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2024-08-18

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精选19篇)

篇1: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少儿图书馆的网站上有许多好书,《我们爱科学》《中国卡通》都很好看,但我最喜爱这本《儿童文学》我最喜欢这篇“淡水码头”,整片读下来,简直感觉到了从一个城市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在赶海的孩子。

我仿佛看到了船只,灯火,蓝天与一条通往远方海洋的路。这首诗歌的作者把一个普通的乡村景色描述成了一个如同仙境似的世界,把很多的东西比喻成了一个美好的幻想。我希望在我慢慢的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也能写出这么诗意优美的文章!

篇2: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这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悟空打死谋财害命的强盗,却被唐僧赶走。于是假悟空出现了,某唐僧,抢去包袱,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真悟空闻讯与假悟空怒斗,两个悟空挥舞金箍棒上天入地一番恶战。一时间真假难辩。后来如来指认假悟空是六耳弥猴,使他现了原形,悟空一棒将其打死。

篇3: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 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 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 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 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 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 我校从2013年开始, 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 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 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综上数据可见, 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 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 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人人都会。

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 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 循序渐进, 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

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 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 (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位数加一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 (一) (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 (一) ”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 (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 (二) ”教学同步。

3. 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 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 (如练习4) 。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 (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 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 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 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 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 每个批次10道题, 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 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 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在整个过程中, 既进行了口算练习, 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 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 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每次只出示一题, 由全班同学抢答, 直到抢答答案正确, 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 抢答错误者扣1分, 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 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 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 这样的抢答, 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 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 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 积分累计的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 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 (难度基本相同) , 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 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 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 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 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 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 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 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不止在课内, 就是在课外, 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 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篇4: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关键词:笔记记录;意义;方法;合理利用

一、记录笔记的意义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阶段,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记笔记。而且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会按照章节的顺序将要讲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出来,形成系统性的同时也方便学生记忆。所以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已经省去了很多整理的麻烦。老师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系统去记忆知识点,从而达到扎实记忆的目的,尤其是数学。然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就算记忆力再好,也有忘记的时候,而真正忘记的知识点如果去教科书上找,那么只会找到最基本的公式以及简单讲解,这对于学生重新理解、重新记忆知识是不利的。这时候笔记就彰显出充分的作用。实际上,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重点讲解知识点以外,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等来为学生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例题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可以直接应用到所学知识,对于学生充分、全面理解知识点大有裨益,学生在记录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这些内容。所以,笔记的意义就在此,可以时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回顾,学生不懂的或忘记的知识几乎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此外,学生亲笔记录过的笔记也会更加影响深刻,在回忆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回想起来,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笔记的记录,更要明白记录笔记的真正目的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并且认真做好笔记。

二、记录笔记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在上学阶段都会记很多本笔记,而有些学生则选择不记笔记,而是向笔记记得好的学生借来,然后自行复印或抄写,这也是一种好方法,省去了自己记录的麻烦,上课可以更加专心地听讲。实际上,记笔记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学会记录。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记笔记呢?有以下几个应该遵循的原则。首先,选择性记录。刚刚升入小学的学生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要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从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将老师说的话都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这样只会增加混乱,影响听课质量。学生真正需要做的是有选择地进行记录,老师说的非学术性语言没有必要记录,只需要将真正的知识点,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或者是技巧性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好。而且笔记本身就应该是对课堂内容或教材知识的凝练,太多内容反而使笔记过于臃肿,这样复习的时候会在心理上造成比较大的压力。第二,以符号代替文字。上文已经提到,记笔记应该记的是真正精华的内容,而不应该是老师上课说的所有话和教材上的描述性文字,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要善于用符号来代替文字进行表述和记录。这里的符号不仅包括数学符号,还包括学生自己能够理解、有助于记忆的其他一切符号。这样也会使笔记更加精炼、简短,复习的时候也会更加集中。以上两个基本原则,小学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式的时候一定要牢记,掌握了记笔记的方法,便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愈发顺利。

