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微格教学

2024-08-07

微课与微格教学(精选8篇)

篇1:微课与微格教学

“微课”与微格教学

马得清

主体自觉、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理念来自中国古代的《礼记》。微课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注意力集中规律,从微格教学中吸取技术可控的做法,通过上传与在线预习,实现了教学的翻转。但是,除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引入课堂,教学要素并没有本质变化。

一.认识微课

目前,在全国中小学,微课培训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培训。然而,对微课的理解却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目的是用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如李玉平);用录像机录制传统课程,然后分成多个小片段,目的是用于教研活动和评比(如中国微课程);翻转课堂,把老师上课最重要的点录制下来讲解,目的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如可汗学院)。

萨尔曼﹒可汗开创了简单的微课程。他的教学方法就是录音、手写、编辑,然后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讨论和练习。他所作的微课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和研究。

这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运用了数字化传播技术,目的是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这种设计之所以有效果,关键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用了视频技术,而且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视频里老师不出现,让学生预习、自学,当堂练习,学生搞懂一个问题后继续往下学习。这是先学后教理念的反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反映,因此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而我们原有的课堂是教师在场先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听课、记忆和理解。这种教法改变了课堂结构,也就被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

课堂结构改变了,课堂性质也就从教师以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加上网络视频技术的系统支持,实际上就自然形成一种基于微课设计制作的课堂学习分析系统。教师借助这种系统就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具体学习困难,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并成为没一个学生的学习导师。

这种课堂需要教师基于网络视频技术学会微课设计制作、学会学习单的设计制作。

这种课堂设计也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不能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时候,也仍然需要精心思考,使得自己的分析和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

美国微课开展情况:美国的一些实验学校,学生回家看可汗学院的视频,到校后只做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则由教师指导,也可以由已经学会的学生指导。可汗学院的微课具有这样的特点:时间在10分钟以内,内容短小,每次只集中一个问题。这中微小课程和传统课程相同的是教学目标也必须明确。

可汗学院微课遵循心理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连续时间段为10分钟,即从开始学习到注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这叫注意力10分钟法则。由此可见,可汗学院的微课之所以设计为10分钟,是遵循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规律的,而且在设计上精简教学目标,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解决一个学习问题,使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不带着旧问题的困扰。这样,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可汗学院的10分钟微课也就自然有别于传统的45分钟、50分钟或者时间长度大于60分钟的课程,也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为上课制作的教学用课件,也非从教学录像中切下来的片段。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辨析传统课程和微课程。

除去微课的技术因素,其实,微课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即把学生的学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认为,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不仅决定他自己当下的学习效果也决定他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

二.微课与微格教学比较 我认为,除了对目前微课培训和应用的关注,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因为微课和微教学在技术手段上、课程学习目标单一化上、学习内容精简程度上和课程学习时间大大低于传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安排的45分钟、50分钟、超过60分钟)都很相似。

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微格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的简化不生动,微格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在这几分钟内要求教师或者师范生将平时40分钟课堂内容能够在这几分钟内完整呈现并且使得学生听懂,理解。微格教学要求,在前2分钟内将这次所要讲的重点内容提出,之后时间用于讲解,练习。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W.区伦(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在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微格教学自1963年提出后,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

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师范教育首先接受了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在英国,微格教学被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内,共用42周,每周5学时,共计210学时。接受微格教学训练后,这些教育学士师范生再到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1973年开始,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为了加强真实性,1975~1978年间实行以真实学生当作角色扮演中的听讲对象,用录像的方法记录训练的过程。1983年在进修的在职教师中进行了实验,证明了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培训也有很大帮助。微格教学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得到了认真的研究和发展。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每周4课时,上13周课,共52课时。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也开设微格教学实习课,时间是每周2小时,共13周。其中悉尼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经过了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开发的微格教学课程,是移植、改进最成功的一例,获得了世界声誉。他们编著的一套微格教学教材和示范录像已在澳大利亚80%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师范院校采用。可见,微格教学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微格教学需要建设主控室和学习室。主控室用来控制学习室内的摄像设备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它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可以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

