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2024-08-19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精选6篇)

篇1: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运用,其方法可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并以主题任务驱动教学,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达到能力、知识和情感等目标的综合实现。教学,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和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为代价,而是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在两者的整合过程中,关键仍然是教师,并且教师仍然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下面就自己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2000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就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由此看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一个努力方向。那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条件下的小学课堂又是怎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呢?这些也就成为广大教师目前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一、整合的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目前已有多名权威专家学者及机构做出了不同的表述。

(一)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①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③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综合各权威专家及机构的定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等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思想、策略、模式、过程的信息化,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深入以及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提高,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1、课题整合是否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已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将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存在了。其实就目前现阶段来看,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国信息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试想,学生不懂基本的基础知识、不会简单的实践操作,如何运用它?既然,我们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那么,我们必须掌握运用这种工具的方法。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不具有单一学科性,而是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实践和研究型课程的特点。

2、在教学观念认识上,人们往往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结果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成了打字课或Internet培训课等。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

3、“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观点目前得到部分教师认可且被采用,它导致一些老师通过一个课件或放一段录像就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过程的讲解,忽略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其实,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自主地进行学习。

四、实现有效整合的保障:

1、硬件方面:

一个学校要实现有效的整合,应该具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就我校来说,学校于99年配备了25台兼容机,2005年为加强远程教育工作,上级又为学校配备了一台远程教育专用机,2006年学校又开通了电信宽带网,这样就保证了整合的基本需求。

2、政策支持:

自2006年接入因特网以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讲公开课和观摩课必须用多媒体。还鼓励教师从网上找资源制作课件,备电子课。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3、师资培训:

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出门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回来进行二级培训。另外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聘请信息技术人员讲课。这样我校广大教师基本都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4、重视学科资源库建设:

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我校远程教育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课程资源,另外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教学光盘,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上传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5、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做到有效的整合,教师除能掌握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做到:

(1)拓宽知识层面:信息技术课要上好,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导演,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努力令自己知识面广博,多才多艺,熟悉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可以想象,一个在课堂上纵横捭阖的教师,必将“导”出思维灵敏,富有创造才干的学生。

(2)创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巧设教学情境,增进互动,交流,强化参与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知识,享受成功,发展能力,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6、整合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学生必须做到:

(1)要有协作精神。要完成知识建构,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了,杨振宁博士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2)要有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学生有建构知识体系的主动性和基本的知识建构能力。只有自己积极建构了,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掌握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上网浏览的技能和基本的图像处理技能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在信息技术课来获取。

(4)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是21世纪的通行证。”在严酷的竞争中,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民族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屹立不败。

(5)要突出个性: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人才。对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而言,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个性意味着创造,雷同意味着平庸。新世纪将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优胜劣汰的世纪,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人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

五、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广大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关键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智能ABC打字,来进行汉语拼音学习,利用五笔字型打字来进行偏旁部首和汉字笔顺的学习。在教学时,我曾经发现有些学生对拼音中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鼻音n和边音l分辨不清,因此让学生使用拼音打字时,拼音不对就打不出来相关的字,学生几经尝试后才打出所要的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些拼音。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可以充分挖掘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网站。我曾经上过一节实践活动课《家乡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这一功能。课前我制作了一个专门介绍家乡近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数据。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进行组合和再创造,最终得到学习成果。有的学生还把学习成果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我在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协作能力。该课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奥运及申奥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一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申奥主页,内容涉及广泛。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在认知领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IE信息浏览和检索、收发E-mail等技术,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等技术,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数据处理和版面设计、美化等知识;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学会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态度领域中,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在以上这些课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都以工具的形式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很难把它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因为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老师通过整合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1、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对此,许多地区和学校采取了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攻击和煽动,国内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垃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定要防微杜渐,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要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大大方便了教学,但网络游戏、淫秽色情网站等充斥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必须加强监管,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1)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000年;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何克抗、《教育技术通讯》;(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4)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5)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篇2: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也深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能力结构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数学教育教学来说: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因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以及在学生思维训练所独具特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有它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这就要求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有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支持,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种数学原件、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同形态的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有关知识时,可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一个课件,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通过旋转、翻转、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轴对称、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的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我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建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

