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2024-08-10

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共9篇)

篇1: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中西方护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临床护理管理制度

一、我院护理部为护理工作的独立管理体系,全院护理工作在主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护理部有权在院内行使对护士的调配和护升、调、奖惩的权利,对进有效的领导。

二、护理部由主任负责,实行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二级管理的护理管理体系。

三、护理部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及中西医技术操作规程,使各项护理工作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运行,护理人员有岗、有责、有章可循,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规化的轨道。

四、护理部针对全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管理目标,制定出年工作计划,季、月工作重点,并定期召开护士大会、护士长例会,研究

和布置各项护理工作贯彻和落实。

五、护理部实行了护理质量全面管理,建立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部质控组每月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质量考核,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时反馈到有关科室,并与奖金挂钩,实行有效的管理。

六、护理部成员经常深入科室了解计划落实情况,并结合质控组每月的质控检查结果,认真分析护理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在护士长例会上提出工作安排意见,确保年护理工作计划顺利完成。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

责全面督导、检查。

二、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四、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五、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六、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

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

核重点

国外护理临床制度

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新加坡、西欧等国护理管理体制、护士工作时间及护理工作模式、护理质量管理和对护士的管理综述如下。1 国外的护理管理体制及其各级人员职责 1.1 行政体系 1.1.1 护理院长。分管医院的所有护理事务,并享有聘用、解雇护理人员的自主权。定期进行院长查房,指导协助下属护理部门的各项工作[1~5]。1.1.2 护理主任(director nurse)。负责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护理教育规划、护理人事调整,包括护士的聘用、调动、提升、任命护士长、护理专业职称评定及每天护理人员上岗情况,协助处理突发事件。1.1.3 科护士长(supervisor)。也称总护士长,美国按早、中、晚班时间,设3个科护士长,主要负责本班各科室护理质量及所需的医疗器械。欧洲各国按科室设置科护士长,一般分管2,3个病区,负责本科各病区的业务指导、教学计划落实,根据本科各病区工作所需随时调配护理人员[6,7]。1.1.4 护士长(in charge nurse)。负责病房管理工作,分配任务,督促护士的工作,评定护士的工作业绩,拥有病房护理方面的部分人事权和经济权,并反馈医生对护理的要求。1.1.5 护理教员(director of staff development)。主要负责对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教育及考核,并负责每年护理人员必修课选择及指导各级人员的护理操作和表格书写。1.2 护理人员体系 1.2.1 注册护士(RN)。大学护理系学习2,3 a或4 a毕业后参加全国注册护士统一考试,合格者可获执照。主要负责病人的治疗、心身护理、健康教育及病情观察,急症、急救处理等工作。1.2.2 执照护士(LPN)。参加过1年护理大学学习后,经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此执照。在注册护士指导下进行治疗工作,但不能单独进行静脉注射,无权接受口头医嘱。1.2.3 助理护士(CAN)。参加过各医院或各州举办的3个月或1 a的护理培训,经各州考试合格后可获此执照。主要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及各种用物的消毒处理、器械的保养等[6]。1.2.4 实习护士。正在护校学习的学生,在注册或执照护士的带领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1.2.5 护理员。也称事务员或服务健康助理,经过1个月的短期培训,主要协助护士做基础护理工作,更换被服,运送病人,保持病区环境整洁,为病人送开水、送饭等[2]。1.3 其他有关人员[8] 1.3.1 志愿服务者。也称义务工作者,医院在招募“义工”时将自愿与资格审查相结合,上岗前实行短期专业培训,工作范围有接电话、领物品、帮助清洁病房、更换被服、运送液体、补充药物及探访病人,帮助病人到户外活动等。1.3.2 清洁工。负责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2 国外护士工作时间安排及工作模式 2.1 工作时间 2.1.1 三班制。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实行“三班制”,即:早、中、夜三班,每班8 h,其中重叠半小时为交接班时间。各国起止时间不等,但每周总时间不超过40 h。德国有的医院尝试核心工作时间模式(班模式),即确定核心工作时间,如7:00-10:00安排多数护士上班,以集中人力完成大量工作[1,5,9~13

中国护理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护理

1、基础护理 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专科护理 结合临床各专科的特点,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如强化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及烧伤、显微外科、脏器移植、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等。

3、护理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休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等。

(二)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包括防病、保健咨询;护理科普宣教和预防接种;心理卫生指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指导;职业病防治和家庭访视护理等。

(三)护理教育

研究护理人才培养的规律、方法及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教育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学发展地需要。

(四)护理科研

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结合成果,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护理工具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国外护理教育

国外护理教育注重学生解决问题、交往沟通、评判性思维、运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围绕这一重心,“以问题为中心”(PBL)、“以小组为单元”成为其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常先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获取答案。课堂上以学生讨论、讲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另外还采用角色训练、调查报告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教育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学生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史、提供咨询等实践活动,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医学教育网

篇2: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价值观是文化中的最深层次,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在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准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因此,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使用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在餐桌礼仪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各个国家的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是在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采取的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如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礼仪之邦”,并强调“孝”、“忠”的国度里,体现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餐桌上就餐的时候,人们点好了菜以后,从座次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中国人强调尊老爱幼,因此,座位的摆放很有规律,座位不仅有上下等级之分,而且还有具体的座位排序。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个人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之间实行的是各自的价值,体现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力量。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中,倾向于侧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若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通过在就餐时候的分餐制就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餐具里的东西,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不会出现在中国可能出现自己勉强吃主人夹的菜肴。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思维分析

中国人的思维更多的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具有感性的直觉的思维传统,同时又具有中国式的中庸思维。这种思想的实质是要调和甚至是取消用极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短于逻辑分析。朴素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宏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西方国家则强调分析的、局部的逻辑推理思维,并强调事物的自身特性,以科学为思维的标准,这种思维模式在现实世界在呈现出多维性。同时在西方国家,始终把个人的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个人主义至上的原则。