它是一个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在这里,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计算机设备,并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方式采用硬盘存贮,或刻录成光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

它具有这样一些教学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微格教学的实施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广州师院、华南师大等院所较早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87-1990年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

国内学者根据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及国内微格教学研究情况,将微格教学的概念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从教学理念角度看,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科学、是技术又是艺术。教学作为科学是有规可循的,作为技术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并把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看作是是教学艺术掌握的基础。而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达到的“神乎其技”的理想境界。以往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上的研究,而对如何把教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技术研究很少。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不管是微课还是微格教学法,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两者都以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单一化、微观化、信息技术化为主,都是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为主,而且从本质上说,微课和微格教学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做出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性质的尝试,这两种课程学习方式都可以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

而所谓翻转就是颠倒,就是将传统的“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但是,我们要注意,先教后学的理念并非微课的创新,而是早就体现在传统教学中的“预习”中了,我国先秦之前就有此种思想理念。而且,即便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的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作业布置、辅导、反馈等要素还是不能少。(马得清)

篇2:微课与微格教学

曲周县实验小学 孔丽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悄然而至。而在微时代特色的引领下,信息资源形态的开放化、主体化、碎片化等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不断凸显,以教育资源移动化、教学设计微型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特征的微课模式应运而生。然而,新教育模式的兴起必然对传统教育带来相应的挑战,要改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仍较为困难。但微课模式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教育教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更好的把握微课的核心理念,更新、优化传统课堂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促进传统课堂教育向微课模式过度、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借助微课模式的资源整合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微课模式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综合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借助偶发性、碎片化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将传统单一线性的资源组织模式打破,实现综合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主题式、结构化的资源单元环境,形成一个小容量、多资源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传统课堂教育应充分借助微课模式的资源整合优势,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构建微课程资源生态环境。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主要是在微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以微课件、微教案、微习题、微反思以及微反馈为主的微课程资源生态环境,将教与学过程中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而构成一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结构紧凑的微型“主题单元资源包”。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模式的开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多资源的精细剪辑编排,彰显优质课堂特色。

二是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微课模式下,微课视频制作途径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动画视频软件制作式、拍摄设备外拍式、录屏软件内录式及多种途径混合式等,形成一个开放性、网页化、情景化的资源动态和教学交互应用环境,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促进生动课堂教学资源的构建,以更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心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是构建灵活的课堂教学资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过重的认知负荷是降低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而微课模式下通过对课堂资源的适当排序和合理选择,能够设计合理的信息序列,以实现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借助微课模式的多元化设计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来向学生传输掌握大量知识,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微课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图表、影像、PPT、flash

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法的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组织方式。目前,以“颠倒课堂”“、翻转学习”、“移动学习”等为代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微课模式下逐步推广。

颠倒课堂,即翻转课堂、翻转学习。传统课堂教学总体分为两个阶段,即先予以知识传授,再予以知识吸收(知识内化);而颠倒课堂则是先予以知识吸收,再予以知识传授。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知识传授的过程安臵于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安臵于教室内,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答疑解惑。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颠倒课堂能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堂外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内合作交流、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能,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颠倒课堂教学方式下,通过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对学习进行安排和计划,通过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移动学习,即在移动设备帮助下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活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完全围绕教师和学校而组织,教学内容被强加到学习者身上,不能自主选择。而微课模式下的移动学习,在结合课堂和网络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利用手机、MP4、IPAD等移动设备开展微课移动学习,从而能够摆脱电脑的地域束缚,具有其便捷性、随时随地、学习内容碎片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借助微课模式的同步性,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篇3:浅谈微课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怎样运用好微课,提高地理教与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将微课整合到实际的地理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将微课与地理教学整合,不仅需要熟悉教学内容,更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工夫,要学习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优质的地理课程资源。

其一,整合“谷歌地球”等新技术制作地理微课,直观演示地理常识性知识。

如初中地理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这一类地理课本上的常识性知识难度并不大,传统课堂教学这部分时间利用率不高。微课可以将“谷歌地球”的直观演示提前录制,再配上准确的解说,学生完全可以做到课前自主观看微课学习,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其二,整合现有地理课件资源制作微课,形象清晰地演示和分析推理知识。

