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活动主题

2024-08-09

折纸活动主题(共14篇)

篇1:折纸活动主题

“母亲节”主题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5分钟)

组织孩子就位,吸引孩子目光和注意力,调整课堂纪律和气氛,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二、介绍“母亲节”由来和文化(15—20分钟)

在介绍的过程中与孩子互动,引起孩子对本节主题课程的重视,激发为母亲送花的愿望。

三、制作过程(60—65分钟)

1、课前展示。(2分钟)

上课前,将老师已经制作好的成品给小朋友看,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制作的欲望,并简单介绍到会使用到的材料(提问的方式,参与回答的给与小奖励)。

2、裁剪所需要的花瓣、叶子、花萼。(14—18分钟)⑴裁剪花瓣6枚。(10分钟)

在已经准备好的彩色长方形皱纹纸中选出自己喜欢的6张,按花瓣纸形依次剪出6枚圆形花瓣。

⑵裁剪叶片4枚。(2—4分钟)

在绿色的方形纸上剪出4枚相同的叶片,备用。

⑶裁剪花萼1枚。(2—4分钟)

3、花瓣制作,6枚。(18—20分钟)

⑴取1枚剪好的花瓣圆形对折三次,形成一个小扇形(老师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⑵在扇形的尖角处剪一细孔圆边处紧挨着剪出小细条的流苏。⑶打开花瓣,顺中线剪到一半的位置,再打开,顺中线剪到一半,打开最后一层,把折过线的地方都剪到一半,一共剪八条。⑷将花瓣折皱、扭转,打开,备用。

4、叶子的制作,2枚。(5分钟)

⑴去一张绿色叶片涂满胶水,用细铁丝放在中间处,取另一张叶片合拢对粘,即可。

⑵用相同方法在做一枚。

5、花朵的制作(15—20分钟)

⑴取一个做好的花瓣涂抹上胶水,用做花杆的粗铁丝从花瓣中心孔穿过,紧紧束在铁丝上。将其与5枚花瓣分别涂抹上胶水依次粘。(5分钟)

⑵用纸巾回绕花朵底部,用胶水固定(2分钟)。

⑶用涂抹胶水的花萼围绕粘贴在花房上(3分钟)。

⑷用绿色胶带卷绕花房,并左右搭配2-4片叶子,绕固即可。(5分钟)

篇2:折纸活动主题

趣味折纸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纸的造型艺术与折纸工艺。

2、学会折纸的方法与步骤。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折纸基本方法和步骤的掌握。

难点:学会识图,用废旧纸张折纸飞机和天鹅。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各色彩纸、剪刀、胶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折纸工艺初了解:

教师问学生三个问题:1.你了解折纸吗?

2.你喜欢折纸吗? 3.你会折纸吗? 4.你喜欢折什么?

大家一起讨论对折纸的看法想法,以及对折纸的了解程度。

(二)看图猜物,折纸工艺再了解:

通过图片分别展示千纸鹤,小螃蟹,小狗狗,向日葵,枫叶这五种植物或动物,然后让同学们举手发言,猜这些图案都代表什么动物或者植物,猜对了,就把相应的折纸作品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三)简单讲解折纸的由来,概念以及意义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发源于中国,折纸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四)导入今天的课题:制作小皇冠

先向同学们展示小皇冠的成品以及图片,然后一步一步指导并教大家制作小皇冠。

(五)成果展示

小朋友除了制作皇冠以外,还可以再皇冠上增加自己的DIY创作。让小朋友以自愿的原则,把他们的作品交到讲台上进行展示,并由大家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或视频资料,看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包括天鹅的身体特点、制作天鹅的方法和材料等。

二、学习与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把折好的天鹅拆一拆、看一看、议一议。阅读有关折纸资料,并试着自己折一折。

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并演示两种折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边听讲解边看演示,了解造型特点和技法、步骤,练习小三角形的折法以及如何插制成型。

1、多媒体展示天鹅折纸步骤图。

2、读一读:折纸有很多小技巧。

(1)要理解折纸图例中使用的符号和学会基本的折纸方法。刚开始折纸选择边长15厘米左右的纸比较好,等熟练以后尝试使用大小不一的纸。另外,有的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以便确认作品的内外。

