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

2024-08-09

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精选6篇)

篇1: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仿写句子 教学目的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思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让学生了解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掌握句子仿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中考句子仿写题的进一步复习打下一定基础。

3、坚持教师指导与学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师生互动,积极探索构建营造既严谨认真而又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学新方法。

教学难点

句子仿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句子仿写训练的任务也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既需要技巧的训练,更需要学生的知识积累、语感养成以及思维培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能使每个学生在45分中内提高仿写句子的水平就成为本课的难点之一。另外,这是一堂能力训练课,在给学生讲解仿写句子的基本规范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仿写句子的练习,两者的轻重处理和由此产生的课堂氛围的把握也就成为本课的第二个难点。

教学设想

本课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句子仿写的基本要求的分析指导,二是学生句子仿写当堂训练。因此,本课采用由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识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尽量能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发扬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领和引导学生掌握句子仿写的方法,并且把这种方法通过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语文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拟采用本人着手研究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法,按照“明旨——探究——掌握”的过程进行。本课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句子仿写训练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最近5年句子仿写题目透析。

二、仿写指导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解答句子仿写题的方法

仿写句子的题目是语言运用的范畴,它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外,是否没有“诀窍”呢?当然不是。按照我的思考,同学们拿到一道仿写考试题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分析题目的要求,就是刚才所说的五个注意点,看清楚题目提供的中心意思、修辞特点和句式要求,并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

(2)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针对题目规定的内容从社会、人生、自然等角度想像的翅膀,选定所用的比喻、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落脚点。

(3)分清句式特点,按照规定的句式进行写作。

三、仿写训练

1、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须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答案:“镜子”:生来就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风筝”:飞得再高,也摆脱不了他人的操纵。

2.仿照下面《春》中的句子,以“旭日”或“晚霞”其中一个为话题,写出两个比喻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旭日像一个巨大无比的火球,桔红色的,喷薄而出。旭日像少女的脸庞,羞答答的,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3.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答案:请爱护一草一木,因为一草一木也是环保,是不可缺少因素。

4.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文后问题: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张网捕鱼,有那勤奋聪明的,就捕得多些;有懒惰愚笨的,就捕得少些。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到时都得扔掉网上岸。翻检个人的娴鉴,在20世纪的作业中,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好手,创造了一个物理的新纪元;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创造了一个共和国。而空手上岸的人也不在少数。21世纪,我们将有什么样的创造,将出现什么样的世纪人物呢?这对有幸站在世纪门槛的人,至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诱惑。

① 模仿加着重号的句子,以“历史”与“时间”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② 给文中的横线上各补一个例子,要与后面的两个例子句式相同或相似。

答案:①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

②白求恩这样的医生,挽救了许多抗日战士的生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掀起了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

5.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今天,人们用到“春雨”.“润物细无声”时已赋予新的含义。请仿例句举一个简短的事例来表现“春雨”或“润物细无声”的含义。

“课外兴趣小组要全面恢复活动啦!”小机灵李四满面春风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顿时,教室一片沸腾。这渴望已久的喜讯似春雨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

答案:爸爸妈妈下岗了,一家人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之中,厂里给我们家及时送来慰问金和大米,使我们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春雨一样。

6.“雪花”在人们眼中一般是纯洁的象征,请你也以“雪花”为话题写一句话,赋予“雪花”一种新的含义。

答案:漫天飞雪急切地扑向大地,为的是护卫麦苗,妆点江山。

7.“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用拟人的方法为(①春雨.②夏雨.③秋雨.④冬雨夹雪)其中的两种雨各写几句话.(春)雨: 那雨丝儿,步履盈盈地来到人间,滋润着大地每一粒沁香的泥土。

(夏)雨: 窗外,暴雨合着雷电的交响乐,旋转飞舞,飞扬激荡,它尽情地表演了一翻后,终于疲惫了,突然静止下来,收敛了它的威势。

(秋)雨: 雨点悄没声地落下,打在脸上凉冰冰的。

(冬雨夹雪)雨: 雨中飘落的洁白、柔软的雪花,它贴近你,轻轻地亲吻你的手和脸

8.凭借你对汉字特点的感情,在横线上再打一个比方。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着更像一群小伙伴,跟我玩着捉迷藏,这对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快乐。

9.依照下列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衣服(食物),但不一定能买到­­美丽(健康)。

钱可以买到高级的住宅,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欢乐­­。

10.仿照例句,发挥想像,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个字.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困难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挫折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风浪搏斗的双桨