如初中地理中的地球自转、公转的内容,这一类知识对学生地理思维的要求较高,听一遍未必能够很好掌握,同时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不可能多次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分化。微课可以将我们手边原有的课件资源再利用,配合教师详细的解说,将这个难点进行再次讲解,多次重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更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现在有了微课,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实现共同发展。

其三,整合地理基本技能制作微课,培养学生地图能力。

地图能力是地理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识图、读图、析图、绘图和忆图五个方面。地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但多数现行教材缺乏对这一方面的系统指导。微课的出现,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对这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最终实现“零存整取”。如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等温线,判读等温线图等,微课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甚至可以录制更多的内容(包括基础、中等、提升、拓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各取所需,实现分层教学。

其四,整合地理实验和地理教师野外考察资料制作微课,延伸课堂学习。

传统课堂时间有限,不利于地理实验和地理活动的开展,加上其他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和地理活动教学困难重重。微课可以将地理实验的过程提前录制,再加上喜欢走南闯北的地理教师亲自拍摄的考察录像,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喜爱的实验或活动进行学习,让课堂学习得到延伸。

其五,整合生活化教学情境制作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中可以地理闯关游戏、地理竞赛游戏等方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其六,整合地理练习和讲评制作微课,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试题和讲评只能是面对大众的,但班级学生内部本身就有差异,所以这样的讲解不具针对性。微课的讲评是教师对试卷进行分析后,分类进行讲解录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时间进行有选择的观看。这样既能够节省课时,也能针对不同状况实现个案补偿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我们还可以根据微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学会这一题到学会这一类,做到触类旁通。

篇4:微课与技校英语教学

关键词:微课;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运用策略

一、技校英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言堂”或者是“满堂灌”,常常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吃力,一堂课下来,相顾两茫然。

(2)教学内容无法全方位展开。虽然技校英语的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也强调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教师还是会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讲解生词、语法上。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城市的普通中学,或者偏远山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本身学习能力的欠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程度都较低,由此导致他们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进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反映在英语课堂上,就是不读、不听、不做(作业)。同时,这也影响了一小部分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由于教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而无法兼顾他们,久而久之,这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吃不饱”,也被动地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指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的特点有:其一是时间短,一般5~8分钟,可穿插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时段;其二,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主题的讲解,针对性强,内容精简。

三、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1)方便学生复习。教师可以将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制作成一段或几段微课视频,并附上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播放,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2)易于衔接新课。技校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普遍不高,再加上本身基础薄弱,教学效率不高。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呢?微课可担此重任。在引入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一段微课,通过声音、图像、动画、音乐再结合文字,多方位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化重点和难点的讲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每个知识难点都分配足够的讲解和练习时间,更不用说照顾程度较差的学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微课在这一方面居功至伟。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录制视频,做成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随地反复学习,犹如教师就在身边,非常方便。

2.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使用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发达的网络通信为自主学习插上了翅膀。旨在解决重点和疑难问题的各段微课,在教学平台上共享,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微课只针对一个难点,内容精炼,易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学生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时,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播放快慢还可以调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来控制视频播放的快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发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学习不应该与现实脱节而应该紧密关联。教学实践也证明,与真实情景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为长久。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微课中使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讲故事的策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例如,一个关于“外国友人在国内问路”的微课,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街道,设计不同的场景,使整个教学过程情景真实又充满故事性,教学效果很好。

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情景化、案例化、故事化的策略。比如每堂课的前十分钟是“Warming up”时间,可以安排学生演员在视频里读单词、读课文,或简单地谈谈自己;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自己录制预习新课视频。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巩固练习知识点的场景录制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时播放。甚至在学生预习新课时,也可以录制学生演练过程,在新课讲授时,由学生点评。通过这些微课的制作,使学生喜欢学英语,而且锻炼了口语和表现能力。而基础差的学生,改进了发音,提高了胆量。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技工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很强,他们很难专注于书本的学习。而教学中引入微课,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微课和尝试自己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童斌.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