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我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做了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我还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了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了记忆;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直观,节约时间和教具,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例探索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相比,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其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下面以《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例来进行实例分析。

1、课件制作设想

数学是现实生活的数量化和抽象化,就是说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起源的,同时,数学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在本堂课的引入和高潮部分都以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巨大魅力。课件以网页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分为五个页面,学生可以自由切换。但是,在页面的排列上按照知识的科学性为序,从产生到运用,从易到难,方便学生自学。同时,例题以中考题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改编,增强了开放性,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最后,本课件强调了师生的互动性。

2、教学过程实例

知识探索请学生例举一个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的生活实例。此过程安排学生提前完成。学生可以搜集生活中的有关例题,然后整理下来,交给老师,老师再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题,拿到课上供大家交流。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并自由建构的过程,体现知识产生于实践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理念。

三、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步骤:

1、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按照传统方式准备好教案;

2、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选择不同的制作软件,比如需要交互的可用Authorware制作,以展示为主的概念课可用PowerPoint来完成,而几何中有关动点问题、旋转问题、翻折问题等则可用动画极强的FlashMX来完成效果更佳。

篇3: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整合作为哲学名词, 在教育中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 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理论上, 课程整合 (Curriculum Integration) 的内涵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这种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 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 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下提供的资源是永远开放的。这决定了信息技术下支持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为两者整合提供了可能, 建构主义的“学与教”和多元智能理论便成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语文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多元智能可能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式的发展。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在这种设计下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建构, 自主活动, 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作用思考

1.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 思维活跃, 才能充分发挥听说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在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单一的文字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特别是低年级) , 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则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亲眼看到形象的画面, 听到逼真的声音时, 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 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教学开展得十分顺利。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 教材上的可拓展的资源非常多。但依靠传统的教学, 这些学习资料无法提供给学生。因此, 涉及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信息技术的使用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育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 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 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优势, 学生对此容易产生兴趣, 学习积极性高,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扩展师生交流广度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的统一, 其中“交流”便是最好的途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很有限的。一堂课中, 能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 而另一部分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久而久之, 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 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 就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与教师进行交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探索

1.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创设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 “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缺乏活力, 原本聪灵的个性被扼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正是要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平台上, 以学生为中心, 以参与为中心,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等多种合作方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 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 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其课余知识, 而且激发学生课内课外学语文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求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融于一体, 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二维、三维空间中, 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 使学习内容更形象、生动, 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让学生耳目一新。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机会, 营造氛围, 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始终活动在积极作用之中。如《三峡之秋》一文重点是了解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而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 对于课文的理解仅限于文字的介绍,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整合了信息技术, 就可以让学生目睹三峡早晨时树的清新、明净, 显示着秋的明丽;中午群峰披甲, 长江波光满漾, 三峡充满了热烈;下午雾去后的长江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夜晚, 沉沉欲睡的长江被驳船的笛声惊醒, 月亮照亮三峡, 像瀑布、素锦一样美……优美的画面配上抒情的音乐, 很快使学生融入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综合作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渐入胜境, 听得认认真真, 看得目不转睛, 整堂课注意力高度集中, 课堂效果极佳, 这是以往教师用更多的语言都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种整合, 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利用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来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诱发积极性, 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索知识, 研究问题。

