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学方案

2024-08-15

梯形的面积教学方案(通用6篇)

篇1:梯形的面积教学方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

陈莉

一、概述

1.年级:五年级 2.学科:数学

3.简介:《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并熟练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一堂课。本节课借助于MP_Lab创意软件,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一种数学思想---“转化”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会用梯形面积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

 学生能运用MP-Lab,通过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 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推理、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4.信息素养

提高了学生使用MP_Lab软件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之前首先要对这些特定的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

 学生已充分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 熟练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

 了解到“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一思想。

四、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图1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包括真实情境、虚拟情境。《梯形面积的计算》学生在安装了MP_Lab创意教学平台的网络教室里,通过自主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开展小组交流,最后总结出计算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面积的计算》学习资源主要包括:  创意教学和探究平台:MP_Lab;

 实验报告:梯形面积的推导实验报告(Word文档)。

六、教学评价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梯形面积的推导实验报告,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该实验报告起支架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实验报告的填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深化巩固学生的知识。

图2 梯形面积的推导实验报告

篇2:梯形的面积教学方案

如果我们将数学公式的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那么它就是一个僵死的教条,只有发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演绎出生动结论。这节课,我将知识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力目标定位为: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和意志目标定位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整节课是围绕着“通过学生发现梯形与已知图形的联系,自主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体验和感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个教学重点展开。并注意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揭示课题后,我便对学生进行调查:哪些同学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哪些同学不但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完成学习的过程,并鼓励每一个孩子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新的收获。

篇3:梯形的面积教学方案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关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2.明确化归法的含义。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 能够分清教学目标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能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不同引入方法, 并对不同的引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

4.能够明确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活动时间

教研活动可以分成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是交流本方案中的问题60分钟。第二时间段是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用时40分钟, 评课50分钟。共2个半小时。可以根据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和教研组老师的情况, 选择下面“活动前准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与交流。

三、活动前准备

先让全组数学教师解答下面的问题, 并准备在小组或全数学组交流。 (注:以下带*号的表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一) 本方案中的问题交流

1.你认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三块教学内容, 小学生应该先学哪一块?为什么?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学生学习这三块内容的顺序是怎样的?

2.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时, 都运用了化归的方法 (也叫转化的方法) 。

(1) 请你写一写什么叫化归法?如果你不能直接写出化归法的含义, 那么, 请你试着先举出运用化归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例子, 然后再试着写一写什么叫做化归法。

(2)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并在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的领域中各举一个运用化归法解决问题的例子。

如果问, 数学家与其他科学家在解决问题时, 在思维方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的回答是: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更善于运用化归法。有人曾对“化归法”作过生动的比拟:“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 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 你应当怎样去做?”正确的回答是:“在水壶中放进水, 点燃煤气, 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接着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不变, 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 这时你应该怎样去做?”对此, 人们往往回答说:“点燃煤气, 再把壶放到煤气灶上。”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回答, 因为“只有物理学家才这样做, 而数学家则会倒去壶中的水, 并且声称我已经把后一问题化归成先前的问题了”。这个比喻固然有点夸张, 但却道出了化归的根本特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数学家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 而是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 直至把它化归为某个 (些) 已经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把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某种变化, 使之归结为另一个问题, 再通过问题的求解, 把解的结果作用于原有问题, 从而使原有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称之为化归法。可以简单地用以下框图表示:

例如, 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首先是通过通分的办法把它化归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结果, 从而得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结果, 可以用下图直观说明:

又如, 当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 就可以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所以, 它的内角和是2×180°= (4-2) ×180°;五边形就可以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所以, 它的内角和是3×180°= (5-2) ×180°;六边形就可以分割成四个三角形, 所以, 它的内角和是4×180°= (6-2) ×180°;等等。 (见图1所示) 一般地, 因为n边形可以分割成 (n-2) 个三角形, 所以, 它的内角和是 (n-2) ×180°。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解决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的关键是把多边形分割成 (若干个) 三角形, 这实质上已经把原来的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化归成求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而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已经解决, 从而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也可以解决。

可以用下图直观地表示:

