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

2024-08-16

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精选6篇)

篇1: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

简答

1.简述幼儿家庭教育的作用。(上海)1.(1)家庭教育保证了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2)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3)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4)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5)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吉林)2.(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3.简述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西藏)3.(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4.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安徽)4.(1)情绪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3)情绪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号作用;(4)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的感染作用。

5.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吉林)5.(1)教育目的;(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6.简述游戏的作用。(宁夏)6.(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7.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西藏)7.(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8.简述庞丽娟对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的划分。(广东)8.(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9.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西藏)9.(1)观察;(2)实验;(3)游戏操作;(4)参观;(5)谈话、讨论;(6)讲解、讲述。

10.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海南)10.(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11.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方法。(山东)11.(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3)帮助幼儿作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12.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宁夏)12.(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 对于“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这一性质的理解,有两点需要注意: 1)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

2)民办学校出资人依法可获得合理回报。

2、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如何进行管理与监督? 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共五条,其中四条规定了政府主管理部门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一条规定了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服务。1)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指导。2)政府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督导、评估。3)审批机关对民办幼儿园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备案。4)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受教育者及其亲属的申诉。5)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服务。

3、园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主持幼儿园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2)领导教育、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3)负责建立并组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4)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

(5)负责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和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6)组织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7)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8)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4、保教结合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保,通常是指为保护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而进行的体格锻炼,预防疾病,执行科学作息制度、保健卫生制度等内容的活动过程。所谓教,通常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发展智力,促进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活动过程。保和教虽然在定义上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它们两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即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护幼儿的健康是现今保育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全新的健康概念应当包括幼儿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保育和教育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教育的保育就会错失幼儿保育中的教育时机,从而延误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等的培养,造成保育员对幼儿一手包办的局面;而脱离了保育的教育,就会不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他们要求过高,从而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保育和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两个主要内容,共同作用于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释和国际教育条约。

2、简述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纵向五个层次和横向六个部门构成。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纵向主要有五个层次:教育法、教育部门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2)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横向层次主要有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成人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六大部门法律。

3、简述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1)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首先,学前教育法规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各英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只有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学前教育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法规为学前教育政策服务的作用。(2)学前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调整范围不同。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违法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违法行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如体罚学生使幼儿身体受到伤害;另一种是违法行为虽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已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有关部门明知幼儿园房屋有倒塌的危险,却拒不拨款维修。

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一方面是指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违法行为必须是一种行为。

3)行为人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国有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收支有何区别。P207-208 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收入的内容也有所不同。(1)公立幼儿园的收入

①上级补助收入,即幼儿园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②事业收入,即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幼儿家长交纳的入园保育费、伙食费、作托儿童的住宿费。③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幼儿园房屋出租收入、社会捐赠等。(2)民办幼儿园的收入

与公立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没有上级补助收入,只有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而且事业收入是民办幼儿园的主要收入来源。(3)国有民办幼儿园的收入 国有民办幼儿园的收入来源与民办幼儿园一样,也没有上级补助收入,只有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而且事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支出的内容略有所不同。(1)公立幼儿园的支出

①教职员工人工费用支出,即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其内容包括工资支出、奖金支出、福利支出、社会保障支出。②建设性支出,即幼儿园用于建设园舍和场所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新建、改扩建建筑设施发生的支出。③事业性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教学材料费、业务费、园舍的修缮费等。④折旧费,包括大型教学设施、电脑等的折旧费。(2)民办幼儿园支出

民办幼儿园的支出包括教职员工人工费用支出、事业性支出、折旧费、建设性支出或场地使用费。前三项支出与公立幼儿园的支出一样,建设性支出是针对个人独立出资兴办的私立幼儿园来讲的,场地使用费是个人承包办园情况下,个人支付给出租方(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园舍、场地有偿使用费。