2.变抽象文字为形象画面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为一体, 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 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 激活学习的内因, 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本中如《夜晚的实验》、《奔向月球》、《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和《神奇的克隆》等等课文给我们提供了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的好的范本。这些文章的特点是叙述语言和篇章结构的逻辑性都比较强, 在逻辑严密、结构清晰的叙述推理中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 但同时这类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往往又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怎样把它们教得具体生动, 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 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 采用动画演示、绘制示意图、制表与课文内容整合等形象化的手法, 引导学生在形象化的内容中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 由于受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限制, 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 学生就会感到课文很难理解。这时就要求教师将课文内容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 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动画。例如教学《捞月亮》时,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迎合学生心中急于想知道“猴子们看到月亮掉在井里时的样子”这一心理, 及时打出幻灯片 (或动画) , 然后教师出示一组幻灯片 (或动画) 把课文的线索清晰地勾勒出来。 (是谁发现月亮掉在井里了—它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么做的—其他的猴子又有什么表现—它们都说了一句什么话—它们是怎么捞月亮的—是谁发现月亮还挂在天上) 几张简单的动画便交给了学生们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到此, 本课的教学计划也就顺利地完成了。随后还可以借助另一张幻灯片:许多年过去了, 当年参加捞月亮的那只小猴子也变成老猴子了。这一天夜晚, 它带领着它的子孙们坐在井边, 它会和它的子孙们讲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这样, 又引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创新作业形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 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 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效率, 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 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而教材只是体现一种教育思想的工具, 只是教学某种教学内容的例子, 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 要想在有限的教育课程、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学好语文是绝对不可能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学可摒弃传统的主要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 填补了教学内容的空白。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鼓励他们自己搜集、整理信息,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 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少布置一些以抄写、机械做题为主的短期作业, 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 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综合性学习”的作业。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兵马俑的资料, 图片、文字都可以, 鼓励学生如果能找到图文并茂的资料就更好了。课后布置学生将课前所找的资料加以补充、整理, 有条件的学生可制作电脑小报在班上加以张贴, 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

篇4: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美术 创新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70-02

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学阶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浅谈。

一、在美术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优势

1.大量的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软件、图片和资料,积累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存储技术更是令人惊叹,一张光盘容量高达750MB,可存储压缩图片六千至七千多张,体积小,容量大,便于保存和携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

计算机的移动存储技术发展迅速,活动硬盘只有两个名片大小,存储量却达到20~80G的海量,相当于几百张光盘的存储量。

多媒体技术,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像,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图像。它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

2.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直观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既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化学习的开展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正是学生的一些鲜活的想法、观点、建议,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一个个新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产生,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因此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美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油然而生,获得了信息技术和美术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丰收。

5.有利于学生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就要大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如何进行课程整合

l.对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课程整合探索

在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尝试将部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两节连在一起。这样,美术课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能使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有连贯性。实验中,美术教师与计算机教师一起参与备课,使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协作,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另一种做法是由美术教师独立备课,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才能完成授课任务。

2.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美术教学发展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本世纪最具特色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其主要形式有:

(1)美术教学演示。最常见的是由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推出的Office办公系统中PowexPoint组件的一种功能,就是用计算机制成电子演示文稿,通过液晶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效果要比原先的投影片、幻灯片更生动、丰富;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演示文稿上可以输入所需要的文字、表格、图形统计图,还可以插入各种图像、音频、视频。

(2)多媒体教学。目前有许多种专门用来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将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录像剪辑以及文本资料组织到教学软件之中,实现超文本或超媒体的链接,还可以设计出结构复杂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地改进。

(3)计算机绘画与美术设计。目前用于各种专业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有很多,如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在一般中小学教学中,仍然可以运用上述绘画软件进行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等设计练习。

有的学校已在课外美术活动小组中把比较专业的Photoshop、CoreIDraw等多种软件结合起来使用,进行装帧设计、封面设计、广告设计、贺卡设计、标志设计等,可设计出质量较高的作品。

(4)计算机美术欣赏。人们把世界各国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输入光盘,一张多媒体光盘中能容纳几百幅甚至上千幅作品,可以随意打开任何一幅作品来欣赏,还可以用“放大镜”将作品放大,仔细欣赏作品的局部或笔触。同时还编入了作品情况、画家生平介绍等文字资料,有的还配有解说和音乐,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表达,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色。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无疑给美术课程学习方式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对于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于学科教

