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24-08-10

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共11篇)

篇1: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有感

摘 要: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要求的提到,作为中学英语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科理论,在课堂上创设各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转变角色,解放思想,大胆尝试,让每节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感。

关键词:课堂创新 情感教学 情感体验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课上记,课后背,背多少,考多少。教师更多地强调让学生得到多少知识,却忽视了让学生感到什么,体验到什么。从整体的教学过程看,学生长期疲于背知识状态,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自信心的改变比较缓慢。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研究蓬勃发展,广大教育者将目光转向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尤其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确立和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提法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进--强调了英语教育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人文性文题。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使用、接触现实情景甚少,尤其在农村学校几乎一片空白,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英语的学习信心不坚定。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英语没有语文那样略懂一二,没有物理、化学那样有有趣的实验与操作,没有历史、地理那样引人入胜,没有音乐、美术的赏心悦目,只有使学生望而畏却的庞大的词汇量。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大量的词汇、句型、短语,而弄得满头雾水,不知所出。导致平常学校学生民意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初一时学英语满怀信心,初二时动摇信心,初三时失去信心,高中英语学习满是痛苦。

在创新课改近一年中,我体会到作为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提供学生各科英语氛围,想方设法地创设有效的语言情景来丰富学生的英语信息量,让学生得到各种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没有情感的支持必然会导致学习信息的丧失,英语的情感需要培养,需要教学创设各种情景。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因此,教学中,我精心组织教学材料,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赛、英语演讲赛、英语角、英语辩论赛、英文报刊设计赛等等。其次,我不断从课外寻找新奇的课堂教学背景知识,比如在教学高一英语Great Women时给学生介绍了中外著名女性,教学Unit 16 Animal Experiments 一文中引入了非典期间果子狸的命运,禽流感期间的家禽命运以及人们餐桌上的几大残忍菜。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力求课堂形象、生动、贴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它具有自己的知识特点,教师应针对英语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情感因素的载体,处理教材中情感性内容是教师备课必备的内容。譬如,要发现教材内容背后的情感素材,仔细品味琢磨教材,发现蕴含于课文深处的情感。恰当地把握语言材料中的感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情感,将有助于发挥教材的情感资源,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

中学英语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首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具有语言的美感,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美,在跟读时让他们模仿抑扬顿挫折的语调,在对话时要求他们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朗读时注重轻重缓急的节奏。例如,我在教学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时,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加入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表演时惟妙惟肖。其次,教师在处理阅读课文时,对所授的内容进行情感化的处理,比如进行情感分析,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操。例如高一Friendship体现了与会也人合作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情感,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通过展示英语语言文化,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的美德;Travel Journal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提高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让学生深入体验教材内容中的情感,让他们进入角色,想作者之所想,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把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用自然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例如,在The necklace一文中学生深入角色表演后,体会到了主人公Mathilde 的勤劳与善良,被其不幸的经历所感动。

三、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良好情感品质的形成。

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中的对象形成的不同态度表现。情感具有调节和信号的职能,调节职能表现在稳定的情感指引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排除其它一切阻碍,能消除情绪的过分激动。信号职能表现为人的各种情感都伴随着丰富的表情动作如面部表情动作、手势、肌肉运动等。在学习中,热烈的学习情感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求新的知识,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大胆地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情感迹象,对学业落后的学生坚持心理辅导,从根本上根治学生的情感误区,形成良好情感品质。

学生的心理辅导是课改面临的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其主要对象是因心理问题而引起学业落后的学生。在我校进行的中学生情感调查中,有38.7%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成绩下降时,情绪低落,52.6%的学生在学习或生活受挫折时,放在心里,而不寻求师生帮助。针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而学业落后的学生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心理辅导,往往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他们的状况更多为学习动机不足所抑制。我们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运用奖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教学中要坚定的目光鼓励学生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去攻克困难,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放下包袱,正确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多加鼓励,相信、赏识每个孩子,帮助他们学会自身的情绪调节;作为教师,就应象呵护“荷叶上的水珠”般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杜绝话语霸权,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不可体罚、心罚和辱骂学生。

