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申报材料

2024-08-07

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申报材料(通用2篇)

篇1: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申报材料

目录

一、省级工法申报表

二、工法 文本

三、企业级 工法批准文件

四、工程应用证明

五、经济效益证明

六、专业技术情报部门提供的科技查新报告

七、关键技术专利证书和科技成果获奖证明

八、反映实际施工中工法操作要点的照片

一、省 级工法申报表

附件

福建省建设工程 省级工法申报表

(2011 年度)

工法名称: :

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

申报单位: :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 福 州市建设局

申报时间: :1 2011 年 年 8 8 月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制

填写说明

1、“申报单位”栏:应为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2、“主要完成单位”栏:完成单位不得超过 2 个,完成单位之间不允许有上下级或控股关系;且填写内容应与“主要完成单位意见”栏中的签章一致。

3、“通讯地址”及“联系人”:指完成单位的地址和联系人。

4、“主要完成人”栏:最多填写 5 人。

5、“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必须在企业级工法批准文件公布之列。

6、“工法应用工程情况”栏:最少填写 3 项工程;如填写工程少于 3 项,应在申报表“工法成熟、可靠性说明”栏内说明,并提供由推荐单位组织专家审定并出具的“工法成熟、可靠性”论证说明书。

7、“工法关键技术名称”栏:未组织审定的工法,组织审定单位和时间可不填写。

8、工法关键技术涉及有关专利的,应在“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栏注明专利号。

9、“工法形成企业技术标准情况”栏:工法已形成企业技术标准时填写,内容包含企业技术标准名称、编号、发布时间等。

10、“升级版工法”指该工法已批准为省级工法,有效期超过 6 年,但其关键技术有所创新,仍具有先进性和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工法。

11、表中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工法名称 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 主 要 完 成 单 位 1、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 福州市北环中路 148 号 邮编 350003 2、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 173 号华福宾馆西楼 518# 邮编 350003 联系人 王耀 电 话 办公:0591-87739431 手机:*** 传真:0591-87715118 主 要 完 成 人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电话 周黑撇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科员/助工 *** 吴建英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书记/高工 *** 李

寰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科副科长/工程师 *** 张世奇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高工/分公司总工 *** 张福安 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工程师 *** 工 法 应 用 工 程 情 况 工程名称 1、福州中旅城二期 开竣工时间 2007.11—至今 工程所在地区 福州 工程名称 2、福州恒力金融中心 开竣工时间

2010.02-至今 工程所在地区

福州 工程名称 3、福州恒力创富中心 开竣工时间

2010.08-至今 工程所在地区

福州

工法关键技术名称、组织审定单位和时间 工法关键技术:通过在地下室底板下设置滤水层、滤水管,地下水经滤水层和滤水管过滤流入集水井,对底板的上浮力被释放减弱。

工法关键技术获 科技成果奖励的情况 获得中施协 2011 年度国家级 QC 成果。

工法形成 企业技术标准情况 已形成企业技术标准 标准名称:

《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 标准编号:Q/ZQS554175-2011 发布时间:2011 年 3 月 升级版工法原工法编号、名称、完成单位及批准文号

工法内容简述:

在基础底板与原状土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中粗砂层、土工布层、碎石滤水层、隔浆层、混凝土垫层。在盲沟中布设多孔滤水管。地下水上渗后通过土工布、砂石的过滤渗透至滤水管,通过包在滤水管外的土工布进一步过滤后沿管流入集水井,最后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这样地下水对基础底板产生的上浮力被大大的释放减弱,基础底板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的,请注明专利号):

通过在地下室底板下设置滤水层、滤水管,地下水经滤水层和滤水管过滤流入集水井,对底板的上浮力被释放减弱。

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包括与省、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

与抗拔桩、抗拔锚杆等传统施工工艺相比,采用本工法施工,简化了施工过程,且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材料的损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节能环保。与国内同类技术水平相比,总体技术水平处于领先位置。

