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2024-08-16

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共8篇)

篇1: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当时的社会的人心,可笑而可悲。

有没有发现,孔乙己到哪都是别人嘲笑的对象,酒馆的客人,伙计,掌柜........孔乙己的出现,总伴着笑,嘲笑,就好像,孔乙己生下来就是给别人嘲笑的,到死也是在嘲笑着,到死也是在嘲笑中,一辈子都是个没有尊严的可怜虫罢了,这跟当时的社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时的人们冷酷无情,互相嘲笑,永远都是个看客。孔乙己为什么没有尊严?因为他科举没有中,同样的都是读书人,丁举人和孔乙己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摔下来的可怜虫”和“爬上去的胜利者”。于是,丁举人能够肆无忌惮地打断孔乙己的腿,孔乙己却无法反驳。我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孔乙己真的无法自力更生吗?”文中是这样描述他“身材高大”,他是有本事自我生活的!可“又脏又怕的长衫”有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们“他根本没有努力!”他在自我放任,自我安慰。呵呵,这种人,当然将一无是处。

孔乙己的塑造,是畸形的,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思想上。

这篇文章,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迂腐,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麻木不仁,精神思想昏沉对不幸的冷酷,对当时人们自欺欺人的态度的描述,从侧面反映社会的阴暗,对社会的批判。

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受“孔乙己的路不明白从哪里开始,但却明白在哪里结束,一段岁月的冷漠,一个旧制度的腐朽,一个时代的没落。”这应当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吧!

篇2: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述,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傲慢、迂腐、自欺欺人。反映出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孔乙己教我识字后,我给每个孩子一颗小茴香豆,表示他的善意。孔乙己的一生,可悲又可怜。原因是他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在这种贫穷和贫穷的状态下,他放任自己,只能撤退来安慰自己的内心,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当然,他会一事无成,最终死于贫困。所以他再怎么装腔作势,也禁不住社会现实的打击和他命中注定的命运。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教育对文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惨淡世界,人们在陌陌中麻木昏睡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的一生是一杯茶。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有着特殊的经历。他被科举制度折磨。然而,在当时,这是人们获得繁荣的唯一途径。孔乙己扭曲的心灵被封建文化僵化了,落魄了,被人拿来当笑话;他满口仁义道德,却被生活所迫,做了一个“梁上君子”。最后,死亡对他来说是最好的解脱。在一个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里,只有死人和疯子才能生存!他批评自己缺乏进步、麻木和迂腐,同时,他对自己身心的摧残略感同情。与预期相反,等待孔乙己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没有地位,只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又可怜的残余。

篇3: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王远何许人也?9月7日《广州日报》报道说, 王远本是一个读书“料子”, 湖北阳新县昔日的高考状元, 因差两分未能进清华, 被中南工业大学录取, 当他发现在班里自己的高考分数最高, 而且比同学普遍高出70分左右后, 大约是越想越不甘心, 读到大二竟放弃学业, 现在以捡垃圾为生。

我本不该在王远的伤口上再撒盐巴, 一个高考状元“沦落”为“破烂王”已经够可怜的了, 再拿人家来说三道四很不仁道。不过, 我并不是要拿王远寻开心, 我只是拿王远来做个例子, 说出我对把学生育成孔乙己的一些看法。

王远显然要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强得多, 考了“状元”, 上了大学。孔乙己只是“读过书”, “写得一笔好字”, 没有捞到“半个秀才”。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王远跟孔乙己有多大的区别, 或者说就是现代的孔乙己。

两者最大的相同之处, 就是以读书人自居, 血管里携带着旧读书人的病菌, 有着“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潜意识, 放不下读书人的面子。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 却死活要“穿长衫”, “长衫”就是他的面子。王远捡垃圾有两个时间, 别人还没起床上班和晚上十点以后, 而且装破烂还用一个文件袋 (就是那种文化人开会时常拎的挺体面的那种) , 免得熟人看见, 怀疑他在捡破烂。这个文件袋跟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具有同样的功效———撑面子。

但这毕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面子, 谁都看得到他们的里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是无业游民, 只能靠抄书、捡垃圾糊口。可是对于孔乙己和王远们来说, 这是必要的, 失去了这个东西, 他们恐怕就彻底垮下去了。

小小年纪的王远们竟成了老朽不堪的孔乙己, 真是让人悲从中来!照说, 读书只会让人变得更聪明, 而不是变得更愚笨, 越读越傻的读法, 只能读出个孔乙己。

王远们为什么会越读越“傻”呢?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问题, 有待考究。我只能说, 是因为他们“走不进去”, 又“走不出来”, 就站在那个尴尬的地方, 构成一幅荒谬的风景, 演绎成一个悲剧的角色。

