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如何积累素材

2024-08-11

初中作文如何积累素材(共11篇)

篇1:初中作文如何积累素材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苦于写不出作文而叫苦连连,流水文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学生甚至戏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要上作文课’。从考试作文得分,以及平时上交的作文内容来看,不会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下笔无物是众多学生在面对作文时的共同点。每一次的作文评审和优秀作文示范,对许多学生起到了作用,但还面临着写作水平提高的普遍难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作文难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写作素材的来源,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在写作时不至于‘咬烂笔杆’写不出。

一、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以丰富的素材为基础,才能写出有内容的作文,因此,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会在积累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增加知识面,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丰富了阅历,让书籍指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写作素材重在平时积累,课上课下互相结合,善于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

二、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的方法

积累素材的方法是多样的,初中生的指控能力并不强,教师要在课上和课下加强指导,并适时监督他们去的成就。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积累素材的方法:

1.在生活中积累。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是枯燥乏味的,写作的素材往往是生活中长时间积累的。需要学生们多看、多听、多想,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们接受身边信息很多,却没有合理的利用和提炼这些素材,每天发生的事对于他们来说司空见惯,依然找不到需要的素材。因此,为学生制定素材积累措施,并形成干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习惯,比如,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的时候记录一段今天的见闻,内容不限,趣事见闻、心理感悟、学习记录等,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无形中已经完成了很多篇作文了,以后写作的时候,会想起来这些有趣的事,自然就不会抓耳挠腮写不出了。

2.在阅读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是多读书对于写作做好的评价。书读万卷,知识的积累已然不是读这么简单了,知识的积累,素材的增加,成就了写作时毫不费力,有如神来之笔,一蹴而就。写好作文必须要多读,读是吸收的前提,没有吸收,怎么能输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尽可能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历史自然等书籍,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是自己最得意的,无论何种形式,只要有情感上的激发和共识,都可以为积累素材做出贡献。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阅读时的方法:

(1)摘抄法。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随手带个本子,在读到优美的句子、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哲理时,都可以把他们摘抄在你的小本子上,这个小本子可以借给周围的同学看,你也可以借其他同学的来看。美文摘抄本还会在定期的时间展现出来大家共同欣赏。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学期下来,许多同学都摘抄了厚厚的一本,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2)批注法。在课堂上,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要求学生认真记录重要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这也是为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批注方法,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段落时,对该段进行标注圈点,在旁边写上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感悟,也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标注。长期坚持,不仅于都能力提高,对课外读物的理解能力和作者思想的把握上也会有明显提高,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不会容易出错了。

(3)赏析法。当读到好的文章,古人可以废寝忘食,足见书籍对人类的吸引力有多大。教学中我要去同学们对立意新颖、语言有特色的文章进行赏析,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这个评价要表达中心意思,以及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知道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在写作时文章的构思。

(4)改写法。对读完后意犹未尽的文章新进改写,是学生们乐于做的事,例如《皇帝的新装》,在结局进行续写,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能力,结局不限,内容不限。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让老师知道了文章原来可以是这样的结局,也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背诵法。优美的句子,名家名篇,古诗词,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要引领学生爱上语文,就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文章的美,一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美文,如果学生能背下来,在写作的时候不是又多了一种写作的素材了吗?

3.在写作中积累。

当阅读和生活素材得到积累后,真正的运用这些素材进行一次写作尝试,才知道平时的积累在运用过程总的不足。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阅读优秀范文,让学生互相讨论,也请优秀作文的作者讲解自己的心得,让大家得以借鉴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最高,对素材的认识最深刻,也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三、形成积累的习惯

