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

2024-08-09

2016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共2篇)

篇1:2016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

2016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 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 识字课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月的识字教学,小同学们有一定的识字量,但孩子年龄偏小,字学认读能力偏低,老师打算让小同学在课余时间多读、多记、多背、一边认更多的字,张零予小同学年龄比赵心境和李梓睿稍大些,领悟认读能力较强,认字量也多些,李梓睿由于年龄偏小,认字速度相对与其他小朋友慢些,但不能否定其识字认真的优点,老师打算发挥其长处,让李梓睿小同学连续识字的时间长一些,以便能识更多的字。

二、目的和要求

老师根据小朋友们的具体情况,精心布置和设计每节识字课创造丰富多彩的情境,为三位小同学创造轻松愉悦的识字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三位小同学对所教的字会认、会读、能组词;并认识部分偏旁部首,积累一些词语,为以后的识字阅读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进度

鉴于张零予小同学领悟能力强,老师打算加大力度要求张零予同学每次认识生字5---10个,由于赵心境和李梓睿年龄偏小,要求他们认识3---6个字。

四、近期识字课教学规划

针对张零予、赵心境和李梓睿三位小同学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

1、打算用一节课复习巩固所有以往认识的字。

2、计划每节课对以往认识的字及时进行复习巩固,以便三位同学能够完全掌握理解。

3、计划每周五下午对本周所认得字进行复习一次,以防遗忘。

4、计划每个月对张零予、赵心境、李梓睿、三位同学测验一次,以便更好的复习巩固认识的字。

5、老师打算加大力度,让总识字量有大的突破,计划争取让张零予在11月份突破100个字;让赵心境在11月份突破50个字;让李梓睿突破35个字。

总之,老师将继续带领三位小同学轻松愉悦地识字、生动活泼的认字,为三位小同学认识更多生字,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努力。拼音课计划

一、汉语拼音课的教学思想

以孟凡越、张零予、常心怡三位同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积累语言,为三位小朋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汉语拼音课的教学目标

拼音教学要过三关:兴趣关、部件关、拼读关。

1、兴趣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一定要设法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

2、部件关:拼音部件要会认读,发音标准,字形要记牢。

3、拼读关:学生能准确拼读。

三、学生近来情况分析

经过近几个月的学习,回顾过去,总结经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拼音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详细说明如下:

1、单韵母a/o/e/i/u/u:孟凡越、张零予和常心怡三位小同学对单韵母掌握的比较好,能读会拼。例如:ma ya da ba;mo po wo po ge she re;ji li bi ji ;gu hu zu lu xu ju lu lu ,三位小同学对上述音节能读能拼,但不足的地方是三位小同学对字母的书写不太规范,这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2、声母b p m f d t :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对声母b p m f d t 掌握的比较好,张零予小同学相比较而言要差一些,三位同学能拼会读.3、声母n l g k h j 刚学,三位同学刚读消化得不太好,会写,但拼读有问题,书写不太规范。

五、汉语拼音课近期教学规划

针对孟凡越、张零予和常心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计划:

1、计划用两节课重点讲解a o e i u u 的拼写让他们能够书写规范。

2、计划花两节课时重点复习,帮助小朋友们学会拼读、书写,标调n l g k h j

3、计划花一节课重点复习。

4、计划花一节课重点巩固复习j q x y 与u 相拼去两点的规范。

总之,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因材施教带领三位小同学一起攻克汉语拼音的教学难关,学习好

汉语拼音,为以后的识字阅读打下基础而努力。9

篇2:2016大班识字课以及汉语拼音教学规划

部编新教材很好地顺应了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第一单元不再安排拼音学习,而是通过三字经、儿歌、韵语等多种形式,在图文对应中,识记四十个最常用的汉字,呵护孩子对汉字、对母语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享受到“我会认字了”“我会读书了”的学习快乐。