三、对笔记的合理利用

通过以上内容介绍记笔记的意义和记笔记的具体原则或方法。而记得一本好的笔记的目的并不是彰显记笔记的能力和方法,而是为了切实帮助学生自身记忆知识点。所以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有些时候很多知识之间是比较欠缺逻辑性的,所以学生在记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一点,也就是说笔记是要为我们学习和记忆数学知识点而服务,而不是为了图美观或条理而记录得自己看不懂,这样就失去了记笔记的意义。学生是笔记的主人,而非笔记的“附庸”,自己能看懂,能用得上的笔记就是好的笔记。所以,记录完不能就将其束之高阁,不再理会,而是要时常拿出来翻看,不用刻意去背,时常翻看就可以加深印象,而真正使知识在心中根深蒂固则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扎实记忆。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会记录笔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尝试。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占得先机,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要明确记笔记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真正地将记笔记重视起来。此外,还要学会科学记录笔记的方法,记关键,内容凝练,为自我服务等。最后,还要经常性地翻阅自己的笔记进行查看,巩固所学。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笔记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扬.谈数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22.

[2]夏时琨.科学编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数学,2006(7):76.

[3]李彤.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會科学版),2004(3):99.

篇5:小学一年级的读书笔记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课,因此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究竟怎样来发展和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呢?我明显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以及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教材若能完善地反映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符合儿童智力活动规律地去组织教学,就不仅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儿童的抽象思维也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是学习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离开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就不能顺利地掌握文化知识。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既不是先天不变的,也不是自然发展的。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符合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呢?小学儿童的思维总特点,就是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学习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数量上升到抽象的数的概念,进行运算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过渡。这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而对事物的数量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头脑里的数量观念也是极其淡薄的。那么,如何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很好地形成和掌握书中的概念呢?这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与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如:当每个数的概念出现,总是在一定数量的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的基础上用抽象概念概括出来。但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我们虽然在直观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讲授数的概念,教学时间用得也不少,但儿童在掌握数的概念时,总是离不开掰手指头。在加减运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把11写作101,又如:刚学过加法后再学减法时,儿童总是把减法当加法来运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学仅仅服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服从儿童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规律。

对10的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的十进位制的理解,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因此要不惜时间的讲深讲透,使儿童真正理解,彻底弄懂,牢固掌握。

对10的认识与对10以内其他各数的认识相比,就有些不同了。这里有个区分个位和十位的问题。如果区分的好,对以后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的认识10呢?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十进制?

在讲进位加法时,我们同样利用火柴和数码进行。比如讲9+2=11,讲明9根火柴和2根火柴各自都不成捆,因为都不够10。但从2根里拿出1根放在9根里,便凑成10根,可以捆成一捆,然后把这一捆放在十位的格里。由于个位数的2根,已拿走1根,还剩1根,所以9根加2根,就成了1捆余1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1。虽然“逢10进1”的进位加法与“退1当10”的退位减法,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是更为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用直观事物与数码把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之间的10进位制的抽象关系形象化、具体化之后,儿童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

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正如任课教师所说:“他们学的活,接受能力强。”

篇6: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我读了《聪明的小羊》后,觉得小羊很聪明,因为,小羊知道灰狼怕猎狗大哥,它骗灰狼,猎狗大哥在它的后面,把灰狼吓跑了。它能够急中生智,死里逃生,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所以,我觉得小羊很聪明。我们要向聪明的小羊学习,不要向困难低头,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篇7: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范文

当我读完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这本书仿佛把我带到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在结束这一段魔幻的旅途后,许多新的思想一涌而上,使我受益匪浅。

前些天,我看了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书主要叙述了哈利波特从麻瓜世界到了魔法世界,开始了他的魔法旅程。他在霍格沃茨读书,结识了两位好友,也树立了死对头。后来,他发现了魔法石,还一举挫败了伏地魔,还因为他们这个铁三角给格兰分多学院赢得了学院杯……在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无处不在。在公车上拥挤时,小偷正把他邪恶的黑客伸入乘客的包里,口袋里。当光天化日之下,罪犯将拿出他们的“杀手剪”--尖刀来抢劫,当有坏人正笑里藏刀撕卖假货时,但是这些坏人抢的,偷的正好是“聋子”,“瞎子”,“哑巴”的时候,这些人将是视而不见。但是幸运的是社会上也哈利波特那样正义的使者与这些邪恶的坏人对立。正是有了这些正义的使者,这个社会才有了进步,他们同时也是人类的财富。这时,我有了一个新念头:我也要向哈利波特一样正义为社会,为人们做贡献,从我做起,相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将会是永远的,光明的胜者,就让正义的光芒铺照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最后,我也希望我们的生活变的美好,让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不再羡慕霍格沃茨,因为我们拥有我们自己神奇的魔法。