再以餐具筷子和刀叉为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分析筷子我们不难发现筷子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的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的吃饭过程。可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吃饭过程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民族心理和集体主义的国家理念。而西方国家体现的是,在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文明的折射,刀叉在运用的过程中反映的是分析哲学的思维。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用刀进行切,然后用叉将其夹住,最后才是送到口中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分析出,西方国家的思维是在结构中建立自己的逻辑起点,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每个独立的工具所承担的是各自独立的责任,完成的是分别的任务。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文化分析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儒、道、佛家中都有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佛家则主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圆融无碍”。而西方国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宣扬个人的力量,看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主义。其宗教信仰主要是

基督教,对国家中的人民的影响较大。基督教的教义信奉上帝创造了人类,并且相信基督教的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原罪,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犯的罪传给了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因而,原罪说不断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的原罪文化,对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到地狱里去受煎熬。

以餐桌礼仪中具体使用的餐具为例,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两者作为餐具来说,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不同,都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但是,筷子取材于大自然,造价低廉,工艺简单而直接,即使是在单个的家庭中,整个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独立完成。从筷子的使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筷子的整个使用过程是集体协同劳动,若脱离了任何一方都无法将整个工作完成,这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而刀叉是诞生于现代工业社会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主要的构成成分是金属。这种工具带有现代社会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功能,且未能摆脱它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攻击性。因而,餐桌礼仪是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心理的体现。

一.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如:中国,吃的形式后面蕴藏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有许多学者将中国人的这种特有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称之为“泛食主义”的文化倾向,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及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菜的种类和数量,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饮食的美性追求虽然压倒了理性。

二.

篇3: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认知心理学认为, 隐喻是从某一认知域向另一认知域的投射。它是一种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去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模式, 它体现在人们的任何活动之中, 包括语言、行动和思想。味觉词汇的隐喻则是指从味觉范畴的认知域向其他感官范畴认知域的投射, 即以味觉感受去类比其他感官感受。比如“腿可真酸啊!”中的酸就是从味觉范畴投射到了触觉范畴。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从而使不同民族对同一种感觉产生出独特的不同的联想, 这就导致了词义的转移。例如, 汉语中的“甜”和英语中的“sweet”最基本的意义都是指甜味, 其意义是一致的。而在汉语“这孩子长得真甜。”中, “甜”表达的是可爱的意思, 它从味觉范畴投射到了视觉范畴, 而在英语“This is a sweet car.”中, 则是表示平稳的意思, 从味觉范畴投射到了触觉范畴。

本文以汉语“甜”和英语“sweet”为例, 对其进行隐喻分析, 找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避免在实际语用过程中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误用、误译的现象。

下面就汉语“甜”和英语“sweet”进行隐喻分析:

一、汉语“甜”和英语“sweet”在概念隐喻中的共性

1. 表示美好的视觉感受。

如:这女孩长得真甜。

She has a sweet smile.

2. 表示美好的生活心里感受, 常常隐喻为幸福、快乐。

如:她心里甜丝丝的。

I will have a sweet sleep this night.

3. 表示美好的听觉感觉。

如:她有着甜美的歌喉。

He gave us a sweet song.

4. 表示美好的嗅觉感受。

如:这盆花散发出甜甜的清香。

The bread made the air smell sweet.

二、汉语“甜”和英语“sweet”在概念隐喻中的个性

汉语中的“甜”可隐喻为利益或好处, 比如“这件事让他尝到了甜头。”还可隐喻为讨好人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比如“他经常用甜言蜜语骗女孩子。”

英语中的“sweet”可以引申为“不含盐的”, 比如“sweet water”表示“淡水”;还可引申为“新鲜的”比如“sweet milk”指“新鲜牛奶”;还可指“快乐”、和“乐趣”如:“the sweets of success”表示“成功的快乐”。

味觉词汇包含这各民族中丰富的文化沉淀, 它与人们的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都存在着联系, 这使得人们对其产生出不同的理解, 而引起这种不同理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早在周代就有了“饴蜜”等的甜味调料, 春秋时期人们便用甘蔗汁制作了甜调料, 东汉末期炼出了蔗糖, 唐朝以后便提炼出了较纯的白砂糖。因此, 中国人对甜味的记忆以及由其带来的幸福感是早就有的。

2. 思维方式的影响

东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方人注重整体,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伦理道德, 而西方人更多地是注重理性认知, 他们是分析性的思维。连淑能曾指出“正是因为理解世界的不同, 东方人从整体出发,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一个整体, 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把人类和上帝分离, 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离”, 所以, 汉语中的“甜”的主要是围绕着人进行隐喻投射, 而英语中除了人之外, 还投射到了与人相关的客观事物上。

3. 不同的宗教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民族受希腊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英语中有些词汇意义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 或来源于圣经。而对于汉民族有着深远影响的只有印度的佛教。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都跟该民族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对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进行理解有助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对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更能有助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避免因母语迁移而引起的误译和误用。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词汇构成的, 而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词汇,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中词汇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而某些词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隐喻转义。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在进行交际时, 常常会出现词义转移时的误译和误用。本文以味觉词中的“甜”和“sweet”为例, 分析它们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意义, 以避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关键词:味觉词,隐喻,转义,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李金兰.味觉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修辞学习, 2005, (3) .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1) .