3.如果用三节新课分别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那么这三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如果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那么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推导出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因此, 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可以有不同的课时设计。以下是两个不同的教学顺序。

教学顺序一:

(1)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新课 (1课时) ;

(2)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练习课 (1课时) ;

(3)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新课 (1课时) ;

(4)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练习课 (1课时) ;

(5) 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综合练习课 (1课时) 。

按照这样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 一共安排5课时。

教学顺序二:

(1) 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新课 (1课时) ;

(2) 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 (3课时) 。 (其中第一课时重点练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但也有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练习;第二课时重点练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但也有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练习;第三课时是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综合应用练习。)

共安排了4课时。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上面的两种不同的教学顺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 从作业错误率的高低来看, 凭你的经验, 觉得按照顺序一这样教学, 一开始的错误率是高还是低?大约到第几节课时, 学生的错误率最高?按照顺序二教学, 错误率的高低又是怎样变化的?

(3) 有人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上面的哪一种教学顺序更好, 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顺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以下的一些情况, 你认为分别运用哪一种教学顺序更合适?请在括号内分别写出顺序一或顺序二, 并简要说明理由。

(1) 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弱。 ()

(2) 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好。 ()

(3) 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

(4) 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难度比较小。 ()

(4) 如果对学生基础差不多的两个班级, 分别用上面的两种顺序进行教学, 那么这两个班的学生, 对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会有差异吗?如果没有差异, 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有, 主要差异是哪些?

(5) *如果要运用上面的两种不同的教学顺序设计一个对比教学实验, 那么, 这个实验的主要过程是哪些?请你写一写。

(二)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及评课

1.按照现行教材的编写顺序,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前, 学生有哪些知识和经验与学习这一知识密切相关?

2.*在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前, 如果给他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让他们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他们可能会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如果读者感兴趣, 可以把了解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起点, 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 写成专题研究文章, 即通过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3.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 用了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 上课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梳理筛选出学习目标。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用处?

你喜欢这样的开头方式吗?你觉得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

4.大家知道,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 已经学过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但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 学生并没有学到“图形的面积大小与高有关”这一知识点, 也没有相应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 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图形的面积与高有关”这一知识。掌握这一知识对于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想一想,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高有关?下面的做法是否可以使学生明确到这一点?

先用硬纸板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然后拉动变形, 使得变化出的平行四边形有不同的高。拉动时, 先定格在一个位置, 让学生观察这时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等因素, 再拉动定格在另一位置, 让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处在两个不同位置时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再做一个课件, 在网格中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慢慢地不断变化, 把变化前后的几个平行四边形都呈现出来 (如图2) , 让学生观察、想象、思考: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是怎么变化的?底与高是怎样变化的?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5.有位教师在备这节课时, 做了如下预设: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这里有两个图形 (如图3) , 一个是长方形, 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请大家先测量出必要的数据, 再通过计算求出它们的面积。

预设:

第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会先量出 (或数出) 它的长是6厘米, 宽是4厘米, 从而计算出面积是6×4=24 (平方厘米) 。

第二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可能会运用以下的一些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方法一:先量出横的 (水平的) 底是6厘米, 斜的 (倾斜的) 底是5厘米, 从而计算出面积是6×5=30 (平方厘米) 。这实质上是学生的猜想, 这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的乘积。

方法二:先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 (也是两条底边的长度) , 分别是6厘米和5厘米, 再计算出面积是 (6+5) ×2=22 (平方厘米) 。这是学生的又一个猜想。

方法三:先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再量出高是4厘米, 底是6厘米, 面积是6×4=24 (平方厘米) 。这也是学生的一个猜想。

在学生有这些猜想后, 接着就是运用各种方法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在上面的预设中, 你觉得: (1) 学生有可能像方法一这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2) 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相邻两边乘积的学生数占全班的百分比大约是多少? (3) 学生为什么会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的乘积呢?他们产生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可以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 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相邻两边的乘积”这一结论是错误的?适当地改进上题的演示过程, 可以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吗?

