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的初中议论文

2024-08-10

抉择的初中议论文(精选11篇)

篇1:抉择的初中议论文

关于抉择的初中作文

人生的旅途,重重关卡以及数不尽的选择,但不走出下一步永远不会成长,怯生生的害怕也不能改变什么,只是呈现自己战胜不过恐惧而已,然而,自己的人生自己走,不要怨他人是多么可恶,逼得自己走头无路,人人必须为自己“选择前进的方向”担起最大的责任,正因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抉择,且深深明白“千金难买早知道”,即使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后悔,不必再动口谩骂,而是起身以行动弥补过失。

贵人,在生活周遭处处是;人生,转角转折处各个重要。就以朋友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却柔长细致;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交朋友往往亲密狎昵,像醇酒一样甘爽,让人图利,却不知己亦成为他人谋利的工具,心中暗藏着数不尽的玄机,令人深陷困井而难以自我。

对我而言,每一次突破自我极限和挑战,都是最重要的决定,错过了,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即使已做好准备。原以好奇使我和“水”结了一种奇怪的.缘分,后来玩出 了一点兴趣,流水轻抚肌肤,随着技巧循序渐进,野心也愈来愈大,我决定挑战超越自己――横渡汉江,因此,炎炎夏日的暑假无日不出现在泳池训练,锻炼体能, 增进勇气与毅力。终于,我盼的这日就近在眼前。

清晨,旭日东升,我和教练一行人便背起浮标钻入水中,下水了,挑战开始,波波浪花激起,尽力,展现平日的成果;用力,过了头略略感受到小腿抽筋;毅力,轻 轻提醒这是自己的决定;卖力,完成了对自己下的战帖。做到了,我做到了,这不仅意味着不虚此行,更让我明白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决定,占据一个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抉择,我认为每一个决定都是最重要的决定,不论从事任何活动。

篇2:抉择的初中议论文

雨打梨花,打不落那份冰清玉洁的品性,菏出淤泥染不了那高傲静美的身姿。为人生书写一副对联,荣为左勉励自己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辱在右警策自己莫偏离航道,横批无憾人生。当你把正确的荣辱观揉进心理,始终把持真善美这把钥匙,任物欲横流,你依然可以保持本真,处变不惊,潇洒人生。

回眸历史泽畔,何为荣?流水滔滔,我听到一个坚定的声音久久回响:荣,是苏武十九年荒漠囚禁永不变节的忠贞:荣,是文天祥利诱威逼中仍不改色的一片丹心:荣,是谭嗣同断刀死神前亦不示弱的肝胆。他们均以热爱祖国忠诚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于是史书上他们千古流芳。

篇3:抉择的初中议论文

一、修订稿的相关课程内容

修订稿世界现代史相关内容: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意义。

3.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4.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6.知道经济大危机, 了解罗斯福“新政”, 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7.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随着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扩张, 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资本主义纳入同一个世界市场之中, 别无选择,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被资本主义主掌的整体。在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过程中, 帝国主义国家彼此斗争激烈, 掀起了缔约结盟的高潮, 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 战争加剧了帝国内部的重重矛盾。1917年11月, 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一战结束后, 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签订一系列国际条约, 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方面, 大战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精心罗织的殖民体系,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另一方面, 战争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正当欧洲逐渐衰弱的时候, 苏联、美国和日本的国力迅速增长, 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纵向而言, 这段历史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 从横向来看, 涵盖了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理坐标, 课程内容包括了六个学习要点。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 学生要能够辨认20世纪初的世界与19世纪的根本性差别, 认同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论断。

因此, 教科书应该如何组织内容、编排体例, 从而描绘出这一阶段的世界历史,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编写教科书的两种可能

(一) 以学习主题为主

虽然修订稿弱化了学习主题, 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 课标并没有明确摒弃学习主题。教科书编写者可以在充分考虑时序的基础上, 仍然以学习主题组织内容、搭建框架。以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为例, 编写者可以参照实验稿设计的学习主题来修订教科书, 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全面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经过和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涵盖第一个和第三个学习要点。第二单元着重介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第三单元意在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世界内部酝酿着激烈的冲突和矛盾, 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例如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领导革命运动、美国罗斯福总统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采取新政, 以及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日本军部选择走向法西斯道路。