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是能引起心灵震撼的源泉,是思考的触发点,是记录下来的冲动力量。只有不得不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的冲动,才是写作最初的动力。而积累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一切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实施,那么它便是空中楼阁,对应用没有任何作用。初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够,监督检查是督促他们完成积累的重要方法:每天至少摘抄一段美文,每天完成一篇日记。日记可以不受题材和文体的约束,坚持天天写日记,每周上交批注一次,保证学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积月累,进而形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笔耕的好习惯,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积累了写作素材,也使学生养成阅读、记录的好习惯,终生受益。写日记是作文水平提高很好的方式,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记录身边事,是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的一种检验方式,也积累了写作素材,是作文的每日一练,长期的坚持也对学生开阔视野起到很大帮助。

篇2:初中作文如何积累素材

姚汉立平时可叫他们看报纸,应用好学校广播,老师讲点时事新闻,讲点诸如“感动中国”的故事给学生听。与时俱进,才能做到新!关键得让学生记录积累!

蒙宝丽多读书多看报多听新闻,加上老师平时也多给他们讲讲新闻、趣味故事等等,多少都有点作用的吧。

罗第信平时多点培养学生的生活中的人文素养,多点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多点文章语言丰富性及语句哲理性的训练会好点

对,正如这句话所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洞悉皆文章!

篇3:初中作文如何积累素材

一、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以丰富的素材为基础, 才能写出有内容的作文, 因此, 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也会在积累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增加知识面, 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 丰富了阅历, 让书籍指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写作素材重在平时积累, 课上课下互相结合, 善于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素材的积累只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并且在学习中坚持执行, 久而久之, 大量的写作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 写作不再是难事, 而是信手拈来, 只有这样才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根本。

素材的积累是复杂的、零碎的、宽泛的, 它可以来源于生活观察, 也可以来源于阅读, 可以是一刹那的灵光闪现, 也可以是厚积薄发的厚重。不管素材来源于哪里, 写作不是照搬原样, 不是人云亦云, 它需要加入自己的感悟和写作的技巧。积累需要在大量素材面前, 有鉴别的、有选择的、有发现的在浩瀚的书的海洋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点, 把它记下来、学会, 让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 学生们才不至于在无数的书籍里迷失, 才能掌握素材的积累。

二、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的方法

积累素材的方法是多样的, 初中生的指控能力并不强, 教师要在课上和课下加强指导, 并适时监督他们去的成就。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积累素材的方法:

(一) 在生活中积累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脱离了生活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 是枯燥乏味的, 写作的素材往往是生活中长时间积累的。在我们的身边, 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班级琐事、家庭趣闻、社会时事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多集中在学校和家庭, 如何有意识的去认识生活、感知生活, 就需要学生们多看、多听、多想,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们接受身边信息很多, 却没有合理的利用和提炼这些素材, 每天发生的事对于他们来说司空见惯, 依然找不到需要的素材。因此, 为学生制定素材积累措施, 并形成干预,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习惯, 比如, 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的时候记录一段今天的见闻, 内容不限, 趣事见闻、心理感悟、学习记录等, 生活中不缺少美, 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无形中已经完成了很多篇作文了, 以后写作的时候, 会想起来这些有趣的事, 自然就不会抓耳挠腮写不出了。

(二) 在阅读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有如神’, 是多读书对于写作做好的评价。书读万卷, 知识的积累已然不是读这么简单了, 知识的积累, 素材的增加, 成就了写作时毫不费力, 有如神来之笔, 一蹴而就。写好作文必须要多读, 读是吸收的前提, 没有吸收, 怎么能输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尽可能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历史自然等书籍, 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 也可以是自己最得意的, 无论何种形式, 只要有情感上的激发和共识, 都可以为积累素材做出贡献。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了一些阅读时的方法:

1.摘抄法

在教学中, 我经常鼓励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随手带个本子, 在读到优美的句子、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哲理时, 都可以把他们摘抄在你的小本子上, 这个小本子可以借给周围的同学看, 你也可以借其他同学的来看。美文摘抄本还会在定期的时间展现出来大家共同欣赏。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学期下来, 许多同学都摘抄了厚厚的一本, 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2.批注法