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

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11.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

答案: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为人们酿造甜蜜;如果你是一株大树,就为人们洒下一片绿荫

四、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在同学门的共同努力下,我较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学生明确了仿写题在中考语文试卷的地位,其次学生基本掌握了仿写题的答题技巧,第三,学生充分展开了联想和想像,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部分学生课堂表现十分活跃,思维相当敏捷,答题速度很快,准确率高,尤其值得肯定。仿写句子是一道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题目,要在中考中稳操胜券,尚待学生更加努力。

篇2: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第19课时 中外名著 第20课时 口语交际 第21课时 获取信息与时事 第22课时 图文转换 第23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二部分 现代文

第24、25课时 记叙文阅读 第26、27课时 说明文阅读 第28、29课时 议论文阅读 第30、31课时 散文阅读 第32、33课时 小说阅读 第34、35课时 现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文言文 第36、37课时 文言实词 第38、39课时 文言虚词 第40、41课时 文言句式

第42、43课时 文言翻译 第44、45课时 课内阅读 第46、47课时 课外阅读 第48课时 诗词赏析 第四部分 写作篇

第49、50课时 中考作文概述 第51、52课时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第53、54课时 材料作文 第55、56课时 话题作文 第57、58课时 选题作文 第59、60课时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 第61-90课时 综合(模拟)练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语音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备考指南

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

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

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21个:(单韵母7个)a o e i u û er(复韵母6个)ai ei ao ou ie ûe

(鼻韵母8个)an en in û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 “(三声)、”`“(四声)和轻声

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

说“

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

3、拼写注意事项

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û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û上两点省略,如雨(yu);û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û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 能省略,如女(nû)、吕(lû)

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ãr tïng,”花儿“拼作huür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中考典例

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脂肪(zhÿ)

干涸(hã)

心旷神怡(yí)

B.魁梧(wú)

酝酿(niàng)

杳无音信(yǎo)

C.湖泊(bï)

和谐(xiã)

彼竭我盈(jiã)

D.褴褛(lǚ)

违背(wãi)

大声疾呼(jí)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üng)

挪动(nuï)

不无裨益(bì)

B.琴弦(xián)

褴褛(lǚ)

载歌载舞(zài)

C.兑换(duì)

处理(chù)

哄堂大笑(hōng)

D.摇曳(yâ)

别墅(shù)

大事渲染(xuün)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锵“的注音”qü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

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惟妙惟肖 xiào

(2)参天耸立 sǒng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ào“,也可以读”xiü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þr“

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

A.绽放(zhàn)

对称(châng)

潜滋暗长(qián)

B.斟酌(zhýn)

袭击(xí)

深恶痛疾(wù)

C.模样(mï)

教诲(huì)

不屑置辩(xiâ)

D.提防(tí)

赔偿(cháng)

人迹罕至(hǎn)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ân“C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ú“D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ÿ“

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嗟 jiý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贮 zhù

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ü“"贮”容易读成“chǔ”

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

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

缀满繁星

C.瞠目结舌

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

挤眉弄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ã,B项“辍”读chuî,“缀”读zhuì,C项“瞠”读chýng,“堂”读táng,D项“杞”读qǐ,“挤”读jǐ

三、附录:《重点汉字的读音》、《常见多音多义字辨析》、《常见容易读错的成语》(详见《成功中考》第4-7页)

四、模拟练习:(参见《成功中考》第2-3页)[NextPage]

第三、四课时 汉字

一、考点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 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

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

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

二、备考指南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 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 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

(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

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

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

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

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

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篇3:谈中考数学总复习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看,中考命题的趋向是以基础为主,坚持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有的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略有修改,有的是教材中例习题的引申或组合,在整体构思与具体题目设计上,起点适当,把考查学生的“双基”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因此,在复习中要紧扣“课标”,围绕教材,加强“双基”训练。

对基础部分内容的复习关键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抓住对概念的实质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在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计算问题中的公式结论等,要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在归纳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重视学生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把握问题的本质,提高训练效率,注重解题后的拓展。

二、关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强化能力

从近三年的试卷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已渗透到中考试题中,带来了试题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新形式下,更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社会现实、经济建设、方案探索等各个方面,从中提炼出有社会价值的应用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如:

例1.某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现有员工50名, 所有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

部门经理:欢迎你来我们公司应聘!我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500元,薪水是较高的。

小张想:这个经理的介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吗?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 解决下列问题:

(1)该公司“高级技工”有名;

(2)所有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x为2500元,中位数为元,众数为元;

(3)小张到这家公司应聘普通工作人员。请你回答图中小张的问题,并指出用(2)中的哪个数据向小张介绍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更合理些;

(4)去掉四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后,请你计算出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y(结果保留整数),并判断y能否反映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水平。如果你是上课的教师你面对离校后将外出打工的学生你会如何讲呢?