(3)国有民办幼儿雷锋的支出

国有民办幼儿园的支出只包括教职员工人工费用支出、事业性支出和折旧费。

2、简述幼儿园国有资产的含义及其管理。

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幼儿园拥有使用权的财产。公立幼儿园的财产都是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任何部门、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挪用、截留,甚至破坏、私分。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用好、管好国有资产、不得挪用、截留、浪费,更不得私分和随意处置,违者要承担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不得改变所有权、幼儿园终止时国有资产的处理。

3、简述幼儿园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幼儿园的合法权益:

(1)按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给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纸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简述与幼儿相关的法律责任。

幼儿园的相关法律责任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当幼儿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幼儿园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侵害者又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其次是当幼儿园自身违反有关法律时,幼儿园作为法人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侵害幼儿园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幼儿园违反有关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幼儿园管理条例》确立的我国幼儿园管理体制有何特征? 我国幼儿园管理体制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政府负责,幼儿教育事业管理地方化。地方负责即政府负责,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要贯彻国家有关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对地方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规划和布局方案,管理当地各类幼儿园。

第二,分级管理,教育部门发挥主管主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各类教育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当地政府对有关幼儿教育决策的参谋者及贯彻执行的组织者的作用。

第三,分工负责,幼儿教育事业管理社会化。幼儿教育事业本身涉及卫生、福利、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因而必须依靠和动员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2、《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做了哪些规定? 《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做了一系列的规定:要求幼儿园要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要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招生编班作出的规定;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要做好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做为哪些规定? 在纲要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内容与要求部分则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与此同时,将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

4、《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些意见?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六大意见:明确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加强管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峡,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

篇2: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

1、描述: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规律

3、指导实践活动。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

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

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联觉

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

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气质的特征?

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教师的智力品质?

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教师的意志特征?

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

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

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榜样力量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

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

/ 4

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

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

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

动作技能怎样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

学习的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便来考虑?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

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

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

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1)行为模仿2)行为重复3)有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10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3)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幼儿期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扩大3)词义理解的加深4)积极词汇增长。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2)情绪控制力增强3)社会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

/ 4

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1)提供特殊教育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有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想象十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创造性不断发展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以受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

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榜样作用的削弱。

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务?

1)心理素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2)从二者的内容看,二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3)二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4)二者相辅成,但不能相互代替。

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

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

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

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育内容,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

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总目标的实现。中间目标: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2)生活辅导3)职业辅导。

确定心理教育课目标的原则?

/ 4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情感体验原则5)针对性原则

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还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2)进行学法指导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4)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5)锻炼坚定的意志6)培养活跃的思维7)陶冶积极的情感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 批评艺术?

1)批评要合理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5)批评要和风细雨6)不要当众批评7)批评要带有鼓励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

篇3:中考化学简答题应试策略

第一抓好基础, 掌握知识要点, 并能够透彻理解有关概念、理论的脉络, 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 (2007年, 山东烟台) 图甲和乙所示的试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

(2) 用图乙, 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点是燃烧的条件,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 (1) 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图甲中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 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由于白磷没有和空气充分接触, 铜片上的红磷虽然和空气充分接触了, 但是也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以上.图乙冷水中的白磷虽和氧气接触, 但由于在冷水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白磷同样不能燃烧。图丙中热水中的白磷由于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又和氧气充分接触, 所以白磷能够燃烧.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只有同时具备上面两个条件, 可燃物才能燃烧, 缺一不可.

答案: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

(2) 图乙没有什么现象, 图丙中的白磷燃烧了.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 要注重思维灵活性、透彻性的训练, 掌握常见的逻辑推理方法“三段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因果、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思维方法, 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例 2005年4月12日凌晨, 一辆停放在箭盘山加油站内载有16 t 浓盐酸的罐体车底部突然发出泄漏, 并冒出浓浓白雾, 石灰石地面冒出许多气泡.消防队员赶赴现场, 用水枪对泄漏出来的盐酸进行稀释, 并采取其他措施.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

(1) 依据以上叙述写出浓盐酸的一点物理性质, 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的一点化学性质.