在课堂上,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要求学生认真记录重要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这也是为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批注方法, 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段落时, 对该段进行标注圈点, 在旁边写上批注, 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感悟, 也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标注。长期坚持, 不仅于都能力提高, 对课外读物的理解能力和作者思想的把握上也会有明显提高, 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不会容易出错了。

3.赏析法

当读到好的文章, 古人可以废寝忘食, 足见书籍对人类的吸引力有多大。教学中我要去同学们对立意新颖、语言有特色的文章进行赏析, 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 这个评价要表达中心意思, 以及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道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 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在写作时文章的构思。

4.改写法

对读完后意犹未尽的文章新进改写, 是学生们乐于做的事, 例如《皇帝的新装》, 在结局进行续写, 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能力, 结局不限, 内容不限。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让老师知道了文章原来可以是这样的结局, 也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背诵法

优美的句子, 名家名篇, 古诗词, 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 要引领学生爱上语文, 就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文章的美, 一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美文, 如果学生能背下来, 在写作的时候不是又多了一种写作的素材了吗?

(三) 在写作中积累

当阅读和生活素材得到积累后, 真正的运用这些素材进行一次写作尝试, 才知道平时的积累在运用过程总的不足。《有趣的一天》, 同样的作文题目, 别人是怎么写的,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记录了什么内容, 每个同学写出来的这一天都不一样, 这就检验了再平时积累过程中哪些方面没有注意到, 在以后的时间内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是学以致用的基本用法。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阅读优秀范文, 让学生互相讨论, 也请优秀作文的作者讲解自己的心得, 让大家得以借鉴和分享。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最高, 对素材的认识最深刻, 也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三、形成积累的习惯

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 都是能引起心灵震撼的源泉, 是思考的触发点, 是记录下来的冲动力量。只有不得不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的冲动, 才是写作最初的动力。而积累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一切学习方法, 如果没有实施, 那么它便是空中楼阁, 对应用没有任何作用。初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够, 监督检查是督促他们完成积累的重要方法:每天至少摘抄一段美文, 每天完成一篇日记。日记可以不受题材和文体的约束, 坚持天天写日记, 每周上交批注一次, 保证学生‘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日积月累, 进而形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笔耕的好习惯, 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 积累了写作素材, 也使学生养成阅读、记录的好习惯, 终生受益。写日记是作文水平提高很好的方式, 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记录身边事, 是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的一种检验方式, 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是作文的每日一练, 长期的坚持也对学生开阔视野起到很大帮助。

摘要: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写作素材。因此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总结了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些方法, 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写作素材,方法

参考文献

[1]叶超英.略谈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J].语文天地, 2004 (9) :10-11.

[2]陈衍庄.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 2015 (8) :3-3.

[3]王晓伟.写作素材积累浅谈[J].学苑教育, 2013 (12) :94-95.

篇4:浅析初中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作文素材 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2-02

常言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样,作文也应该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善于把它积累成作文素材。要让学生注意到作文素材的存在,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用思想的锤、感情的镐去采掘生活中所隐藏着的丰富素材宝藏,采集有血有肉,有情趣、有个性、有灵性,带着生活露珠的作文材料。

一、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传媒获取与时俱进的新鲜素材

我们如今面对的学生是“00后”的孩子,他们思想鲜活、富有个性、眼界宽阔。“00后”的孩子们早已和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我们再去和这些孩子们讲志愿者救火的故事,可能已经很难吸引学生了。毕竟当网络、电脑、手机、ipad普及的今天,如果没有快捷、新鲜的信息吸引他们,很难让他们记住并运用于作文中。

学生毕竟生活简单,范围小,没有丰富的材料可以获取。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困难。那么我们就要另辟蹊径,通过电视、网络来收集、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学生要多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这对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央视热播的《超级减肥王》中总决赛那场,当选手和家属会面时,有位选手激动地说:“爱,不是生日蛋糕,越切越少;爱,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燃越多。”我在课堂中,就和学生分享了这句话。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活看活用,把这句话应用于写作中,难道不是很精彩的一笔吗?我们积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优美的文字时,如果可以在一边休闲,一边娱乐的同时,多留心,多记录,不正是快乐学习吗?