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范文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麽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篇8: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 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数出的数, 例如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永远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解法不唯一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时, 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受到表扬后, 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课专心与否, 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 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 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 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就用眼神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都很单纯, 都爱受表扬, 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 思维更具形象性。在教学中, 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 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 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 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 必须表达清楚, 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 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一节课上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 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学生们解释:不可能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 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 下次一定有机会叫到。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 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引导, 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主动参与, 善于合作。

教学中, 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 使他们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 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 才需要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别人的想法, 扩大知识面, 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思考、交流。老师穿针引线, 巧妙点拨, 适时评价。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 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并得到发展。

6. 打破常规, 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 学生才敢于让自己的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 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 要善于开发资源,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 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 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 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7.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篇9: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思维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但可以把握语言文字的含义,而且还能探究课文表达的情感,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自主获取语言文字等信息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对如何开展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有效地结合看图和阅读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明显胜于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于语言文字,他们更喜欢观察图片,并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图片的内容。为了推动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教师要利用图片形象功能,有效地统一看图练习和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形象化的阅读教学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文本中的一些插图,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握课文描绘的主要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探讨图片的一些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天的手》这一篇课文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以使学生大致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由于图片非常形象,因此,学生可以大致描绘出春天的一些景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内容,如此有助于学生把图片的内容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推动学生迅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二、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负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性,适当地营造教学情境,借助各种方式使学生融入文章表达的情境,也就是引导学生“入境”。当然,引导学生“入境”存在非常多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进而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使学生争着朗读、乐于朗读、愿意朗读,可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背景,也可以让学生配画外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活动等。可以说,入境入情地朗读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朗读教学《老树的故事》这一篇童话故事时,由于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因此,务必要求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多次营造教学情境,不断为学生演示老树以及有关的事物,以使学生进行更加丰富的想象。总之,借助教师营造的朗读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且大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有效地统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活动

阅读互动并非只是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而是应当与语言文字进行必要的互动,深入思索课文的内容。阅读活动常常与思考行为密切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以使学生逐步地探究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而收获大量的语文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知识,设置各种训练思维的活动,从而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习活动,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丁丁和牵牛花》时,可以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和思考之后再教授课文的知识,并非要求学生在自身的教授过程中阅读课文。换言之,以学生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为主,教师加以点拨,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丁丁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奶奶看到牵牛花的?”这样,学生在阅读后,能够互相探讨,积极发言,有利于教学气氛的活跃,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以这种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有效地统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阅读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提升其阅读水平非常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过于急躁,应当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通过多姿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以阅读为乐。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业建.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意义及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张菊香.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篇10: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木偶奇遇记》。故事里有一个小木偶。他的名字叫匹诺曹,他很顽皮贪玩,如果他一说谎,他的鼻子就变长了。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小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不劳而获不会致富,不学无术也不会带来快乐。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

篇11: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所读文章:《没有大人的夜晚》

感悟:故事中的阿尔贝遇事镇定,遇到小偷会想办法,如:用蛋黄酱把小偷滑倒;用裸露的电线做电刑具等。生活中我们也有可能遇到小偷,大家千万要镇定机智哦!比如我们可以把球放在地上,找机会逃跑等等。

篇12:《狗来了》小学一年级的读书笔记

里面的狗特别善良,他先认识了猪,帮他实现了上舞台的梦想。和猪离开后,他又认识了一所学校校长 熊。

很可惜够有病住进了医院,当时警察因为知道他冒充老师所以正在捉他。

篇13: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14: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一年级;执笔姿势;正确引导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执笔姿势错误的缘由

1.过量书写任务

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成长初期,学生手部肌肉和骨骼还未成熟,因而不能很好地控制住笔。与此同时,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背负了过量的书写任务,部分语文老师布置的书写作业机械且重复,无形中磨灭了学生的书写热情。在这两点缘由的综合作用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执笔姿势便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2.指导陷入误区