四、掌握课堂教学艺术,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用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素质教育的推动,新课程的大面积辅开,“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首先,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次,教师应掌握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大量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的教学艺术表现在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溶入课堂教学中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它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复杂交流关系。作为教师应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理论,领会课程改革实质,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注意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师拥有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需有积极的教学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情感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催化、润滑和促进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良好情感的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还会增强课堂语言的艺术效果。把课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从感情上扣击学生的心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热情,将自己对学生的爱护和期望,对工作的热爱,课堂上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良好心态、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情感发展,虽然这种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却是永恒的,受益却是终生的。

总之,关注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改革趋势重要的特征。在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要致力于“知情并进”,即在使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都得到发展。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 龚春燕 何云山

2、《创新学习论》 张笛梅 董国华

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余文森 郑金洲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

5、《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和情感目的》 梁莉

篇2: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鼓励教学方面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用鼓励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丰盈学生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生 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时期是思维发展不全面的特殊时期,学习对他们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情绪的制约,只有他们主观上产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才能充分发挥课堂的有效性。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动机便是与成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因此,我们可以说情感才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动机。情感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情感教育与语言习得规律是相符的,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英语学科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建立情感

情境教学一直是教育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对内容产生一种主观上的积极的情感。虽然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很强,但是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却没有持久性,情境恰巧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语言生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熟悉的事物,建立起英语与生活的情感,进而锻炼学生英语生活化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的Asking the wa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产生对英语探知的强烈欲望,进而建立起学生与英语学科之间的情感。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份藏宝图,而宝藏的获得,需要在每个关键性的路口去跟教师安排的路人进行询问,才能继续前行,最终获得宝藏。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者分为寻宝者、若干路人和指引者,这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极具趣味性的。在趣味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问路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别人问路的时该如何帮助别人。对于重点的句式“How do I get to the.....? Go along „ Street.Turn „ at the „ traffic lights.Then,„It’s on your „”当学生以后要去cinema/bookshop/hospital/zoo等地点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地用英语进行表达。而在别人向自己问路的时候,也可以轻松地回答,不仅培养与英语的情感,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情境,可以消除小学生对于英语的陌生感,能够在英语与学生之间形成一条维系情感的纽带,这条纽带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辅助性的力量,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显得特别重要。

二、挖掘教材,让课堂渗透情感

课本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来源,走进它便是走进了一处精神的栖息地,每一篇文章都寄予着编者对于学生的一种期望,它是灵魂的港湾。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的挖掘出这些情感因素,建立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对于英语教育充满着期待。在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便会沉浸在音调的升降中,产生一种语言学习的积极的情感。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采取情感渗透的方式,让英语教学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可以在导入的时候,用“你们帮助过自己的父母吗?”为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热烈讨论的时候,会得出自己的一些真实经历以及经历带给自己的感受。比如有的同学回答说,“I help my father clean his car.”I help my mother wash clothes.”......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式“What are you doing ?”等,除了句式的讲解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亲情,懂得爱。

教材中还蕴含着很多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文段可供教师深度地挖掘,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温情。在温情的滋养下,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一种异国文化的熏陶,打开他们走向世界的一扇窗。

三、鼓励教学,让学生体会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及交流能力为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会使其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一种依赖,他们的依赖、崇拜意识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异常明显。家长经常发现孩子虽然在家庭生活中任性,但是对于教师却是言听计从,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将会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写英文字母的时候,往往会被汉语中的字母写法所引导,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初始阶段的英语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培养起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情感,否则,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很难融入这门外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行动来给予学生鼓励,消除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得体的举止、善良的微笑,都可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情感的教育将比知识技能的教育更加重要。

总之,情感教育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也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自主评价为辅,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英语的情感世界中尽情徜徉。

参考文献:

篇3: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当你笑看学生时, 学生就会笑看老师。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 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 由此每天见面时教师出自内心的微笑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氛围, 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 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而易举。因此, 每天一上课我就用亲切的问候语, 如: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Did you have a happy night?等等轻松的话语问候学生, 学生就会感觉没有压力, 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除此之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入课堂, 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要宽容学生的错误, 以信任、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