(2) 罐体车不能直接用铁罐装盐酸.请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稀释后的盐酸如果直接流进附近的农田, 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请解释原因, 并对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分析: (1) 根据题给信息内容, 可得出浓盐酸的一点物理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或浓盐酸可溶于水) ;能与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 因为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从而使铁罐被腐蚀, 故罐体车不能直接用铁罐装盐酸. (3) 农作物一般适合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稀释后的盐酸流到农田中使其酸性增加, 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因此可以用熟石灰粉末中和流入农田的盐酸.

第三置身社会, 联系实际, 达到生活即境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在行动中思索, 以思促学, 以思达行, 从而创造出新价值, 因此, 置身社会, 联系实际, 达到生活即学习的境界是解答简答题的知识之源.

例 (2006年.益阳) 中考结束, 你就要初中毕业了.离开母校之际, 你要留下最后一个好印象, 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不乱扔东西……假设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 清理出如下物品:

(A) 废作业本 (B) 烂苹果

(C) 易拉罐瓶 (D) 霉变了的饼干

(E) 生锈的铁钉

(1) 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2) 你用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主要成分为Fe2O3) , 以重新使用, 请写出除锈的化学方程式:.

(3) 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的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

分析: (1) 垃圾可回收说明它有再利用的价值, 如废作业本用于造纸, 易拉罐瓶、生锈的铁钉可回收再利用; (2) 金属氧化物能与酸作用生成可溶性铁盐而除去. (3) 具有开放性, 答案不唯一.

答案: (1) (A) 、 (C) 、 (E) (2) Fe203+6HCI=2FeCL3+3H2O (3) 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小草也有生命, 请勿践踏 (任写一句,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四培养学生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运用化学语言, 也是解简答题应重视的问题.同时, 要拓宽视野, 发散思维, 强化对探究性简答题的研究探究性简答题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 学生对所学知识整理、检索、延伸和迁移, 着重考察同学们的思维发散和收敛能力, 因此拓宽视野、发散思维、能力强化对探究性试题的研究是解答简答题的必要措施.

篇4:简答题 不简单

简答题是高考政治试题的一种必考题型。简答题题目灵活、角度多变,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为主。从题目设计的风格来看,常常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所考查的知识来看,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考生在高考中的得分来看,简答题往往是所有高考题型中得分较低的题型之一。简答题,其实并不简单。

如何回答简答题,一般说来,可采取以下“五步法”:

第一步:看设问,读材料,判断试题的考查范围,即试题考查的是哪一学科,是考查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

第二步:看清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指向。明确了答题范围和指向,就有了答题方向,防止答跑题、答偏题。

第三步:确定答法。分清该题属于集中思维还是发散思维,从什么角度作答,是否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作答等。如“意义”类的设问题,适合用发散思维解答;“理解”、“认识”类的试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角度作答;要求回答“包含了哪些道理”、“体现了哪些道理”的试题,可用“拉网式搜查法”作答,从而找到切入点。

第四步:找要点,细作答。仔细审读材料内容,从而能及时地捕捉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在头脑里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所掌握的基本理论观点对号入座,经过整理编排,按序作答。

第五步:回头看,再完善。答完题后要检查以下方面:答题方向是否正确,文字是否简练、准确,条理是否清晰,有无逻辑错误,术语是否规范等。

但是,在实际答题中,我们要根据命题内容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根据简答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分别从经济常识类、哲学常识类、政治常识类和综合测试类四个类别对简答题的解答方法进行具体探讨。

1.经济常识类。经济常识类简答题选材多涉及重大时事、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热点、图表等载体,考查考生对所学经济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说明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解答这类简答题,首先应读懂载体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问题,然后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准确地圈定知识范围,找准直接相关的知识点,用相关的知识联系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对题目设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例1.(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江苏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但文化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据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解析:本题可采用“五步法”作答。第一步:通过看设问,判断本题的考查范围是经济常识。第二步:明确答题的指向,本题指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第三步:确定答法,本题属“意义”类的设问题,适合用发散思维解答。第四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江苏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但文化资源丰富”(从而归纳出答案要点“发挥江苏文化资源的优势,缓解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的压力”)、“制造业发达,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归纳出答案要点“优化江苏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从而归纳出答案要点“促进江苏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等,细作答。第五步:看答题方向是否正确,文字是否简练、准确,条理是否清晰,术语是否规范等。