篇4: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一、中西个人价值取向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经常会遇到在中国人视为不可思议、不谦虚太直率的句子:例如:A:Oh,Miss Zhang,how beautiful you are!B:Thanks.在中国人眼里,当受到表扬或夸奖时,会感到不好意思(so shy),会说“那里,那里,过奖了,”“一般,不怎么样”等等,显示过于谦虚。因为中国文化是团体取向的纵向等级文化,它倡导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不被提倡的或是“错误”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保护团结和谐是团体存在的前提,因此,人们交流的方式也是围绕这一原则进行的。保护团结和谐统一的方式很多,过度谦虚(being too modest)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人历来以自谦为美德。而在美国人看来不仅不能领会你的客气,反而感到纳闷、不可思议,有时还会发生误解。往往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个体取向的横向平等文化,其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上面的,以个人为主体,以自己为主体。它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權利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它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所谓个人的权利,素被社会所公认,各个人的行为,完全由于他的自由意志,他自己对他的行为负责,不管对方怎样。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和独立,崇尚自我,所以保持团结和谐统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由、直率、诚实,同事夸你或上司表扬你时,你会说,“谢谢”(Thank you.);同事或朋友夸你的衣服漂亮时,你会说“谢谢”(Thank you.)以示接受,或回赠称赞,(Thanks,I like yours,too.)请人到家里做客,你会说,请自便(Make yourself at home),就餐时,你会说,请随意(Help yourself please.)。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培养学生能准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二、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beat around the bush),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go straight;talk frankly;or to the point),你尽可不管别人,直抒己见,只要言词不唐突别人,意见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Hall)按语言表达直接程度的大小把社会分为高语境社会(high-context society)和低语境社会(low-context society)。高语境即说话意义依赖语境,低语境则相反。中国社会就属于高语境社会。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彼此相互了解。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交流方式等等大体一样,对彼此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非常了解,无需用言语来表达,他们可以用沉默、手势或面部表情来表达,可以转弯抹角、含蓄、委婉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对方都能听明白。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恰恰相反,美国由于历史短,移民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婚丧嫁娶,生活方式等等,这给彼此交流带来了很大困难,要使对方明白你的意思,(make yourself understood),“直截了当”,“直来直去”不转弯抹角的进行交流对其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的对比(compare and contrast),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三、婚丧嫁娶习俗的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例如:婚丧嫁娶,(wedding and funeral)。在中国,婚礼上新郎新娘要披红挂绿,鞭炮齐鸣,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互相对拜,然后,大摆宴席,还要闹洞房,好不热闹;而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女孩出嫁时,娘家要给她穿戴上“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借来的东西和蓝色的东西”例如《走遍美国》A Family Album USA Episode19第二、三幕中,Susan和Harry的婚礼上提到(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意思是婚后会交好运,这是一种沿袭下来的老传统了;由于白色与纯洁和贞洁相连,女性结婚时通常穿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高贵;婚礼一般在法庭、各种宗教的教堂、小礼拜堂里举行,婚礼上男女双方交换结婚戒指,并要戴在对方的手指上,双方自己决定是由法官、牧师、神父还是教士来主持他们的婚礼。一些人喜欢在不那么正规的地点举行婚礼,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朋友的家或在户外,像公园这样的地方举行婚礼。婚礼结束后有婚宴和舞会。按照传统习惯,婚宴是由新娘的父母主办。婚宴后,新婚夫妇启程去外地度蜜月。有时他们的蜜月地点是保密的。

办丧葬仪式,中国和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比较,大相径庭。中国人办丧事,传统地是死者家属要披麻戴孝,从头到脚都穿白色(wear white),祭奠亡人,家人还要给死者穿上寿衣(cerements)死者要停放三天、五天或七天,各地风俗不一。在此期间,亲戚朋友前往吊唁,以表悲伤,死者子女守灵,好让死者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慰,大喜大悲洋溢期间;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丧礼上则一定要穿黑色(wear black),来体现庄严肃穆。中国的丧礼以白色为主,西方的丧礼则以黑色为主,过去的丧葬以土葬为主,现在则以火化为主,中西不尽相同。

四、中西寒暄话题的差异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尤其是语言学习者一般都会注意健康、年龄、收入、婚姻等话题,而西方人,尤其对美国人来说,这些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需要回避的话题,他们不喜欢触及个人的问题。因为触到个人的问题,就不免涉及他人的私事,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中国人,尤其是语言学习者与他人初见面时,习惯问候对方的尊姓大名,家在哪里,在哪儿工作等等,寻根问底,习以为常。这已被视为交际场中应有的礼节,而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眼里,交际中的话题最忌讳关于对方的年龄、收入、健康、婚姻等方面的话题。特别是妇女不愿意别人问起她的年龄,所以你若冒昧问对方多大年龄(How old are you?)是最失礼的。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和“到哪儿去啦?”(Where have you been?),甚至刚从卫生间出来碰到熟人打招呼:“吃过午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lunch?)等等。这一类的话,在中国人之间是常有的事,而对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来说会不高兴,会使他们感到纳闷,费解,他们误认为对方干预了别人私自的行动,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多管闲事!”或“你管得着吗?”(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吃过饭了吗?”他们会认为如果没吃的话,你是否想请他们吃饭,这种招呼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他认为:“你怎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他会误解为你担心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要与汉语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运用能力。

五、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篇5:关于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级 :13国际经济与贸易 组 员 :潘勇秋 1310215001

潘国玲 1310215002 黄 界 1310215003 黄宗强 1310215004

实践名称:关于中西餐礼仪差异的实践

实践时间:2016年6月12日及2016年6月18日 实践地点:贺州市图兰朵咖啡 重庆鸡公煲香港城店

一、实践目的: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哪些差异

二、实践内容:(1)座位的安排

(2)餐具的使用

(3)进餐的过程

(4)进餐的姿态

(5)离席的礼仪

三、实践结果

1、关于席位安排礼仪(1)中餐餐桌礼仪。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通常是两桌横排或两桌竖排的形式。当两桌横排时, 面对正门右边的桌子是主桌;当两桌竖排时, 离正门最远的那张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而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 还应兼顾其他各个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 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 桌次越低。