6.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要运用化归的方法,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知道面积计算公式的长方形。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剪、拼转化的方法。想一想, 你可以通过怎样引导, 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自己想到用这种剪、拼的方法?

下面是两个不同的引导过程, 你更喜欢哪一个设计?为什么?

(1) 整体入手的方法:教师向学生说明, 下面将出示一些图形, 要求他们求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如果图形中有方格, 那么一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

(1) 出示图4A, 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交流后得到可以用数方格 (数方格法) 和测量出长与宽的长度再计算出面积 (公式法) 这两种方法。板书:数方格法:要把图形放在网格中。公式法:要测量出相关线段的长度, 然后运用这些长度进行计算, 从而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2) 出示图4B, 让学生说出面积是多少, 并进一步明确可以用数方格法和公式法得出面积。引出剪、拼转化的思想, 讨论交流:剪、拼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什么变了 (形状变了) ?什么没有变 (面积的大小没有变) ?如果用公式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 需要测量出哪几条线段的长度 (或者说哪几条线段的长度需要知道) ?

(3) 出示图4C, 与上述过程 (2) 类似。并进一步讨论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剪开, 再拼。强调用剪、拼的方法转化成已经知道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时, 要注意剪、拼前后两个图形的比较与分析。

(4) 出示图4D, 让学生分别用数方格法和用剪、拼的方法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 得出如果要用公式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那么就要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公式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5) 出示图4E, 让学生想一想, 要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测量哪几条线段的长度?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6) 出示图4F, 与上述过程 (5) 类似。要求学生自己画出高, 测量后再求出面积。

(7) 让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先用公式法求出面积, 再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验证。

(2) 局部入手的方法 (数方格) :学生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是先用面积单位去度量, 然后发现规律得到公式的。因此,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一个图形的面积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经验。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当遇到不是正好一格的时候, 就要想办法拼成一整格, 要找到两个 (或几个) 不到一整格的图形, 使这些图形可以拼成一整格, 即拼成一个小正方形。这样就会有部分学生想到把不到一格的剪下来, 与另一个不到一格的图形拼在一起。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把不是整格的图形转化为整格, 这可能是最容易想到用剪、拼方法的地方, 也可能是剪、拼方法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学生在小范围的部分剪、拼中 (从理论上说, 每次剪下的一块都可以是不足一整格的) , 逐步发现较大范围的整体剪、拼, 即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或梯形) , 再通过两个三角形 (或梯形) 拼在一起, 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从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已经知道面积计算公式的长方形了。这就是剪、拼转化思想产生的整个过程。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1) 出示图5, 先说明每一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再让学生数一数 (用数格的方法) 这两个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数后思考: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容易数出?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交流后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容易数出, 因为它都是整格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有了公式, 只要计算长×宽就可以得到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容易数出, 因为有不到一整格的情况。但可以先数整格的, 再把不到一整格的拼起来再数:先数整个的小方格, 一行有四个, 有三行, 共12个。另外左右两边各有三个半格, 每行左右的两个半格可以拼成一个整格, 这样可以拼出三个整格 (如图6乙) , 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3=15 (平方厘米) 。

比较图6甲、乙两个图形, 想一想, 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在上面的过程中, 教师要强调每一行的左右两个半格都可以通过剪、拼的方法得到一整格。

(2) 先要求学生继续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下面图7中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在图7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不到一格的又不是正好半格, 这样的格子怎么计数, 就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由于有了上面左右两个半格剪拼成一格的经验, 部分学生会先发现左右两个不到一整格可以剪拼成一整格, 并进一步发现沿着高剪下三角形 (或梯形) 拼成长方形进行化归的过程。

引导学生比较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 并思考测量出平行四边形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它的面积, 最终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关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研究内容将在本刊2011年第12期“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二) ”中继续阐述, 敬请关注!)