二、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①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②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三、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和家庭里,有丰富的学习和情感生活素材;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但是初中生因为学业紧张,往往忽略了丰富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狭窄的文化知识学习圈里固步自封,导致他们作文素材库的枯竭。

学生要丰富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该借助语课堂,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注意,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语文早读时,可以专门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前一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利用好语文课预备铃的五分钟,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好的作文材料(散文,中高考文章,自己的佳作等),进行美文共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迅速平静下来,进入到学习的良好状态中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佳作,为自己平时的写作积累材料,另外,如果朗读的是自己班上学生的佳作,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强化练笔训练,学以致用

上述各种途径的材料积累,均属无形积累,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不仅要再现、梳理、选择,还得考虑材料的文字表达。有形的文字材料积累(除动笔墨读书外)被忽视了,即练得太少。因此,要提倡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述途径的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练笔的形式一般有: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教学试验中,经过作文素材系统积累训练的学生,都能积累一定量的作文素材,对作文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好转。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基本能做到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感情真挚,中心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付永锋.学以致用点石成金——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积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5.

[2] 龚雷花.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素材积累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2.

篇5:如何积累积累高考作文素材

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多学习多做笔记。哪怕只是浅浅翻阅相关杂志报刊等。

因为如果你为了积累素材而去看书,恐怕就算手抄得万分艰辛也未入心里几分。如果你刻意想分门别类去整理,恐怕时刻都在担忧和犹豫这个素材怎么用。

而经过我亲身体验,你看完书后记得最牢的,是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也是你考场上能信手拈来的那部分。

还有切忌只看好词好句!积累素材主要是人物+事例+意义,应试作文不需要你多华丽的辞藻!

我个人喜欢阅读经济类杂志或诸如Vista、人物周刊这种很方便买到,内容比较精悍的杂志,非常有意思,材料也鲜活。

若是文科生,也推荐中国自然地理这种,不过比较厚可能难阅读。若是理科生,也可关注科技类杂志。

为什么主要推荐杂志呢,因为读起来省时间,内容也浓缩呀今后有时间了万万不可轻视名著阅读哦!

再举一个我堂弟的例子。他语文不好,可是作文还行而且从来不愁素材,为什么?因为他爱篮球!球星及其成长故事等都记忆深刻信手拈来!他和我说过,他可以天天不重样地用这些素材。

可见兴趣的力量!

另外,我的老师经常印发一些哲理文章或者时政热评,也让我们订了《中华活页文选》。说实在的,后面那本杂志开始我实在看不上,现在倒觉得挺有趣,也有很多好素材。

议论文过渡的6种技巧,学会立马加十分!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

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

6种议论文的过渡技巧

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常用的表述方式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2)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3)由此观之

(4)为什么会这样呢?

(5)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例1】

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1、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2、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3、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4、物犹如此,人亦然。

【例2】

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一)事实到理论

1、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2、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3、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4、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5、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例3】

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例4】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例5】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例6】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例7】

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二)理论到事实

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

1、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2、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3、,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4、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5、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1、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2、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例8】

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五、层与层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1、无独有偶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4、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例9】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例10】

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六、辩证过渡

(一)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例11】

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例12】

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二)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当然;不是而是;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1、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2、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3、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篇6:初中作文素材积累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非常热心,常常帮助一些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够让大人欣赏。这个谦虚的年轻人李白,后来可变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诗人呢!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释义: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篇7:初中作文经典素材积累