二、创造安全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中, 发言权只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 对于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来说, 他们只是课堂里默默无闻的观众, 由于胆小害怕出错被嘲笑不敢举手发言, 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全盘考虑, 创造一种安全的学习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运用, 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逐渐找回失去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于轻松、快乐的教学感兴趣有安全感, 能积极参与课堂, 并取得成绩。人教版必修3 Unit 2“Healthy Eating”, 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 我为了自然引入新课, 用一些简单的问候打开关于健康饮食的话题。如:Do you like rice?What did you eat today?What snacks did you eat today?等等学生能回答的问题, 要求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回答, 先给他们一些提示, 鼓励他们开口, 不管对错都给予一定的奖励。长此以往, 他们将会由观众变成主角。这样, 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和羞怯, 有助于学生和课堂产生共鸣, 将所学语言用于实践, 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时, 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 因为它们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主线,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创造幽默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课堂学习气氛过于沉闷, 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限制。因此, 教师要创造一些幽默的氛围让学生活跃思维, 在欢笑的氛围中让学习变得轻松容易。为了测试幽默的学习氛围的作用, 在学习discover和invent (发现和发明) 的区别时, 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 我用两种不一样的方式组织教学:在第一个班我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汉语解释他们的不同, 不做任何补充;在另一个班, 我先讲解discover是“发现已经存在的东西”, 而invent是“发明原来没有的东西”。讲解完毕, 我问:

“Everybody, I want to tell you a story.Do you want to listen to it?”

“Yes.”

我就讲起来了:

One day, teacher asked Tom, “Tom, can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scover and invent?”

“Yes, My father discovered my mother, and my mother invented me.”

当我一讲完,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 我再问:“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scover and invent?”同学们都笑着说:“Yes.”两种方式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第二天我就这两个词的区别出了一道习题:

We must_________an excuse for our absence.

要求学生用discover或invent填空。第一个班的学生混乱了它们的区别, 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 然而在讲故事的那个班, 学生不假思索就给出了正确答案。由此可见, 幽默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记忆,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灌篮高手”, 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讲解语言知识、语法教学、课文翻译, 学生被动地处于背单词、背知识点、背语法的状态。教师更多地强调学生背了多少单词和语法, 而忽视了学生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教学实践证明, 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和句型的方法是不行的, 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 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大胆尝试, 让每节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充满情感, 将目光转向学生这个学习主体, 真正“授之以渔”。英国著名语言家C.E.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因此, 教学中, 我精心组织教学材料, 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如戏剧表演、英文歌曲演唱赛、趣味英语竞赛、英文手抄报设计赛, 等等,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教学高一英语Unit 15 The Necklace时, 我组织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戏剧表演, 学生自编自演非常投入。最让我意外的是:高一 (七) 班一个英语基础较弱的女孩在这次活动中声情并茂的优秀表现打动了两个班的学生。这种寓教于乐、关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选修6 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的教学内容, 涉及自然灾害的名称及火山的相关知识, 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 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查资料、查字典来找出自然灾害名称及火山的相关知识并介绍给大家, 把学生被动地坐着等知识变为自己去获取知识。Warming up部分的教学中, 采用Free-talk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求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五、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

生动的学习氛围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官印象, 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同时还能快速形成正确的概念, 以便牢牢记住。因此, 在教学中我不时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高一英语Grammar The Attributive Clause的教学中, 我先展示我的家人和校园的照片, 用定语从句介绍我的家人及我们的校园并将句子展示在屏幕上, 通过描述照片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例句归纳出定语从句的规则, 然后要求学生用定语从句描述一个同班同学。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人和物, 组织课堂教学能使课堂学习形象、生动, 印象深刻, 还可以通过这种生动教学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法课生动有趣,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定语从句的使用, 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有人这样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授之以知,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的基础。教师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 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内心情感体验。学生来到学校, 除了要获取知识之外, 还渴望得到感情的尊重与交流。学生感情纯真热烈而又稚嫩脆弱, 需要教师的爱护。如果教师忘却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工作少情寡义, 只用规章条例来卡压学生, 学生的情感之花可能会因缺乏适宜的土壤而不能健康开放, 甚至走向教育目标的反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对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每个学生,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学以致用,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使英语教学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激发情感,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8-1