篇4:“梯形的面积”教学构思

“梯形的面积”是五年级图形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前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归总,也是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特别是在梯形面积的探索过程中,类比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后继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因此,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前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构思。下面,笔者在钻研了江苏版、北师大版、西师版关于“梯形的面积”内容的基础上,就教学构思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构思与教学效果。虽然三种版本教材中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呈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十分突出探究性活动,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探索空间,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江苏版教材让学生利用后面附页上的图形去探索梯形的面积;北师大版教材在想一想、做一做的探索活动中得出梯形的面积;西师版教材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去探索梯形的面积。三种版本的教材,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突出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等思想。笔者认为:教材中的不足,是对梯形面积的问题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作了明确的暗示与导向。例如“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梯形剪成三角形”等,在学生探索活动前和思考过程中出现暗示语与导向语,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削弱了学生经历发现和思考的过程,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构思

(一)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其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显然,目标应从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技能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考虑。为了避免教材中的不足,一是变“教材”为“学材”。由于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已接触过“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探索经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方法再现”,适当地调整、组合教材,变“教材”为“学材”。二是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本课的教学难点)。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的,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的。”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知识建构。三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明确“转化”思想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中的普遍适用性和某些知识领域的灵活应用。

(二)重视探究

1.问题开放。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和有限的认知水平,一般情况下教师给学生多大的思考范围,学生就在这个范围内思考;给学生多大的活动空间,学生就有多大的发展。从教材来看,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四边形面积知识的归总;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刚刚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探索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不再出现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和有暗示的提问是水到渠成。虽然具有导向性、暗示性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但这是被动的定向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只有在开放的问题与主动的探索活动中,产生的思考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思考。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可以设计如下开放问题:(1)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想法探讨出梯形的面积。(2)用准备的梯形学具探讨梯形的面积。(3)你还能用哪些方法探讨出梯形的面积?(4)在探讨的过程中,用到了以前学过的哪些方法?(5)如果你能用多种方法,你认为每种方法的关键是什么?

2.精选素材。

课内所用素材一定要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既要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取向,又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素材,要因人设计素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从“听者”、“答者”的角色转变为“思者”、“做者”。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可设计以下几组素材供不同的学生选用:第一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第二组,一个梯形;第三组,五个不同的梯形;第四组,五个不同的梯形,但其中的一部分标明连接点(如下图);第五组,按教材的例题画出梯形,并拟出思考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的二至三组素材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的平台。

3.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这点,教师应该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关键所在。学生依据开放的问题和选用的素材,会不知不觉去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梯形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用观察、分析、推理、尝试等方法,去攻克一个一个的“堡垒”,体会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可能有个别学生因个体差异在探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惑或困难,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三)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有合作才有生机,有交流才有价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想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及时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首先,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经过相互启发、补充、评议,达到解惑和共同提高的目的,这里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类。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全体交流,展示学生多种探索思路和方法,实现探索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就知识点和思维点发出追问,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每一种解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一学生将梯形分成三个三角形(见右图),教师问:“为什么要分成三个三角形?”学生答:“我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应用‘转化’思想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就可以了。以梯形上底为三角形的底,高不变的三角形面积我会算。另外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的面积是下底的一部分乘以高除以2,另一个是下底的另一部分乘以高除以2,合起来就是下底乘以高除以2。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所以就分成了三个三角形。”多好的学生啊,能抓住实质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如果教师长期坚持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课堂交流要让学生尽情尽性,一是让学生交流多种探索思路,如本节课学生可以交流出十多种方法;二要让学生多说多问;三是教师要高屋建瓴,及时给予点拨,加深学生对知识、方法、体验及应用的理解。

三、反思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生终生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成共识。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结合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怎么学、怎么想”的角度去决定教学方式,构思教学行为。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重组的教材、开放的问题、确切的目标、自主的探索、相互的交流、合作的学习能让学生愿学与乐学。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要当好思维的启迪者、知识的引领者,在合作交流的环节中要当好学生的旁听者、思维的点拨者。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就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的放心、放手使学生没有约束和束缚,才能真正体会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与积极思维、快乐学习的意义。

