的“政绩工程”,通过向国家、省及各“包保”部门申请资金投入就能解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应包括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和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而决非像目前有的地方想象的那样,通过搞几个示范村、乡镇,改善农村住房和文化设施,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

(二)示范点建设是必要的,但要防止形式主义。目前,全省及各市(州)规划100余个示范村和几十个示范乡镇的建设,其目的和初衷是好的,但要防止像过去搞“小康村”等类似示范点建设的方式。目前各示范点都“落实”了省、市、县的三级“包保”单位,也都制定了示范点建设规划。但从调研的情况看,这一示范性建设似乎仍然延续着过去的方式,即由“上面”投资、村里建设,而很少征求农民的意见,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和强加给农村与农民的“建设”比比皆是。如果为了几个示范典型,完全由上级投资,人为地搞示范点,其生命力肯定是不长的,同时对其他的村、乡镇也是不公平的。示范村、乡镇的建设是提供“示范”,而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要把改革的成果惠及全部的农村和农民,这才是中央战略的实质。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省、市、县都要做好规划,包括所属辖区的全面总体规划和示范点的建设规划等,把新农村建设的硬件、软件内容纳入其中,并应列入各级行政区域的“十一五”等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端正认识,万万不可采用形式主义的做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形式主义新形式】相关文章:

警惕新形式主义06-17

形式主义新表现方面09-01

早读新形式07-28

营销新形式05-04

新课改形式05-22

新经济形式06-11

新形式语言07-08

感悟新形式教育08-03

新动画艺术表现形式09-10

形式政策新农村建设08-11

上一篇:竞选学生会宿管部部长的演讲稿下一篇:小学生应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