工法成熟、可靠性说明(当工法应用少于 3 项工程时填写):

工程应用情况及推广应用前景:

该工艺在我司施工的中旅城二期、恒力金融中心、福州恒力创富中心等多个项目应用,该工艺施工效果好,对于抗拔桩、抗拔锚杆等传统施工工艺优势明显。通过公司项目的应用,该项技术在福建省内已逐步推广,目前使用情况,普遍反应良好。

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包括节能和环保效益):

本工法可操作性强,施工简便,对施工环境要求低,减轻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取材方便,用土工布、砂石等材料取代以往的钢筋混凝土,使施工过程得到简化,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损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节能环保。以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为例,如果单靠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来平衡地下水浮力,底板的厚度至少要在 1.5m~2m.而采用浮力释放系统底板厚度仅为 0.6m,每平方米底板混凝土用量减少约 0.9m3,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工法 文本

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周黑撇 吴建英 李寰

张世奇

张福安 1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地下结构逐渐向着大而深的方向发展。深基础底板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地下水浮力,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易引起结构上浮变形,墙板、梁柱交接处出现裂缝等问题。传统的抗浮方法有加设抗拔桩、抗拔锚杆、增加自重等,施工成本高且耗费工期。

我司通过技术攻关及工程实践,形成了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并保证了深基础底板的抗浮效果。同时撰写发布的 QC 成果《确保浮力释放系统施工质量》获得 2011 年度中建协国家级 QC 成果。

2.0.1

将土工布、滤水管、碎石、砂、塑料薄膜按照一定顺序分层铺设,发挥其各自功用,释放、减弱地下水对底板的上浮力,解决了深基础底板上浮难题。

2.0.2

施工过程简便、安全,提高了施工工效,取材方便,对施工环境、施工机械要求低。

适用范围

3.0.1

本工法适用于建筑工程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的施工。市政、路桥工程等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可参照本法执行。

工艺原理

4.0.1

在基础底板与原状土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中粗砂层、土工布层、碎石滤水层、隔浆层、混凝土垫层。在盲沟中布设多孔滤水管。地下水上渗后通过土工布、砂石的过滤渗透至滤水管,通过包在滤水管外的土工布进一步过滤后沿管流入集水井,最后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这样地下水对基础底板产生的上浮力被大大的释放减弱,基础底板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浮力释放系统示意图见图 4-1。

图 4-1

浮力释放系统示意图

1—中粗砂层;2—连续的地下水过滤土工布;3—碎石滤水层(中间布滤水管)

4—塑料薄膜隔浆层;5—混凝土垫层;6—基础底板;7—外包土工布的滤水管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图 5-1

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盲沟开挖 铺设土工布 铺设碎石滤水层,同时按 1%坡度铺设外包土工布的滤水管 浇注混凝土垫层 下道施工工序 铺设中粗砂层 铺设塑料薄膜隔浆层

5.2

操作要点

5.2.1

土方、盲沟开挖 1 1

基础底板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保留 20~30cm 高度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保证基坑底土层未被扰动破坏,达到原状土质量。开挖至设定标高后,应对土表面进行拍实处理。2

开挖盲沟前根据图纸放出盲沟中线、边线并确定放坡坡度,用白灰在地上标示出,并做好水准点及引桩。

盲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至距设计标高 20~30cm 时改以人工挖掘修整成型,不得扰动沟底原土层。若开挖超过标高,不能用松土回填,必须用碎石或砂填平、振实。

5.2.2

铺设中粗砂层 1 1

铺设中粗砂层时在基底预先设立3M×3M网格标桩,控制铺设厚度。

铺设中粗砂层时需用自卸车在范围外卸料,由塔吊吊运配合人工或轻型器械散铺摊平,平整度需符合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压实度。

5.2.3

土工布铺设 1 1

土工布铺设采用人工滚铺,铺设时布面需保持平整、顺直,尽量减少搭接接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