有的教师可能会担心加深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思维坡度,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够,学困生跟不上,教学效果不一定好。这些担心是很现实的,如果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构思上下工夫,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关注数学核心,即思维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领会数学思想。如果某些学困生学习中有困难,甚至失败,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可用的、可贵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而言,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得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总之,任何一节课的教学构思过程是教师的思考过程和学习过程,如果常年坚持,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5: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已经在网上研讨了数日的《梯形的面积》一课,反思整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知识的迁移

在回顾旧知,分析问题的环节,我用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带领学生回顾旧知,再一次体会转化的思想。接着问学生,那么要想求梯形的面积我们该怎么做呢?因为刚刚复习了转化的思想,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本环节的设计,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类比迁移,促进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建立联系,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了条件。

2、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首先,在课的开始,我从车窗玻璃是什么形状,这一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其次,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后,学生应用探索出来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求水渠横截面的面积,求机翼平面图的面积等。在获取了知识后马上让学生运用新知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并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3、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具剪剪拼拼,进行了自主探索,让学生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出现了多种操作方法,如: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公式;有的学生将梯形沿对角线剪开变成两个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实实在在地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思想。

4、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体现由简到难的梯度性,关注后进生,也兼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一道题,直接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结果。第二道题,求机翼平面图,需要先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乘以2,才能得到整个机翼平面图的面积。第三道题,则需要先根据各种图形的特点,求出梯形的上底或下底,再去代入公式,求面积。第四题,是通过计算和观察,发现,等底等高的梯形,面积相等„„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先复习旧知,再情境导入会更好。

在我设计的教案中是先情境导入,引出求梯形面积公式,问学生,应该怎样求?引导学生回顾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然后知识迁移,进而小组合作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先思考怎样求梯形面积,再回顾旧知,这样容易打断学生思考怎样求梯形面积的思路。因此,教学环节可以做这样的调整:先回顾旧知,然后再情境导入,求梯形的面积。这样,学生在复习了转化的思想,推导的方法后,可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

2、关于推导方法的汇报、学习,可以更有条理

学生小组合作结束后,汇报成果。在课上我是这样做的,先找3个同学汇报了这3种不同的方法,然后,因为第一种方法(将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重点掌握的,而其他2种方法,因为较难,可视学生接受程度,不做统一要求。所以,我又指名再次找人,汇报第一种推导的方法,最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样的过程,虽然突出了重点。但是,感觉,有些混乱,学生对第一种方法掌握得也不是很扎实。因此,做如下调整。在学生汇报第一种方法的同时,板书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然后,请其他也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再次说推导过程,接着,同桌之间说一说,最后,再指名回答。这样,对于第一种方法的研究就比较透彻了。学生汇报第二种方法(将梯形沿对角线剪开,变成2个三角形),因为只需理解“转化”思想即可,推导过程不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找一名学生汇报即可。学生汇报第三种方法(将梯形分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这种方法更难了,如果学生说不清楚,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把这种方法说清楚。

3、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再充足些

篇6: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1

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体验,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并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验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效果显著。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我先出示了一个梯形,引导学生简要复习梯形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然后直接抛出探究任务: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是有很高的兴趣的,所以马上就自发组合成探究小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考虑到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这比起盲目的乱猜来,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我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组织者、指导者,起到了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的目的。

三、渗透数学中的变换思想。

在转化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图形的旋转和平移,认识了解旋转和平移的含义及方法,以及其对图形位置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但在这节课当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学生在与老师的配合上还有待改进,其中部分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有个别学生不会参与讨论,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气氛也有待改提高,不过学生对动手操作、推导公式倒是很感兴趣。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2

《梯形的面积》这一课,在探索活动中学生借助知识的迁移,主动提出了“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思考问题,主动思考,把一个新的图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求梯形面积的数学问题,呈现多种转化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加深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微课我努力在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语言、教学课件的展示上突出学习的双向性,避免纯粹的讲解,尝试做到“生”“屏”互动。具体有以下创新点:

一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主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请学生帮老师解决如何比较车窗玻璃大小的问题以及课后的作业求堤坝横截面的面积,这样做不仅有效提出了数学问题,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做到了《标准》对于情境的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要求。使学生切实并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三是教师在微课的环节和问题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微课起到吸引学生,指导学习,提升效果的作用。