学,笔者亦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一、领悟“整合”内涵、铸就“整合”意识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定义:是指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课程攺革的实践中,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技术与教学这两个要素,排列组合成合理的系统结构,使之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为了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应综合考虑该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应用方式与教学方式、以及这些构成性的要素和环节所包括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又是一个过程性的系统,教师在动态中把握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强化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可预见性和生成性,并运用“学教并重”的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把握“课改”理念、走出“整合”误区

1.有了多媒体或者网络等硬件就为“整合”。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现状——为迎普

九、创名牌、促课改已经或者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建起了校园网络和网络教室,可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用这些设备的只有少数教师,或者迫于上公开课需要、或为运筹教研活动的教师。先进的设备仅成了面子工程,甚至有些校园网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出现设备闲置及老化等问题。原因在于懂信息技术、会用信息技术的太少,一些教育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只是忙于做“道路工程”,很少做“教育工程”。必要的硬件设备是物质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教师素质是能否发挥现代教育设备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灵魂。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能仅理解为“先进设备”,其灵魂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在于高水平的人才。只重视新设备,轻视软件和忽视人才培养,“第一生产力”就会成为空话。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培养出跨世纪的高水平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依赖于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素质。不重视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向学校投入的任何现代化设备都只会是浪费投资,只会犯“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信息手段再新,总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需要有人做开发和应用,以机代师、临嫁裹脚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整合教学过程中的有诸多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各种关系去处理、许多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去引导,只有利用信息技术为载体、组织好教育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既能与学生紧密结合,又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顺利展开,才可能真正发挥出推动教育的作用;只有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用现代教育理念驾御、用高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库”,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改革的作用;也只有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建好、管好、用好技术和网络,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用了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资源就是“整合”。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延续,多媒体教学或大部分网络教学课仅侧重于媒体的辅助作用,即考虑强化和促进某一个知识点的教与学,仍以讲授型为主,并没有改变教学的模式。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它考虑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甚至是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强调的是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整合方略,激活感知效应,调动主动精神,否则徒劳无益。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一种“红花热闹”,在课件中展示大量图片歌曲录像文字,占用不少教学时间,而对教材科学深入的分析却少,冲淡了教学主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很愉悦,然而却不知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些教师出示一段文字材料,偏要配上鲜艳的闪烁的动作按钮,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那上面,忘记静心来分析、欣赏文字材料。笔者认为: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潜心挖掘适合于学生的各科探究素材,并进行恰当地加工整合,设计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预设情景别开生面、疑窦丛生、诱而有法,以达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缺少现代教育理念地,不加分辨、筛选和优化地“堆积”信息,把什么东西都往课件里装,也不研究怎么正确、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就不大,甚至会将“传统”教育里存在的弊病扩大。

3.必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资源才是“整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是新课标下的走盘趋势,它的优势并非绝对,要择善而用之。个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更不可由此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即不顾学生主体感应效果而广涉课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想把课本丢开,整堂课无论什么内容都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成了“空白板”,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整个课堂变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也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这是一种错误。并不是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不顾教学和学生需要的用会恰得其反,背离教学主题。相反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的朴素的教学方法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那种为了赶时髦,在教学中生搬课件、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久而久之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三、内化“整合”层面、聚焦“整合”效应

1、“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也应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具体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首先是: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使用、选择和控制信息技术内容、方式、时机、限度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这过程中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取消以机代生,强化生、机交流,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体现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协调统一。其三是:体现师与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处理好人机关系,做到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永远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手段不可脱离教师和学生,更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肢体语言、教态、表情、甚至是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给学生留下的回味比教师给他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如果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岂不教师也便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体现教学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能仅仅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武器”,而更有赖于教师调控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和气氛,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灵感迸发。其四是:在整合中强化生与机的交流、培养生与生的合作以及信息的共享、开发意识。在生与生的协作学习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共同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逐渐养成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戒骄戒躁的优良品德;同时在生生互动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一些形象化手段,如手势、表情、声音、动画、文体、图形、图像等,直接扶持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品德以及学法得以全面升华。