土工接布铺设块采用缝合或搭接连接,缝合用尼龙线强度不得小于 150N;相邻铺设块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0mm。3

接缝须与坡面线相交,与坡脚平行或存在应力的地方,水平接缝的距离须大于 1.5m。

铺设土工布时,在边缘预留不小于 500mm 的锚固长度反折在压实填料面上固定,锚固长度及做法见图 5-2

图 5-2

土工布外边界示意图

1—中粗砂层;2—连续的地下水过滤土工布;3—碎石滤水层 4—塑料薄膜隔浆层;5—混凝土垫层;6—基础底板

5.2.4 4

滤水层施工 1 1

碎石采用 5~15mm 级配,铺设时应用手推振动器来回振平、振实。

碎石滤水层在基坑内平面铺设时,必须在设置的脚手板上行走,不得在碎石上直接拉车行走。

5.2.5

铺设滤水管 1 1

滤水管安装前应进行盲沟中心线和高程复核,盲沟中滤水管中点必须起拱,保证滤水管至集水坑坡度不应小于 1%,严禁出现倒坡现象。

滤水管需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安装,连接需符合设计要求。3

在滤水管铺设固定完毕后补填碎石密实沟槽。

5.2.6

铺设塑料薄膜隔浆层 1

塑料薄膜不得出现破损、孔洞等现象。2

塑料薄膜铺设时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5.2.7

混凝土垫层施工 1

垫层施工时须保证平整、密实。

垫层施工时不得穿硬底鞋,鞋上不得有铁钉、铁掌之类尖利物体,防止破坏隔浆层导致混凝土浆水流入碎石层,阻塞地下水流通。

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100mm,浇筑前需做好水平桩以控制垫层找平厚度。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应在 12 小时内用塑料薄膜或毛毡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7 天。

5.3

劳动力组织

表 表 5.3

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职责分工 1 测量放样 2 土方和盲沟的高程引测、定位、复核 2 挖掘机驾驶员 1 名 土方机械开挖 3 普工 12 名 土方和盲沟人工开挖、铺设土工布,碎石滤水层、铺设塑料薄膜隔浆层 4 水电工 4 名 铺设安装滤水管 5 安全员 1 名 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6 泥水工 2 名 浇捣混凝土垫层

材料与设备

6.1

材料

6.1.1

采用深色机织聚酯长丝土工布,物理性能、水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抗老化、耐久性应满足本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并有厂家提供的材料检查证明书或抽样检查质量证明书。

6.1.2

检查土工布的外观不应有裂缝、破损、孔洞。

6.1.3

滤水管:采用 DN100 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壁厚尺寸及开孔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6.1.4

塑料薄膜隔浆层: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0.3mm。

6.2

设备

表 6.2

主要机具及测量工具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数

量 用

途 1

挖掘机 1台 土方开挖 2 塔吊 1台 铺设中粗砂层和浇筑混凝土垫层 3 斗车 4台 铺设中粗砂层、滤水层 4平板式振动器 2台 振实碎石滤水层和混凝土垫层 5 水准仪 1台 标高放样及复核 6 塔尺 1把 标高放样及复核 7 经纬仪 1台 盲沟放样及复核 8 50m钢卷尺 1把 盲沟放样及复核 9 5m卷尺 2把 盲沟放样及复核 7

质量要求

7.1

质量控制标准

7.1.1

浮力释放系统施工时,砂垫层、滤水层及混凝土垫层质量执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标准,允许偏差按表 7.1.1 执行。

表 表 7.1.1

砂垫层、滤水层(混凝土垫层)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5(10)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标高 ±20(±10)

用水准仪检查 3 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 1/10 用钢尺检查 7.1.2

滤水管质量执行《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相关标准,滤水管至集水坑坡度不得小于 1%。