(2)西餐餐桌礼仪。在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长桌。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 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 在同一桌上, 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

二、餐具的使用礼仪

2、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中餐: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 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的放在饭碗的右侧, 用餐后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 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谈时, 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用来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的, 有时也可以用来取形状比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时, 不要过满, 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后, 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里, 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 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 千万不要用嘴去吹, 也不要把勺子塞进嘴里, 或反复吮吸。(3)盘子。盘子主要用来盛食物的,根据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状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稍微小一点的盘子为食碟, 一般放在碗的左边,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过多的菜肴,不要把多种菜肴放在一起,以防它们相互串味。不吃的残渣、骨、刺应放在食盘的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边。

(4)水杯。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 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来盛酒, 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 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5)餐巾。在用餐前, 比较讲究的餐厅或主人, 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 它只是用来擦手的, 擦手后, 由服务员或主人拿走。有时候, 在正式宴会结束前, 会上一块湿毛巾, 它是用来擦嘴的, 不能擦脸、抹汗。

(6)牙签。剔牙时, 应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 剔出来的东西, 不要当众欣赏或再次入口, 也不要随手乱弹, 随口乱吐。剔牙后, 不要长时间的叼着牙签。

西餐:

(1)餐具摆放和取用原则。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 左叉右刀, 刀尖向上, 刀口向内, 盘前横匙, 主食靠左, 餐具靠右, 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 摆法是从左到右, 依次摆烈性酒杯, 葡萄酒杯, 香槟酒杯, 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 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 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 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 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 即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一般用右手拿汤匙和杯子, 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 而不要把盘碗端起来。

(2)餐具的使用方法。

刀叉的使用原则: 使用刀叉进餐时,刀用来切割食物, 叉用来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 应摆成八字型, 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 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用完刀叉后, 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 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叉口朝左,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

餐匙的使用原则: 通常, 餐匙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汤匙, 个头比较大, 被摆放在右侧最外端, 与刀并齐摆放; 一种是甜品匙, 个头比较小, 被横摆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当用汤匙合调味料时, 需右手拿汤匙, 左手拿叉。食物切好后, 在盘中上将食物与酱料一同舀起食用;喝完汤之后, 应该把汤匙放在餐盘对面的一方。要注意餐匙绝对不能直接用来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肴, 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处。

酒杯的使用原则: 在西餐中, 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 通常不同的酒杯用来喝不同的酒。在每位用餐者右边餐刀的上方, 会摆着三四只酒水杯。可一次由外侧向内侧使用, 一般香槟酒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3、用餐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

(1)餐桌上取食的礼仪。

中餐的取食原则: 菜品需由主宾先取;取菜时, 不要取得太多;邻座的男士可以替女士服务。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宾主身份为序, 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应注意的事项: 取菜时不要左顾右盼, 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多人一桌用餐, 取菜应注意相互礼让, 依次而行, 取用适量;够不着的菜, 可以请人帮忙盛取,切忌起身甚至离座去取;进餐时不要打嗝, 吃面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呼噜声;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 应说一声对不起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西餐的取食原则: 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就餐时尽量少说话, 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间;喝汤时, 用汤勺从里向外舀, 不要发出声;吃面包时, 先用刀将其切成两半, 然后用手撕成块吃;吃意大利面时应用叉子慢慢将面条卷起来送入口中, 如果不是条形的面, 直接用叉匙舀起来即可;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 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几瓣, 再用刀去掉皮、核, 用叉子叉着吃。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右手拿叉子吃;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 不能扔在地上或放在台布上, 而应当放在盘子的一角。

(2)餐桌上交谈的礼仪。

中餐讲究热闹, 喜欢边吃边聊。交谈时注意几点: 讲话要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不宜深谈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 交谈中要神态专注, 用词委婉, 礼让对方。

西方餐桌上以静为主, 进餐时与左右客人交谈, 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 左右客人如不认识, 可选自我介绍, 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4、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中餐在宴会结束时,只能由主人来示意宴会结束;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宾客才能散席;主人应在门口为宾客送行; 客人应向主人致谢;如果中途道别只需和主人打个招呼或向左右宾客点头示意即可。西餐在宴会结束时,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侧, 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告别时应向主人致谢,更为慎重时, 还可再以电话致谢。

四、实践总结

篇6: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人民的交流日益加强,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中西方交流存在着障碍。比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中国人民喜欢说问题马上就能被解决,不要担心;但是西方人就很困惑,西方人希望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具体的解决时间点。在这些具体的差异的背后也存在的具体的原因,比方说,中方被传统的东方文化影响,西方是直接的资本主义自由思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想是模糊的,西方人的思想是精确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中庸的,西方思想是激进的;中国人是直觉思想,西方人是富有逻辑的思想。

2.1 中国人的思想是模糊的,西方人的思想是精确的中国人喜欢从框架上去看问题,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比方说有一个鱼缸,浴缸里面有10种不同颜色的鱼,各种草,3个假山等物体,中国人的惯性模糊的思维是,我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鱼缸,鱼缸里面有鱼,草,假山的物体。但是西方人更注重鱼缸里面是什么鱼,有多少条鱼,有哪些草,有多少个假山。中国人的思维是从整体上去看问题的模糊的思维,不做详细周密的分析,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依赖于具象的知觉,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有着严格的定义,精确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内涵,在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2.2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中庸的,西方思想是激进的中国人喜欢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因为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形象。中国人做事情喜欢点到为止,讲究折中的道理。古时候中国人喜欢在自己家后院种上些蔬菜,养点牲畜,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外国人的思想是激进的,喜欢拜托传统思想的束缚。激进主义最初表现为17世纪以来的启蒙学说,激进的启蒙于东主张,把理性视为评判真理的标准,追求独立批判的思想和思想的自由。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虽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死于疟疾,风浪,但是这些困难依然阻挡不了西方人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3 中国人是直觉思想,西方人是富有逻辑的思想

