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2024-08-14

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精选7篇)

篇1: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这是一篇关于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的文章。本次《感恩主题》班会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感恩教育》电视系列片观

一、说教内容:

以深圳卓雅小学《中华文化读本》“礼仪文化篇”为主体,辅以《感恩教育》部分音像教材内容。引导儿童感谢所有进入你生命中的人,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你感激的人。

二、说设计理念: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

基于该课注重儿童知、意、行统一的主旨,引导儿童知道感恩,学会感恩。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统一:

1、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情境导入—案例分析—议论明理—导入实践。

2、自主与指导的统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指导下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

3、传统教法与现代多媒体展示的统一。再现情境,激发兴趣,优化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文化,构筑美的道德,唤起学生知恩、感恩、图报的伦理良知,懂得对先贤的感谢。

2、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学会对父母关心与照顾。

3、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爱的情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激与爱护。重点难点:懂得感恩是一种道德规范,并在认知基础上身体力行。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堂主题班会,要避免说教性,直白的说教很生硬呆板,所以,情境引入,案例讨论成为这堂课主要活动形式。另一方面,情感教育上应该是渲染之下的正面教育为主,选用好听又寓意不错的歌曲、经典电视短片,极具感染力。

另外要突出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组织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基于以上几点:本次《感恩主题》班会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感恩教育》电视系列片观看回顾,品味感恩。

1、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学生重点观看《小草与春晖》的短片。

2、进行观后感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讨论最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为什么要感恩?我们应该怎样感恩?本环节是重点,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关于感恩的问题,通过短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大胆讨论,讨论中升华和收获。(视频1)第二步:全班交流倾诉心声,表达感恩。

由主持人承接转入: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在生活里面我们要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要用言语,也要用行动来表示我们的感恩之心。我们还可以利用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感恩,、父亲节、节等。

还有结合中华母亲节,我校从3月26日到4月26日一个月的时间将开展感恩教育月的系列活动,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1、全班交流。

最感动的人和事?为什么要感恩?我们应该怎样感恩?

《弟子规》和《三字经》也向我们提出了要学会感恩,孝敬长辈,谁还记得是怎么说的?

2、播放音乐《你》,让学生为感恩制定一份小,如感恩父母的等。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并能身体力行,但如何在课后去组织、监督和检验呢?应该进一步去思考和完善。(播放歌曲《感谢你》)第三步:《感恩的心》手语歌表演,感悟感恩。

由主持人讲述歌曲《感恩的心》的创作由来,歌曲是根据一个女孩的经历创作而成,以此来勉励教导所有所有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有恩于我们的人。同时由学生代表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目的是创设情境,以情感人,以境悟恩,再次点燃学生感恩之情。第四步:提出希望,行动感恩。

五、说板书设计 父母养育之恩 老师教导之恩

知恩同学帮助之恩报恩 国家培养之恩

篇2: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如何组织班会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恩母亲》。下面,我就这节班会课的设计和大家交流交流,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班会课的设计背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在平时跟孩子们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总是无私的奉献着她们的爱,洗衣做饭,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但如果谈到要怎么来感谢自己的妈妈,把感恩付诸行动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正好利用这样的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我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把亲情回报付诸实践。

二、班会课的目的:

主要有两个: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回报亲情,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妈妈,知道妈妈的不易,理解妈妈,学会感恩,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三、这次班会课我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1、教室环境布置,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营造感恩氛围。

2、在母亲节那天,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情。

3、让学生准备好班会课的节目,如诗歌朗诵和搜集表现“伟大母爱”的故事。

4、制作班会课的。

5、写好主持稿。

6、制作感恩小卡片。

四、我们班会活动形式也有很多样:

篇3:“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在感恩节来临之际, 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目标

1. 体验感恩, 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联系实际,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

3.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过程

甲: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 彼此聆听心声。

乙:对父母心存感恩, 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 让我健康成长, 他们的一次次殷勤嘱咐, 为我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

甲:对师长心存感恩, 因为他们给了我教诲, 让我抛却愚昧, 懂得思考, 在学习的历程中实现自我。

乙:对朋友心存感恩, 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 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 看到希望和阳光。

甲: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 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乙: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 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把这份善良延续。

甲:然而其中, 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乙:不论我们走到哪里, 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 在父母的心中, 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 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地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1. 知识抢答

美国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是什么时间?母亲之花是什么花?