“走不进去”, 就难以像那些极具应试能力的读书匠那样, 一个猛子扎进去, 经过一番机械化的加工后, 合格地出来,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远弃学本身说明他“走不进去”) 。“走不出来”, 是指他们想要, 或迫不得已地要依附于读书考试, 觉得这是唯一的希望, 唯一的寄托, 唯一的途径, 是人生努力的唯一方向。离开了它, 自己的人生就“迷失了方向”, 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评价。所以虽然“走不出来”, 但还是极度迷恋着它, 无法走出来。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也是这样的: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 他热衷功名, 一心向上爬, 在八股文中耗尽了自己的年华, 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 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 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只有当人们触及他灵魂深处的伤疤———“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思想的毒害下, 他鄙视体力劳动, 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他以“君子固穷”安慰自己, 却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 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 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 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 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 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 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 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 这个受“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是为“走不进去”, 可是又留恋“读书人”、“君子”、“治国平天下”……走不出城墙一样坚固的一整套价值体系, 是为“走不出来”, 变成了一个不在里面, 也不在外面的“零余者”, 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多余的人”。这一切都是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者“育”成的。

在现实面前, “走不进去”, 使他们地位失落, “走不出来”, 又让他们人格变形, 失落与变形的读书人, 只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这就是孔乙己与王远们最真实的写照。王远弃学后三年闭门不出, 继续翻阅高中时的学习资料, 就如孔乙己跑到酒店去喝酒, 是逃避也是自慰, 映照出悲剧的深度。然而, 这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就像孔乙己绝不只是孔乙己一手造成的一样, 王远们也绝不只是王远们自己造成的。一个本来好好的孩子读书读成这个样子, 是社会的悲哀。因为社会是人的生存环境, 正如孕育人的“子宫”, 教养孩子的“家庭”, 病态的社会, 造就病态的人。

篇4:《孔乙己》读书心得

在表达方式上,文章《孔乙己》没有渲染,只有平淡的叙述。文章写到“人没有他一样幸福”后,小说写在酒店里,人们发现孔乙己好久没来了:

一个酒徒说:“他怎么回来的?他摔断了腿。”店主说:“哦!”“他总是偷东西。这次是自觉的,我偷到了丁家。你偷了他家的东西?”“那之后呢?”“什么样的?先写个答辩,再打,半夜打,然后打折腿。”“之后呢?”“之后我打折了腿。”“打折怎么样?”“怎么样?谁知道呢。”徐已经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依旧慢慢的算着自己的账。

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写人的“幸福”。但是,从对话的语气中,还是能看出源头的心态。演讲者对丁打折孔乙己的腿造成的野蛮人身伤害没有保留。相反,他给人一种理所当然,津津乐道的感觉。异乎寻常的是,当有人说孔乙己可能已经死亡时,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没有感到震惊。“店主不再问,仍然慢慢地数着账.”对于一个给酒店带来笑声的人运气不好,根本没有回应。这充分说明鲁迅在对话描写中的潜在量是巨大的,他刻意不点出说话者的津津乐道乃至他对消息传播者的骄傲,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篇5:孔乙己读后感读书心得500字

首先是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苦读半生,热衷功名。一心向上爬,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是读书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且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但也心地善良。这是很能代表当代的一部分学子的吧!就像孔乙己,当代一些学子们寒窗苦读,想考上清华,北大,一心向上爬,自己觉得天下无敌,绝世无双,但又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好吃又懒做家务,自立自主意识又缺的可怜。竞争精神,自尊心,表达能力,自信心,适应能力也都缺乏。只会按父母意愿死读书,又要面子,最终没有学会生存的本领,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会去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也不能成为人才。当人们奚落这一点时,又会以舌战来解决问题,不懂以行动去证明。这些学子是和孔乙己很像吧!只能用鲁迅自己对孔乙己的评价来说是“气急虺”

再来是丁举人。他就代表了一些考上了重点学校的人,但也因此无法无天的学子们比较典型的就是刘海洋,马加爵等吧。在2月23日下午1时10分,在北京动物园熊山内,用硫酸泼熊的刘海洋;因小事一桩,砍死室友的马加爵。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高材生,但是却又因此无法无天,不把生命当生命,任意摧毁生命,这和吊着打孔乙己打了大半夜,打断腿的丁举人有何不同。鲁迅也不会想到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几十年后的今天依旧会出现吧,想必鲁迅先生一定会哀莫大于心死了。

