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2024-08-13

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精选8篇)

篇1: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不规范整改措施

一、成立专班、组织专人抓整改。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医院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具体落实整改工作。确保公共卫生资金拨付到位,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到实处,取得效果。

二、完善和出台管理制度,加强督导和考核力度。根据发现的问题和上级反馈建议,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出台了《莘县第三人民医院基本公共卫生规范管理方案》、《莘县第三人民医院基本公共卫生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了《莘县第三人民医院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方案》等相关文件,完善基本公卫服务专项资金应承担的工作量的核算、分配、考核等办法,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发挥资金效益规范了项目管理和考核工作,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力。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就有奖惩,考核结果应用明确。严格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季度考核严把质量,标准统一,公平公正透明。考核完毕,考核人、被考核人的签字,公共卫生科及时总结考核结果,进行考核通报,督促卫生室限期整改。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分配相挂钩,奖惩分明,切实提高乡村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意识。

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全科医学知识、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切实增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基层公卫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督导,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安全运行。

篇2: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深化西岗区卫生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缓解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当前卫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区政协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由区政协文法委与区政府卫生局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问题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有关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走访,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区公共卫生硬件建设和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分别召开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并到重庆、成都等地的友好城区进行学习考察,广泛收集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摸底调查中,我们重点就我区卫生资源、人口结构、参保情况、慢病人数、医患比例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与我区卫生服务服务工作有关的一些基本情况。

1、卫生服务资源基本情况。截至今年一季度,辖区共有医院18家,按所有制划分,公有制医院13家,占总编制床位数的94.3%;非公有制医院5家,占总编制床位数的5.7%。按隶属情况划分,省属1家,市属3家,区属1家,部队所属2家,企事业单位所属6家,个体所属5家。除医院外,辖区有妇幼保健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公有制4家,社会联办7家。此外,辖区另有门诊部、诊所139家,全部为非公有制医疗机构。配置相对密集的医疗机构使我区的千人口床位数和医生数保持了较高水平。现我区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和执业医师数分别为12.9和5.97,两项指标都高于市内其他城区和全市4.46、2.48的整体水平,也大大超过了《辽宁省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所提出的“原则上城市应控制在每千人口病床6.5张、医师3.0名”的标准。

2、居民群众享受医保情况。参保情况是衡量居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指标。西岗区现有户籍人口33.6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3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63.4%;参加商业医疗保险4.9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4.6%;自费医疗7.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低保人员0.84万人,其中参加医保0.63万人,占低保总数的75%;未参加医保0.18万人,占低保总数的21.5%。外来常住人口1.9万人,其中参加医保0.18万人,占外来常住人口总数的9.5%;

未参加医保1.72万人,占外来常住人口总数的90.5%。患九种常见慢性病的2.8万人,其中参加医保2.29万人,占81.4%;未参加医保0.52万人,占18.6%。