参考答案: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江苏文化资源的优势,缓解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优化江苏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江苏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哲学常识类。哲学常识类简答题取材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是重大时事、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热点、名人名言、成语典故,而且还可以是包含着丰富哲理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选段。这类简答题通常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哲学道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正确解答这类简答题,不仅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题目背景材料的含义,而且还要求考生能正确领悟材料含义的哲学寓意;不仅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哲学常识中的各个考点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求考生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辩证唯物论中包含了哪些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中渗透了哪些唯物论的思想,认识论和人生观部分的知识中贯穿了哪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精神等。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同一段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中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同时,在答题时还必须注意题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做了什么限定,区分不同哲学道理的相对界限,做到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例2.(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39题)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解析:通过看设问,可判断本题的考查范围是“哲学角度”,这一范围比较宽泛,这意味着本题涉及的知识可以是唯物论、辩证法范畴内的有关知识,也可能是价值观、认识论范畴内的有关知识。本题指向是“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材料中列举了滨海新区发展经济的举措,而这些举措就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因此,实际上试题的设问就可演化为“这些举措包含、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由于演化为“体现类”试题,因此可采用“拉网式搜查法”作答,即从上到下通读材料,拉网式搜查材料中的信息点,联系对应的知识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应的知识点是“意识的反作用”;“不断壮大……”、“精心培育……”、“全力抓好……”对应的知识点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对应的知识点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本题的答案要点就出来了。最后,回头看,再完善。看文字是否简练、准确,条理是否清晰,术语是否规范等。

参考答案: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滨海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滨海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整体经济质量得到提升。③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滨海新区抓好各类产业,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政治常识类。政治常识类简答题的设计,通常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领导人的讲话或专家学者的观点、国际国内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等材料为考查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政治常识有关知识理解、分析、说明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简答题必须在读懂试题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准确而全面地联系相关知识,同时要求考生对考点知识及知识的内在联系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层次、条理清楚,语言简洁。

例3.(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36题)美国有众多利益集团,它们通过游说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组织游行示威等方式,影响选举及政府决策。其中,代表大企业、大财团等的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影响较大。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解析:本题立意是考查考生对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本题答题的指向是“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由于涉及对“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的评价,这就需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比较和解释。

参考答案:利益集团充当公民与政府的桥梁,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有重要影响。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过影响选举及政府决策等方式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在众多利益集团中,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许多利益集团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

篇5: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

1.学校的产生?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森严的等级性.三,学校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确的保守性.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3.现代教育的特点?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4.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5.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四,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8.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人力资本理论.9.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一教育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二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三,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0.生产力如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三,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3.学校文化的特征?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二,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四,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第四章 教育目的

2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二,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三,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23.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内涵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全面发展说.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4.学生文化的成因?一,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17.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形式?个体二,同伴群体的影响.三,师生的交互作用.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五,社区的影响.1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二,教育的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18.遗传的意义?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

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a.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教育内容的继承b.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c.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a.滞后性,即教育相对落后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超前性,即教育的发展水平比现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要高,发展速度相对要快

遗传素质是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三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视.19.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三,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25.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6.学生的义务?一受教育的义务.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四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五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27.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8.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27.教师的人格特征?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绝对的善良.28.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9.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A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B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一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第六章 课程

30.制定课程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29.学科课程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一.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二,它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经接受过学科的训练,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三,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缺点:一,学校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入课程的新科目往往作出抗拒或排斥,以至于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二,因为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课程的编制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在进行学习时,远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不易唤起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三,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四,它常常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少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31.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安排课程表(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32.课程的改革趋势?一是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是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是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33.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34.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是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二是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三是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第七章 教学(上)