说下面的吧,让我们来说说掌柜及酒店里的人吧。与前两段讲的人相比,现实中的掌柜可多的数不清了,不敢绝对的说,至少也有大半的商店的掌柜都是以貌取人的吧!对于那些有钱的,有权的,有势的,唯恐招待不周,对于那些无权,无钱,无势的三无,则是能欺就欺,能忽悠就忽悠,看来这些人都传承了掌柜的优良品质阿!对于酒店里的人,他们则是等级分明,阶级观念深刻,羡慕高层的,鄙视低层的,试想,这类人在当代应该不少吧!只要看看人们对乞丐的态度就行了,当然,有好心的人会对他们同情,伸出援手,但又有多少?更多的人见到他们就想:“讨饭的,走开,别弄脏我的衣服”,而对待公司上级则十分尊重:“您口渴了吧,喝口水。您热吧,我给您打开空调……”当然这些人的成就有一部分是由于环境,让我们想想自己吧,别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篇6:中学生孔乙己读书笔记

《孔乙己》读书笔记1

自从周大作家的短小说《孔乙己》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文,孔乙己的形象便深为大家所熟知。按照通常的说法,该小说抨击的是封建的旧学制度,对读书人荼毒不浅。诚然周大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大愤青,但仔细地分析一下该小说的情节安排,这种解释真是牵强的很。新近听到北师大某教授的另一种解释,谓孔乙己便是天下读书人的剪影,甚至包括当代。或许还有其他人对此另有新解,不过我想,因角度不同,众人各自都是雾里看花,无甚么是非对错。作者写作时到底是何初衷,已不得而知,也不重要,正如同《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得出一千种看法,也算是到了一种境界吧。

故事所处的年代,大概是十九世纪末,新学已然兴起,但科举尚未废除。那时的读书人若想光宗耀祖,出相入仕,靠的还是土功名。中国那时的知识分子也是识别度奇高,只穿长衫,不着短衣,以表身份。当然,朝廷颁发的功名分三六九等,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抱着荣登高科,为帝王师的动机而读书的。他们大多无甚大志,只求博一举人,甚至秀才之名,为乡里所敬仰,亦是成功之标志。人想要穿长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塾师,买书本加上脱产式寒窗苦读耗费颇高,这一切并不是什么家庭都能够承受的起的。所以,能够穿上长衫的人,即使未有任何功名在身,也是出自小康之家,若无中道败落,平常生活花费大抵不致过于寒酸。可见,穿长衫的人在一般人的眼里,过的都是小资生活,喝酒都是要坐包间的,而一般人却只能站吧台。一般人也是不会乱穿长衫,因为这样只能换来“猪八戒戴眼镜,冒充大学生”的耻笑。

那么,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简直就是个异类,身穿长衫且站着喝酒,这在当地的小民看来,几乎更古未有。常言道:万端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天生就没有是穷人的道理。孔乙己毕竟也是读过书的,可是为什么搞得穷困潦倒,以致于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懂营生。身无功名,也就罢了,毕竟不是谁都能够过得了考场那关的。但是,他读过书,也写的一手好字,照理说,怎么样也不至于沦落到失业的地步。他曾经为人家抄书,虽说只是个临时工,但好歹也是个技术活,不说能挣多少,衣食保暖总没太大问题吧。若是平常收支有度,偶尔在酒店开个包间,潇洒一回,也不算是奢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也对得起自己身穿的长衫,不至引来嘲讽,有个人样。要是人再机灵点,搞好人际关系,为大户人家的幼童做做文化启蒙,继续发展自身,奔向小康,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孔乙己却不懂得这些营生之道,几乎要成乞丐了。

古人云:开卷有益,更别说会祸害人的,如堂吉诃德一般走火入魔者是少之又少。中国旧的科考制度虽然死板,但靠考试来提拔官员在当时也算是世界领先水平,为西方现代国家的文官挑选提供了借鉴。中榜者虽然凤毛麟角,也断不至于到没有功名便不能生存的地步。相反,正是孔乙己的生活落魄,人们反倒认为他是个冒牌货。可见,孔乙己的悲惨人生不是读书闹的,与科考制度也无关,而是自己不能适应社会的结果。

《孔乙己》读书笔记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力作,这是一篇充满悲凉意味的小说,这是一出充满笑声的悲剧。初读起来许多学生都觉得孔乙己这个人物很可笑,其实作品的意味很冷峻,很深沉。诚然孔乙己的本身是可笑的,但他塑造的形象却是可悲的,作者是要借用这一形象的塑造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孔乙己生活的病态社会进行嘲笑与讽刺,因而“笑”是鲁迅用来塑造人物的一个手法。那么如何深刻、透彻地理解《孔乙己》这一小说的内涵,我认为应该抓住笑声中的悲剧,具体表现为笑声中的四“悲”:

一、悲惨的结局——笑声中凄凉地死去

孔乙己一生贫困潦倒,好喝懒做,穿在众人面前的永远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说着别人听不懂也懒得理会的“之乎者也”,为了生存便免不了偷窃,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成为一个彻底的“废人”,断绝了一切生活来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条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时近初冬,孔乙己衣不蔽体,受饥挨饿,最后一次在酒店出现,他的出现只能引起周围毫无同情心的人们鄙薄的笑声,他“在人们的说笑中”,窘迫地喝着酒,“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至此再也没有在人们的视线中出现。在人们眼里,孔乙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即使他有一天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人们也不会去想他是否还活着,就是掌柜的提及,也只不过是惦念着孔乙己欠着他的那十九文钱。可悲呀,孔乙己的生命竟然不及那十九文钱。孔乙己只能在人们的笑声中凄凉地、孤独地死去,这真是他的悲剧。

二、悲哀的性格——笑声中的不觉醒

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文化的毒害深至骨髓,被科举制度摧残得不轻的人。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孔乙己形成了迂腐不堪、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他想成为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但始终不能如愿;又不肯面对现实,不屑用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认为这是低贱的。这种现实生活与思想意识的不相协调,就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孔乙己的本身是可笑的,但他塑造的形象是可悲的。

中国几千来封建文化的积淀铸就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热衷科举,读死书,死读书,不会营生,轻视劳动,不屑于与人民为伍,一心向上爬,爬不上去,只能跌入社会的最低层,而他却自视清高,以读书人自居,即使一副穷酸相,落魄相,也从未使他想过以劳动自食其力,不是有闲阶级而又与劳动人民隔离,铸成了他的特殊身份。更为可悲的是: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从思想到身体都毒害成“废物”,可他始终相信和珍惜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套鬼话,甘愿成为人们的笑料,他一直到死都没有想到造成他悲剧的真正原因,更没想过反抗,他对于自身的痛苦只有掩饰,而没有痛恨,十足的奴相,这正是他性格中的悲剧。

《孔乙己》读书笔记3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初中的一篇课文,现在还隐约记得老师抠字眼给我们讲某个字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当时为鲁迅写出的精辟的字句所震撼,如今再读,更多的,是对这篇文章所架构出来的旧中国社会的悲哀所感叹。整篇文章都充斥着对旧中国社会和旧教育制度的控诉,如同成千上万个人透过这篇文章呐喊一般,惊醒人们。

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孔乙己,是一个邋遢的人,却身着象征富贵的长衫和那些贫困的短衫帮一起站在酒店喝酒,那象征这富贵的长衫却也破破烂烂,还要在喝酒的时候结结巴巴地反驳掌柜和短衫帮的取笑。明明就是穷人,却固守阔绰的姿态,连给钱也要做作地“排”出,表现表现出人炫耀的心态,孔乙己拼命地想与短衫帮划清界线,故以读书人自居,但实际上,孔乙己自始自终都没有逃脱贫穷的命运,孔乙己是封建教育的一个牺牲品,本应被人同情,却被众人嘲笑,足以说明当时社会的阴暗,故事就以此开始,我可以理解孔乙己的心情,读破万卷书,却无法获得官位,到最后甚至因此被人所嘲笑,不禁自问:我读了数十年的书,连读书是对是错都分不清楚,几十年枯燥的日子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换来,剩下的,只有禁不住内心拷问的心。这就是当时的教育所致,所以,孔乙己从头到尾都是以一个牺牲品的角色空虚地活着。

之后被人嘲笑的孔乙己,嘴中念着什么“之乎者”之类的话语,他人听不懂,只是不停地取笑他,甚至越加的厉害,更显出孔乙己被教育所禁锢、毒害的心,孔乙己好吃懒做,以至于弄到讨饭、偷窃维持生计的地步,有怪得他人?孔乙己好心教我“茴”字的写法,却被“我”置之不理,叹了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那无用的知识,原以为还可以教小孩子。但连小孩都不愿学,又一次加深了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最后被丁举人打到残了条腿,掌柜和酒客之间用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语气谈到被暴政压迫的孔乙己,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悲哀,在熟悉的酒店却得不到应有的打抱不平和关心,丁举人的暴行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周围的人们如同习惯了这类事情的发生一般,然我感到寒心……当孔乙己用手艰难爬到酒店要酒喝时,掌柜依然向他要欠下的钱,如同被钱蒙蔽了眼睛一般,而之后掌柜又用平常一样的调侃的语气笑着说道:“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孔乙己却没有像平时那样辩驳,却如同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说道:“不要取笑!”紧接着掌柜说道:“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则轻声说道:“跌,跌……”掌柜不愿意给一点点的关心,却还要抹杀掉孔乙己仅有的一点尊严……从这些,鲁迅深刻地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孔乙己》读书笔记4