3、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是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和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这方面,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有关部门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努力构建“服务网络”体系。根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方便居民”的原则,对我区的医疗机构进行撤并改造和布局调整,规划建设了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各街道设立了卫生防治站,为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各自服务半径内基本实现了“十分钟内方便就医”的目标。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立家庭病床135张,家庭健康档案7.8万份。去年家庭病床使用为861人次,门诊及巡诊服务量33.6万人次,占辖区医疗门诊总量的14%。现各社区平均日就诊量已达83.6人次。二是不断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强内涵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实行了一体化和标准化管理。严格依法监督,实施量化管理,促使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法行医、规范执业。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促进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着力抓好“引进、培训、管理”三个环节,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从业人员343人,平均每万人拥有3.6个医生、4个护士。三是深入开展“卫生进社区”活动。在积极改善就诊服务的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和走出家门、深入社区,为群众送健康、送服务的力度,开展了以健康干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医疗康复、红十字服务进社区和送医送药、医疗回访、危病护理、临终关怀、家庭病床、健康普查、康复指导、免疫接种、产后访视、温暖救助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五进社区,十进家庭”活动,使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便利。四是不断完善“优惠服务”措施。以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为目标,推出“四项减免”措施。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推出“十项承诺”措施。以减免低保人员医疗支出为目标,推出“十项优惠”措施。同时,推行“一状一证一卡”,对低保户、伤残户、边缘户、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实行“医疗救助”服务,使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五是不断强化“健康管理”措施。坚持“教育在先,防病在前”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积极加强对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为开展健康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宣讲,在社区、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讲座,提高了辖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仍存在一些影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影响居民群众看病、治病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辖区医疗资源配置虽然相对饱和,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相对比较便利,但一些大医院专家诊、住院就诊等方面还存在号位子、排长队的现象,一些疑难病的诊治难以在本地完成,看病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仍困扰着辖区群众。为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市、区政府虽对一些困难群众实行了医疗救助措施,但受宏观体制、医疗保险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群众看病贵,尤其是一些未参加医保的慢性病患者、城市边缘人群看不起病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外,我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严峻,60岁以上老年人占20.9%,高于大连市15.6%的平均水平,客观上导致辖区慢性病率较高、医疗支出数额较大,加剧了我区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二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由于服务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加之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度不完善,“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习惯和流程还未形成,社区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我区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民营为主,随着医疗保险政策放开、慢病管理放开、集体个体医疗机构准入放开、药品价格放开,其原享受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生存压力逐年增大。出于生存压力与逐利本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服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以药养医”情况十分突出,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还有不足。卫生系统事业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完善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缺乏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好的人才难引进,现有的人员难调出,影响了卫生系统队伍的整体活力。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来源渠道较窄,加之工作强度较高、待遇相对较低,致使人才不足、人员不稳,影响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政策投入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区已经实施了按每万人每年4万元的公共服务补助政策,但是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求相比投入仍显不足,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发挥。

三、思路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借鉴友好城区经验和做法,并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就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

1、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一是应注意整合辖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充分总结“非典”期间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经验,加强同市级预防保健机构的配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依托辖区市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辖区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努力形成“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的良好局面,为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资源支持。二是应充分提高区属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近年来,我区加大公共卫生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对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设施进行了改建或改造。为此,应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确保好的硬件产生好的效果。同时,可采取内部共享、有偿外租等做法,提高新配置设备使用率,防止资源闲置和浪费,充分发挥这些资源设施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有作用。三是应充分挖掘和调动事业单位

活力。加强工作指导,细化工作职责,搞好工作考核,引导和促使卫生系统各事业单位立足各自职能,搞好分工协作,承担起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探索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按照精干、效能的要求,加大人事用工管理制度改革,采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等办法,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建立起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用人机制。严格绩效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采取考核不合格人员待岗培训或调离岗位等做法,为引进人才腾出位置,逐步解决人员有序进出等问题,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2、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一是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利于社区卫生发展的配套政策。我区应学习借鉴重庆等地的做法,认真落实大连市关于社区卫生补助相关规定,足额安排补助经费,逐步建立科学的政策补偿机制,减轻社区卫生机构生存压力,使其有余力兼顾好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二是应着力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制度。继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提升群众认可度与信任度,努力引导群众形成小病在社区就医的习惯,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好在全区综合卫生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引导和协调,促进社区卫生机构与辖区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使二者合理分工、错位服务、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鉴于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可协调引导社区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和交流制度,安排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轮流到大医院培训进修,也可安排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到社区卫生机构实习,促进我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应继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继续加大软硬件建设和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优化就医环境、就医流程,努力创造便捷化、亲情化的卫生服务。在落实服务规范、巩固现有服务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方式,采取社区巡诊、跟踪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培育特色,构筑优势,扶持发展一批以中医、康复等为服务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强竞争优势,提升效益水平。搞好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围绕社区卫生机构六项功能,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方案,量化考核指标,尤其把群众满意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公共服务职能完成情况与政府投入结合起来。建立考核奖励制度,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考核奖励经费,根据考核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调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推动其由偏重逐利型向公益与营利并重型转变。