总体来看, 三个单元遵循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就课本而言, 课与课之间的顺序大致反映了历史事实发展的先后顺序。但是, 这个做法不得不把第二个学习要点从时序中剥离出来, 与第四个学习要点组成第二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这样就不得不打乱历史的时空。一般而言, 学习主题可以集中叙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全部情况, 避免同一人物散见各处、同一事件截为数段的问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重点突出, 内容集约, 枝蔓较少。但是从实验稿的试行情况来看, 以主题编排学习内容“理性偏强, 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距离, 并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6]P20。任何历史一旦脱离了特定的时间, 就会失去过去性, 成为文学作品, 同时会失去对今天和明天的借鉴意义。故而就有了第二种编写教科书的选择。

(二) 以历史时序为主

以历史时序为主线构成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 符合修订稿的总体精神, 能够表现历史事迹的时间顺序, 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 便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六个学习要点依次编排成课, 在理清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过程中, 凝练各发展阶段的时代主题, 从而确定各个单元主题。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 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可以凝练为这么几个关键词:战争、革命、民族独立、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因此, 编写者可以把六个学习要点分在“战争与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两个单元之中, 前者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后者涵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独立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以及德意日的法西斯道路。单元的主题和划分参考了美国人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写的《世界历史 (学生版) 》, 所不同的是, 他把20世纪初的历史规划为“战争和革命公元1914年—公元1919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世界公元1919年—公元1939年”、“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公元1919年—公元1939年”三个单元[7]。

在这样的编排下, 六大学习要点先后排列, 两个教学单元彼此衔接, 清晰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线索。相较于学习主题, 时序性的编排要求更高, 它要求编写者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抓住时代主题, 在概括、整合和提升的过程把时代主题凝练为单元主题。当然,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凸显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连续、系统地叙述一个历史事实的全部情况, 比如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就被时间割裂在两个单元, 首尾不能相连, 给学生学习造成不便。即使不顾单元的合理容量, 把“战争与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融为一个单元,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在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 还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阻隔。在历史叙述超越单个对象时, 历史时序在许多场合就并不能形成历史逻辑, 有时候甚至会打乱历史发展的逻辑。

三、结语

以学习主题为主的编排方式和以历史时序为主的编排方式各自的利弊得失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冲突, 想要做到融合, 殊为不易。编写教科书, 如同古人修史。清人章学诚把修史分为撰述和记注两种, “撰述欲其圆而神, 记注欲其方以智也”[8]P49。记注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政府档案或原始的官方记录, 撰述则是史学家依据记注对历史进行创造性的阐释。这里, 章学诚对记注和撰述分别提出了编纂的要求, 前者为“方”, 后者为“圆”。“方”和“圆”均出自《易》, “圆”的意思是用蓍草占吉凶, 可以求得各种卦, 没有一定;“方”的内涵是一卦之卦辞, 是一定的。记注是为了记住过去, 藏住往昔, 要做到赅备无遗, 所以体例有严格的规定, 称之为“方”。撰述是为了鉴往知来, 选择对于现在和将来有意义的历史, 故而不可拘泥于体例, 称之为“圆”。教科书的编写显然属于撰述, 所以它的编写应该超越体例观念, 在承认时序和主题内在冲突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史实, 权衡利弊, 选择其一。

摘要:与实验稿相比, 修订稿最突出的特点是弱化了学习主题, 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修订组专家的解读来看, 修订稿并没有摒弃学习主题, 而是强调了历史时序和学习主题的融合, 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给教科书的编写带来了现实困扰。

关键词:教科书编写,历史时序,学习主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徐蓝、钱丽欣.历史:以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 2012, (6) .

[3]徐蓝.遵循历史学科时序性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Z1) .

[4]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版) 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 2012, (7) .

[5]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 黄雁鸿等译.世界历史 (学生版) [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

篇4:抉择的初中议论文

一、实施知识产权经贸战略

从容应对ACTA的挑战,我们只有站在实施知识产权国际经贸战略的高度,强化运用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与反垄断、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的国际经贸规则,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赢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竞争优势。