中国喜欢用直觉去观察事物,用直觉去领悟。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运用。西方人注重科学性,强调用实证分析问题,探寻实物的发展规律。比方说,农村建造一个楼房是,中国人考虑的是这个楼房大概多高,多宽,大概用哪些砖瓦去砌房子,但是西方人会想到的是,根据当下的土质结构应该建造什么样子的楼房,房子的长宽高应该既要符合美学也要防地震,砌房子需要用的砖瓦也要能起到跟房子配合的作用,西方人会做大量的研究,推理。所以说中国人喜欢直接体悟,习惯于模糊快捷的认知实物,西方人喜欢调研,研究,推理,富有逻辑性的总结规律。结束语

篇7: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差异分析

□谢 峰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各异,从国别看,德国政党的民主程度整体高于其他国家的政党,美国政党的选举民主则独树一帜;从类型看,左翼社会党的民主程度高于右翼保守党,新兴绿党则比传统左右翼政党更加开放。其中原因,与政党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一、外部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

1、法律制度是约束政党最直接有效的外部因素。它有无规定党内民主及规定的严格细致程度直接影响民主的形式与程度。例如,德国政党法对政党机构组成、职责划分、选举程序及任期限制等规定详尽,政党也因此成为西方政党中民主程度较高、各党间民主差别较小的党;美国政党党内选举开放度很高,普通党员甚至选民也参与其中,则与各州法律规定有关。若法律不做规定或仅规定民主原则而无具体确切的条文,则政党有足够的空间设计组织程序,党内民主的形态便会复杂多样,如英法等国政党实行的各类组织干预型党内选举模式就与宽松的法律环境有关。

2、国家采纳分权型的联邦制还是集权型的单一制对政党内部权力结构有一定影响。国家形式总体可分为联邦制与单一制两类,总的来看,联邦制中的政党倾向一种分权结构,如美国政党各级组织基本处于独立状态,中央只能通过分配经费等手段影响地方运转,双方并非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属典型的分权结构;德国政党地方组织虽然重视与中央协商沟通,但独立权限相当大,如社民党与联盟党地方组织可自主遴选政党国家公职候选人。相形之下,单一制下的政党多表现出中央集权特征,如英国工党与保守党的地方组织在人事与决策等领域明显受控于中央,地方推选的国家公职候选人须经中央认同方可。国家形式之所以影响政党内部权力结构,既与它直接涉及政府间权力分配而政党与政府关系密切有关,也与它所体现的政治文化同样影响政党有关。

3、政党体制类型与党内竞争的形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从比较视角看,一党独大制下的政党内容易出现组织化程度很高的竞争,两党制下党内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及激烈程度逊于一党独大制而强于多党制,多党制中党内竞争则多在某些持相同见解者组建的松散团体间进行,组织化程度不高。究其原因,一则与政党体制影响政党生存环境有关,如一党独大制下政党因无势均力敌的对手,所处环境相对宽松,多党制下政党则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这一差异直接影响政党对民主与集中的偏向;二则,西方社会各利益集团均希望有代言组织,多党制相对使其有了选择自由,两党制与一党独大制则缩小或限制了选择范围,致使某些集团的要求通过党内派别或松散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过,党内竞争采纳何种形式最终取决于政党的历史传统与其对现实政治的认识。

4、竞选文化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有一定影响。伴随竞选的常态化发展(即以往仅在竞选期的活动方式逐渐蔓延到政党日常活动中),竞选文化的影响日增。各国竞选文化各有特色,若进行大致区分,美国可归入自由竞争型,英法等欧洲多国可列入国家管制型。美国对竞选管制宽松,强调政党间自由竞争,选举商业色彩浓厚,呈现典型的媒体化、职业化与个人化特征,媒体、顾问、金钱与候选人的作用突出,党员除投票外对其他活动的参与度很低,党组织活动有阵发性特点,日常民主生活缺乏。相形之下,英法等欧洲国家因国家较严格限制媒体与利益集团涉足选举,政党活动较多依赖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后者地位的相对重要一定程度保障了其民主权利的获得与行使。

二、内部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

1、政党的起源与发展史对政党横向(议会党团与议会外党组织)与纵向(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产生影响。政党起源大致可分两种:一是由议会内团体演变而来,即内生型政党;一是由议会外团体组建而成,即外生型政党。政党发展也呈现两种路径:一是区域渗透型,即先成立全国性政党,再逐步向下建立地方党组织;一是区域扩散型,即地方精英组建的政治团体逐渐结合而成全国性政党。相对而言,内生型政党的议会党团对议会外党组织的控制较强,外生型政党的议会党团则受议会外党组织较大牵制,后者在党内相当有权威;以中央向地方渗透式发展的政党较为中央集权,以地方向中央扩展式发展的政党其地方组织自主性较强。尽管伴随环境变化不少政党的组织也几经变迁,如议会党团过度集权的政党其民主程度不断增加,议会外组织对议会党团束缚较大的政党则给予议会党团更多独立空间,但是,最初的起源发展史对政党的影响仍然可见,如产生于议会内又以渗透式发展的英国保守党其中央集权程度仍较高。

2、作为政党行动指南的意识形态对政党组织的影响深远。意识形态不仅影响了政党组织的构建,它所具有的刚性也是西方政党组织结构很少出现剧变而基本保持延续的主要原因。

3、党员构成及其对政党的重要程度也影响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构成不同,其民主诉求便有差异,政党面临的压力与采取的措施便不相同。