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难题

数学家高斯18岁时,晚上照例做导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最后有一道题写在小纸条上。几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找不到解答方法。但越是困难,他越想攻克。他一直演算到天亮,终于解开了这道题。第二天,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没有解出,我也正在研究它,昨天不小心把它夹在给你的作业里,你竟然……”很多年后,高斯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

篇8:试析如何引导初中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中捕捉写作素材

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这句话表明了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生活,我们要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辞优美、生动感人的文章。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独立意识和能力, 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是学校和家庭,很少有机会、有时间步入社会,因此缺乏生 活体验, 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这也间接导致他们的写作素材匮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多鼓励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思所悟记 录下来。 只要学生肯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微笑、一个景物、一种现象,都能够拨动他们的心 弦,激起他们心中的涟漪,进而成为写作的切入点,由此展开写作,学生将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 鼓励学生自拟题目,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公共场所的标语、商店名称、广告词,以及歇后 语、谚语、民间故事等。长期坚持下去,学生通过观察、纪录和交流,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他们的观察会更细致、 思维会更灵活、感受会更深刻,写出的作文就不仅仅是内容饱满了,还能融入真情实感。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表明了多阅读能够扩大视野, 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初中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不仅要多观察生活,还要多阅读,因此,语文教师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内阅读教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专家精心选编的,文质兼美,非常具有代表性,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学习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训练。这样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能力,还能够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外 阅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虽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但数量是有限的,不能够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为他们提供课外阅 读的机会。一方面要 鼓励学生 “资源共享”,让他们互相借阅书籍,并写出阅读体会,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汇报阅读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校领导建议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不断丰富书籍和刊物,并且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使学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此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而是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效,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想大放异彩

写作素材不仅包括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 句、所观察的事物和现象,还包括真情实感。有不少学生虽然能够写出一篇作文,语句也比较优美,但是读起来总觉得是文字的堆砌,没有思想、没有情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学 生没有在 作文中融 入自己的 思想情感。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引导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打破单一的思维方式,让想象的焦点进入不同的生活领域,感受社会变革,品读人物思想情感, 充分展示出各自 思维驰骋 的个性,并在此过 程中求真 知、抒真情、吐真言。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游览本地的景点,参观名胜古迹,以及展览馆和博物馆,并让学生在 观赏后大 胆想象,使他们对 自然、社会、历史、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做不 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情感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学生 不再害怕写作文、不再讨厌作文课,就得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 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鼓励他们多阅读,要让他们在自由想象中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有用、有趣的素材,并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探讨如何引导初中生积累作文素材

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的写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作文内容的空洞,缺乏可读性。初中作文教学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得到极大地提高,教师只有秉持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切实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其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多方面积累素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传播工具不断更新换代,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化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公平享有信息资源的权利,每个人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通过多渠道传播而获得的信息,囊括了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信息,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基于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学生可能无法自主选择和获取多媒体素材,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创造条件,构建多媒体教学课堂,引导学生选择那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接触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实时地播放相应的视频文件,强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上册的写作课“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的内容时,由于学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对外界的事物及变化知之甚少,此时,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近期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无疑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丰富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思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涉猎积累素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大多数都是无用信息,经不起推敲,对人的自我发展也益处不大,学生只有阅读那些蕴含真正智慧的书籍,才能提升自我修养,真正提升作文写作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书籍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综合学习课“成长的烦恼”时,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成长过程中令我烦恼的一件事”这个主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在构思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烦恼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来。此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两篇巨著笔法细腻生动,叙事清晰传神,对中学生写作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启发作用。