(一)强化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与反垄断

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是指经贸主体的一方对其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享有合法垄断权的行为,具体体现在对其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享有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全部民事权利;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反垄断是指经贸主体的另一方对他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依法进行破解、改进和提升所实施的重创行为,具体体现在对重创后的知识产权技术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全部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与反垄断是法律赋予经贸主体各方的合法权利,垄断是从技术初创角度取得合法的垄断权,反垄断则是从技术重创角度取得合法的反垄断权,由此形成对技术的合法的知识产权抗争,以促进经贸主体对在先的初创技术的持续创新,加速国际经贸发展。应对ACTA强化知识产权对技术垄断的升级,既要不断形成合法的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优势,又要实施合法的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反垄断对策。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加速技术进步、抢占国际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二)强化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

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是指经贸主体的一方以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品牌依法占领并掌控市场的行为,具体体现在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品牌进入市场时具有鲜明的保驾护航的作用;知识产权对市场的反控制是指经贸主体的另一方为应对他人利用拥有知识产权的初创产品或品牌对市场进行控制的行为,依法进行破解并实施重创的行为,具体体现在重创后形成的知识产权产品或品牌,较在先的初创产品或品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是法律赋予经贸主体各方的合法权利,控制是从产品或品牌初创角度取得合法的市场控制权,反控制则是从产品或品牌重创角度取得合法的市场反控制权,由此促进经贸主体对在先的初创产品或品牌的持续创新,不断推动国际经贸市场的发展。应对ACTA强化知识产权对市场控制的升级,既要不断形成合法的知识产权对市场控制的优势,又要实施合法的知识产权对市场反控制的对策。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加速国际经贸市场发展、抢占国际经贸市场发展的制高点。

(三)强化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

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是指经贸主体的一方以其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依法对贸易进行限制的行为,具体体现在以其知识产权实施阻止他人同类技术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知识产权对贸易的反限制是指经贸主体的另一方对他人拥有知识产权的初创技术或产品对贸易的限制行为,依法进行破解和实施重创的行为,具体体现在重创后所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或产品要比初创的技术或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是法律赋予经贸主体各方的合法权利,限制是从技术或产品初创角度取得合法的限制权,反限制是从技术或产品重创角度取得合法的反限制权,由此形成对技术或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合法的知识产权抗争,促进经贸主体对在先的初创技术或产品的持续创新,推动国际经贸发展。应对ACTA强化知识产权对贸易限制的升级,既要不断形成合法的知识产权对进出口贸易限制的优势,又要实施合法的知识产权对进出口贸易反限制的对策。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加速进出口贸易发展、抢占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制高点。

二、运筹知识产权攻防策略

要从容应对ACTA的挑战,我国应从运筹知识产权攻防策略的高度,掌握知识产权进攻和知识产权防御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化风险为保险,赢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竞争优势。

(一)知识产权进攻策略

知识产权进攻策略是指经贸主体为拓展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运筹知识产权经贸战略,破解ACTA设置的国际经贸障碍,实现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或自主标准来抢占市场和稳固市场,获取最佳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一种进攻性竞争谋略,包括核心进攻策略和外围进攻策略。

核心进攻策略是指为最大限度地争取竞争优势,经贸主体将其自主拥有的先导性核心技术及时地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来实现拓展目标市场的谋划。具体实施方式是由经贸主体通过加强知识产权预警、诊断和破解等手段,开发目标市场的核心技术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进而取得自主品牌直至技术标准,并以核心技术或主流产品驾驭目标市场,实现“跑马圈地”的发展目标。外围进攻策略是指经贸主体围绕其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其相配套的外围技术并及时地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谋划。具体实施方式是,一方面经贸主体在取得初创知识产权之后,继续研发与核心技术相配套的外围技术,通过对知识产权技术的持续创新,构筑较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形成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圈;另一方面绕过ACTA的贸易限制所形成的不公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积极开发与核心技术或主流产品配套的外围技术,取得重创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迂回的竞争优势,从而与竞争对手进行抗衡。

(二)知识产权防御策略

知识产权防御策略是指经贸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规则,建立免受竞争对手利用ACTA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限制、封锁或侵害他人的一种谋略,包括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实施交叉许可以及利用他人失效权利、引进他人权利或取消他人权利等一系列策略。

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是指多个创新主体为防止他人侵犯其知识产权,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纽带结成联盟统一对外的一种防御模式。经贸主体可根据实施知识产权经贸战略的实际需要,建立如国家、区域、行业或企业等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以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知识产权交叉许可是指在经贸主体拥有的知识产权需要相互依赖才能推广实施时,各方可通过签订以知识产权为合同标的的交叉许可合同,均以允许对方使用自己的权利为代价换取对对方权利使用的一种防御模式。当形成依存知识产权的情景时,即后一项知识产权如果不利用前一项知识产权就无法实施的,反之,前一项知识产权实施也希望拓展延伸到后一项知识产权实施的,即两个知识产权许可方都希望实施对方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时,就可采用知识产权交叉许可的方式进行实施,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三)进攻与防御策略并举