一、培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激发的源泉

在课堂中,教师带着真挚的情感、和蔼的态度、真诚的微笑开展教学,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师生交流中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并使之进一步上升为爱和信赖。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专心听讲,热情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尊重自己的老师,并热爱这门学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点燃起思维的火花,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激发起求知的欲望。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情感培养的土壤

1.创设有效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乐、图片、实物等教学载体,促进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引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苏教版牛津英语7B《Unit 2 Halloween》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置场景:某个晚上,室内外张灯结彩,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正在准备着一个小型的“鬼”聚会。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模拟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聚会的现场。然后教师再与学生进行对话:A:Good evening,boys and girls. B:Good evening,teacher. 这样就把书本上抽象的聚会情境放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对课本的语言知识点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并对难点句型“Whos the boy with a mask?”有了形象的理解。情境的创设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真实的情感,产生相应行为,顺利达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2.运用教学艺术。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相应的学科艺术存在,英语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将教学内容中的艺术因素,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显示出来,并以其独特性对儿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1)通过Chant学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应用到Chant这种教学形式。Chant利于学生形成语感,促使他们多说英语,对增进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并且也能使听者从语言的音韵和节奏感中得到美的享受。如苏教版牛津英语7A《Unit 2 Hobbies》教授like+Ving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要领时,教师可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儿歌。

(2)通过歌曲学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歌曲教学,歌曲的抒情性和表现性可以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关注和心灵上的共鸣。同时歌曲的意境会影响儿童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牛津英语7B《Unit 3 Asking the way》时,教师配入歌曲《Excuse me》,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情感上的熏陶,同时也使学生对问路以及指路的方式记得更加深刻。

(3)通过剧本学英语。学生通过参与排演情景剧,如《My family》、《Hobo and Eddie》等,体会着所扮演角色的各种情感,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乐趣,在表演中运用并巩固课本上的知识,并将以往的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表演者和观众通过表演进行情感交流,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各自的审美水平。

(4)通过游戏学英语。儿童的乐趣就是游戏。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例如,通过玩“句子接龙”的游戏可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连贯思维的表达能力。

(5)通过顺口溜学英语。“顺口溜”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开展苏教版牛津英语预备教程《Unit 10 Birthday》序数词教学时,用顺口溜来记忆序数词的变化规律:“1、2、3全变,8去t,9去e, f代ve,y变i再加e再加th,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这样的顺口溜使枯燥难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深渊里解脱出来,学得津津有味。

三、积累成功的体验是情感提升的催化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学习中不断的成功体验会促使学生产生不断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兴趣,增加自信心,并增添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小学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1.给予表现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喜欢自我表现是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踊跃表现自我,发挥特长。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表演对话;对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表演简单的说话练习,哪怕开口能说出一个单词,一个句子,都是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5:让英语教学充满情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论乡土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乡土史作为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相对于教材,又显得较为亲切,容易被学生感受和触摸.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乡土史资源 乡土教育 历史教学