三、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感受

考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角度要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例2.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段, 阅读后,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习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后, 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ABC中∠A=30°, 请你求出其余两角。”同学们经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 李明同学举手说::“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假如你也在课堂中, 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2)通过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 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话表示)

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历年的中考题中都很重视数学方法的考察,而数学思想是以数学方法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比数学方法要高一个层次,近年来考试题明显加强了对数学思想的考察。而考察数学思想的试题一般题型新颖,综合性强,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学习中要注意发掘和运用这些数学思想。

五、加强对数学活动过程的体验

《标准》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之一是:不仅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对他们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中考数学试题中有多道题目体现考查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导的思维过程,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多提供给学生数学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能力、改革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

六、模拟考试练习做题要求“快”、“准”

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应试能力。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尤为重要,“准”和“快”则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因此,平时做题,既要做到“准”又要做到“快”,而不是只要做对即可。实战是最好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调整心态:“要求会做的题要拿满分,不会做的题要争取拿分”。如何得分,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必要的步骤不能省去,会多少写多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才能保证拿到分。

七、收集错题或出现频率高的题

到了后期,特别在最后一个月,不同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不同,针对性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实战模拟测试、课堂练习等教学中,要求学生把错题抄录在笔记本上,并有针对性的画上记号,提醒自己是某个知识点记错还是用错,力争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时不再出错。

篇4:英语中考总复习

在组织总复习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生明确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投入中考复习

在目前的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松散,总抱着“大势已去,即使有回天之力也难以弥补以往失去的一切……”的种种绝望心理,整天糊里糊涂混日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设法使他们明确目的,端正态度,集中精力,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中考总复习中。

二、把中考总复习计划交给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毕竟是教与学双边活动,任何单方面努力都无法完全达到目的。只有双方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互照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之后,应把自己的复习打算告诉学生或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份计划表,使他们明确总复习的内容、目的,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实现共同的目标,收到好的效果。再者,要把复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根据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老师应施于不同的方法来引导他们进行总复习。起始阶段,纵向复习:以课本为主,以本为本,兼顾语音、语调、常用句型、动词短语的运用训练,整理初中阶段的全部内容,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接着再进行横向复习:以大纲为主,兼顾阅读、表达能力的训练。老师拟定总复习计划时,应参照学校的计划,尽量避免和全校性活动及放假时间上的冲突,以免打乱正常复习进度、内容。然后,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份计划表,这样,便于学生自觉地按实际、按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尤其最关键的一点,老师应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尽可能把较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杜绝“满堂灌”。

三、及时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

在学年初,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九年级英语课的总要求、中考范围,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总复习计划,包括有些重点内容,及时、准确、具体要将这一计划传达给每个学生,便于他们能尽早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四、注意信息交流和题型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中考题型的变化和动向。作为教师,尤其是九年级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注意对考题题型的分析。

五、为总复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依据

对第一次中考试卷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取得参考价值的材料和数据。例如,初中教材1-5册范围内常用词共有733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37个。把凡是试卷中出现过的单词逐个拣出,编制历届英语试卷所用单词总表,单词总数。又如,按中考的题型分类:语音、语法、词汇以及补全对话中的有关习惯用语各方面都进行分类归纳,进行累计分析,编发语音、词汇、语法项目参考表等。

六、提倡高效率,不搞题海战术

篇5:中考总复习专题教案

________古诗词赏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考试范围。

2、明确中考考点。

3、熟悉常考题型。

4、掌握答题技巧。

5、提升赏析能力。教学步骤:

一、告知【考查内容】 1《次北固山下》(王湾)2《赤壁》(杜牧)3《使至塞上》(王维)4《归园田居》(陶渊明)5《春望》(杜甫)6《过零丁洋》(文天祥)7《己亥杂诗》(龚自珍)8《望岳》(杜甫)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0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1《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12《渡荆门送别》(李白)

二、考点梳理(设题角度):