《天地人》是识字第一课,全课只有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背景图画是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龚半千诗意》,寥寥几笔,画出广袤天地,两人立于其间,似在远眺,似在交流。

拼音没学,直接学汉字,这样的识字课该怎么教?国画是民族文化的代表部分,如何在教学中帮助识字,并渗透传统文化?通过实践和反思,本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参考。

一、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形象联系

入学前,孩子识记生字,是图像化识记,即把一个汉字当成一幅图,进行整体记忆。这样的记忆,往往对汉字的局部变化没有足够的关注,容易导致形近字混淆,且孩子对汉字形和义之间的联系,缺乏主动的思考。

入学了,孩子正式开始学习汉字,就要加强识字方法的引导,有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提供“技术保障”。帮助孩子借助形象,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识字方法。以“地”的教学为例:

【教学实录片段一】

师:小朋友,我们人呀,都生活在地球上。瞧,这就是地球(出示地球,地球中间有个大大的“人”字),来,跟老师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出示词语“地球”,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地球上有高山、河流、平原。地球上有泥土的部分,我们就把它称作“土地”(出示词语“土地”,“地”的提土旁变成红色)。仔细看看“土地”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地”左边是个“土”。

师:对,“土地”都和“土”有关呢。来,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生带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土地会穿上不同的衣服。(出示“草地”图片)当它穿上小草衣服的时候,我们就叫它———

生:草地。

师:(出示“雪地”图片)当它穿上白雪衣服的时候,我们就叫它———

生:雪地。

师:(出示“蔬菜”图片)当它穿上蔬菜衣服的时候,我们就叫它———

生:菜地。

师:土地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还有什么“地”呢?这第四幅图呀,老师要请你回忆、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和“地”有关的什么东西?“地”还可以和谁交朋友?

生:陆地、地下、地上、土地、田地、大地、地板、地毯、地点……

师:听了你们说的词语,我知道了,人、动物、花草树木,都生长在大地上,大地养育着我们,就像妈妈一样。我还知道了“地”有很多很多好朋友。

在这个实录片段里,我通过“地球”这一形象,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地”的一个大概念。“地球”上覆盖着泥土的部分就是“土地”,感性地理解“地”和“土”之间的联系。

再通过具体的图像,感知“地”的本意。用“草地”“雪地”“菜地”等形象直观地感知“地”最原初的意义———地球表面的土壤。在不经意间,帮助孩子形成关于“地”的词语组块,智慧地识记带“地”的词语。

最后一个小环节,自己给“地”找朋友,从“地”的原意延伸出去,在更广阔的意象里,对“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当这些带“地”的词语从孩子的生活世界走向汉字世界后,汉字的根也就慢慢地扎下来了。

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在听老师读、听伙伴读、跟老师、跟伙伴读、自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地巩固着“地”的音,温习着“地”的形,感知着“地”的义。这是没学拼音前重要的识字方法。

二、强化汉字的实践运用

学习指向运用,学了不会用,学了用不着,都会降低孩子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天地人》是识字第一课,字数少,内容简单,但每个字的含意都很丰富,从古到今,由他及我,教师可以创设多种运用的情境。在实际运用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这六个汉字,感受“学以致用”的欣喜。

【教学实录片段二】

师: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把“你、我、他”都记住了。小猪乐乐啊,他也学会了“你我他”,很高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你我他》微课,大致内容是,小猪乐乐向松鼠欢欢介绍自己,并询问欢欢的名字和旁边小兔喜喜的名字。微课内容浅显,贴近生活,“你我他”三字在对话运用中不断复现)

师:小猪乐乐称自己是———

生:我。

师:乐乐和小松鼠说话时,称小松鼠是———

生:你。

师:他和小松鼠说话时,称旁边的小兔是———

生:他。

师:现在,我们也像他们三个一样,来介绍一下自己吧。老师这儿有三张词卡,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词卡上的字。

(师先后举起“你、我、他”词卡,生读)

师:等会儿,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师邀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我们一人拿一张词卡。告诉大家,我们拿到的是什么词卡。我先来(师举词卡)。我拿到的词卡是“我”。

生:我拿到的词卡是“你”。

生:我拿到的词卡是“他”。

师:我应该和谁说话呢?