7.2

质量保证措施

7.2.1

土工布在运输、存储时应堆叠整齐、牢固。应存储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并远离热源的场所。土工布卷必须用不透明的材料覆盖以防紫外线老化,堆高不超过 4 卷。严禁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接触,避免雨淋。

7.2.2

滤水管在装卸、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避免金属物体直接接触管身,保证管体完好。应存放在平整的地面上,不能有石块或容易引起管壁损坏的尖利物体。要有预防管道滚动措施。在夏季高温季节堆存时应避免阳光暴晒,并保持管道间的空气流通。

7.2.3

在铺设完成的土工布、塑料薄膜上行走不得穿硬底鞋,鞋上不得有铁钉、铁掌之类的尖锐物体。

7.2.4

用于施工的砂石必须洁净,含泥量不得大于 2%。

安全措施

8.0.1

工人进入工地后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各工种应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后方能上岗。

8.0.2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工种的技术操作要领,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8.0.3

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穿插工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机械回转半径内。必须进入时需待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施工。

8.0.4

吊运成捆土工布或滤水管至作业地点时,严禁单点起吊,防止起吊时受力不匀碰撞作业人员或其他物体造成事故。

8.0.5

土工布、滤水管存放处不得堆放易燃品,并进行明火作业管制。

8.0.6

现场使用振动器进行移动时电线不能在锐利物体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事故。

环保措施

9.0.1

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规定的施工时间作业,一切非施工噪声都应尽力避免。

9.0.2 2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安排专人加强对现场临时道路的清扫养护,在干燥季节进行施

工时应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9.0.3

施工过程中废弃的土工布、塑料薄膜等施工材料应集中存放、及时处理或运至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地点放置,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必须加以掩盖以防散失。

效益分析

10.0.1

通过多个工程的成功应用,证明本工法操作简便,对施工环境要求低,减轻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取材方便,用土工布,砂石等材料取代以往钢筋混凝土,使施工过程得到简化,缩短了工期。以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为例,如果单靠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来平衡地下水浮力,底板的厚度至少要在 1.5m~2m.而采用浮力释放系统底板厚度仅为0.6m,每平方米底板减少约 0.9m³钢筋混凝土用量,经济效益十分明显。1 1

应用实例

本工法成功应用于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福州恒力金融中心、福州恒力创富中心等工程。现以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为实例进行简要说明。

11.0.1

工程概况 福州中旅城二期工程位于福州市五四路闽江饭店南侧,总建筑面积 24 万㎡,地下 4 层,地上 40~46 层。建筑平面布局由三部分组成,平面中心为 8 层裙楼,四周为 4 栋主楼,四边外扩 15~40m 地下室结构。单层地下室建筑面积 18000 ㎡,地下室底板土方开挖深度为17.50m,底板面标高为-17.50m,底板厚 600 ㎜。

11.0.2

施工情况 2008 年 10 月至 12 月,在本工程中应用该工法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封顶半年后进行沉降监测,平均累计沉降为 17.78mm,满足设计要求。

11.0.3

工程评价 通过本工法的成功应用,保期保量完成了工程,深基础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技术的实施赢得了甲方、监理、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好评,更为这项技术在行业内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事实依据。

三、企业级 工法批准文件

四、工程应用证明

五、经济效益证明

六、专业技术情报部门提供的科技查新报告

七、关键技术专利证书和科技成果获奖证明

八、反映实际施工中工法操作要点的照片

土方开挖 盲沟开挖

铺设中粗砂层

铺设土工布

滤水管开孔

滤水管包扎

布设滤水管

铺设碎石滤水层

铺设塑料薄膜隔浆层

浇筑混凝土垫层

篇2:浮力释放系统施工工法申报材料

关键词:智能监控;应急照明;动态逃生指示

1传统应急照明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急照明系统是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组成的应急照明系统,这种系统一般采用双电源供电的方式。这种方案只是将应急照明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配电系统来考虑,很难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联动,在较为复杂的火灾现场会给人员逃生带来困难。另外,疏散指示标志照明灯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疏散指示标志照明灯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在发生火灾时应急启动,而应急启动的关键在于其电池充放电是否正常。依靠人力的维护和检修,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在发生火灾时往往会给逃生疏散指示带来许多盲区,满足不了火灾逃生的要求。