篇8:中西方赠送礼仪差异分析

在中国, 人们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 一般说来, 礼品越贵重, 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敬。对方的社会地位越高, 礼品就越要贵重, 否则“拿不出手”。在西方国家, 特别是在美国, 对于礼品的价值不像我们那样看重, 一般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而且, 人们通常避免赠送过于贵重的礼物, 以免被认为是贿赂。中西方在这个方面的区别说明了中国人的群体观念、等级观念和面子观念比西方国家要重得多。中国人之所以看重送礼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送礼加深与亲戚朋友的关系, 扩大自己的关系网。之所以重视礼物的价值与人们的等级观念有关, 认为对等级高的人应该送有价值的东西。有的人并不想送贵重的礼物, 但是出于面子的考虑, 还是不惜破费。在美国, 人们对于送礼的看法十分不同。美国白人中产阶级中, 送礼通常是为了庆祝生日、周年纪念或者像圣诞节这样的节日。在这些十分固定的场合以外, 人们在做法上普遍比较谨慎, 送礼一般不和个人联系起来, 显得随便。西方人对于礼物的意义加以限制, 以避免人们将送礼理解为贿赂, 或者是请人帮忙, 或者是为了报答对方。在工作单位, 为了做到不与个人相联系, 在庆祝某件事时通常采取凑份子的做法。在中国也有凑份子的做法, 但是, 一般来说, 人们送礼是为了加深个人关系, 所以送礼突出个人, 而不是贬低个人。对于好朋友一定要送比较贵重的礼物以表示关系特殊。正是由于东西方在送礼上有着不同的习俗, 因此, 外国人送的礼物中国人有时候会看不上, 不仅看不上, 而且有时会不理解。反过来, 中国人认为拿得出手的礼物, 有时候外国朋友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

总体而言, 向别人赠送礼物的人, 都希望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并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 并不是每个人在赠送礼品时都能达到这一目的, 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中国人送礼品时总爱讲“礼品很不像样子, 真不好意思拿出手”。这类话在西方人耳朵里是不中听的, 而且还会被认为贬低对方, 因此一定要避免。接受礼物同样要注意礼貌和分寸, 不应该显得过于谦虚。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或“我不能收下这样贵重的礼物”, 那样会使对方难堪, 伤害他的感情, 甚至他会以为你这是在向他暗示:你们之间的关系到此为止。即使有的时候送的礼物不合你意, 也应该像接受你喜欢的礼物一样, 感谢别人的一片好心。拒绝收礼在西方是不允许的, 除非所送礼物违反了文明礼貌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 拒绝礼物应当坚决而委婉。如果犯错误者不知道错在哪里, 那么应当向他暗示一下拒收礼物的原因。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 中西方在送礼和受礼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两种价值观念。与西方人相比,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群体主义是最重要的部分。中国人一般把个人从属于群体, 家族观念强, 重视亲情友情, 喜欢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特点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习俗以及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人际关系比较密切, 与朋友的友情愈深愈好, 为朋友愿意做出牺牲, 讲究哥们意气, 送礼偏向于送重礼, 请客讲究排场。与之相反, 美国人的个体主义十分突出, 它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人在朋友之间不喜欢太密切的关系, 不喜欢承担过多的义务;他们送礼不会送出过重的礼品, 请客一般也不会过于丰盛。

此外,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极为重视“谦虚”, 可以说中国人的谦虚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美德, 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中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 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里不仅不合适, 而且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因此, 中国人在赠送礼品的时候, 可能会贬低所赠送之物, 从而达到卑己尊人的目的。在中国的很多场合, 都能听到人们说:“礼物很薄, 不成敬意, 请笑纳”。我们也经常听到美国人在类似的场合说道:“It’s not much.It’s just a trifle, I picked it up in a bargain basement sale last week.I thought maybe you could use it.”以上两个句子确实都有贬己之意, 然而, 按中国人的观念, 后者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因为它构成了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对中国人而言, 后面一句自谦的语句虽然达到了贬己之意, 但是却没有符合中国人尊人的交际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他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 卑己是为了尊人。

由此可见, 人们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在送礼和受礼时的言行举止。同样, 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应该结合双方的风俗习惯遵循相应的送礼及受礼原则, 否则, 会使双方的交际蒙上阴影, 甚至产生文化冲突。这里有六个W原则, 也就是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时应该考虑的六个因素, 笔者认为, 对这些原则的认识及把握不但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 而且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与西方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 使各种事物得以顺利的展开。

一、赠送的对象是谁 (Who)

赠送的对象是赠送礼品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送礼前, 不弄清楚赠送对象的基本信息, 恐怕是“物不达意”的主要原因。在和西方友人交往时, 应该首先弄清楚对方诸如国籍、宗教、职业、爱好等基本信息, 只有这样, 我们的礼品才能更好地传递我们的友谊。

二、赠送的目的是什么 (Why)

赠送礼品有各种各样的目的, 如祝贺生日、探望病人、恭贺新禧, 或是答谢回赠。如果赠送的目的不明确, 就很难使对方满意。在向西方友人祝贺新婚之喜时最好赠送一件具有装饰和利用价值的礼品, 探望病人的时候不妨买些水果和补品。当然, 如果可以的话, 最好事先了解对方喜好的口味和种类, 这样做定能让对方感到亲友之情, 同志之谊, 而如果把这两种情况颠倒一下, 结果就有可能大相径庭了。

三、如何送, 怎么送达 (How)