2、真实与虚拟的对等效应。

教具、学具、课件、情境的合理选用或创设,确实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在创设或选用时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若用虚拟的必须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亦可时实时虚,虚实结合。针对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很多教师都想到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虚拟模式来吸引学生、刺激感管,如图片、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定理形象化抑或把那些微观的事物加以放大,以便于学生感知、理解。诚然,恰当的图片、动画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记忆的。然而,本可以现场参观、考察、实践的内容却偏要放在多媒体上来“整合”,这就脱离了生本教育思想,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使学生不能观察、比较、体验,使信息技术整合课失去了基本的教学应用价值,教师煞费苦心搜集的“海量”脱离学生运动认知水平和心里需求、只会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主次不分,得不到要领,更使学生丧失了实践能力,这无异于传统教学上的“满堂灌”。信息技术可以展现真实的,摸拟虚拟的,但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更不能替代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动手实践。在整合中需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宜虚宜实、虚实结合。

3、现代与传统的互补效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手段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补,而不是排斥,教学中要扬弃传统教学手段、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和兼用。部分教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传统手段的运用。不少多媒体课件从上课一直用到下课,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屏幕主宰课堂,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1)当教师教学的内在智慧、传统手段的功效远胜于信息技术手段时则不使用信息技术。如语文诗歌教学为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绝对不是可以等同的;又如板书,传统的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课件虽也具备“板书”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因而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还如数学中认识生活中的图形时用刀削一削萝卜、捏一捏橡皮泥,讲轴对称让学生折一折;化学中学习“金属与合金”时,将旧弃的电路板涉入课堂,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实践中探究、认识,促成知识的融会贯通;物理、化学、生物中的探究性实验等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的。(2)当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抽象、虚拟、复杂时可选择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便可突破“可计算性理论”限制,实现了用“生动的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过程”,而且在科学动态模拟基础上,让实际看不到的分析性信息和某些思考过程以形象方式呈现,“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了桥”,解决了学生思考、理解的难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统一的学习方法,教育过程也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但信息技术的选用,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应学科特点为前提,要以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原则,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其效果时才选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3)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当传统教学手段或信息技术都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时,便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发展信息技术,并不能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应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贯通“人本”教育、变革“整合”方式

1、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整合不等于简单的相加,更不是取代,而是与学科有机的融合,并服务于课程,为更好地进行教和学。其出发点是课程,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

2、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紧紧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来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使潜在的优势转变为教学实效,认真分析当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出现的潜在的不利影响,作出甄别和选择,真正做到为生所需、为教所用。

3、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更不能因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和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坚决杜绝“全盘信息化”。

4、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的结合。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放映机等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挂图和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纵深发展的价值,不能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盲目淘汰或闲置原有教学技术。

5、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让学生在“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上要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留下不同的学习空间,并应尽快超越不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用信息技术“满堂电灌”的应用阶段。

6、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中的社会活动,强调在教学中实现“人机互动”与“人际交往”的共存和互补。不能因为过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而忽视教学的社会特性。

7、凸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为知识呈现、师生通讯、交流、测评、以及情景展示的教学工具,要特别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地把信息技术融入于教学结构之中;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协商学习和通讯交流、讨论、知识构建、创作实践、自我评测、学习反馈、认知的学习工具,必须根据学习环境和目标,以及预期结果,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作为呈现给学生真实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工具,要让学生真正在其中体验,主动、积极建构自己学习经验,并通过网络通讯功能以及虚拟功能等方面体现和营造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8、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实效,建交起集信息技术的效应评价、课堂效果评价、师生发展性评价、教学管理评价为一体的整合评价体系。既保障本领域学科教学目标的,以及学生达到有关学科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规定目标的实现,又能引导学生以学科教学或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作为载体,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研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及合作、创新精神和其他综合能力。