3、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应关注解决重点人群的看病问题。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深入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

篇3: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1 坚持利贫原则的必要性

1.1 坚持利贫原则是由现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人口仍占有较大比重。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在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必须高度关注贫困人口的就医需求,实现人人都能病有所医。

1.2 利贫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在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在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让广大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1.3 利贫原则是体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其本质是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政府理应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这就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因此,在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要让广大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体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本质要求。

2 实验研究的利贫措施

潍坊市在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验研究中,充分考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可及性和可得性,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具体体现如下:

2.1 加大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得性[1,2]

要让广大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产品,首先政府应提供该产品。近年来,潍坊市通过合理规划,改革发展现有卫生资源,全市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健康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健全并不断完善。在农村,重点进行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县、乡和村三位一体的纵向资源整合,完善体系,突出防保,提高医疗质量;在城区,对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系统规划,突出层级性,引导分级就诊。

2.1.1 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全市建设50处县级医疗机构,200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 000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确保每3万~5万人口拥有一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 000人左右拥有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1.2 建立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新建一所2 0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同时对原有4处综合医院和9处专科医院进行改造,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鉴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周期长,本研究时间短,在本研究结束时,上述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尚在建设中。2007年潍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规定从2008年起,市、区两级政府每年投入4 000万元用于发展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了居民社区“10分钟就医”。

2.2 多措并举,

减少贫困居民就医自付比例和经济负担,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2.2.1 加大财政投入,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0%覆盖[3]。由于公共卫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受机构服务能力和政府购买财力双重影响,潍坊市在试点过程中,由财政部门每人每年投入15元,突出抓好10大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社区诊断、健康教育、健康档案、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妇幼保健和传染病(结核)防治等20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所有居民均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2.2 实行大病就医制度,

加大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力度[2,3,4]。在实验性研究过程中,制订了大病就医制度,对急救、住院分娩和住院手术患者实施优惠。规定急救实行先救治后交费,对确实有困难无力支付的贫困居民,由民政部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给予救助。对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补助,平产补助300元,剖宫产补助800元,住院手术个人自付比例低于20%,贫困患者可在报销的基础上申请医疗救助。同时,潍坊市卫生局积极协调市民政、财政等部门筹措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中心城区按照每名城市低保对象年人均60元的标准,由市级财政全额安排,每年不少于120万元,其他县、市和区由县级财政参照潍坊市城区的做法安排;在农村、中心城区和市属开发区根据农业人口总数,按照每人每年3元标准筹集,市财政补助3元,区财政补助1元,其他县、市根据农业人口总数,按照每人每年1元标准筹集,市财政按10%或20%比例补助。

2.2.3 积极开展惠民医疗服务。

在试点过程中,潍坊市卫生局制订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确定了13家惠民医院,并在各公立医疗机构建立惠民病床1 132张,积极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对贫困人口,门诊免收挂号(含专家)费、普通门诊诊疗费和急诊观察床位费,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费减免10%,住院免收空调费、暖气费,药费、检查费减免10%。惠民医院住院平价收费,收费总额不高于同级医院同病种收费的85%(或检查项目收费低于省定价20%,药费减免平均不低于国家定价的10%)。

2.2.4 推行社区基本药物制度

[2]。在试点过程中,潍坊市建立了社区基本药物制度,遴选了360种质优价廉的药物作为社区基本药物,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使用规范和补助标准的“六统一”管理,有效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用药负担。同时,在滨海区出台了《潍坊市滨海区参合农民就诊办法》,对360种社区基本药物实行零加成,免费为居民做体格检查。

2.2.5 实行门诊限价服务。

在滨海区,社区参合农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每诊次个人付费5元钱便可享受到30元钱的诊疗服务;门诊费用若不足5元,可以按药品零加成价格支付实际门诊费用;实验区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可享受4次基层卫生机构的门诊优惠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就医次数多的实际,规定门诊服务包家庭间可以共享。考虑到老年医疗需要较多的情况,每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每人每年6次的门诊诊次服务。规定贫困人口在规定的诊次内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免费。