2. 诗歌朗诵

甲:唐朝有首诗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它从母亲为即将离家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行动中, 透露出母亲的无限慈爱。

乙:我想我们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 这首诗就是《游子吟》,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3. 感人故事

甲: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乙: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哺育我们成长, 强壮我们的身心。

甲: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记得我爱你。

乙:这就是母爱的无私, 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母亲用柔弱的肉体为自己的孩子在废墟下顶起爱的空间。

甲:我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感谢自己的母亲, 他会感谢伟大的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乙:是的, 我们应该感谢母亲, 母亲不希望长大了我们给她多少金钱, 不希望给她多少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

甲:母亲希望的是让我们健康成长, 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回报社会, 让我们回报祖国, 而她们别无所求。

4. 音乐欣赏:《父亲》

乙:这首歌不禁使我们回忆起, 在我们成长的这十几年中, 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父母关爱的故事呢?

5. 分享感动

甲: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的关爱我们能体会。

乙:我们感谢妈妈的爱, 感谢妈妈无私和伟大的爱。

甲: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一定要用我们的言行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回报爱我们的父母呢?

6. 感恩行动

甲:下面请大家看看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 一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的做法 (观看视频) 。

乙:在艰难里, 孟佩杰无怨无悔, 坚守清贫, 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7. 真情行动 (配乐:父子情深)

甲:观看了视频, 我们才感觉我们平时做得很不够, 借今天的机会, 对你想感恩的人, 说说你平时想用什么行动回报他们。 (学生发言)

乙:大家都说得很好, 那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吧。 (送真情卡等礼物)

甲:父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 都是爱啊!

乙: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 仔细去体会, 慢慢地感受,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 拥有的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甲:我提议, 回去大家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减轻父母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学校好好学习, 用成绩回报父母的爱。

8. 真情倡议

乙: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 让我们一起宣读我们的倡议书。

9. 家长心声

1 0. 老师发言

1 1. 歌曲合唱

甲: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这首我们大家都已熟悉不过的歌曾经感动了我们无数的中国人, 下面就让我们全班怀着感激之情一起唱这首《感恩的心》。

篇4: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关键词】感恩父母教育 主题班会活动 有效策略

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常碰到“初二现象”的育人难题:班里有些孩子自我意识膨胀,容易与父母发生顶撞、冲突,甚至离家出走等,不知感恩父母。同时部分家长常向我感慨:孩子不懂事,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不理解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鉴于此,笔者立足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主题班会活动来,使他们乐于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进行心灵对话,引导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父母的心,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一、主题班会活动前进行精心准备,营造“感恩父母教育”之氛围

1.个别心理疏导

为了有效地开展“感恩父母教育”,笔者在开展活动前,先对特殊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例如班里一女生因为家庭离异的原因,长期缺少与父母沟通的机会,是个很敏感、很脆弱、很孤独的女生,与父亲的关系很紧张,互不理睬。笔者鼓励她发挥自己写作特长,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她一口气写下《我好希望爸爸疼我一回》。在文中,她的压抑、她的渴求都得到了尽情的宣泄。此举为“感恩父母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顺利开展排除了一些阻碍,同时,无形中营造了“感恩父母教育”之氛围。

2.点燃活动热情

鉴于初中生较为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心理较强,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激起他们浓厚的活动兴趣,让有形的活动去吸引学生,让无形的教育去启发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去参加,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1)学生参与准备——修改歌词和搜索资料

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献给母亲的歌”之前,喜爱音乐的同学及文学爱好者发挥自身特长,尝试着创作歌曲,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全部融入其中,写出不俗的母爱之曲。事后自创歌曲的那些学生异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写歌曲给自己的母亲。此次创作体验让他们终生难忘母亲的养育恩情。还有小组分工合作搜索相关资料,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电影、广告等作品和媒体中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学生的这些参与准备都充分地营造了感恩教育氛围,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于日常生活中感受无比温暖的亲情。

(2)师生共同准备——指导剧本创作及彩排

在活动“我爱我家”前,我参与了学生的话剧《永远的家》创作,在尽量尊重学生创作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把剧本改得更有戏剧性,更完美些。师生的共同准备无形中促使大家感激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父母。