“大街上,一个人,用蒲包垫在身子底下。用手挪着一点点地向前走。他的背影是那么孤独。那么悲哀,那么苍凉!”每当我读起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这个场景便会在我的脑海里若隐若现。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心地善良,饱读诗书,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在当时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变得一无所能,潦倒贫困,连仅会的“之,乎,者,也”都成了人们的笑柄。穷得一无所有的他,偶尔也会偷东西。最后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孔乙己慢慢的死去。

也许,在刚开始读时,会觉得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语言风趣幽默。可是当你细细品味时,就会觉得孔乙己是“喜剧”中的“悲剧”它表达了鲁迅对当时封建制度的极度不满。写出了腐朽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残害。

“窃书不能算偷”!这是孔乙己的经典话语,现在人们听了甚至会感到好笑,偷书不算偷吗?当然是偷!可是,正是孔乙己的这句“窃书不算偷”,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腐败,读书人的悲惨命运吗?孔乙己想看书,没钱买,偷书看,遭人骂。正相反,那些秀才,举人们却在深宅大院里读着一本又一本书籍,可是他们最后又做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如今,封建社会已不复存在,在现在的社会中,只要有才华,敢于展示,哪里都是舞台。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现在的一切,更让我们为孔乙己这样的人,心痛叫屈,饱读诗书的人为什么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我呐喊,为什么孔乙己会生在封建时代,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我呐喊,为什么无才之人可以作威作福,有才之人却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伯乐”?我呐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封建制度残害人命,却见死不救?

《孔乙己》读书笔记5

这篇文章是看了好几遍了,这印象却是不可磨灭的。

一位衣脏不洗,满口“之乎者也”的酒鬼—孔乙己,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其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身无分文,却长衫终日,这是要面子,还是自欺欺人,是地位低下,还是自命清高。

他在人们的讽笑中度过了那昏暗的时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多么矛盾呵,可见孔乙己对自己唯一值得“炫耀”的事是——他读过书。尽管是老童生,这也是他唯一有尊严的地方。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竟天真地以为旁人不晓得他这些钱是偷来的,相当自信地掏钱,可真是自命清高呵!可是他的尊严被旁人毫不留情地摧毁掉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老不到呢?”

这种恶状他还能厚着脸皮待下去?这不是逼他往绝路走么?他的自尊没了,也没人怜悯他,他除了喝酒,再也没有物质上的享受,吃不饱,穿不暖,睡不香。饿得不行只好偷书,一旦被抓就尝到苦果——腿被打折了。这下好了,他真走到绝境了,用手爬到咸亨酒店喝最后一次酒,然后在众人的讥笑下离去……

就这么的结局,孔乙己的不幸人生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在人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可悲、可笑、可怜、可气、可有、可无的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一名青少年,应该从这里去吸取教训,不能碌碌无为而终生,更不可见他人之不幸,而成自己的乐活。孔乙己被科举制而迫害,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中学生正是最容易接受那些新事物的时候,而社会却又如此的复杂。中学生—稚气未脱而又渴望长大。在这个社会中,更得有一双慧眼,去寻找正义与前进,也就是要在接受信息时,控制好心灵小窗的敞开大小,理性选择信息,取其精华而又要弃其糟粕。

放眼2世纪这个社会,不正之风无时无处地不在如传染病似地肆意传播。而这一类的“病人”也有着很多。

因此,全社会更应该联合起来,扫除一切不正之风,排除一切隐患,净化空气,净化人类的心灵。

篇7: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本课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广州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 其中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中具体指出, 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策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其作用应放在“导”上, 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解答学生学习语文时遇到的疑难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主动参与教学) 结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 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提高课堂成效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动参与”教改实践中, 教师最有效的做法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其内涵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其外延则是课内外相结合, 双管齐下。

之所以提出语文课应双管齐下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是基于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及学生认知语文知识的程序所决定的。试想, 一节课, 纵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你又能向学生“灌”多少知识?经过几年的“主动参与”教改实践, 笔者以为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应双管齐下, 其一为:课内“主渠道”;其二为:课外“拓宽网”。

一.课内“主渠道”的思考

无庸置疑, 课内为语文教学的“主渠道”。问题是老师该怎么做才能使课内真正成为“主渠道”, 老师又怎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我认为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用语要刻意取舍。