篇5:微课与当代大学英语的有效教学

摘要:信息时代与“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高质量地展开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出发,结合有效教学理论,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的英语微课群制作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制作微课,以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找到更好地展开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微课;有效教学;大学英语;苏州大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4.0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67-03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如何高效地实施教学一直以来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懈追寻的目标。因此,对于教师有效性以及有效教学,学界展开了大量研究。英国教育学家克里斯?基利亚可(Chris Kyriacou)在《学校中的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关注的是教育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理想学习。”而美国学者克里尔?亚当斯(CheryllM.Adams)在《有效教学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Ef-fective Teaching”一文中将有效教学的核心特点归纳为以下五点:

1.对教学基本原则与程序的了解;

2计划与准备;

3.教学经验;

4.教学技巧的自我反省与改进;

5.?`活性。

我国学者姚利民则从教学效果出发,认为“有效教学”须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与效率。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又造就了当前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这两种变化与发展改变了现代人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学习习惯,也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高质量地展开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育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微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早在200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就提出“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后,中国出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明确了教学信息化的目的和任务。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在国际上,UNES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移动学习指南(2013年)给出了13条建议,其中特别强调“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保证课堂时间的有效性、支持情境学习、促进无缝学习”。

自此,YY(在线学习的平台)、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等数字化平台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国际上美国名校借慕课搜罗“最强大脑”、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为在线学习与学历、学位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国内的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等陆续探索实施学生网上学分认证制度;上海50多所中小学年内试点慕课教学的免费在线学习。网络学习无缝整合的时代悄然来临,国内已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超星名师讲坛、cALTs\JALIs等优质共享资源。

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需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及泛在学习方式需求的不断增加,都为灵活、便捷、高效的微课提供了深厚的应用土壤。”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认为:“微课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今紧张的生活节律。”

当前,全国范围内各类微课赛事活动在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高层教育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三、微课与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为大学英语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若使得这一可能成为现实,还需提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本文将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英语微课制作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依托现有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全新版大学英语微课程设计原则和制作,建设了以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主的相关微课群,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课堂互动交流,并为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架。其中,一些经验与优点值得与广大英语教育者分享。

(一)微课群的建立

微课制作,通常为独立的迷你讲座,讲授的知识点亦是单独分散的。而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的微课制作是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大学英语微课群,以相对的系统化满足学生对大学英语学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知识传输的效率,建构完整的学习流程,方便复习检测,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并深入地学习,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意图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共8个单元,而根据实际上课安排,一学期共完成6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因此,微课群的制作共包括前6单元,每单元均由2个微课构成:词汇微课和文化微课,其中也涵盖了阅读、写作、修辞知识与技巧。这12个微课构成了紧密围绕教材的微课群,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配套材料和有效支撑。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词汇微课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微课学习了解单元文化背景,全面深入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组成。“信息传递”通过教师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吸收内化”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由于缺少教师或同伴帮助,学生的“吸收内化”时常感到挫败,容易丧失学习动机。而苏州大学的微课群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改变了“信息传递”在课前进行的传统学习流程的弊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交流,给予辅导,强化“吸收内化”。微课还能方便学生及时复习检测,了解问题所在,便于复习巩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任务型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任务的解决与完成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以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这一形式呈现。该模式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以最有效地提高?W习效率为宗旨。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任务,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微课群的制作过程中,每个微课都是以任务为纽带,配合巧妙的任务设计,最后任务得以完成。并且,在微课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对任务进行详细地说明和解释,并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鼓励。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以评价,最后加以总结。

微课群的建立、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微课制作设计的亮点。而有效学习的三要素:有效益,有效果和有效率均在这一系列的微课群中得以实现。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与“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而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改革的方向,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体验。当前,全国各大院校积极参与微课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新策略。然而,目前的大学微课建设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这也是将来微课发展的一大趋势。

1.微课建设普遍向理科倾斜。而大学英语的学习尤其适合灵活运用翻转课堂。

2.一些微课开发以参赛为主要意图,注重教师发展,为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及教学变革等方面的关注度和导向不够。目标定位上需要兼顾。