篇6:“兴趣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万 娟

感谢“新课改”给教育天地洒下新的阳光、注入新的活力!让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我幡然醒悟了:坚决拒绝满堂灌!完全摒弃题海战!和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彻底决裂!走进“新课改”,我选择了“兴趣教学”!努力全方位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课,从兴趣索然到兴趣盎然,从厌学到乐学、善学、会学!在新课改的阳光下,我们的英语课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成了学生的“快乐大本营”!因此,学生都说:“是新课改,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妙趣横生,充满活力,我们越来越爱学英语啦!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消除不良因素,抓住“兴趣点”,展示“兴趣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引发“静水投石”的中心辐射效应,使“兴趣点”的挖掘、增强和巩固起到以点带面,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其实,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学生还是蛮喜欢这门课的,可是,由于老式的课堂教学把“英语学习”和“背背背”“默默默”捆绑在了一起,把英语教学塑造成了“满堂灌”“题海战”的代名词,而英语对学生而言,和英国一样遥远而又遥不可及,一下课就没影儿啦,完全体会不到:英语其实和汉语一样,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所以,过了新鲜劲,学生就不怎么喜欢甚至厌学这门课了,真是“奈何!奈何!奈若何!”啊!然而,“新课改”的春风催生了“兴趣教学”,给教育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的英语课焕然一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型的英语课,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却个个都成了“角儿,教师主要做幕后的“导演”,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不再紧张,不再怕说错或发音不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笑话,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事做,整堂课有声有色,充满欢声笑语,例如,在教学animals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物运动会”的游戏,让学生想办法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再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把学习内容融合到学生喜闻乐道的话题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个个都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表演,学习效果出奇的好,真是棒极了!这样的英语课,学生乐意上!这样的老师学生更喜欢!这样的英语,学生当然愿意学啦!

教师通过花样翻新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型英语课堂的又一亮点!比如,通过实物展示、投影播放、动作表演和简笔画,巧设情景,可以把词汇更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灵活多变的交互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创设学生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来突破语言关。记得在学习介词“in,on,beside,under”等的用法时,因为抽象不太好理解,我就设计了下面的课件来辅助教学:画面上先出现一个漂亮的小屋,里面有sofa,bed,table等家具,还有banana,apple,toy等实物,一个小女孩进来找东西,配音“Where is my toy/apple/…?引导学生回答“I t’s on the desk/under the sofa/…”等等,随着鼠标的点击,苹果、玩具等随即出现在桌子上、床下、沙发旁等,鲜艳的卡通画面配上充满童趣的标准发音,再加上实物的真实移动,学生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掌握了介词及其具体使用语境。而在学习Can you play the guitar ?这一单元时,我是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的,就是在一个大纸箱里放入football,basketball,guitar等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同时还备有英语说明卡片,让学生通过work in pairs 或work in groups等活动猜这些礼物,猜对了就能如愿拿走the gift,否则的话就和礼物无缘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甭提有多高了,真是你追我赶啊,惟恐机会稍纵即逝礼物被别的小组抢去了,而且在后来的practice中,这些礼物和卡片又多次以击鼓传花等别样的活动方式派上了用场,通过这些有声有色花样翻新的活动,不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更接近于学English用来交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原来并不遥远,其实就在眼前啊!如此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学生能不喜欢吗?

新型英语课的另一闪光点是作业布置更加注重趣味性,多样化、灵活性、层次性,难易更适中,更富有启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英语大搜索”活动,捕捉身边的英语,比如采访、贴英文标签、观看英语节目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随处可见,再也不像英国那么遥远了;而制作英语贺卡,单词卡等制作型作业,则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到了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有时候,我也会布置改编对话、故事等创编型作业,来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更多的是鼓励、支持和表扬,在我看来,学生人人都有闪光点,要让学生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这样的作业,谁还不乐意做呢?还有谁不乐意参与活动呢?

应运而生的兴趣教学,让我们的英语课堂花样翻新、充满生机!让我们的教师更智慧、学生更聪明!让羞于开口的学生活泼起来了!也让我们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而融洽!让我们高声呼喊:“新课改,我们欢迎你”“兴趣教学”我们喜欢你!

篇7: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性

作者简介:许诺涵,女,1987年6月生,广东省汕头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摘要:让学生掌握“因义构型”“以形表意”的本质,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生对识字发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遇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

关键词:因义构型、以形表意、识字生活化、情趣化识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科学化。让学生掌握“因义构型”“以形表意”的本质,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生对识字发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遇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该渗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贴近实际,让识字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比如学习“烧火”的“烧”字,教师问:“看过烧火吗?是怎么样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知道是火燃烧起来的样子、我看过爷爷烧柴、我看过人家把垃圾集中起来烧、烧字的“火”字旁换成“シ”能变成“浇”„„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烧”的感性经验。触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从“烧”字的字型、生活中接触过的燃烧的 场景,甚至跟换了部首能组成的新字联系起来。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不仅有效促进识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轻松愉快,情趣化地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以形表意识字。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对这些都会很感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教“看”,用手遮目成“看”,竹毛制成“笔”,出示毛笔实物让学生观察。学习一些会意字,可画一画图画,如“休、伐、林”等。