(3)家长友情参与——书写真情文章来助阵

在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前,在孩子编排节目困难重重时,在孩子为找不到资料而犯愁时,一擅长写作的家长干脆书写真情文章《爱就在我的身边》,助大家一臂之力。

应该说,家长的付出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们忙得更起劲,自己编剧本、写台词、准备道具等。感恩教育氛围便在家长的友情参与中弥漫开来。

3.巧借传统节日

“感恩教育”三维模式指出:教育者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通过时间、对象、平台这三个维度来展开。其理想状态是: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对需要感恩的对象,通过搭建合适的实践平台来开展富有实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将社会所推崇的感恩这一品质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质,从而影响受教育者,同时内化为个体品质的教育。“感恩父母教育”倡导学生要心有父母,对父母心存感激,为父母着想,感念父母恩情。

鉴于班里部分孩子常漠视母亲的关爱,很难体会到无私的母爱,所以笔者在“三八”节前夕,让孩子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意在弹拨学生的心弦,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唤醒他们沉睡的对母爱的感觉,去体会那至高无上的、无可取代的母爱;让学生学会尊重母亲的爱,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进而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二、主题班会活动中融入真情厚意,培养“感恩父母教育”之意识

爱父母本是一种美好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以前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总是流于形式,空洞说教,泛泛而谈。主题班会活动中围绕“我爱父母”展开,散文、相声、小品共登台,朗诵、歌唱、作文齐上阵,形式丰富,内容鲜活,将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以有声的语言形式形象化、动态化、情感化,有效地于表演中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

1.拨亮主题班会活动形式之明灯

(1)表演式

开展活动“我爱我家”时,形式有:朗诵《爱就在我身边》,小品《瞧,我们这家子》、快板《父子PK》等,形式多姿多彩,内容无比丰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会感恩父母是多么愉悦的一件事。

(2)创作型

开展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时,形式有:自编歌曲《燃烧的爱》,片段真情小作文《致最爱的妈妈》,学生把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完全融入其中。

(3)展示类

开展活动“献给母亲的歌”时,展示书法和绘画《我爱我家》,手工《爱心枕》等,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特殊才能,充分感悟亲情、尊重亲人,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由衷热爱之情。

理想的“感恩父母教育”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中,笔者通过让孩子们展示各类自创作品,真实地感受、体验感恩生活,从而有机地把感恩父母教育融入其中。

2.绽放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之花朵

“感恩父母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化、认知化,也应该重视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活动中,笔者结合青少年学生好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各类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它,被熏陶,被教育;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思想上受启迪,情感上得以陶冶,升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从而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在活动“我爱我家”活动中,在表演话剧《永远的家》时,平时的“淘气王”们的不凡表现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收获特约嘉宾智慧评点之果实

开展活动“与父母面对面”中,作为特邀嘉宾的任课教师,以德育导师的特殊身份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做勇于担当、志存高远的优秀中学生。如赵老师的智慧评点《而今迈步从头越》较大地触动孩子们的内心。

育人工作中,开展“感恩父母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父母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父母之所想,积极学会体验父母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感。

三、主题班会活动后布置弹性作业,实践“感恩教育”之行动

开展“感恩父母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活动后,结合主题班会活动布置一些弹性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感恩品质。

1.书面作业

(1)书写真情作文

开展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分别布置了两篇周记:依次是《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拿什么来爱你》,要求融入真情实感。

(2)撰写书面报告

开展活动“我爱我家”后,小组合作分别撰写有关父母工作、生活经历的报告。

(3)书写倡议书信

如开展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后,为社区书写一封倡议书《珍惜无言的爱》

布置书面作业,实践感恩行动是注重引导孩子感受生活,实践生活,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震撼。

2.口头作业

(1)朗读自创习作。开展活动“献给母亲的歌”后,要求把写好的《妈妈,我想对您说》读给妈妈听。

(2)歌唱自编歌曲。《燃烧的母爱》《爱在心间》。

(3)拨通感恩热线。开展活动“我爱我家”后,要求学生定期为在外打拼的父母拨打电话,暄寒问暖,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近况。

布置口头作业,实践感恩行动:“读”自行书写的真情文章,“唱”自编歌曲,“说”家常,能把自己对父母的关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们明白,对父母的点滴孝行正是报恩的表现。