3.重开发建设轻应用。不够系统,碎片化。需要与课程相配套,真正将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篇6:微课与微格教学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微课开展教学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立足于教学实践与经验,从“课前预习,引发学生兴趣”“n堂讲解,开阔学生视野”和“课后复习,培养学习习惯”这三方面入手,就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探究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补充资源和拓展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微课具有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等特点,不仅符合中低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探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课前预习,引发学生兴趣

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课前预习可以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有效的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利用微课来辅助学生进行预习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山行》这首古诗时,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能很快地将古诗理解并流利地背诵出来,因此笔者借用微课给学生布置了《山行》的课前预习作业。其中微课预习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初步感知,笔者搜集了《山行》的名家朗诵视频,让学生对《山行》的整体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是学生跟读,让学生在合适的音乐背景中,聆听有感情的朗诵并进行跟读,很容易使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最后是熟读成诵,通过引导学生大声读、镂空读、摇头换脑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之中,学生会对故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为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通过微课进行提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更加熟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课堂讲解,开阔学生视野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其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长时间的课堂讲解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的讲解使得语文课堂的气氛十分沉闷,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此,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来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时,笔者首先利用微课给学生介绍了司马光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司马光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接着笔者展示了几张图,让学生来简单描述图中的内容,即图上画了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还有一个蹲在缸边、扶着缸里的孩子往外爬的小朋友。通过图画描述,笔者提出“这五个小朋友中哪个是司马光呢?”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然后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司马光砸缸》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对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更加了解。在讲解完之后,笔者还利用图画的形式给学生分享了司马光的奇闻轶事,如“诚信卖马”“藏书故实”等。如此一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学生对司马光的了解。

三、课后复习,培养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吸收消化知识的速度较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后去复习和学习。

其中,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困难疑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对韵歌》之后,笔者为学生制作了“汉字笔顺规则”的微课,其中首先介绍了汉字的笔顺,如“一、丿、丨”等。之后以具体的汉字为例,介绍了汉字的笔顺规则,如“十、干”是先横后竖;“八、人”是先撇后捺;“水、小”是先中间后两边;“林”是从左到右;“回”是从外到内;“三”是从上到下;“主”是从小到大……最后给学生展示了写字笔顺的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写字的笔顺是非常困难的,通过课后微课视频的反复观看和不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写字的规则。

篇7:微课与微格教学

心 得 体 会

蔡庄小学 俞天晔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小学语文名师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全国的几位名师给老师们讲授了语文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知识,帮助老师们把语文教得更好。每一次学习,内心都会沉淀一种“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叹,两天的学习日程、四场发人深思的专家报告,引发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思考……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受益匪浅。

一、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回味无穷。

什么是微课?什么叫做翻转课堂?我的了解真的不多。宋运来老师的微课程作文:《急吼吼》让我大开眼界。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也是让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很多老师都找不到教作文的好办法。他们常常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简单的话都说不清楚,一篇作文怎么有那么多的错别字,我也抱怨过,抱怨孩子们错别字太多,字数太少,语句不通顺。我也在思考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写作文时有话可说,而且说得通顺,但是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孩子们不爱写作,老师也害怕教写作。

宋老师的微课程作文是这样教的:他把急吼吼这个小男孩上学迟到这件事情分成三部分,即起床、穿衣和上学。每一部分都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他让孩子们从自身情况出发,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说话,比如在起床这一部分,他先问孩子们是谁叫他们起床的,有的孩子说:妈妈。这时宋老师会引导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妈妈叫我起床的。我觉得宋老师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非常好。他的这种做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我马上就想到了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开始写作文。如果不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期待他们直接写出好作文,那是不现实的。

下午,见识了诸向阳老师幽默与教学风格,他执教的微课程《梅花三弄》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同时听取了《语文微课程研发的五大策略》专题讲座。