(二)趣味联想识记。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想象,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只要能把生字记忆下来,可以任意去想象。如学生在学习“告”字时,有的学生就这样想:一口咬掉牛尾巴,有的在学习“外”字,就想得挺有趣,有一个人很多钱,买了一些萝卜就少了一半。有一个学生想“那”字更有趣,他:因为月亮不听话窜到外面去玩,所以就拧耳朵(阝),这样有趣的联想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

教学“真”字的时候,我告诉学生,“真”字好像一间小房子,很神奇。你瞧,这间房子的头上插着一个“十”字,房子里面住着三个小精灵,它的大门很特别,很长很长。最特别的是它长着两只脚。无意间的突发的讲解,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眼球。他们把这两个字都写对了。

在教学“风”字时,有很多学生把最后一笔横斜勾,写成横折弯勾。虽然再三强调,还是有一部分写错了。在与办公室老师的讨论中,一个老师的说法给我启发。原来可以这么说:“横斜勾好像一座滑滑梯,有很多小朋友都会从上面滑下来,所以当你滑到底下的时候,要马上爬起来马上勾起来,否则就会被人踩到了。”这么形象生动的解说,使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个笔画的特点。让生字在孩子的眼中就像一个玩具一样,插一插、装一装、想一想、说一说。让它如小鸟一样会啾啾鸣叫,让它像滑滑梯一样顺顺溜溜,让它像积木一样可以拆拆搭搭„„这样多有趣呀!

三、让学生在“发现——自主” 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

也许这些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由于年龄、经验和心理的差异根本没有考虑到。但是学生想到了,而且提出来了。如在教学第4课是有学生提出:“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三个人就是众人吗?为什么不是五人、六人、一百人呢“歪”为什么不是“不直”呢?”面对这些问题我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要知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难的多”。所以这个时候我总是非常热情地赞赏他们。着急的是有些问题我备课是根本没有考虑到,简直无法回答。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教学精神了。我一般采取这几中方法:

一、在座的哪位同学能回答他的问题?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知道的课外知识有的时候远远超过老师的想象。比如我们班的郑烨中同学就很好地回答了“‘灭’为什么不是三点水旁”这个问题。他说有些东西起火水是不能灭的。比如汽油起火,酒精起火,家里的电路起火。这个时候如果你泼水只会越烧越大的。所以不能用三点水旁。用一横表示土呀,盖子呀就更好些。

四、解除束缚,开放性地识字。

一提到识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想到课本、课堂、学校,这些当然是委重要的,但是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 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一)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课程表、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书包里的书本„„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就当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久天长,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二)利用电视媒体识字。

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动画片、儿童故事片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懂的问家长。如此一来,通过眼看、耳听、口问,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

(三)利用商业资源识字。

当今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商标、招牌,可要求学生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活动的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店名叫什么,柜台上的商名叫什么,达到认读的目的。一次也许记不了,但次数多了,与那些字见面的频率也高了,当然认识的也就多了。

(四)利用电脑功能识字。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脑也越来越多,既可熟记字音,又可巩固字形,还会积累字词。学生通过电脑打字,无形之中会通过比较熟悉,牢记许多字词。

篇8: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感

一、教师范读要有激情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每一篇课文, 教师要读得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 给学生美的享受。如, 五年级上册收集的《师恩难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少年王冕》等课文, 文章的词句优美, 色彩鲜明, 感情充沛。学习这类课文前,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能一下子激起学生的情感, 对学好课文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 教师如能把阅读的基调定为悲伤, 语调低缓, 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对万人送别周总理的不舍场面铭记在心。如, 教学《丰碑》一课时, 分析到叙述军需处长牺牲时, 配以哀乐, 教师范读, 就会掀起感情的波澜。教师的激情范读, 有时在讲读课文进行, 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课文, 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 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学生默读要会悟情