教师应刻意在课堂用语上作一番取舍, 以温柔的语调、明白的词汇、尊重学生的心理、诚恳的态度、亲切的体态语构筑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温馨的课堂氛围。

《孔乙己》离我们的时代太远, 学生兴趣不大, 如老一套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随便应付。因此, 导入新课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着手, 与现代有关热点链接。于是我这样处理:近几年来, 有一种病风行世界各地, 引起人类恐慌, 由于通过禽鸟传染, 世界各国都很难防治。你们知道是什么病? (学生回答是禽流感) ——对。禽流感属于生理疾病。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流行一种病, 不过它不是生理上的疾病, 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这种病开始于隋朝, 明清达到鼎盛。中华民国前夕才销声匿迹。得这种病的都是读书人,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病? (学生回答是科举病。) 对, 科举病。这种病主要有两种。清朝讽刺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范进属于第一种, 我称这种为“热式”。因为范进因中举而发疯了。鲁迅这位既懂医学又擅长文学的伟人, 以他独特的方式, 给我们塑造另一种──冷式, 这类典型的病人就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

2.学习方式要有自主开放。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 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 才会学得扎实, 学得有效。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主角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 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只能起到主导作用, 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活跃与否, 关系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高低。因而, 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不剥夺他们主人的权利。《孔乙己》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填写病历卡的方式:鲁迅以文学的笔调撰写了孔乙己的病历──《孔乙己》。我们先听听鲁迅的介绍 (放《孔乙己》课文朗读带) 。听完后, 我问:同学们, 我们接下来就把文章“翻译”成医生的诊断书, 好吗?诊断书看过吧! (让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介绍, 我归纳并补充为四项内容:病人概况 (姓名、年龄、住址、外貌特征等) 、病人症状 (与人不同处、言行矛盾处) 、病因、处治方法。然后布置学生填写孔乙己病历卡。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盎然。

3.教学过程要互动生成。

教学初始, 我把《孔乙己》的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讨论探究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以及可能死因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当学生在朗读《孔乙己》最后一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出讨论题“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我预先设的结论是:孔乙己一定死了。在分析理由时, 师生得出:前后两次外貌描写的对比, 当时的天气状况与孔乙己的穿着, 孔乙己三“辩”不同, 动词“排”与“摸”, 孔乙己的生活习惯。

接着, 引出讨论题二:孔乙己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传统的教学, 往往是讨论后得出:直接原因、制度原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大多数是辅导用书上的归结性说法, 学生没有深入思考, 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教师也仅仅是以概念性的短语作结。当学生最初的回答也仅是“科举制度”, 我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继续追问:“就这么简单吗?那丁举人?”学生想了一会, 慢慢答:“丁举人是成功者。”我又问:“作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 就一定落到孔乙己的下场吗?那不参加科举的短衣帮呢?”同学们又议论起来:是啊, 短衣帮还能自食其力呢!从而慢慢地悟到, 科举制度除了给人以应试能力外, 对普通人来说, 恐怕就没有什么了;作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 孔乙己失去了求生的能力, 只能落得如此下场。通过以上的玩味, 学生深刻地理解鲁迅所说的科举制度的毒害,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生成”是语文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一个真正师生开放的生活时空。

二.课外“拓宽网”的建立

之所以称课外语文学习为“拓宽网”, 是因为此时学生是自由的, 当老师有效地让学生选择学语文, 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够得到拓宽, 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拓宽。

在课外, 老师又当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我以为应当让学生们沉浸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中,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课后训练重在多角度引导, 走从发散式思维到创造性思维之路。

俗话说:十只手指还长短不一。在一个班级中, 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尽相同。原因是受个人投入学习的热情多少, 智商的高低, 听课的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 从而形成效果优劣的差异。实际上语文学习的效果绝不是几节课便能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是课后学生对课文熟悉、理解的程度。因此, 课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发散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在《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教学之后, 我让学生通过两篇名著异同的比较, 把握主题的深刻性。“这两篇都是小说”, “都通过典型环境来衬托人物”, “都揭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悲苦”,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等角度的切入,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 由此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而“《孔乙己》是现代小说, 《范进中举》是古典小说, 前者是一个因落第而为科举制度夺走生命的读书人, 后者是一个因中举而为科举制度逼疯的读书人。无论中举与否, 都会带来灾难”, “孔乙己是中举前的范进, 范进必将成为丁举人”等角度提出, 学生的思维突破了求同方式, 向着另一个方向即求异进行, 在“流畅性”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变通性”, 即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进一步加以引导, 他们会打破常规思维, 能超越一般想象甚至可能超过教师的课前准备,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从发散式思维培养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我们就能自觉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鼓励博览群书, 留心生活, 关注社会。