一般来说, 亲自送是赠送礼品的最好方式。中国人送礼、还礼, 一般都是直接面交。不过,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 赠送礼品的其他形式也变得重要起来, 如托人送、邮寄等。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 礼品服务业很兴旺, 所以, 给你的国际友人邮寄你的礼物时对方也是能接受的。如何向西方友人送礼还包括赠送礼品时的一些具体做法。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不太讲究, 宁可盒子小些, 里面也要装得满满的。但在美国, 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和丝带包扎, 有时候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而在西欧许多国家, 人们习惯用朴素的白色或淡色的包装纸来包装礼品, 他们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中国人送礼时往往忽略这一点, 甚至认为昂贵的包装只有一两分钟的作用, 实在浪费, 这种想法恰好反应出中西方观念上的差异。

四、什么时间赠送 (When)

赠送礼品要掌握时机, 不能什么时候想送就送。在国际交往中, 什么时候赠送礼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有些国家, 只有在对方送礼时才能还礼。有些国家, 要当在场人数不多的时候才适合送礼。在法国, 初次结识一个法国人时就送礼是很不恰当的, 应该等到下次相逢的适当时机再送才符合他们的习惯。在英国, 合适的送礼时机应该选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餐馆用完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戏剧之后。在整个欧洲, 当你到别人家里做客, 应当在到达时送礼, 这样才不会造成吃了饭还还礼的印象。

五、在何地, 什么场合送 (Where)

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地方赠送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物品在这个国家很受欢迎, 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不然, 甚至受到厌恶和反对。例如, 求人办事的时候, 中国人讲究送烟送酒, 而西方人却不太送这些东西。在何地送首先要分清国家的不同。关于送礼, 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人民特有的习惯, 对此应该有所了解, 以免贻笑大方。通常, 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 否则一般不互相送礼。在何地送意味着还要分清生日宴、酒会、庆功宴、私人会晤或约会等场合的不同。

六、送什么礼物 (what)

送礼时要尽可能考虑受礼人的爱好。俗话说:送人千金, 不如投其所好。中国人送礼讲究面子, 一般礼品越贵重就越觉得有面子, 和对方的感情也越深厚, 但是在欧美, 赠送过分昂贵的礼品是不太合适的, 西方人一般不以礼物的实际价值来衡量双方之间友谊的程度。

我们在与西方国家不同人士交往的时候, 除了送出我们的礼物之外, 有时我们也会收到他们的礼品。因此, 我们在收礼方面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否则会给双方的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许多人收到礼品后不知何故常常觉得不便表露自己喜欢的心情, 他们收到礼品后连包装也不打开就塞到一旁, 这无疑是对那些关心你, 为你精挑细选礼品的人不尊重的表现。如果和欧美人打交道, 收到礼品后即刻表示感谢, 尔后打开包装, 欣赏一下里面是什么东西, 然后再一次表示谢意, 这就会令人愉快得多。任何礼品, 不论其价值大小, 都应当以相同的态度接受。按照他们的观点, 别人送礼物给你时, 忽略道谢是很不礼貌的。所以, 他们总是当面拆看礼物, 同时对礼物表示赞赏, 并且要尽量说明喜欢该礼物的哪些方面, 他们认为忽视礼物就是忽视送礼者, 而赞扬礼物就是赞扬送礼者。为了避免使对方觉得你的赞扬言不由衷, 以为你是博取人家的欢心, 收礼人一般不能笼统地进行赞扬, 而必须指出喜欢该礼品的具体理由。

总而言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 人们赠送礼物自然有一整套繁琐的礼节。虽然有些做法已经过时, 但必要的礼仪仍受到重视, 因为“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 是我国文化习俗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 鉴于中国与西方世界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鉴于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步伐的逐步深入, 我们应更多更快地了解西方人民的文化习俗, 同时传递出我们自身的优良文化, 本着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共同肩负起创造和谐世界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

[3]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篇9:中西方护理差异现象分析

【关键词】伦敦奥运;热点现象;东西方文化;认同差异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奖牌总数87枚,其中金牌38枚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历史。但是各个国家对中国队奥运赛场表现所构成的一幕幕的热点现象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构成各个国家不同观点的主要因素。本文仅就以下热点现象进行解析,旨在寻找诸多热点现象各方所持观点的历史根源,以期为我国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和世界各国能够正确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参考。

1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回顾

热点之一:举重失金事件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53公斤级比赛,中国17岁小将周俊以B组身份,95公斤开把参加比赛,却三次试举失败,直接退出金牌争夺战。而国内媒体一度把周俊夺金未果冠以中国举重的“耻辱”来定义,从而在国内外媒体引起热议。同样在男子举重56kg级别决赛结束,中国选手吴景彪挺举最后一把冲击161kg失败,只能收获银牌,吴景彪三鞠躬给国家道歉,泣不成声。这一幕,迅速占据各大媒体评论的头版头条。

热点之二:孙朴之争现象

2012年8月1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0秒14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取中国男子游泳的奥运历史第一金。而赛场之外的新闻却远远比金牌来的更猛烈些。获得第二名的是韩国选手朴泰桓,他的成绩是3分42秒06。在大赛之前,朴泰桓对外宣称:“孙杨来奥运是个错误,他只为衬托我的速度而存在”。此语一出,迅速在中韩两国引起争议,而泳池之外的“火药味”也迅速升温。

热点之三:叶诗文的争议

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首日的赛场上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女子4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特别在最后100米,叶诗文比男子选手还要快。而英国知名体育评论员克莱尔?保丁却质疑叶诗文不可能游这么快。而且暗示叶诗文夺金多半是在赛前服用了兴奋剂之类的。此语一出,关于中国游泳选手的兴奋剂问题又再次引起争议。

热点之四:羽毛球的让球问题

2012年7月31日,在羽毛球女子双打A组小组单循环最后一场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和王晓理以14∶21和11∶21爆冷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和金荷娜,整场比赛,双方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比赛双方接连不断地出现低级失误,无论是中国选手还是韩国选手,目的似乎就是争取输球。