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 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那样就脱离实际, 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不理解, 感情从何而发! 应把训练的重点放在默读上, 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我不是有腿病吗, 不但不利于行, 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 感谢我不感谢, 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 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浇浇这棵, 搬搬那盆, 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 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 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有益身心, 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 就得全家动员, 抢救花草, 十分紧张。几百盆花, 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 使人腰酸腿疼, 热汗直流。第二天, 天气好了, 又得把花都搬出去, 就又一次腰酸腿疼, 热汗直流。可是, 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让学生明白, 老舍先生养花先有苦后生甜, 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宗旨是“不劳动, 连棵花也想不活, 这就是真理!”通过学生的议论和教师的点拨, 把学生从默读中悟出的情感步步引向热点。这时, 让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用恰当的语调朗读全文, 便能水到渠成, 就能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了。

三、集体诵读要做到抒情

阅读教学中对那些感情饱满、朗朗上口的片段, 可以采用让学生齐声诵读的方法。由于朗读人数多、气势大, 极易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振奋精神, 烘托课堂气氛。如, 让学生诵读《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也许,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 超越国界, 他不仅属于中国, 也属于全世界。”时, 因为学生已经了解了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 知道了邓小平爷爷为中国及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把对邓小平爷爷的敬佩之情和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之情, 都融化在朗读的情感之中, 此时的诵读, 气势磅礴, 震撼人心。

篇9:让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情感

关键词:情感教学;教学改革;阅读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课堂教学,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流应该是充满情感的,而不单单是文字的拼凑和组合。课堂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新课程理念说道:“课堂应该是师生人生历程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课堂不仅仅是学生上课的场所,教师授课的地方,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课堂导语引人入胜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转移和吸引到课堂上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导语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引人入胜,切忌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精彩的导语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接下来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导语的设置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设计教学导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导语有:谈话式、故事式、悬念式、激发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有可能短短的几分钟导语就能够影响这一节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个小小的细节,精心准备,增进课堂的交流。

二、活跃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情况下展开的,如果整堂课是教师一个人讲的话,那么注定是一件非常苦闷的事情,也

是45分钟的煎熬;如果只是个别的学生加入到课堂交流中,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如何让学生都加入到教学中来,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交流必定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它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没有交流的压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允许学生犯错,宽容学生的错误,才能引起学生的发言。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同样,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创造不同的环境,让所有学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通过对语言、数字、图像和文学的观察和学习,增加自身修養的行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然而,现在的教师只是把阅读当作一种考试的任务,强调一字一句的分析和剖解,完全割裂了语言的美丽与逻辑,这种方法不仅对考试是一种阻碍,更消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也是一种伤害。

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切忌只为做题而做题。首先,了解背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分析问题,回归原文,推敲解答。最后,深化思考,升华主旨。这是一种思路,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思考与反思,注重学习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真正感受阅读的魅力。

四、注重生活中的语文教学

语文是以汉语为媒介进行交流的语言课程,可以说语文来自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对语文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对语文的学习。例如,学生之间如何交流,学生与长辈进行交流的语言规范,在交流中读懂别人的真实想法,以及如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准确的表达出来等等。语文不只是一种语言,更是交流的手段。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课堂外,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学习实践、创造,更加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感受语文的美丽与乐趣。

课堂的教学需要情感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语文的美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的延伸;在交流中体验语文的实用,增强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享受语文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对语文倾注感情,你将收获语文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篇10:让作文教学充满趣味

让作文教学充满趣味

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刘

【摘要】

到了三年级,学生开始写作文,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而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做好写作的起步指导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只有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畅所欲言,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

【关键词】

教学 快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这些目标对于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升入三年级以后,学生作文由写句子开始,练习写片断,对动植物的样子进行描述,对人物事件进行记叙等。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一、培养兴趣,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二、积累语言,挖掘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游戏体验,快乐倾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游戏作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激励孩子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让孩子玩了写,写了玩,玩玩写写,写写玩玩,把欢乐带进作文的天地。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

例:

吹纸球

一、说规则

1.板书:吹。什么字?读!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吹过什么呀?(吹气球、吹笛子、吹喇叭、吹葫芦丝、吹牛……)

2.这节课,我们也来吹一吹,吹什么呢?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一张纸,学着我的样子,揉成一个球。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名字就叫吹纸球。(板书:纸球)

3.说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同学们可要听清楚了。两个人站在桌子的同一边,把纸球放在桌子边上,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桌子。我说预备――吹,你们就同时开始吹,谁吹得远,就是谁赢。请千万千万记住,只能吹一次,还有,球如果掉下桌子,你就输了。会了吗?