1、感知主要内容

2、揣摩重点词句

3、体会作者感情

4、把握写作特色

三、【指点迷津】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解题指导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四、【链接中考】

一、(2006年盐城中考)

渡荆门送别 李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从品味语言、情感表达两方面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第(1)题可以抓住“随”、“入”、“飞”、“生”等字进行赏析。第(2)题则结合诗歌的标题与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可以看出诗歌流露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故乡的流水也似乎变得多情善感起来。

答案:(1)示例:“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2)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例二、(2006年扬州中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从诗的内容、思想情感方面考查学生。第(1)题扣住“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第(2)题“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次北固山下》《赤壁》《使至塞上》的赏析。

2、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掌握答题技巧。教学步骤:

一、独立完成三篇赏析:

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

1、D;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3、“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5、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__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_______。诗人杜牧和_________

合称“小李杜”。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答案:

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

3、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案:

1、B

2、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3、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二、交流学习成果。

三、总结答题技巧。

四、对有关内容进行记忆、理解、消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归园田居》《春望》《过零丁洋》的赏析。

2、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掌握答题技巧。教学步骤:

一、独立完成三篇赏析: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3)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4)赏析“带月荷锄归”一句(结合本诗说说陶诗的风格)

答案:1、C;

2、归隐之心愿(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厌恶官场、喜爱田园(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

4、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语言平淡而又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_______”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_______”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答案:

1、破、深

2、望(1分)山河 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3、忧国思家

4、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1分)“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最后一联,体会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答案: 1.(1 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儒家经典(1分)

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

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4、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再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2分,意近即可。)

二、交流学习成果。

三、总结答题技巧。

四、对有关内容进行记忆、理解、消化。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己亥杂诗》《望岳》《天净沙·秋思》的赏析。

2、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掌握答题技巧。教学步骤:

一、独立完成三篇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2)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①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②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50字左右)

答案:

1、卸甲归田的惆怅,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2、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②略(言之有理即可)

3、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案: 1.(2分,每处1分)望 高大雄伟

2、(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3、(2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5 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答案:

1、“秋思之祖 ” 思乡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C

二、交流学习成果。

三、总结答题技巧。

四、对有关内容进行记忆、理解、消化。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坡羊·潼关怀古》《渡荆门送别》的赏析。

2、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掌握答题技巧。教学步骤:

一、独立完成三篇赏析:

1、读下面的诗,完成1—6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C

2、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

3、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

4、(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这两句诗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二、交流学习成果。

三、总结答题技巧。

篇6: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专题材料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的“一国两制”中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国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4、我们参与经济生活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5、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P50

7、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8、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5、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政治义务有:(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3)保守国家秘密;(4)维护民族团结;(5)维护国家统一。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7、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18、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三、“基础”类

1、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P452、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P553、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宪法。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5、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6、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7、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8、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基本路线的根本目的(出发点)是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P37

4、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P38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P446、我国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P497、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P608、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P609、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P62

10、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

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P61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7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P79

13、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P78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P8114、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

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标志等。P791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P93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P1021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1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103

19、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

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P104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P10421、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就医难、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P60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P55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79

4、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P94

六、“最”类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八下P52)

2、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人格尊严权。(八下P35)

3、个人隐私权里两种最忠实的守护是责任和信誉。(八下P52)

4、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八下P82)

5、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P32

6、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 战线。P447、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59

8、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P60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P711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75

11、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P801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P94

13、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P110

七、“集中”、“体现”、“表现”类

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八下P36)

2、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八下P35)

3、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八下P35)

4、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八下P38)

5、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八下P44)

6、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P34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398、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P70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既体现在我们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P88

10、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P9111、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和日常的消费和理财。P9712、艰苦风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P1

21八、“核心”、“中心”、“关键”、“前提”、“首要”、“重要”、“重点”类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372、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38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P384、“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P44

5、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P62

6、中华民主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P69

7、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P102

8、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P76

9、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P76

10、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P76

11、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P77

12、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P76

1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P7814、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

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P90

1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数以思想道德建设。P104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P1041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18、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P6919、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12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1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P10422、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是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

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八下P74)

九、“目的”、“目标”、“理想”类

1、当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372、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P52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三个发展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88——89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025、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110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17、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11

2十、“原则”、“原因”、“保证”、“保障”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43

2、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8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94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1045、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4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

7、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有: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8、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659、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7610、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4011、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102

12、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02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03

十一、“制度”类

上一篇:构建和谐铸造辉煌600字作文下一篇:学习左向平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