(2)折纸是重要的一点是折叠要精确。边角尽量做到仔细对齐,这样的作品才会工整、美观。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以便于后面的操作。

三、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成任务较好、较快的同学帮助动手较慢的同学。

教师巡回指导,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予鼓励,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每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台上。大家来评一评,选出作品折的最好的小组,评选出班级里最漂亮的一只天鹅,并介绍一下是怎样折的,说说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与创新

篇3:折纸活动主题

折纸,是一种用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手工艺术活动。一般来说,折纸作品必须完全由纸张折叠而成,在折纸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剪刀或胶水,而在折纸的作品上也无需多加任何色彩。折纸发源于中国,在日本得到发展,欧洲也有自成一体的折纸艺术。大约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之后,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由于它操作简单,易教易学,在研究几何对象的形成、性质以及把抽象的几何概念直观化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国内数学界与教学界已经越来越多地把折纸视为几何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工作者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折出像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上,却疏忽了对纸上折痕之间几何关系的研究,当遇到涉及几何对象性质的考试题时,又回到了纸笔画图、列算式的老路上来,没能完全将折纸活动的作用发挥出来。

不过,也并不是说传统的学习几何的方法不好,只是折纸的使用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几何知识。它既能揭示大量几何图形的对象和性质,又能掌握几何概念和规律,还可以探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小学几何教学中折纸活动的几类用法

由于小学阶段的几何学习是以直观几何为主线和基础,并向推理几何过渡的。因此,要想将几何概念、性质与规律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就必须按照几何直观的规律来教学。结合数学(特别是中小学数学)实际,业界认为,在中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具体地表现为如下四种表现形式:一是实物直观,二是简约符号直观,三是图形直观,四是替代物直观。对教学中的折纸活动而言,除第二类直观很少涉及之外,其他三类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下面将具体讲述相关几何内容的“折纸化”教学:

第一类:基本几何概念的学习

小学数学从第一学段开始就已经引入了一些如角、平行、垂直等几何概念,一般情况下的教学都是用实物直观来引入的,这样的教法虽然鲜活生动,但在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之间的衔接上还缺少一个缓冲,尤其是对于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有时离开了情境,就无法识别几何概念了。

对于这类情况,用折纸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能加深其理解。比如,平行与垂直,很多教材在引入时用的是斑马线平行、直角的两条边垂直,类似的实例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只是为什么那两条线就平行或垂直了呢?如果自己能亲自动手实践,效果应该是更好。

一张长方形纸如果对折四次,那么留下的四条折痕就能形成两两平行、两两垂直的效果,而且在折的过程中让学生不经意间使用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这一操作性定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一种是抽象而繁琐的,一种是易懂、可操作的,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第二类:几何变换的教学

小学阶段的几何变换主要是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由于这里设计的图形变化对小学生而言相对复杂,折纸也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在折的过程中有时增加一些画图、剪纸或者度量的内容都是可以的,只是要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逐个分析来看,首先是平移变换。仍然可以用图(1)的例子,图中横向的两条虚线都是通过将长方形纸片对折不同的程度来得到的,也就是说,这两条折痕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与边的距离不同,因此是平行的。纵向的两条直线也是如此,只需两次对折就可以做出平移变换。

其次是旋转变换。如果有学生喜欢剪纸花的话,就很容易将旋转的效果清晰地展现出来。将一个正方形的纸片沿对角线对折,再保持正方形的中心为对折中心,逐步对折,用剪刀剪去一部分,展开之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图案,其中就包括旋转,其中虚线部分的右侧需要剪去,剩余的三角形展开即可得到一个图案,既可以表示每两部分通过旋转得到,也可用来表示第三部分内容———轴对称。

再次,是轴对称变化。除了通常的简单轴对称图形之外,有时还可以用纸这一个相对复杂的图形,让学生用剪接的形式来体会对称的变化。

第三类:几何变换与几何活动经验的互补

篇4:浅谈大班幼儿折纸活动

关键词:幼儿;折纸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36-01

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加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项有意活动。幼儿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幼儿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幼儿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大班幼儿,教师因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劝和成功的乐趣。今年我班在折纸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系列的尝试,也因此我有了几点新想法,下面我想结合折纸活动《胖嘟嘟的小金鱼》一课来谈三点:

一、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

大班幼儿已具有看图谱折纸的能力,每次上折纸课,当老师刚出示图谱时,幼儿便跃跃欲试,而此时此刻,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还没有进行自己的教学程序,怎么会放心让幼儿自己尝试呢?教学才刚开始,孩子们和老师的想法就不能达成-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我在《胖嘟嘟的小金鱼》一课中,因为考虑到已折过同系列的作品,一开始我就采用了自然习得的方法,我对孩子们说:“勇敢的试一试,看谁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们很能接受这种方式,因为我看见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边看边试了,对于他们来说,我想这是-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很喜欢老师这么相信他们,此时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们之中,虽然我只讲了一句话,但他们接纳了我,他们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积中,幼儿-改以前的"我不会,我小行--"的懒惰思想,认真的尝试起来。

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儿童的兴趣必须得到承认和支持。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由此我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儿童的思想,在观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儿童的需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不仅能使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想要解决问题。

二、促进互动,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指出: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活动中,幼儿肯定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你会的也许就是他不会的,他会的也许你不会,老师就是要促进互动,包括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相互争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大小一致的意见,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并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我在《胖嘟嘟的小金鱼》一活动中,在发现有幼儿遇到困难时,我鼓励他“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你想找谁帮你呢?”过一会儿,我会问:“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后来怎么解决的?”在评价过程中,我没有武断的评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励他们:“你觉的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

幼儿在尝试中发现了问题,在互动中解决了问题,这一切都蕴涵着老师的精心设计。

三、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几次

幼儿对折纸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行的,特别对于那些能力较弱,动手少的幼儿来说,一次根本不够,我总是发现:活动评价后幼儿总还想问老师要材料,希望再折一个。如果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老师能作到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次或几次,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亭受成功的乐趣,一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我在《胖嘟嘟的小金鱼》活动评价后,我特意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彩纸,还配备了磁铁钓竿,和回形针,并对孩子们说:“桌上还有有趣的材料,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再来一次,并可以尝试钓鱼游戏……”孩子们谁都不愿意就此停止,都兴致盎然的继续折了,连平时最不爱动手的闻闻也问这问那的,兴趣很高。有些聪明的孩子很快尝试了钓鱼游戏乐得在一旁哈哈大笑--善于等待,让孩子们在再来一次中,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折纸的技能并能在老师提供的材料的刺激下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充分体验了折纸活动中的乐趣,并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篇5:折纸活动主题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个别孩子调皮不合群,为了锻炼他们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

2.练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动手能力的培养

难点:幼儿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1.先教孩子们将长方形的纸平整的撕成正方形。

2.教孩子们用正方形的纸折一个“东南西北”。

3.折好后在外侧写上东,南,西,北,里侧写上一些名称,如:白雪公主,孙悟空。

4.两人一组,先由一方说出一个方向,再说要几下,选择横或竖,另一方同上,看看自己都选中了什么角色。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着重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时期的幼儿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⑵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身心愉悦。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细节,让孩子们自主创新,互相交流经验。

篇6:折纸活动教学反思

本来以为小朋友告诉我说自己会了,应该就真的已经会了,但是从今天的表现来看,可能孩子的所谓会了还是有含有水分的。所以我应该更加细致地确认他会了,才算通过。

所以,今天中午接下来,我让浩浩又一次折了,发现不会的地方也及时帮他教会了。

我庆幸自己细心的问了浩浩的妈妈,如果不问的话,想当然地认为浩浩会了,会使他产生随便应付的心理,而且对他后面再学习也没有好处。

篇7:大班折纸活动目标

大班上学期:

枫叶:能用对角折、向外反折的方法折枫叶。

衣服裤子:能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技能折衣服裤子并进行添画。百合花:能在折出双菱形的基础上折出百合花。

千纸鹤:认识折线,折出初步基础形,小鸟基础形,最终完成千纸鹤的折叠。

大象:能根据图示在按对角中心线折叠的基础上折大象。大班下学期:

书包:能按图示用折剪的方法制作书包,并进行装饰。樱花:能根据图示折花瓣,并用双面胶把花瓣粘起来。茶壶:能在折双菱形的基础上折出茶壶。瓢虫:能用折、剪的方法折出瓢虫。