在小学语文书写教学中,老师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学生的后背是否挺直,对学生执笔姿势的关注则略有逊色。除此之外,学生的幼儿老师和学生家长也有责任,他们没有很好地监督和矫正学生的执笔姿势,甚至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字写得清楚、能让人看懂即可,并不要求孩子执笔姿势一定正确,因此自然陷入了执笔姿势指导的误区。

3.书写工具不当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绝大一部分学生会将铅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但殊不知铅笔芯的软硬对学生书写也是有影响的。事实上,铅笔芯过硬的话,学生为了保证字写得足够清晰,定然会加大书写力度,手指手腕的疲劳导致学生执笔姿势错误;铅笔芯过软的话,书写时稍一用力便会折断,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学生就会改变正确的执笔姿势,陷入错误执笔的情形。

二、于语文学科教学中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正确执笔

1.紧抓关键时期,减轻学生书写负担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写字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书写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此时小学一年级老师应格外关注学生的执笔姿势,做好监督示范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再者,一年级学生的手指骨骼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不可成熟过大的力量,因而老师一定要明晰学生这一时期的生长特征,据此控制好书写的任务量,尽量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比如,老师在教授“拼音字母、简单汉字”时,不可为追求教学效果便布置给学生机械、重复的繁重书写任务,而是应尽量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在多次练习巩固的情况下达到教学目标。

2.老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执笔

小学一年级学生热衷于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这是小学生的独有的且十分自然的一种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研读正确执笔姿势之后提高自己书写的基本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正确执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放下身段、走近学生,在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做好示范,恰当地运用一些书写技巧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执笔姿势的要领,最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执笔姿势。

3.双方进行监督,巧妙运用课堂评价

老师应明晰的是,正确执笔姿势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因此老师应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正确执笔姿势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紧密的“联盟”关系,双方竭力做好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在写字教学中巧妙运用课堂评价,公开表扬班级内部执笔姿势正确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扮演“小小书法家”的角色,以此带动全班学生集体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执笔姿势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但并不代表这个问题不重要。因此,老师、家长应联合起来做好学生书写监督工作,深切关注学生的执笔姿势,并进行正确的指导,相信长此以往的话,学生定然会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从而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洪伟.养成书写好习惯,要从握笔姿势抓起[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6).

[2]月亮.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J].家长,2009(Z2).

篇15:犟龟小学一年级的读书笔记

我读了《犟龟》讲的是狮子王要结婚了,邀请了所有动物,也请了小乌龟,好多小动物都劝小乌龟:“你就别想参加狮子王的婚礼了,你走的太慢了。”小乌龟不灰心,坚持走,他走到狮子王的洞口时婚礼正好开始。

我明白做事情一定要坚持。

篇16: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精选)

目标1 :小学士(8篇)目标2:小硕士(16篇)目标3:小博士(24篇)

班级 学号 姓名

1.今天是 年 月 日

书名 作者 千字数

2.我已经把书中的事情讲给谁听?(在□内划√)

□爸爸 □妈妈 □老师 □同学 □其他

3.我喜欢这本书的:(在□内划√)

□ 图很漂亮 □ 人物有趣 □ 故事动人

□ 许多新知识 □ 词句优美 □ 其他

4.我能写出书中的:

故事的主人公 :

故事发生的地点 :

5.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好词是(至少10个):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佳句是:(至少一句。字迹规范工整)

篇17: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书是什么,答案是《柳林风声》。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记住了几个生动的动物朋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美的语句。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五遍,每次都觉得“自己快乐得简直要飞起来”!

神秘的柳林,奇特的风声,作者大胆利用了童心、童趣把点点滴滴的故事通过动物们在柳林中的生活再现出来。这些故事虽然平凡,但十分温馨,令人感到温暖。

篇18: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在新时期下怎样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就成为了我一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学实践的发现以及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需要研究认为, 自发性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双金老师在《语文教学艺术》一书中提到:他发觉语文课上多了三“气”, 少了三“气”。一多“死气”, 课堂上死气沉沉, 气氛沉闷, 教师教得紧张急躁, 学生学得沉闷枯燥;二多“呆气”, 学生原本闪闪发亮的眼睛黯然失色, 脸上充满迷惑不解的神色;三多“暮气”, 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 本该生气勃勃, 充满活力, 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像小老头似的, 无精打采, 昏昏欲睡。少了哪三种气呢?一少“生气”, 课堂上很少见学生生气勃勃, 神采飞扬, 生动活泼的场景;二少“灵气”, 很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眼睛闪闪发亮, 充满灵气;三少“朝气”, 儿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 本该朝气蓬勃, 生龙活虎但课堂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了。