篇6: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阎晓娜,王叶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对未来课程建设的发展提出构想。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九五”以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产业增长强劲,相应的技术革新发展神速,导致很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每几年就必须重新加以思考。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紧跟时代需求,构建科学、合理地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本文结合“光电子专业实验”的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作为地方性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除必须遵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外,还需结合人才服务辐射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来制定。上海作为长三角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中的龙头城市,为完成到2010年建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经济建设应以科技为主导,“九五”期间上海市提出了“科教兴市”的战略,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学校有责任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基于此,上海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以培养有较厚基础、较宽口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跟上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对应聘者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等的需求变

化,同时也应考虑到部分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索、深造的需求,为它们敞开发展空间和留出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富有求实与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电于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复合型专业,它所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全的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数理根基,能从事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应用与研究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既服务于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考虑部分同学深造的需求。在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上,设定了多个专业方向,并且切实加强了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强数理基础。从2003年开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改授工学学士学位,但基础物理课程和四大力学的授课学时却没有因此而减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保证。

(2)拓宽专业口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措施。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拓宽学科基础成为放宽专业口径的必由之路。鉴于此,计算机基础、电路和信息类系列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应加强此类课程的教学;

(3)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系列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模块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专业理论、科学素养、技术和研究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构建了激光技术,光纤光学和信息传输及处理三个系列课程模块。模块系列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逐步删除了那些陈旧的、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传统课程,并通过课程间的优化组合保证了课程的连贯性,通过适当减少学时,突出了课程的小型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学生可以根据人才市场以及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实行分流。

(4)针对目前有探索、深造意愿同学数量的增加,开设了与大型仪器配套的实验课程,保证同学在本科期间接触到大型的科研仪器设备,把本科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5)如何将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层次培养各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背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专业教学中长期探讨的问题。改革后的专业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相对应的实验平台包括:激光技术平台、信息处理平台和光纤光学平台。该平台囊括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几乎全部的课程内实验。基础性实验的内容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基础性实验数目占平台实验数目的50%左右。在基础性必做实验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做二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实验项目的能力。实验中,教师提出目标任务,由学生设计实验框图,并在大的平台内选择相关元器件,设计、搭建并调试。创新性实验是针对那些对科研比较有兴趣的同学开设的,不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做,仅供那些有兴趣和潜力的同学选择。创新性实验的选题尽量做到自身的创造性。

三、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1、打通专业间课程设置壁垒,开设学科交叉课程

经过多年的优化整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并打通了部分学科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壁垒,但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物理系同学要修3个学分以上、17个学分以下的跨专业选修课,但由于没有对应专业必修课的基础造成部分同学虽然选了跨专业课程却无法修好。现在学科间交叉越来越广泛,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供本专业及物理系其他专业同学选修。由于物理系三个专业具有共同的一级物理学科背景,很多学科基础课是一样的,开设这类课程只需要增加些专业背景知识即可。

2、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06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各高等院校本科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比例要达到25%,说明国家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类教学.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并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环节中。实践课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便于同学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探索建立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3、开设创新和研修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完善创新培养体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借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之东风,从仪器设备采购上着手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实验平台,多开设些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可以考虑把创新性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定期开设各类创新和研修类课程,邀请学科造诣较深的专家和教授主讲,培养创新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地方性院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实时动态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4):330。

2、潘建斌,陈志伟,贾 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3、林钧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934、李 林,黄桂林,陆静霞,构建和谐的专业课程创新体系与实验系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5、李敏君,王荣芝,杨昕卉,王淑玉,张梅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科技咨询导报,2007(04):123。

6、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曾祥伦,石东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

上一篇:经济法概论整理电大下一篇:百科知识竞赛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