2智能应急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应急照明系统能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确认火灾信号后.智能应急照明系统能及时自动点亮疏散区域内的应急照明灯具,并能对现场每个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进行编程控制,可使疏散指示以光流的形式,动态指示逃生路径,这样在烟雾环境中, 逃生人员可以清晰、及时地判断逃生方向。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在确认火灾信号后,使所有应急疏散指示灯按照规定的逃生路线调整指示方向,其遵循的逃生逻辑为:① 指示方向必须远离着火点;② 着火点以上楼层应避开向着火层发生点的临近出口疏散;③ 接近或到达安全出口时有灯光闪烁及声音提示,使现场疏散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疏散导向指示, 以避免错过安全出口延误逃生时机。

3工法特点

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主控机为PC机。回路供电电压为DC24V安全电压,应急灯具为单片机智能控制终端,通过总线可以完成一对多通信控制巡检功能。同一总线系统可以挂接不同类型的灯具终端,通过编程控制相应防火分区内的应急照明灯点亮、熄灭,并可进行功能和应急测试。由于虚拟分区的技术支持,大大方便了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同时智能应急照明系统可与建筑物内的楼字管理系统可靠兼容,方便了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4适用范围

适用于酒店、超市、商场、大型办公楼及厂房等各公共建筑。

5工艺原理

5.1应急照明管线敷设:

电线配管要求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线敷设,干线配线方式为ZR—RVSP—2×1.5+ZR—BV—2×6,支线配线方式为ZR—RVS—2×1.5+ZR—BV—2×1.5,其中ZR—RVSP—2×1.5/ZR—RVS—2×1.5为通讯线,ZR—BV—2×6/ZR—BV—2×1.5为DC24V电源线。

5.2智能(直流)主站、蓄电池柜、控制器主机、控制器分机的选择及就位:

5.2.1智能(直流)主站的选择以设计为准。

5.2.2铅酸蓄电池选择根据电源功率选择铅酸电池的容量。电池安装在智能(直流)主站的机柜里面。

5.2.3控制器主机用于监测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器主机应该放在消防控制室内,并且远离有变频设备或者产生较大电磁干扰的设备。

5.2.4控制器分机的选择要根据被控灯具的点数来决定,

5.3集中电源式集中控制型照明灯/标志灯的就位分配要求通用原则:从控制机分机引出的同一通信回路的灯具的ID号不能重叠、但可以跳号,但是要说明是同一个控制机分机不同通信回路的灯具ID号是可重叠的。

5.4应急照明灯具的安装:将通讯线压接在通讯端子上,将电源线压接在电源端子上。

5.5系统测试及疏散方案编制。

5.6虚拟防火分区划分与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6施工工艺流程

6.1系统构成

6.2施工方法及要点:

智能(直流)主站的安装及接线

电源主机安装:电源主机是整个设备的备电提供中心。具有自动切换功能。在安装调试过程,由于主电的不稳定,所以要求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电池组。落地安装。

蓄电池组的安装:蓄电池组安装过程中,要求电池搬运过程都应该保持端子向上,不能倒置。电池安装时,一层一层整齐排列的码放到电源主机的机柜中。

智能(直流)电池主站的内部接线蓄电池之间的连线, 蓄电池监控线接线:为避免危险起见,每层电池暂不连,拉开电池主保险,电池监控线未使用时不插入。电池监测线:电池监测线为1—TB0~1