热点之五:乒乓球的违例风波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两位中国选手李晓霞和丁宁在决赛中会师,最终国手李晓霞苦战五局以4-1战胜队友丁宁成功夺冠。比赛过程中,比扣人心弦的比赛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丁宁三度发球被判罚违例扣掉4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丁宁的状态水平,最终导致其输球。丁宁在比赛中情绪几乎失控,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潸然泪下。

热点之六:刘翔的伤退疑案

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过:“人的两只脚不能踏入一条河流。”这句话成为千古不变的恒理,而刘翔的阿喀留斯之踵,却实实在在地来了一个四年同样的的轮回:同样的比赛,同样的号码,同样的伤病,1287和1356就如同一组神秘的密码,让刘翔的伤退变得疑惑重重。种种疑问真可谓接踵而至,最终出现三个不同的版本:伤病论、阴谋论以及过度消费论。

热点之七:中英两国的奥运会对比讨论

伦敦奥运会自从开幕式开始,人们不免要拿它与北京奥运会做一次对比。而现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对于北京奥运会评价是“无与伦比”,在伦敦奥运会之后给予的评价是“开心而光荣”〔2〕。两届奥运会各有所长,分别展现本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二者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文化、构建体系以及艺术表现力三个方面。

热点之八:金牌名次的看待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后,国人对于金牌的看待上呈现不同的观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已经不需要单单靠金牌来彰显国力。一个大国的软实力是多方位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一个成熟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态度是享受运动的快乐。这也是现代奥运所体现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精髓所在,更是一个大国所展现的自信从容的风范。

2东西方文化对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

2.1东方文化中体育竞技性的本质内涵

东方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在体育竞技运动中,也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东方文化的体育竞技性首先表现在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格的塑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指导思想就是追求和谐的中庸之道,目的就是达到祛病养生,天人合一。东方体育的竞技性内涵就是在人与人在自然的整体框架之下,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得到内在精神的修为。

2.2西方文化中体育竞技性的本质内涵

西方文化中的体育竞技性来源于希腊文化,古奥运会就是将希腊文化对奥林匹克众神的崇拜转化为对人类力量、速度的追求,从而获得强健的体魄,属于外在形体的锻炼模式。其竞技性表现在个体通过不断的竞争,以达到超越自身和他人,寻求更高、更快、更强。西方体育的竞技性内涵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超越,在竞技之中享受运动的精神和乐趣。

3从东西方文化对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解读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

3.1举国体制的利弊

举国体制就是以世界大赛冠军为最高目标,统一调配和动员全国的有关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可否认,举国体制为中国带来的国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曾几何时,举国体制为中国带来巨大的荣誉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举国体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引起众多仁人志士关于如何完善和提高举国体制优势的深入思考。

3.2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第二天的举重失金现象,在中外媒体的解读中存在显著差异,西方媒体无法理解中国选手吴景彪赛后给国家道歉鞠躬的现象。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所造成的结果。东方文化属于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学者对东方文化的概括,从先秦时期儒家孔孟之道就标榜“礼义廉耻”,一直到清末著名学者龚自珍谈及:“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士不知耻,则国家大耻”。耻感文化是注重廉耻的文化心态,在外界对于个人的行为和反应评价不佳时,作为主体道德便产生耻感。

作为以罪感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是以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依靠其发展良心来建立社会规范。而奥运赛场失利,并不能等同于违反道德标准,因此,并不能对运动员进行指责和要求运动员向国家道歉。

3.3政治形态的对持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二十余年,但由于欧美国家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颇深,在奥运会赛场之上仍然存在政体不同的偏见。在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的夺冠倍受西方世界的猜疑。在奥运会的乒乓赛场之上,可以说丁宁的违例风波更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乒乓球的合力阻击。中国在体操、跳水等优势项目取得的成功,更是倍备西方世界口诛笔伐。在西方世界指责中国举国体制“唯金论”的前提之下,西方世界却与自身所标榜的价值准则背道而驰。

4东西方文化下的奥林匹克运动本源回归

4.1以人为本

希腊政治家薄利克利所言: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 席勒在《审美书简》中曾说过:“只有当人是人的时候,竞技才是游戏;只有人当竞技是游戏时,他才是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3〕

4.2享受竞技

体育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一种竞赛(match)。但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翻译是‘The Olympic Games’,是‘Games(游戏)’,而不是Matches。正如人民网的评论指出的:“奥运会应该是一个大的Party(派对),它所做到的就是文化的share(分享)。”而在东方文化中,最早的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和“御”就是中国竞技运动雏形。其目的就是使人熏陶自身的性情,体会君子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在西方文化中,竞技来源于玩耍,有着游戏的众多特征的竞技是身体的活动性游戏。 〔4〕

4.3淡化政治

最早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为了消除政治偏见和隔阂,让各城邦居民参与其中。在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燃起圣火之后,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更是明确地规定奥运会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赛。可以说,奥林匹克在西方文明中,自始至终就是要把奥林匹克运动神圣纯洁化,消除和淡化政治的影响。

4.4互相融入

奥林匹克运动的举办就是为了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聚在一起,交往和增进友谊。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融入。对于东西方文化来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将全世界的文化融为一体,这从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就可见一斑。奥林匹克运动会以理解、友谊、团结为宗旨,形成世界民族的大融合。

参考文献

〔1〕网易新闻〔EB/OL〕. http:// news.163.com/12/0307/11/7S07G61G00014JB5.html

〔2〕凤凰网〔EB/OL〕. http: //ifenghuang.com/

〔3〕金瑞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中央民族出版社,200(9).

〔4〕王学峰.中国体育认识最大误区—再谈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5-7.

上一篇:读《巴黎圣母院》有感读下一篇:项目可研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