创新必须依赖一定知识为基础, 每一项创新都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书便是前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经验的总结。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倘学生对自然、社会、历史一无所知, 又怎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所以, 笔者以为这便需要教师时常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读书方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信息, 才能更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而这是每一个学生自觉的个体行为。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地把新大纲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儒林外史》等十部名著向同学们做推荐。让学生有计划地读完这些推荐书目, 并具体要求学生做文摘、读书笔记、周记。教师要抽查, 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惰性, 促使学生自觉的拓宽视野, 独立探索语文世界的奇妙,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8:小学生孔乙己的读书心得

一、学生作文变迁的表现

(一) 价值观的变迁

1. 学生价值观逐渐走向多元。

1995、1998年的学生写孔乙己好运, 基本上写他在贵人相助下高中出人头地, 或在大官推荐下也当了官。2000、2001、2002年作文, 做官或金榜题名仍是主流, 少量学生写他当上了村长、校长、掌柜、元帅、将军, 官本位思想开始松动。2008年从政不再是主流, 也找不到主流, 价值观走向多元。除做官, 还写当专栏作家、阴间判官、董事长、方丈、实业家、革命家、丐帮帮主、义军头领、农民、黑老大等。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扶持的力度, 农民渐富, “农民”也开始得到学生的认可。还有写他摸奖、炒股改变命运。

2. 社会主流价值趋向滑落。

写孔乙己转机时, 前两届多是因德救人以德报德, 有写他拾金不昧, 对方感激助他;2002年的孔乙己拾钱要酬金;而2008年的孔乙己捡到钱拿回家, 开办酒店或药店, 拾钱不还已成天经地义。甚至有写丫环从主人家偷得钱财被主人追赶, 结果孔乙己掩护丫环逃跑, 分得钱财, 改变命运。还有学生写他乞讨, 想了一夜, 只要活着干什么都行, 什么狗屁尊严让它见鬼去吧, 此后在丐帮生活逍遥。

前两届有不少还写了他以德报怨, 成名后善待小伙计、掌柜、沿街乞讨的丁举人。2002年写他得势后找丁举人算帐;2008年有不少写以怨报怨, 甚至临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绝望的孔乙己用棍子戳死掌柜。前三届写他做官, 为社会做不少善事, 社会本位。2002年写他做官既做善事, 又谋私利。2008年写他做官无限风光贪图享乐, 还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个人本位。

3. 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同写官场, 前三届写同僚们狼狈为奸;2001、2002年官场既勾结又拆台;2008年官场险恶互相倾轧,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学生写孔乙己与张乡绅勾结搞垮范进, 二人同升;有写孔乙己为官清廉, 后受同僚盅惑变成贪官, 因积怨又被同僚谋杀。

4. 阶级斗争意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发家致富、追求个人幸福、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前三届多写孔乙己与丁举人、掌柜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 阶级立场鲜明。2001、2002年开始写孔乙己发家致富。2008年不再写阶级斗争, 多写孔乙己抓住机遇, 赢得爱情、事业的丰收, 实现了自我价值, 生活美满。

5. 乡土情结逐渐淡化, 打工文化兴起, 人们观念更加开放。

前三届多写孔乙己在家乡鲁镇的活动。2001、2002年, 他开始飘扬过海。近年来打工文化兴起, 不少学生假期随父母来到城市, 视野开阔, 笔下的孔乙己生活的时空空前拓宽, 职业多样化。

(二) 内容的变迁

1. 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 题材越来越丰富。

前三届多是写孔乙己的落魄生活、考场生活、官场生活、家庭生活。2001、2002年还写干部生活、商贾生活、教学生活、军旅生活、寺庙生活。2008年还触及到农民生活、丐帮生活、革命生活、作家生活、义军生活等;既有精英生活, 也有普通人生活;既有大陆生活、香港生活、异国生活, 也有鬼域生活, 念经、腐化、抗战、救死扶伤、炒股、摸奖、追星等一一走进学生视野。

2. 感情基调由悲转喜, 搞笑意味越来越浓。

前三届写悲剧的较多, 2001、2002年减少, 现在更少。以前的孔乙己感人泪下, 现在的他很有些搞笑、戏谑的味道。要死死不掉, 要活也搞笑。有写他跳崖竟不死;或成了专栏作家, 开涮名人骂鲁迅;或去赌, 不想赢也得赢;还有开“国际玩笑”, 一翻身到了法国, 帮威灵顿打败拿破仑。