诸老师课程设计很精巧,讲的很动情,课的过程中诸老师抓住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首词在对比中学习理解词意,尤其抓住一个“笑”字和“哭”字,把两首词表达的内涵给挖掘了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对比中品词,在读中悟情,课的最后教师播放微课程《梅花三弄》,从而升华主题。整堂课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让我看到了微课程设计的巧妙。接下来诸老师为我们讲了《校本课程研发策略》的讲座,从这个讲座中让我知道了微课程的开发不是“滥开滥发”的,而是跟地域有关,例如他们的微课程就是围绕他们的地域特色“梅花”来开发的,其中主要体现了:梅花一弄——自然之梅;梅花二弄——友情之梅;梅花三弄——人格之梅。诸老师让我们大家欣赏了他们的微课程。

另外,诸老师还讲解了语文微课程研发的五大策略,分别是:

1、凭借教材研发课程。2、凭借特长研发课程。

3、凭借地域研发课程。

4、借助问题研发课程。

5、以仪式为平台来研发课程。从中让我感受到研发微课程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它既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它只需要我们的教师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有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有对教育朴素的感情,有对孩子们的喜欢和热爱。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学伟老师的《螳螂捕蝉》与他的《用教材教语文》。

张学伟老师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在讲课和讲座的过程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老师把一个大故事拆分成两个小故事,“螳螂捕蝉”,“少年智谏”。从小故事一步一步拓展最终使学生明白课文,了解吴王内心的变化以及想法上的变化。并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张学伟老师范读时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和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课的最后,老师把白话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学生们能够有节奏的读出文言文,这说明同学们经过前面白话文的学习已将课文的内容主旨完全把握。张老师以有效的朗读促成了高效的课堂。

张老师说,读是过程也是方法,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螳螂捕蝉》课中张老师让学生阅读故事,感悟道理;扮演吴王,练习表达,学得有情、有趣、有效。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是朗读的指导更是独具匠心。逐字逐句的为学生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文,让学生挑选角色,看似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之后是张老师做的专题讲座,张老师谈了他的主张:

1、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要分清哪些是你的责任,哪些不是你的责任)

2、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习得。

3、学习语言的主要做法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

4、对待课文教材要会“挖”:1)、抓人物,2)、抓文眼,3)、抓矛盾,4)、抓主题,5)、抓主线。在备课上课还要重视读书、重视学生、重视效率。

张学伟老师在他的讲座《语用课堂的思考和实践》中也提到作文,他说作文可以通过听写、扩句和续写等方式来练习。他提倡以围绕语言运用的活动来组织教学。他在讲座中提到几个语用课例,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对学生写作文也有很大帮助,如下:

1、补白——抓住空白,合理想象。

2、扩点——重点词句,想象延伸。

二、不求甚解谈谈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关于翻转课堂,翻来容易,转时难。

(一)、定义翻转课堂

不言而喻,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理清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不是视频取代教师

不是在线课程。

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

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是什么?

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

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

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

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三)、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翻转”就是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在那些方面翻转呢?

一、在课堂理念上,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翻转;

二、在主角定位上,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翻转;

三、在教师预设上,由指令的刚性预设向生成的弹性预设翻转;

四、在学习方向上,由习惯的“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的翻转;

五、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

六、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的翻转;

七、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翻转;

八、在能力培养上,由单一的书面答题训练向听说读写综合的翻转。

总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可见翻转课堂并没有忽略我们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只是结构上的教学环节改变,微课程、翻转课堂值得我们学习!

(四)、翻转课堂的六大好处

1、翻转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2、翻转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翻转增加课堂互动

4、翻转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5、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6、翻转改变了课堂管理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语文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语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能理解课文意思,会做题。“教语文不教课文,用教材不教教材。”才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追求。教语文不是停留在课文上,而是运用课文让学生学到知识,解答题目不是把眼睛死死地盯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上,而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和表达。真正能学以致用,以便提高学生的能力。讲座《让翻转课堂理念接上小学语文教学改课的地气》中提到的要发展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必须有以下条件:

1、每一位学生家里都要有上网的电脑设施。

2、每一位学生都要有充裕的课外自由支配时间

3、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学的自律精神。

看到上述六大好处,我当时便觉信心百倍,可面对这三个条件,我就觉得,翻转课堂,翻来容易,转时难。因为我们许多孩子家里还没有电脑,我们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律能力又不强。或许,有人认为我们可以适当引用。没有电脑我们可以把孩子们需要做的事情打印在纸上,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我们可以先再课堂上进行,等孩子们养成习惯了,再让他们回家完成。可实际操作起来呢?