知识产权进攻策略与防御策略都是经贸主体为保持其竞争优势而实施的一种竞争谋略,但知识产权进攻策略与防御策略适应的情况有所不同,知识产权进攻策略侧重于经贸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拓展其进军国际市场的范围,形成超强的竞争优势,防御策略侧重于以知识产权维权来稳固经贸主体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大多数情况下,将知识产权进攻策略和防御策略有机结合,将有利于经贸主体形成较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运筹知识产权攻防策略反击ACTA的贸易限制中,应强调知识产权进攻策略与防御策略的集成,攻防并举、交叉结合和协同推进。如我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有三大“利器”:一是在核心领域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以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三是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以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协商谈判、产品合作、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三、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方略

从容应对ACTA的挑战,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端知识产权和核心知识产权,形成自身坚固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

(一)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主体属于中国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及中方控股的企业等所取得的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源于自主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不易受到他人的侵害;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OEM贴牌制造相比,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既不受产业领域的限制,也不受技术高低层次的限制,更不受市场推广应用的限制,是国际经贸发展急需的优质资源和优等产品。

应对ACTA对贸易遏制的升级,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二)发展高端知识产权

高端知识产权是指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容易转化为高附加值和高性价比产品的知识产权,它不受领域、行业限制,一旦实施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在当今国际经贸发展中,最受市场青睐的是具有高端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及其高科技产品,它的性价比往往要高出普通技术或产品的几倍、几十倍乃至百倍。高端知识产权源于对所属领域初创技术或产品的持续创新,处于同类知识产权的高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高端知识产权具有超常的资产价值和超常的发展潜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旦实施转化运用将发挥出超常的作用和效果,是国际经贸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和高价值产品。

要应对ACTA的贸易遏制,发展高端知识产权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超越了欧美的3G标准,结束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打破了欧美电信巨人的垄断地位,一举成为全球通信业市场上令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三)发展核心知识产权

核心知识产权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中所取得的突破性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核心知识产权着眼长远,掌控前沿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开创新兴市场,引领国际经贸快速发展。核心知识产权大多是对初创技术或产品的持续创新而形成的,对带动初创技术或产品向高端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的集群,引领国际经贸发展的新潮流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中的核心财富。温家宝总理指出: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应对ACTA的贸易遏制,必须发展和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才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如我国中兴通讯公司依靠核心知识产权进军海外市场一举获得成功:2010年中兴通讯公司以1863件国际专利申请量,居WIPO公布的当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排行榜第二;2011年又以2826件PCT申请量占居全球排行榜首,使之成为最具创新竞争力的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在应对ACTA影响与挑战的战略抉择上,先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排除ACTA的本质障碍,取得国际经贸发展主控权;然后再辅以微观应对,排除ACTA的程序障碍等,即可把ACTA对国际经贸发展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

注释:

篇5:抉择的作文_初中议论文

我就说说有关我校“校长杯”篮球赛的事情吧!其实,我认为这场篮球赛比得很不是时候,因为淘汰赛是实验的老师去招选特长生前一天比赛的,所以我和妈妈都在家讨论了利与弊。

去打篮球赛的利有三点:一是我非常喜欢这次篮球赛;二是我从没打过篮球赛,所以这次对我的意义重大(尽管不是打比赛);三是让我更多方面地去了解更多篮球知识。去打篮球赛的弊也同样有三点,这三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是我不是经常打篮球的,所以有一些基本的自护动作还不会;二是因为我不会自护动作,所以很容易受伤;三是如果受了伤,我既不能参加这次不可多得的选拔机会,又不可以再继续打羽毛球了。

虽然利与弊各有三点,但整体来看,弊的三点明显更重要,反之,利的三点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我的心也随之颤抖起来,因为我一定要不声不响地把我喜欢的篮球赛给抛弃,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选择。到了深夜,我仍不愿安眠,仍在不停的做着思想斗争,最终我还是成功了,我终于能够决定我不打篮球赛了,可我必须得换枕头了――我的枕头被我哭湿了一大半。

篇6:抉择初中作文

高二,是充满梦幻的时光,是我们冲刺的起跑线……但,我们也将要面临一次重要的抉择——文理分科。

放学回到家里,父亲开门见山地问道:“该分文理科了吧?”