(三) 学生写作心理的变迁

1. 写作意识的变迁。

前三届大多“代圣人立言”, 以课文的读者意识来继续诠释格式化的孔乙己, 缺乏作者意识。2001、2002年, 作者意识萌芽。2008年作者意识凸现, 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甚至以写作来自娱自乐。

2. 思维更加开阔、深刻, 情节更加丰富。

孔乙己生活的时空进一步拓宽, 从清末延伸到2008年, 由鲁镇转徙到北平、香港、英国、美国、南洋, 从人间到阴间。思维更加深刻, 前三届情节多是一条直线, 孔乙己下半生越来越幸福或越可怜。2001、2002年个别作文一波三折, 好人让他站起来, 坏人又使他倒下去。2008年有不少一波多折, 如:被神医救活, 高中, 清官, 同僚传授贪术, 无限风光, 因官场积怨被杀;被老僧搭救, 安心修行, 酒瘾忽发偷香油换酒喝, 被罚, 改过自新, 当住持, 日寇来了, 叫和尚们还俗, 与日寇同归于尽;被革命党人皇甫雄轧伤, 治好伤, 帮助皇甫雄实业救国, 赶制军用棉被得罪日本人, 就义。同是写死, 以前多是饿死、打死、冻死、投水、被野兽吃掉;2008年死法大变:上吊, 跳悬崖, 当替罪羊冤死, 贪污被杀, 被丐帮打死, 甚至想死也死不掉。

思维由求稳向求新求异发展。前三届因老师过于强调审题立意, 作文求稳缺乏新意。2001、2002年有时代气息, 如写孔乙己当村长。2008年情节离奇, 题目、文体、题材力求个性化。前三届体裁多为短篇小说。2001、2002年还有孔乙己上告丁举人的诉状、死因调查报告。2008年还有科幻小说、神话故事、传奇等。

3. 想象更加飘逸, 脱离正常轨道。

前三届多写“死”, 生路较少。2000、2001、2002年多写“生”, 生路渐宽, 少数想象不合逻辑, 有写孔乙己抄药书却通晓兵书。而现在天马行空, 脱离正轨, 表现如下: (1) 背离文本。有写孔乙己是个小伙子, 英雄救美。 (2) 篡改、歪曲历史。写孔乙己帮曹操打孙权, 还有写他推翻清朝称帝。 (3) 想象突兀, 跳跃太大。有写孔乙己被老农救活, 帮老农砍柴、捉兔子。

(四) 语言的变迁

1. 语言更加丰富, 总体风格由平实庄重向轻松诙谐转变。

前三届语言平实庄重, 规范得体, 病句较少, 夹杂少量方言俗语, 缺少文采。2001、2002年语言生动轻松活泼, 文白夹杂。2008年词藻丰富, 汉英夹杂, 病句不少, 语言不规范, 最大特点是轻松诙谐, 如:“Hi, 孔哥, 偶 (我) 是你救的MM。”“老孔, 今天真是酷毙了!”“孔乙己摸奖中了三千万, 手里挎个大哥大, 坐着桑塔那, 夜里逛酒吧。”

2. 网络语言逐渐风行。

以前作文中没出现网络语言, 近年来农村渐富, 电脑逐渐普及, 学生上网普遍, 2008年作文出现了不少网络语言, 如:“拍砖” (点评) 、“果酱” (过奖) 、“GG” (哥哥) 、“打PP” (打屁股) 、“菜鸟” (新手) 、“粉丝”、“帅呆了”、“好的一塌糊涂”等。

二、变迁的原因

(一) 成长环境的改变。

十多年前的农村比较落后, 大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乡镇企业上班, 而现在家长大多在城市打工, 大多由温饱型迈进了小康型家庭, 学生中独生子女家庭较多, 在物质上得到较大的满足, 经常随父母寒暑假来城市, 见识开阔, 思维活跃,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变。从父辈发家致富的经历, 他们看到了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笔下的孔乙己出路也很多。

(二) 受不良习气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 一些学生认为拾金不昧太傻, 勤奋节俭太土, 把奸诈滑头当作聪明, 把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当成潇洒, 认为可怜人低贱罪有应得, 缺乏同情心。

(三) 流行文化的影响。

如今农村由于条件改善, 影视、流行音乐、娱乐报刊、网络等走进学生生活。一些轻松搞笑的影视剧、武侠类电视剧和类似的书刊对他们影响很大, 作文情节更丰富、内容更搞笑。

(四)

上一篇:秘书资格考试试题练习下一篇:在2009年“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