电池主站的输入电源线:电池主站的输入电源线主要是三相五线,其中三个相线A B C接到ACQF空开的上口。零线N和地线PE分别接到零线端子排和地线端子排上。

电池主站的输出电源线:给分机提供电源的使用L(+) N(—)。

电池主站的输入/输出通讯线连接电池主站的输入通信线(CH CL)为监控主机对电源主站的控制,输出通信线(CH CL)也是监控主机的通信干线。这样的菊花链式结构,可以保证通信的最佳效果。

6.3控制器分机的安装接线

6.3.1控制器分机的安装

落地安装或壁挂安装,安装过程中注意开孔的铁屑防止进入模块盒内和开关电源内。

6.3.2输入电源

双路输入方式接线示意图

6.4应急照明灯UBS—0.5lx/2A—ELS1019安装接线

6.4.1安装:先装底座,为防止丢失可在最后再装灯芯

6.4.2接线示意图

6.4.3拧上灯头之前需要在图纸上标明灯头的序列号,0.XXX.XXX.XXX,用以编程。

应急照明灯具特点

输入电压为DC24V,灯具为LED光源不带蓄电池组。

每只灯具均带地址编码及传感器;点式故障报警。

可编程点式控制;非持续、持续工作模式定义;执行强迫点灯、定时程序控制模式。

6.4.4应急标志灯安装

黑线连接24V的负

红线连接24V的正

白线连接通信线com

蓝线连接通信线com’

应急标志灯具特点

输入电压为DC24V,灯具为LED光源不带蓄电池组。

每只灯具均带地址编码及传感器;点式故障报警

可编程点式控制;非持续、持续工作模式定义;执行频闪、调向、强迫点灯、定时程序控制模式。

地面集中电源式点式监控型标志灯可设为地面导光流在疏散状态指向使用。

6.5现场安装及接线检验方法

6.5.1电源主站的供电进线校验:输入线相线对地绝缘。各相线间没有短路。

6.5.2电源主站到控制器分机供电线路对地绝缘,没有短路。相线和零线接线正确,没有接反。

6.5.3 控制分机和灯具接线,要求每根线对地绝缘,电源线接线正确,注意正负极顺序,并且电源线电阻不能过大,否则末端灯具将不能正常工作。通信线采用双绞屏蔽线。

6.5.4通电后,分机和灯具的通信线,两根线之间电压为24V,如果连接线路后不是24V,电压高和电压低都是不正常状态。需要断电后检查线路。

6.6系统功能介绍

6.6.1日常ON/OFF程序预设及手动管理:

可编程预设功能:定时开关机及控制某一回路。

手动管理功能:在任意时间内对系统开关机状态设定。

6.6.2运行状态监视

自动对电池主站、控制器分机进行状态监视。

自动对灯具运行状态的监视。

6.6.3 定期测试计划程序

可编程程序测试功能:系统能够设置自动测试功能;对系统进行动态功能测试,给出故障报警记录。

可编制电池应急持续时间测试计划:系统能够设置自动启动电池持续时间测试;测试结束后可给出报告,自动复位。

6.6.4故障报警

故障监控包括通信故障、电池主站、控制器分机及灯具故障。

故障类型为声光;声报警可手动消除,光报警保存到故障消除。

6.6.5自动性的实现

强迫点灯;消防联动信号一经送入,灯具按预设程序强迫点亮。

停电即可自动进入应急点亮状态。

6.6.6可编程序疏散应急预案:

可编程预设疏散方案:预设疏散软件方案,统一据着火点位置进行引导,对指向标志灯进行左向、右向指令编程,着火位置的出口标志灯关闭。

可编程序强迫频闪/流动:可预设或手动对标志灯进行频闪/流动控制。

6.6.7安全保证

一般场合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来保证混乱状态的人生安全。

高大空间及高疏散照度区采用DC216V要求切入电池应急后与配电系统隔离运行,形成悬浮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建筑电气施工规范GB 50303—2002

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 17945—2010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08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0

上一篇: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下一篇:合作与共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