身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小学语文老师, 我深有同感。刚开学接手新班时, 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是很积极的。可一个月不到, 就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迅速减退, 坐姿千奇百怪, 靠着的、斜坐着的、趴在桌上的、甚至还有跪在座位上的, 真是让我难以想象。这哪是三年级学生的表现。回想自己以前的小学生涯, 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双手抱臂、精力充沛的。可仅惊讶不行, 我不可能只看着小树长歪, 任其发展啊!我开始思考, 并寻求解决方法。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 了解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 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充分阐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

既然如此, 也就是说我当前需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前面说到在语文学习中, 阅读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最大的。那么, 换言之, 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是三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一个不爱读书的毛病, 即使读书也只是读一些短小的故事或者漫画。怎样才能转变这种现象呢?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 三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 我决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每周让他们给我写两篇读书笔记。内容不限, 但是有一定的模式:简要故事内容→明白的道理→结合实际说说。明白的道理不要求多深刻, 但一定要是你自己积极思考的。这样, 一方面逼迫了孩子去读书, 另一方面也让其去思考了。这样读书的初步要求就达到了。

仅光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去做这件事, 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我充分地利用起了我们学校的校园网。一发现有好的文章, 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最快的速度帮其上传上去, 这样,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同时也刺激了其他学生的写作比赛热情。

同时,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 也成为了我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佳作的欢乐时光。我会把优秀的文章拿出来, 在班级里大声读诵, 并给学生讲解这篇文章之中的精彩之处, 让同学们知道, 这文章为什么是篇好文章, 又到底好在哪里。

双管齐下, 一段时间内, 我们班的读书写作热情都很高涨。短期之内这样做是有效的, 但是, 慢慢的学生又开始丧失积极性了。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时, 我及时给他们说了些具体事例对他们进行了引导。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当代著名学者邓拓也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 有成就的人, 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词源笔下三千牍, 武库胸中十万兵。”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刚开始读书,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可能有些枯燥, 可是慢慢的, 他就会发现读书的乐趣和书中的真谛了。

而读书笔记的第三部分———“结合实际说说”则是督促孩子发现生活、观察生活的又一手段。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现实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无字书。在生活中, 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材料, 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很多成语, 短短几个字, 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故事, 或发人深省或启迪智能, 奥妙无比;谚语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语言的精华, 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却又深入浅出, 朗朗上口, 十分好记;歇后语则是妙趣横生, 无所不说, 别有意味, 饶有趣味。

我会推荐孩子们多去读读咱们老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谚语等;也会引导孩子们去生活中多多看看、找找, 去发现生活中蕴涵的丰富道理。因为生活就是一本读不完的“无字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每个星期两篇读书笔记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我们班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这一习惯, 很多孩子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惧怕它了。而通过这一周一次的阅读, 我发现咱们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越来越强, 知识了解范畴也越来越广泛, 这一切都正朝着我所期望的方向走着。许多孩子已经早就把写读书笔记当做是一件生活中的事去做了。

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让我明白, 读书在一个人生活与人生中的重要性。自发性的阅读可以说使我获益菲浅。

“聪明”一词也形象地告诉我们, 一个人要想变得聪明, 就必须耳听、眼看、口说、心想, 并且要日日如此、月月如此才能逐渐变得聪明起来。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 只有坚持遵循“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的认知规律, 厚积才能薄发。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与性质,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之一。而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学实践的分析发现, 自发性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兴趣,语文阅读,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篇19:关于寒假的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315800)endprint

说起心口算,人们很快就会想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慈溪小学生为代表的“神算子”,他们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名震中外。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培养“神算子”,而对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的实验和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神算子”的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使被训练者能快速地进行珠算式心算,也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这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训练,会耗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却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且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当下,它也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小学心口算教学的意义何在?对全体学生而言,怎样的心口算训练才是有价值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 315800)endprint