3 初步效果

3.1 贫困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水平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贫困人口两周就诊率为6.8%,与基线调查的结果差距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两次调查的季节不同,导致两周患病率不同(2008年1月基线调查时间为冬季严寒季节,普通感冒患者较多;2009年调查时间为10月底,居民两周患病率较低)。与对照县相比较,项目县贫困人口两周就诊率为7.3%,高于对照县(4.2%);与基线调查的结果相比,2009年调查地区贫困人口应就诊未就诊率降低为39.3%,项目县贫困人口两周应就诊未就诊率为34.8%,明显低于对照县(60.0%)。

3.2 贫困人口门诊服务可及性得到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人口门诊次均费用和门诊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均低于基线调查的结果。与一般人群相比较,贫困人口的门诊次均费用和个人自付比例均低于一般人群(门诊次均费用为73.22元,个人自付比例为84.38%)。2009年,项目县贫困人口的次均门诊费用低于全市贫困人口的平均水平,且明显低于对照县,个人自付比例也低于对照县贫困人口。这说明项目的实施对于降低贫困人口门诊费用负担有着积极意义。

3.3 贫困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缝隙覆盖

门诊费用的降低,以及对贫困人口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利用程度得到提高,而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则可以让所有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3.4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力度加大

2008年潍坊市共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 257万元,其中市级406万元,县级851万元,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奠定了资金基础。全市共救助城乡贫困居民16.7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 491万元。其中,救助城市困难居民2 100人次,发放救助金378万元;救助农村患大病居民4 830人次,资助16万名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放救助金1 113万元。2009年城乡医疗救助金增加到1 965.4万元,救助患大病群众6 298人次,资助17.2万名五保、低保户免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此外,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都制定了一些医疗优惠措施,进一步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

总之,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和政策,使贫困居民就医经济负担减轻,服务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也随之上升。

参考文献

[1]马安宁.潍坊市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试点框架设计[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2):16-17.

[2]张晓静,马安宁,李长祥,等.潍坊市建立社区就医制度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7-18.

[3]瞿建俊,马安宁,冷佃颉,等.潍坊市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8,12(12):19-21.

篇4: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 专项资金使用 管理 问题 措施

今年,本人参加了县卫生局组织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工作,通过此次全面地调研、督查发现,虽然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

一是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结余过大。就本县而言,公共卫生补助实行“先预拨,后结算”的拨款方式,而且一般是在年终或跨年度拨付。于是专款拨付到基层单位后,基层单位潜意识地认为“拨下来的款属于下一年度的资金不能用完的错误概念”,将大量资金积压到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无法达到完成工作量的同时有效使用相应资金,总是跨年度使用资金,随之出现的就是工作干了资金没用的情况,大量专项资金结余并相伴而生。

二是混淆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普遍存在着混用滥用专款情况。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理解为“弥补常用经费如人员经费”不足,于是将款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经费支出,而用于公共卫生规定的服务项目支出相对甚少,甚至有些基层医疗机构将公共卫生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买车辆等大型医疗设备、支付房租、支付单位人员培训、参加各种会议的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用等非专款用途支出,用于与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无关人员支出如发放全院年终奖、全院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工资等比重占绝大多数,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基层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会计核算不规范,未建立公共卫生资金专账或备查簿,资金管理混乱。发现各基层医疗机构收到公共卫生补助收入时往往通过“往来科目”进行核算,无法真实反应项目资金收支情况。甚至有些单位将结余的项目资金直接转入往来款,或在无任何相应公共卫生服务痕迹资料的情况下将项目资金直接转入医疗业务收入,而有些单位则将专项资金结余转入基本医疗收支结余,无法清楚反映专项收支和结余,不利于对其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也难以对专项资金的绩效实施评价,资金管理较混乱。