生(齐):和拿着“你”词卡的小朋友说话。

师:对,他是站在旁边不说话的那个人。那我们开始介绍咯,仔细听好。(师转向拿“你”卡片的小朋友)我叫曹爱卫,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王威威。

师:他呢?

生:他叫刘海。

师:那我现在要换一换咯(词卡“我”换给“你”,“你”换给“他”,“他”换给“我”)。现在应该谁和谁说话了?

生:王威威和刘海说话。

师:好,那开始吧。

(再次用上“你我他”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那就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词卡,一人一张,像刚才我们三个人一样,用上“你我他”在对话中介绍自己,好吗?记住哦,每个人都要做一次“我”,做一次“你”,还要做一次“他”。开始吧!

(学生分组活动,兴致勃勃地用“你我他”对话介绍自己和他人,现场气氛活跃)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没有理性地和孩子们说,“你我他”要怎么区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理性地区辨是很难理解的,让孩子走进情境中,通过观摩、领悟达成运用。

我先后创设了三次情境,第一次,用微课的形式,让孩子看见,“我”就是指自己,“你”是指和我说话的那个人,“他”是指站在旁边不听也不说的那个人。

第二次,师生合作,从微课观摩走向现场观摩,重点感受如何用上“你我他”介绍自己,以及介绍的顺序,为后面的小组互动做出示范。

第三次,学生自己实践,达成对“你我他”的运用。

这样教学,层次清晰,形式丰富,孩子不易厌倦,学得扎实、有效又有趣。

三、追本溯源,渗透汉字文化

汉字是有“理”的,汉字教学需要讲“理”,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很多汉字从字形上看,与最初所造之字,相去甚远。但那些汉字从字理上有利于孩子理解字义、拼读内涵,所以我们要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汉字来时的方向,增强他们对文字的崇敬。

如“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我国数千年来的哲学思想和为人之道。单单就字形而言,很多孩子,学前就已认识,而对“人”字的理解,或许花一辈子时间,都未必能解透。面对初入学的儿童,我们又应该怎么引导呢?

【教学实录片段三】

师:(出示“人”字)小朋友,人,我们一下子就认识了,可是你们想过吗,为什么一撇一捺就是“人”字了呢?

生:因为一撇一捺就像两只脚,站得稳。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最早的人字啊,不是现在这样子的,是这样的———

师:那古人为什么想到把“人”字写成这样的呢?来,我们来看看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个在鞠躬的人,手臂像那个伸出来的撇。

师:这是一个古汉字,你可以这样说———这个在鞠躬的人,手臂像古汉字里的撇。好,接着说。

生:这个在鞠躬的人,手臂像古汉字里的撇,头、身子和脚像古汉字里弯来弯去的那一笔。

生:那个在劳动的爷爷,工具和手臂就是一撇,身体像古汉字里弯弯的那一笔,就是现在“人”字里的一捺。

师:你们真能干,都发现了图像、古汉字和现在汉字里的秘密了。古时候,两个人见面,像这样两手作揖、鞠躬问好是有礼貌、懂礼仪的表现。古人还认为,作为一个人,要靠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懂礼仪、爱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两个最大的特点。现在你们明白“人”是怎么造出来了吧。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这个“人”字。

生(自豪地):人。

“人”字的教学,学生观察字形,自然联想到一撇一捺就像分开的两只脚,撇捺分开,站得稳稳的。教学至此,音形义似乎也有融合了,但还不够。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懂礼义廉耻,人会用工具劳动,改造世界。这也是古人造“人”字的依据。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联名卡(新增变更)签约关系申请表下一篇:欧美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