说起心口算,人们很快就会想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慈溪小学生为代表的“神算子”,他们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名震中外。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校都热衷于培养“神算子”,而对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的实验和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神算子”的训练是一种竞技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使被训练者能快速地进行珠算式心算,也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这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训练,会耗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却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且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当下,它也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小学心口算教学的意义何在?对全体学生而言,怎样的心口算训练才是有价值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科学的训练重点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来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各领域数学学习的工具和基础,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多位数的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都是由一次又一次连续的一位数的运算来完成的,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是提高多位数以及分数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的基本保证。而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最终也是归结为代数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的运算,目前教材中所涉及的系数和指数也大多是一位数和二位数,这些系数和指数的运算大多是通过心口算来进行的。基于此,我校从2013年开始,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实施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实验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已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切。

实验开始前后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一年级2班二年级2班

平均分合格率平均分合格率

2013年期中成绩89.894.4%87.991.8%

2014年期中成绩92.497.22%91.595.5%

综上数据可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位数、二位数的心口算训练是有价值的,良好的心口算能力也为学生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

我们按以下原则来构建我校的心口算训练的内容体系。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会。内容包括一位数、二位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除了利用乘法口诀能解决之外,由于过程较为复杂不列入训练内容。

2.循序渐进,基本上与教材中数的运算内容编排同步。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们设计的内容体系做到低起点、缓节奏、频往返。考虑到有效的心口算训练应当建立在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和对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设计的心口算训练顺序与小学教材中数的运算教学顺序相配合(具体内容见练习1、练习2、练习3)。

练习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数加一位数)

凑 + 诀 2+9 =()

3+8 =() 3+9 =()

1+9 =()

2+8 =()

8+2 =()

9+1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同步。

练习2 100以内的减法(一)(二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该训练内容与一年级下“100以内的减法(一)”教学同步。

练习3 100以内的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该训练内容与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减法(二)”教学同步。

3.原则上不改变学生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习惯,也不排除在个别训练项目中给学生推荐更高效的运算顺序(如练习4)。

练习4 100以内的加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这种“高位先算”的好处是便于将上一次的运算信息在大脑里存储,有利于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

心口算训练要取得成效,常练不懈、持之以恒是关键。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每节数学课中都安排课前3分钟的心口算训练。鉴于周而复始的心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训练方式有计时答题、抢答、接力赛、游戏、即兴表演等,将单一乏味的口算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以下是在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几个训练方式。

【案例一】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

训练方式:计时答题。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批次的题目,每个批次10道题,限时30秒。每个完成的学生都要举手示意,教师对举手示意完成者要报给他所用的耗时。每个批次首个完成者可以到黑板上写出各题的答案,在他之后完成的学生则要对他的答案检查修正。竞争意识、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整个过程中,既进行了口算练习,又提升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复核检查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案例二】

训练内容:二位数加二位数与二位数减二位数的混合训练。

训练方式:抢答。

具体实施: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每次只出示一题,由全班同学抢答,直到抢答答案正确,再出示第2题。抢答正确者记3分,抢答错误者扣1分,定期公布心口算训练抢答项目中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每次抢答凡已答对的学生不许再次抢答,违例者则扣1分。这种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优等生多次抢答的情况,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笔者计算过,这样的抢答,每一次通常在5秒左右,也就是说抢答顺利的话,在3分钟时间内可以让3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积分累计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举手都更为谨慎,也更珍惜每一次回答的机会。

【案例三】

训练内容:二位数乘一位数。

训练方式:接力赛。

具体实施: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为每一组准备30道二位数乘一位数的心口算题(难度基本相同),每组按座位次序逐一接题,一位学生口答结果正确后,方能由下一位学生接题,这样依次下去。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答题错误,那么要在该学生更正后,方能继续。如果三次口答均不正确,则可以向同组同学求助。最后按每组答完所有题的耗时多少排定名次。为了让自己的组能够获胜,同学之间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不止在课内,就是在课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这项实验开展以来,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跟踪统计我们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进入专注听课状态的时耗已由原来的平均2~3分钟缩短到1分钟左右。相信随着这项实验的深入开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学教学气象。

上一篇:怎样写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下一篇:最全的定价策略及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