四是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宣传不到位,取得的社会效果不够明显,资金使用绩效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实施多年,但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经享受了其中的某项或几项如老年人体检等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尤其是长年在外工作或居住的人员多数未建立健康档案,享受不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此类人群对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不够。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健全对公共卫生资金的预算管理办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应,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结合项目实施单位(基层单位)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及时进行相关资金的划拨。项目实施单位则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服务标准、使用范围等,按时按质按量地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以免工作干了项目资金未用或用了项目资金而未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从而造成资金结余过大或超支行为,要切实提高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时效性。

二是建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督导检查和调研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及标准,指导和督促好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依据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会计核算,及时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行为,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超范围混用、乱用和占用等不良行为,比如把大量专款用在与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等,并将公共卫生资金管理考核工作纳入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彻底督促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使用公共卫生补助资金。

三是加大项目实施单位财会人员、主管领导及具体项目实施负责人的相关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力度,尤其要强化财会人员相关会计核算业务水平。基层单位财务人员要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通过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备查账簿,规范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和使用,切实做到“三专”即实行项目专账、资金专储、管理专人的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有迹可循,资金使用更加透明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并接受各级财政、上级主管及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四是在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投入必要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工作,让资金在阳光下运作。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让群众知晓公共卫生资金如何来、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如何分配和考核,让资金运作的每个环节都在财政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下高效运行,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工作需要。

结语

总之,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这不仅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这些资金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财政经费拨付、基层单位使用资金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如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基层单位管理使用资金混乱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因此,管好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丽琼.李丽文.王爱华.林英权.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2]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

[3]孔曙晓.关于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与核算办法(试行).

篇5: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根据县疾控中心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通报,我院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讨论,现就我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一般人群档案主要存在的问题:正常人群健康档案大部分未动态管理。

整改措施:针对这项工作,我院重新要求乡村医生提高正常人群的动态管理,根据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好接诊记录工作。

二.慢病患者管理

慢病患者主要存在问题:体质指数超标,危害因素控制项目无相应减重目标;随访表出现逻辑错误,随访表显示当天血压异常,没有间隔15天二次随访记录,在心理调整、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栏目均填写良好,随访表中显示持续高血压,却无转诊记录和干预措施;

整改措施:规范填写随访表、体检表,血压持续性高的,做好转诊工作。

三、老年人管理

个别档案存在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的现象,健康评价填写不规范。

整改措施:

积极完善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核对,规范填写档案。

三、慢病管理 糖尿病管理:

1、个别档案随访欠规范。

2、个别档案无健康评价指导。整改措施:

1、相关工作人员规范随访;

2、积极完善相关评价指导。高血压管理:

1、档案缺上级医院确诊资料。

2、对不服药高血压患者应注明原因,并让患者签字。

3、对体重、体质指数正常患者不再要求目标体重、目标指数:有空项。

4、主要用药情况应该规范填写。整改措施:

1、完善档案中上级医院确诊资料,对不服药患者按实际情况注明患者不服药原因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

2、整改档案中提出的所有不足处。

四、重性精神病 拒绝体检病人较多 整改措施:

积极动员家属,村组干部带病人体检。

五、预防接种工作。

1、异常反应报告未网报。2、2017年接种证查验补种率<95%。

3、疫苗冷链管理不规范,两台冰箱不能登记一个本子上。整改措施:

1、加强异常反应报告网报。

2、积极加强补种提高接种率。

3、俩台冰箱单独记录冷链。

六、孕产妇管理

产后检查必须入户随访。整改措施:

积极开展村医孕产妇产后随访培训,督导村医及时入户随访。

七、儿童健康管理

档案中有缺项、漏项,档案逻辑性、真实性应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

对所有档案进行逐份检查,完善档案中不足之处。

八、传染病

加强健康宣传以及院内培训,完善门诊日志。

整改措施:

增加健康宣传次数,定期院内培训,要求医生完善门诊日志。

九、结核病

1、病人档案资料缺项、逻辑错误。

2、建议完善病人档案资料,完善归纳相关表卡资料。

3、加强规范管理辖区内病人,加强肺结核病人管理及随访,做好先关资料留存。

4、加强健康宣传。

5、加强对网报疑似病人的追踪。整改措施:

对所有档案进行逐份检查,完善结核病人随访。增加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宣传,加强对网报疑似病人的追踪。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老年人和0-36个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宣传力度不够;中医药专卷资料缺终结,简报,图片等;中医临床和适谊技术推广不到位。整改措施:

加强老年人和0-36个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宣传力度;相关人员完善中医药专卷资料;医院集合下乡采取横幅、宣传展架、宣传册、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中医临床和适谊技术推广。

十一、死因登记 存在问题:

网报任务未完成;死因链推断准确欠佳;资料不够规范。

整改措施: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检索报告;积极加强学习准确填写死因链;积极加强资料规范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存在问题:

卫生监督督导力度不够,涉及内容少,图片资料少。整改措施:开展村级卫生室的督导检查;对村医开展工作进行记录;采集照片资料等记录卷宗。

十三、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图片资料采集真实性不够,讲座、咨询签到册都是由医务人员填写。

整改措施:加强图片采集;讲座、咨询签到册尽量由老百姓填写。

十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 存在问题:通讯资料不够准确;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加强通讯资料更新,确保通讯通畅;医院集合下乡采取横幅、宣传展架、宣传册、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公共卫生政策宣传

篇6: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根据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我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卫生院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公共卫生科、村卫生站工作会议,研究整改方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整改方案:

1、公共卫生科负责涂家辖区全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管理工作。各村卫生站配合公共卫生科开展好服务工作,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

2、对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指出的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公共卫生科负责落实对辖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3、村卫生站必须按照公共卫生科安排的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村级公共卫生目标任务的完成。

4、加大指导考核力度,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到公共卫生科。

二、整改后的阶段性成效:

1、加强了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文件及考核制度,完善组织管理。

2、加大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工作,规范内页资料的填写齐全,确保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的合格率,确保了指标任务的完成。

3、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认真开展了对政府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按时每月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并积极指导村卫生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按时分村每月开展好预防接种工作,未出现预防接种事故和暴发流行,规范使用信息化建设并完成了每月信息化录入工作,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做到了表、卡、证、网四一致。

5、建立健全各项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准确上报传染病报告卡,严格了自查工作,加大了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规范了结核病奖惩制度的落实,确保了目标转诊任务的完成。

6、规范了妇幼报表的填写和资料分类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做好了特殊检测登记工作,加大叶酸发放,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调查、管理、发放等工作。

7、各村将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及时限期整改,整改后各项工作取得有效改进,老年人、慢病管理及相关资料,电子档案完成较好,但居民健康档案改进稍差,一些相关信息及数据仍然缺乏真实性完整性。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2、个别村医生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二类疫苗宣传不到位,接种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对学校、政府健康教育制度、宣传栏建设的指导工作,及时完善相关资料。

2、加强村医生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生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篇7: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自08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在我市成立运行以来,我站依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各类文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

根据上级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适应当前基本医疗需求,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我站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0大类41项服务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认真核对相关数据,重新梳理、归档。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项目执行情况:

1、截止日前,我站已建立规范健康档案XXX人次,规范电子档案XX人次,占辖区内人口XXXX%

2、孕产妇规范管理X人,管理率X%。

3、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患者XX人,管理率XX%。

糖尿病患者XX人,管理率XX%。

4、重性精神病患者XX人,管理率XX%。

5、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管理报告,管理结核病患者X人均已结案。

6、0-6岁儿童管理XXX人,管理率XX%。

7、老年人管理XXX人,管理率XX%。

8、健康教育,截止日前开展健康教育讲座X次,宣传栏更换X次,受教育人数达XXX人,发放宣传材料XXX余份。

9、卫生协管,多次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卫生督查并责令整改。

根据自查结果,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归纳如下:

一、项目规范执行:

1、根据文件要求,2011年7月份以前的部分健康档案更换未完成。

2、相关数据底册未能及时更新。

3、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4、儿童健康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5、孕产妇管理人次未达到规范人数,相关表格填写不够规范。