篇8:浅谈大班折纸活动区的有效开展

一、创造宽松、适宜的环境, 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1. 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 激发幼儿的兴趣。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在活动区布置了立体的折纸空间, 悬挂孩子们的折纸作品作为区角的门帘和空间装饰, 并用折折画画的形式布置主题墙。在开展折纸区活动过程中, 我们摒弃了以往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想, 以一颗放松的心对待孩子, 不给他们施加压力, 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 折自己喜欢的东西, 老师则边看边引导, 同时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2. 提供适宜、丰富的物质材料。

在折纸区里, 我们添置的不但有孩子们喜欢的彩色折纸, 还有各种大小、形状、厚薄不同的纸张, 如挂历纸、普通彩纸、糖果纸、废报纸等,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折纸活动, 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求。我们还在活动区提供各种折纸范例、折纸图示及彩笔、剪刀、胶水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折折、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3. 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选择趣味性强的折纸内容。

在折纸区活动中, 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 选择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内容。比如折出会跳的“青蛙”、会说话的“狐狸”, 又如在漳州市开展“花博会”期间, 我们开始学折郁金香、百合花、菊花等形态各异的花草, 并以折折画画的形式布置了“花博园”的主题墙。在动画片“海绵宝宝”盛行的时期, 我们结合动画片布置了“海洋世界”的环境, 引发了幼儿学习折“海洋动物”的兴趣, 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折纸的欲望, 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参加活动。

二、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方法

大班上学期幼儿的折纸能力尚待加强, 有时折一半忘了下面的折法, 如果没有人给予提示或鼓励, 那么他就可能就此放弃了操作。这也是活动区内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针对此状况, 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 图示法与“自学成才”相结合。

在自主开放的折纸环境中, 我们投放了不同难度层次的图示, 如“折纸日历”“折纸大厦”等供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图示看图折纸。学会了看图示孩子们就可以“自学成才”了, 各自独立看着示意图尝试着折,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 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折纸作品。孩子们在尝到成功的结果后更有了信心, 自然就喜欢这个活动区了。

2. 系列折纸法。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看图能力后, 我们便对示意图进行整理和归纳, 把他们分成几个系列, 有双正方形系列、长方形系列、向中心折法系列、双三角形系列、双菱形系列等。在每个系列示意图中, 我们先出示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体, 学会以后才对相似的图示进行对比观察, 鼓励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折一折”。

3. 合作互助法。

“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区活动中, 我们会有意引导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幼儿结对子活动, 以便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小老师”的帮助。这样孩子们在互相观摩、互相商量、互相启发的宽松环境下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4. 鼓励和等待。

当折纸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一件作品时, 老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哇!折得真好。这件作品就由你来教给本组的小朋友吧。”让这些孩子在当“小老师”的自豪感中更有信心地尝试和创造。而对于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 动手能力差, 老师也要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

三、加强与其他美术技能的结合

有时单纯的折纸活动形式较为单调, 我们就引导他们找来其他美术材料对完成的折纸作品进行重新加工, 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美术作品。此外, 我们还鼓励孩子把折纸与泥工、剪纸等不同技能相结合进行创造。比如有个孩子折了只蜻蜓, 老师问:“这只蜻蜓飞到哪儿了?”于是, 小朋友拿来绿色的橡皮泥又是捏又是剪, 竟然做出了一小片绿绿的草地, 把蜻蜓放在上面, 惟妙惟肖, 非常生动。

四、鼓励大胆创新

在活动区中, 我们总是鼓励幼儿在完成原有作品后继续探索创新。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想象, 对手中的作品再进行变化,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玲玲把长方形纸卷成一根纸棒, 再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粘在上面做成了一面红旗;浩浩把刚折好的房子又变成了钢琴……当孩子自己创造出新的作品时, 即使不够完美, 老师也应该找出他们作品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 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五、重视作品讲评和展示

研究发现, 对折纸活动区的有效评价是对幼儿折纸活动的一种有效引导和支持。因为有效的评价能够拓宽幼儿的思路, 丰富幼儿的经验, 拓展游戏主题, 加速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因此, 教师需要重视评价对于幼儿游戏的作用。