35.教学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36.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规律性/必然联系/本质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38.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与地位(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发展,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关系.39.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一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引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还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发挥着作用.三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40.教学过程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1.运用教学过程应注意?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要割裂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阶段对整体的功用.42.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0.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一要创设和谐环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二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四要引发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五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43.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三充分运用语言直观.44.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发扬教学民主.45.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37.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三充分运用语言直观.38.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核心/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简单地/直截了当地把已知的答案告诉他们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重视启发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达到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39.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问注意:组织问题/提问要用变式/发展学生的思维.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发扬教学民主.46.循序渐进原则基本要求?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7.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4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一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四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第八章 教学(下)

53.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优点: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54.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优点: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缺点: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

要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第九章 德育

56.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5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58.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59.中学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60.德育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61.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62.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一,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二,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三,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四,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63.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一,联系实际,讲清理论.二,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三,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三,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6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二,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三,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66.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二,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三,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67.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68.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运用说服法的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53.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等学生等.运用榜样法的要求: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4.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

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5.锻炼法?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与评价.56.品德评价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它是促进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我国中学通常采取的方式有: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其特点是通过鼓励/批评,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向积极方向发展.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求: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如操行评定要公正/全面/客观/针对性和教育性.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49.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四由于学生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二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和参观法等.三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等51.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哪些?发现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暗示教学;发现教学四个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提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选择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要求/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本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本身的功能以及教学时间,设备等其他教学条件.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55.综合课的构成?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56.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一堂好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要求:知识本身正确.内容处理正确,重点难点突出.要能教书育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组织严密.上课节奏紧凑.44.作业检查与批改的要求?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新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应有的能力.二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三布置作业时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四,教师

6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陶冶法具有自觉性一,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二,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

/愉悦性/暗示性和情景性的特点.运用陶冶法的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景.2教育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篇6: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2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作了哪些调整。

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5简述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6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7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9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

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15.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征?

16.教材可以概括为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17.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18.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9.何谓班级管理,其功能是什么?

20.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21.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22.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23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2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5.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26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27.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2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9.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0.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31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3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34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35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6.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37.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38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9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42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44.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45.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6.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7.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8.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

50.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51.简述增长教学的一般任务。

52.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答:

1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④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包括确定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形成正确舆论等;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6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7.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8①转变课程功能;②调整课程结构;③更新课程内容;④转变学习方式;⑤改变课程评价;⑥改革课程管理。

9.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发现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10①有助力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答: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1分)

12.答:(1)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所以当我们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地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要求。(2)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如不同级别、类型学校的比例关系,不同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13.答:(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4.答: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2分)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等,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较大的启迪作用。(3分)

15.①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16.①教科书教材;②图书教材;③视听教材;④现实教材;⑤电子教材。

17.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一般任务有: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①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19.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遵循班级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功能是:①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0.①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②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③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④对异性好感与爱慕;⑤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21.(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2.(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3)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23.(1)产生新的课程方案;(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3)合目的性;(4)合科学性;(5)合发展性。

24.(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5.(1)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

26.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27.答:(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8.答:(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9答:(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0.答: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31.答:(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32.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3答:(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

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34答:(1)遵纪守法的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品德教育义务;(4)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5)保护学生的义务;(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35答:(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36答:(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37答:(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4)研究的循环性。

38、现代教育特别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包括: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和大众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建立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教育制度;⑦建构终身教育制度。

39、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包括: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包括知识的数量观念和知识的质量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这有别于传统教育。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4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科教兴国的战略的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

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因为: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41、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①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使学生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个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42、班集体的形成,实际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有以下几条路径: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种。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和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43.【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4.(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5.(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6.(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7.【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8.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1)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2)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3)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人力资本投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宪章;(4)人力资本理论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的薪金或未来的偿付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49.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之作用包括:(1)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即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教育充分发掘了人的潜能。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3)教育对人的力量发挥的作用。教育是人的身体力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0.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发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51.教育的一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上一篇:学校秋季开学的工作方案下一篇:关于永恒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