3.行动作业

(1)小棉袄送温情。开展活动“献给母亲的歌”后,布置了行动作业,为母亲做一些小事,如捶捶背、做做家务等。

(2)小伢儿送温暖。开展活动“我爱我家”后,同学们周末主动承担照顾家里老人的生活,为父母分担些责任。

(3)学子报父母恩。开展活动“与父母面对面”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努力学习父母的吃苦耐劳精神,为自我、家人乃至社会付出自己切实的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布置行动作业,实践感恩行动是让孩子学会用实际的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努力,早日成才,以实际行动来感谢来自父母的帮助和关心。

四、结语

事实证明,“感恩父母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它对于提升孩子的精神境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心怀感恩,滋养生命,让感恩父母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净化熏陶孩子的心灵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感恩父母的实践者,争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项福库,祝国超.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蒋学平.感恩教育三维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3]夏午.学会感恩[M].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

[4]王志艳.学会感恩懂得爱[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5]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于漪.传承·撒播·弘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篇5:感恩主题班会说课稿2

存志中学 高林林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

存志中学在感恩教育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提倡十个一活动等,请家长打分等。提出学生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等。商讨如何学会感恩学校、怎样去感恩。在这方面,美国人可以堪为楷模。从1863年亚伯拉罕起,林肯总统宣布了感恩节为国家节日。其间的两百多年,每年一次的感恩活动,从小地方传播开去。这是一个充满感谢和爱的节日。美国人欢聚一堂,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非但如此,它更成为一种社会活动,超市门口放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更可贵的,平时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却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也就从小培养了帮助穷人的意识,给了他们自己和所有美国人行善的机会。“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人生道路,无论热衷单枪匹马“孤胆英雄”,还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总脱不了所处的环境。每项成功都是由来自人、自然的种种力量合力所致的,也都是在爱情、亲情、友情的烘托下达到的。历来讲究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中国人,是否更应提倡“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作风呢?虽然我们没有感恩节,但我们是否也该学着去感激一些东西,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呢?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学会感恩,让生命可以轻装一点,未来才会阳光。所以我会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谢这个世界,用所能及的全部力量来报答一切。回答

上海《中学生守则》增加“学会感恩”条款

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

据了解,上海实施的《中小学生守则》此前有两个版本。

一是1981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通用”版,二是2003年9月第一次修订的版本。此次制订和实施的新版《守则》结合了上海特点,在塑造上海城市精神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中小学生。

声音

感恩教育填补了一个空白

笔者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这很有必要,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的一个空白。

有的国家有感恩节,虽然它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每个人都应学会感恩

如今社会上忘恩负义的事太多了,而青少年则是主要当事人。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与他们为伍。

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值得叫好但又很不够;小学生、大学生守则里,同样需要写入“学会感恩”条款;每个成年人心里,也应当深深地刻下“学会感恩”4个大字。

独生子女向谁学“感恩”?

鉴于独生子女社会孩子对“被爱”的渐趋冷漠与麻木,进而导致孩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引发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有的学校,就为学生布置了为父母洗脚、做饭等“感恩作业”。现在,上海市终于将“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很值得欣慰和期许的。

但问题在于,对少不更事的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成人社会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是说,必须是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

为,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学会感恩”,首先就须解决可供学生“学”的对象问题,即:成人必须做好“感恩”榜样。

人之能懂得并自觉“感恩”,缘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响。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而今成人社会里,对他人欺诈蒙骗、对老人不敬不孝、获得救助而不感恩回报等行为屡见不鲜;而这些丑陋现象,正不断将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染黑”——这又让孩子从何“学会感恩”?“学会感恩”不是用来背诵的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增加“珍爱生命”和“学会感恩”等条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社会和家庭也很关键。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感恩,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父母却关心不够;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样;也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其他方面却很少过问。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学习,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这是父母的义务。在城市,许多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索取,不知道回报。而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是将《中小学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能知道感恩。他们往往在学校说得好听,而在实际行动中做不到,容易从自我出发,往往忽视了他人。

到社会上走一走,发现社会现象与学校教育反差极大,现如今“雷锋出国了,感恩过时了,助人为乐被人讥笑了”,尤其是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这样的环境怎能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开展感恩活动,将感恩内化为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动力。