三、回归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

深入生活、联系生活,一直都是文章创作的真谛,初中作文教学更应该坚持这个基本宗旨,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的闪光点,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研究,就必然能捕捉到令人动容的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好生活素材库,初中生作文才会更加优美动人。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时,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我的爸爸/妈妈”这个主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在作文中要描述爸爸妈妈的形象,就必须引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通过这些事情才能烘托出爸爸妈妈的形象,才能使人物更加立体可感。因此,学生必须要学会引用和加工生活中的素材,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四、培养学生勤于记录和练笔的好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积累素材必须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效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素材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多写文章,在文章中多引用素材,通过反复的实践,加深对素材的理解,以及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素材,发挥其最大效果。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将里面描写景物的语句划出来,并且分析老舍用了哪些描述方法,有什么特点,自己能不能用类似的手法写出类似的景物描写的文章。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将里面的好词句摘抄在自己的素材本上,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这种积累,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生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应坚持多元化、开放性的原则,善于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发现与搜集素材,善于探究不同素材之间的联系,以丰富作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聚元,李晓华,卢航.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2]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10:初中作文的素材积累

让学生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引导他们找到那一泓“活水”,让学生学会把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情、一感变为作文中的素材,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去进行积累。

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积累

例如,在读沈复的《幼时记趣》时,当学生体会了作者“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乐趣后,可以让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课堂上学生讲得很是热闹,课后让他们及时记在素材本里,可记下自己的,也可记下别人的,只要是有趣的就行。在教鲁迅的《社戏》,讲到孩子们想办法看戏和偷豆情节时,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之间的那种纯洁质朴的友谊后,就可引导他们去思考生活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情谊。这些真实的片段比好朋友在我考试考砸时鼓励我、考试时借我铅笔、下雨时借我伞要好得多。

二、坚持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积累

我们知道,喜欢看书的学生不一定作文好,作文好的学生肯定爱看书。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取决于: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看书,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自主思维的参与。可将素材原文和自己对素材的感想都记录在素材本上,并按其适用的主题进行归类;或者在某一主题下寻找相应的三条素材,同样抄录在素材本上并写下自己的评价。

三、抓住活动契机进行有效积累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为了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材料,亲自带学生融入大自然:春天去双台河领略自然风光,秋天率学生到辛集市小河里摸鱼,冬天去郊外冰河上打雪仗。然后再确定“春到双台河”“摸鱼”“打雪仗”这样的作文题目。春天时可去走走学校旁边的田间小路,冬天时去扫扫街道上的积雪。每周举行一次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只要我们肯花时间,这些活动的开展可谓一举多得。

四、紧扣时事新闻进行有效积累

篇11: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材料基本有三类:一是语言材料,二是生活材料,三是知识材料。

那么,中学生如何积累以上三类材料呢?

1、从观察中积累。

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参加远足、郊游。多看电视、电影,及时捕捉其中的动情点,闪光点。观察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

2、从阅读中积累。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何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一个“破”字,也就是把书读透了,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个丰富源泉。像故事会,科技科幻类、历史类、童话类、天文地理类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读时注意仔细品味、吸取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从各类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还要注意勤做笔记,养成坚持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3、从写作中积累。

鲁迅说:“文章应当怎样做,我说不出”,“是由于多写和练习”,这里的“多

第1页

写和练习”是第一要素。光读书不动笔,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所以,长期坚持练笔,对写好文章至关重要。观察生活时,每有所得,应及时做好观察笔记;阅读书籍,力求在读中有所感悟,努力写好读书笔记。也可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长日久,文笔自然会鲜活灵动,佳作纷呈。

如果我们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经验,你的笔下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金子来。

[教你一招] 积累写作素材的四种方法:

1、达尔文式直接向自然索取素材,从调查研究、试验和各种实践中亲手获得第一手资料。达尔文为写《物种起源》,进行环球考察,历时23年。

2、鲁迅式主要是从文献中搜集材料,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翻阅经、史文集上千卷,使他的著作内容翔实,旁征精确,论述有力,令人叹服。

3、蒲松龄式主要是向人民群众搜集写作素材。蒲松龄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听他们讲奇闻异说,“人事鬼事”,边听边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加工,写成了《聊斋志异》。

上一篇:纪委主要领导书面检查下一篇:中秋快乐七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