作品的展示对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肯定, 所以不管作品的效果如何, 我们都会把孩子当天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墙”上, 布置教室时, 我们也总是选择孩子的作品进行装饰。幼儿都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大声地告诉同伴:“那是我折的。”他们在作品面前互相欣赏, 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总之, 在折纸活动区中, 我们不苛求幼儿折纸作品的质和量, 而在于能否借助折纸活动举一反三, 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艺术的手法表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

参考文献

篇9:让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组织,笔者认为幼儿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折纸活动 互动 主动学习

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方法,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益活动。折纸活动不仅能使幼儿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幼儿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大班幼儿,教师因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今年我班在折纸教育活动中进行了系列的尝试,也因此有了几点新想法,下面结合折纸活动《漂亮的帽子》一课来谈三点:

一、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

大班幼儿已具有看图谱折纸的能力,每次上折纸课,当老师刚出示图谱时,幼儿便跃跃欲试,而此时此刻,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还没有进行自己的教学程序,怎么会放心让幼儿自己尝试呢?教学才刚开始,孩子们和老师的想法就不能达成一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我在《漂亮的帽子》一课中,因为考虑到已折过同系列的作品,一开始我就采用了自然习得的方法,鼓励勇敢的试一试,看谁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们很能接受这种方式,因为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边看边试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很喜欢老师这么相信他们,此时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们之中,虽然我只讲了一句话,但他们接纳了我,他们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程中,幼儿一改以前的“我不会”、“我小不行”的思想,认真地尝试起来。

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儿童的兴趣必须得到承认和支持。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由此我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儿童的思想,在观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儿童的需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不仅能使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想要解决问题。

二、促进互动。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瑞吉欧指出: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活动中,幼儿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老师就是要促进互动,包括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相互争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不同的意见,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并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漂亮的帽子》一活动中,在发现有幼儿遇到困难时,我鼓励他“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你想找谁帮你呢?”过一会儿,我会问:“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后来怎么解决的?”在评价过程中,我没有武断的评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励他们:“你觉的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

幼儿在尝试中发现了问题,在互动中解决了问题,这一切都蕴涵着老师的精心设计。

三、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几次

幼儿对折纸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练就可以学会的,特别对于那些能力较弱,动手少的幼儿来说,一次根本不够,我总是发现:活动评价后幼儿总还想问老师要材料,希望再折一个。如果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老师能作到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一次或几次,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享受成功的乐趣,一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漂亮的帽子》活动评价后,我特意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彩纸,还配备了磁铁钓竿,和回形针,并对孩子们说:“桌上还有有趣的材料,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再来一次,并可以尝试钓鱼游戏……”孩子们谁都不愿意就此停止,都兴致勃勃的继续折了,连平时最不爱动手的闻闻也问这问那的,兴趣很高。有些聪明的孩子很快尝试了钓鱼游戏。要善于等待,让孩子们在再来一次中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折纸的技能并能在老师提供的材料的刺激下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充分体验了折纸活动中的乐趣,并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幼儿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改革创新的今天,谁才是活动的主人?我觉得在组织折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目标意识,任务意识,更多的应该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去倾听,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愿意先接受什么,彻底地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育技巧赢得孩子们的认可。

篇10:中班折纸活动:青蛙

中班折纸活动:青蛙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双三角折法,通过活动掌握纸青蛙的简单折法,并对其进行装饰。2.继续学习看折纸步骤图完整作品,巩固折、压的技能。3.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对青蛙的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教学背景图,青蛙范品,青蛙折纸步骤图一份,幼儿折纸、水彩笔每人一份。

2、经验准备:幼儿会折双三角形,能看懂基本的折纸符号。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谁生活在这里,它长什么样? 师:青蛙是怎么叫的?它吃什么?

小结:在美丽的池塘里,有一只青蛙,它每天在捕捉害虫,既辛苦又孤单,它多么希望有更多的同伴。让我们折一些青蛙去陪它,帮它捉害虫好吗?

2、教师讲解示范折青蛙,幼儿观察。

(1)教师出示已折好的青蛙,将它拆开给幼儿看,知道它是由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的。

师:谁发现了折青蛙需要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师:以前我们折双三角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出示步骤图,幼儿观察,尝试折青蛙。

师:看着步骤图你们会折青蛙吗?试一试吧。(3)交流、探讨折青蛙的要点。

师:刚刚在折青蛙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困难?哪一步有问题?