“其实我不想哭,可是我不能不哭。我哭不是痛苦,感觉是一种幸福!少年懵懂的我,从此幡然醒悟!为了辛劳父母,我要奋发读书!”这是2005年9月19日晚我校邀请杨永华教授到校举行“对话心灵,成就人生”感恩励志教育大会后一名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受。感恩大会从人性的本质和原动力出发,借助特殊的音乐和环境氛围,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心声,引导学生回想过去、反思自己、遥挂父母、培养孝心。参加大会的有2000多名师生和家长。会中,200多名学生自发走到讲台失声痛哭,表达对父母的爱,发出“谢谢”“对不起”“我错啦”等等心灵的话语,台下的许多父母听着孩子们久违的心语也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会后,我校进一步以感恩为主线,将感恩植入学生的心,扩大德育工作的层面:

1、开展以“怎样感恩?”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他人乃至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去思考,去反思,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中去。

2、以活动为载体,深化感恩活动的内容,保证感恩不流于形式。如,征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电影《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对玄烨说过这样一句话“血浓于水,爱大于恨:王者之道,教化万方。”令人颇为回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中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对老师的帮助、教育很不耐烦,情绪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有一些人,怨天尤人,颓废消极,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抱怨,总觉得人生不如意,命运太不公平。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同学进行“学会感恩”的教育。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确有许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变得心浮气燥,他们任由精神的家园荒废,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奉献,不再有爱,他们甚至不会感恩,不会感动。00年浙江金华四中的“徐力弑母”事件和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这种失衡心态所致的悲剧。其实,说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不公、个人所受的伤害,这不是只有我们才面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丑陋的东西也许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同样是面对这些丑陋的现象,不同的人,却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总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时,总是自视过高时,他的心态不可能平和。只有自信、坚毅、博爱、宽容、豁达的人,才会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古今中外像贝多芬、甘地、周恩来、海伦·凯勒、玛丽·居里、泰戈尔、曼德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对生命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人不能没有一种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信念而生活!如今,“学会感恩”已经被写进了2005年8月3日正式颁布的新版本上海市《中学生守则》,成了中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感激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来到人世更不可能长大成人;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安定的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感激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感激学校,让我们愉快而充实地学习;我们应该感激家人;为我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我们应该感激朋友,为我们送来了真诚的友谊;我们应该感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甚至我们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我们坚强。

感恩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感恩的举动所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会感染改变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震撼心灵或者悦耳动听的感谢之声永远不会引起误会,它是没有国界而可以跨越地球上一切障碍,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快乐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心中有爱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爱心;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生活施予我们的恩泽。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大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篇6: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主题班会的题目定为——《感恩父母》。其原因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本周日,是伟大的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在父母的节日来临之际,旨在从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品质,让孩子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并且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很容易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真正以实际行动表现出理解父母的比较少,对来自父母的关爱,体会更少,为此,召开这次以《感恩父母》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3、在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学生做一个思想健全感情真挚的人。

班会重点: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树立美好的人生观。

班会难点:

让刚刚唤起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常驻心间

课前准备:

一段视频:生命的孕育与成长;

歌曲:《感恩的心》《童年回忆》;

一组15名学生收集“感恩父母”的故事,并整理4篇; 二组15名学生收集父母令你最感动或最难忘的一件事。整理4篇。

三组10名同学查询书籍或在网上搜集赞颂父母的诗词 ,整理3篇。有负责的同学报给我制作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感悟亲情

视频播放:《生命的孕育与成长》。同时由段学佳朗诵诗歌《妈

妈,亲爱的妈妈》

妈妈,亲爱的妈妈

朗诵者:段学佳

把最美的鲜花献给您,

把最好的祝愿送给您,

把最深情的歌唱给您,

把最真挚的爱留给您。

啊,妈妈,亲爱的妈妈!

您用金色的.摇蓝,

编织我人生路上的云霞;

您用一根根五彩线,

绣出我青春锦绣年华;

您教我懂得真善美,

忠于人民,热爱国家。

啊,妈妈,亲爱的妈妈!