对于父亲的询问,我已无心回答,因为他总是希望我能选择理科,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医生。但,那并不是我的梦想。我想永远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品尝那文学中的精华。对于父亲的唠叨,我总是很反感,因为,那是他给予我的“枷锁”``````

午后,母亲回来了,她也一针见血地问道:“该分文理科了吧?你想学什么科?”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似乎有些畏惧了。一边是文学的海洋,一边是理工的城堡,面对这一重要的抉择,我始终无法在文理分科表上落笔,我已失去了判断的能力,这似乎是场“醒着的厄梦”……

“叮铃铃……”电话铃声响了。

是班主任打来的——“是伍卓超吗?要文理分科了,你要慎重选择啊!不要因一时的迷惑而失去了自我,无论选择哪一科,只要认真地学了,以后都会有很大的作为……”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茅塞顿开。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对于外界的“流言蜚语”,那不过是他人的意见罢了,所以,我应做回生活的主角,而不是做生活的附庸……

听,七月的季风将希望的号角嘹亮吹响,让我们像礁石选择海洋一样,选择希望和梦想;然后以雄鹰的姿态,夹着青春的激情,与后羿并同射下那轮熠熠生辉的太阳……

篇7:抉择作文600字初中

就像突然萌发出的一种热爱,我从小对画画十分的感兴趣,一直觉得学会了画画,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挫折,只要拿起笔和纸,我就能主宰自己的世界,用画画的形式来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小时候学画画,仿佛只有在画画的世界里,我才真实存在,不论画的好看与否,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热爱它,它也总像是有了生命,与我的心情一般变化。那时,小小的我在这大大的世界里,看影子仿佛都是彩色的。

后来,进了初中,由于时间冲突,我不再继续学画画,但总爱在空闲时间往本子上添两笔,却逐渐没有了那样顺手顺心的感觉,我想我既然热爱,就应该坚持,我需要终于在暑假的空余时间里跟着以前的老师继续学素描。

刚走进教室,看到熟悉的画具,那么亲切,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脑海里只重复着一句话:这是我热爱的东西呀,但同时,我也有一些紧张在心头,两年的时间过去,我没有再这样碰过画笔,坐上凳子,才发现我的手竟有些微微发抖。

暑假班里不都是同龄人,陆陆续续有些小学的学弟学妹们也走进教室,老师给了我一张猫的照片,我看到的第一眼的印象只有:难,但老师相信我,我也不再拒绝。可我似乎不知该如何下笔,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正当我画着画着,只听见旁边“噗嗤”一声笑,我侧过头,一个小妹妹捂嘴偷偷笑着,还念叨着“画的真的好奇怪呀”。这仿佛给我当头一棒,再仔细看看,一个猫的结构都是歪的,线条硬硬的完全没有猫毛的柔软。这让我失去了继续画下去的信心,手心满是汗。旁边又几个小朋友来看,纷纷笑着,“这分明是豹子嘛,哪里是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笑着说着,我却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那快乐并不属于我。

好不容易画完,我快速收起我的画,直往家奔,一种苦涩的滋味盘悬在心里。果然,画画是不一直坚持就无法成功的吗?难道我真的不是画画的料吗……心里一番挣扎过后,终于记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的,这是我爱的东西,我画画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于是,我再拿起熟悉的画笔,一遍又一遍反复的练习着……不再搭理他们的嬉笑嘲讽,只指挥自己的手,用自己的画笔,留下属于自己的想法。

篇8:议初中乡土历史教学的困惑

一、乡土史在课程标准中的被忽略

从原本有专门开发乡土教材, 在课程设置中有明确的课时规定, 到新课程中, 只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看到仅有的几个开发利用“乡土教材”的字样, 不能不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学大纲重视乡土历史教学的一大退步。这样的忽略带来了乡土历史教学的尴尬现状。在应试占主导的形势下, 历史作为一门次要课, 被取消了绍兴乡土史教材的教学, 也没有多少老师注重课堂中渗透绍兴乡土史了。因此, 一个中学毕业生, 会了解一些中国历史, 也大致熟悉部分世界历史, 但对自己生活的家园———绍兴的历史却一无所知,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实际上与我们缺乏乡土历史教育有关。从教学要求上也没有专门教学的规定。在拓展课探究课程中, 也没有引起各学校领导和历史老师的相关重视。