在课件设计和制作中我努力做到“生”“屏”互动,产生双向学习的效应。课件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图形转化、想象的思考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观察分析梯形转化前后图形面积及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深入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猜想、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再通过拼、剪、割的动手操作活动,看一看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应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4

今天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前让学生回顾了这两天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的计算的方法,了解是用了“转化”的思想得到的。重难点都在梯形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上。本节课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先让学生回顾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的特征。并且让学生再一次学习了画梯形的高,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后面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无阻碍。

首先,我提问学生,如果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梯形的面积,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动手画一画,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此时学生开始畅所欲言,好多学生都想到了要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然后把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加就得到了梯形的面积,此时如果我能赶紧及时的给学生一个高度评价的话,孩子们会真的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如果我能看到此时会思考的孩子们的美,才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不是吗?而我却没有那样做,还是因为担心教学进度的问题,只是稍作提示后就给赶紧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之后,在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提示道:“想一想我们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聪明的学生立刻想到了要再拿一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把他两拼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平行四边形,这样我们就把这个梯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引导到位,学生很快能将梯形的面积抽象出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能够严谨且无懈可击。此时,如果我能够再一次给予学生真诚的欣赏,相信孩子们对数学的畏惧之感会消失殆尽。但吝啬的我依然是忙着赶进度,生怕因为一句表扬会耽误好多练习的时间。哎!

还有,本节课在课前我仍然是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在学生想到方法之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上来拼拼看,然后找出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进而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个梯形的面积,则1个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看样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或者是用直观演示法更能够让学生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记忆和运用起来也必定是得心应手。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归纳出公式后给学生三个梯形(有两个把梯形的.各边都写上,另一个没有给高的条件。)进行公式运用练习,最后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动感觉梯形面积公式的作用,即计算梯形木堆的面积。

但由于我课前准备做的不充分,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何止一二,还有:

1、在整个教学中又过于偏向推导过程和注重学生多种不同推导方法,时间占用了很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够充足。

2、由于推导出公式以后,学生在练习的时间很少,应该画出几个梯形图形,让学生应用公式求它们的面积,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

3、以后的教学要在新授部分多下工夫、下大工夫,但是不能把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研究新知的过程中,尽量浓缩自己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可喜的是,发现学生有所收获,看到学生有了进步,看到学生探究学生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运用“探究性学习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希望探究式课堂之路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越走路越宽。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5

此次,我执教的是《梯形的面积》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在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这一目标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和体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作为教学重点、难点,也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对于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由于学生学过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实现生生互动。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通过“剪、移、转、拼”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时间上给以保证

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学生给充足地用眼看,用手做,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的表现和发展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当学生受现有知识的制约,推导概括公式思维停滞时,我进行点拨诱导,促其思维顺畅,变通,最后使学生明确,尽管拼摆的方法不同,但都达到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目的。

4、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将数学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教学本节课时,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求出生活中的篮球场3秒钟限制区的面积,练习中让学生动手量量梯形学具的数据,再求它的面积,又求出梯形菜地的面积等等,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是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节课的教学已经结束,自己感觉教学过程顺畅,是一节自己比较满意的课。但鉴于我还年轻,对于很多细节,觉得仍需要推敲,相信自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日趋成熟、完善。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篇6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已通过操作、实验、探索等积累了探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即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不仅巩固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初步形成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仍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上。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回顾上几节课的内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容易将转化的方法迁移到这节课来。

二、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比如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接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从一个梯形的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还有从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后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到。我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已知的图形来推导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假设、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三、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本节课的练习既有直接运用公式计算的简单运用,又有等积变形的思考,还有计算垒成梯形的圆木的根数。对于计算圆木的根数,有些学生是层层计算解决,有些学生把这堆圆木的横截面转化成一个梯形,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在交流中让学生认识运用梯形面积来计算的方便性。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6篇】相关文章:

1.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2.《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3.《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4.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5.《梯形的面积》数学教学反思

6.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范文

7.关于《梯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8.《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上一篇:精益6s管理培训试卷下一篇:2018年建水文庙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