日出日落,春秋冬夏,

悠悠岁月染您两鬓霜花;

母爱化作和煦春风,

伴我走遍海角天涯。

世上纵有千般爱,

唯有母爱最博大。

啊,妈妈,亲爱的妈妈。

通过观看视频和段学佳的诗朗诵,初步感悟母爱的伟大, 感悟身边亲情的无处不在。生命,是来自上天的赐予 。 在父母殷切的期盼中,茁壮成长。因而,生命承载了太多的目光和绵绵的情意。

你听过这些故事吗?(结合课件演示) 由一组的四位同学汇报搜集的伟大母亲的故事和感恩的故事。有:《孟母三迁》中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地震中伟大母亲》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熟睡的孩子,在母亲送给孩子的短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反映了动物母子间的亲情,启发学生就连动物都能懂得感恩父母,更何况我们人呢!通过这些感恩故事激发学生心灵上的感触。

分享感动让学生谈听了这些故事之后的感受,再由二组四位同学展示活动成果:讲述自己小时侯爸爸妈妈辛苦带大自己的故事,或父母令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 。孩子的亲身经历比较容易激发感恩之情 ,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感动。

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再展示几组图片:

a、妈妈在悉心照顾着自己的宝贝。b、父母在校门口等待放学回家的孩子。c、父亲在大雪天推着穿的暖暖的孩子。d、雨中妈妈的保护。通过这几张图片,再一次激发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激与爱。让学生本来比较模糊的情感更加清晰。让孩子们知道风雨无阻是父母爱 难以报答是父母恩。

二、赞扬母爱,歌颂父爱

三组的同学展示他们搜集到的赞颂父母的诗词。以配乐诗的形式进行展示。

1、《母爱》 朗诵者:扬帆

《母爱》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险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篇7: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建三江管理局浓江农场学校的实验教师:王海燕,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恩父母 孝心无价》主题班队会。

说活动背景

小学生守则第七条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可在和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感恩”的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设计了《感恩父母 孝心无价》这堂以孝心为主题的班会课。说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唤回学生回报父母的良知,懂得父母的爱是纯洁的、无私的、伟大的,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教育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说准备

在确定班会的主题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产生爱父母的情感,所以不能靠枯燥的说教,而要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感受爱的真谛,体验回报爱的快乐。我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开始了以下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每天课间在班级播放歌曲《父亲》和《母亲》,让学生感受到那如山的严父爱,似水的慈母情。

2.制定“感恩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收集一系列反映父爱,母爱的感人肺腑的文字材料,歌曲,和背景音乐等。

4.然后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说过程

本次班会,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篇章爱的感悟;第二篇章爱的诠释;第三篇章爱的行动。首先是“爱的感悟”在《天亮了》的背景音乐中,课件展示“5,12”地震中的一个感人场景:废墟中一位妇女双膝跪地成匍匐状保护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在襁褓的手机中还有一条短信“宝贝,如果你能幸免于难,记住妈妈爱你”。出示场景的同时,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关于赞美这位伟大母亲的诗歌。

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感染了大家。同学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刻的感受

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进而引导们孩子们讲述父母疼爱自己的故事,很自然的就走进了第二篇章 “爱的诠释”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歌曲《懂你》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畅所欲言,由感而发,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从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抚摸的动作中体会到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父母的爱,沐浴着父母的爱,同学们会沉浸在每一幸福的时刻。然后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

很自然的进入第三篇章“爱的行动”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首先,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上学生懂得关心父母从生活小的小事做起。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为父母做的小事,并请几位同学做汇报,说说自己怎样关心父母。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最舍不得的人》: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音乐的背景下让大家认真的想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并把他们写在纸上,随后通过语言带入情景让同学们依次去掉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在最重要的两个人的时候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游戏中,每一次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去划一个的同时,对同学们在灵魂上都是一次震撼,直到最后有很多同学是流着眼泪去按照指示划掉的第四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一样甜的生活中,他们很少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也不会去思考最爱他们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们,他们怎么办。通过这个游戏,告诉学生,要从学会感恩父母开始,要感恩你的亲人、师长、朋友和帮助过你的人,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他的人,同时也要坚强的去面对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拓展、深化了主题。

在学生的情感爱到强烈震撼的同事,做为班主任的我,又送给了孩子这样的几句话。

少一句顶撞,多一句安慰;

少一次争吵,多一次沟通;

少一点埋怨,多一点理解;

少一点索取,多一点付出;

少发一点脾气;多露一丝笑容。

然后,我和孩子们共同表演唱《感恩的心》,让同学们再次感受父母之情,释放感恩之心,此次班会在歌声中结束。

上一篇:如何训练写作技巧下一篇:人力资源案例分析某IT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