二、绍兴乡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

1. 课程整合的作用

(1) 形式活泼生动, 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无论是撰写乡土人物的读后感还是实地考察身边的大街小巷, 这对于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很多学生反映乡土历史的拓展活动, 使他们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特别是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镇多了一份感情和责任。

(2) 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 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乡土史的拓展课、探究课, 绝不是为了凑足课时, 或应付上级的检查 (是否开设拓展课) , 而是因为乡土历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 放弃了这部分资源, 历史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教材知识将失去支撑, 学科教学将失去生命力。事实上, 乡土资源挖掘整理到一定程度, 就是绝好的校本教材, 而它的开发者就是老师和学生。

(3) 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新课改促使了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习由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与主动的发现式相结合的学习, 除了自主学习还应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乡土历史的学习没有现成的课本, 但却可以让同学们从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使学生可以避免过多地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 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积极性, 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想象、思考、创新的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和完善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人生的阅历。当代中学生应适当进入社会, 走进生活, 做到关心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社区、学校、家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它好比一扇窗, 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来自于历史, 了解现实, 积累阅历, 拓展视野。在考察家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

2. 个体策略

(1) 在备课中将乡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科书有机结合。乡土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历史, 特别作为历史悠久的绍兴古城, 在从古到今的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发展的踪迹。教师按照教学进度, 把课文的讲解与乡土历史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没有抉择的抉择

现在,前总统们写回忆录的动机,就没有格兰特这么英雄主义了。理查德•.尼克松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停地写着他的回忆录,以此来改写历史对他的无情裁决。比尔•克林顿需要世人无时无刻的关注。而乔治•布什为什么要写这本《抉择时刻》呢?他在此书的第一页就告诉了我们答案。他希望对美国历史的研究作出贡献,但他也同样希望此书会跻身成功人士的励志书籍之列。

《抉择时刻》里典型的秘闻就是:乔治•布什总是沉着自信地说出最后一句话,让其他人陷入沉默的同时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凸显出其他人们呆头呆脑的模样。种种场景以他的话为结束,“行动吧!”“我们走!” 或者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满怀信心、充满耐心,镇定沉着”。书里分配了众多“道德懦弱鬼”的角色,但没有一个是布什自己的。

书的结构及章节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抉择者的本质:根本就鲜有什么“抉择的时刻”。每一个决定的过程,都如此短暂而无法反对,与其说是各种选择间的衡量,不如说是电光火石般就完成了。忽然,抉择已做出,并且无法回头。理查德•哈斯在入侵伊拉克之前仍是国务院政策规划主管,他曾告诉我们,与伊拉克开战的决定“一气呵成”。他说:“不是做出了一个决定,而是这个决定已经发生了,而你却不知道决定的时间、原因和过程。”

在得克萨斯州的克劳福德,布什曾对一个班级的小学生说:“做一个总统,下决定是难事吗?并非如此。如果你清楚自己的信念,做决定是相当容易的。如果你是见风使舵的那一类人,做决定才会是件难事。不过我知道我自己是怎样的人。我清楚我自己的信念。”对于布什来说,做决定成了一个自我认知的问题:我是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让总统的抉择演变成已知的结论:我是相信生命尊严的人,我是美国人民的保护者,我是忠诚的老板,我是关心他者的好人,我是顶梁柱的核心部分。这种对自己的信念,让布什在总统竞选中,比另外两个民主党的对手表现更为突出。但是,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衡量各种矛盾的意见,在下下之策中找出选择,这些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也会让他对自我认知的问题产生困惑。

书名:《抉择时刻》

作者:乔治•沃克•布什

译者:东西网

定价:48.00元

篇10:闹钟我抉择初中优秀作文650字

滴答滴答床前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躺了很长时间,还是睡不着

是因为

早上,合唱队老师何英老师让我去参加入队面试。我小心翼翼地答应了。在何英老师这只母老虎面前,我只能无条件得答应了。

“去!”“不去!”像两只跟屁虫似的紧跟在后,让人吃不好,睡不香,见到饭连看也不看一眼了。满腔的心事无法倾诉,无法向人倒苦水。

一整天,我都在被无形的.恶魔折磨着,无精打采,郁郁不欢。

当星星和月亮点缀黑色的天空时,我带着满腹的苦水爬进了这个不温暖的被窝里。我躲在被单里,呜呜咽咽地哭了一阵,痛痛快快地哭了好一阵子:这件事,这条命令,让我犹豫、抉择。