关于微课,微课其小,智慧其大

初识微课,当时对这个词感到很新鲜也很陌生,直到去年好像有个微课什么竞赛,才特意上网浏览了解了一上,直至这次培训学习,才使得我真正揭开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说到这,我真是觉得微课,真好。想想专家教授们的几天、几周做一节课,再想想我们的一天上三四节课,真是:微课其小,智慧其大;要想做好,累死老师。

以上,就是本人此次学习所得,视频资料已全部上报到学校,心得体会难免与专家所授相去甚远,还请列位同仁包涵。

篇8: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路径探析

一、微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教育的发展途径上, 微课的出现又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当然没有信息化的发展, 微课也不会因此而出现。它主要是以在线视频和互动式教学为主体。然后通过制作一个小视频来简单表述一个知识点。他还是一个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用为目的的在线学习或者是移动学习为目的的结合体。其实微课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不大, 在国内微课例研究是探索大多数现有的微课的要求和概念, 这在其中几乎没有关于应用和实际操作。对于职业教育而言, 微课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

二、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设计和视频录制微课时, 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同时需要巨大的经理去收集很多数据, 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熟悉整个教学内容, 从中挑选出合适、恰当的内容。

2.微课的主要特性是片段化和零碎化, 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制作微课过程中, 在融合知名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对教学设计提出要求, 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微课对设备的要求比较简单, 但是要想做出质量优质的微课视频, 丰富的技术和精良的设备还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质量的好坏与资源储备和技术实力有这直接的关系。

三、微课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路径探索

1.多方位寻找为高职英语教学服务的微课资源。微课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 各项微课比赛活动也接连举办。但是总体来说, 微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创新者和实际应用者寥寥无几。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元素, 为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应该创新加强网上在线课程教育, 从而使学校获得更多的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对于高职英语教学, 微课课程所提供的资源不但适合学生通识类课程, 而且还能够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另外, 它还能够为公共英语基础课做补充。所以说, 它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

2.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进行翻转课堂尝试。随着微课的普及, 互动式教学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而线下学习、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校应该将实践教学和实践成果作为学生最终考核的标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积极、更主动。此外, 学校和老师应该深入探索把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融合的方法和措施。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在线学习, 还能够让他体验到微课给他们带来各项能力上的提升。使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优势和劣势互相弥补, 扬长避短, 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3.出台配套政策, 鼓励教师和学生制作微课, 提升整体水平。在高职院校中, 微课于英语教学结合的典型模式是教师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任务, 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 最后教师和学生真正会制作微课并将这一资源进行共享。当然, 这是理想化的结果,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漏洞和难题, 不管是老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难以达到想象的那样。但是这种模式终究有其存在的道理, 值得我们去尝试。为此,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采取一些措施或者提出一些建议, 将微课作为教师评估的一部分, 讲制作微课作为一种荣誉, 奖励学生, 这样就会促进微课和教学的进一步结合。

参考文献

[1]余永欢, 代东东.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路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10:133-134.

[2]苏丹.微课和高职英语教学的整合路径[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6:34-36.

[3]万镭.浅析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使用[J].电子制作, 2015, 07:185-186.

[4]刘艳平.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5, 25:206-207.

[5]刘爽.试论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J].新校园 (上旬) , 2015, 04:1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课与微格教学】相关文章:

微格教学小结04-07

微格教学反思05-08

微格教学方案05-10

背影微格教学08-13

英语微格教学08-26

微格教学总结09-15

微格教学原理05-25

微格教学及教学技能06-06

微格教学教案范本05-23

微格教学感想范文06-02

上一篇:教师个人的业务学习总结下一篇: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