师:谁有什么好方法?(4)教师分步骤折叠青蛙,边讲解边示范。

师:青蛙有几条腿?分别长在哪里?怎么折出前后?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再次看步骤图折青蛙,教师巡回指导。要求:

(1)按照步骤图的顺序折,折的时候注意角对角,边对边,对齐压平折,纸要平整。

(2)折好后,用水彩笔装饰青蛙。(3)注意卫生,爱惜纸张。

4、将幼儿折好的作品粘贴在背景图上,共同欣赏和交流。

师:让小青蛙们都到池塘里来玩游戏吧,让它们共同来捉害虫吧!师:青蛙朋友在一起会说些是什么呢?

师: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吗?为什么?我们要怎么保护它呢? 活动延伸

建议幼儿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和巩固折法,一方面可以增进家庭亲情。

活动分析

篇11:手工折纸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特色,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全校性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兴趣实践活动课。我们二年五班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了第一阶段即三、四、五、六月份的活动主题:手工折纸(折百合花、小乌龟、摩天轮……)。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在主任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

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折叠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有难度,但我能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和讲解,并亲自做指导。孩子们的眼睛非常的专注,偶尔一步不会了,就主动询问老师,学的很虚心。一些很快学会的同学拿着自己亲手折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通过四个月的学习,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很多的折法,并且每个孩子将折好的作品制成了一件件完美的作品。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发展业余爱好的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注意力,使孩子们更加爱学习、爱生活。

今后的教学中我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趣、授、做、展”既是教学的四大要素,也是教学操作流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模式,教学效率高,当堂学生能够看到制作的结果,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

篇12:折纸活动总结

首先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宜于孩子想象和智力的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其手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因此,我们开设了对孩子进行纸艺培养兴趣小组课程,希望通过纸艺活动,使孩子们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正确掌握折纸的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爱动脑、爱动手、不怕困难的精神。

其次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发展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风雅折纸社团,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给爱好手工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花卉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条理性。

现将本学期的折纸活动总结如下:

1、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

有半数同学不需要老师的指导,看着折纸书来折,还有部分同学能自己进行创作。

2、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折纸的乐趣,所以对折纸的兴趣更浓了。

3、培养了学生们的互助精神。折纸活动时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有利于不会的同学及时问,会的同学有时也主动教不会的,这样久而久之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篇13:折纸活动主题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并保持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孩子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 并让孩子对折纸始终保持兴趣是折纸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1. 创造美的环境, 激发创作兴趣。

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 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 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 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操, 注重室内外环境的装饰与布置, 为幼儿营造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让幼儿去欣赏、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如, 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在活动室悬挂一串串彩色的千纸鹤, 在“娃娃家”的花瓶中插入一朵朵鲜花, 在种植区用一个个心形剪纸装点花盆, 我还把活动室的墙面布置成树林场景, 上面黏贴折纸作品小鸟、小兔、松鼠、蘑菇、花朵等。我还专门开辟了纸艺展示区, 其中包括范例欣赏、折纸示意图展示、幼儿作品展览等, 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 加强了幼儿对美的视觉感受,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 营造自由、愉快的创作空间, 增强创作兴趣。

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 是创造教育的基础。”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 他们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 孩子只有在动手中才能获得成功, 成功后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的热情, 使其创造力得以更大的发挥。因此, 教师应创造条件, 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在我班的活动室中, 设置了专门的折纸区域, 其中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彩纸, 以及学过的、没学过的折纸示意图等。在餐前饭后, 幼儿可以聚集在折纸区专心的折纸, 使孩子有机会进行自我管理, 得到自我锻炼。在折纸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 《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通过多方面努力解决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和结果。”因此我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或老师共同探讨问题, 正如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如, 在折蝴蝶时, 幼儿在翻转这一步遇到了困难,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示意图, 并引导幼儿自己试着折折看。当有孩子折成功时,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让已经学会折纸的幼儿做小老师, 增强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 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而且也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一件件作品诞生、展示时, 都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允许孩子经常性地折纸, 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创作, 营造宽松的氛围是有效开展折纸活动的重要手段。