我在哭声中久久地思索着,我索性坐起身来,双手一摊,望着那窗外的月亮:“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我拖着灌满了铅似的脚走到客厅,灯火通明,原来是妈妈回来了我淌着泪水,向妈妈倾诉那似乎已经埋藏多年的苦衷。妈妈听完后,思考片刻,拍了拍我的肩:“密丽。抉择要靠自已选择。”

天啊!连一个清楚的答案都不给我吗?我回到房间,怅望灰天泪光里又幻出那张面容,那条命令。

“去吧!何英老师很凶的!再说命令已下。不要去,去了,学习成绩就会下降的。高年级了,学习胜过于娱乐。不行,不行,一定要去,学习这个借口对付何英老师是没有用的。我点了点头,泪光中,我做下了坚难的抉择。“嗯!就这样吧!”我点了点头,渐渐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我闯了一个比一个愈坚、艰难的难关,入队了。

抉择,一点儿也不恐怖!

篇11:浅议初中数学练习的组织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份,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作必要的概括。

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

教师应熟悉教材中的全部练习题,掌握每道题的目的的要求和作用。教材中的练习有的是为达到熟练技巧设置的(这要有速度要求);有的是在“巧算”上下功夫的;有的是为了复习巩固理论知识的;有的是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教师布置练习时,应有明确要求,按要求对练习进行精选,防止练习的盲目性;同时要使学生知道练习的要求,并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弄懂课文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二、组织练习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

2、题量要适度,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基本题;

3、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必要的辅导;

4、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

5、要求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6、在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7、要重视实习作业。

三、要及时批改练习

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会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学生知道自己练习中正确和错误的地方,可以及时改正错误,强化正确的反应。同时及时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尤以每日的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效率更高。不知自己的学习结果,缺乏学习激励,则进步较慢。

因此,教师对学生交来的练习要及时批改,而且要注意对练习题的讲评工作。表扬好的解答,对习题中典型错误要进行分析,使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反馈作用,会大大提高练习的效果。

四、练习要多样化

练习多样化的含义是多方面的。练习的内容要多样化;有的是理论性的,有的是通过实测(自己找出数据)去计算的;如要学生量出图(1)中 长度a、b和h(以厘米为最小单位),求梯形面积。有的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练习的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布置课外书面作业,课内还可 以安排口头练习,通过口答能训练学生口算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学生到黑板上做“板演”练习;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讲评指导;还可以安排适当独立性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能力。练习题型也要多样化,有客观型选择题、填充题、是非题的练习,有论证式的求解题,有计算题,有给出答案的证明题,还可以有自寻答案的题,甚至要学生自己编题。从练习对象说,可以有全部学生都要做的题,有个别学生做的题,也有是小组练习的题。要求上也可以不同,可以有必做题,也可以有选做题,布置作业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

五、练习安排要合理

在练习安排上,对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哪个效果更好,已进行长期研究,结果不一。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因为集中练习容易产生疲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易减弱;多次刺激与反应过于紧凑,会产生抗力……等等。因此,主张适当分散练习使过程有休息和间隔,会增进练习效果。但更多的人认为,实际上要看学习材料、学习者的条件,若材料短而不难,集中学习有效;若学习材料长而复杂,则分散学习较好。由于形成技能有一个过程,技能性的学习,要通过多次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反应过程,一般来说,适当分散练习较有效;对于有意义且熟练的材料的练习,则两种练习安排效果差不多,若学生智能高则集中练习好,如智能差些的学生,采取分散练习,逐步累进效果较好。

数学中的练习是大量的,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当,应该看到人体的各器官活动都有一定生理功能,超过此限度,则练习不可能进步。如打字的速度不能超过手指运动的速度,计算练习也有一定的生理限度,不能无限制提高速度。

六、要重视实习作业

由于实习作业,有生动实际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习作业要学生动脑、动手去做,可以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十分重视实习作业。实习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的训练,发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在统计初步中“要求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直角三角形中要求“通过与三角形或四边形有关的实习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上一篇:乡镇渔政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营运证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