7、重性精神病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病人及家属不配合甚至存在抵触的情况,致使相关人员入户调查、电话随访无果。

8、中医中药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

二、政策管理

1、责任分工不够明确,致使相关工作未做到位。

2、绩效考核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的热情不高,直接降低工作效率

3、没有明确的文件及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止日前各项公共卫生项目仍然是遵循自愿的态度,只要居民的意识不到位,就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到位。

4、相关医院、妇联、接防、结防、居委会、派出所机构联系方式联

系人不够明确,态度模糊,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沟通,导致信息更新滞后,管理不到位。

三、根据自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根据自查问题,我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方案。

1、加快更换2011年7月份以前的档案,抽调人力。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医疗服务的前提下,让护理、公卫人员等全力更换档案。加快电子档案更新,抽调人力集中精力,人闲电脑不闲,充分利用资源更新电子档案。

2、相应的慢病及孕产妇、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采取空闲时间突击随访、明确态度、耐心告知、仔细讲解,取得居民的理解及认可,争取把工作完善到位。

篇8:基本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一、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城市硬件, 其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方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 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提出了挑战, 在加上新城区扩建和就城区改造中城市基础设施在新旧接替上青黄不接, 城市基础设施面临来至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目前, 有城市基础设施引发的各类公共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广西是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之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成和发展, 在国家对区域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等主要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逐步增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南宁市, 作为广西首府, 同时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方面投入很大, 有效地遏制了公共安全事故的发展势头, 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见图一)

资料数据来源:根据在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及媒体新闻报道的数据统计整理

(二)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保证。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问题, 大的方面来说是社会问题, 小的方面来说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在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日常工作与生活、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切身利益, 不容小觑。目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和暴露出的诸多公共安全的隐患及问题, 这些问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很容易引发危及到公民利益的安全事故或事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城市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第三产业也空前发展, 流动人口逐渐密集, 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爆发的机率。

(三)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安全是稳定的重要内容, 只有保障了公共安全, 才能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营造良好的气氛, 维护社会的稳定。城市基础设施与公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出了安全问题, 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个局部的群众利益问题, 而会使城市居民对自身生活环境安全性产生质疑, 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安全管理基本措施

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去尽可能地减少这些隐患, 避免这些隐患转化为现实的安全事件。因此,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碧玺要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安全的角度上全面提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 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减少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降低事故波及面和危害程度, 维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障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一) 建立完善以防处为核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预防为主, 防处结合是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预防是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治本措施, “预防为主”就是要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上, 始终要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 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 贯彻落实各项公共安全管理措, 努力从根本上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防处结合”是指同公共安全事件做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处置, 在实践中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 要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以便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予以处置, 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二) 构建以群众路线为主线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

贯彻群众路线是我国公共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一是在公共安全事件预防方面, 社会各单位和广大公民应当自觉遵守公共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及时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了解公共安全基础知识, 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 积极纠正和制止违反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二是在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方面, 除了加强政府部门公共安全队伍建设建设外, 还应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安全社会力量。三是在事故灾害救援方面, 任何人发现公共安全事故灾害都要立即报警, 发生事故灾害的单位要及时组织力量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总指挥员的决定, 积极参加和支援灾害事故的救援工作。

(三)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责任制度。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就是要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责任制。公共安全责任制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 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做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转变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公安机关的事等不正确认识, 提高全社会整体抗御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政府对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公共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并在单位内部实行和落实逐级公共安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落实, 切实做到“谁主管, 谁负责;谁在岗, 谁负责”, 保证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 保证公共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四) 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是指严格依照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科学管理是指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防与处的关系, 科学协调管理各方面社会关系, 科学运用大量科学技术手段处理公共安全问题, 不断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艳华, 黄艳梅.广西以交通能源为重点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新闻网.2014年1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16/5744701.shtml.

[2]卢荻.抢修水管引起煤气泄漏多个部门赶赴现场抢险[N].广西新闻网.2011年2月26日.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1-02/26/content_1771329.htm.

上一篇:真情实意的生活语录下一篇:履行本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