二、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 生成适合的操作内容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因而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以及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可以让孩子产生表现的欲望, 使他们能在创作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 激发创作欲望。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 学中玩。”折纸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手工游戏, 一张轻轻薄薄的小纸片, 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 可以变幻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物体造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能激发其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折裤子”这一教学活动时, 幼儿学会了裤子的折叠方法。在自由摆弄裤子时, 我发现有一位孩子把两个裤脚撑开, 手指伸在裤腰处, 把裤子变成了一只尖尖的大嘴巴, 他兴奋地向同伴展示:“你看, 我把裤子变成嘴巴了。”听了他的话, 其他孩子也跟着他学。我用惊奇的口吻说:“哇, 原来我们折的裤子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东西啊?”听了我的话, 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 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 有小丑帽、小船、飞机、房子等等。孩子们在纸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快乐。

2. 选择幼儿身边的题材, 拓展创作素材。

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 “教育以生活为中心”, 这就是说要以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教育。为此, 我们着力捕捉传统节庆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素材, 将折纸与节日文化完美整合, 赋予折纸更多的内涵。农历二月十二, 是我国民间所说的花神节, 是百花的生日。这一天也叫花朝节, 此时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草木萌青, 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纲要》中指出: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插花工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艺术, 于是我设计了《制作花篮》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用纸折出迎春花、兰花、荷花, 用吸管当花茎, 制作出立体的花卉, 并尝试把自己制作的花卉插进花篮, 体验到了插花活动带来的乐趣, 感受到了插花艺术带来的美感。又如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孩子们折出各种美丽的花朵、爱心、小鸟等点缀环境, 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孩子在折纸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息, 在节日氛围中潜心折纸创作。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陶行知曾经指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基本方法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因此, 我为幼儿的折纸活动创设了多种途径, 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 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1. 折纸与故事有效结合, 挖掘创作元素。

幼儿时期, 故事能激发幼儿兴趣, 发挥幼儿想象。而且《纲要》中也指出要各领域互相渗透,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折纸活动时, 我们选择经典的童话故事, 从中挖掘折纸元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如, 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背景下, 幼儿用彩纸折出青蛙、金鱼、螃蟹等故事形象, 并添画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背景,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将每一张作品组合装订成一本图画书。在创作过程中, 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为折纸作品增添不同的配饰, 如, 给青蛙妈妈画上花头巾, 给鸡妈妈画上围裙, 给金鱼画上鳞片, 给乌龟的壳上画上花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 情节生动、有趣。由此可见, 故事教学在幼儿折纸活动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利用多元创作手法, 延续创作热情。

(1) 丰富操作材料。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材料, 不同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通过操作不同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如, 在开展《向日葵门帘》这一活动时, 我给幼儿提供透明塑料杯、钓鱼线、彩纸等操作材料, 让幼儿学习折向日葵, 并将折好的向日葵粘贴在透明塑料杯上, 最后用钓鱼线将杯子串连起来, 挂在娃娃家, 美化娃娃家环境。在制作过程中, 幼儿根据纸张的色彩特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不同风格的搭配。此次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又鼓励了幼儿的大胆创造, 利于艺术思维的发挥。 (2) 丰富表现形式。利用折纸作品进行平面粘贴, 画面会呈现半立体状, 再添画一些适合的背景就会呈现出一幅漂亮的美术作品。一开始幼儿只是折一些简单的作品, 以绘画为主, 如, 折一条小鱼, 添画气泡、水纹和水草等。到后来, 幼儿学会的折纸作品渐渐增多, 我们就让幼儿尝试将折纸作品进行组合, 适当添画背景完成作品。如, 在开展《美丽的森林》这一活动时, 幼儿将学过的树叶、小花、蘑菇、小鸟、蝴蝶、房子等有选择性地粘贴在自己的作品中, 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手工作品, 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那么丰富, 那么有趣。

实践证明, 运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折纸活动, 能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折纸, 同时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内涵, 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我愿在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继续积极探索, 积极维护孩子的创作萌芽, 使我们的孩子在奇妙的折纸乐园中快乐徜徉。

摘要:折纸活动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 也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本文运用陶行知教育指导思想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 让孩子在折纸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幼儿,折纸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晓峰, 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3]廖义军.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浅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11) .

篇14: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一篇: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下一篇:职称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