二、玩游戏

1.第一次吹:

(1)现在,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哦,把纸球放在桌上,预备――吹。

(2)同学们,谁来说说刚才你们都是怎么吹的?结果怎么样?先自己说说看,再指名说。

2.第二次吹:

(1)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比赛,你们说说呢,要想赢,有什么秘诀呀?(板书:动作、力气)

(2)大家回想回想,刚才你们都有哪些动作?(板书:蹲、看、吸、吹……)

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动作来详细地说说看。

(3)想再比一次吗?心动不如行动,准备好,预备――。哎,别急别急,我刚才没说预备的时候,你们在干嘛?

(4)准备好,预备――吹。

(5)这次比赛怎么样?你有没有用上我们刚才说到的秘诀呢?谁能给大家说说?

(6)同学们,有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表示先后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说话就更有条理了。

三、写游戏

1.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是不是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把快乐记录下来呢?那么现在就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开始写吧!

吹纸球比赛开始了。我____ .

2学生当场进行片段作文。

本堂课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通过吹纸球游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2.能从小处着手,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指导学生用文字准确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能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的经过。教师要明白,游戏不仅仅是为了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在游戏前,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如游戏规则的宣布,及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游戏主体的学生,除了游戏的任务外,让他们做好观察体验的工作。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游戏而进行游戏,也不是为了游戏而进行作文,我们要培养写作、观察与体验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去。

四、学会欣赏,体验成功

当作文本发下来时,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级,而是首先看老师的评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语,学生会感到失落,好的批语往往能使学生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作文批语不乏表扬鼓励,也离不开艺术的批评。

为了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点评,批语中的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就十分必要。要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接受评价的结果。同时,还要注重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被认可和赏识的机会和可能。对于后进生,要善于捕捉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用商量式效果最好。比如:当我们面对学生作文的字迹老是很潦草,我们可以试着给他这样的批语:“作文构思奇巧、文通句顺。如果你能改正字迹不够工整的问题,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你能做到吗?”我们只要用轻松、平等、情真意切而又美妙的批语,就能点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火花。总之,在三年级作文的起步阶段,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只有爱上了作文才会写好作文。

篇11:《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总的来说,这次的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涤,也得到了升华,改变了以前的鄙夷与傲慢,代之以慈善和关心。尤其是看到一些失学儿童的图片和文字时,可以很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震撼,对比自己的人生,他们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富足与快乐,并从内心里珍惜自己的幸福。

这项活动在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同情心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反思如下:

第一,作为讲课者的我,没有把课堂真正放开让学生去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的不是很明显,教师参与的活动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注意这个问题,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

第二,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能够比较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作为我而言,并没有完全融入这节课中,即没有完全放开自己,不会借助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让学生引起共鸣,我的课堂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改变比较死板的教学风格,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第三,从课堂有效性教学方面,针对某些问题的设置还需慎重,哪些问题的提出值得讨论,哪些不值得,考虑的缺乏全面,课后,高老师说的很对,针对问题“在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对你的关爱吗?他是怎样帮助你的?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其实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在设置这个环节上,其实我也是考虑了很久,因为班级里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拘束,再加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环节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教学气氛,但从课堂的有效性角度确实没有讨论的必要。

第四,从我自身而言,除了刚才所提到的`感情不充沛,拘束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讲课时语速较快,没有抑扬顿挫感,听完苏艳彦的课以后,感触尤深,它能让每个字都落在孩子们的心上,激起他们内心的涟漪,和他们产生共鸣,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并改正。

上一篇:优质护理从细节着下一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